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兔兔虾饺 这是我吃过的第二个这么优秀……

在邢高杰的预料中, 这一刻评委面前的光幕上转播的应该是他的一举一动。

不然放什么,放没了厨房机器人后选手们把肉丁和笋丁切的大大小小的特写吗?还是放被面烫到龇牙咧嘴,迟迟不敢下手的尴尬表情?

于是邢高杰略夸张地用油润好了拍皮刀, 揪下一个面团搓了搓, 拿起拍皮刀碾了上去, 动作确实行云流水, 如果不是幅度稍微大了点,根本看不出来他在炫技。

拍好的皮一字码开, 正好二十个,甚至都不准备多拍几个备用,可见邢高杰十分有把握。

可是评委们看的不是他。

评委室有个大光幕, 每个评委面前还有一个小光幕可以切换,方便观察不同选手的表现。

人都倾向于欣赏让自己觉得赏心悦目的画面, 不知不觉中,大半评委都把画面调到了对准南荼的视角,控场的工作人员一看,干脆切到大屏幕上, 看的还更清楚。

南荼的进度也到了包虾饺。

一张纤薄又延展的饺皮拿在手里, 另一只手加好满满的馅料。拇指撑在饺皮一端, 只用两根食指, 一推一折,雪白

饺皮的边缘在手指的推动下微微摆动, 贴合粘紧, 像被风吹动的裙摆, 又像起伏的浪涛。

还没等评委们回过神来,一个十二褶的虾饺就包好了。

真奇怪,只是看到了虾饺的包制过程, 竟然看出了一种飘逸感。

虾饺的制作流程严谨又紧张,每一个步骤都不能拖延,反而到了最后包虾饺的时候要放松。不是说整个人放松,而是手指不能紧绷,越是卖力地捏,最后捏出来的褶反而呆板僵硬。

不管是专业评委还是大众评委们,此时都看南荼包虾饺看得入了迷。

在专业评委看来,南荼的动作流畅一气呵成,虾饺皮皮薄如纸、厚薄均匀,大小也惊人的一致,等包虾饺时,动作又精准得富有美感,等虾饺在案板上摆了一排,所有虾饺都像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有心人一数,全是整整齐齐的十二褶!

这样的厨师一看就身经百战,方才熟能生巧,要是谁只看到她年轻的外表就轻视了她,一定要吃亏的。

而在本身是外行的大众评委眼中,这个年轻厨师人美,做的菜也美,难怪有人说厨艺不是做饭那么简单,这明明是一门艺术!他们简直迫不及待要尝尝南荼的虾饺了。

有了南荼珠玉在前,评委们切换别的视角时的观感就不一样了。

这个选手速度好慢,人家进度快的虾饺已经包上了,慢点儿的也开始拍皮了,这个还在做虾饺馅,一看就是刀工不行,时间都浪费在了切肉丁和笋丁上。

又看到这个选手把馅料放到了一边,急哄哄地去烫面,岑锦文微微摇头,虾的胶质没完全打出来,虾饺就已经失败一半了。宁可进度慢一点,也不能操之过急,因小失大,比赛又不限时。

再看另一个,一板一眼,不错,就是中规中矩没什么看点,下一个。

大光幕调到了邢高杰,专业评委认识邢高杰,大众评委不认识,看了一会才回忆起来,这是那个不怕烫手的大叔。嗯,包的也挺熟练的,下一个。

邢高杰浑然不知自己媚眼抛给了瞎子看。

这时,盯着摄像头的工作人员连忙提醒控制光幕的同事:“切南荼。”

不是刚用了一大段时间专门看她包虾饺吗?这才一会儿又要切回去?难道是吃了人家的萝卜丝饼帮忙拉好感。

负责切换大光幕视角的工作人员需要秉持公正的态度,不只是为了纪录片拍摄。

除了菜品的味道,评委还会倾向于投票给自己更熟悉的选手。选手获得的关注度越多,得到评委票数的几率也会变高,除非真的有值得关注的地方,否则个人的大镜头不宜过多。

但只看了一眼,工作人员就果断切了画面。

只见南荼的虾饺制作已经到了尾声,还剩下最后三个。

还是十二褶,还是那么行云流水的美感,只不过最后收口时,南荼把收口处的一小点面团捏长,从中间一分两半,又把虾饺整只翻过来轻压在这一分为二的面团上。

重新把虾饺摆正,南荼的筷尖探过去,将一枚橙红的鱼籽点在虾饺尖端。

一个活灵活现的兔子赫然出现在众人面前。

兔兔虾饺!

它有着长长的耳朵,一直贴到拱起的脊背上,全身的颜色是如雪的白,一点橙红的眼睛炯炯有神,圆滚滚的身体蹲踞在台面上,整个线条流畅圆润,看起来憨态可掬。

因为买了全息头盔而被抽中的幸运儿们在心里此时齐声呐喊:“幸运之神再眷顾我一次,我要吃兔兔虾饺!”

南荼只做了三个兔子虾饺。

到时候能不能分到他们手里,还真的要看运气。

虾饺上锅以后,厨师就轻松多了。有机会左顾右盼,看看其他人的进度。

已经有人宣布制作完成,将作品送到评委面前了。

这个人既不是名气最盛的邢高杰,也不是获得最多关注的南荼,而是一个全程没引起什么注意的厨师。

这个厨师是这样想的,拿不了味道第一,靠着做菜速度第一,说不定也能给评委留下好印象。和其他选手水平相近时,评委记得他是今天第一个制作完成的选手,也许他就脱颖而出了。

如果赛制是打分制,抢这个头彩还真没错。这个时候评委还不了解所有选手的水平,一般都不会给第一个选手低分。

现在是投票制,每个人手里只攥着唯一的一票,不到最后一刻是不会轻易投出的。

评委之一、银河星厨艺泰斗曲新荣评价他技艺娴熟,制作的虾饺在外观和口感上都达到了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准,期待他在未来的比赛中会有更好的表现。

这个选手很受鼓励,本来他就没抱着获胜的希望,只想着多和同行们同台切磋交流经验,要是能得个好看的名次就更好了。

下一个示意制作完成的是邢高杰。

与他制作的虾饺一比,上个选手就相形见绌了,不仅虾饺个头小上一圈,连饺皮都没有邢高杰的透亮。

点点虾肉的嫣红透出,蒸熟以后饺皮的边缘几近透明,上面的褶子也整齐细腻,叫人一看就知道“水晶虾饺”这个菜名果然名不虚传,当真轻薄透亮像水晶一般。

评委们纷纷举筷品尝。

不愧是老牌餐厅的老牌厨师,出品一如既往的稳定优秀。

抽奖获得资格的大众评委们吃到第一个选手的虾饺时,都觉得好吃极了,好几人甚至都已经暗暗决定要把票投给这位厨师。

杨凌就是其中一个。

听到专业评委们在表扬这位选手效率高,技艺娴熟的同时,言外之意又说他其他方面只是中规中矩,杨凌在心里还有点为他打抱不平,她觉得这份虾饺已经很优秀了。只可惜没给她发言机会,否则她一定要好好夸一夸第一位选手。

没想到吃到第二份时,味道还能更好。而且不是好了一丁点,是一入口就能感受到满□□开的鲜美滋味,一下就把刚才那个选手给她留下的印象冲淡了。

其他大众评委的想法也大差不差。还好刚才没贸然出头,差点暴露了自己不是专业人士的缺点。

一边吃着虾饺,杨凌一边想,这全息头盔买的真值,不仅有美食吃还长见识呢。

这满口虾肉吃着真过瘾,鲜甜爽口,笋丁爽脆,加进馅料里的肥肉都好像化作肉汁似的摸不到踪影,只留下了让人回味无穷的鲜香。

虾饺尝过了,又到了评委点评的环节。

这次大众评委也有发言机会了。被邀请点评的杨凌斟酌语句道:“这份虾饺端到我面前,晶莹透亮,美的我都不舍得吃了。吃过以后又觉得虽然美,但进到我肚子里就是它的归宿,这么皮薄肉脆、鲜嫩多汁的虾饺,我绝不能这么放过了它。”

大家都善意地笑了起来。

她的评价其实已经谨慎了不少。万一夸的太猛,后面又遇到更好吃的虾饺怎么办,显得她一惊一乍的没见过世面。

专业评委大加赞誉,连唐琛也不得不承认,邢高杰确实是有真材实料的。

等轮到岑锦文时,点出这份虾饺出众之处之后,她话锋一转。

“如果非要挑出什么缺点,问题那就是这份虾饺饺皮的存在感稍微有些低了。让人的关注点全在馅中,略有讨巧了。”

不说虾饺,就是普通饺子也讲究皮薄馅大,皮儿只是个拢住馅儿的工具而已,存在感弱那不是应该的吗?

不过因为评委,当然不能一味的夸奖了,显得好像被买通了似的,没有毛病也得挑出点毛病来。邢高杰虽然点头表示虚心接受意见,心里其实不以为然。

而一众评委中地位最高的曲新荣只在一旁点头,并不接话。

邢高杰是他师兄的徒弟兼女婿,关系不能说特别近,也没远到哪儿去,他就不说什么了。

邢高杰的虾饺大获好评。

一时间,选手们都不想做排在邢高杰之后的那个。

前一个选手制作的菜品味道越糟糕,就越能衬托出下一个人厨艺高超。现在给评委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邢高杰,谁排在他后面被点评,那不是撞到铁板上了吗?

所以大家又开始默契地磨磨蹭蹭。

南荼这时开口道。“我做好了。”

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其他选手都敬佩的看着她。

和南荼不对付的彭浩要是看到这一幕,一定会幸灾乐祸起来,可惜他实在

无暇关注周围了,人家的虾饺都上锅了,他还没包完呢。现在听到有人说自己做好了,觉得心头上又重重的压了一块大石头。

南荼的虾饺被分到各个评委面前,有两个大众评委拿到了兔子虾饺,当场就笑开了花。

“旁门左道!”一边等着比赛结果的邢高杰轻嗤一声。

虾饺的点评,从呈现在评委面前的那一刻就开始了。

好的虾饺大小像核桃,形状如弯梳,又有捏出来的数道褶皱,如同梳背,所以叫做“薄皮弯梳饺”,超过了这个大小,皮容易兜不住满满的馅料,所以要加厚饺皮,看起来加的料更多了,其实是以牺牲了饺皮的口感为代价换来的,成了厚皮大屁股饺。

南荼做的这个就是标准的“薄皮弯梳角”,一众评委都是看着她是怎样亲手制作出这么漂亮的虾饺的,只觉得光是在卖相上,南荼的虾饺无可指摘,简直可以称作完美。

再尝尝味道,挑开那层薄却有韧劲的饺皮,鲜美的汁水顿时涌上舌尖,浓浓的香味充斥着口腔。

细切的笋丁在齿间有一种奇妙的弹脆咀嚼感,越发衬托出虾肉的自然清甜,让整个虾饺在鲜味浓郁的时候又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清新。再配合薄韧的饺皮,口感层次丰富,实在是让人惊喜。

杨凌心道:“看来我发言小心谨慎是对的,这些大厨的虾饺一个做的比一个好吃,我要是刚才把话说的太满,后面就不好意思把票投给其他选手了。”

曲新荣说话了:“提到虾饺,大家都会说饺皮难拍,虾饺难包。对不甚擅长这道点心的厨师来说,拍皮和包虾饺就是最大的难点了。

至于馅,谁还能调不出馅了?”

“但千万不能因此忽略了虾饺馅中的调味技巧,虾饺的原材料种类不多,调味料的数量也不复杂,所谓大道至简,在虾饺这样一道点心上也有所体现。

越简单反而越难,不能喧宾夺主,只能烘云托月,这才是考验厨师的地方。”

“我想说的是,这份虾饺不仅卖相出色,调味也精湛,确实让我惊艳。”

唐琛只说了一句话:“这是我吃过的第二个这么优秀的虾饺。”

立刻有人好奇提问了:“第一个是谁做的?”

唐琛:“是这位厨师在海选的时候做的虾饺。”

嗐!绕来绕去,原来还是夸南荼的!

正等着送上自己作品的其他选手傻眼了,本来是不想撞上邢高杰这块铁板,等了一会儿,确实把上一块铁板抽走了,结果给他们换了一块更厚的?

抱着也许是今天评委心情好,见谁夸谁的希望,剩下的选手接二连三的宣布制作完成。虾饺已经蒸好,实在是没法再等下去了。

马上他们就知道什么叫现实教做人了。

“虾肉上劲程度不足,口感太松散。”

“饺皮的制作略显粗糙,缺乏韧性。”

“调味上略有瑕疵,追求调味的鲜而不是食材本身的鲜,本末倒置。”

有个选手还得到了“虾仁处理的很干净”“潜力的进步空间都很大”的评价,言外之意不就是实在挑不出什么可夸的吗?

柯燕桦得到的点评很中肯,指出了她在处理虾肉的时候的几个动作斩断了虾肉的纤维,是导致出胶不足的主要原因。柯燕桦领受了批评,反而觉得学到了东西,还很高兴。

彭浩排在倒数第二个。

闻溥真咬了一小口就没再动这份虾饺,说道:“好咸。”

彭浩的心猛的一沉。

都怪工作人员拿走了他常用的调味勺,才让他一时没拿捏好盐的用量!

也不能只怪调味勺,如果这份虾饺的其他地方出色,还能说上一句瑕不掩瑜,但稍一咀嚼就能感受到馅料内笋丁颗粒大小不均,每当咬到过大的笋丁时,口感都十分突兀。

等最后一位选手的虾饺也被点评过,就是正式投票环节了。

过了一会儿,工作人员宣布了结果:“恭喜来自南来饭馆的厨师南荼,你的虾饺获得了十七票!恭喜你成为本次美食记忆大赛虾饺选拔赛的冠军!”

柯燕桦忙向南荼道喜,附近的工作人员也微笑看向南荼。

其他选手虽然失落,但也在尽力调整情绪。

坏消息是,冠军不是他们,亚军也不是,好消息是,因为南荼狂揽太多票数,除了得到十七票的南荼和三票的邢高杰,其他人全都并列第三。

虽然说一票都没拿到很丢人,但也比排名排到六七八九名好看一点。

于是他们也上前恭喜南荼。这次比赛虽然属于商业赛事,但评委中也不乏厨艺界的重量级人物,能胜过声名远扬、比南荼足足多了二十多年经验的邢高杰,南荼的厨艺确实不容置喙。

只是以前从未听说南荼的名字,从哪冒出来这样一个人物?

只有邢高杰的脸黑如锅底,一句场面话都说不出来,愤然离席。

————

在后台,邢高杰遇到了给南荼颁过奖的曲新荣,忍不住抱怨道:“我叫你一声师叔,您连前面有那么大一个坑都不愿意提点我一句。早知道这个比赛是为了捧新人,我根本就不会参加。”

在他看来这种小比赛,就算拿了冠军也算不上什么增光添彩的事,何况现在不止输了,还输给了一个寂寂无名的小厨师!

曲新荣看了他一会儿,才说:“你觉得冠军是内定的?”

邢高杰沉默不语,脸上的表情却昭示是他就是这么想的。发现自己只得了三票后,邢高杰又去查了这三票来自哪个评委,如果这三票都是专业评委中最权威的人投给他的,那他就有底气控诉赛事方操纵比赛结果了。

但是回看了投票结果,发现连自己亲师叔曲新荣都没给他投票。

“难道不是?”邢高杰反问,“还是说您是为了避嫌才不投票给我的?”

曲新荣说:“看来岑锦文的点评你是一句也没听进去。”

他又道:“我这么大岁数了,半截身子埋土里的人,给我什么好处,能让我为了捧新人当着这么多人面说谎话?况且举贤不避亲。你还不是我徒弟,也不至于到避嫌的地步。”

他这样一说,邢高杰更不愿意接受了,难道要他承认他那些意义做了这么多年的虾饺,结果比不上年纪还不如他入这行年份的南荼?

曲新荣看他依然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输给南荼,叹了口气,还是提点到:“虾饺是我师兄的看家本事,他也毫无保留的传给了你。我记得那时候师兄做的虾饺个头还没有这么大,皮也没有这么薄。”

邢高杰闷声道:“我在云顶食府这么多年,从来没放弃对虾饺进行改进,人人因循守旧,厨师这一行就死了,迟早要被机器人替代,这个理念不也是您推崇的吗?”

“有人爱看大肚饺,你就把馅做大,有人爱看水晶皮,你就把皮拍薄,那你舍弃了什么呢?”曲新荣循循善诱。

邢高杰的确有真材实料,同样是多放馅料,其他人做虾饺只能同时加厚饺皮,否则一定露馅。邢高杰不一样,他还能把皮做得更薄。

这是他苦心琢磨的技巧,光是皮的配方就试过不下百次,成品做出来也引得四方赞叹,说从未见过这个个头,皮还如此轻薄的虾饺。

邢高杰性格有点虚荣,对这些赞美十分受用,之所以往这个方向下功夫,也有点炫技的意思。味道从九十分进步到九十五分,未必人人都能尝出来,皮薄一分,馅多一团,长眼睛的都能看见。

但今天曲新荣的质问仿佛一道炸雷,响彻他的耳边。

对啊,那他又舍弃了什么呢?

邢高杰想到了岑锦文的点评,说他虾饺饺皮的存在感低,是“讨巧”。

要是饺皮不重要,存在感越低越好,那为什么不抛弃饺皮干脆只吃馅呢?虾饺皮本来就不是越薄越好,厨师包虾饺时捏褶,一般都是九至十三褶,褶越多越见厨师的精细手艺,其实不只是为了好看,而是让饺皮层次丰富,有咬口。

吃虾饺时,皮与馅一同入口,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邢高杰追求震撼的视觉效果的同时,舍弃了饺皮的口感,在云顶食府,没有人会去指出他这个问题,但却过不去专业评委那关。

甚至连对虾饺本身并没有多少了解的大众评委们,有南荼的虾饺作为对比,也能区分出到底是谁略胜一筹,票数就已经证明了一切。

邢高杰脸色灰败,遭受的打击之沉重甚至胜过被南荼夺走了这次比赛的冠军。

“走吧。”曲新荣说。

“去哪……?”邢高杰不明所以。

“去找南荼。”到底也是他关系最好的师兄的女婿,曲新荣脸上流露出对后辈的关切,“豁出我这张老脸,也得让你尝尝南荼做的虾饺。否则你没两天又忘了今天的教训,觉得人家这个冠军拿的名不符实。

邢高杰涨红了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