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人的预测力

有句话叫无知即天堂,或者说知得多老得快。起初大家都以为自己打击的是日军主力,没想到主力尚未登场,那些彪悍的“零”式和大型航母还一个都没出现。

航空队的战机虽多,但别说“卡特琳娜”“飞行堡垒”,就算是战斗机,包括老迈些的“水牛”式和主流配置的“野猫”式在内,也没有一个是“零”式的对手。

热情归热情,实力归实力,灯影戏好看,但戳破那层纸就不好看了。飞行员中,连平时一贯自信开朗的人都变得表情严肃起来,同伴故作轻松地上前劝解:“到明天这个时候,一切就会过去了。”

这话不说还好,一说,听者心里更不是滋味,只得苦笑着点头:“是啊,对于那些还能活下来的人,自然一切都会过去。”

一位飞行员一向以胆大出名,也从不购买军人保险,这时候也害怕了,赶紧找人要购买一万美元的保险。负责人的答复是:“抱歉,填写保险的表格已经被抢光了。”

紧张是难免的,但没有人怯战做胆小鬼。有的发誓只要明天日军航母进入攻击范围,他就自愿驾机攻击;有的晚上睡觉时连衣服都不脱,以便能够随时应战;还有的未雨绸缪,在飞机里放上牛肉罐头和菠萝汁,说万一迫降海面,也不至于饿着自己。

美国人有一种天生的乐观和幽默,不管在多么困难的情况下,他们总能想出点法子来跟紧张做斗争。

美国知名大导演、以拍西部片见长的约翰·福特这时也参了军,职务是海军预备队中校,他正在中途岛上拍纪录片。赛马德建议他明天到电站顶上去拍,福特欣然同意,还说那里确实是个拍照的好地方,没准儿能弄出一批好作品来。

赛马德听了一咧嘴:“还是请你尽量把摄影的事忘掉吧,我们明天会遭到攻击,我希望你能准确报道即将到来的轰炸。”

福特起先还不大相信仗会真的打起来,见赛马德都这么说,也不得不信了。

为了让自己和别人都不致过于紧张,福特便大讲特讲好莱坞的香艳故事,有的没的吹了一箩筐,把周围的官兵们听得眼睛眨都不眨,感觉好了许多。不知不觉,天亮了。

1942年6月4日清晨,负责巡逻的“卡特琳娜”“飞行堡垒”按惯例起飞,并向西北方向进行重点搜索。

5点34分,“卡特琳娜”穿越海面云层,忽然看到20海里外出现了两艘航母。由于时间已十分紧迫,飞行员摒弃密语,直接用明语向中途岛发回了一份急电。

电报很快便被转发给太平洋舰队司令部,尼米兹将它称之为“中途岛战役中最重大的接敌报告”。

看完电报内容,包括尼米兹在内的所有人都被惊得目瞪口呆,在日军主力出现的距离、方位及其时间上,莱顿的预测接近天衣无缝,其误差分别为5海里、5度和5分钟!

机动部队就在中途岛西北180海里的地方。

对前面运输舰队被发现且两度遭袭的事,南云居然不清楚。照理,山本舰队是掌握这一情况的,虽然机动部队处于无线电静默状态,但山本舰队可以向其单向转发情报。

然而没有,自始至终,南云什么情报都没收到。

中途岛战役结束后,南云及其幕僚得知内情气得暴跳如雷:横竖风雨洒不到你们头上是吧,为什么不知会一声?

山本的幕僚们满脸都是委屈,他们觉得当时这么做,恰恰是为了机动部队好:“如果因为无线电通讯,暴露你们的位置怎么办?我们还以为,敌人被运输舰队缠住,你们进攻中途岛会更顺利!”谁会料到机动部队早已暴露了呢?

在向中途岛推进的过程中,山本舰队和机动部队为了保密所需,就像是配好的夫妻,一个装天聋,一个充地哑,结果却是弄巧成拙,反而误了事。

其实就算没有电报联系,机动部队本身也可以派舰载机侦察,但日本海军的传统是对攻击看得重,对侦察和搜索看得轻,机动部队那么多舰载机,却没有专门的侦察机,需要侦察的时候,都是由攻击机临时客串。

珍珠港事件以后,机动部队到印度洋作战,非专业的侦察机在搜索英国舰队时经常迷航,以致航母不得不发出无线电信号来引导返航,航母的位置也因此暴露。有了教训后,南云能不派飞机侦察,就尽量不派,中途岛战役便是这样,守军早已发觉了他,他还以为自己穿着隐身衣,神不知鬼不觉呢。

就在美军巡逻机侦知机动部队的同时,机动部队向中途岛发起的第一冲击波开始了。5点40分,攻击机群被美军巡逻机发现,飞行员用明语向中途岛发出警报:“大批飞机朝中途岛飞来!”

十几分钟后,中途岛雷达站报告,日机已经逼近。岛上警报声大作,有些飞行员正在暖机,嗓音非常大,指挥所怕他们听不见,就派卡车拉着警报沿跑道飞驰。

岛上飞机升空时,赛马德按照尼米兹先前的要求,用无线电向各机队发出指令:“战斗机截击敌机,俯冲轰炸机和鱼雷轰炸机攻击航母!”

一场空中白刃战即将打响,在这里面,最弱的“卡特琳娜”连参战资格都没有,赛马德让它们赶快远离中途岛,先到周围偏僻的地方去避上一避。

当雷达显示日机距离中途岛只有29海里时,中途岛上能起飞的飞机已经全部派了出去,返回的飞机则全部被拖入了掩体。机场上空空如也,只有一架用木板和铁皮拼装的假飞机一动不动地躺在跑道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