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心狠手辣的和亲公主

虽然觉得李夫人看上去很不靠谱,但黎国皇帝和官员们,拿不准楚国送这么一个人过来到底想干嘛。

所以此次让对方说媒,促成两国和亲之事,更多也是想让对方知难而退,找借口把人赶走。

当然,如果真的能够促成和亲,自然最好。

李夫人对说亲之事简直太积极了。

根本不用黎国众人催促,回去后就捞起袖子,开始了解黎国推出来的和亲公主公君情况。

毕竟出发前,谢文彦可是再三叮嘱她,一定要选出黎国最为人品才情兼优的姑娘哥儿。

陛下如此看重她,她可不能让陛下失望!

于是。

不久后,谢文彦就再次见到快马加鞭而来的黎国使臣,以及一份李夫人挑选出来的和亲公主公君名单。

看着这份和亲名单,谢文彦不得不感叹一句。

他可真是太有先见之明!

李媒婆那双眼睛,果真不愧是“鉴渣之眼”,对方选出来的黎国公主公君,在他前世记忆中,无不是黎国后来闻名的黑寡妇、黑寡夫……

这些姑娘哥儿心那叫一个黑,手那叫一狠,反正谁娶谁倒霉。

心中有了思量。

谢文彦面对黎国使臣很是和蔼点头。

“早就听闻黎国风水养人,姑娘哥儿都是顶顶好,若能迎娶贵国的公主公君,倒是喜事一件。”

“不过,朕大楚的儿郎们也都是青年才俊,和亲之事可以,但朕要你们黎国的陪嫁海盐,再增加两成。”

“并且和亲人选,除了这张名单上的人,都可以。”

他的要求并不过分,如今诸国仍在为私盐的事情发愁,楚国想要增加海盐数量,在情理之中。

只是,他最后一句话就让众人摸不着头脑了。

黎国使臣疑惑不解,还有点生气,“这张和亲名单乃是吾朝陛下,与贵国送来的李夫人共同挑选,皆是吾黎国最为优秀美丽的公主公君,楚国陛下此言何意?”

是不是瞧不起他们黎国,刻意羞辱!

谢文彦保持温和笑容,“黎国使臣多虑了,正因为这些是贵国最为优秀的公主公君,朕才有此言,因为朕大楚目前并没有适合和亲的宗室子弟,和亲人选只能从官员家的郎君中挑选。”

“一国公主公君至少也该亲王郡王相配,朕让官员子弟迎娶贵国公主公君,岂不是有辱贵国颜面?”

黎国使臣:……

总感觉哪里怪怪的,又说不上来。

谢文彦的话有理有据,还表现出来大大的谦虚,以及对黎国的重视,使臣虽觉得奇怪,但又无法反驳。

“此事臣一人无法做主,还请楚国陛下见谅,待臣回去与吾朝同僚商议之后,再给陛下您答复,可好?”

黎国使臣最终只能点头。

谢文彦很爽快答应,“可以。”

说罢让人下去,就继续和官员讨论朝政。

黎国和亲之事着急的不是他们,还没必要让他们楚国严阵以待。

黎国使臣回到驿馆后,就把谢文彦的意思告诉了同行的其余黎国官员,众人对此展开猜测讨论。

尽管从表面上看,谢文彦的要求没什么问题。

但傻子也知道,以诸国现在的关系,要是没有好处,楚国怎么会如此心平气和接受与黎国和亲,还提出如此要求?

不过。

众人讨论了半天,还是没猜出谢文彦到底怎么想的。

最后只能道,“无论楚国皇帝有什么猫腻,目前来说,这已经是对吾朝最好的局面,如若和亲不成,黎国就将面临诸国直接围攻瓜分。”

左右都是糟糕局面,自然选择稍微好点的路。

不出意外。

最终黎国使臣答应谢文彦的要求,两国成功进行和亲事宜。

消息传回去。

黎国皇帝和官员们松口气。

只有李夫人很郁闷,觉得自尊心大受打击。

“陛下不是让我挑选黎国最优秀的姑娘哥儿吗?黎国使臣带回去的和亲名单,可都是我精心挑选出来的,结果一个都没选上,陛下说好看重我的呢?大骗子!”

李夫人哭唧唧,死活想不明白自己眼光为什么被嫌弃。

那些被她撮合成亲后鸡飞狗跳的夫妻:……你给我们滚。

……

有了楚国作为风向标。

黎国再与其余几国商量和亲之事,就容易很多了。

因为如果楚国不参与瓜分黎国的行动,诸国也不敢轻易出手,就怕他们前脚派兵攻打黎国,后脚楚国就跑来偷家。

“楚国这个新皇到底在想什么?如此好瓜分黎国疆土的机会,他不出手就算了,竟然还与黎国和亲?”

诸国皇帝气得不行。

他们国库东西丢失,又碰上私盐动荡,就等着发一笔横财解决难题。

如今瓜分黎国多好啊,楚国竟然不配合,真是脑子进水了!

只不过。

任由他们如何生气大骂都没用,谢文彦不配合,他们也没办法。

最后为了局势平稳,只能紧跟楚国的步伐,暂时与黎国和亲。

好在和亲也不是没好处,有黎国陪嫁的大量海盐,诸国的私盐问题就没那么恼火了。

而与诸国和亲的人选,自然是李夫人挑选出来的那些公主公君。

毕竟这些人在明面上,的确是黎国皇室非常优秀的姑娘哥儿。

现在黎国需要讨好诸国,送去的和亲人,无论是相貌还是才情,自然都不能差。

诸国与黎国和亲,获得海盐;

黎国与诸国交好,获得钱财和粮食;

这场和亲总的来说,算是皆大欢喜,诸国紧张的关系暂时平和下来。

不出意外,接下来几年天下应当仍旧太平。

但凡事都有意外,这不出意外,那就要出意外了……

尤其是还有谢文彦这个满腹坏水的家伙在其中搅局。

所以。

诸国仅仅是和亲半年后,南国就率先吹响了诸国之争的号角。

“报——”

边关士兵快马加鞭抵达京城,连口气都来不及喘,将八百里加急送到金銮殿上。

南国在半月前突然集结军队,趁夜偷袭黎国边境。

并且在黎国措手不及的情况下,势如破竹直接拿下黎国靠近边境的三座富饶城池。

“南国怎会突然对黎国发兵?”

“南国的军队,什么时候变得如此厉害了?”

“南国短短时间就拿下黎国三座富饶城池?”

楚国官员们闻言皆是震惊地长大嘴。

不能怪他们如此表情,实在是南国的国力,一直都是诸国最差的。

再加上南国历代皇帝昏庸,都喜欢炼丹求药,不仅对朝政疏忽,还因大量修建道观佛寺,浪费不少人力物力,没钱养军队。

所以,南国军队的质量可想而知。

若不是诸国局势需要平衡,南国根本不可能存活至今,早被收拾了。

结果现在他们听到了什么?

南国竟然雄起了!

急报士兵禀道,“是的,南国趁夜偷袭黎国,军队气势如虹,短短几天就拿下黎国三座城池,边关将士们亲眼所见。”

“几位将军派遣斥候打探,南国军队之所以突然变得如此厉害,是因为陛下送过去的那位方道士,是真正的修道高人。”

“对方能够撒豆成兵,掌控天雷,做法让南国军队的战斗力,在短时间内变强……”

总结下来就是,南国之所以如此厉害,就是因为找方道长搞了封建迷信。

楚国官员:……

真的假的?还真有撒豆成兵,呼风唤雨的高人啊?

最重要的是,这高人还是他们楚国送去的!

楚国官员不约而同看向谢文彦,目光齐刷刷,痛心疾首瞪眼:陛下,咱们亏大了啊。

谢文彦神色不变。

亏什么亏,那就是假道士,撒豆成兵,掌控天雷,都是朕让封夫人带兵在后面帮忙呢。

势如破竹拿下黎国城池的是南国军队吗?

不,那都是朕的娘子军!

谢文彦好奇追问,“那南国,为什么突然对黎国发兵?”

“据打探消息,是因为黎国公主嫌夫君长得丑,南国和亲的宗室嫌公主脾气泼辣,夫妻双方关系不和,成亲后经常吵架打架。”

“南国宗室忍不了,就纳了妾室;黎国公主不服气,也跟着养了面首,因此惹怒夫家……”

“南国宗室一家觉得黎国公主不守妇道,要狠狠教训对方,结果反被黎国公主给收拾了,一家人被公主囚禁起来,砍了手脚做成人彘。”

“然后黎国公主在事发前,带着奴仆逃之夭夭,顺带还给南国皇宫放了一把火……”

士兵抹着汗禀报。

这么心狠手辣,压根不管自己国家亲人和臣民的和亲公主,真是长见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