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胜利战役”之后,意犹未尽的麦克阿瑟又把目光瞄向了更远的南方,决定向曾被他用“蛙跳”方式甩到背后的婆罗洲等地发动进攻,这就是“双簧管”战役。按照麦克阿瑟的说法,“双簧管”战役是为了彻底切断日本的石油和原料供应,实际上早在1945年春天,美国潜艇和空军部队就已经完成了此项任务。一些人认为,麦克阿瑟不过是打得手痒,闲不住,还想继续打下去。
你这里倒是越玩越上瘾,可旁边还有没轮到上场的呢。麦克阿瑟的“双簧管”计划一公布,澳大利亚人就急了起来。当初新几内亚战役打得那么苦,澳军没少流血牺牲,现在美军在菲律宾不断攻城略地,澳军却一直被留在新几内亚,干着清剿日军残兵的杂差,这不是卸磨杀驴吗?是不是觉得别人家的骨肉,总是煨不热?
麦克阿瑟本想让艾克尔伯格继续负责“双簧管”战役,但来自澳洲的批评声让他不得不重新考虑,于是默斯黑德中将指挥的澳大利亚第一军团被替换上阵。
澳大利亚军队在婆罗洲登陆。心肝都不能托着五脏,拥有共同利益的盟军之间也不免有纷争,不过要是不这么争一下,澳军也不可能从麦克阿瑟手里得到表现的机会
6月10日,麦克阿瑟和肯尼站在“博伊西”号的舰桥上,观看了澳军在婆罗洲文莱湾登陆的过程。
澳军成功登陆两小时后,麦克阿瑟与肯尼等人登岸。当时附近仍响着一片日军的步机枪声。肯尼感到很紧张,然而麦克阿瑟还是和以前登岸时一样,表情轻松自如,显得非常开心。他一边不断地向前走,一边与路边的美军巡逻兵交谈,问他们在朝什么方向射击。
过了一会儿,站在麦克阿瑟身边的一位摄影记者被日军狙击手击中了肩部。看到这一情况,肯尼实在忍不住了,硬是拉着麦克阿瑟回到了“博伊西”号上。
麦克阿瑟哪儿是耐得住寂寞的人,第二天他又上岸了。穿过一块沼泽地后,一行人爬上了一辆吉普车,继续向丛林深处进发。
行不多远,他们被一个澳大利亚上校给拦住了,表示这里已进入了最前沿,十分危险,不能再往前去了。麦克阿瑟用手一指,说他已经看到了,前面至少500码外的地方全是澳军,哪儿是什么最前沿。
麦克阿瑟是五星上将,那位上校不问都知道眼前的人是什么级别,但他并没有被吓住:“将军,那不过是一支前进巡逻队。现在我们所处的地方正在敌人的火力范围内!”
麦克阿瑟甩开上校,自顾自地走了过去,一边走还一边说:“如果你看不见他们(指日军),你就不能打击他们。”
上校不由得咧嘴笑了起来:“我这还是生平头一回看到一位总司令当尖兵。”
在肯尼等人眼中,麦克阿瑟确实是在“寻找更多的麻烦”,一个总司令哪儿用得着跑到这么远的地方来?
文莱的战斗很快就结束了,麦克阿瑟又跟随澳军向巴厘巴板进发。
盟国海军在巴厘巴板附近曾遭受到最惨重的损失和失败。麦克阿瑟在舰上就告诉默斯黑德:“今天我们可以把三年半以前的旧账清算一下了。”
7月1日,澳军在巴厘巴板登陆。日军在这座石油储量丰富的港城建立了非常难以对付的海岸防御工事。为摧毁这些工事,第七舰队发射了38000发炮弹和7300枚火箭。
进攻军队在登上海滩时没有遭到什么抵抗,人员也无一伤亡,但在内陆,他们遇到了顽强的抗击。随同大部队登岸的麦克阿瑟选择了一座小山丘作为观察阵地。小山丘的周围全是澳军士兵,他们趴在散兵坑里朝日军射击,而日军阵地距此只有200码,显然这回老麦在不知不觉中又充当了一回尖兵。
煽情但绝不矫情,豪迈但绝不粗俗,亲民但绝不做作。这是麦克阿瑟受到士兵热烈追捧和爱戴的重要原因
打着打着,日军一挺机枪扫了过来。周围的人全部卧倒,只有麦克阿瑟仍站在原处,身体挺得笔直,手里还拿着一张地图。
一个士兵急忙大喊:“卧倒,快卧倒,将军!”麦克阿瑟就像没听到一样,仍然一动不动地凝视着前方,给人的印象,好像日本造的子弹没有一发能把他打倒一样。
这次经历真的把大家都给骇住了。麦克阿瑟回到马尼拉的时候,谁都不同意他再上前线。一家报纸还直接对他发出劝告:“您真以为危险是那么甜滋滋的吗?是她的脸蛋白皙,使您沉迷不能自拔吗?下次碰到这种情况,卧倒,将军,卧倒!”
7月4日,麦克阿瑟正式宣布菲律宾战役结束,被零散分割于北吕宋山区的山下部队只有出气,没有进气,要解决它,也不过是一刀了断的事。至7月底,澳军夺取了婆罗洲的所有目标,“双簧管”战役完成得像“胜利战役”一样漂亮。
三年来,在麦克阿瑟主持的西南太平洋战场上,共有八个集团规模的日本陆军被击溃或丧失战斗力,即便是那些没有被完全消灭的部队,也被孤立地分隔在太平洋的各个小岛上,他们对盟军进军日本已构不成任何实质性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