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奶!”正读高三的孟南推着自行车进来, 她放下书包,拿起水舀,咕噜噜喝了口凉水。
孟南骨相好, 眉宇间有股硬气,直来直去, 却也懂得迂回,家里这五个孩子, 就她最像甄臻。
甄臻笑道:“你们班主任来过了。”
“他来干什么?”
“说是你模拟考成绩下降, 怕你心态不稳, 叫我们好好做做你思想工作。”
孟南今年高考,这孩子聪明是聪明,可就是发挥不稳定,发挥好的时候,全市第一名,发挥不好就得去三十名开外。
孟南的班主任对她很上心,生怕她高考出幺蛾子, 光今年就家访了好几次, 让孟家人配合孟南,多鼓励多赞扬, 不要给孩子压力。
孟南手搭在甄臻肩膀上, 她个头有172, 比甄臻高半个头。
“我就是一时没发挥好,高考没问题的。”
甄臻倒羡慕这孩子的自信, “那我就等着你给我考个全市第一?”
“没问题!”
祖孙俩正聊着,孟丽过来了,说是今年税务局等单位要特招一批高考生,高考成绩达标就能被特招, 她得到消息就过来了,想问问孟南想不想去税务局。
孟家一向民主,孟南直接回绝了,“我小姑考上名校,出国留学了,我叔也是名校,我可不能落后。”
孟丽知道孟南会拒绝,这丫头被她婶子养得很好,个高腿长,脑子聪明,成绩好,家里还这么有钱,看不上税务局也正常。
“我就是问问,孟西都要参加奥运会了,你这当姐姐的也不能比她差。”
“我可不跟二丫比,”孟南搂着甄臻,在她身上吸了一口,闻到熟悉的皂香味,心里舒坦很多,“我要上名校,以后接管家族生意。”
孟丽一愣,“你接管生意,你婶子能让?三娃和五娃可是男娃。”
“男娃怎么了?我奶说了,谁能生上。”
孟丽点点头,在她婶子的影响下,周边人渐渐都不重男轻女了,别说她们这些住在县城的人,就是坝头村的村民,都被改造了。
没办法,谁让坝头村的女娃一个比一个能干,种地、研发药材、设计衣服、做服装加工。
女孩是家里的顶梁柱,各个比男孩能干,甭管男人怎么不服气,都得憋着。
“婶子,你真打算让孟南接班?”孟丽低声问,“三娃,五娃不会闹吧?”
“不会,”甄臻笑了笑,真心食品厂早已发展成国内最大的食品工厂,脑轻松也研发了一系列保健品,每年千万营业额。焦点女装在焦蕙兰的精心耕耘下,也发展壮大,成为国内最出名的女装品牌。
甄臻本来就不重男轻女,更何况孟南脑子好,成绩好,又是家中老大,生意不交给她交给谁?
“三娃和五娃都听孟南的,更何况他们还没长大,我早点把生意交到孟南手里,等他们长成了,孟南在公司的地位也就稳了。”
孟丽真心佩服她,她也不重男轻女,可她很难做到她婶子这样偏向女儿。
“你就不怕未来孙媳妇有意见?”
“他们有意见?吓谁呢?有意见又能怎么样?生意都在我手里把控着,最多是我死后没人烧香扫墓,你觉得我会看重这些?”
孟丽服气的,“老大呢?”
“大国正在装火腿肠生产线。”
甄臻一直都想做火腿肠生意,可惜前些年一直没能成功,眼看着今年完全放开了,甄臻就叫孟大国和孟二勇去了一趟岛国,把火腿肠生产线引进来。
甄臻注册了“双喜火腿”的商标,等生产线一装好,就可以做火腿肠生意。
这年头肉贵,火腿肠八毛钱一根,还能卖得火爆。
再加上真心销售体系早就成熟了,由真心的销售商帮着推销,火腿肠根本不愁卖。
可火腿肠的包装需要PVDC薄膜,这种薄膜只能依赖进口。
好在甄臻叫程素联系了美丽国工厂,解决了包装难题。
孟丽和甄臻一起去了工厂,肉搅碎后和淀粉混合,然后通过灌肠机灌装,灌装好的火腿肠还得高温蒸熟。
孟丽看得目瞪口呆,“原来火腿肠是这么做出来的。”
生产线安装好了,孟大国拿了两根蒸熟的火腿肠递给她们,甄臻咬开包装,尝了一口,“呦,挺香的的。”
“太香了!”
孟丽被香迷糊了,这玩意儿,太好吃了,难以想象泡面的时候,来一根火腿肠得多幸福!
孟二勇笑了笑,“当然香了,用的是咱们自己养的猪肉,咱们家的猪肉你是知道的,猪品种经过改良,膘肥体壮,猪舍大,猪有运动,吃起来就更劲道。跟其他猪就是不一样。”
孟丽真佩服他们,这么多赚钱的生意还不够,又研发火腿肠。
这年头大家肚子里都没有油水,火腿肠上市后,肯定很受欢迎。
“真好吃!”孟丽吃了三根,都觉得不够,“给几根让我带回去给娃尝尝。”
甄臻笑了笑,也没小气,拿网兜装满了递给她。
火腿肠研发好,甄臻又给甄二哥、赵美兰、张翠花、苟子娘家送了一些过去,她对人不小气,节假日常常送东西给亲朋好友,大家都是知道感恩的,就拿甄向阳来说,每年都送好多米面、糕点、豆皮啥的,给甄臻尝鲜。
苟子娘对火腿肠赞不绝口,“我第一次吃火腿肠,真是香迷糊了。”
“这包装也好,大红色的外包装,看着就喜庆。”张翠花说。
苟子娘拿了自己做的腐竹,让甄臻带回去,“咱也不白吃你的,尝尝我嫂子做的腐竹,她打算拿去县城卖。”
这腐竹干净卫生,看着跟市面上买到的那些不一样。
甄臻连连称赞,“色泽挺好的,你嫂子做腐竹真是一绝,不如注册个商标,拿去外地卖。”
“行,我跟她说一声,她家里还种着辣椒呢,估计没这心思。”
这两年,整个新姚县城的辣椒种植面积增大,大部分辣椒都被好婆婆收购来做辣椒酱,每到辣椒收获季节,外地经常有车辆过来收购,久而久之,新姚县城的辣椒渐渐有了名气。
甄臻刚才来时,还在村口看到一辆卡车,“有人来收购辣椒?”
“不是辣椒,是药材,这几年不是很多村子学咱们种辣椒种药材吗?镇上打算在前头的四岔路口搭建一个交易市场,让农民们可以把自家的辣椒药材拿过去卖。”
这个四岔路口虽然在乡下,但往来车辆非常多,交易市场建在这里非常合适。
“对了,你家孟南高考咋样?”张翠花问。
家有考生,甄臻平时挺淡定的,到了高考这几天也难免有些焦虑。
“不敢提,不敢问,假装没人考试,晚上二勇打呼都被我一顿骂。”
张翠花羡慕坏了,“孟南那孩子稳,关键时候不掉链子,你尽管把心放在肚子里。”
高考这几天是最难熬的,孟南又去了别的地区考试,根本不在县里,甄臻想关心她都没法子,只能默默熬过这几天。
“这孩子来月经了,我怕她肚子疼。”
“那是不凑巧,我听说有那种延迟月经的药。”
“小姑娘吃药对身体不好,顺其自然吧。”
好不容易熬到孟南考完试,甄臻还没来得及问她考得怎么样,她就被老师接回学校对答案。
这年头能考上专科都不容易,更何况是本科?
好不容易等她回来,孟大国急坏了,冲上去就问:
“闺女,考得怎么样?算分了吗?多少分?”
焦蕙兰也着急,“能考上一本吗?”
孟南吃着樱桃不说话,可把孟大国夫妻俩急坏了,“祖宗哎,爸妈都急死了,你好歹给句话。”
“爸妈,你们真是沉不住气,你看我奶,人家该干嘛干嘛,根本不着急。”
“你奶什么道行?我能跟她比吗?”孟大国不忘拍老娘马屁。
孟南嘿嘿一笑,卖着关子不告诉她,她不想说,没人能撬开她的嘴,孟大国急坏了,跟着甄臻进了厨房。
“娘,你最了解大丫,你说她这是什么意思?考得好还是坏啊?”
“这还用说?”甄臻瞅了眼大儿子,笑道,“你女儿你不清楚?她看着不着调,实则是个稳重的性子。不告诉你,说明估分很高,高的吓人的那种,不是清大就是北大。”
“那她怎么不跟我们说?”
“这是估分,成绩没下来,你们就出去嚷嚷,万一到时候没考好,你让孟南的脸往哪放?”
甄臻这么一说,孟大国简直压不住嘴角,“我闺女不会真考上清打吧?当初你让她学理科,我还觉得女孩子学理科不行。”
“女孩子就是要学理科,去男孩子多的岗位,这样才能有机会往上爬。”
孟大国服气的,孟南这孩子像他娘,有城府又沉得住气,比别人家男孩子厉害多了。
孟大国一直很自卑,他学历不高,不像孟华是高材生,可他闺女争气啊,要是闺女能考上清大,那他可就真的扬眉吐气了。
到了出成绩之前,孟大国愈发焦灼了,双喜火腿肠正在加班加点地赶工,准备推出上市,可他一点心情都没有,天天站在好婆婆门口,往外张望。
“娘,考上清北,学校应该会亲自上门道喜吧?”
“应该吧?”甄臻哪里知道?她又没考过清北?
不过按照后世的规矩,成绩出来之前,清北的学校就知道自己的成绩了。
甄臻掐指算算,也就这两天的事。
也不怪孟大国焦心,这年头可不是考分高就能录取的,有些人志愿报不好,分数考得高也得复读。
孟大国正站在门口站着,忽然看到孟南的老师徐清华带着一行人,骑自行车过来了。
孟大国一愣,不敢相信地看向甄臻,“娘!我没看错吧!他们是拿的红色喜报吧?咱家孟南是不是真的考上了?”
焦蕙兰也从店里走出来,夫妻俩都激动坏了,他俩不够冷静,徐清华直接握住甄臻的手,激动道:
“老姐姐,谢谢你给我们学校,给新姚县,培养了一个优秀的省高考状元!”
“省高考状元?”饶是甄臻也愣了一下,她想到孟南考得不错,全市第一就算了,孟南竟然考了全省高考状元?“多少分?”
“620分!上清大稳了!校领导和教育局的领导都交代过,务必让我带着喜报过来,把这件事宣扬开,让所有人都知道,咱们一中出了高考状元!”
甄臻笑起来,“大国,还不叫孟南出来?”
孟大国连忙把孟南从狗窝似的床上拉起来,强行拉去洗了把脸。
孟南睡得整懵呢,一抬头,就看到徐清华老师带着一群人过来,手里还拿着个东西,搞得她像接圣旨似的。
“徐老师?”
“620分!省高考状元!清大稳了!县里要奖励你5000元钱!学校也有3000奖金!你是咱们县城恢复高考后偶,第一个考上清大的,各大单位也有补助!”徐清华激动地拉着孟南的手,说话都说不清楚,到后头直接哭了起来,“孟南,徐老师谢谢你,圆了徐老师的心愿。我没上清大,但我的学生上了,我此生无憾了。”
徐清华能教出高考状元,县里给的补助不会少,他以后升职也不愁了。
孟南这才高兴起来,“我估分是610,没想到比我估的还要高。”
徐清华感慨道:“你这孩子运气好,平时小考一直掉链子,关键时候却总能超常发挥。不得不说,有钱人家培养出来的孩子,心态就是稳。”
孟南不好意思地笑笑:“主要是我奶说了,谁考上清大就奖励20万,我也是奔钱去的。”
徐清华羡慕极了,“我也想有个给我20万的奶奶!”
“徐老师,你没我运气好!”孟南搂着甄臻的胳膊,往甄臻怀里蹭。
孩子考上清大,孟家可有的忙了。
甄臻先是让孟大国带着喜糖、零食去坝头村报喜,孟大国带了几麻袋的糖果零食,散财童子似的到处撒,见者有份,见人就说他家孩子上清大了!要让老乡们沾沾喜气。
甄臻又让孟二勇拉出横幅,上头写着“孙女考上清华,全场7折!”
横幅一拉出来,周围的人家全出来道喜了,没多久,全县人都知道,县里最有钱的孟家,那个开了焦点女装、真心食品厂、脑轻松的孟家,不仅身家几千万,孙女还考上了清大!
大家都说孟家祖坟冒青烟。
甄臻又打电话给苏秀、孟华、谈文音报喜,谈文音和孟华的孩子已经三岁了,她忙着带孩子,有两年没回新姚县城,听说孟南考上清大,比任何人都高兴。
“妈,你真会教孩子,孟华、苏秀、孟南,还有孟华堂兄弟家的孩子,都是你拉扯起来的。”
谈文音挺佩服婆婆的,这年头清大多难考啊,更何况是新姚县城那种教育不发达的小县城。
婆婆在这种情况下,能把孟南拉扯出来,那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虽然婆婆很少教孟南功课,可她经常从外地买资料和考卷给孟南考。
孟南上高中后,每年寒暑假,甄臻都把孟南送去京市补习。
谈文音把孟南送去名师的清北直通班,孟南补习了几年,效果显著。
这几年,京市陆续有了外国人来当外教,甄臻还让谈文音给孟南请了个外教老师,给孟南补习口语。
在甄臻的托举下,孟南英语流利,考试也非常稳当,任谁都看不出来,这是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姑娘。
谈文音都想把自家孩子送给婆婆养了,可惜谈征也溺爱孩子,对谈琮百依百顺,哪里肯把谈琮送给别人养。
家里几个孩子也激动坏了,三娃也要读高中了,他姐姐考上清大,说出去都有面子。
甄臻兑现承诺,当着所有人的面,给了孟南一张20万的存折。
陶爱红撇撇嘴,“清北多难考啊,我们家三娃最多考个一本。考一本有钱拿吗?”
“考一本奖励十万。”
陶爱红把三娃拉到一边,“你奶奶真是偏心偏到奶奶家了,20万!一个死丫头片子,哪里需要这么多钱!”
三娃盯着书本,“你要是不服气,你也去考。”
“我要是有那本事,我还当你妈?”陶爱红掐了三娃一把,“你有点危机意识,咱家可不是从前的小作坊。现在三家公司,再加上你大爷的猪场,等火腿肠做起来,你奶奶这几家公司,至少价值几千万。你奶奶偏心,对孟南比对你好,你心里要有数。”
三娃叹了口气,他妈天天在他耳边念叨着争家产。
他跟孟南一起长大,感情深,根本不在乎谁管家。
“我姐要能管家,那才好呢!我以后要做自己的品牌,不靠家里。”
“不靠家里?”陶爱红狠掐人中,“要死了,几千万的家产你说不要就不要了!你不要,也得为我和你爸考虑!”
“考虑什么考虑?你跟我爸每年拿上百万分红,你还缺什么呀?”
陶爱红差点两眼一黑晕过去。
三娃从小就跟她不亲,经常顶嘴,她以前觉得孩子年纪小,等长大就知道钱是好的了。
谁曾想,三娃一路被她婆婆带歪了,张嘴就要自己创业。
“你以为创业容易?你去哪创业能赚几千万?”
三娃挥了挥手里的书,陶爱红凑近一看,竟然是一本讲股市的书。
“炒股啊、做房地产都能赚几千万!书里是这么说的。”
“书里说什么你都信?”
“上次小姑回国,也跟我说,国外赚钱的公司特别多,人家都几十亿的身家。我们家这点钱根本不够看的。”三娃苦口婆心,“妈,你眼光放的长远一点,别整天家长里短的,也别在小五面前乱说。”
陶爱红被儿子说的没办法,“你这孩子从小就傻,我怕你真把家业都给孟南。”
“孟南不姓孟?不都是自家人?”
“孟南又不是我生的,再说了,她是个女的!女的怎么能继承家业呢!”
陶爱红理直气壮的样子让三娃忍不住摇头。
“妈,我姥姥重男轻女,对舅舅好,却连只鸡都舍不得杀给你吃。你从小受委屈,知道重男轻女不好,却还是重男轻女,”三娃见过世面,看过很多书,知道重男轻女是不好的行为。“你这么想,跟我姥姥有什么区别?”
“你姥姥家又没有几千万身家!”
三娃忍不住摇摇头,“妈,不要做金钱的奴隶!要做自己的主人!”
“孟东!”
孟东找到孟南,姐弟俩把这些年的压岁钱,存款凑到一起,又把孟西的奖金和四丫五娃的钱都搜刮到一起,也只凑了25万。
上次孟南去京市补习,听到一个湾岛富商聊炒股的事,就偷听了一嘴。
原来,湾岛这几年股市特别疯狂,据说你随便选一个股票,每个月都能有10%的回报率。
孟东喜欢炒股,孟南喜欢赚钱,两人一拍即合,打算把所有钱都拿去炒股。
“咱们光有钱也不行啊,湾岛那么远,还需要办签证什么的,咱们去不了。”
“没事,我跟人说好了,他帮我办手续,我不是考上清大了吗?正好找个借口去湾岛旅游,阿奶不会怀疑的。”
孟东毕竟年纪小,还有点害怕,“要是亏了怎么办?”
孟南也怕亏,但她找小叔打听过,湾岛全民炒股,所有人都赚疯了,湾岛的家庭妇女消费升级,很多人飞去港城买奢侈品,孟华也对湾岛的股市很感兴趣,投了不到几千万进去,赚了300多万。
但他还是觉得孟南年纪小,不敢轻易带她,怕她吃更大的苦头。
“初入股市就赚钱,可不是什么好事。我有能力兜底,但你没有。”孟华这么说。
孟华不肯带她,她就偷偷请补习班的好朋友帮忙,好在那人是个红二代,家里有点权势,顺利帮孟南办好了手续。
孟南这次打算跟对方一起去湾岛炒股。
“阿奶问起来,我怎么回答?”
“你就说我去京市找小叔玩了,她不会怀疑的。”
孟南还没坐过飞机,人生第一次出远门就去人生地不熟的湾岛,说不害怕是假的,可她知道,人生总有一些路,要自己走才行。
阿奶再好,也不能陪她一辈子。
她能考上清大,就有脑子从头学起,不就是股市吗?
别人能炒,她也能,拿着20万股本勇闯湾岛,赚一笔就回来,等钱多了,她就投资别的行业。
明年孟西要是能拿到奥运冠军,她再打着孟西的旗号做生意,大不了多给孟西点分成,大家双赢。
总之,孟南一颗心都扑在赚钱上。
孟南打着去京市玩的旗号,消失了几天,甄臻也没放在心上,一直到七天后,她打电话给谈文音,才知道孟南根本没去京市。
“胡闹!”孟大国急坏了,“她也不了解别人,就这么跟人跑了?那人要是个人贩子怎么办?”
孟东嘀咕:“我能怎么办?我姐又不让我说。”
“她不让你说,你就不说?那人还是个男的,这孤男寡女的闹出事来该怎么办。”
孟大国急坏了,可他连孟南住在哪里都不知道,想去湾岛找也没法子。
甄臻倒是挺淡定的,孟南不是生在普通人家,她经常带着孟南出差谈事情,孟南从小耳濡目染,已经是个很称职的企业接班人了。
毕竟就连甄臻都不知道,湾岛股市的行情。
“算了,随她去吧!这丫头是一只关不住的荆棘鸟,你就让她自由去飞吧。”
“娘,”孟大国不放心,“万一她跟人乱搞男女关系……”
“放心,我对她进行过性教育,她知道怎么进行安全的性行为,绝不会容忍男人乱来的。”
孟大国噎了一下,觉得他娘也太开放了,张口性行为,闭口性教育的,多难为情啊。
甄臻瞥了他一眼,“你生了三个,也没难为情!难不成孩子不是你造出来的,是从垃圾桶捡来的?每天晚上都洗安全套,你当你娘傻啊?”
孟大国老脸一红,焦蕙兰也羞红着脸,夫妻俩低着头跑了。
月底,清大报道前夕,孟南终于回来了,她拎着行李箱,比走之前黑了很多。
“阿奶!我回来了!”
甄臻盯着她看了片刻,“没出什么事吧?”
“放心,放心,”孟南安抚地拍着甄臻的肩膀,她知道阿奶从来不会责怪她,正因为如此,孟南才过意不去,“抱歉,阿奶,我不该撒谎骗你。我就是想跟人去湾岛炒股,看看行情。我要是跟你说,我跟个男孩去那么远的地方,你肯定不会同意。”
甄臻道:“我不生气,但你得知道,人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万一你遇到什么意外,别人不能替你。”
“我知道错了。”孟南亲了甄臻一口,“不过阿奶,湾岛的股市真的太吓人了,我们50万投进去,没几天就赚了20万,又把20万投进去,赚了30多万,不到一个月,我俩的钱就翻了个番。”
甄臻印象中,湾岛的股市要到90年之前,才会完全冷却。
“天欲其亡,必欲其狂。孟南,阿奶把这句话送给你,任何时候,你都别忘了,你只是这洪流中的小虾米,很多事,不是你聪明、有经验,就能做好的。”
孟南似懂非懂,“那我这小虾米,怎么才能在洪流中生存下来?”
甄臻想了想,“你得坐庄,你得上牌桌,你得有话语权。你站得越高,手里捏着的砝码越多,你生存的几率才越大。”
孟南也认可甄臻的话,她这次去湾岛才明白,股市背后都有人坐庄。
有家毛纺股票,根本没有价值,被庄家相中,之后连着22次涨停!
但孟南去过这家工厂,听人说,这家工厂连连亏本,上市财务很有问题,说到底,不过是因为有壳资源罢了。
孟南这才明白,背后资本玩弄的那一套,不是她能弄明白的。
小叔说得对,刚入股市不能太顺,太顺不是好事,要不是孟南要上学,她哪里肯放下湾岛这块肥肉?肯定一颗心扑在湾岛股市里。
她朋友至今不肯回来,说是要在湾岛淘金呢。
“阿奶,我明白了,我会好好学习,以后争取坐庄。”
甄臻拍拍她的脸蛋,“我给你钱,你到京市后记得报名驾校,去学开汽车。”
“我?很少有女的开车。”
“记住,不要把方向盘让给别人,哪怕是爱人。只有手握方向盘,你才能决定方向。”
孟南给弟弟妹妹们翻倍分红,三娃高兴坏了,觉得这一笔赚大了。
“姐,你以后炒股也带我,我也想试试。”
孟南答应下来,她看着生活了十多年的家,心里有万般不舍,当然,最让她舍不得的是离开奶奶。
晚上,孟南抱着小被子钻进甄臻的被窝里,甄臻像小时候一样拍拍她的后背,“又撒娇?”
“阿奶,我舍不得你,”孟南吸吸鼻子,她也舍不得父母,可父母还年轻,阿奶却老了,阿奶年过半百,都有白头发了,“阿奶,你慢点变老,等我赚了钱,好好孝顺你。”
甄臻睡得迷迷糊糊的,心里发甜,“知道啦,阿奶不老不死,等着你孝顺我。”
孟南上火车前,狠狠哭了通鼻子,甄臻无可奈何,只能狠心背过身,怕这孩子没完没了,闹半天也不肯上火车。
等甄臻走了,孟南才坐到火车座位上,接过孟大国的手帕,擦了鼻涕。
孟南有些失落,她看着窗外飘过去的树影,想着从前在坝头村的事。
那时候阿奶总是冲麦乳精给她喝,她喝着香甜的麦乳精,觉得奶奶就是麦乳精味的。
她很想永远停留在四五岁的时候,停留在那个令她怀念的地方。
长大是很好,可是长大就看不到奶奶了。
孟南走后,甄臻就去了一趟双喜火腿肠工厂,双喜火腿肠第一批存货已经准备妥当,眼前这批货够发往全国经销商处了。
真心方便面的经销商都赚得盆满钵满,这次双喜挑选经销商,甄臻还是紧着这群合作伙伴来。
有真心食品厂托底,双喜火腿肠订货量激增,眼下存货还没离开库房,就有上百万的订单了。
“婶子,你来了?”孟盼弟走过来。
孟盼弟算大龄剩女了,她一心搞事业,不想结婚,给她介绍了左一个右一个,都看不上,甄臻觉得没什么,周淑芬却愁得慌,怕孟盼弟年纪大了,不好生孩子。
“你尽管放心,咱们盼弟如今是双喜火腿肠的总经理,下半年,我让盼弟去京市出差,保不准能找个京市男人。”甄臻说道。
周淑芬笑了笑,他们夫妻靠着甄臻帮扶,有了十多万存款,家里房子盖好了,也学孟大国给孟盼弟买了房子。
县城的房子不比京市的四合院,但也是周淑芬的一点心意。
唯一遗憾的就是,孟盼弟不愿意结婚。
也是奇怪,女人有钱有事业,就不想结婚。
甄臻张罗着把双喜火腿肠发往全国,又叫孟盼弟核定好订单,就和县长徐蔚碰了个头,想商量着开超市的事。
开超市这事,甄臻也考虑了很多年,她原先打算去京市开的,徐蔚想把她留在县城。
“好婆婆附近这块地,最近要拆了,按照规划,这里要开一家商场。你的超市要是够大,县里完全可以把这块地划给你用。”
新姚县城农民们家家户户都种植辣椒,这几年赚得盆满钵满,虽然还没脱贫,却也在脱贫的路上了。
过不了几年,新姚县就能摘掉“贫困县”的帽子了。
原来甄臻觉得县城人没钱消费,可现在全县脱贫,百姓手里有钱,在县里开商场不是不可以。
这几年,好婆婆附近开了几条街的店铺,通往各乡镇的柏油路又都在附近交汇。
在这里开商场,不是不行。
甄臻跟徐蔚熟得很,喝了口茶,才开门见山,“那县里得给我们免税,还要把附近几块地都给我们。”
徐蔚一愣,免税是正常操作,可要附近几块地,算怎么回事?
甄臻也没藏着掖着,“我听说国内要开放房地产了,今年深市就要进行土地拍卖。”
徐蔚一惊,觉得孟家果然消息灵通,他也是京市二代,却从没听过这个消息。
“你确定?”
“当然,既然县里早晚要把这周围的地块让出,那还不如让给我。”
“你要开发小区?”
徐蔚不是傻子,这甄老板就是个万宝盆,什么招数都能想得出来,什么赚钱做什么。
火腿肠才刚做好,又要开发房地产了。
不过甄老板赚钱,徐蔚和县里都是躺赢,毕竟谁都知道,新姚县城要是没有甄老板,县里的财政要少一大半。
甄臻确实想开发小区,县里脱贫了,农民手里有钱了,存款多就想要改善住宅。
县城地价便宜,售价也便宜,几万块钱一套房子,大部分人家都能买得起。
就算现在买不起,等过几年房子盖好了,也该买得起了。
徐蔚不是什么事都能负责的,但他答应会帮忙周旋。
甄臻让孟华从港城请了个设计师过来,帮忙设计商场。
这位设计师叫Mike,普通话说的不太好,好在甄臻会一点英文,两人大体能交流顺畅。
甄臻的诉求是,商场要建地下停车场,方便以后停车。
内地这方面的需求不大,很多设计师没有前瞻性,港城设计师就不一样了,甄臻一说,他就明白过来。
“要方便停车,还得尽可能停更多的车,毕竟内地发展快速,新姚县城的老百姓买车是早晚的事。”Mike说道。
甄臻还在想商场外做个美食一条街,商场内有一层专门用来开饭店,用以吸引人流量。
眼下国内有电梯的商场很少,甄臻预留出电梯位,想着留以后改建时安装电梯。
Mike赞许道:“未来电梯必不可少,港城很多商场也有电梯,有电梯就不用走路了。”
甄臻又跟Mike沟通附近居民区的设计,Mike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两人用了一些时间,把稿子的雏形定了下来。
眼下京市都没有大型商场,新姚县城作为县城,却率先有了。
甄臻算了算手里的钱,打算等土拍开始后,在京市也拿一块地开商场。
港城团队很有经验,很快就把稿子设计了出来。
与此同时,双喜火腿肠在全国销售屡创新高。
孟大国看着各地传来的销售单,高兴道:
“娘,今年家里喜事不断啊。孟南考上清大了,双喜火腿肠一上市就卖了三百多万销售额,脑轻松的钙片、维生素片什么的,也卖了一两千万,咱家这日子是越过越好了。”
甄臻也挺感慨的,不知不觉就这么多年过去了。
“娘都年过半百了。”
“年看着也就三十。”
“你不懂,衰老不在皮囊,在于心境,年纪大了,就没有年轻人的激情了。”
“娘还没有激情?我长这么大,就没见过谁比你保养好的!人家都说你比大明星还好看!”孟大国笑了笑,给他娘倒了杯人参茶,又把一摞黄纸拎了进来,“一定是爸在下面保佑我们,我得去给爸多烧点纸钱,省得爸没钱用。”
甄臻笑笑:“你烧过去,他就能收到?”
“那娘你说,为什么别人没有钱,就咱们有?说不定咱们的钱,都是上辈子的人烧过来的。烧的多,钱就多,烧的少就是穷光蛋。烧楼房咱就住楼房,烧汽车咱就开汽车。”
孟大国最孝顺,给孟长征烧纸也烧的最勤快。
“给孟南和孟西听话问问情况。”
“打过了,孟南一切都好,让你放心。她学校大听话不方便,说会给你写信的。至于孟西,她现在在集训,我打不进去。”
明年孟西就参加汉城奥运会了,国家队的徐教练说她很有潜力,一直把她当夺冠的热门选手培养。
学习很苦,训练也很苦,各有各的苦。
“那就别打扰她,让她安心训练,等她参加奥运会了,咱们买票去现场看。”
“哎!”孟大国还没去过别的国家,也想亲眼看着闺女夺冠。
孟西这孩子,八岁就离开家去了游泳队,这些年每次回家,孟大国都觉得孩子长得太快,快到他这个当爸的看着都眼酸。
“娘,我老觉得亏欠二丫。”
孟大国是个感性的人,他就是觉得孟西一直不在身边,没享受到父母的关爱。
“那能怎么办?总不能拦着孩子,不让孩子出去闯吧?”甄臻笑着安抚道,“大国,你做的已经够好了,你给孟西买了四合院,又买了那么多金子,等她看到那些东西,就什么都明白了。”
“可钱又不能代替父母的爱。”
“怎么不能?你没听过那句话?钱在哪,爱就在哪!你要是觉得亏欠孟西,就给她多买点房子黄金做陪嫁。”
孟大国最大的优点就是听话,他默默买黄金首饰去了。
甄臻也囤了一百斤金子。
她这些年一直在收购古董,空间里的古董多大放不下,紫檀案、屏风、瓷器、书法名画、首饰什么都有。
古董这玩意儿买多了也没啥稀奇的,至少对甄臻来说是这样。
她空间里的古董有好几千件,随便挑上百件拿出去卖,都能拍卖几百亿。
钱有了,事业也成功,甄臻倒想着为国家做点事,要是能把前些年被带出国的古董买回来就好了。
至少也得把古董留在自己人手里。
甄臻给孟华打了个电话,港城拍卖会特别多,很多国内外的好东西都会送到港城来拍卖。
把港城作为古董拍卖的第一站,准没错。
孟华接到电话,还有些意外,听完他娘的话,孟华莫名觉得自己格局小了。
“娘可真厉害,儿子都没想这么多。”
甄臻笑笑:“你正当壮年,赚钱是最重要的,我年纪大了,钱多钱少无所谓。这年头古董便宜,娘想多囤点,以后留给你们,或者捐赠给国家,都是可以的。”
孟华也意识到古董的行情会涨,“儿子听你的话,这些年在港城、京市囤了不少门面房,就算咱家破产了,也不愁吃喝。”
“居安思危,你有了谈琮,就得为孩子多打算。”
养儿方知父母恩,孟华年纪大了,渐渐体谅到母亲的不容易。
他养一个孩子都这么难,母亲在那种情况下,把一家子人拉扯到今天,该有多不容易。
“娘,今年过年,我带谈琮回去看您。”
“废话,这是你家,谈琮是我孙子,你带他回来,娘还有不欢迎的?”
入冬后,甄臻一直看报纸,终于,深市第一次土拍结束,各大报纸都报道了这件事。
8588平方米,525万元竞拍价!
和甄臻记忆中完全一样。
五百万在后世看来不算什么大数字,可在这个年代,整个深市的总收益才不到四千万,政府都不一定拿的出五十万出来,甄臻却有几千万身家,徐蔚不让她离开新姚县城,也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有这么多钱,就不能局限于小打小闹,胆子完全可以放大点,多买点知名企业的股,投资房地产啥的。
80年代末,南海房地产开始疯涨,短短几年时间,就成了众多淘金者的理想国。
不过眼下南海还叫南海行政区,隶属于广省,还是个穷乡僻壤的地方。
甄臻琢磨着,等南海变成经济特区后,她得亲自去南海走一趟。
甄臻去了一趟工地,Mike团队虽然专业,却是第一次来内地设计房子,容易水土不服,孟大柱和孟大建这几年混得不错,组建了自己的建筑队,可到底小打小闹惯了,不够专业。
甄臻怕他们沟通困难,时不时过去溜一圈。
“甄总!”Mike用不标准的普通话打招呼。
甄臻前几天才知道,Mike是港城和美丽国的混血,但他混血特征不明显,看着就像是白一点的华国人。
“没有遇到困难吧?”
Mike无奈地松松肩膀,这种小型商场项目,对他们团队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实施也简单,可问题是孟大柱和孟大建普通话比他这个港城人还差,又不会英文,两边经常没法沟通。
“你有什么事,跟我说,我帮你翻译。”甄臻笑道。
Mike见她遇事稳定,不骄不躁的,也就静下心来跟孟大柱兄弟俩沟通。
两边好不容易沟通好,就听到一个工人叫道:“甄老板,您看这是什么!”
甄臻走近一看,只见挖掘机挖了不少钉棺椁的钉子出来,一个黑色的棺椁盖子若隐若现。
“挖到棺材了?”
“甄老板,看这棺材的样子,不像是普通棺材,搞不好是古墓,咱要不要上报给县里?”
这年头挖到的东西需要上交,更何况这么大的古墓,不是他们能瞒下的。
甄臻叫孟大建跑了一趟,跟县里通报了这件事,县里马上派了技术员过来,要求把工地暂时封锁起来,不让工人进来。
“娘,商场那边要停到什么时候?”孟二勇问。
甄臻摇头,“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弄好,咱们什么时候复工。”
孟二勇也觉得愁人,县里没有专业的技术员,还得从上头派人过来,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把古墓清理好。
“听说墓里挖出不少文物?”
“有花瓶、首饰、丝绸等陪葬品,据推测,应该是曾经的大户人家留下的。”
“县里没给个准信?”
“没,县里只说让我们等消息,我再催催徐县长,让他帮忙沟通一下。”
停工一天费用可不少,各种机器都租着呢,Mike团队吃吃喝喝也要不少钱,甄臻也希望早点复工。
眼瞅着过年前是没法开工了,甄臻干脆放了工人们的假,让他们回家等消息。
过年前两天,甄臻正在院子里剥花生,远远就听到一阵敲门声,打开一看,孟华带着谈文音和孟南一起回来了。
“妈!”谈文音叫了一声。
谈文音两年多没回来,成熟了不少,甄臻抱了抱她,笑道:“辛苦文音了,生孩子养孩子都是你,我这当婆婆的没帮上什么忙。”
谈家有保姆,再说了,这年头婆媳关系特别难搞。
谈文音朋友的婆婆说是去照顾儿媳月子,结果天天跟儿媳闹,月子里儿媳吃几根面条,她都心疼地直哭。
朋友月子里鸡飞狗跳,别提多羡慕谈文音了,周围人也说她命好,虽然孟华不是京市本地人,可孟华学历高,谈文音婆婆会赚钱,为人又开明,大家都特别羡慕。
对比一下,谈文音就觉得,婆婆没去照顾她月子,其实是好事。
再说,婆婆虽然没去,钱却一点没少给,还从老家送了老母鸡、人参、草鸡蛋等东西过去,生怕谈文音月子里吃不好。
谈文音吃得好,心情畅快,把孩子奶的白白胖胖的。
甄臻去京市看过谈琮,谈琮见到她也不认生,伸开手要她抱。
谈文音惊讶道:“这孩子平时谁都不要,我爸抱他,他都撇嘴,对您倒是挺亲的!”
甄臻笑了笑,她就是讨孩子们喜欢,家里几个孩子各个都喜欢她。
她抱着软乎乎的孩子,就像前几年抱小五那样,“谈琮排行第六,叫小六也挺好听的。”
孟华和谈文音没意见,小五却撇着嘴不高兴了,“有了新孩子,就忘了旧孩子,阿奶偏心!”
甄臻笑着把他也抱到膝盖上,“你这小祖宗还吃醋呢?平时天天抱你,这才抱了小六几下,你就不高兴了?”
小五咬着牙偷笑,“小六长牙了。”
懵懂的小六瞪着圆眼睛,往甄臻怀里钻,一边打量着一群陌生人,一边用手指缠绕甄臻的头发。
孟大国回来,见到小六,可高兴坏了。
“大伯抱抱!”
小六害怕,撇撇嘴要哭,可孟大国抱过他,就往肩膀上放,还顶着小六满屋子乱窜,上楼下楼的,可把小六高兴得咯咯直笑。
家里多了个孩子就是欢乐,再加上孟南也回来了,一群孩子又闹腾得不行。
小六第一次回家过年,甄臻准备了两块金砖,和一对金镯子、金锁送给小六。
谈文音吓到了,她拿起金砖掂了掂,“这金砖真够沉的。”
金砖和金锁金镯子上都刻着“谈琮”俩字,可见这礼物是用了心的。
谈文音有些过意不去,“家里什么都有,孟华就是开珠宝店的,您还买这么多珠宝。”
“他是他,我是我,我给其他人也准备了,就当是妈留给你们的一点念想。”
谈文音听说其他人都有,也就没推辞,高高兴兴收下了。
小六是个奶胖的小娃娃,长得又甜又萌,大家都争着抱他。
他开始有点害怕,咿咿呀呀的,孟南带着小五几人拿玩具和零食逗他开心,小六渐渐跟大家混熟了,每次都被逗得咯咯直笑。
“小六真可爱。”孟南感慨道,“我要是这么大就好了,阿奶整天抱着我。”
小五撇撇嘴,“谁不是呢?”
三娃:“我可不想变小,好不容易才活到这岁数,又回去了。”
四丫:“我想二姐了。”
这话说完,孟南几人都沉默了,这些年孟西很少回家,每次回来也只能待几天,说不想她是假的,尤其是过年这种时候。
孟南今年去游泳队看过孟西,孟西长高了一些,训练成绩更好了,看着还挺开心的。
孟南也想妹妹,她跟孟西感情最好,妹妹也是她一手带大的,这些年分隔两地,孟南也跟养娃似的,有种淡淡的失落。
“你说二姐经常不回来,不会跟咱们不亲了吧?”三娃搓了搓脚丫子,“会不会生分了,再见面都没话聊。”
“不会,”五娃刚说了一句,三娃搓完脚丫子的手指头就伸到他鼻子前了。
五娃有个怪癖,喜欢闻脚臭味,甄臻训了他好几次,他还不知道悔改。
他闻了闻,咯咯直笑:“臭死了!”
三娃满足了,“不臭还叫脚吗?记住了,哥这不叫臭,叫男人味!”
“哕!照你这么说,猪圈最有男人味!”五娃吐槽。
孟南受不了地摇头,“孟东,别总做这么恶心的事!还有孟北,你也是的,哪天嘴里被孟东传染上脚气,看你怎么办。”
两人被训了也不生气,哈哈直笑。
孟华从港城带了不少糕点回来,家里这几年不缺进口食品,孩子们都不当回事,倒是孟老太和孟老太爹没吃过这么好的东西,吃着挺开心的。
甄臻给孟老太做了一身新羽绒服,羽绒裤,用的是焦点女装的新料子,看起来大气又时尚,孟老太可爱惜了,每次擦桌子都要把羽绒服脱下来,仔细折叠好。
她这几年过惯了好日子,气色好了不少,看起来不像是奔八十的人,倒像是六十出头。
偶尔她回娘家探亲,娘家人都说她显年轻,比农村的老姐妹年轻多了。
孟老太听了这种话就会很高兴,回来告诉甄臻,说甄臻照顾的好,要不是她,他们哪里能过上这种好日子?
孟华回来了,家里的商场又不能开工,甄臻就跟他探讨了土拍的事。
出乎意料的是,孟华早就接到消息,知道南海经济特区要成立了,他也有计划要去南海淘金。
“国家要扶持南海特区,南海的地块很容易就能买到,银行还能给免息贷款,政策很好,我打算过年后过去看看。”孟华说道。
孟大国在一旁安静的听着,他没有孟华见识广,也没有孟华文化多,他只懂养猪、做火腿肠,现在双喜火腿肠是国内销量最好的火腿肠,每个月销量惊人,央台广告天天播,知名度很高。
孟大国自然高兴,可他总觉得养猪场和双喜都有专门的人管理,他在不在没区别,要是他能去一趟南海,跟孟华做什么房地产,那他走出去才算真正的大老板。
甄臻沉吟:
“这一波行情应该能持续几年,我寻思着,咱们在南海多囤几块地,盖上房子,等价格高的时候再转手。”
孟华说不意外是假的,他才从谈征口中得到消息,他娘却预料到了南海的行情。
事实上,谈征也是这么说的,国家要大力扶持南海,南海偏僻,当地政府没有钱,就只能靠卖地赚钱发展经济,地价卖的越高,房价就越高,到时候,第一批进去淘金的人,手握金矿,没有不赚钱的。
谈征能预料到经济走向不奇怪,毕竟他职务高,可他娘一直在新姚县城,就算事业做的成功,也不该有这样的远见。
事实上,他娘不是第一次让他惊讶了。
有很多次,孟华都觉得娘很奇怪,她有超乎时代的眼光和远见。
可孟华不相信怪力乱神那一套,他只当娘觉醒了,换了个芯子,可若是深究起来,一个没受过教育的农村妇女,怎么可能比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更有远见?怎么可能比港城的女老板更有眼光?
怎么可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未来?
孟华心里闪过一个大胆的猜测,又觉得自己过于荒谬。
孟华回过神,试探性问,“娘,你说南海以后会发展成什么样?”
甄臻沉吟:
“发展成什么样,娘也很难说,但任何时候,信息差都是最重要的。你最先得到信息,就掌握了最有利的条件,你就能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孟华心不在焉地点点头。
脑轻松今年要研究一款儿童口服液,这还是孟华提议的。
“京市有很多儿童是独生子,小小年纪不爱吃饭,每次吃饭都要人哄着,我咨询过厂里的配方研究员,他们说补锌补钙什么的,就很能让孩子肯吃饭。咱们就在口服液里加这些东西,专门为孩子设计一款安全的,有用的口服液。”
这几年,保健品发展壮大,脑轻松连着几年登上春晚,销量节节攀升。
甄臻说是有几千万身家,可这时她跟孟华、蒋东平分账后的收入。
实际上,她靠保健品赚的远远不止这点钱。
现在人们生活变好了,孩子又养的跟小皇帝似的,只要说口服液能帮助孩子吃饭,促进消化吸收,家长们都愿意给孩子花钱。
甄臻感受到时代变化很快,很多想法都有了实施的土壤。
过年前一天,甄臻听到门口传来喇叭声,她出门一看,就见蒋东平开着一辆黑色的桑塔纳,停在好婆婆店门口。
甄臻走过去,笑道:“买车了?”
“买了!”蒋东平穿着皮夹克,夹着一个黑色皮包,戴着□□镜,挺风流潇洒的,“平时跑业务,谈生意没有车不方便,正好市里有一辆现货,我干脆给买下来,平时也好接送孩子,送孟丽去娘家什么的。”
去年孟丽开了一家培训学校,一开始就是小打小闹,教人画画、做缝纫之类的。
今年初,蒋东平出钱购入了一批计算机,打算让孟丽在京市开计算机培训学校。
孟丽生意做大,人也比从前利索了,春秋天那会穿一身白色西装,真像回事。
孟大国和孟二勇本来对车没什么执念,看到蒋东平的桑塔纳也不淡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