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掌柜没想到陆清只挑了三个人,不过三个人少是少了点,但好歹他也赚到钱了不是?
拿着银子,把房契和身契都给了陆清,黄掌柜这次来的任务也算完成了。跟陆清客气了两句,就带着剩下的人走了,而陆清挑的这三个人则是留了下来。
陆清把三个人留在屋里又说了一些规矩,其实他们这个小家没那么多规矩,但他现在也是官员夫人了,不能什么都太过随意,容易被别人看笑话。
他道:“家里头规矩不多,对你们要求也不高,第一,必须要忠心,既然我花钱把你们买了来,那你们以后就是我们宋家的人。”
三个人纷纷点头,他们心里也都知晓这个道理。一仆不侍二主,他们都先表了一下忠心。
乔大姓乔,在家里排行老大,人称乔大。刘姑姑本名姓刘,大家都管他叫刘姑姑,陆清也没给她改名的习惯,就顺着叫了。
倒是晓晓,黄掌柜介绍的时候只说她叫晓晓,没说姓什么。
不等陆清开口询问,只见晓晓直接跪下来磕了个头,说道:“夫人今天买了我,以后我生是夫人的人,死是夫人的鬼,晓晓日后一定努力报答夫人的恩情。晓晓命苦,跟家里已经完全断绝了关系,不想跟他们有任何牵扯,已舍弃了原本的姓氏,还请夫人亲自赐名。”
陆清也挺同情她的,她亲生的父母实在是太过分,丝毫不关心这个女儿,还把她往火坑里推。
“也罢,既然你如此说,那以后便随我夫家的姓,改姓宋吧,以后就叫宋晓。”
宋晓很高兴,脸上全都是笑容。她已经很久没笑过了,通判夫人看起来是个温和有礼的人,一定是个好主子,她一定会用心伺候的。
“谢谢夫人!”
乔大见状也十分有眼色的请陆清赐名,他家里情况也不好,现在都是后娘做主。现在他还被卖了出来,以后得为自己做打算。
如今入了通判大人府,只要好好干,肯定有前途。通判大人姓宋,他原来的乔姓也不想要了,反正亲爹对他也不好。还不如跟着通判大人姓宋,以后说出去脸上还有面子呢!
陆清想了想,给乔大也改了个名,叫宋乔。两个人都被赐予了宋姓,代表着以后就是他们宋家的人了。
“今天你们回去把东西收拾一下,就是前面的倒座房里,我让郑昀给你们安排房间。以后宋乔就做护院,刘姑姑负责做饭和洒扫,晓晓跟着我做个贴身丫鬟。”
三个人齐齐应了,随后行了礼退了出去,准备回去收拾东西。
郑昀领着他们三个人出门,他们看郑昀年纪不大,但做事像是府上的管家,丝毫不敢轻视他,反而礼貌的说道:“郑管事,那我们就先回去了。等下午收拾完东西再过来。”
郑昀点点头,“成,那你们先回吧。住的地方已经给你们安排好了,等你们收拾完东西过来之后就能住。”
他们走了之后,陆清深呼吸了一口气,刚才在这些人面前,他努力装的端庄大方,实在是有些拘束,这会儿人都走了,他才放松了不少。
陆寻这会儿出来跟他说道:“你买了三个下人?够用不?”刚才他就在偏房里,陆清挑选下人的时候说的话他都听见了。
陆清道:“先用着,万一真的不够用,到时候再买吧。”
“这里的百姓当真是穷苦,当初在咱们老家的县城,也没见有这么多卖儿卖女的。在这府城的地界上,竟然如此普遍。”
他们三个人除了刘姑姑是自愿卖身的,另外两个都是被家里的爹娘卖出去的。
刘姑姑应该跟家里的关系还不错,就算是把自己卖出去了,还惦记着自己尚在读书的儿子。
景朝鼓励百姓们读书参加科举,从前只是禁止商户子参加科举。如今这个政令也被解除了,除了那些祖上有过大罪的,几乎各行各业的百姓们都可以读书有资格参加科举。
陆清也叹道:“是啊,这里老百姓们的生活跟咱们宛平府城的相比实在是差得远呢。”
还好他家相公争气,考上科举不说,如今还做了官。以后他们家团团长大了,在读书科举一道上,有这么个爹在前面给他创造好的条件,以后他也能少吃点苦。
宋声想要努力升官,到达权利中心,也是有这方面的考虑。不管是为了家人还是为了自己,亦或是如今为了百姓,他都想赶紧做出一番事业来。
此时的他正在府衙交接文书,把上任通判一职的流程手续给办完。
昨天来的着急,再加上旅途劳累,匆匆回来歇息了。今天一大早他就换了官服,带着圣旨和文书去了衙门。
把文书拿给崔理事勘验无误后,带上当地衙门的专有印章,留作存底,算是正式上任了。
今天他要去拜访知府梁大人。
梁大人依旧没来府衙,他问了一下李如成他们梁大人的府邸,准备亲自过去一趟。
他这个通判是梁知府的下属,作为下官,自然是要先拜见上官的。
李如成对他还算热情,不仅给他指了路,还说道:“听说咱们知府大人最近好像是感染了风寒,宋大人最好上门慰问的时候拿些补品过去。”
宋声对于他的提点十分感激,他既然来此上任,也不是那么不上道的人。
不管梁大人是不是真的病了,他这个新官初来乍到登门拜访手上空空的确不太好看。
不过自然也不能拿太过贵重的东西,不然就显得下官贿赂上峰了。
他打听了一下集市在哪,买了一些肃昌流行的糕点和补品,让人帮忙打包好,这才提上去了梁大人府上。
梁府很好找,这条街的宅子都很大,看着十分古朴。门口立着两座石狮子,大门之上高高挂着一块儿金色的牌匾,上面写着梁府两个字。
大概是因为李如成帮忙转告过梁知府,说宋声今天可能会过来拜访,所以他一敲门,就有人来开门了。
宋声跟着引路的下人一块儿进了正厅,就看到里头坐着一个有点微胖的中年男人。
这人一看到他,赶紧笑着站了起来,上前握住他的手,十分热情地说道:“这就是新上任的宋大人吧,本官听到朝廷给肃昌这个地方派个新的通判过来,当时十分激动,一直就盼着你过来呢。”
宋声面对他如此热情的态度,还有几分不适应。他拱了拱手,说道:“让大人久等了,下官从京城出发后绕路回家看了看家中年迈的祖母和父亲,所以来的迟了些,还望大人勿怪。”
“诶,这人之常情嘛,说明宋大人有孝心,本官欣赏你还来不及,又怎么会怪罪呢?”
梁文昌拉着宋声说了会儿,仿佛才意识到什么,赶紧说道:“瞧本官这记性,一看到宋大人,本官太激动了,竟是忘了让宋大人落座。”
“来人呐,看茶。”
他这么一吩咐,立刻有下人下去准备茶水了。
宋声被他拉着坐在了旁边的椅子上,梁文昌则是坐到了正厅的主位上。
宋声坐下后说道:“听说大人感染了风寒,不知好些了没?我这来的匆忙,也没什么可带的,就给大人买了些糕点补品,还望大人不要嫌弃。”
梁文昌脸上挂着大大的笑,“宋大人有心了,有你这样的下官体贴,本官这病啊好很多了。”
宋声笑了笑,正好这会儿下人端了杯茶上来,他抿了口茶水。
茶水味道入口有些干涩,但后味儿却有些甘甜,就连宋声这种不善品茶的人多少也能喝出来这应当是好茶。
他一边喝茶一边暗暗的瞧着梁大人的脸色,看着并不像是感染风寒的样子。
这个梁大人如果没有感染风寒,那就是故意找的借口不去衙门接见他的。
可他今日来登门拜访,这人对他又如此热情,宋声总觉得这人有些怪怪的。
梁文昌也品了口茶,跟宋声说着肃昌的事。
“宋大人,不瞒你说,咱们肃昌府这个地方啊,那是真的穷。不过这几年情况已经好了不少,要知道前些年这里卖儿卖女的现象多的是,百姓们也总是吃不饱穿不暖的。我啊,也没什么大本事,现如今能让百姓们吃饱穿暖,已经是花费了巨大的精力了。”
宋声闻言赶紧说道:“大人这些年治理一方百姓真是辛苦了,百姓们过得好,有赖于大人这几年的辛苦付出,下官要替百姓们谢谢您。”
不管这个梁大人对于他是个什么心思,这场面话该说还是要说的。最起码这表面的平静得先维持住,他如今刚到这个地方,人生地不熟的,不宜树敌。
听到宋声夸赞他,梁文昌心里有几分高兴。
“我年纪大了,老了,不中用了,以后很多事情都还得仰仗宋大人呐!”
宋声闻言不知道这个梁大人心里打的是什么算盘,听他这话的意思,是要给他放权?
他才到这里不过一天,从李如成他们的话中多少能感受得出来,这梁大人像是个不管事儿的。
如今他说这话,是要让他管这么大一个府城吗?
宋声总觉得对方看着不像那种什么都不管的人,这个梁文昌这会儿跟他这话,很大可能是为了试探他。
宋声中规中矩的说道:“大人说的哪里话,能为大人分忧是下官的荣幸。”
梁文昌心里暗暗嗤笑了一声,什么状元郎,看着也不过如此。
瞧着这么稚嫩,做事还易冲动,平安县的事他可是都知道了,不过是一个刚出来历练的毛头小子,让他多跌几个跟头,他才会懂事识趣。
他心里这么想,但表面上确实十分热情,拉着宋声就开始东拉西扯,但就是绝口不提肃昌府这边的风土人情。
宋声陪着闲聊了一会儿,他算是看出来了,这人说话滴水不漏,肯定是个老狐狸,绝不像表面上那样简单。
午饭之前他找了个借口先走了,没留下吃饭。
今天跟梁文昌说话,他心里多少能感觉得出来,梁文昌有几分试探他的意思,但他又何尝不是在试探对方呢?
从梁府出来之后,宋声先回了衙门一趟。他跟李如成他们打了个招呼,让他们把需要他负责的事情整理一下,过两天他来府衙坐班的时候方便拿给他看。交代完这些之后他才折返回家。
距离他正式上任的时间还有两天,他暂时不用每天到府衙中去,府衙这两天也没什么急事,他打算在家里陪夫郎和孩子安顿好之后,再正式去府衙上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