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在第五次巡游的路上,五十年的人生从此谢幕。这位生前不可一世的中国首位皇帝,以一具发臭的尸体进入了他修建多年的骊山陵墓——一座充满神秘的地宫。据说那里气象万千,一如始皇帝亲手创建的帝国,但这一切也只是道听途说而已。经过两千多年的猜测和探寻,人们终于逐渐开始依靠高科技手段来透视这座永恒的帝陵。正如秦始皇的一生有着诸多之谜一样(生父之谜、不立太子之谜、不立皇后之谜、死因之谜,等等),秦始皇陵也充满了各种谜团。比如说这座规模宏大的皇陵到底修建了多少年?修建秦始皇陵到底征用了多少民力?秦始皇陵的地宫真如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所描写的那样吗?秦始皇为什么要如此张扬地大修皇陵?
谈起规模居于中国帝王陵墓之首的秦始皇陵,第一个问题就是秦始皇陵到底修了多长时间?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如下三段关于秦始皇陵的记载:
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
(二世元年)四月,二世还至成阳,日:先帝为咸阳朝廷小,故营阿房宫为室堂。未就,会上崩,罢其作者,复土郦山。郦山事大毕,今释阿房宫弗就,则是章先帝举事过也。复作阿房宫。
(二世二年)少府章邯日:盗已至,众强,今发近县不及矣。郦山徒多,请赦之,授兵以击之。二世乃大赦天下,使章邯将,击破周章军而走。
根据第一条记载“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九字,可知秦陵修建于始皇“初即位”。秦始皇是什么时候“初即位”的呢?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下世,赢政即位。所以,秦始皇陵的修建是从公元前247年赢政即位之时就开始了。中国历代皇帝陵寝的修筑一向是,“生命不止,战斗不息”,只要皇帝不死就不能竣工。所以,皇陵在秦始皇生前一直在修建着。
公元前210年7月秦始皇突然病死沙丘(今河北广宗),但是,当时秦始皇陵还没有完工。9月,已经腐烂变质的秦始皇遗体不得不匆匆下葬。此时,据始皇的“初即位”已有三十七年。
根据第二条文献的记载,秦二世元年(前209),“会上崩,罢其作者,复土郦山。郦山事大毕……复作阿房宫”。可见,秦二世在得知扶苏自杀之后,立即将已经腐烂的秦始皇遗体迅速运回咸阳,并立即从阿房宫的工地调集大量人力,为秦始皇陵回填土与修封土堆(复土)。这一年,“复土”基本完工后,又将大批人力调回继续修阿房宫。
如果仅从这两条文献看,秦始皇陵在秦二世元年已经完工。
如果从第三条文献看,秦二世元年,陈胜、吴广突然在大泽乡揭竿而起。秦二世二年(前208),陈胜部将周文率领数十万大军攻入关中。惊慌失措的秦二世不得不采纳章邯的建议,赦免了正在骊山修秦始皇陵的数十万刑徒与役夫,发给兵器,让他们在章邯的带领下迎击反秦大军(二年冬,陈涉所遣周章等将西至戏,兵数十万。二世大惊,与群臣谋日:奈何?少府章邯日:盗已至,众强,今发近县不及矣。郦山徒多,请赦之,授兵以击之。
二世乃大赦天下,使章邯将)。
第三条文献特别强调了“郦山徒”三字,那么,“郦山徒”是修皇陵的刑徒呢,还是修阿房宫的刑徒呢?
如果据第二条文献,秦陵工程已经结束,人力都已调至阿房宫,“郦山徒”应当是修阿房宫的刑徒。但是,《史记·秦始皇本纪》有“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乃分作阿房宫或作丽山”一句。从这句话可以明显看出,“作阿房宫”与“作郦山”是分开来谈的。凡是与“郦(丽)山”有关的都是指秦陵工程,所以,这里的“郦山徒”也应理解为修秦陵的刑徒。因为,秦始皇下葬之后,特别是覆土工程完成之后,秦陵还有诸多事宜(比如陪葬墓)需要完善,也就是说,“复土”完成之后,秦陵工程并没有结束。
当周文率领的义军攻入关中之时,修始皇陵的主力都上了前线(卫国比修陵更重要),秦陵的修筑只能草草结束。从秦始皇即位到他去世,秦陵整整修了三十七年,始皇死后秦二世至少又修了两年。因此,秦陵应当总共修建了三十九年。
再来看另一问题,修建秦陵一共动用了多少人力呢?
《史记·秦始皇本纪》出现了两次关于秦始皇修皇陵动用人数的记载。
一次是“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乃分作阿房宫,或作丽山”;一次是秦始皇在兼并六国之后“及并天下,天下送徒七十余万人”。另外,东汉卫宏撰写的《汉旧仪》记载:“使丞相李斯将天下刑人徒隶七十二万人作陵。”按照《史记·秦始皇本纪》的第一条记载,秦始皇动用了七十多万人修建阿房宫与骊山皇陵,这七十多万是修阿房宫和骊山皇陵的总人数。《史记·秦始皇本纪》的第二条记载明确说明在兼并六国之后动用了七十多万人修皇陵。
《汉旧仪》则记载李斯统领七十二万人修皇陵。
从这三条文献来看,史书对修建秦始皇陵的人数的记载并不明确。
那么,修建秦始皇陵到底动用了多少人力呢?这是一个可以讨论的话题。
我们可以算一算。
先看秦国兼并六国之前。此时秦国的主要人力用于兼并战争,不可能将全国人力放在始皇陵的修建上。如果秦始皇倾全国人力修陵,他就很有可能无法完成兼并六国的宏伟大业。比如说秦国灭楚国,初败后胜。初败的原因就是李信率领的二十万秦军无法对付强大的楚军,最后,只好派出王翦。王翦坚持一定要带六十万大军,结果王翦率六十万大军用了两年时间才灭掉楚国。试想一下,如果秦始皇此时动用七十万人力修建自己的陵寝,他可能再组织六十万大军灭楚吗?更何况灭楚动用了六十万人,后勤保障尚需多少人力?所以在秦始皇兼并六国之前,他不可能动用七十万人力修陵寝。
秦始皇兼并六国之后呢?此时不需大规模用兵了,有没有可能动用七十万人力大修皇陵呢?
始皇二十七年(前220),即大秦帝国建立的第二年,秦始皇开始大规模修建从咸阳通往各地的驰道,这是大秦帝国的“高速公路”,也是保障秦始皇统治天下的快速通道,其工程量之大毋庸多言。修这么一项巨大的工程,得耗费多少人力?此时秦始皇能集中七十万人修筑皇陵吗?似乎不可能。
始皇三十二年(前215),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并开始修筑长城。秦长城尽管是在战国时期秦、赵、燕三国长城的基础之上连缀修建的,但是,在崇山峻岭之中修筑长城,动用民力之巨也是不言而喻的。用如此多的人力大修长城,还能够同时派七十万人修皇陵吗?似乎也不司能。
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秦始皇调集五十万大军征南越。这场南征之战长达四年,五十万大军需要多少人力做后勤保障呢?在这种情况下,秦始皇还能动用七十万人修建皇陵吗?似乎也不可能。
始皇三十五年(前212),秦始皇开始修建阿房宫。阿房宫工程巨大,直至秦始皇去世阿房宫都没有完工。建阿房宫是为了现世的享受,修皇陵是为了来世的享受。因此,秦始皇修阿房宫动用的民力_定比修皇陵的更多。
始皇三十七年(前210)七月,秦始皇突然病故,此时皇陵还没有竣工。
面对已经腐烂发臭的秦始皇遗体,必须立即安葬。这年九月,秦始皇下葬了。当时秦二世想通过修始皇陵来证明自己是合法的继承人,所以,非常卖力地继续修建皇陵。下葬前后,动用大量民力加班加点是完全可能的。因此,只有在这一时期动用七十万役夫与刑徒修筑始皇陵才比较可信。
二世元年(前210)四月,秦二世在完成第一次大巡游并安葬完秦始皇之后,才开始将大部分人力调往阿房宫。“郦山事大毕”,“复作阿房宫”,即指此。在秦二世看来,修阿房宫是先帝遗愿,如不继续修建,就等于向天下宣告先帝修阿房宫是错误之举(是章先帝举事过也)。
二世二年(前209),陈胜、吴广揭竿而起。二世三年(前208),义军到达关中,惊慌失措的秦二世采纳章邯意见(郦山徒多),紧急释放修骊山皇陵的役夫和刑徒,应对杀到关中的反秦大军。从此,大秦帝国陷入日益严重的危机之中不可自拔,直至灭亡。无论秦二世还是秦王子婴,都顾不上再修秦始皇陵了,工程只能草草结束。
所以,修筑秦始皇陵的人数仅仅是在秦始皇死后紧急施工阶段可能达到了七十万人之多。历史文献中记载的应当是这一时期的徭役、刑徒及工匠的总人数。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的陵寝,秦始皇的皇家陵园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秦始皇陵坐落在今西安临潼区城东5公里的骊山北麓。南依骊山,北临渭水,坐西向东。整个陵园由城垣以内的核心区与城垣以外的陵属区组成,总面积达56.25平方公里。
秦始皇陵园仿照都邑的标准建造。整个陵园以封土为中心,外面有两道夯土城垣,象征着都城与皇城。陵园内城面积1178.85亩,1外城面积3052.65亩。
外城四面各设一门。东门在封土正中的东西轴线上,门阙规模宏大。内城除北墙开两门外,其余三面各开一门。内城南门的阙门遗址至今仍屹立于封土之南,非常壮观。
秦始皇陵园的核心区,总面积近8平方公里,封土和地宫位于内城的南部。
裴驷的《史记集解》引《皇览》日:“坟高五十余丈,周回五里。”可知,秦始皇陵最初的封土有五十余丈,约合今115米。经过两千多年的风雨剥蚀,如今的豢始皇陵封土只剩下55米左右,约相当于原高的二分之一。
今天,高大如山的秦始皇陵封土仍然屹章于骊山旁,当年内外夯土的城垣已经残缺不全,仅能看到内城西墙残存的一段城墙。宏伟的地面建筑在两千多年前遭到项羽的焚烧,残存的废墟上仍有当年陵寝建筑群的遗址,规模宏大。
封土的北侧、西侧有大片建筑,模仿的是逝者生前“前朝后寝”的建制。
秦始皇建立了完备的陵寝制度,当年曾迁徙“三万家”到陵园居住,负责修建与维护陵园。
有关秦始皇陵的概貌,《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得最为翔实,也最为可靠:
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这段记载说;秦始皇刚一即位就开始在郦山营造陵寝,等兼并天下后,前来修陵的有七十多万人。地宫穿透了多层地下水,并用熔化的铜水浇灌石缝防堵地下水。地宫修建了宫殿百馆,有大量陪葬俑,安放了各种珍宝。地宫中安放了可以自动射箭的机关(机弩矢),一旦有盗贼擅自进入地宫,通过机关装置连接起来的弩机可以自动连射。地宫中用大量的水银做成四渎、百川、江河、大海,而且用机械的方式让它们流动不息。墓室上方绘制了天文星宿,下方制作成平原、五岳。整个地宫用“人鱼膏”做灯,可以长期燃烧而不熄灭。
东汉卫宏撰写的《汉旧仪》记载:
使丞相李斯将天下刑人徒隶七十二万人作陵,凿以章程,三十七岁,锢水泉绝之。塞以文石,致以丹漆,深极不可入。奏之日:丞相臣斯昧死言,臣所将隶徒七十二万人治骊山者,已深已极,凿之不入,烧之不然,叩之空空,如下天状。制日:凿之不入,烧之不然,其旁行三百丈,乃止。
《史记》仅记载秦始皇陵“穿三泉”。《汉旧仪》的记载比《史记》更详细一些:地宫挖到“深极不可人”、“凿之不人,烧之不然”的地方,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应当是挖到岩石层,凿不动了,无法再挖下去了。
《史记》记载:“大事毕,已藏,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藏者,无复出者。”这段文字透露了地宫的三道大门,同时写出秦二世为了保密而以工匠殉葬的残酷。
当秦始皇陵的修建进入尾声之时,工匠们正在地宫中门以内干活,突然“闭中羡门,下外羡门”。辛辛苦苦的工匠最终竟然一个也没有逃出,全部成为殉葬品。
这段记载谈到了“中羡门”、“外羡门”,因此还应有“内羡门”,地宫当有三道门。司马迁写“中羡门”时用了一个“闭”字,写“外羡门”用了一个“下”字。这说明“中羡门”是可以左右开合的,而“外羡门”则是能上下启动的。那么“内羡门”是怎么开合的呢?我们无法得知。它可能与“中羡门”相仿,也可能和“外羡门”相似。三道羡门当在一条直线上。
耗资如此巨大的地宫又位于什么地方呢?
《汉旧仪》明确记载“其旁行三百丈,乃止”,是指秦始皇陵地宫是在墓圹之侧“三百丈”远的地方。这是否意味着地宫并不在封土堆下,而是在封土堆之侧的某一处呢?比如说骊山某处。
2002年中国政府第一次把秦始皇陵的考古工作纳入到“86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之中,并且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与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联手开展大规模的秦始皇陵考古勘察工作。这项“863计划”实际上是利用遥感考古与物探勘察相结合的方法,利用现代数字技术让地下文物映现在显示屏上,在不进行实际挖掘的基础上探测秦始皇陵的地下遗存。此次勘察动用了八大类二十二项物探方法,经过一年努力,这项工程获得了突破性成果。
为了保证科学探测的精确,考古工作者还十分艰难地在封土堆上用“洛阳铲”连续勘探,即用传统方法验证高科技手段的可靠性。
洛阳铲原是一种专门用于盗墓的工具。它的形状是一半为圆柱形的铁铲,直径5到20厘米,长20至40厘米。使用时掌握好洛阳铲的弧度非常重要,稍不留神,它就不能带起地下的泥土,无法发挥它的功能。洛阳铲的一端有柄,柄上可以接长的白腊条杆,使用时能垂直向下戳击地面,深度可达20米。利用这种半圆形的铁铲能够轻松地打人地下并将地下泥土带出至地面,并挖成一个直径为十几厘米的深井。盗墓者可以根据土质判断地下是否有墓葬,有经验者甚至可根据声音判断有无墓葬。
20世纪20年代末,考古工作者发现洛阳铲的实际作用后,才将其用于考古工作。今天的洛阳铲有了很大的发展,原来作为铲柄的白蜡条杆已被改为一节节可以套装的钢柄,可以开挖到几十米的地下。
考古工作者先后使用现代化的科考设备与传统的洛阳铲对秦始皇陵的封土堆进行了勘测。两种方法的考察结果表明,地宫就在今秦始皇陵封土堆之下,距地面35米深。地宫东西长170米,南北宽145米,主体和墓室均呈矩形状。墓室位于地宫中央,高15米,相当于一个标准足球场。
考察发现,封土堆下墓室周围有一圈很厚的细夯土墙——宫墙。宫墙东西长约168米,南北长141米,南墙宽,16米,北墙宽22米。宫墙用多层细土夯实而成,每层大约有5至6厘米,精致且坚固。宫墙顶面高出当时秦代地面很多,向下直到今封土下33米。土墙内侧还有一道石质宫墙。墓室没有进水,整个墓室也没有坍塌。
墓圹边沿建造的这圈巨大而精细的夯土宫墙,高出地面30米,顶部距封土表面最浅处只有1米左右。外墙面的9级台阶上(每级宽2米),都钻探出残瓦碎片,这说明埋人土下的墙侧台阶修有9圈长廊。
科学探测设备是如何勘探出封土堆下存有地宫呢?
在自然界中,物体的导电性各不相同,例如空气的电阻率高,水和金属的电阻率低;因此,空气的导电性弱,水和金属的导电性强。在封土堆中,人工夯土的导四十二皇陵之谜电性强,含气孔较多的非人工夯土的生土导电性弱。
考古人员先在封土堆上的东西和南北两个走向上,每隔50米列为一条剖面,沿着剖面把用来测量电阻率大小的仪器插入土中来接收数据。这就相当于把封土堆作为一个大导体,选择不同的位置作为正负极进行电击,以测定封土堆深处不同部位的电阻率。
最后,把每条剖面上收集到的数据输入电脑,合成为一个电阻率异常图。根据图中高阻体的位置和大小,可以看到封土堆中心下方有一大片深蓝色,这说明此处一定是一个呈椭圆状的高电阻体,以此能够推断出它是由墓室的空洞产生的。
因此,可进一步推断封土堆下方是一个巨大的地宫。并且,从电阻率之高还可以推测出,地宫没有塌陷,也没有进水。因为水易导电,一旦进水,电阻率就会降低,电阻高正好说明地宫未进水。地宫如果塌陷,里面的空气会减少,也就不会形成较高的电阻率。
这种测量可靠吗?会不会有什么意外呢?
当然可能。那怎么办呢?用传统的方法验证。
当科学考察确定了秦始皇陵地宫的位置之后,考察小组在秦始皇陵封土堆以东的一片灌木林中,派了两名考古人员紧握一把洛阳铲奋力向下夯击。
这个挖掘点就是曾用现代物理方法挖掘的编号第八的钻孔,一直挖到30米深之时,地下突然传来“咚咚”的响声——洛阳铲碰到了硬物。这两名考古队员立即兴奋不已。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考古人员用洛阳铲在近六十平方公里的秦始皇陵区试探性地钻探了七十多万个钻孔,希望能够发现秦始皇陵的地宫。然而,由于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一直收效甚微。
但是,这一次洛阳铲像长了透视眼,准确找到了神秘的秦始皇陵的地宫。
这两名考古队员兴奋地把洛阳铲从钻孔里提出,铲尖的泥土上黏着几块青石碎屑。经过仔细辨认,碎屑是石灰岩。秦始皇陵位于陕西骊山,此处出现最多的是花岗岩和片麻岩。石灰岩在整个骊山地区非常罕见,但在渭北却分布极广,这恰恰和史料中关于秦始皇陵地宫的石材取自渭北的记载相吻合。这意味着他们用洛阳铲挖到的泥土就是来自神秘的秦始皇陵地宫。
当然,仅靠这一点还不能完全确认封土堆下存在地宫,且地宫没有遭到破坏。考古人员还做了另一种测试。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关秦始皇地宫记载有一句是“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汞(水银)是一种具有挥发性的金属,如果地宫中存放有大量的汞,封土堆表面土壤的汞含量应高出周围土壤中的汞含量。土壤化验结果表明,封土堆上汞含量的异常值是普通值的10倍左右,最高的达20至30倍。用取样机插入土中抽取土壤里的空气测量,同样显示汞异常。
秦始皇为什么要在地宫里放人这么多的水银呢?一是以水银制成“百川、江河、大海”的形状,营造出一个恢弘的自然景观;二是为了防止盗墓,因为汞气有剧毒,人一旦吸入高浓度的汞气,即可导致精神失常、肌肉震颤而瘫痪,以致死亡;三是可以使尸体和随葬物品保持长久不腐。
封土堆下汞的异常也恰恰证明地宫未被盗掘的可能性较大。如果秦始皇陵地宫真的被盗掘过,那么,地宫中的汞早就挥发殆尽了。
秦始皇陵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历代帝王陵里非常引人注目。如何引人注目呢?
第一,陵园面积广大(达到五十多平方公里);第二,修陵工匠众多(曾达七十多万人);第三,陪葬墓众多;第四,宝藏太抢眼。
《史记》是“二十四史”之首,《史记·秦始皇本纪》详细记载了秦始皇陵地宫中的宝物。在中国古代,特别是两汉之后,《史记》流传极广。从此书中得知秦始皇陵埋藏宝物的人难以计数,即使是没有读过《史记》的人,也会从别的渠道得知秦始皇陵地宫的宝藏。所以,秦始皇陵的宝藏之多,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为秦始皇陵带来了巨大的盗掘风险。
秦始皇陵为什么要修得如此豪奢呢?修得简朴一点不是可以避免树大招风吗?
在我看来,秦始皇陵修得如此豪奢的主要原因有四点:
一是思想观念,二是秦始皇重视,三是秦二世重视,四是秦始皇根本没想到大秦帝国会灭亡。
先说思想观念。中国古人一直相信灵魂不灭,相信厚葬可以让死者在身后享受荣华富贵,所以历代帝王非常注重厚葬。自商周开始,历代帝王就一直非常重视修筑寿陵。中国古代最早的墓葬是“不封不树”(不起坟,不种树)。至春秋战国,厚葬之风愈演愈烈,并且开始封土(堆土起坟)。秦始皇不可避免地也相信人死之后灵魂不灭,他为了死后再享荣华富贵才会大修陵寝,实行厚葬。
再说秦始皇的重视。这一点容易理解。秦始皇是第一位在位时就为自己修陵的皇帝,而且是一位兼并六国、统一四宇的皇帝。秦始皇是中央集权制度的开创者,他自认为德高三皇,功过五帝,要称皇帝,要称“朕”。如此看重自己,当然会非常重视修建自己的皇陵。
第三是秦二世的重视。秦始皇去世之时他的陵寝并未完全竣工,秦二世对秦始皇的陵寝修建格外上心。为什么呢?前文已述,因为秦二世想通过大修陵寝证明自己继位的合法性。
第四是秦始皇根本未料到大秦帝国会灭亡。这种极强的自负感在秦始皇身上表现得非常充分。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帝制历史上,秦始皇的自负无人可比!因为每一个成功的人都有极强的自负心理,而且,一个人自负的程度是由他在历史上创下的功业所决定的。有多大的历史贡献,就有多大的自负。
秦始皇自称始皇帝,以下分别称为二世、三世,直至万世。正因为他根本没有想到大秦帝国会灭亡,所以,他丝毫不忌惮会有人盗掘他的陵寝。大修陵寝又怎么样?我是皇帝,我怕谁?谁敢盗掘我秦始皇的陵寝?
成龙曾经拍过一部有关秦始皇陵的电影——《木乃伊三:龙帝之墓》。
这部电影讲述的就是有人千方百计想挖掘秦始皇陵的宝物,剧本源于秦始皇陵的神秘地宫中存有令人叹为观止的宝藏。
这么一个富丽堂皇的地下宝藏,两千多年来,难道没有人觊觎吗?史籍所记载的秦始皇陵被盗之事是否属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