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九。
这几日街上热闹无比,大人出来置办年货,孩童在外玩闹,杂货铺首饰铺子客人是最多的,哪怕年根下还在干活,那铺子伙计掌柜的脸上也是带着笑的。
夜里能看见放烟花的,早起还有放爆竹的声音,伴着家里的鸡鸣,显得分外吵闹。
崔如英今儿是被吵醒的,天还黑着,可她也不恼,也就放这么几日,过年是该热闹。
崔如英起来之后先梳洗,屋里炉子上烧了热水,哪怕晚上炭火灭了,可炉子上的水还是温热的。
梳洗过后,崔如英去厨房锅里拿了个蒸红薯当早饭,时辰尚早,她以为二丫还没醒,可去后头看,二丫已经早饭都吃完了,已经收拾妥当,笑着问:“如英,我们什么时候出门呀?”
崔如英:“这会儿还早,等天亮吧,爹呢?”
二丫道:“去外头放爆竹了,四郎五郎也去了。”
四郎五郎胆子大,从一挂上拆了些小的,估计就在巷子里玩儿呢。
崔如英道:“这会儿就卖肉的,我们再等等,天亮了热闹。”
白日还有顶碗的,崔如英昨儿见过有人在斗鸡,又热闹又好看。晚上有灯会,什么打铁花踩高跷,舞龙舞狮,好多人围着看。
二丫也喜欢看这些,不过今儿还有更要紧的事,买东西。
这是她自己赚的银子,二丫心里盘算着怎么花。
等天一亮,姐妹俩先在南街转悠一圈儿,南街东西便宜,先去布庄买了些碎布头。
二丫从前跟许娘子学过刺绣,许娘子以前就是做绣娘的,二丫爱做这种细致活儿,学得也不差,闲暇的时候可以绣些荷包什么的,既打发时间还能赚银子。
除了这个二丫还买了首饰,还是去金云阁买的,她倒是没买自己没有的,而是又买了一支钗子和朵珠花,模样小巧好看,付了银子她就簪头上了。
二丫自己也看不见,不禁问妹妹,“怎么样呀,好看吗?”
崔如英道:“好看!特别好看!二姐就跟仙女似的,你说怎么有二姐这么厉害的人呢,又会绣花又会包包子,学菜也快,认字也快。”
二丫看看左右,“哪儿有,你就会胡说。”
钗子不重,钱还剩些呢,她就给芸芸买了对耳珠,她和芸芸关系更亲近一些,偶尔芸芸还会来铺子帮忙呢。
年岁相仿,芸芸却没什么首饰。
崔如英如今是不缺什么,在南街摊子上买了些红封,还买了两副春联,到时候在家里贴一副,然后再去铺子贴一副。
看摊子上的窗花好看,她又忍不住买了些,贴窗子上肯定喜气洋洋的。
看崔如英买这些东西,二丫就忍不住说:“你倒不如买几张红纸,你写的字就很好看,你写多好呀。”
崔如英道:“我这才练了多久,哎呀,又不贵。二姐二姐,你看那还有卖灯笼的,红红的好好看呀,我们也买两个挂门口吧。”
城东巷子里住着的不差钱,好多家门口都挂了灯笼,张灯结彩好不热闹。远远看去,就像冬日的一簇火,尤其到了晚上更是好看。
红灯笼可以挂家门口,铺子门口也挂上,到时候客人在街上走,一看就知道这家开门做生意了。
崔如英远远看着,上头除了有写“福”字的,还有写 “禄”的,正好对应福禄双全。
崔如英:“这个好这个好。”
她还赚了五钱银子呢,在街上转悠这么久,还没花光呢。
二丫说道:“这也就白日看着好看,咱家晚上家里大多时候没人在家的,到时候谁管把灯笼取下来再点上呀,不成不成。”
崔如英笑着道:“我这不在家嘛,也就过年挂挂,就买两个!”
说完她就跑过去挑灯笼付钱了,这灯笼也不贵,三文钱一个五文钱两个,红纸糊的,架子是用竹子做的,看着倒也结实。
二丫劝不住,只能帮着妹妹拿灯笼。
姐妹俩一路走一路看,崔如英这回是买了不少东西,零零散散的,要不是有二丫帮忙拿着,她还真拿不住。
走走停停,一上午悄然而过。最后二人又在街头看了会杂耍,这才回家。
崔如英意犹未尽道:“二姐,还是白日好,比晚上看得清楚。”
二丫点点头道:“那倒是,这可是好手艺,你说一个人竟然能驮那么多东西,还有在上头那个也厉害,我都害怕她掉下来。”
俩人也不白看,一人给了一文钱的赏钱。
二丫显然也忘不掉,到家了还想着刚刚看的杂耍。
回到家,崔大山正在炖肘子,听动静邻着铲子出来,看了一眼道:“咋买这么多东西,又乱花钱。”
崔大山在吃上舍得花钱,但这些东西只能看不能吃,不用也不打紧的,他就不乐意买。
崔如英道:“又不贵,哪里是乱花钱。爹,我去挂灯笼了,铺子也挂上。二姐,你把窗花给贴上。”
崔大山拿闺女也没办法,这又回厨房炖肉去了。
崔如英那会儿买了两个猪腿,崔大山今儿上午炖的肘子。他以前没做过,就是按照崔如英教着做红烧肉的法子做的。
这炖出来倒是还挺香的,今儿家家户户都在做饭,崔家这香味儿并不明显。崔大山此时此刻又觉得搬家好了,厨房大不说,吃个肉也不至于有人说酸话。
崔大山一大早起来,放了爆竹之后就回家炖肉了,今天要把肉啥的都炖好了,他还烧了几条鱼,如今家里日子好,鱼是裹了面糊用油炸过,再下锅炖。
今儿炖了四条鱼,明儿回锅也入味,年夜饭吃一条,初一吃一条,剩下的想啥时候就啥时候吃。
油多,崔大山还炸了些东西,有崔如英点名要的炸鸡肉条。
其实就是把鸡的鸡胸那块切下来,切成细条腌一腌,然后裹上面糊炸,跟鱼的还不一样,不是鱼却要有鱼的鳞片,做起来还怪麻烦的。
而且一只鸡就那么一块儿鸡胸,好在这块肉炖出来柴,自家吃也不在乎炖鸡少几块。
吃饭这上头,崔大山向来是听崔如英的,闺女说咋吃,他就咋吃。
炸出来之后他尝过,味道的确不错,入口酥脆鸡肉嫩滑多汁,摆出去没一会儿就空了。
杀了几只鸡,鸡胸全让崔大山切了,今年的东西真是多呀,崔大山都觉得吃不完。
每个屋里都摆上水果点心,酒崔大山也备好了,那会儿崔如英给他买的,就等明儿晚上许娘子回来,家里吃个年夜饭,守岁一晚,就到明年了。
崔大山盼着几个孩子能够多吃一点,所以做吃食时也细心,生怕不好吃了。
往年家里没这条件,今年就多做些,吃肉一直吃到正月十五,这才叫热闹。
对崔大山来说,过年那就是家里孩子多吃肉,许娘子也回来,一家团聚那才叫过年。
别看一直忙,没片刻清闲的功夫,可是崔大山心里乐意,脸上笑呵呵的。
他就盼着自己手艺能好点,做得好吃点儿,崔如英嘴挑,崔大郎一直在书院,可回来了在家里能多吃点。
四郎五郎才从外面回来,一听崔如英要去挂灯笼,也跑出来跟着挂灯笼去了。
他们心里的过年,就是出去玩儿,玩炮仗打雪仗,吃吃食在外面玩儿到天黑才回来,哪怕脸冻得通红也不在乎。
崔大山看着孩子们跑跑跳跳,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明日许娘子就回来了,这是真好呀。
中午家里就简单吃了点儿,别看炖了肉,厨房都摆满了,可那是明儿吃的,也就刚出锅的时候一人尝了一口。
崔如英觉得她爹做的味道不错,马上就要大鱼大肉吃到正月十五了,今儿吃简单点也好。
何况许娘子还没回来,哪怕许娘子吃不了这些油腻的,那也愿意一家人坐一块儿。
下午崔如英也没睡觉,又拉着二丫去街上转了转,等到晚上街上更热闹,华灯初上,大酒楼还在做生意。
街上多了好些卖小吃的,姐妹俩看了一晚上的舞龙舞狮,还有打铁花,这个是真好看,烟花是在天上的,铁花是在地上的。
这个东西平日里没有,也就过年这会儿能看到,热闹又稀奇。
都围着看,街上一层一层的人。
崔如英这会儿才能体会到京城的热闹,是国都,也是百姓住着的地方,有烟火气,也比别的地方见到的新奇东西多。
酒楼客栈的二楼,有文人墨客拎着酒壶畅谈,房檐屋顶有没化干净的雪,到处是红色和橙色,灯笼的火光把这片街道照得,恍若白昼。
街上大人小孩儿都有,不过崔如英就没让四郎五郎出来,由崔大郎看着。
天黑人多,热闹也乱,可别跑丢了。
这年头,天子脚下人贩子也有。
二丫也怕,看这些的时候紧紧抓着妹妹的手,根本不敢松开。
等回到家,把门插上二丫才松了口气,“今儿可晚了,你快回去梳洗,也早些睡觉。”
说着身后不知哪家放烟花,好大一朵,火花在天空绽放,然后缓缓落下。
二丫脸被烟花光忙照到,她笑了笑,“明儿一早放爆竹肯定多,估计不能睡懒觉了。”
二丫觉得过年就是出去转转,不用干活还能买首饰,多好呀。
崔如英点点头,梳洗好躺在床上的时候,被窝里有汤婆子,在床上能看见炉子的火光,一点都不觉得冷。
在她心里过年就简单多了,不上课放假,这个时候过年氛围比以后浓,再加上家里日子过好了,所以每日都是欢声笑语。
崔如英在被子里翻了个身,把被子往上扯了扯,次日天还没亮,就有人放爆竹。
噼里啪啦的声响中,迎来了大年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