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声没想过自己会去哪个地方,对他来说,其实南方北方都行。
如果去南方的话,水运发达,发展轻工业,纺织业,也是一条很好的带领百姓们的致富之路。
如果去北方的话,良田矿山较多,可以搞种植业,修路修桥,都是致富的通道。
反正不管到哪里,总有法子建功立业。
现在官员填补空缺的事情全都交到吏部拟写到任名单,这吏部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
本来他们主要负责的任务之一就是官员升迁考核,这其中能收不少好处。如果有熟人在吏部,稍微花点钱活动活动关系,就可能把考核的结果改的更好一点。
但因为景帝命令下旨过不准官员之间互相送礼,所以没人敢光明正大的做这事儿,一般都是静悄悄的,也不敢送太多了。
本来一年中只有年底开始忙起来的吏部,从九月就开始忙起来了。
翰林院里头,吃饭的时候宋声听到一个同僚抱怨:“唉,这次升迁名单上估计没有我了。我本来就出身不好,考了好多年才考上。之前翰林院擢考我就没通过,第二次估计也没啥希望。我把攒了好多年的钱都带上了,希望能让我挪挪屁股,往上升一升。”
花钱活动关系的人多,除了花不起钱的,几乎都是如此,所以大家听见他这么说,都已经习惯了。
“你好歹还攒了些钱,不像我,我这一点钱都没有。在翰林院干了好几年了,现如今有啥没啥,也不认识什么熟人,想活动都没地儿去!我看我还是老老实实待在翰林院吧,虽然日子清贫了些,但最起码说出去体面。”
旁边有人过来跟宋声搭话,说道:“宋大人,你不去找找关系走走门路吗?以你的才能,屈居在翰林院真的是委屈了。”
宋声笑了笑道:“我一个农家子弟出身,一无人脉,二无钱财,去哪里找门路?再说了,吏部的官员我一个都不认识,去了不是自讨苦吃?”
周大人道:“说的也是。”
下午回了办公房,宋声又低头看史书,整理书卷去了。
巧的是又碰到了周大人,他夸赞道:“现在像你这样的还沉下心来看书的人已经不多了,果然是状元郎,如此酷爱读书,可见是一个爱学习的人。你瞧瞧这里头一个个的,人心浮动,巴不得长翅膀往外飞呢。”
周大人有些年长,说话的口吻总是一长辈自居,他在翰林院待了许多年了。
宋声微微抿唇笑了一下没说话,他哪里是爱读书,上辈子光是念书就读了十几年,穿越到这里之后又开始寒窗苦读。
好在现在他已经对这里的书籍习惯了,不过他仍旧觉得做成竖版的书看着有些费劲。他这是有目的的读书,主要还是为了能够成功入仕。如若不然,让他每天磕干巴巴又看不太懂的古文,他根本就不会再重新读一遍书。
“周大人谬赞了。”宋声不再多言,专注忙自己的事去了。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腊月。想想去年的时候宋家所有的人都来京城跟他们一块儿过年了,想想当时的情景 ,仿佛就在昨日。今年这一年过得是真快啊。
这是今年的最后一个月,都说寒冬腊月天气骤冷,今年是个寒冬,家家户户屋檐下面都结了一层冰碴子。
人们家里都全都生上了炉子用来取暖,朝廷这些办公机构也是一样,已经点了炉子还不够,还有端着碳盆烧的。
毕竟办公房比较大,不像房间一样小,放一个炉子就够了。一般一个炉子根本不够用,再加两个碳盆屋子里才有些暖和的感觉。
碳盆又被称为火盆,没有炉子用着安全。尤其是在翰林院这种书本极多的地方,一个弄不好如果打翻了,就会容易引起火灾。
宋声左手边就是一个炭盆,他小心翼翼的往里头加着炭,一边想着年后外放的事。
他本来还想着去找皇长孙说一下外放的事情,但那是因为当时职位的空缺不多。现在可倒好,经过前一阵子的事情,现在空出来的官位有不少,他已经递交了申请单,想着应该能混到一个官当当。
翰林院是这样的,这次如果有意向外放做官想要调职的都可以按照规定写上一份申请书,然后递上去,吏部自然会评比一下,最后拟出一个名单出来给景帝。
不只是他,翰林院里面其他所有递交了申请单的官员,此刻心里都在忐忑,就怕这次递交上去的名单没有自己。
寒风瑟瑟,宋声从屋里打开门,今天早上他刚起来就感觉到了一阵突如其来的凉意,一看外头竟然下雪了。
瞧这景象,应该是今年最大的一场雪了,雪花下的十分浓密,又大又急,按照这种情况,如果下上一整天,等他下午下衙回来地上肯定已经积了一层厚厚的雪了。
大雪天早起去上衙实在是太痛苦了,这是宋声在翰林院过的第三个年头了。
此时的皇宫。
李满穿着一身盔甲带着配刀在宫中游走,他看到吏部尚书穿着官服腿脚都弄湿了不少,一路去了御书房。
御书房里下面烧的地龙,不用烧炭,所以并没有烟,一进去就感觉一股暖烘烘的热气扑面而来。
吏部尚书陈大人小心地抖了抖身上的积雪,手脚还有一些冷颤,缓了一下,他才好受许多。
景帝还在御书房的桌案前批阅奏折,知道来人是谁,所以他未曾抬头,而是一边用朱红的笔披着批着一边说道:“平身吧。”
陈大人谢过恩典之后说道:“皇上,这是这几日吏部上下官员根据考核情况,推举出来的人员名单,皇上可以参考一下。”
刘公公看了看景帝的脸色,然后下去帮忙把陈大人递上来的折子接了过来给景帝递了过去。
陈大人看着皇帝一页一页的过目着折子上的人员名单,心里头还有几分打怵。因为内阁有人惹恼了皇上,所以这个差事就交到了他们吏部来办。
一时之间吏部的门槛都快被踏破了,有些同僚还纷纷说着闲话,“这泼天的富贵哟,轮到你们吏部了,这么多人来上门找,得有多少油水啊?”
陈大人心里暗暗发苦,很想跟那些同僚说,你以为摊上这事儿就好吗?这名单要是一个没拟好,肯定要被骂的,要是再惹了皇上不高兴,那就更没什么前途了。
他一边走神想着这些,一边轻微的抬头暗自打量着皇帝的神色。
可惜景帝喜怒不形于色,这么多年,一直由身边一直伺候的刘公公多少能猜到一些他的真实想法。
随着景帝看他这个折子的时间越来越长,陈大人脑袋上已经开始流冷汗了。今年是他作为一个吏部尚书最有职权的一次,因为这事几乎是由他们部门全部负责的。
他底下的那几个官员还在暗自得意,看看他们部门现在牛不牛气,以前官员考核升迁的时候,他们几乎都要看内阁的颜色行事的。
今年却没把这事儿交给内阁做,可真是太好了。这几天不知道油水都收了多少了,今年一年的开销都有了。
然而陈大人其实并不想把这个活揽下来,因为这不仅是个累活,一个弄不好了,还容易被人嫉恨。
可是没办法,圣命难违。
景帝看着人员名单,还有各自的官职以及任地,看的时间越长,眉头皱的越紧。
陈大人很想问一句怎么回事,可对方是皇帝,他是不能问的。
这个时候户部尚书齐大人也来了,门口有小太监通报,景帝直接让人进来了。
进来之后齐大人看到了,正站在底下的吏部尚书陈方,看到他现在的模样,忽然觉得他俩有些同病相怜。
齐大人过来是有正事的,他的事情一般都涉及到国库开支,景帝一般都会让他直接进来。
他们商量了一会儿关于国库的事,齐大人就回去了。他走之后,御书房里底下站着的又只剩陈大人一个人了。
也不知道是因为刚才户部尚书齐大人说的那些话惹景帝不高兴了,还是他们吏部拟的人员名单惹着他了,景帝的脸色越来越低沉。
过了好一会儿,陈大人脸上的汗都流了不少,景帝终于开口道:“听说你们吏部这几天很是热闹啊。”
陈大人一听就想起来之前好多人给他们吏部的官员送礼,就为了活动这个任职地方和官职的事。
难道他们自己私底下收礼的事情被皇上知道了?这是在点他吗?
陈大人浑身的汗珠浸的后背都湿了,他赶紧说道:“皇上说的是,这几日吏部来的人的确有点多。”
他想了想只好实话实说,“大多数都是来攀扯关系和交情的,就是想去个好地方任职。”
他没有说收礼的事情,其实景帝多多少少也是知道一些的。这事不可能完全断绝,而且这阵子内阁里头有好几个出事,吏部揽了很多活过来,是相当辛苦的。
所以收礼的事情他也只是说了一句话点了点陈大人,算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他自己心里有点数,不要做得太过。
景帝道:“名单朕看完了。”
陈大人打起了精神,目光炯炯有神的盯着正前方的地面,就等着听他接下来的话。
这名单拟的到底好不好啊,用不用改动啊?还是说要打回去重做?陈大人很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