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燕云地区是草原和中原的缓冲地带,辽国想要宋国也想要,辽国拿到手後不放手,一有机会就以燕云为根据地南征,宋国则是只要腾出手就琢磨北伐,两边打来打去都打出经验了。
烂船还有三千钉,辽国好歹是个疆域广阔的大国,按理说不应该毫无还手之力,偏偏这次打起来愣是只敢龟缩在城里不敢往外凑。
打仗打的就是气势,还没开打就已经怂了他们不输谁输?
辽军原本准备南征,根本没想过幽州会有危险,所有兵力都集中在涿州。
大宋中路军兵力最多就是因为涿州的辽军多,如果兵力不够很可能被挡死在涿州之外,要是西路军已经横扫山後九州他们却还没到冲破涿州防线,就算南北夹击破了涿州城也丢人。
万万没想到攻打涿州城最大的功劳会落到辽军主将萧十三头上。
萧十三,身为主帅,不会打仗,发现情况不对不光自个儿不敢离开城池半步,连带着三十万大军也都死守涿州城。
不出城门的那种守。
且不说城门紧闭不进不出对城里百姓有多大压力,就算百姓不闹事天天在家蹲着,城里的粮食能撑多久?
涿州又不是幽州那种人口上百万的都城,兵比百姓多的地方本就需要源源不断的粮草支援,缩在乌龟壳里无异于等死,何况涿州的城墙根本挡不住大宋的兵。
人家乌龟缩壳里是龟壳能保护身体,涿州城墙上次轰炸的地方修好了吗他们就当缩头乌龟?
契丹人不擅长守城,习惯了风驰电掣的骑兵到城墙上根本守不明白,但凡他们利用好自身优势把骑兵放出来转守为攻都不至于输这麽快。
可惜主帅有令不得不听,几十万大军愣是成了摆设。
中路军推进的速度比预料中的快,大军拿下涿州後将兵线推到涿州北边的拒马河,直接占据河流天险来防备辽军反攻。
不管辽军要不要反攻,反正他们得做好辽军反攻的准备。
虽然看现在这情况辽军大概率不会反攻。
涿州城中,张利一被辽军的窝囊程度弄得不知道该说什麽好。
原想着能在涿州消耗一波辽军,现在可好,别说消耗辽军了,连正儿八经的两军交锋都没有。
萧十三好歹是辽帝心腹,指挥作战就这水平?
他在河北各州待的时间不短,可以说大半辈子都在和契丹人斗智斗勇,怎麽之前没碰到过这麽窝囊的对手?
要是早些年的涿州官员都和萧十三一个德性,朝廷怎麽会等到现在才北伐?
都是辽帝的问题,他要是一直待在幽州,不出三年燕云一带能干的臣子就都能被打发走,剩下的都是萧十三这样的对大宋完全没有威胁。
他早派萧十三常驻燕云多好。
张大人无比期待辽国朝廷都是萧十三,可惜再拉胯的朝廷也有几个能臣。
涿州失守,以辽帝的性子必定要将错处都推到萧十三身上,当然也不算冤枉他。
萧十三必死无疑,接下来守幽州的肯定不会是废物。
可惜了,辽帝怎麽就不能顶住压力推开所有人亲自指挥守城呢?
不光张利一这麽想,大宋朝堂也都这麽想。
西夏的小皇帝能为了大宋牺牲性命,辽帝就不能和西夏的小皇帝学学?
好在现在情况也没差哪儿去,辽帝身边光说不干的宠臣不只萧十三一个,不管提拔上来哪个都接不住这个烂摊子。
蒙古人乱的及时,耶律仁先已经返回西北路平乱,黄龙府辽阳府也牵制了不少重臣,辽帝身边能扛事儿的除了兰陵郡王萧兀纳外寥寥无几。
其实辽国朝堂上有能耐的人不在少数,架不住早些年耶律乙辛诬杀太子残害忠良干的太过火,朝堂被他折腾一轮後本就没剩下几个像样的人,刚正坦率的大臣活不下去,留下的自然都是口蜜腹剑之辈。
更要命的是,耶律乙辛死了,他的同党却没被清算。
耶律乙辛的罪名可谓是罄竹难书,设计害死皇後太子,掺和宗王造反,甚至还私藏甲胄密谋造反,但凡来个正常的皇帝都得诛他九族,别说他的朝中同党,就是多说几句话都难逃清算。
但是辽帝没有,他只杀了耶律乙辛,现在经常在他跟前晃悠的萧十三、萧余里也、耶律燕哥等人曾经都是耶律乙辛的同党。
有时候真的很怀疑到底昭怀太子是他儿子还是耶律乙辛是他儿子,偏心也不能这麽偏心。
虽然很离谱,但是事实就是这样,也不知道辽帝的脑壳里到底装了多少水,反正看着不太清醒,好像被耶律乙辛下了降头似的,下降头的人死了也没能破解。
也不知道谁传回来的消息说生性沉稳闲静、严厉刚毅,登基之前每当入朝觐见时他爹兴宗都立刻收起笑容正襟危坐。
编的,绝对是编的。
虽然辽兴宗和前头几位皇帝比也平平无奇,但是不至于对着儿子拘束。
也是他们大宋的使臣不争气,到辽国的地盘上就挺不直腰杆,契丹人还没说什麽他们自己就先蔫儿了,也不管对面是什麽人就是一通夸。
不把辽帝写的跟神仙似的也没法解释他们为什麽那麽怂。
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
澶渊之盟後大宋朝堂提辽色变,那些把辽国夸上天的使臣功不可没。
好在他们已经反应了过来,要是还都和以前一样盲听盲信,没和辽国打过交道的朝臣将士更不敢和契丹人起冲突了。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不能光听别人说。
赵小二眼巴巴的看着他哥,“所以我能去河北看看吗?”
他不去太远的地方,到雄州就停下,不打扰将士们冲锋陷阵。
太子殿下头也不擡,“不行,老实在京城待着。”
去前线犒劳将士的有他就够了,不需要再带上撒手没的不确定因素。
臭小子现在说的好听,到雄州後一眼看不住就能单人单骑走天涯。
他弟什麽德性他这个当哥的能不清楚?
赵小二可怜巴巴,“哥,你就让我去吧,我保证不给你添乱。”
他说话算数,绝对不偷偷跑。
实在不行的话带上他们家小四一起,小弟现在比他稳重,他带着小弟想跑也跑不了。
太子殿下冷酷无情的拒绝,无视臭弟弟的解决办法一二三前去垂拱殿找他们爹做临行前最後的准备。
幸好他们家小四长大後对打打杀杀的不感兴趣,现在这样喜欢读书画画就很好,真要再出个赵小二得把爹娘气死。
谁家王爷天天整天不是闯荡江湖就是冲锋陷阵?
寻常人家的小孩儿上房揭瓦都能被抓下来胖揍,他们家这位可好,直接绕过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阶段,从记事儿起就嚷嚷“封狼居胥”。
兵书都没读过几卷去战场也是添乱,在家看看话本子听听戏得了。
赵小二吸吸鼻子,双手背後走到廊下,迎着初夏的微风摇头晃脑叹息不已。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还没走远的太子殿下:……
这臭小子,读了那麽多年的书就记住了《滕王阁序》是吧?
赵小二感情丰富背诵完最符合他心境的几句,发现他哥停在大门口没走吓了一跳,“哥?”
太子殿下幽幽开口,“没事,继续背。”
二殿下讪讪笑笑,“後边忘了。”
背书也得看气氛,要不是刚才气氛烘托到位了他连那几句都背不出来。
太子殿下深吸一口气,怕再待下去会忍不住想揍人,骂骂咧咧扭头走开。
赵小二耸耸肩,“这也生气那也生气,到底怎样才不生气?”
跟着老哥去垂拱殿要被老爹老哥一起教训,他去找他弟诉苦。
偌大的皇宫只有小弟能安安静静听他抱怨,他真是太惨了。
另一边,太子殿下到勤政殿第一件事就是建议他爹给他弟找个能管得住他的师傅。
不是教他们读书的先生,是那小子出宫开府後能压住他性子的师傅。
臭小子不小了,爹爹完全可以提前给他挑好王府的傅、长史、司马等官,免得过几年仓促挑选挑不出来合适的人。
所有王府官全都提前挑好,一份不够就双份,不信管不住那臭小子。
“朝中这两年有和文相公脾气相仿的官员吗?如果有的话爹爹可以观察观察,儿臣觉得文相公那脾气特别适合管教二哥儿。”
官家:……
多大仇啊。
幸好二哥儿不在场,不然兄弟俩估计能在他面前干架。
……
两个月不到,西路军转战千里拿下山後九州,中路军拿下涿州将兵线推到拒马河,东路水师没有深入战场,但是和辽阳府试图翻身的部落打配合将城里的契丹官员兵马全都控制住,同时和完颜部遥相呼应,完颜部拿下黄龙府只是时间问题。
大军战功彪炳,朝中大震。
两国的朝堂都大震。
辽军主帅萧十三弃城逃回幽州後都没见着皇帝,耶律洪基也知道自个儿是什麽人,怕见面後被萧十三一哭就不忍心杀他,直接在萧十三进宫之前将人拦下然後退出去斩了。
身为主帅却弃城不顾临阵脱逃,其罪可诛。
于是萧十三连哭的机会都没有就被推出去砍了,看的耶律洪基身边一群宠臣都生出兔死狐悲之感。
不过很快他们就没空悲伤了,清点完回到幽州的兵马发现数量和派出去的没什麽区别後,所有人都觉得萧十三死早了。
不求他能身先士卒,至少得派将士出去迎敌。
这些天所有的战报上都说情况还好情况还好,好就好在他们只是丢了城池没有别的损失?
不是,朝廷养那麽多兵是为了让他们在敌军攻城的时候站在城墙上围观的吗?
知道萧十三离谱,没想到他能这麽离谱,他怎麽好意思主动请缨当主帅的?
更离谱的是,涿州城竟然没有一点儿别的消息送到幽州,他萧十三所有的本事都用在自己人身上了是吧?
三十万大军就是出去肉搏也能让宋军头疼一阵,他就这麽水灵灵的带着三十万人弃城逃了?
涿州的百姓心里怎麽想?燕云其他地方的百姓心里怎麽想?
大辽为了让燕云地区的百姓归顺朝廷用尽了办法,这下可好,都不用宋人特意来这儿回忆唐时风光,他萧十三手握三十万大军却将一城百姓弃之不顾的做法就能让城里百姓开城门迎宋军进城。
那家夥真的不是宋人派来的奸细吗?
辽国朝堂一片凄风苦雨,哀莫大于心死,萧十三的所作所为让大辽民心尽失,即便能抢回涿州也挽不回百姓的心,何况现在这情况还不一定抢得回来。
更要命的是,蒙古部落这次造反有如神助,西北路招讨司镇压不利,再这麽下去要不了多久动乱就会波及临潢府。
虽然燕云一带是大辽治下最繁华富庶的地方,幽州也是五京中住的最舒服的都城,但是临潢府是他们老家,他们无论如何不能眼睁睁看着蒙古人乱到临潢府。
耶律洪基继位那麽多年时常受挫,但是辽国的底子在那儿摆着,再怎麽受挫也不至于伤到根基。
他喜欢提拔说话好听的大臣就是因为国事听着不顺耳,国事已经那麽让他心烦,再不提拔几个说话好听的到身边这日子还怎麽过?
但是这次不一样,这次好像真的要动到根本了。
如果只有宋人要打,他们大辽未必挡不住宋人的攻势。
可现在到处都是乱子,西京已经没了,东京危在旦夕,死守南京就得眼睁睁看着蒙古人劫掠上京。
他们大辽说是五京,真正的都城只有上京临潢府一个,其他四个都是陪都,就算临潢府穷其他地方富庶也不能放弃临潢府。
如今临潢府有危险,他们必须率领大军回防。
这麽一来还要感谢萧十三在涿州一直当缩头乌龟,要是在涿州放开了和宋人打,他们现在连回防临潢府的三十万精锐都没有。
什麽都别说了,收拾东西回老家吧。
先度过眼前这关,燕云、燕云早晚还会回到他们手上。
朝中大臣:……
有自知之明的都被他们皇帝陛下的话给气笑了,他们怎麽拿到燕云的陛下不清楚?
只要地盘在中原人手上,除非宋帝中再出个石敬瑭之辈,不然以他们的国力绝无再将燕云拿到手的可能。
如果宋人没吃过契丹铁骑长驱直入南下的亏他们还能这麽想想,燕云地区在大辽手上百年中原王朝睡觉都睡不安稳,宋帝真要有割让燕云求太平的想法第二天皇位就得换人做。
放弃就是一句话的事儿,陛下真的想好了?
朝堂上吵的不可开交,大部分人都舍不得放弃幽州。
幽州在手他们还能指望拿回其他地方,即便不想山後九州也不要涿州,能有幽、蓟、顺、檀四州也能聊以慰藉。
要是连幽州都放弃,失去燕云地区的财赋支持,他们就只能回到百年前那种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情况。
没过过好日子也就算了,过过好日子怎麽可能甘心回到从前?
朝堂争执不休,耶律洪基也火了,不走也可以,临潢府怎麽办?就算他们不走,他们挡得住来势汹汹的宋军吗?
此话一出,满朝文武也都没了声音。
陛下说的也对,宋军士气正盛,反观他们大辽的将士都蔫儿的不行,现在离开还能守住临潢府,要是死守幽州可能最後哪个都守不住。
辽国朝臣吵的厉害,城中百姓也人心惶惶,大宋京城的气氛和幽州完全死两个极端。
太子殿下亲自到河北前线慰问,看架势没准儿这次真能拿回燕云。
老天爷,他们大宋出息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