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不……”

季华承惊恐地张了张嘴。

顾知灼一个眼神过去, 他顿时吓得冷汗直流。

顾大姑娘的心太黑了。

镇国公府不敢出头,就把季家推到前头。

族长千万不能答应。皇帝喜欢季若对他们季家而言是一件好事,何必非要去做这个恶人。

一旦敲了登闻鼓, 等于是赤裸裸地扇了皇帝一巴掌,季家又能得什么好处, 只能换来个满门俱灭的后果。

天子一怒, 伏尸百万。

名望算什么,保住性命才要紧。

“喵呜!”

山风吹拂间,顾知灼的衣袂猎猎作响。

季族长僵硬地抬起头,山下的炊烟有如一根根尖针扎进他的瞳孔,他痛得闭上双眼,耳边是一声声“不孝子孙”的低喃。

“我去。”

这两个字, 季族长说得异常坚决。

族长是疯了吗!?季华承叫出了声,他手臂并用地扑过去死死抱住了他的脚。

不。不要!

得罪了皇帝,就是抄家灭族之祸!

季族长恨恨地一脚踹过去,也不知道踹到了他哪里的伤, 痛得季华承哇哇乱叫, 在地上滚来滚去。

“咪?”

沈猫金灿灿的猫眼一亮。

“你不许滚,弄脏了毛毛,你主人会把你丢出门的。”

“咪~”

它抖了抖耳朵, 歪着小脸看季华承打滚,小爪爪一伸一伸,跃跃欲试。

“华真是怎么死的。”

季族长开口一句, 季华承突然不滚了, 他颤声道:“大堂兄是失足落水后,高烧不退死的。”

他用双肘支起身,声音略急:“我们回江南的路上, 大堂兄郁郁寡欢,整日借酒消愁,醉醺醺的从船上摔了下去。”

“呵。”

季族长唇齿间夫溢出一丝冷笑。

若是当初季华承回到族里后,把实话全盘托出,岂会落得如今进退两难的地步。

季族长回想过去的六年,什么都看懂了。

季华承是故意瞒下来的,他还用这件事作把柄,勒索了季若,攒下诺大的家底。甚至连华真的死都可能有他的手笔在。

所以,他回江南后,闭口不提。

季族长恨得咬牙切齿,他撑着树干慢慢站了起来,身体的重心全都靠在树上。

他与顾知灼的目光在半空中相触。

这位顾大姑娘还梳着双丫髻,应当还没有及笄,但从见面到现在,她把他们算计的死死的。

而且,季族长明知她在利用他,也不得不被她利用。

这确实是季家唯一的出路。

“顾大姑娘,你若为男儿,封侯拜相亦不在话下。”季族长苦涩的笑了。

“哪怕我说不,皇上的荒唐事也瞒不了多久,这样一来,季家将脸面全无,百年清誉尽毁,从此在士林中再抬不起头来。”

“一旦如此,季家就再无翻身的可能。”

季族长的脸上几近绝望。

顾知灼把他推了出来,他没有别选择。

无论他做还是不做,最后的结果其实都一样。

若真要抄家灭族,逃也逃不过。

唯一不同的是,由他自己来上告,季家就是不畏皇权的清流名仕,风骨铮铮,哪怕死了,季氏一族也依然气节不堕,从此在学子们中间的地位还会更高一筹。

顾大姑娘看似给了他选择,但其实,他别无选择。

季族长抹了一把嘴角残留的血渍,做了一个长揖道:“请大姑娘送我回京城。”

顾知灼并不意外他的决定,历经两朝,还能保着家族不倒的,若没有一点决断心,这个族长他是当不下去的。

“请。”

季族长再度回头看了一眼庄子的方向,羞愧和耻辱让他心头的火旺盛得燃烧着。

季华承绝望地伏在地上,瑟瑟发抖,满脑子都是“抄家流放”这四个字,他眼神空洞,喃喃着:“我们季家要完了,要完了。”

顾知灼从他身边走过,不耐道:“闭嘴。”

季华承双手捂住嘴巴,身体蜷缩了起来。

两个护卫过去拖起季华承,他像是被抽走了筋骨,四肢瘫软。

山不高。

追人的时候,顾知灼刻意把季华承引到那处山崖,多花了些时间。

不到一炷香,就回了望山亭。

季家人一个个都趴在栏杆上,眼巴巴地往下看,见到顾知灼和季族长一前一后上来的时候,季二老爷慌不迭问道:“伯父,承儿呢?”

话音刚落,他就见满身是血的季华承被人拖了上来,足尖垂地,人事不知,生死不明。

这一幕,看得季二老爷双目泛红,简直要崩溃了。他大叫着儿子的名字冲了出去,见顾知灼没有示意,护卫也没有拦。

“顾大姑娘。你恶意伤人还有没有王法了?”

他怀抱着儿子,衣襟被儿子的鲜血染红了,双手湿嗒嗒的,沾满了血。

触目惊心的鲜红色吓得他心跳都要停了:“承儿!你醒醒,承儿。”

“季华承。”顾知灼靠在亭子的立柱上,淡声道,“你爹说我恶意伤你,你说呢。”

狸花狸为她仗声势:“喵呜!”

“不,不是,没有!”

前一刻还半死不活的季华承打了个激灵,虚弱地说道:“爹,是我自己弄伤的,和顾大姑娘无关。是我自己不小心摔倒蹭伤的。”为了让他相信,他还费力地爬起来,蹦了两下,没有愈合的伤口飙出血丝,“都是皮外伤。”

他讨好地向顾知灼笑了笑,短短的一个时辰,对她的恐惧彻底刻在了他的灵魂深处。

“承儿?”

季二老爷难以置信。

他还想再说什么,就被季族长的一声“够了”给打断。

他一抬首,季族长正阴侧侧地看着他们,似是要把他们父子给生吞活剥了。到底发生什么了?他想问问儿子,季华承两眼一翻又撅了过去。

“顾大姑娘。”季族长客客气气地说道,“能否让我带季信远一同去。”

季信远是季氏的亲生父亲。

季族长一点名,他连忙收回目光,应声道:“伯父,要去哪儿?”

镇国公府肯放他们走了?

顾知灼颔首:“给他们俩准备马车。”

郑戚应命,至于其他人,顾知灼没有交代,郑戚就让人领他们去“休息”,把西院单独隔了出来给他们用。

马车一备好,季族长就带着季信远一起走了。

等坐着马车上离开山庄后,季族长低哑着嗓音,把事情一五一十地跟季信远说了。

季信远双目圆瞪,一股寒意从尾椎骨升起,弥漫到全身。如同最初听到这件事时的他。

季信远的汗水不住地往下流,浸湿了鬓角。

“会不会是故意骗我们的。”他不抱任何希望的问道。

季族长:“……”

沉默往往代表了很多意思。

季信远最后一丝侥幸也荡然无存,他后悔了:“我不应该听她的,不应该让她顶替元初的身份。”

他哭得伤心欲绝,“当年那个老道说的真对,双生子不详。是我心存侥幸,是我害了季家!”

根本不是江南忌讳双生子,而是在季元初她们姐妹出生前,有一个游方老道说,长房将生下双生女,妹妹是灾厄,会让他们家破人亡。

说对了。全都说对了。

“信远。”季族长沉声道,“你是宗子,本该你由来任下一任的族长。这几十年来,你做得如何,季家上上下下都是看在眼里的,你是合格的宗子。做下的错,你得自己来补偿……”

季族长的声音被咔嗒咔嗒的车轮声淹没。

马车沿着官道不紧不慢地走着,总算在黄昏前进了城门。

季族长从未来过大启朝的京城,他原本决定,等季家有子弟科考入仕后,他才会踏进京城。

“直接去午门。”

季族长在马车里头说话。

登闻鼓立在午门城墙上,马车停在了午门广场后,两人先后下了马车,爬上城楼。

太祖皇帝立登闻鼓,有冤情者敲响登闻鼓可上达天听。

季族长走向了立在那里的朱漆大鼓,颤抖着手拿起鼓槌。

一旦敲下去,就再没有回头路了。

“敲吧。大伯父。”季信远面如死灰,但没有一丝犹豫。

在马车上的时候,他们商量过,最坏的可能就是龙颜大怒,抄家灭族。但这个可能性极小,皇帝的性情并不残暴,还有些优柔寡断,他但凡还要脸,满朝文武还有一个讲理的,就不至于会到抄家的地步。

“为了季家!”

季族长的眼前浮起了祠堂前的一座座功德牌坊和御制碑,这些都是季家的荣耀。

气节不能失。

他捏着鼓槌的手紧了紧,重重地敲了下去。

咚!

登闻鼓远比立在京兆府门前的鸣冤鼓更大,也更加沉闷。

一锤敲下去,足以让小半个京城都听到。

他们俩人站在这里的,已经引起锦衣卫的注意,任何人来敲登闻鼓都不得阻拦,但是敲鼓者需事后杖刑三十,所以也不会有人来敲着玩。

咚!

咚!

一下又一下的鼓声响彻云霄。

登闻鼓已经五六年没有敲响过了,不少听到动静的百姓都纷纷来了午门广场。

在季族长足足敲了十八的下后,负责轮值的锦衣卫姜同知上前,例行公事问道:“何人敲鼓。”

季族长捏着鼓锤手垂了下来,有问有答:“江南季氏一族族长,桐山书院山长季研。”

这话一说,立刻有学子认出了他。

“是江南季家。”学子兴奋道。

不会错的,他还说自己是桐山书院的山长。

同窗:“季家?”

学子兴致勃勃地和同窗说道:“我们最近在读的那本《四书集注》就是季家的季硕大儒亲笔所著。”

“那著了《天下策》的季咏也是季家人?”同窗崇拜道,“上科乡试,有一题与《天下策》的第九策有异取同工之处。”

“竟是季家敲了登闻鼓!你们快来。”

学子在城楼底下呼朋唤友。

城楼上,姜同知继续问道:“何事敲鼓?”

“告。”季族长咬了咬牙,把心一横,声音激昂道,“告,君夺臣妻。”

姜同知傻眼了。

他甚至忘了要阻止他继续说下去。

季族长注意到午门广场上人的渐多,特意用更通俗易懂的话说道:“告,当今皇上,与有夫之妇私通。”

“告,先镇国公滕妾,季家女季若,失贞背德,与当今皇上私通,生下奸生子。”

一片哗然。

午门广场上混乱不堪。

“放、放肆!”

姜同知终于找回自己的声音,声色俱厉:“构陷当今圣上,你该何罪。”

他吓得心头狂跳。这人在此胡言乱语煽动民心,追究起来,他们一个个全谁都逃不了。

季族长混沌的双眼亮着精光,他从前也在桐山书院讲过课,在诺大的教室里,要让所有人都听清楚他的声音,靠得绝非大喊大叫。

如今也是。

他声音极有穿透力,嘹亮地说道:“大祖皇帝曾说,凡大启子民,若有冤难伸,皆可敲响登闻鼓,任何人都不得阻拦。”

他握着鼓槌。

“今日,我就要告皇上不知廉耻,不顾民生,荒淫无度,穷奢极欲。”

这些话,他敢说,姜同知是半个字都不敢听。

午门广场上乱糟糟的,也不知道从哪里来了这么多人,全都围在了下头。

“退下!”姜同知只想赶紧制止这一切。

但是,不能杀人。

这么多双眼睛看着,杀了敲登闻鼓的人,才是犯了大忌。

只能威逼了。

“来人,拿下。”

“胡言乱语,妖言惑众者,杀无赦。”

轮值的锦衣卫们立刻奉命围了上来,绣春刀同时出鞘,森冷的刀锋对准了他们,死亡的威胁一步步的靠近着。

凡清流,死谏是荣耀。

为了季家。季信远嘴唇动了动,若有似无地喃喃自语。

他放开声音,高声喊道:“登闻鼓,上达天听。”

“我等敲响了登闻鼓,尔等岂可不审不问。”

“我不服!”

说完,他张开双臂,毅然绝然地朝绣春刀的刀锋扑了过去。

锦衣卫来不及收回手,锋利的刀刃透腹而入,

季信远捏住捅入腹中的绣春刀,用力拔出,喷溅而出来的鲜血,随着风飘散到了城楼底下。

雨?

有人拂了一把脸上的湿润,大叫道:“是血,血,锦衣卫杀人啦!”

“我要告,先镇国公铁骨铮铮,皇上罔顾人伦,夺其妻……”

他的身体慢慢倒了下去。

他双眼目视着天空,这辈子他做的最错的一件事,就是让季若替嫁。

元初没了。

当时他几乎可以肯定是季若把元初推下山崖的,他想让她偿命,可是季若说,若是没人嫁去镇国公府,先帝必会以为是季家不愿臣服。季家等了三代人的机会也会因他的决定毁于一旦。

她就像是一只恶鬼,蛊惑着他,牵起了他的贪念。

元初没了。

华真死了。

长房被她害得支离破碎,她还想毁了季家。

他绝不答应!

“信远啊。”

季族长俯身抱着他,苍老而瘦弱,哭得难以自抑,但低垂着的脸上没有一丝泪痕。

在来午门的马车上,季族长也设想过,在敲了这登闻鼓后,锦衣卫十有八九不敢往上报,他们会被拦下,被驱逐,甚至在被赶走后偷偷杀死以绝后患。

但若是能以一死,激起民愤,锦衣卫就不得不报。

季信远教女无方,理该以死谢罪。

“信远。”

季族长抬起头来时,老泪纵横。

“我要告!”

“告当今皇上,通奸之罪。”

“锦衣卫若要灭口,就连我也一起杀了吧。”

锦衣卫无故杀了敲登闻鼓的人!杀了季家人。午门城楼底下的学子们沸腾了起来:“求公道!”

不知是谁先叫出了这三个字,一道道声音汇聚了进来,掀起了一阵波涛骇浪。

“求公道!”

“皇上真与臣妻通奸?”

“肯定是真的,锦衣卫在杀人灭口!”

“还有奸生子?”

“皇上怎么还不出来?”

已经压不住了。姜同知脸色发青:“去报,报到内阁和辰王殿下。速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