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决定天国存亡的北伐与西征

要搞清楚这次北伐绝不容易,这次北伐跟历史上的其他北伐不太一样,它奇怪的地方就在于北伐的兵力少得可怜,只有两万人。这就让人费解了,让两万人拿下京城,洪秀全和杨秀清虽然肚里墨水很少,但也不至于蠢到这个地步。其中必有隐情。

改造天京

南京之战,对清廷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噩耗,对于太平天国来说,是一个天大的胜利。这些农民出身的起义领袖们终于踏上南京这个繁华的大都市,他们的心情是无比激动的,对未来也是无比乐观的。

他们不会想到,南京居然也可以成为埋葬他们的地狱。

洪秀全进城之后,南京城改名为天京。接着便是对全城进行改造,还是老办法,所有的人都编为天国的子民,居民财产全部充公,天国面前人人平等。男女分开,漂亮的归天王洪秀全和诸王所有,其余人做女兵。洪秀全一来,南京城内的商业全部废弛,对经济生活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整个南京城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兵,一种是兵的家属。全民皆兵,据说南京有六十万精兵,所谓精兵就是不包括老弱妇孺的青年壮丁,这是完全可能的,因为所有的精壮男丁都是兵。如果生产遭到破坏,兵再多又有什么用,生产跟不上,就会有很多人饿肚子,饿肚子的人多了,仗就没法打。

洪秀全杨秀清等人玩的还是杀鸡取卵的游戏,按照自己的主观愿望改造世界,而非根据客观现实因势利导改变世界。

洪秀全的宗教政策也非常残忍,对于其他宗教的信徒一概采取清洗政策,这样固然省事,但伏下了天怒人怨的祸端。就连天主教徒也未能幸免,虽然天主教徒相信上帝,但拒绝服从拜上帝教,因此他们也受到迫害。

许多工商业人士、娱乐圈人士,甚至包括一些医生也被关进了监狱,在太平天国之内思想完全统一,再也听不到不同的声音了。不过这样也有坏处,譬如杨秀清患上眼疾后,一时之间居然找不到医生来治疗,韦昌辉悬赏一万两银子都没人上门。这一方面说明当时不少医生被投进监狱,另一方面也说明太平天国确实得罪了一大批人,尤其是那些有技术的相对富裕的阶层。

全城人民的思想统一之后,接下来就是大修天王府了。洪秀全是一个非常热衷于享受的人,天王府自然要修建得富丽堂皇。天王府后来被湘军一把火烧了,否则我们今天还能一睹它的繁华,据说天王府的豪华程度超过了人们的想象,现在我们只能从记载中感受它的风采了。

天国的构架已经成型了,但洪秀全还不满意。考虑到太平天国中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洪秀全觉得再穷不能穷了教育,读书还是要的,于是便开设了天国科举制度。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太平天国在定都南京不久还是非常尊重读书人的。

大学问家顾观光的儿子顾深就不幸落入了太平军的手中,后来顾深写了一本《虎穴生还计》,讲述了自己在太平天国的经历。根据顾深的记载,他刚被抓后,说自己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什么活都干不了。他原以为太平军会放过自己,没想到听说自己是文人后,他们反而硬把自己留下。太平军上下对顾深都非常尊敬,他的工作就是文字工作,逢年过节帮大家写写对联,太平军的领导要写文书,他就代笔,诸如此类等等。

顾深还颇为得意地写道,只要有文书来,这些文盲们都会聚拢在他身边,毕恭毕敬地听他读信。顾深还引以自豪地写道,他们有不懂的地方,有不明白的道理,都会过来请教自己。

洪秀全很清楚,一个政权不能没有知识分子,但是知识分子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对于自己的统治是不利的。怎么办呢?最好是留下他们的知识,再阉割掉他们的思想。可惜世上哪有这么美好的事情啊,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培养出太平天国自己的知识分子。

怎样培养出这种符合政治需要的知识分子呢?洪秀全有一套办法,儒家的这些经典书籍还是要读的,不过在此之前要全面地和谐一番。洪秀全甚至亲自删改儒家典籍,好歹洪秀全也算得上是半个文人。好了,这些删节版的儒家典籍就是考试的素材了,但是答卷的时候千万不能过于儒家了,一切要以拜上帝教的宗旨为准绳,答卷的时候一定要紧扣这个主题。科举的考官都是太平天国的高层人物,足见太平天国对于科举也是非常重视的,可惜这些考官往往都是半文盲,而拜上帝教的教义又非常粗俗浅陋。考试如何考出水平这才是最关键的。

太平天国的科举分为乡试、县试、郡试、省试、天试。虽然洪秀全表现出一副求贤若渴的姿态,但是应试者寥寥无几。太平军进城后,读书人大部分都逃走了,留下的一部分对这个政权不满,一部分就算真想博取富贵,也担心考试时拍马屁拍到马腿上,富贵不成反而丢了脑袋。

后来,杨秀清下令凡是读书人不来参加应试的全部要砍掉脑袋,无奈之下,大家纷纷耷拉着脑袋过来应试。有的人直接交白卷,有的人写诗讽刺洪秀全、杨秀清,这些人不少被处以极刑。由此可见,太平天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赢得了百姓的支持,却让读书人退避三舍。

洪秀全的科举制度最后流于形式,洪秀全之所以不废掉科举制度是因为他觉得有科举才说明这是一个蒸蒸日上的王朝。有意思的是,太平天国的科举中榜率实在太高了,只要你进了考场,又认认真真地答完了试卷,一般都能高中,录取率高达百分之八九十。洪秀全是中国第一个开设女子科考的,这当然也只是个形式,跟拜上帝教男女平等的思想一致。

中国第一个女状元傅善祥就是在太平天国中高中的,她曾写过这样的对联:“独手擎天,重建大明新气象;丹心誓国,扫除外族旧衣冠。”在太平天国中,拿到名次的一般都是马屁拍得一流的人,只要马屁拍得好,词句通不通不要紧。

有一年的解元之所以高中就是因为写了这样一句:“恨不得杀尽妖头,上答天王之高厚。”

在太平天国流传得最广的一首诗并不是《静夜思》,而是:“一统天朝界,山河万重新。士民皆欢乐,成颂太平春。”

太平天国的科举完全是一场闹剧,并没有选拔出像样的人才。但对于一个政权来说,人才是必不可少的。太平天国的人才主要还是来自下层百姓,科举招不到人才,洪秀全便亲自书写“求贤榜”:“江南人才最多,英雄不少。或木匠,或竹匠,或铜铁匠,或吹鼓手,你有那长,我便用你那长;你若无长,只可出出力的了。”

一篇大白话的“求贤榜”,老百姓一看就懂,觉得这个领导人没有架子,彼此间心理距离很近。通过这种方式,洪秀全发现了不少优秀的人才,这些人才虽然出身卑微,大多有一技之长,其中有很多人还是真正的豪杰。由于遴选机制问题,这些人长期被拒绝在传统的科举大门之外,现在他们终于有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但由于文化的缺乏,他们毕竟都有难以弥补的缺点。

写到这里,我们试着对洪秀全作一个评价。洪秀全是个要文没文要武没武的人,文治才能他远远比不上冯云山,武功本领他又比不上杨秀清,领军作战的本领他比不上韦昌辉、萧朝贵、石达开这些人。洪秀全为何还能成为这些人的领导呢?这固然跟洪秀全的创始人身份有关,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洪秀全并不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如果说洪秀全有什么才能的话,那就是用人了。

在中国历史中,洪秀全最像的一个人可能就是刘邦了,不过论其气度和智慧他都比不上刘邦,可以说是一个大量删节版的刘邦。在用人方面,洪秀全也远远比不上刘邦,只是说和洪秀全自己的其他才能相比,用人方面他是相对出彩的。

从天京之乱中我们就能看出洪秀全的心术,他先是利用韦昌辉和秦日纲杀掉杨秀清,最后又借此除掉韦昌辉和秦日纲。到后来,他又果断地启用李秀成和陈玉成这样的后起之秀,这两人都是杰出的帅才,没有一点的用人本领,是很难做到这些的。虽然洪秀全的所作所为加速了太平天国的灭亡,但毕竟巩固了个人的权威,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的用人之术。

也谈谈北伐

在写太平天国历史的时候,北伐是最关键的一环,根本不可能绕开,很多历史学家认为北伐对于太平天国来说就像一个生死关口。北伐的失败是导致太平天国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有的史学家认为太平天国在拿下南京之后,应该借着锐气,一鼓作气,全军直捣北京。正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当时太平天国的斗志正处于最高昂的时候,全部主力北上的话,极有可能拿下北京。

如何评价这个观点呢?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这个观点并不是毫无道理的,当年吴三桂造反就因为在长江边踌躇不前,误了大事。太平天国如果倾巢出动,确实很有可能拿下北京。但是有几个问题必须考虑到,首先这么做风险是相当大的,南京一战中就能看到八旗子弟在绝境中战斗力是非常强的。如果不能拿下北京,太平军很可能就会走向崩溃的边缘。其次,就算是拿下了京城又怎么样?太平天国能统一全国吗?

有人觉得,连京城都拿下了,这天下自然是你的了。其实不是这样的,黄巢攻陷了唐朝的都城长安,最后还是兵败被杀。李自成也打进了北京,最后还不是落得逃亡被杀的命运。对于太平天国来说,当时有两大威胁,而且都是致命的威胁。一个是内部的矛盾,在南京尚且杀得你死我活,到了北京,权力更大,内讧只会更加激烈。第二个是地方上的力量,推翻了清政府不代表就建立了新政权,北洋军阀的例子我们都看到了,洪秀全如果在北京当了皇帝,曾国藩、左宗棠这些人会同意吗?

综合各种因素考虑,我们认为攻克南京之后如果倾巢涌向京城是一个自取灭亡的决策。如果不信的话,我们看看当年朱洪武是怎么做的,朱洪武拿下南京之后,采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先后吃掉陈友谅和张士诚,经过了多年的积累和巩固最后才决定北伐,赶走元朝统治者。

太平军占领南京后,向荣很快在孝陵卫建立“江南大营”,琦善在扬州建立江北大营,这两人好比是蹲在天国门口的两头老虎。如果太平军全力北伐,一定是腹背受敌,首尾难顾。

要搞清楚这次北伐绝不容易,这次北伐跟历史上的其他北伐不太一样,它奇怪的地方就在于北伐的兵力少得可怜,只有两万人。这就让人费解了,让两万人拿下京城,洪秀全和杨秀清虽然肚里墨水很少,但也不至于蠢到这个地步。其中必有隐情。

定都南京两个月后,太平天国高层发出了北伐和西征的命令,北伐军由李开芳和林凤祥率军,主力部队由两万广西人组成。

朱元璋北伐时动用了二十多万大军,后来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前后也用兵十多万,还是在武器不对等的情况下。洪杨用两万人北伐这是在闹着玩吗?北伐将领李开芳和林凤祥虽然骁勇善战,但北伐事关重大,理应派上韦昌辉或是石达开这样的人当元帅才对啊!太平天国这次北伐确实给人留下了太多的疑惑。

为了解开这些谜底,我们还得从清朝的军事体制入手。在写清朝历史的时候,我们发现一个问题,清朝的兵力非常分散,总是几千人、几百人一调,最多也就几万,从来没有一次性调动十万大军的,这在其他朝代是很少见的。这首先说明了清朝的兵力比较少,国家的常备军不超过八十万,其中绿营六十万,八旗兵二十万。实际数目更小,因为各营都有缺员的情况。

读者一定很好奇,到清朝时中国已经有四亿人口,组建一支两百万的大军完全没问题,为什么兵这么少呢?这还得从清朝政权说起,清朝是外族政权入主中原,八旗兵不是很多,他们能放心军队里全是汉人吗?所以,清朝皇帝在政治和军事上最讲究控制和平衡,让下面互相牵制,从而维护统治的稳定。

太平天国军队爆发后,清朝真正能调动的军队不过四十万。这四十万能够作战的军队还分散在全国各地,所以我们经常看到清廷调兵几百人上千人,这在以前的朝代是不可想象的。

鸦片战争时,西洋军队几千上万人在神州大地横行无阻,很多人都嘲笑清廷的软弱。其实,他们也有难处,首先是兵少,其次又分散。真正跟洋人作战的部队也多不到哪里去,通常也就是一两万人,有时候洋人的军队还更多一些。

清朝军事制度深深地打上了外族政权的烙印,由于满族人口少,他们必须控制汉人军队的数量,从而导致军队整体规模较小。由于是外族入侵后建立的政权,他们随时担心各地出现起义,又将这些少得可怜的军队分驻到全国各地,如果出现会党起义立时弹压。而且各地的驻兵都是互不统属的,目的也是为了互相牵制,防止这些军队联合,操于一人之手,对清廷构成威胁。这也是曾国藩解散湘军的原因,他不解散的话迟早要跟清廷干仗。

几百人、上千人的小军团分驻在全国各地,而且这些小军团的头目互相不节制,这固然不会对清廷构成威胁,但对于镇压太平天国这样大规模的起义也很不利。太平天国动辄几万人,如果有一个会打仗的统帅,可以轻松将清军的小军团一一歼灭。因为清军不够,各地才组织乡勇,正是这些乡勇的存在遏制住了太平军的步伐。

写到这里,我们多少理解杨秀清为何安排两万人北伐了。首先李开芳和林凤祥都是优秀的将领(虽然不是帅才),而且两人互补,一个有勇,一个有谋,如果他们指挥得好的话,未尝不能成功。北伐军后来被胜保和僧格林沁两个军团打败。其实这两个军团加起来也不过四万人,两万人打败四万人并不是什么天大的难事。

八旗军总共有近二十万,其中两万在南京之战中全军覆没,还剩下十八万。如果灭掉胜保和僧格林沁的军团还有十四万,一般认为清廷不会把这十四万人全部押注,这些人可能是负责保护爱新觉罗家族北逃的。清廷会不会这么做不知道,但杨秀清很可能是这样想的。

所以他派出两万人,这两万人全都是精兵,都是从革命根据地广西发展起来的。当年太平军几千人冲破赛尚阿四万人的封锁,一路攻破南京,形成百万之众。杨秀清有理由相信这种事情也可以出现在李开芳、林凤祥身上,如果一开始就给李开芳、林凤祥十万大军,杨秀清自己也不放心啊!他也担心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担心李开芳、林凤祥攻破北京后拥兵自重。

杨秀清显然也算上北伐途中有大量的捻军和天地会等组织,如果李开芳处理得当,大军抵达北京时未尝不会有几十万人之众。从历史上看,北伐所以失败,更多的还是指挥上的失败、战术上的失败。

而且,拿出两万的军队对于太平天国来说不是一笔很大的赌注。杨秀清显然是抱着不成也罢能成更好的心态。他并没有把全部的希望都押在这场战役,如果他把全部的希望都压在这场战役上,很可能会亲自指挥这场北伐战争。北伐的真正目的可能是为了牵制清军,从而为西征缓解压力,西征才是主力。

从后来的历史看,也确实是这样的,韦昌辉、石达开、罗大纲、曾天养、胡以晃等重量级人物都参加了西征。为什么西征这么重要呢?因为西征的目的是打下半壁江山,控制东南富庶地带,给清廷来个釜底抽薪,如果控制了整个南方,那么清廷就没几天可折腾了。

总体上说,杨秀清这个战略还是非常不错的,只是他万万没有料到。外敌还没有灭,内部的争斗就已开始,第一个送命的恰恰是他自己。

我们也可以换一种思路,假设太平军将全部主力部队用来北伐,会出现什么结果?一方面清廷很可能被推翻,但各地的清军很可能偷袭南京,重新占领南京。到时候天国真正拥有的不过是北京一座孤城,占据北京后,接下来就是消灭各地的督抚了。在这个阶段,各地会党很可能不但不帮忙,还会捣乱,也在图谋江山。

曾国藩和左宗棠这些人有经世之才,没了清廷的约束,他们的发展会更加迅猛。如果曾国藩和左宗棠打出拥护清廷王室的旗号,将有大量的军队和乡勇汇集在他们的旗下,洪秀全打不过曾国藩,杨秀清也干不过左宗棠。估计,清廷玩完,天国也玩完。湖南人会早一百多年打下江山。

所以说,杨秀清偏师北伐主力西征是深谋远虑之后作出的决策,无奈洪秀全比杨秀清更深谋远虑,直接把他干掉了。杨秀清不想为曾、左等人作嫁衣裳,洪秀全也不想为杨秀清作嫁衣裳,真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北伐军只动用了两万人,西征军有六万,这是两次非常大的军事行动。后来的一些历史学家大多认为太平军可能并不像史料记载的那样有六十万精兵,否则不会出动这么少的兵力。历史学家孟森却坚信太平军定都南京后有六十万精兵,因为后来的事实很明显,天京之变后,陈玉成李秀成带兵动辄几十万,有时高达上百万,怎么会没有兵呢?

只不过在杨秀清在的时候,非常注重质量,他死了以后,高层更加注重数量。杨秀清一般是不会把新兵派上战场的,新兵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才能派上战场。

杨秀清的这种军事思想无疑是正确的,兵贵精不贵多,用精兵可以以少胜多,这也是太平天国前期发展迅猛的原因。后期,太平军动辄几十万大军,却被曾国藩几万人打得抱头鼠窜。杨秀清之死对于太平天国确实是一场灾难。

现在我们再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究竟应不应该北伐呢?

我觉得应该北伐,北伐是主动出击,在战略上可以让己方处于主动地位。如果取消北伐的话,那么清军就主动得多,也会有更多的兵力来围剿太平军。

北伐军人数虽然少,却是太平军中最精锐的部队,里面的将士主要来自广西,也就是曾国藩所谓的“老长毛”。曾国藩曾经有这样的评价:“三十万新长毛的战斗力还比不上三万老长毛。”这支王牌军队虽然一路上发展到五六万,但打到最后始终是两万。原因其实很简单,对于这样一支精英部队,其他人很难真正融入他们,而且北伐军是流动作战,新加入的人也跟不上节奏。

北伐军确实极大地牵制了清军,清廷前后调动二十多万大军才消灭了北伐军,清军方面损失了七万多人。北伐军虽然最终失败,但是对于清廷的震撼极大,以至于后来曾国藩抓到了广西的长毛,一律斩首。

下面我们将看看这支王牌军队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失败的。

纵横北国,过把瘾就死

咸丰三年(1853年)四月初一,北伐军出发了。

关于北伐军的人数还得啰唆几句,一般认为是两万人,但也有人认为有五万人,历史学家范文澜就持有这种看法。他认为北伐军在出发时有五万,在过黄河之时损失了三万,最后只剩下两万。

北伐军首先到达安徽境内,整个安徽只有四千清军,其中有一部分还是周天爵招抚的捻军。这支军队自然不可能抵御北伐军,北伐军一路势如破竹来到六合县。也就是在这里,北伐军尝到了厉害。六合知县温绍原虽然是个小官,但跟江忠源一样,官小志气不小。他很早就预见到太平军可能会攻打六合,提早做好了准备。

温绍原是个不错的父母官,深得民心,他老早就训练了一大批乡勇。在太平军到来之前,他就把百姓都迁入城内,然后坚壁清野。两军相持期间,温绍源甚至主动偷袭北伐军的先锋部队,差点让太平军的先锋部队全军覆没。

北伐军攻不下六合县,只好绕开,攻打镇守苏州的周天爵。周天爵手下没多少兵,但他这个人胆子非常大,居然真的模仿书中情节,玩起了空城计。城门打开,周天爵坐在城楼上悠闲地抽烟。林凤祥非常谨慎,居然不敢攻,放弃了宿州。周天爵得理不饶人,居然还带着三千人马去追击太平军,也小有收获。

太平军一再受挫,损失了不少人马,只好招募饥民。后来北伐军又被胜保在清流关下击败,北伐形势不容乐观。从这些战斗中可以看出,李永芳和林凤祥都不是那种能够独当一面的帅才,只能算是冲锋陷阵的将领。

不过,这两次失败之后,太平军很快扭转形势,接连攻克蒙城、亳州,来到黄河边上。

清军将领陆应谷与北伐军在黄河边发生了激战,双方都死伤不少。正在北伐军苦于无法渡河之事,捻军过来协助他们,击退清军,攻下归德。陆应谷仓皇逃跑,归德之战后,北伐军再次一路高歌,畅行无阻,接连攻破睢州、陈留、开封,一路到达军事重镇朱仙镇。

尽管太平军拔去了黄河边上的清军营垒,但林凤祥和李开芳都不熟悉水战。这两人都是打仗还行,组织不行的角色。加上此时军队人数扩张,他们一时之间非常茫然。林凤祥请求韦昌辉支援些粮草,但远水救不了近火啊!仓皇之中,两人也没来得及筹备,就匆匆渡河。结果被八旗将领托明阿和善禄偷袭,死伤惨重。

无奈之下,他们决定趁夜偷渡,结果又被清军炸沉不少船,伤亡惨重。最后,实在没办法了,李开芳和林凤祥决定不惜一切代价渡河。渡过黄河后,只剩下两万人的精锐部队,其他人等不是被杀,就是逃散。

北伐军渡过黄河后,咸丰顿时吓坏了。接着,北伐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包围河南省怀庆府。怀庆城池坚固,北伐军打了两个月,拿不下来,只好放弃,向西挺进。其时,在天京的杨秀清给北伐军发出了一道密函,让他们不要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要以最快的速度闪击京师,让清军来不及反应,方寸大乱。可惜这封密函被清军截获,李开芳在怀庆逗留了两个多月,完全违背了杨秀清打乱清军的战略部署的目的。

杨秀清也知道北伐军在兵力上处于劣势,所以要通过机动作战打乱清军部署,防止清军的散部队集结成大军团。

随后,北伐军进入山西境内。咸丰大怒,下令逮捕直隶总督纳尔经额。

听说太平军进入山西,巡抚哈芬立即跑得不见踪影。咸丰又很愤怒,下令逮捕哈芬,但没人能找到哈芬。如此一来,山西境内等于是不设防,北伐军在这里纵横驰骋,极少阻滞。城池一座接一座被攻破。如果北伐军在山西能树立良好军纪,将这里当成北伐的一个暂时大本营,也许北伐的结果就完全两样。

可惜,历史没有假设。在平阳城,守城的一个清兵开炮打死了林凤祥的一个旗手,而这个旗手恰恰就是林凤祥的老乡。林凤祥非常愤怒,破城之下,下令屠杀全城百姓。疯狂到这个地步,能不覆灭吗?

北伐军由于缺少一个素质高的领导,军纪混乱也是意料之中。李开芳和林凤祥都是粗暴的武夫,不太懂政治,所以群众基础比较差。听说太平军来了,百姓纷纷逃亡。此时,人数虽然有五万,估计很多人都是勉强加入太平军的。

穿过洪洞后,北伐军进入了直隶省,扑向天津。才十几天的时间,北伐军就一路攻城略地,距离保定只有六十里。消息传到京城,皇城里炸开了锅。城里的有钱人纷纷出逃,咸丰也做好了逃亡的准备。

危亡关头,咸丰作出部署,命惠亲王绵愉为大将军,和科尔沁郡王僧格林沁、胜保等人合力保卫京城。

胜保是满洲镶白旗人,曾考中举人,但天生对军事感兴趣。胜保虽然是满人,但最崇拜的偶像是岳飞,这个武痴还打算在背上刺上“精忠报国”四字,结果刺完“精忠”两个字就刺不下去了,太痛了。至于报国两个字是用红笔写上去的,每半个月上一次色,起保鲜作用。在被咸丰委以重任之前,胜保一直生活在幻想中,受够了同僚们的嘲笑。

这次终于能够一展平生报复,那肯定是拼死卖力了。

近代人物中,胜保最崇拜年羹尧。他说话做事经常模仿年羹尧的风格,甚至连生活细节都模仿年羹尧。如此一个人,很难让人相信他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将领。但清军将领的素质实在太低了,胜保好歹是一个急切渴望施展才华的人,只要敢打敢拼,慢慢就能打出经验,说不准真能成为一代名将呢!

九月二十五日,北伐军打到沧州。沧州知府沈如潮站出来,招募三千乡勇,严阵以待。北伐军完全没有料到沈如潮是一个猛人,这天清晨大雾弥漫,北伐军前锋前进的时候忽然遇上了沈如潮的军队。北伐军很奇怪,这些人不守城,出城来干吗呢!还没反应过来,对方已经杀了过来,沈如潮的部队对地形很熟,也习惯了大雾天气,很快就杀退太平军的进攻。

最后北伐军集合全部兵力围攻沧州,终于拿下这座铁城。为了泄愤,李开芳和林凤祥下令大肆屠杀,虽然没有杀光全城的人,也杀了上万人。

攻克沧州后,北伐军扑向白洋淀。去过白洋淀的朋友知道,这里四处环水,很适合打水上伏击战。北伐军陆战能力不错,水战正是软肋。果然,第一次进攻北伐军就损失五百人,而守军无一伤亡。

北伐军几次进攻先后被挫败,只好退到静海。此时,北伐军在军力上占据绝对优势,如果不惜一切代价攻打天津,应该是可以拿下的,天津的防御力并不强。

机会稍纵即逝,没多久,胜保和僧格林沁的军队已经抵达天津。清军仓促过来,军容不整,辎重在后。李开芳和林凤祥如果在这时候来个突然袭击是很容易击败支援的清军的,可惜他们还是没有这样做。也许他们是吓怕了,一直守着静海,坚守不出。就这样,眼看清军在天津城周围集结。

其实,清军是有很多破绽的,首先胜保和僧格林沁两人的关系就不好。胜保名义上是保卫京师的钦差大臣,但僧格林沁的实际地位要高,所以他们互不统属,两人经常钩心斗角。

奇怪的是,林凤祥不仅没有进攻,反而让李开芳带领四万人驻守独流镇,自己带着一万人守静海镇。

这五万人的北伐军中,真正有战斗力的还是从南京出发的那两万人。流民组成的军队本来就军心涣散,只有通过战斗才能不断凝聚他们。现在北伐军转攻为守,无疑助长了很多人叛逃的心思。

前来增援的清兵号称是八旗精锐,但是战斗力也相当差,前后十多次对北伐军发动超过万人规模的进攻,都被打退。两支军队就这样陷入僵持状态,如果李开芳和林凤祥有石达开那样的才能,北伐很有可能会成功。杨秀清北伐的战略是正确的,但让林、李两人担此大任不能不说是杨秀清用人的失误。

正面进攻没有效果,双方都选择在晚上搞一些突然袭击。有几次,两军夜晚搞突袭,在半路上恰好相遇了,互相打起来。打到伸手不见五指,双方心照不宣地撤回去。结果撤退时很多人搞错方向,清军跑到北伐军那边为北伐军修炮台,北伐军跑到清军那边为清军筑工事。等第二天早上才发现,原来回错了地方。

后来,北伐军实在熬不住了,主动进攻。没想到进攻僧格林沁时,被胜保偷袭,损失了几万人,最后只剩下两万。

自此,北伐军渐渐步入劣势,清军步步为营,包围北伐军。北伐军突围退入阜城。其实到了这地步,北伐军已经没什么搞头,南下和援军会师倒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林凤祥突然作出一个自取灭亡的决定,不再后退,坚守阜城,等待援兵。杨秀清确实派出了一支七千人的援兵,但这支援军正被清军拦截在山东临清。

林凤祥坐地等死,僧格林沁和胜保证求之不得。他们率领四万清军团团围住阜城,激战之中,主将吉文元阵亡。这也是攻城以来获得的最大战果,僧格林沁攻了许多次,都不能成功,忽然听说北伐的援军已经冲破临清,渡过黄河北上。僧格林沁急让胜保带领万人前去阻击。

胜保一走,北伐军压力大为减轻,林、李二人带兵出击,成功突围,退到连镇,在这里补充了大量的粮草。可惜,冬天已经到了,这些南方军队实在经受不起北方的严寒,冻死饿死不少,北伐军内部弥漫着一股失望的情绪。

胜保还真不是纸上谈兵之辈,居然把北伐军的援军全部歼灭。而这边的李开芳还以为援兵不久就到来,亲自带着几百人迎接。他没迎接到援军,倒是迎接到胜保,李开芳狼狈逃回。

此时,北伐军还剩不到万人,清军兵力是他们三倍以上。后来逃兵越来越多,在逃兵的指引下,清军攻破城池。林凤祥被抓住后,押往京城凌迟处死。林凤祥不愧是从血火中训练出来的人,他有着恶魔般的意志,凌迟的时候,居然面不改色,反而很镇定地看着刽子手对自己下刀。当时,在一旁的清廷官员吓得面色如土,大家纷纷说:“这个人简直不是人啊!是人哪有不怕痛不怕死的,你看他那样子,不是个英雄,就是个魔鬼……”

北伐军主力虽然被歼灭,还剩下李开芳率领的一千人。李开芳居然多次抵抗了清军的进攻,胜保因为模仿关二爷被僧格林沁参劾,押往京城问罪。一路上,胜保诗情大发,感叹自己是深受不白之冤的岳武穆,也算是自娱自乐,免得在囚车上无聊。

李开芳最终还是被捉住了,一天大风沙,他想跟僧格林沁玩诈降,结果被人识破。李开芳也是一个硬汉,在刑场凌迟时他居然接连踢死了两个刽子手,还带着部下们高喊:“自出天京,所向无敌,清妖不堪一击,灭亡就在眼前。”

到这里,我们应该明白杨秀清为什么安排这两人北伐了,这两人确实是战斗到底的血汉子。你不用担心他们妥协,不用担心他们有修正路线,更不必担心他们会投降,他们是值得信任的。尽管如此,杨秀清用这两人北伐还是很大的失败,他将不具备帅才的人放到元帅的位置上,这种教训是惨痛的。

西征前期战果辉煌

西征的首发阵容并不强大,杨秀清只派了三万人,由胡以晃、赖汉英、曾天养等人率领。

西征军很快拿下安庆城,接着进入江西,包围南昌。按照杨秀清的战略,西征的目的就是为了控制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省份,相当于扩大太平天国的外围屏障,与清廷对峙,形成半壁江山。

赖汉英亲自带领猛将林启荣、曾天养围攻南昌,南昌城只有五千人,正规军三千,团练两千,而前来围攻的太平军接近万人。防守好的话,还是能扛得住的。可惜,还没交战,城内先乱,不少官员拖家带口地逃跑,两千乡勇一哄而散。

眼看南昌保不住了,忽然来了个江忠源。其实,江忠源并不是赶来支援南昌的,这个人心比天高,他想带领两千乡勇直接到南京城下叫阵。他这个想法太疯狂了,有自取灭亡的意思!理性一点的曾国藩给江忠源提建议,说我在家训练六千乡勇,咱们凑够一万人,趁着太平天国还不稳定,一举拿下天京。

可惜历史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江忠源路过九江时忽然接到清廷命令,不用赶往南京,在南昌防御。江忠源到了南昌后,就接管了南昌所有的防务。南昌巡抚张芾发出求援书,各地赶到南昌的援兵也有六千来人,加起来,南昌守军有一万多人。

南昌这边增援,太平军这边也没撂下,韦俊、石凤魁、石祥祯率领的两万援军也赶到南昌城外。

江忠源不愧是一个老牌将领,他能在危险没有出现之前消灭危险。江忠源知道太平军擅长爆破攻城,那么好,把南昌外城三里以内全都烧成一片白地,顿时间,火光冲天,连滕王阁也未能幸免,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滕王阁是个假文物,真的只能去问江忠源要了。江忠源本来是一代名将,这次火烧滕王阁让他背负了很重的骂名,在仕林中声名狼藉。

江忠源艺高人胆大,面对太平军的强大攻势,指挥若定,粉碎了太平军一轮又一轮的进攻。到后来,江忠源已经不满足于守城了,主动出击。双方各有胜负,但很显然,到了这个地步,太平军是没法拿下南昌城了。

西征军是太平军最精锐的部队之一,三万人围城近三月,始终拿不下南昌城,由此可见江忠源的可怕,可见湖南人之强悍。南昌攻坚战给太平军高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甚至留下了心理阴影,后来,石达开率领八万人居然不敢攻几千湘军镇守的南昌。

如果没有江忠源,南昌八成要落入西征军的手中,南昌一沦陷,西征军就可以长驱直入进入湖南。如果再派上石达开的增援部队,太平军控制湖南并不是什么难事,当时湘军正处于成长中,还没成型,正是最脆弱的时候。湖南一控制,天下还不好控制吗?天下一控制,就改朝换代了,不过最后天下到底是姓洪的还是姓杨的就不清楚了。

所以说,南昌的失利让杨秀清非常愤怒,愤怒就得找个人问责啊!赖汉英是南昌攻城战的总指挥,杨秀清本想把他杀了,考虑到他是洪秀全的妻弟,好歹是个国舅爷,不能一刀咔嚓,便将他革职问罪。不过,杨秀清这个人脾气非常怪,他很想杀掉赖国舅,只是现在还不方便动手而已。赖国舅也知道自己今天不死,有一天也会死的,这么一想,便在安庆投水自杀。

可以说,又是江忠源挽救了清朝的国运。

南昌失败后,杨秀清意识到必须换上一个更给力的元帅,当时只能在两个人中间选,石达开和秦日纲,因为韦昌辉要负责京城的防卫工作。秦日纲就是后来诛杀杨秀清的罪魁之一,这说明秦日纲很早就是洪秀全的亲信,杨秀清不相信他,这个元帅只能是石达开了。

石达开率领万人出征,并接管前线西征军的一切指挥权。石达开来了,气象果然有所不同。他让韦俊和石祥祯率两万人溯江而上,进攻两湖;胡以晃和曾天养在安徽发展。石达开到了安庆后,意识到此地的战略地位,加固城池,修建土城和炮台,把安庆打造成一座铁城。

石达开虽然在我们眼里是一个军事家,其实这个人还是有政治头脑的。他到了安庆后,将安庆发展成一个基地,而不仅仅是军事重镇。他甚至冒着极大的风险废除了洪秀全的一些弊政,比如,他不没收所有居民的财产,也不强迫所有人加入太平天国,他规定,居民只要正常工作正常缴税就可以了。石达开还派遣士兵兴修水利,深得百姓的爱戴。如果太平军都像石达开这么搞,天下没理由不是天国的。

石达开虽然干得不错,但我们不禁替他捏了一把汗,他的行为实在有山头倾向,说不定某天就惹火烧身。

石达开很快就在安徽江西一带站稳脚跟,而且石达开还抢到了清军的十六万石的粮食,真是丰收之年。咸丰看到安徽很快就要落入太平军手中,罢免了原巡抚,改任江忠源为安徽巡抚,此时奉命剿匪的周天爵病死安徽,安徽清军阵脚大乱。

两湖的西征军轻松攻取九江,韦俊让林启荣镇守九江,自己率主力进攻湖北,在黄州遇上湖北巡抚张亮基。江忠源前往湖北支援江忠源,要说这江忠源,一生够倒霉。他为清廷立功最大,但吃力不讨好,这就是会做事不会做人的下场。保卫南昌一战,江忠源的楚勇立功最大,但清廷却没有任何赏赐,没有赏赐倒也罢了,偏偏正常的粮饷都不能及时运到。许多楚勇纷纷扔下兵器,跑回家里。江忠源手中的兵相当少,但是牌子依然响亮,听说他带着一两千人来到湖北后,张亮基立时信心大增。

尽管能带来很大的品牌效应,但江忠源的气数已尽。他的楚勇早已走散大半,剩下一些老弱病残。在渡江的时候,江忠源的支援部队全部被石祥祯歼灭,江忠源仅以身逃。

楚勇被灭,张亮基如遭雷轰,他知道完蛋了。果然,西征军攻城略地,击杀清军将领,大量乡勇投降。田家镇、蕲州、黄州先后失守,西征军稍事休息,又攻克汉口、汉阳。武汉彻底暴露在西征军的炮火之下。

坐镇武汉的是湖广总督吴文熔,此时吴文熔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四处求救,可惜无人救援。这时候,西征军主力收到杨秀清的一封急信,让他们尽快去安徽庐州参加会战。

庐州也是一块战略要地,这里城防很坚固。曾天养带领万人与胡以晃在庐州外会师,此时江忠源也带着一千多人赶到安徽。在六安时,江忠源淋雨,患了重感冒。病中,江忠源听说太平军攻陷了舒城,侍郎吕贤基自杀,幕僚李鸿章逃走。在跟曾国藩混之前,李鸿章并不是一个优秀的人,反而是个生活拖沓自由散漫的人。

庐州只有两千守兵,知府胡元炜四处散发求援信,但现在大家都学乖了,谁也不去救,都怕搭上自己的性命。无奈之下,胡元炜只好把希望寄托在江忠源身上,他怕江忠源不来,故意说庐州城内粮草充足,团练很多,守兵过万,江忠源如果来了一定如虎添翼。

江忠源信以为真,心想庐州确实是块战略要地,粮草和兵马肯定不会少的。于是,留下一半兵马守六安,自己带着几百乡勇和新招募的两千乡勇赶往庐州。

到了庐州后,江忠源才知道胡元炜完全是忽悠自己,庐州城内兵少粮乏。江忠源自诩名将,到了这步田地也只能死守了。江忠源动员全城百姓,凡男丁一律上城楼。咸丰也知道庐州的情况,紧急下令两湖总督吴文熔前往庐州支援。其实,吴文熔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哪里分得了身去救别人。

正在湖南训练团练的曾国藩答应派兵支援,不过箭在弦上,他又忽然改变主意,拒不发兵。尽管形势非常不利,但江忠源是一个非常自信的人,他深信只要自己在这里,庐州城就一定能保住。

胡以晃带着几万大军连夜攻城,从东南西北四面发动进攻。江忠源水来土掩兵来将挡,与太平军激战两昼夜,终于击退太平军。第二天大雾,胡以晃准备再次进攻,假装攻东门,实际主力攻北门。江忠源一眼识破他的计策,在付出五百人的伤亡后击退太平军。

胡以晃围困了庐州一个多月,双方打打杀杀不少,都不能一战击败对手。不久,陕甘总督舒兴阿率领万人来支援,太平军前去阻击,两军蜻蜓点水地打了一仗,舒兴阿就下令撤退,然后待在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远距离观望。

咸丰三年(1853年)十二月十六日,胡以晃炸开了小东门和小西门,带兵冲入城内。胡元炜自知大势已去,居然跪地迎接胡以晃,愿为胡以晃引路灭掉江忠源。胡元炜这么做很不地道,其实,自从他诱骗江忠源入城,老江就天天骂他,见一次骂一次,还扬言等战事结束杀了他。胡元炜非常害怕,他老早就听说江忠源有“江屠夫”的外号。

江忠源正在城楼上指挥战斗,忽然看到胡元炜领着太平军上来,悲愤之下,准备拔刀自刎,被身边的人救下。将士们背着江忠源逃命,但江忠源性格极为倔强,他曾夸下海口,说有自己在,庐州城一定能保住,城在人在城亡人亡。这时要他苟且偷生实在是为难他,江忠源狠咬背着他的人的耳朵,那人吃痛放下他。江忠源立即跳水自杀。

江忠源曾给咸丰写过这样的奏折:“城存,臣存;城亡,臣亡。”咸丰这样批复:“庐州城可失,江忠源绝不可失。”可惜诏书到时,胡以晃已占领了庐州城。

江忠源前脚刚进鬼门关,武汉不久就被攻克,吴文熔后脚跟上江忠源。

此时,太平军接近辉煌状态,但仍然不能说形势一片大好。此时,最好是西征军各路主力一起杀向湖南,但真实情况并不是这样的,曾天养在荆州受阻,林绍章的部队也推进缓慢。庐州城外还有几万清兵,太平军的势力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