第143章

次日, 梁颂芳就去学校找了周福强,周福强很意外,偷偷摸摸把她拉到一边。

“不是说了别来单位找我的吗?我这还要上课呢。”

周福强在学校里, 分管年级的风纪,平时刻板严肃, 张嘴就是规范,闭嘴就是道德!

可以说, 他的个人形象很正面, 又有多年的教书经验, 家长都觉得他是个可靠的老教师。

要是让人知道他跟个寡妇有染,他这名声还要不要了?

梁颂芳有些着急,“我有事跟你说。”

“有什么事,私下再说,别叫人看见,形象要紧。”

梁颂芳见他不当回事,急道:“没时间了!我跟你讲, 我可能染病了, 不好的病,那种病!”

周福强一愣, 没反应过来, “什么病?”

“就是那种脏病!会传染人的那种, 艾滋病!”

周福强对这三个字很陌生,这年头电视上可不讲这些, 老百姓根本没有渠道去得到这些知识。

可梁颂芳说脏病,周福强还是明白了她的意思。

“不可能!我好着呢!怎么可能得脏病!”

“我也是受害者,是别人传染给我的,他已经确诊了, ”梁颂芳不停咳嗽,脸都白了,“这玩意儿很容易传染的。”

“怎么可能搞几次就传染上?”

“怎么不可能!医生跟我说了,□□是主要传染方式,不带避孕套很容易传染的!”梁颂芳道,“你别怪我,我可不是故意想传染给你的。我能告诉你,已经尽本分了!你以后可别跟别人乱搞了,就算要搞,也要戴好套!”

周福强被这消息砸得说不出话。

他还不了解艾滋,只隐约听过几次,这种病是要死人的!

一旦被传染上,这辈子可就完了!

周福强被吓得腿软,再也不敢耽误,偷偷摸摸找了一家医院做检查。

谁曾想,结果并不乐观。

周福强感觉天都要塌了,他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得这种脏病,跟人搞几次就要死人?

更让周福强没想到的是,这医生竟然是他学生家长。

当天晚上,医生就提醒自己的孩子:

“不要跟你们周老师有肢体接触,更不要碰被他血液污染的东西。”

医生的孩子是个内向的女孩子,去年,她奶奶送了她一条裙子当生日礼物,她兴高采烈穿去学校。

却被周老师训斥:

“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什么心思,不就是想勾引男人吗?”

女孩子很受伤,被吓得主动剪碎了裙子。

那之后,她总担心周老师戴有色眼镜看自己。

听到父亲说这话,女孩抱着关心的心情问:

“周老师怎么了,是不是生病了?”

医生欲言又止,怕女儿不当回事,最终说:“你们周老师感染上艾滋病了!是跟女人乱来染上的!艾滋病有传染性,我已经上报给他学校了!你最好注意点!”

女孩子觉得天斗塌了。

周老师有艾滋病?一向批斗别人德行不好的周老师,竟然会乱搞?

果不其然,第二天,周福强的事就在学校传开了。

大家都用有色眼镜看周福强。

周福强第一次尝到被人看不起的滋味。

他埋着头,想继续上课,却被校长叫了出去。

校长说家长都怕他把脏病传染给学生,再加上他品德不好,决定要开除他!

这就算了,周福强的事穿回家,他媳妇也听说他在外面乱搞,死活要跟他离婚。

孟南听到周福强的事,简直不敢相信!

现世报这么快的吗?

抵制避孕套的人,这么快就得了艾滋病?

甄臻见她幸灾乐祸,便道:“不要用有色眼镜去看待艾滋病人,很多艾滋病患者也是受害者。”

“啊?”孟南不解。

“我听说这次传播来自隔壁市某个贫困村的集体卖血。”

“集体卖血?”

“是啊,老百姓穷得吃不上,组织卖血,为了省钱,公用一个针头,这才带来了此次大规模传染。”

甄臻觉得这件事挺严峻的,老百姓本就够穷了,还要受这种无妄之灾。

她跟徐蔚联系,想要给这个村子捐款,用来治疗艾滋病。

最近医院的艾滋病人有点多,徐蔚也听说了这件事。

血液传播被性传播超过了,就这样,安全套三个字,被重新拎了出来。

听说甄臻要捐款,徐蔚差点感动哭了:

“老大姐,您真是个善人啊!”

“得了,我是不想老百姓受这种苦!更何况,一个村子的人被传染上,一传十,十传百,我们新姚很快会遭到牵连。”

徐蔚保证会引起重视,“我让相关部门做宣传,新闻也讲这件事,再在报纸上宣传艾滋病防护的常识。”

甄臻听捐了款,却也从中发现了商机。

华国男人可以让老婆去结扎,可他们绝不会委屈自己。

只要打出“花100万治病,不如花5毛钱买避孕套”的广告,男人们肯定愿意为避孕套买单。

甄臻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孟南,孟南也觉得很有道理。

“我先在新姚的报纸上发广告,看看效果。”

就这样,孟南买下新姚晚报的整篇篇幅,来宣传艾滋病对美丽国的影响。

想当然,美丽国都这么严峻了,华国能好的了?

于是乎,她笔锋一转,谈起华国艾滋病现状,告诉大家,艾滋病的主要途径,早已是性传播!

为了避免被传染艾滋病,我们最好的办法是使用避孕套!

据研究,使用避孕套能有效降低艾滋病的传染率。

孟南的文章发表后,果然在新姚掀起轩然大波。

华国男人爱养生,更怕死,他们在外头乱搞可以,但要让他们被脏病传染上,小命不保,他们可不行的!

文章发表当晚,孟南的南邦爆满,很多人排队购买避孕套。

与此同时,徐蔚也宣布,新姚作为试点城市,将在超市等货架上,上架避孕套!

人走运的时候,干什么都顺利。

就在这一年,因为艾滋病传染率太高,国家开放了对避孕套的管制。

孟南差点跳起来:

“阿奶,从此以后,咱们的避孕套可以放在华国所有的超市里售卖了。”

甄臻为大孙女高兴,“避孕套的利润很高吧?”

“那可不!”孟南说到这就来精神了,“阿奶,不瞒你说,避孕套的毛利超过85%!尤其是咱家有自己的橡胶厂,有自己的品牌,利润更是特别高!一盒5元的避孕套,咱的利润超过4元,比卫生巾高多了!”

孟南想做避孕套是真,想赚钱也是真。

甄臻没想到避孕套的毛利这么高。

“难怪避孕套公司的利润,能超过华国排名第一的互联网公司。”

“啥?”

“没事。”甄臻感慨避孕套的利润之高。

孟南行动力很强,往全国各大超市铺设安全套。

起初,很多超市还在观望,可看到国家文件都下来了,就光明正大把避孕套摆放在货架上。

当然,很多人不好意思购买,可一旦入夜后,许多男人就开始满大街找避孕套。

孟南又往药店输送避孕套。

在她的努力下,避孕套从初期的滞销,到如今的火遍全国,到了年底,孟南细细统计,竟发现南邦卖了上亿只避孕!

利润更是高达四千万!

在甄臻推动下,新姚机场也初步定下了施工方案。

徐蔚找了本地的建筑公司,分三期建设,再找各大企业来捐款,终于筹备到了一期工程的2个亿金额。

与此同时,徐蔚要做的服装批发市场,也开始了第一期招商。

开始招商当天,甄臻跟着徐蔚去批发市场参观。

徐蔚带着她从一楼转到四楼,可让徐蔚失望的是,整个楼竟看不到五家营业。

“怎么没人?”甄臻不解,“你们没有招商吗?”

“招了!招商办公室的主任呢?不是说没问题的吗?怎么都开业了,人还没到?”

批发大楼是徐蔚的政绩,也是徐蔚为新姚做的努力。

眼看着大楼都改建好了,政府投资了不少钱进去,可交易市场这里,竟然看不到一个人。

有一批商人进来了,可是看着冷清的市场,都摇了摇头,决定退掉摊位。

徐蔚急坏了:

“我们新姚的招商力度特别大,怎么就没有人呢?”

甄臻问:“招商政策是什么样的?”

招商主任擦着汗回复:“免半年房租,加工厂的税收全免,还承诺给他们最好的摊位和后期宣传!”

甄臻忍不住摇头,什么后期宣传都是画大饼。

前期都不上心,人家把家搬过来,最后才得不到善待。

“这力度也太小了!要我说,干脆全免!”

“全免?”徐蔚皱眉,“我们改造政府大楼,花了不少钱!再说收不到房租钱,怎么建二期大楼?”

“你总想着赚钱,怎么可能吸引到商户?你们政府总要拿出点诚意来的。”

徐蔚也没想到会这么冷清。

他还以为至少有一半的商铺能租出去。

“可咱们的铺面价格也不算贵,一平米也就几百块!一楼客流量大的门口,价格高点,三楼四楼价格特别便宜。”

“甭管多少钱,没有商户就没有客人,没有客人就没有一切!”

甄臻觉得徐蔚当官还行,但做生意是死脑筋。

“你得把人吸引来,让服装市场的款式多起来,把进货的客户,从别的城市拉来,稳定后再想着赚钱!”

别人说话,徐蔚不一定听,可他甄大姐说话,他都能听进去。

“那你说怎么办?”

甄臻沉吟道:

“你到羊城、温市、乌市、杭市打广告,就说新姚有税收包干的政策!吸引广大商户来投资!再介绍新姚的免税减税政策,说新姚有配套的学校、体育馆等设施,非常适合商人来本地投资!”

徐蔚听完,愣了一下,“然后呢?”

“然后还要我教你吗?各大报纸上都登上招商电话,等人家打电话来咨询,你让接线员大吹特吹,把咱们新姚吹得好一点!争取让他们过来考察!”

“考察?”

“不错,好比温市的商人,都会抱团来考察,只要他们愿意过来,就由政府出面来接待!”

徐蔚听说要花钱,差点龇牙咧嘴。

“吃饭住宿才花多少钱?县招待所的房子空着也是空着,这哪里需要花钱?”

“那也不少花。”

“不花怎么赚大钱?你飞机场都造了,做做广告,请客吃饭算什么?”

徐蔚被她一骂,也不敢说别的,立刻吩咐手底下的工作人员去办。

招商办的主任也忍不住擦了把汗。

税收包干的政策比原先的减租好多了!

还好甄老板替他们争取到这福利政策。

否则,他使劲浑身解数,也不一定能办好。

甄臻出门后,打量着服装交易市场。

这是原先的县城政府大楼改造的,地理位置很好,周边有不少配套设施,还有个规模很大的菜市场。

“这个菜市场是咱们市中心,最大的菜场了吧?”甄臻问。

“可不是,每天有上万人过来买菜呢!”

服装市场的左边是菜场,右边是老车站。

老车站正在搬迁,但眼下还在继续运营。

很多大巴既去新车站也去老车站。

甄臻就给徐蔚出了个主意,建议他把服装市场和菜场、车站中间这条路给打通。

“最好,把车站的出站口和服装市场连通起来。”

徐蔚一愣,“这样人流量会不会太杂了点?”

“是杂好,还是没人好?”

“去菜场买菜的人,拎着菜逛服装市场……这也不像话啊!再说了,咱们是搞批发的,又不是以零售为主!”

“你甭管什么批发和零售,你先招来人再说!批发的客户就卖便宜点,零售卖贵点,人家商户自己会斟酌。”

甄臻见徐蔚脑子不灵光,真是替他着急。

徐蔚这人虽然不会做生意,可他跟甄臻相识很多年,他深知——

甄大姐说的是真理!

“听见没?甄老板说的都记下来,按照她说的办!把菜市场和车站的路口都跟服装市场打通,用防水棚连接起来,估计要不了多少钱。”

可别说,甄臻的建议还真是不错。

菜市场的顾客,虽然不一定买衣服,可新姚市能买衣服的地方就那几个。

顾客逛一圈,知道这里卖衣服,下次就会特地来逛。

车站就更别说了,来来往往,每天都有上万人流量,简直就是活招牌。

一周后,徐蔚在几个城市做的报纸广告有了效果。

招商办接到一个电话,是温市的商人打来的,说他们村里50多人都是做服装批发的,想找个批发商场,得知他们前两年一切费用全免,想求证是不是真实的。

招商办主任连忙宣达了甄老板的话:

“免费车票、免费住宿、免费吃饭!咱们全免,欢迎来考察!”

招商办主任跟甄臻汇报了这一情况。

甄臻建议气笑了:“还免什么呀?人家50多个来考察!你赶紧从车站包一辆大巴,把人给拉过来!”

招商办主任连拍脑门,“看我这脑子!我这就去跟领导申请!一定把人家给招待好!”

就这样,温市的50多名商人来新姚市考察了。

这几年,新姚市名声很大,光是扶贫的事就上了好几次报纸。

外头对新姚有不错的评价。

很多商人都说:

“这里的政府不为难商人,不乱收费,对民间做生意,也非常支持!当地老白天做羊毛衫,都是政府给拉客过来购买!养羊的农户还有补贴!”

温市商人听说新姚政府如此开放包容,都有心过来做生意。

可他们举家搬迁,哪是那么容易的事?

这次,他们想要集体做批发生意,想找个服装批发市场定居,谁曾想,正巧在网上看到了新姚招商广告。

按理说,温市是沿海城市,比新姚这内陆城市要发达许多。

可温市商人来了之后,都觉得新姚有别的城市没有的东西。

新姚很是开放,辣椒和药材交易市场每天人挤人,羊毛衫交易火爆,每天都有各路商人开车来新姚。

新姚的大马路上,总是川流不息,多是运货的大小货车。

新姚刚自立为市没两年,可新姚人竟都说普通话!

只这一点,就够让温市商人吃惊的了。

南来北往的商人很多,本地人没有排外的说法,这让温市商人感觉到不一样的气氛。

他们去考察了服装交易市场,惊讶地发现里面竟然有不少人。

“哪来这么多客人?”

“不是客人,”招商主任解释道,“是我们真心集团甄老板出的主意,把服装批发市场和菜市场给打通了,两边人流量引过来,每天能有上万人。”

温市商人对视一眼,诚然,目前看来,新姚批发市场还不成气候。

可他们有五十家商户!

大家手里都有客户资源。

新姚市交通发达,这里比羊城近很多,周围城市的客户,肯定愿意来新姚拿货。

“你们新姚真的会免税两年?”

“千真万确!并且,我们甄老板说了,谁先签合同,谁先选铺位!门口这些黄金铺位,只要你们愿意,都任你们挑选!”

温市商人纷纷举手,“我签!我要第一间!”

“我要入门第二间!”

“我要第三!”

就这样,这五十个温市商人,正式落户新姚服装市场。

他们都是老道的批发商人,早些年,在温市和羊城海边,靠船运做服装走私生意。

其中有个叫崔建义的年轻人,今年不到三十岁,他一口气要下了三家档口。

他是靠做大牌的仿品发家的,他在巴黎有搭配的人,每次那边秀场有什么新款,他这边立刻仿制出来,放在档口卖。

崔建义不仅会仿制,还会改款,他总是在往年的爆款里,加入秀场流行的新元素,变成自己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