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子是银的,簪头是一朵桃花的形状。因为崔如英总在侯府,所以知道她娘哪里变了。
再看看崔大山,一脸笑呵呵,根本不用猜别人,一看就是她爹给买的。
崔如英上去就是夸,“娘,你头上这簪子真好看呀,哪来的?这也太好看了!”
崔大山不大自在地挠了挠头,又看了许娘子一眼。
许娘子头一回戴,听女儿这么说就下意识摸了一下,摸完瞪着崔如英说道:“管这么多干什么,风口站着不知道冷,快进屋去。”
崔如英瘪了瘪嘴,“爹给娘买簪子了,还不让说。”
崔大山赶忙道:“给你和二丫也买了。”
他的亲闺女呀,可快别说了,也不是多贵重的东西。
许娘子也道:“都是人呢,回家再说,快进去。”
她脸上带笑,崔大山又看了一眼,没见生气,心才放下来。
崔大山知道惦记闺女,两个女儿一人买了个小钗子,不大也不贵,打成了铃兰的形状,过节嘛,热闹热闹。
还有给四郎五郎一人买了个面具,也没花多少钱。
给崔大郎他是不知道买啥,缺啥再说吧。六丫还小,也没买。一个是最大的,一个是最小的,大的花钱多,小的还不会说话呢。
早几日崔大山就买好了,路上去接许娘子,许娘子还怪道:“买这些作什么。”
崔大山小声说:“这是打匣子的钱买的,现在铺子不忙,我可以多接点儿木工活。”
他从前也认识些人,就跟铺子里的桌椅似的,他赚的留作家用,铺子赚的和许娘子带回来的,可以都留着买房子。
就是没崔如英找的赚得多,几十文十几文的样子,聊胜于无。
许娘子能说什么,买都买了,接过来簪到了头上。
给许娘子的簪子花了二两银子,崔如英和二丫的小钗子加起来还不足一两呢。
崔大山自己赚的五两银子,这眼看着就花了一大半了。
钱是不禁花,搁以前,五两够一家八口花一年多。
许娘子也嫌花得多,太大手大脚了,可是崔大山又没给自己花,她还能说什么。
再说了,她也是真的喜欢。谁不喜欢好看的首饰,要是说了,以后说不准就不买了。
崔如英二话没说就去打酒了,今儿过节,晚上客人肯定少,大不了崔大郎顶上,让崔大山睡一下午呗。
赵掌柜和李丰收就少喝点,一两杯也不会耽误正经事儿。
她想着平常又不喝,今天不是过节嘛,喝一点无妨。
崔如英打的还是铺子里最贵的酒,四十文一斤,装在小酒壶里。
崔大山见了,也跟许娘子一样,怪道:“吃饭就吃饭,还打酒作什么?”
崔如英说道:“过节嘛,热闹热闹。不过晚上得做生意,你们别喝太多。”
崔大郎年纪小明儿还要回书院,就别喝了,崔如英拿了三个酒杯。这李丰收虽然年纪也不大,不过出门赚钱了,总得拿着当大人看。
等就剩两桌客人的时候,崔家也开饭了。
赵掌柜把饭菜拿出来,闻着炖鸡的香味觉得和以前吃得颇有不同,大约又是从侯府学来的。
这可是,老板娘去做奶娘,他们都跟着沾光。
两盆黄焖鸡,两道炒青菜,一道拍黄瓜,还有个蛋羹。
赵掌柜去拿蛋羹,崔如英看见说道:“这个给我娘吧。”
她对许娘子道:“娘,我给你蒸了个蛋羹,炒青菜的时候放的盐也少,你可以吃点那个。”
许娘子笑着点了点头,她回来也没说什么话,光顾着笑了,“我吃蛋羹就行,你们吃你们的,别管我。”
赵掌柜把蛋羹青菜摆到许娘子那边,他呀,挨着李丰收坐的,他觉得崔家还怪好的,人多热闹,几个孩子还都挺懂事儿。
坐下开饭,赵掌柜先敬了崔大山一杯,“花好月圆人团圆,我敬崔老板一杯,祝崔老板一家团团圆圆,我们在铺子承蒙崔老板照顾,这杯我先干为敬!”
这一番话还给崔大山弄了个大红脸,“哎哎,我这……我……哎!”
哎了几声也没哎出个所以然来,最后崔大山把杯里的酒仰头喝完,“应该的,也没照顾什么,大家多吃点菜,多吃点啊!”
崔如英看了一会儿,觉得崔大山这样还挺好玩,多看了两眼然后就低头吃饭了。
黄焖鸡也是许久没吃过,和一般的炖鸡是不一样的,也许是因为土豆青椒和香蕈这几样,就和小鸡炖蘑菇的味道大不相同。
铺子里人都能吃辣,崔如英做的是微辣口的。
土豆事先用油煎过,吃着特别香特别面乎,把鸡肉土豆和蘑菇放在一起拌米饭吃最好吃,要不这道菜后面怎么会加米饭二字呢。
青椒也不错,蘸了肉汤,这是最后放的,尽管焖了一路,可还是脆的。
带着本身微微的甜意,比干炒好吃得多。
收来的鸡还很肥,村子里的鸡多散养,就在地里找菜叶子虫子吃,活动量也大,吃着特别有韧劲。
许娘子看他们埋头大吃特吃,自己一口不能吃,还怪馋的,心里想着日后回来还是白日回来一会儿,不然在一个桌子却吃不着,多难受呀。
她一勺一勺舀着蛋羹吃,不动勺子的时候就给几个孩子夹夹菜。
崔如英做的,就给夹个鸡腿,尽管就在面前,四郎五郎也早就会自己吃了,可做娘的,就是担心孩子够不到。
赵掌柜每次吃崔如英做的菜,一会感叹这么大就能做这么一桌,二会觉得,这放铺子也能好卖,可真是香呀。
一顿饭吃完,几人又把月饼分了,这是从酥饴斋带回来的,玫瑰豆沙的清甜,蛋黄莲蓉的软绵,吃到嘴里香得人眼睛都眯起来了。
虽然蛋黄莲蓉这个切开也分不着多少蛋黄,但也就图那么个意思,刚才饭菜也吃饱了,谁也不差一口月饼。
最后剩点汤全让李丰收拌米饭吃了,别看小黄小黑嗷嗷叫,那也没给留一口。他和赵掌柜不一样,赵掌柜来铺子这么些日子,人胖了两圈,但李丰收每日干活干得多,虽然吃不少,但瞅着还瘦了点。
有时候崔大山都怀疑,那些饭吃哪儿去了,莫不是假吃,到嘴里又吐了?
这也是玩笑话,吃肯定是真吃的,大约就是干活多,所以没贴秋膘,一身肉硬邦邦的。
吃完饭许娘子就回屋抱六丫去了,再待个半个时辰她就得走了,崔如英也打算跟许娘子一块回去,俩人一块儿还有伴,总好过她晚上再自己回去。
许娘子看着乖乖巧巧的女儿,腿边围着四郎五郎,俩人在她身边给她背刚学会的诗。她心里暖和,鼻子却酸。
想着等璋哥儿断奶了,一定要日日在家里待着,哪儿也不去。
把几个孩子哄睡着了,许娘子就从厢房出来了,她跟崔大郎说了会儿话,问了问功课。
崔大郎也瘦了点,但人更挺拔了,快要比许娘子都高了。
他道:“前些日子先生考过我,说是不错,可以去别的班。”
刚吃饭的时候人多,崔大郎也没说,这会儿告诉许娘子了。
许娘子也不太懂,但能听出来他功课还不错。崔如英看崔大郎瘦了些,再听这个,那的确是用功了。
他是接着从前的读的,同窗都小他三四岁,能去别的班肯定更好,都是同岁人,也有话说。
许娘子也和二丫说了会儿话,这个女儿从前性子沉闷,如今好了不少,说说笑笑,时间过得倒也快。
问完之后又回屋里看了看六丫他们,这就招呼崔如英回侯府了。
晚上该许娘子看,她还得回去睡会儿觉,不能在外面太长时间了。
母女俩是走回去的,下午阳光正好,太阳晒着,就算秋风直吹也不那么冷。
崔如英蹦蹦跳跳走在前面,许娘子慢悠悠在后头跟着。要是崔如英跑太远了,就回头等会儿许娘子,要么就跑回去跟她一块走。
这样没一会儿,就满头大汗了。
许娘子拿出帕子给闺女擦了擦,“你这不多走好多,吃过饭不让这样蹦,对胃不好。”
崔如英答应得痛快,但很快又蹦着走。
看着女儿蹦蹦跳跳,头上的小钗子在阳光下一闪一闪的,许娘子在心里想,还好有女儿,不然她一个人回来得多闷得慌。
许娘子还想着,天冷了,得空了给崔如英再做几身新衣,料子还有呢,还有棉衣棉被也该做了。
今年赚了钱,家里的被子都好几年了,二丫他们秋衣可以穿旧的,但冬衣棉花都是旧的,该换新的。
到了侯府时辰也不晚,许娘子去睡觉了。
燕归堂这会儿没什么人,陆云蓁早早就去正院了,准备晚上家宴,如今府里众人都回来了,楚玉珠自然也在正院,崔如英没什么事,就在屋里看书。
正院极其热闹,这中秋佳节,去书院读书的学生们都回来了。虽然还没到晚上,但都在正院待着陪钱氏说话,是为尽孝。
赵婉芝离钱氏最近,按照长幼落座,她旁边是孙惠茹,孙惠茹旁边才是陆云蓁。
赵婉芝还跟着钱氏说了说布庄的生意,倒是没夸下海口,只说不错,可神色轻松,已然是胜券在握了。
她暗自看看陆云蓁的脸色,却没看出个所以然来,便问道:“弟妹如今做什么生意呢,这都已经过去了半个月,若是需要帮忙就直说,咱们虽然打赌了,但妯娌之间,也没必要分得那么清楚,云蓁,你说是不是。”
陆云蓁耳朵有些难受,不过面上还是笑了笑,“小生意而已,说出来也让大嫂笑话。大嫂好意,但帮忙就不必了,隔行如隔山,大嫂在布庄生意上有所钻研,我这未见得能帮上忙。”
赵婉芝刚想开口,陆云蓁又道:“就算能,可是我这小打小闹,让大嫂过来,难免是大材小用了。”
这话说的也算漂亮,虽然堵上赵婉芝的嘴,但也是把赵婉芝高高捧起。
只不过赵婉芝觉得蹊跷。
她还没傻到说,听陆云蓁说这么几句话就放纵警惕,觉得自己非赢不可。
她总觉得陆云蓁有别的主意,就还想追问。
钱氏是知道一些内情的,毕竟府里也定了些酥饴斋的月饼,便出声说道:“好了好了,一家团聚的日子,光说生意做什么。玉琳功课如何了,婉芝,你也不能把心思全放在生意上。”
楚玉琳如今长大了,倒是不似幼时那般纨绔不成器,不过从前不好好读书,有些东西没学好,就如打地基一般,地基没打牢,就算后头好好学了,也许第一层好看,但后面就摇摇晃晃了。
楚玉琳低下头,赵婉芝有些心虚,只道:“玉琳很是用功,这回回来还带了书本呢。”
陆云蓁不是亲娘,也不了解,可见楚玉琳神色躲闪,就知道得差不多了。
不过今儿是家宴,图的是团圆热闹,钱氏看得明白,也不会在这个时候追着问。甚至还在后头安定侯想问的时候,说:“一家团聚,该吃饭吃饭,想问你们爷孙去书房问去。”
可算是吃了一顿消停饭。
但每到这种时候,陆云蓁都想回燕归堂,家宴菜的确不错,但还没和崔如英一起吃自在。
想起崔如英,陆云蓁给身后锦月使了个眼色,锦月立马弯下腰,陆云蓁旧低声吩咐了几句。
到了晚上,明月高悬。
月亮上还能看到环山,好看得紧。
陆云蓁还没回来,田娘子也是,大约今儿她得多看一会儿,许娘子吃完饭,就打瞌睡等着,崔如英在一旁吃完饭。
今儿的晚饭极其丰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