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大风歌(三十二)白登之围

画外音:

在刘邦建立西汉王朝初期分封了七个异姓诸侯王,这其中就包括韩王信,韩王信是战国后期韩襄王的后裔,仪表堂堂,作战勇敢,为西汉政权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高祖六年刘邦却针对韩王信做了一件事,结果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刘邦也因此遇到了他称帝之后的最大一次危机。那么这场危机的起因是什么呢?整个事件究竟有怎样的来龙去脉?

王立群:

高帝六年这一年我们讲了很多,这一年刘邦做了很多事情,封列侯,封同姓王,包括封太上皇,所有这一切只有一个目的,巩固政权。而且这一年刘邦还做了一件事,这个事叫“拆迁”,刘邦也搞“拆迁”,他这次“拆迁”是把一个诸侯王从一个战略要地给他迁到边疆去了。他这一次强行“拆迁”引发了一场大乱,差一点要了刘邦的老命。这件事是怎么发生的?刘邦是怎么处置这件事的?这个我们还要从头说起。刘邦搞“拆迁”是个老手,他早就这样玩儿了,所以高帝六年这一次我们叫故伎重演,就是他玩儿过。他搞的第一次是高帝五年,他灭了项羽,12月他灭了项羽以后,他一下子就把齐王韩信的兵权夺了,不久就把韩信从齐迁到了楚,这个我们讲过了。当然你不用拆迁这个词也行,这叫调整,本来你在山东给你调到江苏,调到安徽。调整他玩儿过一次很成功,因为他不愿意让韩信做齐王,所以把齐王迁为楚王。

这一次他故伎重演,玩儿的这个人也叫韩信,但这个韩信此韩信非彼韩信,不是那个韩信,这个韩信他是韩襄王的孙子,韩襄王是战国后期被秦始皇灭掉的韩国最后一个国君。韩襄王的孙子他也叫韩信,这个人后来被封为韩王,所以史书中间往往把这个人叫韩王信。韩王信这个人是个身份很特殊的人,他的身份是韩襄王的孙子,是正宗的韩国国君的后裔。而且这个人有三个特点,第一身高,身子特别高,史书记载叫八尺五寸,史书记载到八尺四寸就算是大高个了,八尺五寸是很高的个儿,第一是个子高。第二,武功超群。第三,活命第一,这个韩王信有一个生活准则,保命第一,关键时刻先保命再说,他是这么一个人。韩王信的命并不好,他生活的时代已经是韩国即将灭亡的时代了,所以他亲自经历过了韩国的灭亡。韩国灭亡以后,韩襄王的子孙绝大多数被杀,只有这个韩王信福大命大活下来了。所以秦末农民大起义以后,这个起义军就发现了一个现象,什么现象呢?就是如果能找到六国国君的正宗的后裔,把他们尊奉为王,在当地就特别有号召力。为什么呢?因为六国国君的后裔都是政治名人,是名人就有影响力。所以当时楚国项梁立的是楚怀王的孙子,齐国那是齐王田儋,魏是魏王咎,加上赵国、燕国,可以说被秦灭掉的六国五国都立了国君,唯独这个韩国找不到韩襄王的子孙。最后没有办法找到了一个横阳君叫韩成,把他立为韩王,但他并不是韩襄王的正宗子孙,是在这个情况下。那么韩王信是怎么被发现的呢?韩王信的发现是因为张良西征,张良被任命为韩国的司徒奉命到韩国去攻城掠地,他到韩国以后攻下了十几座城,而且意外地发现了韩王信,发现韩王信以后,他立即把韩王信任命为自己手下的将领,带着这个韩王信然后跟着刘邦一块儿入关,韩王信就成了刘邦集团的一个成员。刘邦到了汉中以后,这时候张良已经走了,张良去辅佐韩王成了。

韩王信给刘邦讲过一段话,这段话在很多地方不被人们提到,但是这段话非常重要,有助于我们了解韩王信这个人,这段话这样说的,“项王,王诸将近地,而王独远居此,此左迁也”,这个话是什么意思呢?他说项羽分封很不公,他把跟随他的将领都分到那个好的地方就是中原去了,而您作为汉王,您封到汉中这是左迁,所谓左迁就是受处罚的人才封到这儿,这是第一点,就是封地对你不公正。第二你手下的士兵都是山东人,都想回自己的故乡去,借着他们的劲儿打回去,你可以得到天下。这个话和谁的话说得很相似呢?和那个汉中对策的韩信对刘邦说的话非常相似。韩王信是一个很有军事才干的人,所以刘邦就开始关注这个韩王信,等到刘邦杀回关中以后,刘邦就答应要许封韩王信为韩王。因为他是韩襄王的孙子啊,就是将来一旦把韩地打下来,你就是韩王,现在韩地还没有打下来,那么你做什么呢?韩太尉。所以当刘邦挥师东进的时候,韩王信就受命去攻占韩地,韩王信攻占韩地有有利条件,第一,他是韩襄王的孙子,正宗;第二,他的武功很好,所以刘邦用他去占韩地。韩地在哪儿呢?就是秦代的颖川郡,具体的位置就是今天河南的洛阳的西边、南边这一块,就是当时的韩国土地,这一块地理位置非常重要。项羽听说韩王信攻占韩地,派了一个人,这个人是原来吴地的一个县令叫郑昌,此人跟项羽关系非常好,所以项羽把他任命为韩王,让他去对抗韩王信,所以郑昌跟韩王信在颖川这一块就相聚。到了汉二年,韩王信就攻下来了十几座城,刘邦出关以后韩王信就急攻郑昌,郑昌顶不住就投降了,这样韩王信就把韩地整个占有了,占有韩地以后刘邦就正式任命他为韩王。

画外音:

楚汉战争期间为了与项羽争夺天下,刘邦把分封作为激励手下奋勇作战的手段。韩王信,正是因为作战勇敢屡立战功,而被刘邦封为了韩王,成为了七个异姓诸侯王之一。刘邦也一度对韩王信非常器重,然而一件事情的放生使刘邦对他有了看法,那么着会是一件什么事情呢?

王立群:

但是在汉王三年的时候,这个韩王信出了一件事,这件事对韩王信,对刘邦影响都非常大,什么事呢?就是汉三年刘邦在荥阳打了个大败仗,他让纪信扮成他的样子,从东门出来引走了楚军,又派了三个人留守荥阳城,这三个人最后牺牲了两个,我们前面讲过,一个是御史大夫周苛,这是一个,另一个叫枞公,第三个就是韩王信。结果荥阳城被攻破,周苛不降牺牲了,枞公不降牺牲了。韩王信我们讲过这个人,这个人有一个生活原则叫“活命为上”,所以他立马就降了,不降要杀他,那两个被俘的不投降都被项羽杀了,韩王信投降项羽了,所以他活下来了,先活下来再说。等项羽稍微放松一点他又从项羽那儿逃出来,又投到刘邦那儿去了。刘邦这次没有处罚韩王信,没有处罚大概有两个理由,第一,人家是投奔你的,你不便杀;第二,韩王信的身份特殊,韩襄王正宗的孙子就剩这一个了,所以没有杀他。到了汉六年,就是我们一开始说的,刘邦就决定让韩王信迁个地方,迁到哪儿呢?迁到代地去,代地在什么地方呢?就是今天出煤老板那个山西的北边。山西的中部这一块就是古代的代国,代国有一个最大的危险,就是代国的北边是紧靠着匈奴,他面临着匈奴强大的军事压力。颖川郡虽然小,但是颖川郡没有军事威胁啊。刘邦调韩王信把他迁到代地去,两个理由,一个善于作战,作风勇猛,这一条我觉得刘邦肯定跟韩王信说了,你很能打仗又很勇敢,现在调你到代地防守匈奴,这肯定要说。第二句话我觉得刘邦没有讲,因为第一句话是夸人,谁都喜欢听夸人的话。第二句话说什么呢?你这个地方太重要了,我不能叫你在这儿待,你得给我挪个地儿。这话刘邦肯定没讲,因为这叫什么呢?这叫防人,夸人的话刘邦肯定讲了,防人的话刘邦肯定没讲。

韩王信被迁到代地以后,这个韩王信还很勇敢,给刘邦打了个报告,说这个代国的国都在哪儿呢?在晋阳,晋阳就是今天的太原,这个离前线太远了,我要把代国的国都迁到哪儿呢?迁到马邑,马邑就是今天的朔州,在山西的最北边靠近内蒙,我要迁到那儿便于指挥作战。韩王信的这个迁都现在史学界有两种看法,第一认为韩王信迁都是为了更好地防范匈奴;第二种说法,韩王信的迁都是为投降匈奴做准备,这个不对,我认为第二个说法没有道理,韩王信后来是投降匈奴了,但不等于说他当初迁都就是为投降匈奴做准备啊,不是这样的。结果迁过去不久,汉高帝六年的秋天,这个时候匈奴的单于是一个非常了不得的单于,叫冒顿单于,这个冒顿单于带了20万精兵把马邑给包围了。这个韩王信做了两手,第一手向中央政府求救,第二手跟匈奴谈判。中央政府得令以后做了两个准备,第一派兵增援,第二听说韩王信跟匈奴谈判,刘邦专门给韩王信写了一封信,他听说韩王信跟匈奴谈判,怀疑韩王信有贰心。刘邦的话说得很重,说你的任务就是死守,你既不能轻易地死,也不能为了不死而侥幸地活下来。这个原话不是这样说的,原话叫“专死不勇”,什么叫专死不勇?一个劲儿想着死那不算勇敢,这叫专死不勇,就是你不能轻易地把命给丢了。第二句话叫“专生不任”,什么叫专生不任呢?只为了活不顾及自己承担的责任。结果刘邦的这个信一到韩王信吓坏了,因为他私下跟匈奴谈判的,韩王信怕刘邦杀他。这一担心,到这一年的九月,就是汉六年的九月韩王信就投降了,他投降以后就和匈奴联合起来攻打太原郡,这一下子激怒了刘邦。这是汉六年九月的事情,十月就是汉高帝七年的第一个月了,因为当时十月是第一个月。这一年的冬天,刘邦带了32万大军去攻打匈奴,仗打得非常顺利,很快就把韩王信打败了,韩王信打败以后,韩王信就逃到匈奴去了。

但是匈奴的冒顿单于非常狡猾,当他打了败仗以后他开始示弱,就是他把他的主力隐蔽起来,你在外面看到的士兵都是老弱,他把他的牲畜强壮的牛、羊、马全藏起来了,你看到的都是老马,要么就是小马,看不见强壮的马。所以刘邦派出去了十几批使者出使匈奴,回来的人都跟刘邦报告可以跟匈奴打,我们到匈奴去看到以后,只看见老弱病残,只看见那个瘦弱的马,什么都看不见。最后一个派出去的人是我们前面讲过的一个人,这个人原名叫娄敬,后来改名叫刘敬,这个娄敬出使回来跟刘邦说匈奴不能打,他说两国打仗都是要展示自己的实力,展示自己最强的一面,可是我到匈奴一看,他展示的全是老弱,牲畜也是最老的、瘦的、病的,示弱,这说明他一定有埋伏,这匈奴不能打。这个时候刘邦的主力已经出发了,所以刘邦听不进去啊,因为刘邦前面是一连串的胜仗冲昏了他的头脑,他觉得秦我灭了,西楚霸王项羽我也灭了,你匈奴会怎么样呢?所以刘邦在这种情况下轻敌冒进,就带领他的先头部队出发了。刘敬阻止他出发,他把刘敬骂了一顿,骂完把刘敬关起来戴上刑具,说等我回来我再处理你。刘邦把这个谋士刘敬一关,带着部队就上去了,走到哪儿呢?走到平城,然后到达了白登山,白登山在山西大同。这个时候平城有少数部队,后边大部队还没有到,刘邦就带了一部分先头部队,爬到一个山上去眺望周围的形势,结果刘邦带着少数部队一上山,突然冒出来40万匈奴精锐的骑兵,把白登山团团围住,一下子围了七天七夜。这个时候可以说内外消息断绝,粮草供应断绝,刘邦傻了,出不来。登山一看,匈奴的骑兵太厉害了,东西南北每一个方向都是纯一色的战马,比如说东方是青色的马,结果东方全部是青色的。而当时汉朝中央政府是个什么情况呢?汉朝中央政府皇帝坐的马都配不上四匹同一种颜色的马,四匹马都配不上同一种颜色,人家匈奴40万骑兵一面10万骑兵,人家10万战马是一个颜色,你连四匹都配不到一块儿。那这仗没法打,而且大部队在后边,大部队不知道刘邦跑哪儿去了,刘邦自己困到山上又出不来,这就是白登之围。

画外音:

白登之围是刘邦称帝六年以来发生的最为惊险的一次危机,面对强大的匈奴骑兵,刘邦的少数部队随时都有可能被歼灭,就在这命悬一线的危机关头,刘邦身边的一位重要谋臣站了出来献上了一计,这个人就是陈平。那么在白登之围的危机时刻,陈平献给刘邦的是怎样的计谋呢?

王立群:

陈平的计谋是什么计谋呢?据《史记》记载,说这个计谋的保密级别非常高,不解密,所以没有人知道陈平用的什么计谋。当然后来也有人为这一段做注释的时候讲了一点情况,说什么呢?实际上还是靠美女解围,怎么叫美女解围呢?前面我们说全是拆迁惹得祸,这个地方全靠美女解的围,是陈平跟刘邦说情况危急了。据说有好多种版本,有的版本说就画了一幅美女画,有的版本说没有画画,派人偷偷找到匈奴单于的夫人叫阏氏,跟阏氏说了,汉朝的皇帝已经被围住了,没有办法了,现在回国去搬美女了,美女就这个样,绝代美女,很快那个美女来了,汉朝皇帝就要献给单于,单于一看见美女那肯定不喜欢你了,你就完了。不如趁汉朝的美女没有来,你劝劝大王放个口子让皇帝出去。所以匈奴的阏氏收了那么重的礼,又听了陈平的使者说的这番话,为了保自己的地位就跟单于说了三条,第一,叫“两主不相困”,匈奴的单于,汉朝的皇帝,这算两个民族的两个头,互相之间不要搞得对方很难堪,叫两主不相困。第二,“得地不能久居”,你就是把汉朝的地占了你能在那儿住吗?人家是种粮食的,咱们的牲口到那儿没东西吃,咱们还得回到大草原上去,你占的地也没有用,这第二条。第三,“神灵庇护”,单于是有神灵庇护的,汉朝的皇帝也是有神灵庇护的,有神灵庇护的,谁也不能伤害谁。据说是阏氏给单于说了这三条,匈奴的单于怎么想呢?匈奴的单于有自己的算盘,他原来是跟韩王信的部下约好会和,然后一块儿打汉军,结果没有想到不知道什么原因,韩王信的部下没有来,负约了,所以匈奴的单于怀疑,韩王信的部下是不是跟汉朝的军队勾结起来了。与其那样不如放了他,最后下令网开一面,就把那个包围圈放了一个角。那天早上还天下着大雾,汉军的士兵出入匈奴的士兵都看不见,能见度非常低。然后呢,刘邦的人马从那一个角缓缓地退出来了。这个退还有一些细节,刘邦是想快马加鞭地跑,为他赶车那个太仆夏侯婴说,不能快,一快就显得咱们心虚了,慢慢走。这个时候刚好赶上那个大寒流,刘邦的士兵百分之二三十的人手指头都冻掉了。最后撤到平城撤出来,匈奴的骑兵也退了,刘邦算白登解了围。白登解围历来把它归功于陈平,大家都说是陈平立了功,其实根本原因不在这儿。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汉匈两家的关系决定的,汉打匈奴不在于灭掉匈奴,在于灭掉韩王信,打击帮助韩王信叛乱的匈奴。匈奴呢,也不想抓住汉朝的皇帝,抓皇帝没有用啊,你抓了刘邦,人家把刘邦的儿子立了,你抓了他儿子他还有儿子再立一个,这个没有用,匈奴的目的是我要你的人做我的奴隶,要你的财物补充我的供给。汉和匈奴的这种关系,决定了匈奴并不想把汉朝的皇帝怎么样,汉也没有力量把匈奴的单于怎么样,这才是根本的一个原因。刘邦打完败仗之后,立即把那个刘敬给释放了,封赏了这个刘敬。

画外音:

从白登之围中侥幸逃脱后,刘邦意识到刘敬具有过人的谋略和智慧,于是在一个重大国事问题上向他问计,结果刘敬想出一计,而这个计谋对大汉王朝影响深远,并且招来了后人非常的争议。那么刘敬献上的究竟是怎样的一个计谋呢?

王立群:

刘邦就向刘敬问计了,说我们怎么来解决和匈奴这个关系问题呢?刘敬就给他分析了,说现在这个情况下不能打,对付匈奴就两个办法,第一动武,动武咱们是刚打了这么多年,咱们士兵疲惫了,咱跟人家打不起。第二讲仁义,我听说这个冒顿单于是杀父代立,把他爹杀了代立了,和这么一个人你能跟他讲仁义吗?仁义也讲不通,只有一个办法,让他变成咱们的子孙就行了。刘敬就提了一个办法,他说不知道你愿不愿意这样做。刘邦说只要能行,能解决两家的矛盾问题怎么都行。刘敬说那可以,他说你派你到嫡长公主,他特意提出嫡,嫡长公主,那意思就是说你和吕后生的那个鲁元公主拿出来吧,送到匈奴那儿去嫁给匈奴的单于,匈奴单于一知道是你的亲女儿,而且是嫡出的女儿,肯定让她做阏氏,她要一做阏氏,那将来你闺女生的那个儿子,等老单于一死他就是新任的单于了,那新任的单于是你的什么啊?是你的外孙啊,将来你的外孙如果做了匈奴的单于,外孙还跟他外公打吗?我没听说天下有这样的事,两家的关系就可以和好了。刘邦一听说可以啊,就下决心要把鲁元公主嫁出去。吕后不干啊,吕后整天是一哭二闹三上吊,刘邦就没招了。这吕后就讲了她的道理,“妾唯太子一女,奈何弃之匈奴”,我就一个儿子一个女儿,你为什么把我的女儿非要扔到匈奴去呢?死活不让。刘邦最后没辙,就找了一个宗室,刘姓宗室的女儿,这不知道找到谁家去了,把人家的女儿打扮打扮,以次充好说这就是我的女儿,嫁过去了。而且陪嫁了很多匈奴最喜欢的像茶叶啊,丝绸啊,这些好的东西送给匈奴了。派谁去呢?就派刘敬去了,这事就成了,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西汉初年的一个重要的民族政策叫和亲。这个和亲之策经历过高皇帝、惠帝、吕后、文帝、景帝,一直到汉武帝才改变,经历了70多年的时间一直用和亲的办法。

和亲的办法我们现在史学界是两种意见,就是有肯定的有否定的,肯定的认为说和亲的办法有用啊,它有利于西汉经济的恢复,有利于平定异姓诸侯王的叛乱,它是有用的,还有利于匈奴统一大漠南北,加速匈奴的汉化过程,这是认为有利的一面。也有的人反对,说西汉的和亲之策是在刘邦先冒进,不听刘敬的话,先冒进后失败的情况下采取的一个权宜之计。和亲并没有起到根本上解决问题的作用,匈奴还是不断地入侵,文帝朝、景帝朝,特别是文帝朝发生多次匈奴大规模入侵,所以关于和亲这个办法在学术界目前是有争议的。那么我们应当怎么看待呢?我想大概有这么几点:第一,和亲之策应当是,西汉政府在国力未强大到和匈奴对抗的情况下采取的权宜之计;第二,它在一定程度上调解了两个民族之间的矛盾;第三,和亲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和解决汉匈之间的矛盾。应当这样看可能会比较全面一点。这个政策延续到后代人们就提出很多批评意见,所以到了文帝朝、景帝朝做了很多调整,这些调整包括什么呢?匈奴最厉害的是骑兵,汉朝最缺乏的是骑兵,那怎么办呢?鼓励民间养马,文帝朝、景帝朝大量鼓励民间养马,所以到武帝那个时候,卫青、霍去病一出征10万骑兵,从哪儿来的马?民间养马,另外国家建立国营的养马苑养军马,这是为大规模对匈作战做准备。第二是移民,向边疆移民,而且这个移民是有奖励的,如果你有罪,移过去罪给你免了。第三,入粟,就是谁家里要是有粮食,把这个粮食千里迢迢送到边疆,要么可以免你的罪,要么可以给你爵位。所以边疆就充实了一大批老百姓,一大批军粮,还养了那么多战马,这样使汉朝边地的力量大大加强了,这就为汉武帝最终用军事力量解决汉匈问题打下了一个基础。

应当说刘邦在他执政初期做皇帝以后,确实他还面临着内外一系列的问题。我们这一集讲到刘邦全力以赴应对北方的匈奴,最后是白登之围刘敬和亲,才算把这个问题暂告一个段落。但是刘邦刚刚把外部的问题解决掉,他的后宫又失火了,因为这个时候在他的后宫中间出现了夺储之争,他的后宫中间这个时候已经进入刘邦执政的后期了,所以他的后宫中间的斗争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那么这些问题刘邦该怎么解决呢?请看下集《爱子封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