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博弈封赏(2)

站出来说话的大臣,姓何,乃礼部正五品郎中。

对方在朝中名气并不显,官职也不算高,就是个很普通的官员,表面上也不曾站队,属于中立派系的。

但到底是不是真的中立,端看对方现在跳出来就知道了。

何大人一副古板忠臣的模样道。

“虽说父母生养之恩不能忘,谢家于陛下的养恩确实要报答,可朝廷诰命封赏,向来是给有大功之人家眷,陛下封赏谢家四个一品诰命,传出去实在有失偏颇。”

“以臣之见,封赏陶氏【奉圣夫人】,再赐谢家宅子良田和金银若干即可。”

此话一出,其余好些朝臣也跟着附和。

尤其是那些投靠曲太后的妃嫔娘家官员,最为积极反对。

谢文彦并不急着生气,仍旧平和问,“那以爱卿们觉得,什么样的大功劳,才可以赏赐一品诰命呢?”

“这……”

众臣们面面相觑,不知他此问打什么鬼主意。

但不回答又不行。

何大人仔细斟酌后,只能硬着头皮,举例答道,“自然是像阜阳老夫人那般,救民于水火,巾帼不让须眉,仁心仁德的女子。”

阜阳老夫人在楚国是个很有名的女子。

对方原本只是一个小县令的妻子,但因为善良的品行,常年帮助当地贫困百姓,名声非常好。

后来更是在多年前云州瘟疫时,不顾自己安全,硬是进入瘟疫源头村子,亲自带着医者研究瘟疫解药,安抚暴动的百姓,最终立下大功,被乾元帝立为榜样,破例直接赏赐一品诰命。

如此善良又厉害的夫人,确实值得成为例子称赞。

谢文彦点头,“当初阜阳老夫人的所为,的确是大功,封赏一品诰命实至名归,朕觉得何爱卿此言十分有道理,谢家于虽朕有养育之恩,可这份恩情如何比得上救民于水火的圣德呢?两者确实不可同一而语。”

“陛下圣明……”

何大人闻言高兴不已,当真以为自己舌灿莲花,几句话就把皇帝给说服了。

但那些理智的大臣心中顿时打鼓。

他们可不相信谢文彦是这么好忽悠的人,这小儿坏得很。

果不其然。

下一刻,谢文彦便继续道,“既然爱卿们都觉得,养育之恩不算什么,非救民于水火的圣德,不可获封诰命,那自今日起,各位爱卿家中父母和妻子夫郎的诰命,就全都撤了吧。”

“毕竟各位爱卿家中的父母和妻子夫郎,无不是因为于各位爱卿有养育之恩,夫妻之情,才受封的诰命,似乎也都于百姓没什么功劳建树。”

何大人:!!!

众人当场脸色大变,“陛下不可啊……”

虽然他们对后院父母和妻子夫郎的诰命,并不是很重视,诰命不过就是一种荣誉,一种身份象征而已,其余用处并不多。

但他们的爹娘和妻子夫郎,特别重视啊。

若真因为今日所言,大家诰命没了,他们回去还不得被后院的家眷挠死?

谢文彦微笑。

“有何不可?不是你们说,养育之恩不算什么,不能封赏诰命,必须像阜阳老夫人那般功德之人,才有资格吗?”

“既然众位爱卿全部都赞同此言,朕不成全你们,岂不是成了一意孤行,不听朝臣意见的昏君?”

“怎么,朕如此成全各位爱卿,爱卿们怎得还不高兴?”

雍和宫许愿可还成?

众臣:……

众臣脸色青青紫紫不停变化。

想反驳吧,可刚才的确是他们贬低养育之恩;

不反驳吧,家里的父母和妻子夫郎诰命要真被撤了,还不得闹翻天去。

“这,这……”

众人舌头打结,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以谢文彦这小子的性格,倘若他们坚持反对谢家的封赏,对方是绝对干得出来,把他们后宅家眷诰命都给撤掉的!

但就这样同意谢家封赏,他们和皇帝的第一次博弈可就输了,还输得务必彻底,怎能让人甘心?

于是。

思来想去后,众人果断决定先拖着,回去再想办法。

“诰命封赏之事须得仔细考虑,臣等觉得还是再仔细商讨几日,再做抉择为好,陛下刚刚登基,处理完先帝灵葬,当务之急还是开恩科更加紧要。”

反正受封赏的不是他们,时间拖一拖无所谓。

谢文彦也没有反驳,点点头,“那封赏之事就再等几日吧。至于恩科之事,如今诸国关系紧张,边疆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起战事。”

“正所谓未雨绸缪,为了大楚江山稳固,除了科举之外,朕还打算开武举,不知各位爱卿意下如何?”

如今诸国表面看着和谐,但实际都狼子野心得很。

大家休养生息多年,全都兵强马壮了,最近十几年内,必定会发启统一争战。

所以发展兵马,大力提携武官势在必然。

虽然文臣很不愿意让武官做大,可乾元帝和当今陛下都是铁了心的主战之人,不是他们能够随便忽悠的,局势没办法阻止。

众臣也只能无奈拱手。

“陛下圣明。”

“好,既然各位爱卿不反对,那武举之事便交由兵部主持,礼部辅佐,望各位爱卿好好替大楚选拔人才,切记公平公正,若有不轨者,休怪律法无情!”

谢文彦说罢,挥手退朝。

……

当天。

新帝不仅要开恩科,还要开武举的消息。

就迅速传遍京城,并且随着送圣旨的衙差,把消息传遍整个大楚境内。

顿时各地读书人,以及精通拳脚的百姓全都高兴沸腾起来。

同时传出来的还有君臣争论诰命封赏之事。

当然,后者并未传到百姓耳中,仅在官员权贵阶层流通。

而这消息自然是谢文彦故意透露出去的。

不出意外。

那些有诰命的家眷们,聪明的还稳得住,不聪明的可就坐不住了!

特别是母子关系、夫妻关系不好;

又或者嫡母收养庶子、过继养父母关系的,全都担心着急了起来。

例子太多不一一赘述。

就拿今日在朝堂上当出头鸟的何大人来说。

对方刚下朝回家,就被自己嫡母生气招呼了一巴掌。

“你这个臭小子,虽然你不是我亲生的,但老娘也是用心辛苦把你养大,给你娶妻生子,还拿嫁妆贴补,待遇不比亲儿子差。”

“结果你就是这样回报老娘的?陛下要封赏谢家家眷诰命,跟你有什么关系?就你聪明嘚瑟是吧,非要跳出来显摆!”

“你是不是觉得,反正我不是你亲娘,丢了诰命你不心疼?”

“真是个没良心的,当初要不是看你老实,你姨娘也是个好的,求着我把你记在名下教养,我何必费心教养一个跟我没有血缘关系的庶子,如今遭报应了……”

何嫡母一边挠一边伤心哭。

她没有儿子,只有一个亲女儿,她要是丢了诰命,这个庶子又没良心,以后还怎么给女儿撑腰。

被挠成花脸的何大人欲哭无泪:……

谢家封赏确实跟他没关系,他内心也是不想插手的。

可他身后人的意思,他也反抗不了啊!

“母亲,母亲我错了,你听我解释……”

何大人在家抱头鼠窜。

这个时代孝顺很重要,老太太老头儿们都不好惹,更别说楚国的民风还有点彪悍,性格直的说干,那就是真干。

所以,京中像何大人回家后,被家眷长辈责怪挠脸的官员还有不少。

第二天众人顶着伤上朝。

谢文彦还幸灾乐祸,“各位爱卿这是怎么了?怎么脸上都是伤?啧啧,看来是家中夫人夫郎和母亲,都照顾得很不妥啊。”

“各位爱卿是大楚栋梁,每日处理公务劳累,回家可得好生休息才是。”

“既如此,宫里正好有一批即将出宫的宫女,一个个虽年纪大了点,但皇宫风水好,都养得还是很水灵,又特别懂规矩,会伺候人……”

“朕就把这些好姑娘、好哥儿赐给各位爱卿做贵妾吧,想必有了这些贴心的妾室伺候,爱卿们日后肯定精神振奋,生活幸福,和和美美。”

众臣:……

你要不要听听你在说什么鬼话?

能安安稳稳活到出宫年纪的宫女小侍,且不说容貌性格如何,那算计手段绝对都是杠杠滴。

真带回家做贵妾,有皇帝这个大靠山示意和撑腰,打不得骂不得,还冷落不得,还不得闹得他们后宅翻天啊。

谢厮,尔果真是兽也!

当即。

就有惧内的官员扛不住,害怕后院着火,站出来低头了。

“陛下,微臣经过这几日苦思,觉得您之前对谢家的封赏提议,真是非常好,大大的好,微臣支持!”

“臣附议……”

“臣也是,陛下简直圣明无双……”

其余扛不住的官员也纷纷附和。

没办法,当今陛下实在太阴了,干事完全不怕史书记他黑历史啊。

“既然各位爱卿都这般相劝了,那朕就满足爱卿们的心愿,封朕的养父谢大金为……以及,养弟谢卿为【荣华公君】吧。”

谢文彦叹口气,一副朕就满足你们的无奈表情。

众臣:……

竖子,得了便宜还卖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