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聘礼和嫁妆 2更~捉虫

别看谢家出身低,但谢家的基因是真不错。

谢爷爷年轻时候能干,赚银子多,所以请媒婆说的谢奶奶,无论长相还是勤快,都是村里出挑的姑娘。

谢奶奶也是个精明的,娶儿媳妇时,除了勤快能干也考虑到了长相问题。

想着将来孙女孙哥儿长得漂亮,更能高嫁贴补娘家。

因此给儿子们说亲时,便咬牙出大血,娶的都是模样好的儿媳。

尤其是给最喜欢的三儿子,找的更是十里八乡最漂亮的谢母!

所以。

谢家一群小辈的相貌,底子都是真的好,再喝过穿越堂兄的灵泉水美颜,一个个说如花似玉,英俊非凡真的不为过。

在这个盲婚哑嫁的时代,颜值还是很起作用的。

整个谢家,除了谢文彦这个超常发挥的存在,几个男嗣中就属二郎谢文义的相貌最英俊了。

上辈子,谢文义就是因为长得好,最后还娶到了个郡主!

只不过那郡主的脾气,完全不是裴家哥儿这种单纯娇气可比的,对方纯粹就是嚣张霸道,蛮不讲理,后来把谢家众人折腾得很是头痛。

所以这辈子,谢文彦毫不犹豫选择把亲事换了,哪怕那郡主带来的利益更大。

被赐婚的双方都没有意见。

李将军、裴侍郎、刘侍郎表明态度后,乾元帝就高兴地下旨了。

赐婚消息一出。

震惊了整个京城的官员权贵。

如果之前大家只是正视谢文彦,如今乾元帝明晃晃地给对方拉拢势力,上赶着帮对方结党,大家就是傻了。

尤其是那些皇子们,简直酸气冲天。

“父皇是不是疯了,就算再怎么看重谢文彦,想扶持寒门势力,也没必要这么上赶着吧!”

不能怪一群皇子酸成这样,实在是他们作为天潢贵胄,皇帝的亲儿子,入朝后都没这么好的待遇。

如果不是大家知道乾元帝不好男风,也没表现出什么暧昧举动,大家都要以为谢文彦是不是不知廉耻,做了狐媚佞臣之举。

不然怎么能让陛下跟昏头了一样对他?

所有人都想不通乾元帝为何如此看重谢文彦,尽管他们承认谢文彦确实很有才华,可这也还是太偏心了些。

只有几个年纪大,眼睛毒的老臣,仔细把谢文彦上上下下推敲一遍后,有些震惊地发现了一件事。

那就是……谢文彦好像跟陛下年轻时候,长得有点像啊!

几人私下聚在一起讨论。

其中一位老臣道,“你们觉不觉得,那谢文彦和陛下年轻时候的模样有点像?”

“之前没注意,如今回忆陛下年轻时,两人当真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长相还是有些区别,不过那神态,那举止,那眉眼气质……说他俩没点关系,老夫都不信!”

“听闻十几年前,陛下宠幸过一个宫女,那宫女被后宫娘娘们陷害逃出宫时,是怀着孩子的……”

其实也不能怪他们现在才反应过来。

毕竟几十年的时间,谁对谁年轻时候的模样,还能完全都记清楚?

五官早已模糊,就剩下一个轮廓而已。

众人之所以觉得像,是两人身形相似,举止神态给人的感觉,眼睛欺骗了记忆。

还有如今情况影响了主观判断。

“如果谢文彦是当年那个宫女的孩子,那陛下对他这么好,就说得通了……”

众人交流后得出猜测结论。

因为除了这个理由,根本没办法解释乾元帝的态度。

哪个皇帝重视人才,能重视到主动帮对方拉拢势力的程度?

很明显,乾元帝是想在给自己儿子,增加保护自己的筹码,毕竟一个没有家族底蕴的寒门子弟,单靠圣宠,想在朝中立足还是有些危险困难的。

“你们说……还有其他人发现此事吗?”

有个老臣询问。

另一个老臣道,“可能还有,但应该不多,朝中见过陛下年轻时候模样的老臣,都基本离开得差不多了。”

“但就算知道了真相又如何?陛下此举很明显没打算让人认祖归宗,如今的扶持偏心,不过是对亲儿子的弥补,以及慈父之心。”

“出身在宫外,注定血脉存疑,谢文彦影响的是我们朝臣,并不影响那些皇子的局势……”

只要还有一个正统皇子好好的,哪怕对方是个三岁幼儿,皇位也不可能落到一个血脉存疑的皇子身上。

但有这层身份,谢文彦将来位高权重却是肯定的。

因为皇帝绝对不会允许自己的亲儿子屈居人下,除了父子感情,也是面子问题。

“既如此,让下面的小辈们能交好,就交好吧。谢文彦本来就有能力,倘若真是这样的身份,只要陛下在,他就不可能出事。”

“而陛下行武出身……怕是少说还有个十几二十年。”

这么久的时间,与谢文彦交好利大于弊。

至于中途有成年皇子忍不住逼宫咋办?

呵呵,当年乾元帝是怎么上位的,他们这些老东西可最清楚。

看看先帝二十几个儿子,如今宗室却只有寥寥几个亲王郡王,就知道了。

……

赐婚圣旨一出,外面会有怎样的风风雨雨。

谢文彦都能料到几分,甚至有人会怀疑他和乾元帝之间的关系,也都能猜到。

但他并不担心。

就像那几个老臣说的,除非乾元帝的正统皇子全部出事,否则皇位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落到他一个血脉存疑的人身上。

所以他和乾元帝的父子关系,在他入朝之前暴露,可能会危险。

但如今他已经走进大众视线了,就不会引起太大的忌惮,反而众皇子还会想办法拉拢交好他。

当然,也可能有心胸狭窄和脑子犯抽的,比如原太子。

可谢文彦不怕。

如果他连现在的阴谋诡计都应付不了,整天这也怕,那也怕,那么将来即便他幸运坐上那个位置,也迟早被赶下去。

就像前世的太子,成功上位了又如何?

能力不够,还不是成了亡国之君。

他谢文彦从不怕算计,他只怕自己技不如人!

比起担心京城众人怎么想。

他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要想法子筹办好几门亲事,好好笼络住这些姻亲关系。

而想办好亲事,就少不了银子。

如今谢家家底太薄了,一下子定下这么多亲事,聘礼和嫁妆是个大问题。

“夫君,家里的花销不少,点心铺和酒庄才经营不久,如今账面上的银子,也不过七八千两之数。”

这些银子对普通百姓来说,自然是已经很多。

而谢家一穷二白起势,短短时间内能有这么多,也绝对算是乔玉景持家有道,以及穿越堂兄经商有方了。

可几千两银子想筹办亲事,却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按照京城官员权贵的行情,姑娘哥儿嫁妆,男子的聘礼,至少也不能低于一千两,否则就要被嘲笑。

谢家一共七个人,按照最低标准,都是七千两!

这还不包括摆酒席、布置新房等等花费。

乔玉景拨弄算盘发愁道。

“虽说四堂兄和白哥儿已经在村里定过亲了,但咱们也不能因白哥儿是村里的,就厚此薄彼,还是要把东西银子给他补齐。”

“且不说这么多银子花出去,点心铺和酒庄周转怎么办,而是全花完也不够……”

他们私下搞来的银子又不能拿出来。

所以再次说一句,真不能怪那些千金小姐公子,宁愿给高门做妾,也不愿意嫁给寒门进士。

因为寒门进士嫁一个,就是拖一窝。

举家全之力供出来的金凤凰,自然就要回报全家所有人,这是根本没办法避免的事实问题。

乔玉景抱住谢文彦胳膊撒娇,“夫君,你快想想办法,家里银子不够用。”

之前爽快拿出二十万两支持夫君让封夫人她们去养兵,是他对未来的投资。

但要让他拿出嫁妆贴补公中,他才不会干这种傻事。

对夫君付出,要付出到点子上,予以予求最后只会不被人当回事。

而谢文彦也没那种占用夫郎嫁妆的厚脸皮。

“此事我已有对策,辛苦夫郎了。”

谢文彦有些心疼安抚。

夫郎说不能厚此薄彼白哥儿,可当初他与夫郎成亲,却也只给了200两聘金而已,尽管那已经是谢家当时最大的能力了。

可夫郎嫁给他,终究是委屈了。

来日有机会,他一定要给夫郎补个盛大的典礼。

作者有话要说:

乔玉景:心疼男人倒霉一辈子!

谢文彦:心疼夫郎……干活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