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机场。
从东北赶来的记者宋培辰眼下一圈都是黑的。
根本兴奋得睡不着觉!!
从世巡赛第一次转播起, 他就没有睡过一场好觉,兴奋到颤栗的大脑,街道上彻夜的喧闹……相信不只他如此, 整个华国怕是许多人都无法安眠。
幸好, 他争取到了报社外派来首都拿第一手资料的机会!!
既然睡不着,干脆就不睡了, 大清早他就直接起床,简单吃了碗老北京杂酱面, 然后直奔首都机场。
即使在电视机里, 收音机里看到了、听到了一次次捷报,但亲眼看到短道速滑的队员们载誉而归, 肯定是完全不同的!!
他迫不及待想要采访到冬烈,采访到这样一群运动员,他要写出最激昂振奋的报道, 让所有人都看到祖国有何等风采、何等豪迈的年轻一代。
那就是祖国的未来!
不过……
他兴冲冲一大早赶到机场后,竟发现机场里早就蹲满了乌泱泱的人。
那场面,和春运时排队抢票也没什么两样了。
同行的记者也不少, 全都满脸兴奋,个个都准备好了长枪大炮一样的镜头。
宋培辰:!!!
这再也不是那个他采访多年, 冷冷清清, 甚至兼职就能做完的冰雪项目了。
他高兴啊。
他兴奋地跑过去, 和这些同行分享心中的激动和难耐的快乐。
看到记者证, 得知他就是那篇【少年自有少年狂, 一颗红心胜骄阳】的作者, 首都和各地的记者们也热情极了。
纷纷向他打听短道速滑各个队员的情况,尤其是冬烈。
作为同行,宋记者一下就听出来了, 不少人都是带着任务来的啊!!
想想也是,有志爱国的报社怎么会只有他们肃慎体育报一家?有志爱国的记者,怎么会独他宋培辰一人?
宋培辰扶了下他的黑色细框眼镜,很自信地宽慰大家:“放心吧,我第一次采访冬烈时就敢打赌,他会是媒体的宠儿,整个新闻界都会喜欢他的!”
记者同行们将信将疑。
虽然有报道在前,但行内人都知道,记者的笔是可以“妙笔生花”的。
很难想象出,到底一个什么样的人,值得一名优秀的记者说出“整个新闻界都会喜欢他的”这样的话?
不过这没有影响他们的心情。
他们继续高兴的交流着。
四面八方涌来首都机场的国人也无不欢快地激动交谈着,到处都是炸开的欢喜,宣泄着愤懑,大喊着痛快,高呼着争气!
明明是冬天,但所有人却觉得花光满目,宛若春游。
“看!!是不是那一架飞机?”
一声惊呼,引得乌泱泱的人潮都往停机坪的方向涌动一点。
远远看去,像是一大颗Q弹饱满的黑芝麻汤圆在荡荡的弹动。
“飞机停了!”
“门开了!!”
然后大家看到,率先走出来的两三个队员还在揉着眼睛,打着哈欠,高高举手伸着懒腰,满脸轻松地和同伴说着什么。
然后呆住,目瞪口呆的那种呆住。
像是被谁施了定身术一样。
紧接着,一个眼睛乌亮的少年兴奋地从人缝中探出半个身子,满脸都是“什么?什么?让我看看!”的好奇表情。
还没等他们兴奋欢呼。
就见领队冬国泰依稀在后面露出身影,表情威严地把几个队员都赶了回去,还扯着衣领提溜走了满脸兴奋的少年。
众人顿住片刻。
然后人群里爆发出一阵欢快的笑声。
还有人止不住笑地高声问记者:“哈哈哈哈那边的记者朋友们,刚刚那一幕有没有拍到?谁拍到了嚎一嗓子,我肯定去买你们家的报纸!”
紧接着就是一连串欢快的附和,“对对对,我也要买,买回家留念。”
到时候拿着报纸跟朋友可就有谈资了!
飞机里。
一阵兵荒马乱。
“队服都穿穿好!”
“杨青你的衣领塞进去了,赶紧翻过来。你你你,头发赶紧用手指梳两下。还打哈欠,伸懒腰,像什么样子?都用水打湿纸巾擦擦脸,精神面貌要好。”
坐了这么久的跨国飞机,人困马乏的,教练组恨不得一个个化身八爪鱼,赶紧给眼前这群队员收拾利索了。
短道速滑队的队员们,什么时候经历过这种阵仗?
他们向来都是安安静静的离开,又无声无息的回来。
那乌泱泱的人头,当真是吓了一跳!
冬国泰一阵忙活,转头就看到冬烈这个鹤立鸡群的家伙。
运动员们几乎从未面对过采访、也没接受过相应培训,此刻多少有点紧张写在脸上,惊喜又局促、激动又忐忑。
但冬烈格外不一样。
冬国泰瞧他那一脸心花怒放的兴奋样儿,就差把“我来啦!”写在脸上了。
看得教练组心咯噔一下。
生怕这小子又给他们送点“惊喜”
这次大获全胜,算是讨了个巧,下次各国选手都练好新的冲刺技术,说不定还特意防范着他们华国选手,事情可就不好说了。
可不能乱说话!
教练们偷偷瞄冬国泰。
冬国泰:“……”
他也愁啊。
这小子防不胜防。
他过去给冬烈把队服拉链拉高,严肃:“你等会儿不许乱说话。”
“什么话是乱说话?”冬烈问,又把拉高到脖子的拉链往下拉了拉。拉链到顶,这看起来也太呆了!
这话问的。
冬国泰觉得自己要是顺着举例说一句,肯定完蛋。
这小子一看就是想试探出底线,然后在底线边缘大鹏展翅。
他虎着脸:“那你等会儿不许说话。”
冬烈随口就应了:“行吧。”
看着冬国泰放心离去的背影,他啧啧两声,看来国泰同志没有什么被记者包围采访的经验啊。
冬烈直摇头,大叹:“还是太年轻。”
大约三四分钟的样子。
大家就等到了队员们重新走出来。
个个都精神饱满,整整齐齐地穿着国家队队服,依次从下机口走出来,看着就盘条亮顺,昂扬的精气神扑面而来。
此刻正是队员们人生中意气风发的辉煌时刻,虽有点紧张,但眉宇间无不带着喜气,精神爽快。
这样一群神采奕奕的年轻人阔步走来,甚至连初升的朝阳都压不过他们身上的容光!
穿过回廊,一路走到出口检票。
越来越近。
盼了许久的大家,眼睛都舍不得眨。
远远看着冬烈他们走近,只感觉眼前的机场好像都更亮堂了。
“华国队!!!”人群中有人没忍住兴奋大嚎了一嗓。
好像沸水落进滚油锅,安静的人群顿时沸腾起来,齐齐心头发烫得兴奋热嚎:“华国队——!!!”
这时候还没什么粉丝应援组织,也没有什么大粉牵头,自发前来的国人们却像是有默契一样,早早在蹲守时就兴奋得交头接耳商量好。
他们朴素又真诚,热情地从胸膛震出欢呼大喊:
“恭喜短道速滑国家队世巡赛美国站斩获六金!!!”
“恭喜短道速滑国家队世巡赛美国站斩获六金!!!”
……
他们连声音都不是特别整齐,甚至还有些没背熟的缺字漏字。
但声音非常大,非常响、非常用力!
那种饱含热情的、重重叠叠的声音,好似从四面八方涌来,滔滔巨浪阵阵拍打着,重重地震动着耳膜,狠狠地撞击着心脏。
砰砰砰……
心脏在狂跳,好像连整个机场都在颤抖,地板都在乌泱泱的人群爆发的声响中震荡。
不少队员都侧转身体,偷偷抬手去擦眼角涌出的泪花。
冬国泰不得不走到前面,举手微微前压,劝说着“好了好了”“感谢大家”之类的话。
终于现场气氛稍微缓和了一点,大家都在用力鼓掌,掌声热烈且始终不落地。
激烈的掌声中,每个人都喊着“好样的”“太争气了!”“冬烈!!”“贺盛兰!”“加油”等等之类的话。
最后还是艰难挤到前面的记者,给大家说着好话“大家可以听听咱们采访”“要让更多人看报道得知短道队员们的情况”等等,才勉强让现场激动的情绪平复下来。
记者们纷纷松了一口气,有的提问,有的举起脖子上挂的相机拍照,还有的摆弄着旁人看不懂的照相设备。
照片很快就拍够了。
但记者们发现报道内容远远不够。
寻常体育新闻或许还行,但是他们肩膀上都是带着任务来的,这次采访,最好是要进一步激发民族信心的!
力争要将此次的胜利战果扩到最大!影响力千百倍的激发!
君不见抗日救亡时那么多报社一次次不顾生死的报道出振奋人心的消息,一次次救民族于大厦将倾。这就是他们记者的战场啊!!
冬国泰教练确实是很威严稳重,答得也很沉稳周到。
运动员们也都非常好,各种“感谢祖国的培养”“感觉很高兴很自豪”“为国争光”“会再接再厉”的说法不绝于耳,任谁听了都要夸声好。
但是这都是小子弹,哪里能达到千百倍的效果?
他们要凶猛的手榴弹,要猛烈的大口径重炮!
然后焦急的记者们,目光不自觉地落到冬烈身上,猛然发现,冬烈好像还一言未发?
他们采访冬烈,冬烈不说话,还用询问目光看向总教练?
显然是被闭麦了啊!
一群记者纷纷将麦克风转向冬国泰,询问情况。
冬国泰一脸镇定:“冬烈嗓子不舒服。”
然后人群里忽然传出一阵哄笑。
冬国泰:?
他几乎是下意识的回头,果然看到冬烈瞪圆了眼睛看他,满脸“我怎么不知道我嗓子不舒服,教练居然也会说胡话”的震惊。
面对周围所有人的起哄,还有记者的围追堵截,冬国泰节节败退,只能瞪了一眼这小混蛋,低声:“你谦虚点,别太狂了。”
谦虚?
冬烈冷不丁就想起来了那个“骄傲使人落后”的任务,他乌亮的眼睛笑出狡黠,爽快应
下:“你放心!”
他肯定谦虚,他还要很多人发自内心地夸他是个谦虚的人呢!
他一转头,便满脸无辜又正直的卖掉冬国泰:“总教练终于肯让我说话了,可憋死我了!”
人群又当即哄笑一片。
记者们精神一振,重炮有戏啊!
暗中撺掇了这次起哄的宋培辰一个健步,抢在第一个递话筒问:“请问你对此次世巡赛连夺六金有什么感想?”
记者们心里又是一急,你抢到了倒是问点好问题,这问题都问烂了,得到的回答不是“高兴”“自豪”就是“再接再厉”
冬烈挑挑眉,对准他的话筒,灿烂一笑:
“我的感想是,我可真是一个谦虚的人。”
闻言众人一愣。
又听冬烈继续臭不要脸地感叹说:“明明咱们升了足足六面国旗,奏响了六次国歌,但是我在之前被采访的时候,显然只说了六分之一。”
“人家是话不说满,我是只说了个小葱苗头头。”他亮着眼睛看大家,对着话筒笑着猛一亮嗓:“大伙说说!我是不是可太谦虚了?”
这那里是询问?对着这样眉目间都是雀跃快活的少年,大伙一点也不吝啬自己的善意,纷纷笑着大声配合:
“哈哈哈当然是!!”
“没错!咱们的运动员还是太谦虚了哈哈。”
“是啊,没有人比冬烈你更谦虚啦。这么大的惊喜都只给咱透个小小的口风,这不是谦虚是什么?”
记者们激动得脸都红了,奋笔疾书,狂按快门。
手榴弹可不就来了吗?到时候随便一个“冬烈说:他其实是一个谦虚的人”可就要炸出不知道多少沉默的人,惊掉多少人的眼球。
冬烈听了一圈夸奖,美滋滋的,但他还不满足,冲记者们提醒道:“这问题可一定帮我报道出去!”
他没有一点不好意思,还一脸真诚,感叹:“大家肯定都觉得我是个顶顶谦虚的人。毕竟像我这么谦虚的人,已经不多了。”
冬国泰:“……”
教练们:“……”
队员们:“……”
能要点脸不?
看着冬烈一脸“我可真谦虚”的自信表情,再看看兴奋不已的记者,还有笑得合不拢嘴、连声称赞的围观者,短道速滑国家队整个都傻掉了。
记者们激动不已!!
宋培辰说的果然没错,冬烈就是媒体的宠儿,他会受到整个新闻界喜爱的!
很快有激动的记者抢到第二个发问的机会,他语气都兴奋得微微颤抖:
“这次出征,除了乔柳选手被惊呼‘小快灵,幽灵的灵!’之外,还有西方媒体大力称赞你为‘华国的迈克肖恩’面对赞誉你比肩这样一个划时代的前辈,你是否有信心,自己日后能达到那样宏大成就?”
冬烈看了一眼这个记者。
见他眼神真挚,显然确实非常骄傲于这个评价,稍微动了动眉。
又看了看周围人的神色,显然都希望他能豪爽自信的应下——他们的少年同样能达成那样震惊世界,雄踞一整个时代的亮眼成就。
他没表现出什么异样,还对着话筒笑夸着:
“迈克肖恩确实是一位非常强大的选手,他有一整个独属于他的辉煌时代,对于‘华国的迈克肖恩’这个名头,我的想法一直很坚定。”
记者的眼睛都亮了,话筒凑得更近。
围观国人脸上也露出一丝期待,就等着他给出肯定的答案。
冬烈握着话筒,轻笑:
“为什么不能是大家称呼他为‘美国的冬烈’呢?”
乌泱泱的人群倏然定住,面带激色的记者们也如凝滞不动,嘴巴微张,只呆呆的保持着看向冬烈的姿势,宛如雷击。
冬烈也不管自己造成满堂噤声的震撼效果。
他随手放下话筒,眉宇间是一抹矜傲。
那是少年狂气,不肯向任何人低头的少年傲骨。
冬烈瞧瞧眼前似乎进行不下去的采访,耸耸肩,率先朝外面走去,顺口招呼队友:“走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