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如英进厨房看了一眼,说道:“婶子,里面还有七个,要不问问别人吃不吃?昨天晚上你就拿了三个包子,铺子里人这么多呢,对吧?”
人多不能总依着孙娘子一个,万一别人想吃包子呢,昨儿吃了,总得先依着别人。
孙娘子神色有些紧张,看了一眼崔大山,没等她问崔大山就说道:“还剩水煎包的馅儿,我吃水煎包就行。”
刘婶儿也是好说话,“我呀啥都行,吃啥都行。”
酱肉包子她是总吃,以前崔家还总送呢,酱肉包子她吃腻了。
二丫刚刚看见崔如英拿包子了,不过刘婶儿没见,就算见了也不会多问。
她不知道妹妹为何拿,兴许是为了铺子的生意,就像那回去书院似的,兴许给谁家送,吃着好吃就来铺子定了。
她没多问,道:“我也是,吃什么都行,我吃焖面吧,想吃焖面了。”
孙娘子松了口气,目光望向赵掌柜,“赵掌柜,你是吃包子还是吃啥?”
还剩三个,按理说足够赵掌柜吃,不过还有俩孩子,崔如英也没说吃啥呢,总得问一问赵掌柜。
赵掌柜道:“我今天还真挺想吃酱肉包子,这四郎五郎吃啥呀,还有小娘子,小娘子你吃啥?”
崔如英一直留意着孙娘子的神色,她道:“我也有点想吃酱肉包子了……”
看孙娘子的神色越发紧张,崔如英又改了口,“不过水煎包也行,婶子你拿三个吧。”
孙娘子笑了笑,“多谢小娘子。”
崔如英是觉得若只拿给家里人吃,就算带不回去包子,带别的回家家里孩子也会高高兴兴的,若是她,崔大山许娘子拿什么回来都欢喜。
哪怕她从侯府拿东西回来,二丫她们从不会嫌拿的少了,或是哪一次没拿。四郎五郎也懂事儿,只要不说拿了,都不会翻她书袋。
其中有崔如英在弟弟面前当家惯了的原因,可更多的是因为这种事不该做。
要是少拿一次就不高兴,崔如英一次都不会往家里带。
二丫还总说别老是拿侯府东西呢。
就算孩子不懂事,知道答应的事没做到嚎啕大哭,那做爹娘的也该管一管才是。
崔如英也想过别的可能,要不孙娘子有个凶狠蛮横的相公和不讲理的婆婆,更怕的是把包子带不回去了就挨打,或是这包子带走转头就卖给别人。
除了这个,她也想不出别的缘由。
学铺子的秘方?那大可直接来铺子买,找别人买,日后就算再开一间,也不会怀疑到她身上去。
哪里至于省这几文钱。
孙娘子对着崔如英笑了笑,拿了包子装在盆子里。
崔如英看着,孙娘子是挑着没破皮的装的,这其实也说不得什么,毕竟谁不喜欢好的。
不过孙娘子这样,崔如英就觉得有古怪。
这会儿客人不多,孙娘子收拾收拾也就走了。等她走了会儿,崔如英道:“爹,我有点事儿,出去看看。”
赵掌柜饭还没吃完呢,说道:“崔老板,我也有点事儿,先不吃了。”
崔如英看了一眼赵掌柜,出门之后没走太快,慢慢走着,果然赵掌柜追了上来。
赵掌柜笑了笑道:“小娘子这是去哪儿啊,不知道顺不顺路。”
崔如英道:“要是不顺路,掌柜的就不会跟着出来了。”
赵掌柜嘿嘿一笑,“我这人就爱看热闹,快点儿,别跟丢了。”
赵掌柜盯着孙娘子有些日子了,差不多半个多月了,只不过他是来做活的,多此一举惹人厌烦不说,而且容易结仇。
这是别人家的生意,再说了,万一没事儿呢?
他盯着孙娘子这些日子,孙娘子每日总拿六个酱肉包子,剩的太少拿五个。也不吃,都是带回去。崔大山他们不以为意,但赵掌柜觉得不太对劲。孙娘子很少带焖面,除非实在是没包子,就剩一两个了。
而且很急,一脸愁绪。
按理说在铺子吃得更多,也能混着吃,包子焖面水煎包都能吃到,大多时候还有卤菜。
带回去只带包子,就三个,赵掌柜也不知道是聪明还是傻。
说惦着家里也无妨,可咋就能天天吃包子呢?焖面也好吃,家里孩子咋就不央着要焖面呢。
这哪里说得过去呀。
赵掌柜在别家饭馆做过活儿,各种事儿见过不少。所以就多留了个心眼儿,但无凭无据,不好跟着崔大山说。
今日崔如英出来他才跟着出来了,就是没想到先发现异常的是崔如英。
其实也不是没想到,崔记包子这么多人,崔大山老实,崔大郎二丫也是,崔大郎又去书院了,就崔如英有些心眼子。
崔如英道:“这事儿你别跟我爹说,也别和别人说。”
这么大的人,警告别人还怪有意思的,赵掌柜点了点头,“小娘子放心。”
要是没啥,这般平白无故就怀疑人,传出去多不好,到时候谁还来铺子做活儿,放赵掌柜身上,指摘别人,再想去别处,也难。
崔如英没说要去干什么,赵掌柜也没说,但是两人心知肚明。
崔如英往前快走几步,就看见孙娘子了。
孙娘子拿布包着盆子,揣怀里端着,脚步挺快。
崔如英知道孙娘子家住何处,也住在城南,不过跟崔家不在一条巷子。城南也大,人最多,宅子一间挨着一间,没什么钱的都住这边。
像赵掌柜,家就靠着城东,离铺子也近。
跟了一会儿,孙娘子又往别处走,崔如英愣了愣,这好像不是回她家巷子那条路,再拐就要去城西那边了。
虽然不认得是哪条街,但能分辨方向,崔如英有些疑惑,但还是跟了上去。
俩人远远跟着,人来人往,动静并不大,也没见孙娘子回头看过。
再往前跟,人就少了,两人也不好追太近。等到孙娘子拐进小巷子里,就不好跟着了。
崔如英躲在墙后面,远远看着孙娘子停在一家门口,敲了门进去,过了一会儿又出来了。
孙娘子走出来,还拿着那个包了布的盆子,离得远也瞧不见里面是重了还是轻了,到底是去送东西还是做了什么。
要是送东西是给亲戚还是谁,崔如英也说不好,连包子在不在她都不知道。
崔如英拉着赵掌柜,躲在后面的柴火垛后。她不想打草惊蛇,赵掌柜也没动静。
等着孙娘子从巷子出去,二人才回铺子。
耽误了两刻钟多,崔如英这会儿肚子饿得很,赵掌柜也是没吃完就出来的,本来吃饭就晚,这会儿走在街上被太阳一晒,俩人显得有些蔫巴。
倒不算啥都没发现,但也没证据。
赵掌柜嗓子有些干,声音都发哑了,“小娘子是怎么打算的?”
崔如英:“晚上再看看吧,那处离孙娘子家可近?”
她以前不常出门,对城南城西也不算太了解,没来过的地方一脸懵,就能分清个方向,也不清楚近不近。
赵掌柜点点头,“倒是不远,这边人日子好过,吃喝都比城南的好些。”
崔如英道,“那晚上再过来看看吧。”
赵掌柜是觉得孙娘子拿崔家包子再向外头卖没跑了,但上前去抓那也不成,晚上再看看准行。
要是生人,白日能进家门,晚上那么晚了,总不能还进别人家里吧。
赵掌柜点了点头,“我跟小娘子一块儿吧。”
有个人一起,崔如英晚上来这边也不至于害怕,她点了点头,“有劳赵掌柜了。”
这事儿倒是不难,就是她心绪有些复杂,一开始觉得赵掌柜性子市侩,所以明里暗里用侯府压着,这样才放心回侯府。
而对孙娘子她本来挺放心,因为做事儿麻溜,来铺子一个月也没出过什么岔子。
要是她真的拿了铺子里的包子再往外卖,这一来没偷没抢,犯不着闹大报官,只不过说管饭是给自己吃的,带回去给孩子已经算是宽纵了,要是卖去给别人……
崔如英也没想好该怎么办。
孙娘子承诺以后不再犯,继续留在铺子干活,还是直接把人给辞退?
崔如英以前没开过铺子,崔家更没有,如今开铺子都是一步一步慢慢摸索着来的。
买东西、招人、谈生意……从最开始的一团乱,到现在的井然有序,是铺子所有人的功劳。
况且,也的确没明说过跑堂的饭不能带回去吃,更没说过不能拿回去卖钱,只不过没有这样做的人。
孙娘子每日带回去,长此以往,崔大山也习惯了。
赵掌柜:“要是真是……小娘子怎么打算的?”
他觉得,这样的人还是一了百了,给辞了得好,省着之后再出大乱子。
崔如英也是这样想的,可是她也没法完全当家作主,家里是崔大山管钱管事儿,她说话偶尔管用,但这上头,崔大山会听她的吗。
要是崔大郎在就好了。
这孙娘子要是在崔大山面前哭一哭,崔如英觉得,以崔大山的性子,他是肯定会心软的。崔如英都不能保证自己到时候不心软,那这事儿可太难办了。
崔如英道:“等晚上看看再说。”
万一是送给亲戚吃呢,那跟孙娘子谈谈就是,如果是卖了那就再做打算。
也得听崔大山的。
回到铺子崔大山问俩人干啥去了,崔如英道:“想起来有些东西没买,就出去看了看。”
赵掌柜道:“我家里那边有点事,现在已经没事儿了。”
崔大山也是心大,想得简单,二丫都疑惑,怎么差不多一块儿出去的又一块儿回来了,但崔大山压根就没多想。
崔如英总出门,出去一会儿他是一点儿都不担心。
崔大山说道:“饭还给你们留着呢,我看见后厨房有个篮子里还有包子,如英,你是有用还是咋的?”
崔如英的心道,本来有用的,“没用,爹,你给吃了吧。”
下午铺子开门前,孙娘子过来了,做跑堂的就是比在厨房干活的来得晚。等她来了一会儿,赵掌柜也来了。
赵掌柜面上并不显,还乐呵呵地跟孙娘子说话,不过孙娘子不善交谈,只说了几句,就忙活铺子里的事儿去了。
抛去别的不谈,干活是别的说,细致认真。
一个晚上生意还不错,等到快打烊的时候,蒸笼里就还剩两个酱肉包子了
本来剩得不少,有八个,但崔如英又给收起来了。
二丫见了依旧没多问,反正妹妹是家里人,也不会害了他们。刘婶儿也见了,但崔如英是崔家人,这又不是她的铺子,操心这做啥?她只管包和做就行了。
这会儿也要吃饭了,孙娘子过来看了看,她管传菜,酱肉包子又是早就做好的,那会儿来拿包子看刘婶儿掀开蒸笼,还有挺多呢。
怎么就剩两个了。
若是赵掌柜,心里能算,也能算出还剩多少,但孙娘子没学过算术,只觉得不对劲儿,但没想太多,“大妹子,就剩这么多了吗?”
刘婶儿点点头,“今儿卖得挺快,不剩多少了。孙姐,你要不要来点焖面啥的?”
孙娘子愣了愣神,嘀咕了一句,“这可咋好?”
刘婶儿又问了一遍,“什么?孙姐?要不来点焖面?”
孙娘子摇摇头,“那水煎包子还有剩的不?”
刘婶儿说道:“这都是现做的,哪来剩的呀。不过还有馅儿呢,你要是想吃这个,留一会儿吃就是了。”
孙娘子道:“那给我拿两个酱肉包子吧。崔老板,你们还吃不吃?”
孙娘子也是多余问这个,崔大山人随和好说话,每次不够,他就没抢过,而其他人在孙娘子说过要拿酱肉包后,也不会再说吃酱肉包子。
几人摇摇头,孙娘子又看向赵掌柜,赵掌柜道:“中午吃了,晚上就算了吧。”
要是他吃了,这事儿就没法办喽。
崔如英的确想过,要是一个不剩孙娘子该怎么办,但是一个不剩了也没法跟上去,所以就留了两个,“婶子,我也不吃了,你拿走吧。”
孙娘子脸上露出一个笑了,把包子装上说道:“我今儿拿俩就够了,不拿别的了。”
铺子里就剩两桌,还有赵掌柜在,没孙娘子要忙活的事儿就先回去了。
崔如英跟崔大山说了一声要出门,就悄然跟了上去。
月色朦胧,天边一轮圆月,都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果真如此。月光如水洒在地上,给前面走着的孙娘子拉了一条长长的影子。
街上行人并不多,来来往往,崔如英和赵掌柜远远跟在后头,保持着能看得出前面是孙娘子,能跟得住,但她若回头,乍一看只有两个人,绝对认不出他们二人来的距离。
要是回头,看一大一小,估计也就以为父女俩走在街上,不会多想。
两人没说话,这回去的地方跟中午不一样,但也不是孙娘子家里。
跟着走了一段路,孙娘子就拐进巷子,崔如英到巷口就没跟着进去了,而是躲墙后看着,月色下远远看着孙娘子敲了一家的门,很快出来一个人,手里端着个碗。
也是赶上月中,月亮圆,在月色下看得也真切,那人出来后问:“是五文钱对吧?”
孙娘子说道:“今儿包子少,就给个三文钱吧,真是对不住了。”
那人也没说什么,数了三文钱给孙娘子。
孙娘子便把包子给装了过去,崔记包子带出来的酱肉包子,有淡淡的香味儿,夏日天热,夜里也不凉快,这会儿还热着呢。
孙娘子道:“若是下次还买,跟我说就成了。”
这么一来一回的,动作很快,里面的人关了门,崔如英还听见了插门闩的声音,孙娘子也开始往回走。
一会儿功夫就到了巷口,她左拐往前走,崔如英在后头喊了一声,“孙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