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大风歌(四十五)用人有道

画外音:

刘邦征讨天下的过程中,才华出众的贤能之士不断地加入到他的队伍中,这些人中文有萧何、张良,武有韩信、彭越、黥布等等,凭借着这些人的卓越表现,刘邦最终亡秦、灭项,建立了雄霸天下的大汉王朝。那么在其他竞争对手人才不断流失的情况下,为什么会有如此众多的天才人物纷纷投奔到刘邦的队伍中,甘愿接受他的指挥和领导呢?刘邦在识人用人上究竟有哪些独到之处呢?

王立群:

我们这一集专门来讲一讲刘邦的用人,我觉得刘邦的用人呢,大概有这么几个方面值得我们关注,第一是一双好眼睛,第二是一对好耳朵,第三是一副好头脑,第四是一支好队伍,第五是一个好心态,这五个好能够概括刘邦在用人上的许多长处。我们先说眼睛,因为用人的前提是识人,如果你不识人你敢用吗?如果你不知道这个人有某一方面的才能你能用吗?所以用人的前提是识人,识人要依靠眼睛,也就是我们说的一双慧眼,这非常困难,识别一个人是非常困难的。你比如说刘邦识别韩信,很不容易啊,韩信作为一个军事奇才投奔项梁,项梁不认识他,改投项羽,项羽不认识他,转到刘邦那儿,刘邦不认识他,没有人认识他是个奇才。一个人有才华是需要被别人发现的,被别人发现的这个过程很难,甚至于说很长。是刘邦发现的萧何,相信萧何,相信萧何的忠诚,相信萧何的才华,也相信萧何的慧眼,是在萧何的鼎力推荐之下,先任命韩信做大将军,登坛拜将结束才找韩信谈话,谈完才确信萧何说的是真的。你看韩信多有才啊,那比我们的才大得多,韩信不能证明自己有才,我们何德何能,能证明自己有才呢?非常困难,人生最困难的是证明自己。所以刘邦手下三杰,萧何是最早证明自己有才华,有忠诚,刘邦最早重用他。张良是撞上刘邦了,投奔他人的路上碰见刘邦,那就跟着刘邦跟了一段,刘邦发现他很能干,韩信是最晚证明自己的。所以眼睛是用来识才的,一个集团的领袖,一个杰出的政治家,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双慧眼。那么眼睛干什么呢?刘邦用他的眼睛怎么来认识人才呢?我讲两点,第一,刘邦把人才分级,你看我们知道现在世界上对很多人,国家,单位,有一个信用评级,一旦你出现问题了,把你的信用评级的等级降低,有好的业绩把你的信用评级等级抬高,有一个等级的评定。

刘邦识别人才他就要看两点,第一个有没有才,第二个有没有德,德就是忠诚,可靠不可靠,这个才好办,有大才,有中才,有小才,有专才,大才大用,中才中用,小才小用,专才专用。德怎么考量呢?怎么考量是不是可靠呢?刘邦有他的办法,当然刘邦没有说,司马迁也没有说。我看完以后,我给他总结了一句话,刘邦判定一个人是不是可靠就是一点,能力,你有没有能力威胁到我,假如你有能力威胁到我,那你就不可靠;你有能力极大地威胁到我,那你很不可靠;你完全没有能力威胁到我,你可靠。大家听了笑,实际上刘邦就是这样干的,这个并不光明,但是非常“高明”,他就是这样来看的。那么他手下的人他怎么办呢?韩信大才,才干太大,本事太大,战功卓著,无人可比,所以刘邦对他最不信任,怎么办呢?叫大用、大疑。和他类似的还有彭越,还有黥布,都是才华出众,战功卓著,封一方诸侯但是都不信任,这叫大用、大疑。萧何呢,萧何有才,萧何也有权,经营关中经营得非常到位,萧何又非常忠诚,但是刘邦一生三次猜忌萧何,这个我们都讲过,不举例子了。他对萧何的办法是大用、小疑,毕竟他还是了解他一点,虽然大用,但是他不断地有一些小的不信任。张良呢,张良大才肯定要大用,这个人一生他不带兵,光出谋划策,身体又不好,还经常请个病假,对刘邦没有任何威胁,手下没有一兵一卒,大用、不疑。周勃、灌婴、夏侯婴这些人叫中才,而且这些人呢,手里的权力都不足以对刘邦构成威胁,所以刘邦对他们是重用不疑。疑和信都取决于刘邦的认定,刘邦的认定又取决于刘邦的判断,刘邦的判断又取决于臣子的表现和臣子的能力。第二叫用其所长,一个人总有自己的特长,那么你要用他的所长,张良会出谋划策当谋士;萧何会治国理财管理关中;韩信会领兵打仗,去打仗吧;郦食其会游说,嘴特别会说,那当说客;陆贾不但会说还会写,那就写吧,写《新语》,写一篇我看一篇,他是什么人才用在什么地方考虑得很清楚,该用谁用谁,这叫用其所长。不过刘邦也有看走眼的地方,他对谁看走眼了?对他老婆,他看不懂吕后,所以刘邦是一个看懂男人而看不懂女人的皇上。看不懂女人这不是刘邦一个人,是很多男人的通病。

画外音:

吕后是因为刘邦建立帝业,铲除异姓诸侯王做了不少事,深得刘邦的信任,然而就在刘邦死后不久,工于心计的吕后曾一度大肆诛杀异己,提拔亲信,大权独揽,吕后的擅权几乎撼动了刘邦苦心创建的大汉基业。但在王立群先生看来,对吕后的误判只是一个个案,刘邦看人的眼力是常人远不能比拟的,刘邦在识人用人方面还有哪些独到之处呢?

王立群:

第二点叫一对好耳朵,刘邦不但有一双好眼还有一双好耳朵,为什么说他好耳朵呢?我举三点,第一,善听下级意见;第二,善听不同意见;第三,善听谁的意见正确,这三条都不容易。比如说善听下级意见,我们举一个例子娄敬,娄敬是个什么人?戍卒,按照我们今天的说法叫普通一兵,刚入伍的一个新兵,要见皇上刘邦都见了。然后娄敬说了一番洛阳不适合做都城,应当建都长安,刘邦将信将疑,张良再一论证支持娄敬,刘邦当天迁都。这个能听下级意见非常困难,一般来说一个普通的士兵是见不到皇上的,一个普通士兵哪能见到皇上呢,在很多单位中间,你去见一个单位的一把手都比较困难的,刘邦不但见而且听,这就是这个人的长处,好耳朵。再一个,娄敬不是一个特例,刘邦一生就听过娄敬这么一次话,那不算本领,那不算耳朵好使,那叫例外,关键是刘邦一生遇到过好多这种事。你比如说他打南阳的时候,他听了南阳郡守一个门客叫陈恢,给他提出来不要硬打,用“约降”的办法,什么叫“约降”?就是和平解放,把他军队一收走,然后不杀他再封个官,替你守住城多好啊,你这样一做,其他的城跟着仿效,这样你收罗了很多兵,而且这些城都不抵抗你,顺利地入关了。那是谁给他提的意见呢?南阳郡守的一个门客给他提的意见,他听了,这叫善听下级意见。

第二条叫善听不同意见,不同意见是很难听的,为什么呢?叫忠言逆耳,当然听了不高兴了。比如说他一入秦宫,他想住在秦宫里边,刘邦从小是个亭长,他住那房子我觉得不会是多高级的房子,能是南北通透的就不错了。但是你看刘邦到了秦始皇的宫殿里面,他就想住下来,人家劝他不能住,他最后听了。那个宫殿我们到故宫看看,那多好啊,想住到那里的人太多了,但刘邦最后是听了,出来了,这很不容易,非常难。再比如有一件事,我们可以说一下,刘邦在平定天下以后,在论功的时候他曾经说过,说那些腐儒、书生是最没有用的,有用的是领兵打仗的人,腐儒最没有用。结果有一个人站出来,这个人叫随何,也就是策反黥布的那个说客,他站出来,他说那不对,你说腐儒没有用,当年你派五万人,再派上五千骑兵,你能把九江王黥布打下来吗?刘邦说不能。他说你五万步兵、五千骑兵你打不下来一个九江王黥布,我呢?一个人带了20个随从到那儿去一说,九江王黥布归降你汉王,我当年一个人起的作用顶得过五万步兵五千骑兵,你为什么说腐儒没有用呢?当场反驳刘邦。结果刘邦听了以后马上说了一句话,“吾方图子之功”,刘邦说什么?我正在考虑你的功劳,实际上他早忘了,人家一提他想起来了,当年确实随何立了个大功。随何这一说,马上任命随何护军中尉,封官了,这叫认账,这叫听取不同意见,这也很难。

第三,善于听出来谁的意见正确,这个当领导的最难就是,一旦讨论那个事情是众口难调,各说各的理,哪个意见最正确你能一下子就分辨出来,在众多的声音中间只有一个声音是正确的,或者说在大家都一致的时候,你能判断出来所有的人意见都一致,但是意见不正确。比如说有人告韩信谋反,底下所有的将领都说坑竖子耳,赶快发兵把他灭了。刘邦一听就知道,尽管大家的意见完全一致,刘邦知道这个意见绝对不正确,这中间嗷嗷叫的没有一个是韩信的对手,所以立即否定,找陈平谈,用陈平的计把韩信解决了。他能知道谁的意见正确,谁的意见不正确,不是多数就正确,绝大多数也不见得都正确,全体一致可能全体一致都错了,这是需要好耳朵的,刘邦具有这个本领。第三,一副好头脑,这个好头脑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刘邦懂得放和收,他用了那么多人,他知道该放权的时候要放权,该收权要收权。楚汉战争的时候他放手叫韩信去打,但中间他收了三次,第一次灭了魏国,刘邦到那儿去了,把他的军队调过来自己用;第二次灭了赵国,刘邦打了败仗,带了一个随从夏侯婴,两个人过去了,把人家20万精兵带走了;第三次韩信带了30万精兵灭了项羽,刘邦到韩信军营立即把30万军全收了,该放的时候放手让你打,打完以后我不断抽你的血。你像那个韩王信也是如此,楚汉战争未灭的时候对他非常放,楚汉战争一结束赶快搬迁,从河南的洛阳一下子给他迁到太原的北边,该放就放,该收就收,收放自如,这叫会用人。当然这谈不上很光明,但至少说还比较“高明”,人家刘邦也不追求光明,人家要追求的就是高明。第四,一支好队伍,刘邦有一支好队伍,这支队伍中间有军事家,像韩信、黥布、彭越、周勃、夏侯婴、樊哙、灌婴,一批军事家,另外有一批政治家,谋士张良、陈平,还有最能治国的萧何,有谋士,还有理论家,像陆贾。

画外音:

在刘邦的队伍中有一大批才智卓越、勇冠三军的能人,他们大都来自五湖四海,有老家丰沛起兵带来的老班底,有半路加入的,有的来自敌方阵营,在吸纳人才方面,刘邦具有海纳百川的气度和胸怀。然而在王立群先生看来,刘邦在对这些人才的使用上并非等同视之,其中有一个核心集团的人才最为他所倚重,那么这是一个什么集团?它又反映了刘邦怎样的用人策略呢?

王立群:

这个核心集团我们叫他丰沛故人集团,来自丰邑、沛县的老朋友老乡这个集团的,这就是刘邦最核心的一个集团,这个集团在刘邦的集团中间起了什么作用呢?凝聚人心,稳定队伍,两大作用,所以刘邦的军队无论是打胜仗打败仗,遇到多少挫折,有多少人叛逃,有多少人阵亡,他始终有一个核心打不散、打不垮,这个核心就是丰沛故人集团。这个丰沛故人集团在刘邦的心目中间地位很高,而且在后来封侯的时候他们占的比重很大,因为参加革命早,战功多,所以最后他封侯的比例也很高。刘邦当了皇帝以后,就把丰沛故人集团安排到他的政府中间去,我们举三个重要职位来看看,相国、太尉、御史大夫,相国,太尉和御史大夫并称为三公,是最重要的三个职务,相国先后谁担任的呢?萧何、曹参、王陵、陈平,然后是张苍。从刘邦的第一任相国一直到汉文帝的丞相,陈平、张苍,在这些人做相国的位置上,你算算,只有陈平和张苍不属于丰沛故人集团,其他都属于丰沛故人集团,这个最重要的行政权力,他是交给他的核心集团的成员来把握的。我们再看太尉,太尉是最高军职,轻易不设太尉的,但是你看一看,刘邦在他的这个政府中间设的太尉,先后担任太尉的有谁呢?第一任卢绾,就是和他居同里、生同日、学同师的那个卢绾,当然后来叛变了,封燕王以后叛乱了。卢绾、周勃、灌婴,这三个人是掌军权的,全部是丰沛故人集团。你再看御史大夫,御史大夫是三公之一,号称为副相国、副丞相的,第一任周苛,在荥阳保卫战中间死了,他死以后他的堂弟周昌担任,周昌以后是周昌手下的一个官员叫赵尧担任,再往后是任敖,再往后是曹zhu,曹zhu是曹参的儿子,再往后是张苍。这一拨人中间绝大多数属于丰沛故人集团。这中间有一个人大家可能有点忘掉了,叫任敖,任敖这个人不但是刘邦这个丰沛故人集团的成员,任敖这个人还在刘邦犯了案子,刘邦逃了,然后吕雉替他顶罪坐了牢,吕雉坐牢的时候受到监狱里狱吏的羞辱,这个任敖就挺身而出把那个狱吏给揍了一顿,保护这个吕后。就是他这一个御史大夫担任的这些人员,绝大多数也是丰沛故人集团的成员,可以说刘邦这个丰沛故人集团,是刘邦人才集团中间最核心的一个成员。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他有一个稳定的核心,他又接纳了五湖四海,这五湖四海的人跟核心集团的人还能够融洽地融为一体,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刘邦把它做到了。

画外音:

刘邦手下拥有一大批才华横溢的人才团队,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个问题,能人难管,在打天下的时候这个问题已经显现出来,刘邦绞尽脑汁通过平衡利益等各种办法加以解决。然而在登基称帝之后,刘邦在用人策略上开始发生重大变化,那些功勋卓著的异姓诸侯王成了他最大的心病,那么怎样才能解决这个心病?在对异姓诸侯王的处理上刘邦又会采取哪些策略呢?

王立群:

异姓诸侯王也是个个有才的人啊,绝大多数都是有本领的人,刘邦对异姓诸侯王是怎么处理的呢?怎么看待的呢?其实刘邦对异姓诸侯王是区别对待的,他把异姓诸侯王分作两类,他最视为对手的是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黥布,这是他一定要除掉的,这几个人能力太大,兵力太强,战功太大,威胁也太大,这是一定要除掉的。其他几个他是区别对待的,比如说赵王张耳,赵王张耳第一才能平庸,赵王张耳跟刘邦又是亲家,赵王张耳的儿子张敖就是刘邦的女婿,所以刘邦对张耳、张敖父子基本上是信任的。另外还有几个王,像长沙王吴芮,燕王臧荼,这两个王基本上不起什么作用,长沙王在南边,长沙国很小没有实力,而且长沙王的父子几代人都极力地迎合刘邦,刘邦对长沙王没有采取军事行动,让他们一代一代传国,一直到自生自灭为止。燕王臧荼力量很小,韩信要打他他就投降了,整个楚汉战争燕王臧荼是置身事外没有参与,基本上是没有参与的,所以刘邦对燕王臧荼也是处于一个不太看在眼里,把他边缘化的一个诸侯王。他真正要防的是韩信、彭越、黥布这三个王,所以他首先是杀韩信,接着杀彭越,最后是灭黥布,这三个是他重点的。赵王张耳一早就死了,他的儿子张敖因为卷入一个谋杀案,最后证明不是他的主谋,那也不能做王了,把他降为侯。臧荼后来是叛乱了,最后把臧荼给灭掉了。长沙王最远力量又小,一直在逢迎刘邦,刘邦就让他保存下来了。所以刘邦对诸侯王,应当说他采取的对异姓诸侯王,他采取的策略是区别对待,重点打击,区别对待,用这八个字来处理异姓诸侯王。而他消灭异姓诸侯王所倚重的就是封侯集团,因功封侯集团是他倚重的力量。

最后一点,第五点,一个好心态,刘邦用人我们讲他那么多长处,取决于他的心态放得很平,刘邦有什么好心态呢?我讲三点,第一点,勇于向臣子认错,认错很难,特别是当了皇帝要认错更难,要皇帝向大臣们认错那是难上加难。刘邦敢认错,我们举一个例子娄敬,我们讲过这个人,娄敬阻止刘邦去跟匈奴决战,他说不能打,匈奴一定有诈。刘邦不听,他认为娄敬,当时已经改名叫刘敬了,说刘敬是败他的军威,把刘敬关起来了,就准备打完仗回来要杀刘敬。结果刘邦到那儿一去,果然是中了匈奴的包围,被人家40万大军围在白登山,七天七夜出不来,最后很狼狈出来了,回来以后立即向刘敬道歉,封刘敬为建信侯。向一个臣子认错太难了,这里面有两个难解决的问题,第一自尊,第二面子,人都要面子,领导更要面子,大领导特别要面子,谁的地位低谁不怕面子,地位越高越讲面子,你像刘邦贵为天子皇帝,他能向刘敬认错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再一个向萧何认错,他平定黥布叛乱回来以后把萧何抓起来,萧何说你那个皇家园林太大了,那么大的皇家园林,你一年也打不了几次猎,把它开放了让老百姓种地,粮食归老百姓,那个秸秆留下来做那个野兽的食物多好啊,刘邦就误认为萧何是讨好老百姓。这一点是最麻烦的,就是多疑,其实萧何没有这个心思,但是刘邦认为萧何有这个心思,而且这个人一旦被别人怀疑以后,往往是很难洗刷干净的,怀疑,所以把萧何关到监狱里去了,最后还是一个王卫尉替萧何说话,把萧何放出来了。放出来以后刘邦就向萧何道歉,这也是很不容易的,向萧何道歉认错,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敢于承认自己的判断有误,这个我不再举例子了,我们前面讲过刘敬劝他不要去跟匈奴打仗,匈奴是示弱,他背后有诈,当刘邦向刘敬承认错误,实际上是承认自己的判断有误,这是第二点。第三点,敢于承认自己的能力有限,这也是用人的一个关键啊,你为什么要用人?因为人家在这点上比你高明,如果你比所有人都高明,你还用得着用别人吗?用不着了。承认自己能力有限这一点很难,这还是两个东西作祟,一个叫自尊,一个叫面子,但是刘邦就说得很清楚,你比如说他说韩信,“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他前面还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还有“吾不如萧何”,你看三个不如,不是承认比别人差吗?承认自己能力不如别人吗?这作为皇帝都是很难做到的。刘邦有这个好心态,他才能接纳一大批人。再比如鸿门宴中间,张良问刘邦一句让刘邦很难回答的问题,“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你估计估计你手下那点人够人家项羽打吗?“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默然,不吭了,沉默了半天,承认本来就不如别人,这都是极其困难的事情。再比如韩信在汉中对策的时候,也问过刘邦一句让刘邦很难回答的问题,“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你估计一下你的仁义道德,你的强悍,你的勇敢和项羽比怎么样?问得刘邦又是“汉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一般的领导你要这样问他一句,他不是默然良久,是立即发怒,他会反问一句就你能,但是人家刘邦默然良久,最后回答“不如也”,“固不如也”,承认自己能力有限啊,这叫一副好心态。

有这个心态,你前面的眼睛啊,耳朵啊,才都管用,一旦心态变坏了,眼也瞎了耳也聋了,什么都听不进去,什么都看不见了,归根结底一副好心态,这个好心态很不容易。所以刘邦最后的成功是时代的选择,也是刘邦个人努力的结果。刘邦是中华民族的时势英雄,也是大汉帝国的缔造者,他的一生值得我们认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