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目惊心的影像

斯大林和莫洛托夫参加的是波茨坦会议。会议期间,美英中三国联合发表了《波茨坦公告》,除要求日本军队立刻无条件投降外,还明确规定,日本领土必须恢复中日甲午战争以前的状态,台湾岛、澎湖列岛均归还中国,投降后的日本其主权仅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由盟国指定的岛屿。

此时距雅尔塔会议已过去了将近半年,在这期间,对日战争都是由美英中三国在操持着,没苏联什么事儿,而且到波茨坦会议的时候,天下大局已定,不需要苏军再搀和进来了,美国自然就对苏联表现出了不冷不热的态度,公告也是最后一个才拿给苏联人看。斯大林既惊讶又恼火,在他的授意下,莫洛托夫打电话给美国新任国务卿贝尔纳斯,要求推迟几天发表。

波茨坦会议。会上发布了《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投降,该公告由美国总统杜鲁门、英国首相丘吉尔、中国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未实际与会,只是签名以示发表)联合发表。苏联领导人斯大林虽然参加了波茨坦会议,但当时苏联尚未对日本宣战,故没有代表苏联签字,在苏联对日宣战后,公告才添补了斯大林的名字

贝尔纳斯回答说,太晚了,公告已经发表,而且苏联人也没什么资格对此说三道四:“我认为,在你的政府尚未与日本交战时,磋商这个文件是不合适的。”

7月27日晨,日本监听人员收听到了《波茨坦公告》。日本政府和军队内部立刻形成泾渭分明的两派。一派以东乡为代表,他们承认现实,认为穷遮不得,富瞒不得,既到了这种地步,不如索性坐下来与盟国直接进行谈判,通过谈判,或许还能得到一些让步。

另一派以军方为代表,说我们日本又不是磨坊里的驴,随便任人驱使,难道盟国让投降就投降,做梦!

军方一硬起来,骑墙的铃木赶快同意发表声明:“日本国政府认为这个公告是荒谬的,不予考虑。”

见中英美已表明态度,日本便把希望放在了苏联一边。不是说莫洛托夫和斯大林去开会了吗?那我们可以等你们回来啊,木户一个劲儿地催促驻苏大使佐藤:“一日之差可能导致千年悔恨,请你即与莫洛托夫进行一次会谈。”

就在日本人一厢情愿地扒拉着算盘的时候,美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已做好了运载的准备。

在决定使用原子弹之前,美国的军事领导人之间同样有过激烈争论。陆军航空兵总司令阿诺德认为,常规轰炸就能结束战争。

支持他这一论点的事实是,自6月以后,李梅就将空袭范围扩大至中小城市和交通线,而且李梅还实施了心理战,通过空投传单,事先告知日本平民将要轰炸的地点和时间,这更加剧了普通日本人的恐慌心理。截至8月初,共有850万城市居民逃往乡村,日本炼油能力下降80%,经济几近崩溃。

李梅甚至还说,如果在B-29炸毁日本所有城市之后,日本仍不愿投降,他还有别的进攻计划,比如将稻田洒上石油、落叶剂或生物制剂,让粮食绝产……

听起来都够狠够绝,可当时支持他们观点的人却并不多。硫黄岛和冲绳战役真把美国人给刺激得够呛,冲绳战役的战报一公布,就在舆论界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美国公众想来想去想不通,为什么在军力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还会有7000多子弟兵命丧黄泉,你们在战报上不是说投在那座海岛上的炮弹和炸弹不计其数吗,怎么还会残存那么多日本人?

一名美国记者愤然写道:“为什么要掩盖冲绳岛上军事惨败的真相?冲绳之战完全是军事上无能的典型,比起珍珠港事件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美国在冲绳战役中是不是打了败仗?当然不是。尼米兹亲自动笔答复,说明曾亲自登上冲绳岛,与巴克纳一起商谈战略战术,但美军面对的困难实在太多,就算当时巴克纳听从海军陆战队的话,从新的登陆点实施两栖登陆,这种巨大的伤亡仍是不可避免的。

最具说服力的不是尼米兹的现身说法,而是冲绳战役最后阶段实地拍摄的照片和电影,在看完这些触目惊心的影像后,美国公众才恍然大悟,原来日本人如此顽强,原来战争如此难打。

美国已经制订了一个全面进攻日本的战略,称为“倒台计划”。第一步是“奥林匹克行动”,预计于1945年11月1日实施,届时组织76.7万大军对日本南部九州岛进行攻击。在此基础上,于1946年3月1日展开“宝冠行动”,进攻本州领土。

麦克阿瑟负责这两次行动的地面指挥。他让陆军部长史汀生做好心理准备,因为这两次行动“将使美军伤亡100万”。史汀生随后得出结论:“打败日本会给日本造成500万~1000万的人员伤亡,美军则会有170万~400万的人员伤亡,这其中要包括惨死的40万~80万人员。”

应该指出的是,史汀生的估计绝不是危言耸听。按照打到底的决议,日本其时已完成“决号行动”计划,这是一个自杀性的保卫本土作战计划:日本将集结1万多架飞机(多数是匆忙改装的教练机)和235万人守卫他们的海滩,在这235万人背后,还有近400万海陆两军的文职人员、25万特种卫戍部队以及2800万使用旧式步枪、竹枪和弓箭的民兵。

可以想见,到了那个时候,日本就是一个无限扩大的硫黄岛或冲绳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