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过年前, 甄二哥一家带着手工腐乳和地瓜干上门拜年了。

甄臻好久没吃地瓜干,还真是馋得慌。

“你家今年没晒地瓜干?”

“今年在京市待了半年,除了我, 家里没人吃这玩意,我婆婆就没晒。”

孟老太晒得地瓜干是一绝, 甄臻走后,孟老太天天坐在好婆婆门口, 白也盼, 夜也盼, 就盼着儿媳妇的身影从街角出现。

她年纪大了,害怕被人抛弃,儿媳妇要是不回来,家里就只剩下她一个人了。

孙子和孙媳妇不是不孝顺,可毕竟隔着一辈。

重孙子就更说不上话了,八十多岁的老年人和小孩子能有什么话聊?孩子嫌弃她耳背,动作不灵活, 也听不懂眼下的新词。

也只有儿媳妇能跟她说几句体己话。

孟老太打过电话问儿媳回不回来, 要不要晒地瓜干,儿媳说不要, 她就觉得儿媳是不是真要去京市定居了, 担惊受怕了半年时间。

等儿媳回来, 孟老太才彻底放下心来。

眼下听到甄臻这么说,孟老太乐呵呵道:

“明年一定多晒点, 也就你爱吃,六十岁的人了,牙齿还吃得动。”

儿媳需要她,她心里就高兴。

甄臻笑着撵了一根地瓜干, 甄二嫂晒得地瓜干不干不硬,软糯又有嚼劲,甜滋滋的,让人吃了还想吃。

甄二嫂见她爱吃,也就宽心了。

孟家有钱,什么都不缺,每年过年送礼,她都觉得难办。

亲戚之间没必要送太贵的,再说孟家是开百货大楼的,什么都不缺。

好在甄臻喜欢吃地瓜干、红薯干、豆腐乳之类的,全是甄二嫂会做的。

甄二嫂就隔三差五做点,给小姑子送过来。

“他小姑,我这次专门来感谢你。”

甄二嫂瞥了眼东东,东东出去一年,还真是不一样了。

他穿着白衬衫、西装裤,看起来像大人了。

说话做事比从前稳当,这不,回家好几天了,都没出去找那些混子朋友,瞧是改邪归正了。

甄臻不喜欢给别人贴标签,再说东东是个不错的孩子。

“东东没你说的那么差,当初我要给他投资,他不要,说要脚踏实地,积累经验。这不,刚到京市,就把京市给跑遍了,所有房产资源,都是他自己找来的。他为人诚实,讲信用,谈文音给他介绍了几个顾客,各个都对他竖大拇指。”

“还有这事?”甄二嫂挺稀奇的。

在甄二哥甄二嫂眼中,东东是个上不得台面的孩子。

他没进体制内,没进国企工厂,没当教师,学历又不高,跟废物没区别。

甄二嫂出去拜年,都不好意思带他,总觉得这孙子拿不出手。

甄二嫂最怕人家问:“东东在哪个单位工作呢?”

他不知道怎么回答。

谁曾想,在甄臻眼中,东东完全是另一种模样,与甄二嫂认识的孙子截然不同。

甄臻笑道:“你对孩子也太没信心了。人家东东一年能赚两三万呢!年前,我听谈文音说,他给一个出国的老教授,卖了一套四合院,提成两千多!一点不少赚。”

这年头城镇居民一年平均收入才两千出头,农民一年赚不了一千块。

甄二嫂的铺子前些年赚得不错,这几年开店的人多,竞争大,她一年能赚一万多,王玲的书铺不到一万,俩人加起来都没有东东半年赚得多。

甄二嫂没想到东东能赚这么多。

“下海做生意,到底没有带编制的工作稳当,说出去也不好听。”

王玲也点头,“让他回来复读考公务员,他不同意。”

甄臻忍不住摇头,父母帮不上孩子,别扯后腿总行了吧?

人孩子好不容易出人头地,不鼓励就算了,给孩子浇冷水算怎么回事?

“这年头,多少国企员工下海?人家有编制的都想学你们下海经商,你们倒好,竟然返回头往国企里跳。”

甄二嫂和王玲知道甄臻的意思,她俩就是觉得,家里不愁吃喝,还是希望孩子能做点像样的行业。

给人卖房子,说出去就不像正经工作!

还不如甄向阳干修理工,到底有个手艺。

“小姑,家家户户房子紧缺,谁家轻易想换房子?也就是让他运气好才卖了几套房子出去。”

甄臻直摇头,“你赚钱就是能力强,你儿子赚钱就是运气好?”

王玲被说得不好意思,“我怕房子卖完了,就没房子卖,怕他以后吃不上饭。”

“你放心好了,京市到处开发房地产,以后家家户户都住商品房,房产中介是朝阳产业,比你们的铺子都有前途。”

甄臻是家里的一把手,她都这么说了,甄二嫂和王玲也就不乱出主意了。

临近过年,家里给孟长征和孟老爹添了坟。

孟大国把老家的旧屋子给推了,盖上四层楼房,还想装上直达电梯,被甄臻给制止了。

“逢年过节才回家一次,没必要花那么多钱,以后,这些房子都没人住。”

“娘,儿子不是怕您腿脚不便,爬楼梯不方便么。”

“娘才六十岁,就腿脚不便了?不至于。”

房子盖好了,甄臻打算回坝头村过年。

年前是最忙的时候,尤其是真心百货,新年促销的横幅一挂出来,所有人都有了过年的气息,加上县电视台,天天播放促销广告,城里职工、农村老百姓,都忙着来真心百货买年货了。

甄臻奇怪道:“今年的人流量,是不是比去年更多?”

“那可不,”孟盼弟笑道,“今年很多人家养羊,做羊毛衫,经过各路司机的宣传,咱们新姚县城做羊毛衫的事,就这么传到全国各地。老百姓赚到了钱,可不就要来消费?”

往年老百姓花钱扣扣搜搜的,今年不一样了,一件羊毛衫不少赚,他们自家又养羊,还种辣椒种药材,整个新姚县城找不出一家子闲人。

老百姓赚了钱就想消费,到最后,这钱又回到了甄臻口袋里。

让甄臻惊奇的是,今年的顾客多了不少外地口音。

孟盼弟说,周边县市的人都来办年货,很多人都反应,真心百货的货品和服务都比省城百货大楼好。

“人家说,哪里都没有我们这服务!”

去年省城有个顾客回老家探亲,听人说真心百货服务好,就想来转一圈,谁曾想,试衣服的时候,把一条拇指粗的金项链落在试衣间了。

这顾客急坏了,匆匆回来找,原想着肯定被人捡走了,谁曾想,回来时,服务员不仅把项链还给她,还帮她擦拭干净,从甄大福拿了一个装饰品的丝绒小盒子装上,手提袋打包好,瞪着她来拿。

这顾客感动坏了,当天就写信去省城晚报说了这件事。

谁曾想,省城晚报居然给刊登了!还叫电视台的人来采访。

这一采访才发现,名不见经传的真心百货大楼里,每天都有这样暖心的故事。

一个县城里的百货大楼,居然把顾客放在首位,对老百姓百般照顾,动不动就搀扶老人上电梯、帮顾客哄孩子、拾金不昧、照顾低血糖晕倒的女子。

此种事迹太多,新姚县城的老百姓都对真心百货赞不绝口,这就这样,真心百货的名气彻底传开了。

今年来了很多外地顾客,说是每次换季都来真心采购一次,次次都买上两麻袋的衣服!

过年前五天,三娃终于从拥挤的春运火车上,下来了,他在车站门口找了一辆车黄包车,迫不及待赶回家。

“孟东回来了?”好婆婆服务员叫了声。

“您好。”

孟东拎着行李箱直奔后院,一进门就嚷嚷:

“饿死我了,阿奶,家里有没有吃的?来点肉吧!没肉,菜也行啊!没菜,饼也行啊!”

甄臻没想到孟东这个点到家,家里人都在忙,实在没人做饭,甄臻干脆撸起袖子自己下厨。

“阿奶给你做个肉夹馍?”

孟东奔过来抱了抱奶奶,“阿奶做的肉夹馍最香了。”

甄臻拿着做好的小饼,从中间划开,在油锅里走了一圈,又炸了鸡柳、平菇、青菜,煎了个鸡蛋,一股脑塞进小饼里。

三娃一口就吃掉半边,酥脆香喷的小饼咬在嘴里,香的三娃魂都要没了!

“太香了,咱家真正的大厨是我奶,我奶做的肉夹馍最好吃!”

孟南回来时,也被肉夹馍的香味馋哭了。

“我奶竟然亲自下厨,还是三娃有牌面!”

三娃幸福地笑起来。

陶爱红听到儿子回来了,就把吃饱的三娃拉进屋。

“听你奶说,你也在宋小红男人的啥项目里?”

“半导体。”

“对对,半导体,这是干啥的?跟你的专业有什么关系?”

三娃简单解释了几句,陶爱红一句没听懂。

“你跟你姐合伙的事,怎么样了?”

三娃稀奇,“您不是不喜欢我姐,不许我跟她搅和在一块吗?”

陶爱红有点不好意思,“那都是老黄历了,你姐做的卫生巾卖的可好了!全国都出名了,一个月能赚上千万!就三天前,你奶奶刚从国外帮她联系了一条世界上最好的生产线,花了两千多万本钱!说是要改良华国的卫生巾,明年咱国家就有新型卫生巾上市了,到时候,你姐就富得流油了!”

陶爱红觉得是代表变化太快,80年那会,全家人一个月赚两百块钱都是天文数字。

这才过了十几年,孟南一个月就能赚上千万,陶爱红要是知道孟南有这本事,早就跟孟南打好关系了。

三娃觉得陶爱红太现实太势利。

一家人搞成这样,怪难堪的。

不过他还真有事找孟南。

“姐,我搞了个软件。”

三娃跳到孟南床上,窝在孟南右手边。

姐弟俩一起长大,甭管甄臻怎么说男女有别,他就是没这概念。

孟南正在看四丫没上市的新书。

“啥软件?”

“一个聊天软件。”

“什么聊天软件?”

三娃是从传呼台得到的启发,“你看,咱现在要拨号到传呼台,再由传呼台发到咱们的BP机里,这样是挺方便的,可一来一回的,要是有急事,那可就耽误了。”

“有急事就打电话了。”

“不错,咱再说电话。有钱人都用大哥大,次有钱的人家里有固定电话,那没钱的人怎么办呢?就算大家都有钱,这有钱人也需要能立刻沟通的软件,可大哥大和传呼机都没这功能。”

孟南仔细一想,好像是这么回事。

“所以,咱就把BP机和大哥大结合,让大哥大有BP机的屏幕,大哥大就具有电话和发文字两种功能了。不得不说,三娃,你真是个天才,这可真是好主意!咱们要是真能改良大哥大,一定会火爆全世界!”

“嘎?”三娃有点懵,“但我不是这意思。”

“那你什么意思?”

“姐,你的想法听起来挺特别的,但我想创建的是一款软件,软件,放在电脑里用的那种。这种软件可以在线沟通,咱俩同在一个互联网上,我这边发信息,你那边立刻就能收到了。”

孟南瞪大眼,“这么快?你的意思是有一个像房间的地方,一群人在这个房间里,你说话,我也说话,但因为大家在一个房间,所以彼此说话都能看到?”

“嘎?”三娃又有点懵,要么说他姐是个人才呢,竟然能发散到房间聊天?“姐,你的想法很有意思,但我说的不是这个。我想做一款软件,这软件能在电脑上登陆,全国十几亿人口,都可以登陆软件聊天。我们可以彼此加好友,当然,这软件上也可以有你的聊天室。”

孟南虽然是清大毕业的,可她对电脑没啥兴趣。

毕竟,这年头电脑的趣味性不够强。

也就企业学校需要电脑来办公。

孟南诚实地摇头,“三娃,我真没听懂。”

三娃有些受挫,孟南是家里学历最高的,受过高等教育,又是成功的女企业家,她都听不懂,他这想法,怕是不能落地了。

“其实我想做这种软件,是为了方便跟奶奶联系。”

“啊?”孟南有点云里雾里的,“怎么联系啊?”

“咱给阿奶买台电脑,阿奶登录我的软件,我在京市也登录软件,咱们就可以你一言我一语的聊天了,你和二姐四姐都可以加入。咱们一大家子,想怎么聊就怎么聊。”

孟南还是没听懂,她怕打击到三娃的积极性,连忙从床上跳起来。

“我听不懂没事,咱去找阿奶!”

三娃不抱希望,孟南都听不懂,阿奶这个连电脑都没摸过的人,肯定更听不懂。

谁曾想阿奶听完后,竟一拍大腿。

“哎呀!三娃,不瞒你说,阿奶也需要这种软件!”

三娃瞪大眼,惊讶得半晌没说出话。

“真的?”

“当然啦!你想想啊,阿奶多寂寞啊,要是有这样的软件,别说阿奶了,太奶奶都可以在线跟你们聊天!”

三娃被奶奶肯定,幸福地冒泡。

“阿奶,我做这软件,就是为了跟你联系。你大孙子要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拉近我们的距离。”

甄臻幸福地搂着孙子孙女,她没想到三娃这么厉害,后世要四五年后才上市的聊天软件,三娃竟然在1994年就有想法了。

“三娃,阿奶绝对支持你!”

三娃越说越带劲,“阿奶,钱叔叔正在研发半导体,等我们的半导体技术成熟,就可以在电脑上安装摄像机。到时候,我再开发一个功能,让我的软件和摄像机结合,这样,咱们就可以在网上见面了!”

“哇!我大孙子真厉害!”

甄臻高兴坏了,有种进入文明时代的快乐。

三娃被夸得不好意思了。

“阿奶,那我真做了?”

“做!不要只做给咱家人用,要做给企业、公司、学校,做给所有人用!到时候,整个华国人都能在你的软件上聊天,真正做到网络互联。”

奶奶的话给了三娃一点启发。

三娃立刻就进了房间,“阿奶,我需要一台电脑!”

“买!你孟丽姑姑的培训学校里,就有最新款的电脑,阿奶让她给你带一台回来,明天就能送到!”

三娃高兴地抱着奶奶亲了一口。

“阿奶?你听没听到鸭子叫?”

话音刚落,五娃就跑了进来,他过年十五岁了,还没变声结束。

“哥,你回来了!”

三娃兴冲冲拉着五娃,去讨论他的聊天软件了。

隔天,孟丽就给三娃抱了一台电脑回来,最高配置,两万多一台。

三娃高兴坏了,爱不释手,当天就捣鼓电脑,说要早点把聊天软件研发出来。

三娃在学校就做了一些代码,眼下只需要继续改进就行。

甄臻建议道:“名字取好了吗?”

“还没呢。”

“可以搞个Q版头像,熊猫、猫咪、小狗、企鹅什么的,都行。”

三娃觉得这建议真是太好了,他日夜赶工,觉都不想睡了,被前所未有的激情包裹着。

他相信阿奶的话,他正在做一个划时代的产品。

这个产品上市后,能实现网络互联。

大江南北的人都可以靠软件联络。

人们不再有距离,很多不相识的人,也可以成为朋友。

孟南和四丫帮三娃想那些细枝末节。

比如她奶说的,能换头像的点子,就很不错。

她俩到处找人画画,想找一些适合当头像的图标。

“男生头像、女生头像、动物头像。”四丫提议。

“不错,针对不同年龄层,也可以有不同的头像。”孟南说。

她俩聚在一起嘀嘀咕咕。

“我上网不想别人知道我的真实姓名,最好可以改名字。”

“资料页可以修改,还可以改变心情。”

“有聊天房间,一家人可以一起聊。”

“也可以发照片,我拍的照片可以发送给你。”四丫提议。

孟南和四丫从女生角度,提了不少建议,三娃都觉得挺好的,他把网络寻呼、聊天室、软件传输等功能都加入到软件里。

这年头还需要拨号上网呢。

甄臻怕内存太大,下载速度慢,一个软件要下载一个小时。

三娃点头,“阿奶,我会尽量压缩空间的,预计‘我的好友’栏只能显示三个头像,再想看就得下拉了。阿奶,你看我的网络呼机功能,只要在寻呼机号里填入对方的号码,就可以把信息发送到对方的呼机上。”

甄臻感慨三娃真是个天才。

这可比寻呼机方便多了。

“我的大孙子真牛掰!这要是上市了,不得把阿奶给迷死!”

三娃被表扬得不好意思了,他的软件很不成熟,也不知道上市后有没有人用,阿奶竟然如此信任他。

三娃足足做了一个寒假,过年当天,只回坝头村吃了顿年夜饭,就马不停蹄地回新姚县城。

他从好婆婆店里拿了些泡面、饮料、零食,用来当夜宵吃。

陶爱红觉得他整天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怕他闷出病来,隔半小时就要端着水果、茶水进去看看。

她每次进去,三娃的思路都被打断,又不好意思跟他娘发火。

甄臻便把陶爱红拉到一边,训斥了她几句。

陶爱红还不服气,“我是他妈,我进去看看他,怎么了?怎么就不能进?”

“你那是进去看他吗?上次端了一杯水,害三娃键盘失灵了;上上次把苹果往三娃嘴里塞,害三娃代码没保存就关机了,人家三娃正处于研发的关键时期,你就不能体谅一下?别打着爱的名义,给孩子添乱。”

“我……他不高兴,可以跟我说。”

“他跟你说,你听了吗?他让你别进他屋子,你呢?你怎么说的?你差点把孟家祖宗十八代都给骂了,还说三娃越大越没良心!你干的这叫人事吗?”

陶爱红被婆婆骂的缩着脖子,想辩解,又不敢跟婆婆呛声。

甄臻瞥她一眼,“我对你要求不高,别添乱就行,实在没事干,就去真心百货大楼逛逛街。”

甄臻塞了张五千块钱的购物卡给陶爱红。

陶爱红顿时高兴了,踩着风火轮就跑了。

三娃奋斗了将近三个月,还跟学校请了假,说是要在家开发软件。

三娃教授很欣赏他,听说他在做研发,也没拦着,很爽快地批了假。

冬去春来,大树抽出嫩芽时,三娃的软件已经初步成形了。

样子跟甄臻在现实世界里看到的差不多,只不过图标是一个大熊猫的头像。

“呦,熊猫图标,看着就可爱!三娃,这软件有多大?”

“220KB呢!”

“220不大啊!很容易就下载好!”

“可不是。”

三娃挺自豪的,能把一个软件压缩到这个大小,还是他一个人完成的。

“阿奶!我要送你一个礼物!”三娃抱着甄臻,激动地说,“我要把10001号,也就是我们软件的头号送给你。”

甄臻幸福得冒泡,“等我家三娃的公司发展壮大,有作家给三娃写企业史,就会把这件事记录下来。‘著名互联网集团总裁孟东,将软件的头号给了他最爱的奶奶。‘’那奶奶就能跟你的公司一起,名垂青史了。”

“三娃,第二号给谁?”孟南充三娃眨眨眼。

“当然是给我自己了!”

“哼,小气鬼,忘了你老姐还在这呢!”

“行了,2号给我,3号给你,4号给二姐,5号给四姐,6号给五娃!7号给小六!”

陶爱红差点脱鞋子,“你把没把你老娘放在眼里?”

三娃抱头乱窜,哈哈大笑。

三娃留了200个号留给自己公司的工作人员,方便联系。

不过,软件虽然初步成形,可三娃还有一件事急需解决。

“咱们需要跟宽带公司合作,这样才能在线发寻呼信息。”

孟家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关系。

三娃给孟华打了个电话,孟华听说大侄子要搞什么软件,虽然他听不懂,却还是无条件支持。

他放下电话就给电信公司老总打过去。

电信公司的老总当然不在乎什么聊天软件,这种东西对公司来说没有任何益处。

可他必须给孟总面子。

电信公司老总没说别的,一口答应,还签订了深度合作的合同。

在孟华的运作下,到了1994年6月,三娃与电信公司的合作正式开始了。

三娃创建了自己的互联网公司,取名任东西。

聊天软件的名字为熊猫聊天。

为了支持自己的大孙子,甄臻特地叫孟丽给她买了一台电脑,小县城安装宽带可费了不少功夫,好在甄臻跟领导们都熟悉,领导们安排员工第一时间上门,就这样,孟家在1994年夏天,用上了宽带。

甄臻第一个下载熊猫聊天,她焦急地看着电脑上的下载进度条,觉得家里的网速实在太慢。

好在,十分钟后,熊猫聊天下载完毕,甄臻作为第一个注册熊猫聊天的人,拿到了10001的开头号。

甄臻刚上线,就听到“咳咳”两声,一个叫“国光牌饲料老总”的人加了他。

甄臻点了通过,那边输入了老半天。

国光:娘,猜猜我是谁?

甄臻点了个翻白眼表情包。

国光:奸笑.jpg

国光:娘,三娃做的软件真厉害,我在猪场都能跟你说话。

甄臻:可不是,有空帮三娃宣传宣传。

国光:那当然,我刚打电话给三弟,让他下载了熊猫聊天。

没多交,孟华谈文音也注册了熊猫聊天,就连谈征都有了一个10010的号。

谈征:老妹,你好。

甄臻:老哥,你也安好?家里刚灌了腊肉,我给你寄点过去?什么时候有空来新姚县城玩?

谈征正在学五笔打字法,打字不太熟练,见甄臻几秒钟时间就打出这么多字,不禁觉得有点挫败。

他关掉电脑,苦练五笔,决定给自己两个月时间,他一定要跟上甄桂芝的打字速度。

三娃的软件上市后,就属孟二勇和陶爱红最激动,俩天逢人就夸三娃的软件,可惜在1994年的新姚县城,老百姓都没摸过电脑,更不知道啥叫软件。

不过大家为了捧场,还是很给面子地夸三娃厉害!

就这样,孟家人都用上了三娃开发的熊猫聊天。

1994年中,大城市刚流行电脑室,但大部分电脑室都用来学习办公软件和打字。

能拨号上网的电脑,每小时收费高达30元。

接触互联网的人群主要来自科研机构和高校。

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熊猫聊天的下载量可想而知了。

转眼过去三个月,三娃的熊猫聊天下载量不足1万,其中有几千下载量,来自孟华和甄臻的企业员工,真正在线的野生用户,少之又少。

这让豪情壮志的三娃很是受挫。

他产品做的很好,也跟电信公司合作,还可以在线拨号。

可他的软件就是不够风靡。

三娃不知道问题出在哪,为了给软件做数据,三娃联合室友,天天上线做数据,假装女生跟一群男的聊天。

谁曾想,聊天室里有个叫小心心的用户,比他更活跃。

“这小心心是谁啊?天天在聊天室里蹲点,来一个新人,就给人家介绍聊天室的用法!”三娃室友问。

三娃摇头,“小心心看起来很礼貌,打字速度也快。”

“比咱计算机系的文教授打字还快呢!肯定也是哪个高校的教授。”

小心心帮助一位用户,解决了电脑司机的问题,对方称呼小心心为“大侠”,小心心笑说自己是“大虾”。

这熟悉的幽默语气,乐于助人的态度,让三娃有些熟悉。

三娃没用自己的号上线,他注册了一个新的号,取名为“随缘女孩”,跟小心心聊天。

随缘女孩:姐姐,你是京市人吗?

小心心:不是。

随缘女孩:你不用上班吗?怎么每天都在聊天室里?

小心心:我在帮我孙子做数据呢。

随缘女孩:你孙子?

小心心:是啊,我孙子是这聊天软件的开发者,一个很厉害的程序员!他开发的软件很好,功能强大,别说华国,放眼世界都是数一数二的!可咱们国家计算机用户太少,我想帮他管理聊天室,让越来越多的人,能尝到上网的快乐。

随缘女孩:你孙子有你这样的奶奶,是他的幸运。

孟东关上电脑,忍不住眼眶湿润。

他太心急了,遇到一点挫折就像天塌了似的。

他完全忘了,他做熊猫聊天的初衷,是为了跟奶奶聊天。

眼下,熊猫聊天做成了,可他却顾不上奶奶,满心都是他的软件,他的下载量,他的用户群。

孟东抹了把眼泪,登陆自己的账号,跟奶奶聊了几句,叮嘱奶奶别吃太多西瓜后,他就找来一叠硬纸壳。

“孟东,你把这么多硬纸壳粘在一起,干什么?”

“做海报。”

“啊?我来帮你。”

在室友们的帮助下,孟东很快画好了一张宣传海报,海报上标注出熊猫聊天的下载方式,告诉大家熊猫聊天有哪些功能。

而后,孟东就带着海报出去做地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