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三年(2)捉虫

谢文彦的军功传回京城,虽然很是令人震惊不可思议。

但其实也并非太过夸张,因为谢文彦从幼时起,就表现出了极大的读书和练武天赋。

他十年如一日的每天早起锻炼拳脚,勤恳读书练字,在同窗之间颇有文武双全的名声,去了边疆后更是积极融入底层士兵,不怕吃苦跟着操练,有循序渐进的变强过程。

再加上曾经在朝堂上,直接当众斩杀官员的狠辣心性……

说实话,他能在边疆战场如此勇猛,仔细想想还真不奇怪。

和谢家没仇甚至交好的官员,如今心中很是庆幸,谢文彦有这般能耐,在边疆那种凶险之地都还能活得如此灿烂,前程着实远大啊。

他们与其交好,未来可期!

但世族和与谢文彦交恶的人,表情可就僵硬难看了。

“想我世族多年算无遗策,没想到竟在这个泥腿子出身的臭小子身上栽了跟头,将他送去边疆还能逆风翻盘,此人当真是我世族心腹大患啊。”

“此人必须死,传令下去,无论用什么办法,必须让姓谢的死在边疆之地!”

三位世族族长眼睛通红。

与其说是被气的,不如说是害怕。

谢文彦的存在让他们感觉到了一种深深的恐惧。

京城有人欢喜,有人担忧。

……

边疆。

自从谢文彦数次在战场上立功后,他就从原本的监军职位,成了先锋将领。

每次战役,他都冲在大家最前面。

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堪称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边疆楚国士兵的气势,被他带动得十分亢奋,以他为偶像目标,一个个上了战场后也比往日不知勇猛多少。

这期间谢文彦自然也是受过伤的。

毕竟,草原部族擅战之名也不是虚的,他后面还有世族见缝插针的刺杀,饶是他再厉害,如此两面夹击,也有疏忽中招的时候。

但好在谢文彦足够警惕,又有堂兄包治百病的灵泉水相助。

无论他受再重的伤,每次都能险险活下来,并且迅速康复,重新回到战场再来!

他就像个打死不死的小强,杀得草原部族那边闻名丧胆,一退再退。

整整三年时间。

谢文彦就带着仅有的10万军队,把嚣张的草原部族打得落花流水。

只不过,草原那边也不是吃素的,虽然被逼退回了草原深处,可楚国这点兵马想要彻底把草原打下来臣服,也不可能。

所以。

为了给楚国多创造十几年的安稳日子,谢文彦决定带人悄悄潜入草原深处,刺杀草原可汗,让草原因群龙无首,陷入争夺王位内乱。

届时,对方也就没心思再来掠夺楚国边疆了。

“此计甚妙,可我们不熟悉草原深处,草原可汗身边更有精兵层层守护,谢大人想要潜入刺杀,恐怕并不容易,深有性命之忧啊……”

边疆几位将领思考后阻止。

尽管他们对刺杀草原可汗很是心动,可谢文彦是陛下死命要保护的人,他们不敢让对方去送死。

一个将领提议道,“刺杀之计很好,但谢大人的性命于我楚国更重要,此事不如另选行动之人,若有闪失,也能损失最小。”

谢文彦却摇头,坚持己见。

“各位将军好意谢某心领,但此事不宜外露,而且此去草原除了刺杀草原可汗,还要挑动草原内乱,除了我,其余人前去恐难做到。”

此计要的不仅是杀人身手,还有头脑计策,普通士兵难以胜任。

何况。

他想去草原深处,也不仅仅是为此。

京城那边夺嫡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夫郎传消息来,说大皇子想要逼宫上位。

鹬蚌相争,他这个渔翁也该收网了。

谢文彦坚持。

山高皇帝远,几位将领此刻送信去京城通知乾元帝也来不及阻止。

最后没办法,他们也只能忐忑配合行动。

谢文彦带着数位忠心自己的士兵,潜入草原花了两个月,成功带着草原老可汗的人头回来,以及草原内乱的消息。

不过糟糕的是,他也因此“重伤”!

“咳咳,周将军,谢某不负圣命,此次草原之患终是解决,为边疆百姓赢得十数年安稳之日,如今谢某命不久矣,心中只有一愿,还望将军答应。”

谢文彦满脸虚弱请求。

几位将军悲痛,“谢大人莫说这种话!大夫说了,只要用珍贵药材好好养着,肯定会没事的,你身子骨好,往日重伤都是很快痊愈,这次定然也不例外。”

“咳咳,我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周将军,这次怕是真的不行了,我想回……回京,再见我爹娘和夫郎最后一面……”

谢文彦艰难说罢,又晕了过去。

就这般拉扯几次。

几位将军最后不忍心,只能同意他的选择,安排了数千精锐随行,送他返回京城。

而捷报,则先一步快马加鞭送回京。

……

草原可汗的人头,以及边疆大胜的消息传回京城。

乾元帝笑得牙花子都出来了。

激动从龙椅上站起来,连连道,“好好好,谢爱卿果真是朕的良臣!”

百官们不管心中怎么想,此刻自然都是拱手道喜。

但随即。

当从报信的士兵那里,听说谢文彦重伤,将命不久矣的消息时,乾元帝笑容就霎时僵硬,双眼一黑,直接晕了过去。

等醒过来确认消息为真后,乾元帝大受打击。

一边按捺悲痛,一边急速传令,“快,让太医院医术最好的几位御医,立刻启程前往边疆方向,与护送谢爱卿回京的队伍汇合,治不好谢爱卿,你们就都别回来了!”

之后数日,乾元帝都因为担心路上的谢文彦,整个人看上去十分憔悴。

因此对政务有些许疏忽。

如此模样。

正好给了准备逼宫的大皇子机会。

这些年,大皇子虽然一直在皇陵,但因身后有世族支持,并未真的退出皇位之争。

他就像一条毒蛇,躲在暗中搞事,随时咬人。

而朝堂中的数位皇子,在这些年的相互争斗中,早已各自元气大伤,乾元帝又正处于憔悴疏忽时,正是一网打尽的好时机。

整个京城暗流涌动,风雨欲来。

直到这天。

“重伤”的谢文彦终于被护送回京,乾元帝得到消息,不顾百官阻拦,跌跌撞撞主动跑到谢家探望。

可惜终究还是晚了。

谢文彦伤势过重,就在乾元帝踏进门的那一刻,断气而亡。

“谢爱卿!”

乾元帝目眦欲裂,没受住打击当场吐血晕倒。

“陛下,陛下晕了……”

“御医,御医快过来……”

谢家一片兵荒马乱。

昏迷的乾元帝被抬回皇宫医治,众皇子和百官都守在寝宫门口等消息。

这般时机。

此时不反,更待何时?

早就准备好的大皇子见此,立马传令下去,终于在当晚起势,带着私兵把整个皇宫给围了!

其实逼宫的心思其余皇子多多少少也有。

但大家的动作都没有这么快,除了二皇子,全都露出惊慌之色。

“大皇兄,父皇还活着呢,你竟敢谋逆造反!”

一群皇子气不可遏。

既气大皇子胆大,又气自己落后一步。

看见众兄弟如此表情,蛰伏忍辱几年的大皇子,终于忍不住露出畅快笑容。

“孤就是谋逆了又如何?孤不仅是中宫嫡子,还是嫡长子,本来就是名正言顺的皇位继承人,倘若不是你们这群心思不正的东西,孤岂会被废太子之位?”

“皇位是孤的,你们敢和孤抢,休想!”

说罢。

就抬手,示意自己的私兵把人都抓起来。

皇位父皇不给,他就自己拿。

但就在下一刻。

皇宫中又出现另一批私兵!

二皇子走出来,看向大皇子嘲笑,“皇兄好手段,这些年一直龟缩皇陵可真会演,但皇兄怕是忘记了,螳螂捕蝉,还有黄雀在后吧?”

“既然太子之位已被废,老老实实当个富贵闲人不好吗?”

两方私兵僵持。

大皇子脸色难看,瞬间猜到自己身边肯定出了叛徒。

否则老二怎么会及时知道他逼宫的行动,还能做出如此截胡。

但那又如何?

他身后可是世族,有世族配合,便是老二黄雀在后,鹿死谁手也说不定。

这般想着。

大皇子便镇定下来,冷笑道。

“老二,你还是那么天真自大,你以为就凭你这点人手,就真能当黄雀?”

“今日孤既然敢围宫,你猜宫外孤还有没有后手?”

说罢。

大皇子就示意身后的私兵,吹响战锣,示意宫外的人手行动。

瞬间,宫墙外就隐隐传来厮杀之声。

大皇子肆意冷笑,“老二,孤本想看在亲兄弟的关系上,饶你一命,但人间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偏要闯,今日孤就成全你,送你上黄泉。”

谁知。

二皇子闻言也没有惧怕,而是继续嘲笑。

“大皇兄,我看天真的是你,就算你把我们兄弟都杀光了,这皇位也不可能轮到你这个非皇室血脉的野种坐!”

话落。

现场众人皆是脸色大变。

那些跟着大皇子逼宫的人神色也变了,眼中露出惊疑不定之色。

如果大皇子不是皇室血脉,就算今日逼宫成功,事后那些宗室亲王、郡王们,肯定也会站出来激烈反对。

一个不好,夺嫡之争就会变成谋朝篡位。

边疆那些忠心皇帝的将军士兵,肯定要会起兵反叛,还是正大光明的!

到时候他们这些“从龙”之人,就是叛贼,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

与此同时。

皇宫外。

“已死”的谢文彦正生龙活虎,带着护送他回京的数千精兵,气势如虹斩杀大皇子和世族安排的留守兵马,冲进皇宫救驾。

乔玉景则带着谢家,以及谢氏族人,全部登上事先准备好的船只,忐忑不安望着厮杀声不断的皇宫方向。

事成一切好说。

事败谢氏全族逃离,再寻东山再起之机。

成王败寇,端看谁技高一筹。

乔玉景死死盯着皇宫方向,双手紧握谢文彦送的定情玉梳,低声轻唤。

“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