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 部队已然迅速展开行动,英勇无畏的人民子弟兵正全力以赴地投入到紧张艰难的救援工作当中。
“呜呜呜呜……”
“救命啊!哇哇……”
那些遭受灾害侵袭的老百姓们,当他们第一眼望见人民子弟兵那熟悉且令人安心的身影时,不禁激动得热泪盈眶。
好像是受到委屈时, 自己一个人还能够忍受, 还可以坚持住不哭, 但是见到最亲切的人, 人只有在碰到亲人的时候才会痛哭流涕, 因为觉得有靠山,不是无助的人。
碰到人民子弟兵, 无论男女老少, 都痛哭流涕, 天灾难以预测, 但是人祸可以避免,人天生就是要战胜自然的!
不过由于济南这座城市南高北低,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浅盆地式地形特征。
这一特殊地势使得北部地区成为了洪水汇聚之处,其中地势最为低洼的地带, 洪水深度竟然高达惊人的两人之高!如此恶劣的环境给救援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阻碍和挑战。
不仅如此,此刻正值夜幕深沉之际,黑暗笼罩着整个灾区, 视线受到严重限制,进一步增加了救援的难度系数。
由于市区内的供电设施出于安全考虑已被迫停止运行,如果强行继续供电, 极有可能引发漏电事故, 导致无辜群众触电受伤甚至失去宝贵生命。
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部队长官身先士卒,亲自率领一支精锐小队毅然决然地奔赴积水最深、危险最大的区域, 只为争分夺秒地挽救更多百姓的生命。
感动人的事迹,在这片土地上一直流传着,华夏人不信上帝,因为永远有普通的华夏人做的堪比上帝的事情。
“班长,这里有孩子!”
“……这里有老人……”
“不好,这里有孕妇,快点快点……”
一个又一个的百姓被救助出来,还有受灾很严重的农村同样需要救助。
搜索的范围扩大,救助困难也非常大。
~
与此同时,距离受灾现场最近的腾达分公司也早已收到来自集团总部的紧急通知电话。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就在电话刚刚接通不久后,通讯信号便突然中断,双方之间尚未能充分交流沟通具体情况。
济南腾达分公司的负责人邓宁,他本人亦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
此次洪灾来袭,他家同样遭受了极为惨重的损失,但他顾不上自家的困境,始终坚守岗位,积极组织协调公司资源参与抗洪救灾工作。
毕竟,如他所言:“没有人能够真正感同身受他人所承受的巨大痛苦。”
但每一个人都可以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共同度过这场灾难。
邓宁本来打算回家救灾,总部的电话让他强忍住悲痛,心里还是带着无限的感激。
邓宁大声的对着员工们喊道:“整理场地,总部派人送物资来免费供给受灾百姓!大家要做好准备。”
“是!!”
冒雨回来工作的员工,本来心中不愤,但是听到总部的命令之后,却非常的感激幕后老板。
~
邓宁率先去找救灾部队领导,跟对方交流了,公司送来了大批的物资,看看放在哪里。
救灾部队领导对邓宁表达了诚挚的感谢,这些物资无疑将大大缓解灾区的困境。
邓宁直接摆手,这么大的手笔,可不是他一个人能决定的:“领导,这一切都是老板的命令。咱们先救灾,以救人为主!”
救灾部队的领导当然是同意了,同时也已经开始分配物资了。
距离最近的救助物资在三个小时之内就已经抵达了,济南腾达分公司的员工们大多数都是本地人,不是市区的,也是下面乡镇的人。
当员工们刚看到一辆又一辆的大货车,每个车厢都装的满满,都是百姓们现在最需要的物资,内心暖暖的。
不需要开货车的兄弟们卸货,当地员工有的是力气!
“放着让我们来!”
当地员工甩开膀子搬运物资,还要把物资分配开,因为受灾的农村更加需要救助。
据说腾达集团的操作直接花费了几千万元,已经把市面上的一些能买到的货物全部都买到了。
甚至有一些还临时涨价,直接就被腾达集团列入不诚信合作伙伴,以后禁止和对方或亲朋好友做生意。
~
随着第一批物资抵达之后,腾达运输队送来的物资,也接上趟了。
一趟接着一趟,运输队的腾达员工们同样也看到了灾区的样子,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有什么作用,原来是在救人救灾。
没有人埋怨这一趟加班了,甚至有的人还想再干一趟。
然而没有人给他们这个机会,这些货车司机必须开车离开,因为后面很多物资还在来的路上呢。
腾达集团总部聪明人很多,所以在购买物资的时候买的种类,只要是市面上有用的,全部都送到了灾区。
率先恢复通讯之后,邓宁打电话给总部,总部的周总裁负责分配任务。
直到这时,邓宁才知道这批物资当中到底有多么齐全,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的物资是医药产品。
也就是目前医院当中所欠缺的物品,药品来的很及时,有了药,生病的灾民也就有救了。
医院的院长真心觉得药品来的特别及时,医院真的需要药,有药就能救人。
“物资来的太及时了,太感谢了。”
“赶紧搬物资,分配开,给病人全部都用上。”
有了药品又有救助,很大一定程度上杜绝了受伤灾民被救出来了,却因为没有药而去世。
平坦的地区,帐篷已经搭起来,能行动的灾民已经开始自己自发的开始帮忙干活了,做饭的做饭,煮热汤的煮热汤。
所有人此时此刻都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受灾的百姓,他们要做饭,要给人民子弟兵做饭。
孩子们也被统一的保护起来了,吃饱穿暖,还有更小的孩子分配了毛毯。
~
张伟等人坐着飞机几个小时的时间也到了,邓宁亲自过来接人。
腾达科技有限公司,这些年轻人被领到了救灾部队领导面前。
救灾领导:“你们没有经验,不要去灾区,不能够一边救灾民还要一边照顾你们。”
张伟和季青想想也是,他们就是一个文弱书生,想了想说道:“这些物品就是公司里面专门研究出来救灾使用的一些科技,就想过来用这些科技来帮忙。”
而那些带着高科技设备前来支援的员工也没闲着,他们向部队展示了无人机的功能。
“无人机配上电池,可以照明黑夜充当救助灯…无人机可以快速飞到一些交通不便难以到达的区域查看灾情,还没有厉害到这种程度还需要再做研究……”
“红外线眼镜则有助于在废墟中寻找生命迹象。使用的时候有什么不对劲或者是哪里需要改进的地方,一定要记下来。”
……
张伟等人本来想跟着一起救灾,但是被领导给拦截下来了,他们把一些设备如何使用子弟兵。
~
张伟等人就发现设想是很好,但是真正应用的时候,可能还需要继续更加深入的研究。
就说无人机照明吧,倒是在灾民聚集地很有用处,但是要是有充电的电池,直接拉根电线弄到灯泡上,照样可以照明。
只不过无人机费的电更多罢了,就有一点小小丢脸了。
张伟负责研究无人机,记录自己有点脑缺的设计,就发现很多设计华而不实。
倒是季青一直在研究红外线眼镜,这次倒是在救灾过程中很有用。
~
“小五子,你戴上这红外线眼镜,别忘了最后写一个使用后的感觉,把优点缺点都写好了啊,必须5000字。”
班长接到一个望远镜,据说是腾达总部科技有限公司派下来的大学生们研究出来的救灾物品。
不知道好用不好用,但是吧,用了之后就得写读后感。
班长直接交给了小五子,谁让小五子是唯一一个高中生呢,这种文化的事情就得小五子这种文化人去做。
小五子一张苦瓜脸,他们这一个班10多人,要去下面的村里救灾,村子里面的房子塌的最多。
因为有不少村子住的还是土房,这种情况受灾受难是最严重的。
深夜抵达村庄,百姓们已经在行动救灾了。
然而,深夜救灾最困难,但是被压一晚上,活人也变成死人了。
小五子戴上了眼镜,红外线眼镜在夜晚很有用,肉眼无法看到的情景。
在夜间或低光条件下,红外线眼镜可以帮助救援人员识别热源,如人体、建筑物等,从而更容易找到被困人员。
“班长好用啊,这个眼镜真好用!”
“赶紧救人,我看到了人了!”
小五子戴着眼镜,冲在最前面找到了一个又一个的灾民,甚至有一些昏迷的人都被找到了。
其他兵看着小五子犹如天助,大家都看一下,班长心中只有一个想法:班长偏心,这种好东西竟然只让小五子使用。
像小五子这样的情景,在部队各处都出现了,不得不说,科技改变生活,有时候这些科技产品真的能够省工省好多事儿。
这时救灾部队的子弟兵们很快掌握了这些高科技设备的使用方法。
他们带上红外线眼镜,在一片狼藉的废墟中仔细搜寻着生命迹象。原本困难重重的搜救工作因为这些设备变得高效起来。
~
而那些装有电池的无人机升入夜空,宛如繁星照亮了黑暗的灾区。除了研究人觉得还需要改善之外,很多老百姓在黑夜当中看到了这盏明灯,就觉得有了希望,照亮了内心。
此时,腾达集团运来的物资仍源源不断地抵达灾区各个角落,随着天亮了,物资来的更多了,别的不说,至少1~2天之内百姓们的吃饭问题,已经解决了。
在那场惊心动魄的洪灾过后,原本混乱不堪的场景逐渐变得井然有序起来。百姓们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依次领取着各类生活所需的物资。
那些在灾难中受伤的人们,被迅速送往临时搭建的医疗点接受专业的救治;而饱受饥饿折磨的幸存者,则满心欢喜地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热气腾腾的食物。
在这一片繁忙而又充满希望的景象背后,有一个名字深深地印刻在了每一位受灾百姓的心里:腾达集团。
此时此刻,再多华丽的言辞、再深厚的感激之情似乎都显得有些苍白无力。
大家默默地将这份恩情铭记在心,只待日后用实际行动来表达对这家企业的敬意和支持。
且不说其他地区如何,单就在济南这座城市里,腾达集团无疑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它所展现出的强大实力和社会责任感,让其他集团都黯然失色。
从此以后,济南的百姓们纷纷表示:“闭着眼睛也要购买腾达集团生产的产品,至于其他企业,根本没法与之相提并论!”
经过数日没日没夜的艰苦奋战,肆虐的洪水终于渐渐退去,留下的是满目疮痍的济南城。
“舟行街道上,车作水上船。万众齐学泳,龙宫闹翻天。”
苦中作乐的受灾普通人编的顺口溜,现在还无人知晓这一句话,暴雨实在是太大了。
由于小清河是济南市最主要的泄洪河道,城区和南部山区的雨水最终都要汇到这里。
然而它的泄洪能力却只有20年一遇,所以遇到大暴雨行洪就会不畅,导致小清河水暴涨超出警戒水位2.6米并出现回灌市区的灾情。
那次的灾情共造成47人死亡,595人受伤,1.1万多间房屋倒塌,4.3万顷农田、0.3万公顷菜田被淹,618家工厂被迫停产。
市区几座立交桥全部积水无法通车。此次灾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3.7亿元。
然而,这座历经磨难的城市并没有因此一蹶不振,相反,军民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共同投入到重建家园的伟大征程之中。
大家鼓足干劲,挥洒汗水,仿佛要将所有的苦难都化作前进的动力,让这座城市重新焕发出勃勃的生机与无限的活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这件感人至深的事迹登上人民报刊时,一篇题为《企业的社会责任》的文章详细报道了腾达集团在此次抗洪救灾行动中的卓越贡献。
全国的老百姓方才知晓,受灾的济南,有着这样一家心系民众、勇于担当的优秀企业。一时间,赞誉之声如潮水般涌来,腾达集团的善举传遍大江南北,成为了人们口中津津乐道的美谈。
以及腾达科技有限公司的那些高科技设备也引起了各方关注,许多企业开始效仿腾达集团注重科技研发以便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
一个星期的时间,腾达集团的员工们都在坚持在岗位上,配合此次救援行动。
不少员工也接受了人民报的采访,对于本次加班,大家都心甘情愿。
腾达集团救灾活动不仅是帮助了灾民,更是团结了内部的员工,一次集体行动,一次面向全国的救灾。
所有参与其中的工作人员都发自内心的骄傲,没有人不喜欢做善事。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大家做完善事之后,看到灾民们感谢的表情,就觉得灵魂都升华了。
~
颜承也特别开心,花了几千万而已,但是他觉得却挺开心的。
看着还在加班的员工们大手一挥:“所有人带薪休假一星期,自己调配休假的时间段。”
员工们瞬间欢呼起来了:“老板万岁!”
虽然他们做事是心甘情愿的,但是老板大气的表现更加的让人归心。
这一次的救灾行动对于腾达集团来说是一次社会上的正面报道。
全国范围内的报道,让腾达集团全方面出名了成为著名公司。
同时K&Q公司也出名了,颜如金能力出众也被人看到了,能力,人脉,有责任心,某些人的能力就是要在大事面前,临危不惧做大事。
国家永远不会亏待有功之人,一切都记在心里。
~~
有人觉得本次腾达集团花了好几千万还耗时耗工耗力,是不是有一些太夸张了。
有人也觉得腾达集团有这么多钱,不如直接捐了,专门给红十字会之类的。
反正社会各界议论纷纷,对于腾达集团的所作所为,有一种计较。
但是颜承就知道无论是好的评论还是不好的评论正向归多,而且这是私人的企业,他不准备上市,也不准备受任何人指责。
想做的善事,他自己会去做,不用别人指着他鼻子,一直告诉他如何去做。
颜承就是这么任性,就是这么无为所欲为,他从来就不是被别人牵着鼻子走的人,牵着鼻子就走的,那是牛!
这一次的社会行动同样也有,其他的企业也在行动,甚至还有各地都在举办捐款,用于济南地区的灾后重建。
尤其是农村方面的重建,使更加的困难,城市方面政府肯定是要更加负责,但是农村方面大量的土地被水淹了,房子塌了不知道多少,没粮食,房子又塌了,老百姓太难了。
……
腾达集团是私人企业,不是慈善机构,所以不可能全部承包所有灾民的损失。
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颜承应该知晓的很清楚。
做善事就要做有意义的善事,而不是随意的撒钱,随意的撒钱只会养成大多数普通老百姓的惰性。
~
在颜承指挥着腾达集团的员工们做事的时候,在四九城却没有回过家。
母亲李大妞整日守在家中的电话机旁,满心期盼着孩子们能够打来一通道歉的电话。然而,时间一天天过去,她的心也随着等待变得越来越憔悴。
如今,孩子们一旦出了门,便对她不闻不问,甚至连个电话都不再拨打过来。
曾经,每隔两三天便能接到颜承打来的电话,但不知从何时起,这些通话渐渐变了味。每次电话,总是说些令人心烦意乱的琐事和抱怨。
母亲李大妞则不停地念叨着:“我辛辛苦苦拉扯你们长大,这半辈子都奉献给了你们,可你们却这般不听话!”
这话听得多了,颜承只觉这分明就是一种道德绑架。
他实在无法忍受这种压抑的氛围,心想既然打电话除了争吵别无他言,那干脆就别再联系了。于是,他果断地停止了拨打电话的举动。
三姐颜如金也是如此想法,每一次与母亲通完电话后,内心都会被一股无名怒火填满。渐渐地,她也选择不再主动致电问候。
就这样,母亲李大妞陷入了深深的自我纠结之中。
她想不通自己这一生究竟是为了什么,含辛茹苦养大的孩子为何在长大后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一般,离她而去。
心中的郁闷之气越积越多,最终导致她的思绪如同被困在了狭窄的牛角尖里,难以挣脱。就在这时,身体终于承受不住这份沉重的压力,李大妞病倒了,病的还不轻。
而且这病纯粹就是心病,解铃还须系铃人。
母亲李大妞去了医院也不好好的医治,吃药也不管事,就是郁闷了。
~
颜承听闻母亲病倒后,心中泛起一丝愧疚。他放下手头的事务,匆匆来到医院。看到卧病在床的母亲,往昔的温馨回忆涌上心头。
颜承当然是心疼父母,他受到的爱让他无法割舍亲情。
但是他也很烦躁,母亲老是谈论什么感恩不感恩,什么养老之类的事情,老是抱怨,她都不明白,明明日子过得这么好,以前那么穷,母亲都积极向上。
果然一看到儿子回来了,李大妞的第一反应就是开心,就张嘴来了一句:“还知道回来呀,我以为我死了你都不会回来呢。”
本来挺心疼母亲的颜承,听到母亲这个话,瞬间收起来了所有的温柔,整个人也如同刺猬一般,开始刺人:“妈,你要是没事找事儿,你要是真的不愿意我们回来,那我们再也不回来了,你满意吗?”
“以前家里没有钱,妈,你啥事没有,整天就是上工挣钱,你要不重新找个班上吧。你是不是太闲了?”
颜承皱着眉头说道,拿起一个苹果咬在嘴里,他真的弄不懂母亲到底在怪什么。就因为不相亲,两个人都要成为敌人了,从此针锋相对,见面就想打一场。
母亲李大妞更加生气了,气急败坏的喊道:“啊,对对对,是我作,是我作的自己要生病要死。你赶紧走,你们都是忙人,大忙人,大忙人全世界飞。”
……
父亲颜解放过来之后,就看到这母子二人针锋相对,专挑对方最脆弱的地方下手。
颜解放叹了口气,对着颜承说道:“儿啊,你先出去一下,我跟你妈谈谈。”
颜承哼了一声转身走出病房,整个人都愤愤不平,他都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
颜解放坐在床边,握住李大妞的手,轻声说:“老伴儿啊,咱得改改这脾气了。孩子们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咱们老这样,只会把他们越推越远。”
李大妞抹着泪说:“我做的不都是为他们好的事情吗,年纪大了,他就应该结婚生孩子。当父母的不着急,谁为他们着想……”
颜解放摇摇头,“方式不对啊。你看儿子做了那么多好事,咱们该为他骄傲。儿子太有出息,人家有自己的事情要求做,咱们别耽误而已。”
与此同时,颜承站在走廊,心情复杂。他想起小时候母亲的疼爱,意识到自己刚才太冲动。
一冷静就觉得自己太冲动了就会后悔,但是怒火已涌上心头,就什么也不顾了。就想争一争高低。
过了会儿,颜解放叫颜承进来。颜承走到病床前,低声说:“妈,对不起。我不该那样说话。”
李大妞红着眼眶说:“你没错,你有什么错。你能耐你挣钱,你牛!我落伍了,我就是个坏人。”
父子俩相视尴尬了,母亲钻进牛角尖就转变不过来。
~
颜承找到大姐和二姐,还给三姐打去电话,决定商量,到底该如何让母亲回归正常?
大姐和二姐各自从事着繁忙的工作,她们整日里忙得不可开交,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显得极为奢侈,脑海中被各种事务填满,压根儿腾不出一丝一毫的空间来思考其他事情。
三姐则更是忙碌不堪,其忙碌程度简直超乎想象,整天脚不沾地、风风火火的,仿佛脚跟与后脑勺时刻都在亲密接
三姐颜如金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自认为不太靠谱但或许能奏效的办法。她一脸认真地说道:“我说颜承啊,我看咱妈就是太清闲啦!要不这样吧,你想要做慈善,干脆就让咱爸跟咱妈两个人一起去实地考察考察。让他们亲自去瞧瞧那些生活困苦、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老百姓到底是什么状况。”
颜承听后略作思索,竟觉得三姐所言不无道理。
于是没过多久,他便找到了父亲颜解放,并向其倾诉起自己近来所面临的种种困难。
先是提及即将远赴异国他乡开展工作的安排,紧接着又谈到自己渴望通过援建小学的方式,为灾区或是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提供一条改变命运的途径。
然而,由于资金有限,他衷心希望能够将每一笔款项都用在刀刃上,确保这些善款能够真正发挥作用,切实改善孩子们的学习条件。
父亲颜解放听完儿子的一番话,他深知自己完全有能力助儿子一臂之力,当即毫不犹豫地拍着胸脯信誓旦旦道:“孩子,你尽管放心去国外工作好了!这调查的事儿包在老爸身上,我一定会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把情况摸清楚,绝对不会辜负你的期望!”
“别忘了我妈,让我妈也多看看世间疾苦,多做点好事吧。”
颜承赶紧说道,目的就是让母亲李大妞行动起来,他知道母亲是一个嘴硬心软之人,绝对会好好做事。
父亲颜解放终于觉得这些孩子偷偷摸摸的在搞什么?
立刻比划ok的手势,这件事情就交给他吧。
~
果然父亲有方法,他说孩子太忙了,有人要贪污他们家的钱,他们一定要给孩子保把持住财富。
母亲李大妞一听有人要贪污他们家的钱,直接从病床上坐了起来。“这事儿咱们可不能交到其他人手里,一年千万。不知道多少人想要贪污。
必须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谁也不能贪污我家孩子的钱,谁也不行!!”
母亲李大妞有事做了直接从医院里,准备离开了。
父亲颜解放心里还很骄傲果然还得看自己,夫妻二人准备去考察一下各地情况。
有的地方富裕不用锦上添花,当地政府财政就拨款了。
真正需要帮扶的则是一些贫困地区,尤其是山沟沟里,更加需要帮扶。
夫妇二人带着保镖们踏上行程,一路走访了不少贫困的山村。
看到那些破旧的茅屋、衣衫褴褛的孩子和艰难维持生计的村民,李大妞的心被深深触动了。
她不再纠结于儿女的事情,而是全心全意地想着怎么把援助物资分配好。在一个小山村里,李大妞亲手把文具和衣服分给孩子们,看到孩子们纯真的笑容。
作为受□□思想最深的一代人,在有能力做慈善的时候,李大妞和颜解放两个人绝对是可以做到最好。
而家中原本紧张的气氛也因为这次特殊的安排得到了缓解,家庭关系慢慢走向和睦。
李大妞和颜解放也在这过程中找到了新的生活方向,不再执着于过往的矛盾。
‘吃饭都是一种问题的时候,那没有任何的矛盾。’
李大妞心态发生转变了,更愿意去做点好人好事的,而且发现山区更封建,女孩子活得很艰难。
她有了更想做的事情,更想改变的事情。
~
颜承偶尔收到父母发来的消息,知道他们渐入佳境,也安心地处理自己出国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