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甄臻去了一趟矿上, 这几天上头来人检查,甄臻把黄金都收到了空间里。

半年下来,甄臻空间里的金子已经堆成小山了。

甄大福的金子虽然改良过, 可还达不到甄臻心里的要求,她又花了重金从国外引入了几个专家, 用新的设备来提纯黄金。

与此同时,国光饲料也进入了开发阶段, 不出意外, 国光饲料在周边的占有率会非常高。

就在这时, 徐蔚传来了一个好消息,说是新姚县要吞并附近的几个县城。

这消息让甄臻挺意外的。

“吞并县城?上头咋想的?”

新姚县附近的县城都是有名的贫困县,省里在搞脱贫,希望徐蔚能带着周边县城一起发家致富。

看着是好事,新姚县城摊子壮大,很可能被立为直辖市,可贫困县会拖新姚的后腿。

徐蔚解释了两句, 对他而言还是好事, 新姚把周边县城远远甩在后头,要是这波吞并成功了, 新姚就有机会自立为市。

新姚是徐蔚一手拉扯大的, 他把这当作是个挑战。

孟南是个急性子, 说干就干,她跟孟西一起给四丫挑选封面, 购买出版书号,还帮四丫找了个有经验的出版人。

四丫觉得自己的书不够好,可这位叫赵志胜的出版人,却特别看好她。

“别觉得自己写的是一坨屎, 就算是真的屎,也有狗爱吃!”

四丫还是没底,“我还没成年,又在上学,人家会觉得我写的书很幼稚。”

“谁不幼稚?这年头只要你胆子够大,出版界就有你一席之地!”

赵志胜是个狠角色,捧红了不少知名作家。

按理说,他这样有资历的出版人,是看不上四丫这种初出茅庐的小姑娘。

更何况,他从前捧红的都是当代文学的后起之辈,可四丫写的是言情小说,看言情小说的都是年轻人,跟传统文学的逼格不能比。

可赵志胜就是想做言情小说,湾岛言情小说很出名,内地却没有叫得上名号的言情小说作家。

赵志胜觉得,要是有人能专做某个类别。

写言情就专门写言情,写悬疑就专门写悬疑,写战争小说就专门写战争。

这种专才是当下国内缺少的!

赵志胜想培养几个专才,更何况孟南给的实在太多。

两个月前,赵志胜老婆生病,需要一笔不小的钱去治病。

孟南二话没说,就帮他给填上了这个窟窿。

赵志胜老婆治好病,他自然得还这天大的人情。

赵志胜兢兢业业帮着孟好推广新书,孟好身份证上用的是甄心这个名字,就把“孟好”当成笔名。

在赵志胜的帮助下,孟好的新书刚上市就取得了好成绩。

“新华书店都把这本书摆放在最好的位置,我还联系了湾岛和港城,打算与那边出版社,合伙炒作这本书。”

孟好心里没底,总觉得一切来的太快,不像是真的。

她一直觉得自己是普通人,姐姐们太优秀,只有她暗淡。

她从不觉得自己好,可她还没成年,就成了畅销书女作家!

赵志胜还说,这书上市后爆红,预定都超过五万册了!

照这个趋势,卖个三十万册不成问题!

孟南便说:“卖得好,咱就开发成电视剧,找知名女明星来演,保证让咱家四丫红红火火!”

四丫心虚,“姐,我配不上这些。”

“配得上,怎么配不上?咱们孟家的小公主就该这样!你二姐说了,你的性子比较安静,就适合在家写作,帮助我们照顾家里。”

四丫被姐姐们哄得心里暖融融的。

她回到家,就见好婆婆和甄心百货门口,都摆放着书摊,在帮她卖书。

甄臻也抱着一叠书,要她签名,“等你变成知名作家了,奶奶这些书都能卖个好价钱。”

焦蕙兰也把四丫的新书当成礼品,赠送给店里的会员。

孟二勇说要给四丫开个书店,只卖四丫的书!

就连陶爱红都没落下,她找了一些人,在各农村的墙上,写广告推销这本书。

就连农村的鸡鸭鹅都宣传到位了。

据说孟好在接受央台采访时,对全国人推销这本书。

四丫觉得家人太夸张了!

焦蕙兰笑道:

“你爸更离谱,非要叫工人读书给猪听!说是猪场的猪听了他闺女的书,就会变聪明,变得能闯荡!”

焦蕙兰幸福坏了,大丫头是个赚钱的好手,二丫头是奥运会跳水冠军!如今三丫头成了知名女作家!

她生的女儿一个比一个好。

想到她曾经想吃转胎丸,生儿子的事,焦蕙兰真心感谢婆婆对自己的开导,这才让她有了三个可爱能干的女儿!

“四丫,你要好好孝顺你奶奶,你们姐妹三人能有今天,多亏了你奶奶。”

四丫点点头,忍不住冲上去搂着奶奶,闻着奶奶身上洗衣粉的香味,她觉得自己太幸福了!

这一年的运动会上,人们忽然发现,国内运动员都喝上了一款红瓶饮料。

这年头可没有广告植入的概念,大家只觉得红色饮料瓶太扎眼,电视镜头切近景的时候,大家都睁大眼睛,想看清楚,这新饮料叫啥名字,

“红日?还真没听过!”

“说是真心食品厂出的新饮料!还是啥运动饮料!”

“真心是大企业,肯定错不了!”

“咱也去买一瓶尝尝去!”

天气渐热,1989年的夏天空调还没有普及,饮料的销售额日渐攀升,市面上饮料本就不多,红日依托着真心食品厂的市场占有率,很快成了各大商店的首推产品!

这饮料喝完后不仅解渴,还觉得浑身更有劲儿!

红日饮料的广告也很魔幻,篮球运动员正在操场上打篮球,忽然又累有渴,没有动力继续比赛了!

这时,红日饮料横空出世,运动员一口气喝完红日,竟觉得浑身充满力量,猛地一跳把填上的太阳摘下来,投到篮筐里。

广告词更是洗脑——

口渴,体更渴!红日运动饮料,为您注入无限活力!

于是,老百姓都知道有一种饮料叫运动饮料,对人身体好,是最佳的运动伴侣!

人们能成功,从来不能否认运气的加持。

比方说,1989年的夏天,内地饮料市场还没打开,市场竞争大,广告回馈率高。

多重因素影响下,这个夏天,红日饮料横空出世,成为国内销量最好的运动饮料,也是可以预料的。

红日饮料销量好,真心食品厂门口每天都聚集着十几辆大货车,都等着工厂出货,这边出货那边就运走。

争分夺秒,生怕抢不到饮料,没法跟经销商交代。

红日卖的红火,家里的孩子也爱喝,三娃喜欢打篮球,天天抱着红日喝,还免费拿给自己的好朋友。

“少喝点饮料,对身体不好。”甄臻叮嘱道。

青春期的孩子,哪里肯听甄臻的?

三娃一手拿着篮球,一手搂着甄臻的肩膀,笑得跟鸭子被掐住脖子似的。

于是,甄臻听到的话就变成:

“嘎,奶,我才喝一瓶。嘎嘎,少喝点没事的。嘎嘎嘎,我考试考了年级第一,有没有奖励?嘎嘎嘎嘎,给您大孙子一点钱请朋友看电影吧!”

变声期的小男孩伤不起,甄臻掏了二十块钱给他,就当是花钱消灾吧。

三娃在她脸上吧唧一口,高高兴兴地走了。

时间一晃就来到了1992年正月里,甄臻准备关店回坝头村过年,刚要落锁,就见徐蔚骑着摩托车过来了,说是要跟他商量点事。

徐蔚这摩托车够酷的,跟他的打扮格格不入。

甄臻打量着他这酷劲儿,笑道:“你这还真有点公子哥的样子!原先我还没看出来。”

徐蔚打趣道:“您看您说过,我什么时候没公子哥的样子?那是从前穿衬衫西装打领带,太正派了,您没看出来!”

“可不是,隐藏太深了。”

甄臻笑着给徐蔚端了一杯果茶。

徐蔚笑道:“真心百货今年生意不错吧?”

“还蛮好,新姚吞并了周围几个县,虽说都是贫困县,可在各位领导的带领下,县里的道路都修好了,也扶持周边几个县城种植辣椒、药材和其他花卉,大家日子比前几年好过。”

日子好过,老百姓手里有钱就会拿出来消费。

更何况前几年物价调控失败,老百姓疯狂囤物资,看到物资就疯抢,离谱到冬天买不转的电风扇!

真心百货囤货多,当时差点没被老百姓给搬空。

还是甄臻出来主持,说她对国家调控有信心,让老百姓别浪费钱,把钱捂紧了,这才避免新姚县城像外地一样,被有心人钻空子。

真心百货根正苗红,徐蔚听说她生意好,也挺高兴的。

徐蔚道:

“我这次来找大国,是为了商量点事。”

原来,新姚县发展得好,县城也有了点钱,徐蔚又是京市的二代,得知消息说,南海省房地产发展得不错,想要把县里的钱拿去南海炒房。

甄臻去年以公司的名义,在南海省买了一些地皮。

前几年南海的地价不高,才小几百一平米,甄臻拿下地块后,没有急着开发,打算等高点再卖出去。

还有两块靠海的地块,她留着打算用作开酒店。

徐蔚打听过了,“南海省的地价不贵,房地产跟疯了似的,全国的热钱都涌进去了!据说啊,这房价一天能涨好几百一平米!是一平米!你说我要是不心动,我还是人吗?”

徐蔚打算帮县里赚钱,自己也想赚一点,让孟大国当新姚驻南海办事办的主任。

他就能把钱挂靠在孟大国名下,让孟大国帮他私人也赚点。

这种事,他交给别人不放心,交给孟大国却是一万个放心。

孟家有钱,根本看不上他那点小钱。

孟大国本来就打算过去,如今徐蔚找上门,只当是卖个人情给徐蔚。

孟大国给徐蔚递了根烟,装作第一次听到南海的事。

“领导,南海那边真能赚钱?”

“能!怎么不能!你拿着我的介绍信过去,照银行贷款,这边投进去2000万,那边转手卖出去,就能赚700万!这钱好赚的像是天上掉下来的!”

孟大国是个稳重人,这两年家里开百货商场,做国光饲料,真心食品厂的饮料也风靡全国,孟家资产又翻了好几番,眼看着就上亿了。

孟南这丫头开了运动服品牌,还帮四丫开了家小公司,用来帮助四丫出版书籍。

四丫也挺争气的,上一本《双面卧底》卖的不错,后续又出了基本小册子,在书店地摊上累计卖了250万册!

这数字真是吓死人!

孟家就觉得孟家走的太顺了,要是在房地产上赚大钱,资产又得翻好几倍!

这太刺激了,谁受得了!

有县里和徐蔚支持,孟家在南海省买房买地确实要方便些,甄臻也打算趁机进入房地产市场。

她年纪大了,眼看要六十的人了,坐飞机实在受罪,大部分时候都是她指挥,让儿子孙子们去办。

孟大国见他娘想进军房地产,又跟孟华说好了在南海集合,便带着徐蔚给他的批条和钱,坐上了去南海的飞机。

孟大国下了飞机,以为自己看到的是宽阔的街道,就像是岛国那样,谁曾想,外头很是荒凉,马路上连红绿灯都没有。

岛民们过得不算富裕,当地却盖了很多高楼大厦,看起来很违和。

“哥!”孟华手臂上放着西装,抬手跟孟大国打招呼,“我二哥没来?”

“没呢,三娃今年高考,他得在家看孩子。”

“时间过得好快,三娃考大学了,孟西也要退役了吧?”

“快了,这孩子得了不少金牌,可我觉得人生不能只有金牌,想让她读书做生意,做点别的事。”

孟华赞成孟大国的想法,孟西为国家做的够多了,大大小小的金牌得了几十块,她也该去过自己的人生了。

孟华在他娘的支持下,前些年也来南海买了一些地,可他没想到一年没来,南海房地产如此火爆。

简直是天天过年,夜夜新婚,这来钱的速度,让孟华这种见惯了钱的人,都觉得心惊肉跳的。

隔日,孟华和孟大国去注册了一家公司。

两人之前买地,已经注册过公司,只是干房地产的,多注册几家公司不是坏事。

眼下这个100万人口的小城市,有2万多家房地产公司,其中大部分公司都是皮包公司,而孟华和孟大国却是带着钱来的。

他俩注册好公司后,孟华带来的两个员工,又跑遍各大部门,去请吃饭跳舞,联络关系。

等路子跑的差不多了,孟华和孟大国开始建造房子,开发房地产的同时,两人也买别人的房子,倒手专卖。

“大哥,娘给你多少钱?”孟华不解。

孟大国跟自家弟弟没啥隐瞒的,“给了一个亿!”

孟华一愣,他知道孟家资产至少一两个亿,可他没想到娘能拿出这么多现金来。

“哪来这么多现金流?”

“都是靠金矿还有金店,娘那人你是知道的,她不喜奢华,也不讲究吃穿,就爱囤钱囤金子。”

孟大国提到他娘,满满都是骄傲。

孟华也很得意,“娘可真不是一般人,娘有没有交代你什么时候撤资?”

“说了,叫我年底之前把这边的资产处理好,回家过年。”

孟华心里有数了,谈征那边也传过一些消息,可到底没那么准确,他对他娘有猜想,打算按照娘的消息来办。

他们来到海南的时机正好,前几年,海南地价才几百块,房价也才一千出头,短短两三年时间,海南的房价已经涨到两三千。

“照现在这架势,还能再翻番!”

孟大国手里握着这么多钱,说不紧张是假的。

买地盖房子,花钱实在太快,他手里的钱花掉了一大半。

当然,这钱回款也快,短短两三个月,本钱回来不说,利润也回来了差不多五千万!

此时的南海实在疯狂,也让孟大国知道,什么是市场,什么是资本的游戏。

天气渐渐热了,三娃的高考也结束了,甄臻第二次经历孙子高考,倒是没有第一次那么紧张。

三娃很淡定,他成绩也不错,一直把孟南当成自己的目标,也想跟孟南上一所大学。

甄臻不担心他成绩,就算考不上清大,也不算什么,人不能事事要求完美,她更关心孩子的专业,选个好专业才是最重要的。

三娃以前想学金融,甄臻建议他报互联网,三娃对互联网没啥兴趣,毕竟这年代内地网络还没和世界互联。

他觉得互联网就是伪命题。

甄臻找了一些书和杂质给他,让他知道互联网是干啥的。

当三娃知道网上写写代码编程,就能编程软件网站,他对构建互联网世界,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三娃便打定主意要学计算机。

成绩出来了,三娃不如孟南考得好,却也勉强够上清大的。

一门出了两个清大学生,可想而知,孟家有多风光!

孟二勇激动坏了,哭着抱起三娃在院子里赚钱。

陶爱红也哭得稀里哗啦的,她这辈子没啥成就,干事业不如焦蕙兰,为人处世也不行,可她养了个好儿子!

“儿子太争气了!”陶爱红抱着三娃直哭。

三娃被抱得有点不好意思了,“还是我奶淡定,你看我奶,人家面不改色的!”

“你奶是见过大世面的,爸跟你奶没法比!”孟二勇又哭又笑的。

他赶紧打电话给孟大国和孟华报喜,又给村里报了信,三娃还给孟南打了电话。

孟南在京市定居了,正在捣鼓她那运动服和运动鞋品牌,品牌做的不错,市场占有率也高。

孟南却不甘心,觉得靠服装赚钱太慢,早就等着三娃去京市,拉他一起去股市赚钱。

三娃和孟南打了半个小时电话,两人嘀嘀咕咕,也不知道在谋划什么。

孙子考上清大,甄臻比谁都高兴,一挥手,就叫真心百货搞活动,普天同庆!还搞了个免费领糖果的活动,让全县的孩子们都能沾沾喜气。

甄臻拿着喜糖去了孟老太屋里,给老俩口报个信,孟老太高兴得合不拢嘴,推了推一旁的孟老太爹,却发现孟老太爹好久没反应。

甄臻走上去试了孟老太爹的鼻息,这才发现人已经去了。

孟老太想哭,又觉得没什么好哭的,“刚才听到外头有人嚷嚷,他问我什么事,我就说肯定是三娃考上清大,来报喜了!他听到我这么说,高兴坏了,谁曾想,还没等出去,人就没了。”

甄臻心里难受,孟老太和孟老太爹不是她的父母,也不是她的亲婆婆,可她穿越来到现在,跟老俩口相处得还算和睦。

这些年,孟老太和孟老太爹一直是她在照顾。

甄臻怎么可能没感情?

孟老太爹是喜丧,他这些年过得不错,没病没灾,又是含着笑走的,要甄臻说,他命挺好的。

甄臻给孟老太爹办了丧事,又把他老人家葬在了坝头村,就在他父母的边上。

孟大国和孟华回来了一趟,都哭得挺惨的。

一家人去山上给孟老太爹添坟。甄臻不小心打翻了一杯酒,五娃立刻说:

“奶,你少给我太爹喝酒,小心他喝醉了,在下面被他爸爸妈妈骂!”

孩子天真无邪的话语让全家人露出笑意,死亡只是一次分别,重要的是我们对死亡的态度。

从此,孟老太爹会在孩子们心中撒下一颗思念的种子。

孟老太爹走后,孟老太一个人偶尔会恍惚,好在家里人多,钱大姐经常喊她过去打纸牌,孟老太也来不及伤心,状态还蛮好的。

晚上,程素给甄臻端了泡脚桶,“甄大娘,来泡脚。”

甄臻简直泡怕了,这大热天的,谁家天天用热水泡脚啊?

“太热了,又热的一身汗,你让我歇两天吧?”

“冬病夏治。”

程素根本不管她说什么,强行给她脱了鞋袜,要她把脚放进去。

自打孟老太爹走了,孟家人好像认清了一个现实——

人都会走的。下一个走的是孟老太,再下一个就是甄臻了。

于是乎,甄臻就成了家里的大熊猫。

程素给她泡脚,焦蕙兰给她炖人参鸡汤,把她补得白里透红,看起来比前几年还年轻。

几个孩子也动不动抱住她,“阿奶,你别死,你永远不要离开我。”

甄臻真是谢谢这帮孝子贤孙了!

她正泡着脚,焦蕙兰拿着一个红包走进来,温温柔柔地笑:

“娘,三娃考上大学,我这当婶子的想给他包个红包,您看多少合适?”

孟南考大学时,陶爱红舍不得给红包,焦蕙兰也没提。

她到底是个心胸宽广的。

甄臻从柜子里拿了两千红包出来,“这钱由娘出。”

焦蕙兰知道婆婆疼自己,高兴是高兴,可也不好意思要婆婆给钱。

“娘,儿媳有钱,咱们焦点女装在全国开了快两百家分店,我还能连两千块钱都拿不出来?”

“你的是你的,可娘不能让你吃亏。”

甄臻坚持,焦蕙兰只能接受她的好意。

三娃身高有182,比孟大国都高,模样也挺英俊的,就是喜欢赚钱,性子有点像孟华。

甄臻给三娃买了个行李箱,又给三娃准备了床品、衣服、袜子啥的。

“羽绒服要多带几件,京市冬天冷,可不能冻着。洗脸盆之类的日用品到学校再买,省得坐火车不方便。”

三娃第一次离家出远门,且一去就是四年,既忐忑又激动。

他抱着奶奶亲了好几口,“阿奶,你大孙子走了会想你的,你要经常给你大孙子打电话。”

“好!”甄臻笑了笑。

“你要好好保重身体,等你大孙子赚钱了,给你买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三娃说着说着,眼睛就红了。

甄臻眼眶发热,她亲手带大的孩子,当然会舍不得。

可她心里明白,所有的缘分都是有时效的。

这世界上没有永远的事情,分离才是永恒的课题。

甄臻拍拍三娃的后背,像他小时候那样哄着,“我家三娃最乖最孝顺了,奶奶在家等着你。”

三娃越哭越大声,五娃见哥哥要走,也哭着不放。

“就不能迟点走吗?”

三娃哭着摇头,拍拍他的屁股,“小五,小水娃,好好孝顺奶奶,等三哥赚钱了,给你买电脑!”

五娃抹了把眼泪,哭着点头,“哥哥你早点回来,你们都走了,小五太寂寞了!”

三娃不要孟二勇送,也不要陶爱红跟着,他自己收拾了简单的行李,便坐上了远去的火车。

在火车的那一头,孟南正在等着他。

他们要去股市闯一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