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算的搬家日子是初六,崔如英数了数,那日上课,初四初五还放假。
好消息,要搬家了,更好的消息,要跟黄先生请一日假,这样还连着放三天!
想想这个心里就美滋滋的。
像这种大事不请假是不成的,崔如英道:“那日上课的,你要是去看的话,那也得请假。”
楚玉珠心里一喜,正了正神色道:“没事哒,没事哒,一日而已,耽误不了功课。”
她还巴不得请假呢。
楚玉珠义正言辞道:“搬家多大的事,值得请,我都没见过搬家呢。”
楚玉珠从记事起,就在侯府住着了,搬家,她也想搬家。
崔如英笑了笑道:“那我们一块儿请假。”
这是大事,的确值得请假。而许娘子那头,正赶上那日看夜里,也打算请两个时辰的。
陆云蓁得知崔家宅子定下来也挺高兴的,这也不用她再让人留意了,接着只需要给崔如英留意庄子就是了。
陆云蓁笑着贺崔如英道:“恭喜呀。”
崔如英也笑了笑,“我都没想过这么快就能定下来。”
现在日子算好了,都想早点搬家,早点住进去。
崔如英还选了自己喜欢的屋子,这以后在家里住就比在侯府的舒服了,因为在侯府是跟田娘子同住一间屋子,她和她娘睡在一张床上,虽然这样更亲密,可她过了年都八岁了,也该自己睡了。
回家之后就自己睡一间,自己睡一张大床,不知有多舒服。
崔家搬家,陆云蓁就不去凑热闹了,不过因为崔如英的关系,到时候差人去送贺礼,怎么说也是喜事一桩。
她也问问了宅子多少钱,知道崔如英借了三百两,她倒觉得崔家夫妇俩还算拎得清,借女儿的钱总比拿女儿的钱好。对崔家来说,八口人住二进的宅子,又不用丫鬟小厮伺候,已经足够住了。好好经营铺子,不沾染坏习气,日子会越来越好的,别的慢慢都会有的。
因为要搬家,崔如英这几日都很高兴,上课偶尔都会走神,被黄先生说过之后才收拾好心情,认真听课进学。
同住一屋的田娘子知道崔家要搬家之后,也道了声恭喜,然后送了许娘子一个荷包,里面是装了二钱银子的礼钱。
田娘子脸上带着笑,“那日我也过不去,这提前恭贺了,一点心意,就当贺乔迁之喜了。”
许娘子心善,为人好相处,而且崔如英没少给她拿吃食,有时是点心,有时是崔如英从家里带来的包子。
这样送个礼,以后就当亲戚来往,日后就没准儿有用得着的时候。
许娘子推脱不过,只能收下,她嘱咐了崔如英,逢年过节给田娘子家准备一些礼物,也不好光收人家东西不回礼呀。
崔如英把这事记到心里,然后盘算了盘算,搬家那日会有多少人过来。
赵掌柜和李丰收就算不上礼也得管顿饭,因为给帮忙搬家了,而且暖房那日人多,显着这家亲朋多,人缘好。
还有崔大山的朋友,也有几个人的。
楚玉珠到时就跟她家坐一桌好了,她弄些好吃的菜,哪怕她爹说了不用她掌勺,那也可以把方子写出来,让崔大山照着做的。
还有刘婶儿,那肯定要来的,估计会带着孩子,一桌十二个人,怎么也得两桌子。
其他巷子里的街坊,就不请了。
关系不那么亲近的。
这崔家一走,巷子里好些人还不敢相信,本来冬日就没什么活儿,都在家里猫着呢,不少人还觉得崔大山开了包子铺,赚不了多少钱呢,肯定没做木工好。
都说崔大山傻,把按月拿钱的活给辞了,谁知道崔家一声不吭就搬了家!
巷子里还是这几日才知道的,因为崔家原先住的宅子住进新人了,放了两挂鞭,好不热闹。
这也怪冬日天冷,现在谁都不愿意在外面坐着说话,不然搬东西那两日指定有人瞧见崔家搬走了。
刘婶儿是崔家在南巷的邻居,从前跟许娘子关系就好,如今还在铺子干活儿。
这打听自然跟崔家关系好的刘婶儿家打听,不过刘婶儿总去铺子干活呢,很多时候都遇不着,这又开始问刘婶儿男人。
不少人都来问赵川到底是咋回事,赵川心里还有些不得劲儿,崔大山以前还没他有本事呢,这如今都搬新宅子了。
回到家,赵川的脸色不太好,他到家忍不住问过刘婶儿,崔家这一个月到底能赚多少钱。
刘婶儿不说,再说本来她就不知道啊,她只管做包子,又不管账,这哪儿能知道。
而且就算知道了,她也不能告诉赵川,那成什么人了。
赵川见她不说,不禁道:“肯定得有十几两,啧,你说崔家赚那么多钱,你们一个月工钱也就那么点银子,还不到一两呢,这也太少了。”
刘婶儿心里一紧,厉声道:“你这可就是胡话了啊,当初崔大山在木工坊,一个月也就五钱银子,你怎么不说木工坊一个月赚多少钱呢?再说了,你那是没看见开包子铺多累,早晨大早就起,晚上多晚才回来呢,风雨无阻的。
那早上摆摊的也赚钱,更辛苦,开大酒楼的也辛苦,咋光看见人家赚钱了。”
赵川一噎,“我就随口一问随口一问,你瞧你这还当真了。”
刘婶儿道:“你少听那些人在那儿胡说,崔家赚多少那都是辛苦钱,二丫才多大,都包包子了。说那些话的,都是不安好心挑拨两家关系的。还给我开得少,你去看看别的饭馆的厨娘,一个月给多少。”
一旁芸芸也道:“爹,崔叔还有如英他们都可好了,做生意也和善,所以才能赚钱的。”
刘婶儿道:“别人问了,你可不许在外面瞎说,我要是听到啥浑话,也没脸在崔家干了。”
刘婶儿如今一个月能拿六七钱银子的工钱,这已经很多了。再说,她还不是凭自己本事当厨娘的,二丫教她调馅儿,包包子又不是啥难事,谁都能做的。
赵川道:“我这人你还不知道吗,别人问我都说不知道,从没瞎说过,我也就在家里说说。”
他跟崔大山关系也不错,就是看崔大山发达了,心里不太得劲儿罢了。有点酸,所以说些酸话,别人问他,他真说不知道了。
刘婶儿哼了一声,从柜子里找了个荷包,“哼,你可别乱说。崔家搬家,我过去帮帮忙,还得上礼呢。”
搁以前也就拿点东西,如今得备银子,刘婶儿也没托大,装了二钱银子。
再多家里也拿不出来了。
到时候她也不带别人,就带芸芸去。
日子过得也快,崔如英已经跟黄先生请好假了,初四的早晨,正好赶上陆云蓁去酥饴斋。
月初铺子盘点,陆云蓁如今每个月都去铺子看看,给装了些昨日没卖完拿的点心,崔如英就从酥饴斋再回包子铺,这近多了。
往东南走一走就到了。
这会儿还是早晨,天刚亮,李丰收刚送完书院的包子回来,不过他闲不住,就在院子收拾崔大山做家具剩下的木料。
这个能当柴火烧。
崔大山大早起来做包子,做完也没睡,拿着刨刀在院子里打家具。
马上就搬家了,还有好些家具没做上呢,崔大山今儿给闺女打妆台,这东西崔大山以前做过,不过这回做得不太一样。
见崔如英回来,他拍了拍手上的木屑,“如英回来啦,路上冷不冷啊?吃饭了没有。”
崔如英道:“吃了吃了,跟三夫人坐了段路的马车,不冷。爹这是打啥呢,我带了点心回来,你们一会儿吃。”
崔大山说道:“打妆台呢,你看下头是腿,带两个抽屉,上面就是架子,能摆一些好看一点首饰,取用也方便,抽屉里就放一些不常用的东西。对了,你那床已经打好了,还得上漆,我前两天给搬新家去了。”
上漆上两次,还得晒晒,不过搬家第二天崔如英还得回侯府上课,那晚也不住,就先晾着,不着急。
床上带了柜子,崔大山琢磨得打张书桌,做个屏风,屋里大,屏风一分,就成里外俩屋了。
不急不急,慢慢来,做精细点儿。
自从做了月饼匣子后,崔大山脑子活络起来,做木工活儿多了许多主意。
别的东西他找人做了,有架子床,还有衣柜什么的。
给崔如英打 的都是他做的,床用的是红酸枝,颜色是红色,刷上漆之后可好看了。
那五两银子,大半花在了这上头,崔大山做了好几日了,这会儿巴不得闺女去看看。
崔如英道:“爹,这妆台也太好看了吧,不过我首饰少,都配不上爹做的这么好看的妆台。”
崔大山:“哪儿有,不值啥钱。”
崔如英绕着转了一圈儿,“爹做的就是最好的,爹,我想先去看看床。”
崔大山挠挠头,“嗯,去吧去吧。”
首饰少的话,过年再买新的。
崔如英拿着钥匙去了新房,打好的家具已经搬进来了,让本来空荡荡的家里多了丝人气。
崔如英直接去了自己屋子,进门之后忍不住哇了一声,这床是真好看,长六尺,因为是拔步床,所以宽下八尺。
单床宽有五尺多,足够两个人睡,再往外面是连着床顶的衣柜,对面是矮柜,矮柜上面有两个抽屉,然后是光滑的木板。
床前四脚立柱,上有雕花,正好形成个小回廊,下面铺的都是木板子,这样一看,显得格外干净整洁。
崔如英以前见的拔步床里面好多层,又是放妆台又是放马桶,但是她跟崔大山只要了两个柜子,一个高柜一个矮柜,矮柜上头还能摆一些花瓶,里面可以放被褥,床下面也有几个柜子,床面平整,因为这会儿还没刷完漆,所以也没铺褥子。
真好,她爹做得可真好看呀。
红木料就是好看,崔如英忍不住摸了摸,到时再把妆台和书桌摆进来,这个屋里得多好看呀。
崔如英又打来水,把屋里擦了擦,擦完之后她又去别的屋看了看。
二丫也选了屋子,在后头那排的东屋,里面摆了架子床和衣柜,不过就是普通的黄木。
虽然比不上妹妹屋里的,可二丫对此已经很满意了。
这是新打的,架子床大,何况她也知道,妹妹借了钱还拿了银子买家具,那自然是谁花钱谁用好的了。
她能有间新屋子,不用再跟哥哥分一间,睡新床有大衣柜,这就已经足够高兴了。
四郎五郎还是商量着住一间,他们兄弟俩关系好,哪怕能一人住一间了也不愿意分开。
崔大郎住在一进门的西屋,因为不常回来,他屋里还空荡荡的,他的东西崔大山想着以后再慢慢打。
崔如英下午去了趟布庄,又定了几床新褥子,正好合新床的尺寸。
这两日崔如英就看家里缺啥,紧着置办置办,也没花多少钱,崔大山见了给她她也没要,崔大山也挺高兴的。
初六是个晴天,昨儿赵掌柜就在铺子说了,明儿铺子歇业一日,不过没说因为什么事儿。
这可好,月钱照样发,还去吃席去。
崔如英也把菜单给崔大山了,明儿请客的菜有红烧肉、酸菜鱼、肉汤炖土豆、地三鲜、栗子炖鸡、白菜炖豆腐。
虽然只有六道菜,不过分量大。
而且以崔家的家境来说,这样的菜已经很是不错了。自然不可能像侯府一样,一桌十个人,但弄个十几道菜。
初六的早晨,冷风咧咧,可天晴云淡。天蓝极了,黄历上,今日宜搬迁,宜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