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以退为进自请废后,媚娘重掌大权

一、全军覆没

中原之地的五月早已百花盛开、暖意融融,而在西部高原之地却是另一番景象。

姗姗来迟的春光刚开始眷顾这方土地,高原山峰的积雪也才开始融解,化为一条条涓涓细流,或是滋养着勃勃萌发的青草,或归入零星漫布的湖泊,抑或徒劳地消失在无垠沙漠之中。虽然白天已经很温暖,甚至烈日有些刺眼,但黄昏以后依旧寒气逼人,尤其那冷硬凛冽的狂风,裹着阵阵寒气、卷着细微沙尘,吹在脸上如刀子割肉一般,把所有人的双颊都染得通红。

为了应付这可恶的大风,唐军将士都用麻布把脸裹起来,特别是纵马狂驰的骑兵,更是围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两只眼睛,就连主帅薛仁贵也不例外。此刻这员悍将正一马当先,向着吐蕃重镇乌海城(今青海托素湖一带)驰骋。

虽然薛仁贵已是威名赫赫的大将,但以往的战功都是在李、程名振、郑仁泰等前辈名将指挥下奋勇冲杀取得的,此番出兵其实是他头一次作为统帅独当一面。只因李、苏定方先后过世,刘仁轨又年老退休,如今众将之中也就属薛仁贵威望最高了,故而李治授予其大总管之职,寄予厚望。为了不辜负天子的信任,他不仅激励将士为国杀敌,还对进军路线做了研究。

在他统领下,四月初唐朝十万大军从鄯州(今青海乐都)出发,进入敌境屯于大非川(今青海湖以南、星宿海以东地区)。对于大非川这个地方,唐军一点儿都不陌生,贞观九年,李靖、侯君集、薛万彻等几路大军就是在此会师,彻底征服了吐谷浑,继而穿越大漠消灭高昌国。而三十五年后的今天,薛仁贵要做的事与当年恰恰相反——当今天子李治虽然没上过战场,却并非丝毫不谙兵事。此番出兵薛仁贵的职务是逻娑道行军大总管,然而那只是对外释放的迷雾,他的真实意图并非直捣逻娑跟吐蕃死拼,而是遵照李治原先的计划,扫清河源之地的敌人,帮助慕容诺曷钵复立吐谷浑汗国。

吐蕃地域广阔、将士勇猛,绝非局限于一隅的高丽可比,对付他们,强攻硬打绝非上策,唯有精心谋划才能大获全胜,而制胜的关键就在吐谷浑故地。前番噶尔钦陵入侵西域,号称有二十万大军,这数目肯定是吹嘘,但吐蕃的精锐之师必然大部分已开赴前线。大唐若能趁此时机恢复吐谷浑故地,借助诺曷钵的影响力招揽吐谷浑旧部,继而屯驻大军卡住冲要,不啻于在吐蕃腹地和西域四镇之间筑起一道铜墙铁壁,使其南北不得兼顾。到时候噶尔钦陵孤悬于外无以为继,进不能取、退而无路,唐军大举反攻,再加上西域诸国举兵响应,他那所谓二十万大军还能活几人?

这是十分厉害的一招,但也有极大风险,在摸不清河源之地兵力部署的情况下贸然进军,有可能陷入敌军包围。为此薛仁贵做了妥善的安排,他命副总管郭待封、阿史那道真留驻大非川,修筑营寨保护辎重,自己亲率三万精锐骑兵背道而进奇袭乌海,若能成功便调大军前来会合;若遭遇强敌难以推进,则退守大非川,仍可与吐蕃对峙,慢慢谋求胜利。

即便如此薛仁贵还是万分小心,出于安全考虑他并没有直接杀奔乌海,而是取道西南,涉过瘴气弥漫、行军艰难的河谷之地,借地形掩护迂回至乌海以南,从敌人背后下手。总的来说计划还算顺利,他成功绕到敌后,出其不意击溃了驻守河口(今青海玛多)的吐蕃军队,将敌人斩杀殆尽,并俘获牛羊万余,转而回攻乌海。

旗开得胜斩获颇丰,河口回师一路坦途,再没遇到敌人的阻击,胜利似乎就在眼前,但薛仁贵心中却暗藏隐忧。仗虽然打得顺,但现在已是五月中旬,比他预想的迟了五六天。战场形势瞬息万变,五六天时间可能发生许多事,谁知此刻钦陵是否得到消息,是否已从于阗回师救援?延误固然是河滩谷地不易行军造成的,但也与士兵拖延有关。薛仁贵感觉这帮士兵似乎大不如前,当年他率军远涉大漠、鏖战天山,将士生龙活虎无一掉队,而现在他所率领的已不是那支铁军。经过多年的征战,那些英勇无畏的将士许多已战死,或是富贵还乡,还有不少人被派去驻守百济、高丽之地;现在从征的这些士卒无论战斗经验还是身体素质都差了一大截,在高原连续驰骋几日便体力不支,中途不得不两度停下休息,若非在河口打了胜仗士气旺盛,只怕现在早懒散得不成样子了。而且他亲率的这支骑兵已是十万人中的精锐,驻守大非川的人更不济,凭这等士兵若遇强敌恐怕很难占便宜。不过相较士兵的问题,还有一件事更令薛仁贵烦恼——将帅不和。

此番出征皇帝给他派了两个副手,阿史那道真和郭待封。阿史那道真乃突厥处罗可汗之孙、名将阿史那社尔之子,此人粗率莽撞,但为人还算敦厚,对他言听计从,麻烦出在郭待封身上。

郭待封乃先朝名将郭孝恪之子,又是制举学综古今之人,在高丽之役统领南军名声大噪,晋升左卫将军。他自诩文武全才,又曾随父镇守鄯州,因而不服薛仁贵调遣,从一离开鄯州就吵吵嚷嚷、微词不断。薛仁贵虽是主帅,毕竟第一次独统大军,不愿意与部下闹僵,能忍让的尽量忍让。无奈郭待封自视甚高,仗着才学指摘他的战略,整日孙子吴子、兵法有云什么的;薛仁贵出身卑微,不过是个没钱修祖坟才参军求富贵的农夫,斗大的字不认识一筐,虽有满肚子想法又怎辩得过这位制科中举之人?只能暗憋暗气。至大非川分兵之际,郭待封要求自领一军直捣乌海,薛仁贵终于忍无可忍大发脾气,最后以主帅之威强令其留守营寨。事情虽然过去了,薛仁贵仍不踏实,谁知他离开之后姓郭的又有什么举动?

可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奇袭战已经打到这个地步,唯有努力继续下去了。想至此他咬紧牙关,挥舞皮鞭,越发打马向前……

经长途跋涉,唐军距乌海已近在咫尺,这里因湖泊而得名,附近数十里是一片丰美的草原。随着快马驰骋,在一望无垠的绿茵间出现的是羊群。薛仁贵心下窃喜,还有放牧之人,说明敌人根本没有防备。果不其然,当牧羊人发觉唐军的一刻,惊恐的表情证实了这点,他们抛下羊群死命奔逃。唐军骑兵也不理会,兀自向前驰骋——若在以往遇到此等情形免不了有一场劫掠,毕竟大伙儿儿出来打仗也为养家发财,即便薛仁贵本人征讨铁勒时还曾抢钱抢女人呢。但这次他事先严明军法,抢夺财物者一律斩首,一来奇兵突袭不能耽误战机,二来此地乃吐谷浑旧境,战后还要归拢牧民重立其国,不能与民结怨因小失大。

惊散羊群又行四五里,一座座帐篷和城垒已出现在眼帘。对吐蕃而言此处乃战略要地,但他们的筑城水平实在有限,城邑非常低矮,只是用于驻兵和集贸,以游牧为生的百姓大多居于帐篷。随着唐军的逼近,城外一片骚乱,到处都是惊窜的人和牲畜,胆怯者拉着牲畜、载着妻儿向北逃亡,勇敢者则从帐中取出弓刀,三五成群凭借围栏保卫家园。唐军依旧不与他们纠缠,铁骑从围栏间一掠而过,顶多是放几只箭。

突然呐喊声起,一群士兵从城内涌出,硬向唐军冲来。

薛仁贵等的就是这一刻,当即高举长枪示意攻击。唐军早就排演好战术,奔驰中迅速变阵,前列操枪、后排搭弓,还未接阵先是一轮箭雨,已射得吐蕃军人仰马翻,侥幸未伤的还没反应过来,唐军骑士的长枪又到面前——齐刷刷干掉一排!

交马间薛仁贵抽出长刀,就势一扫,已斩飞一枚敌将首级,随即高喊道:“杀进城!”他已看个分明,出来应战的敌人不多,松松垮垮的,一鼓作气足以拿下城邑。

战势比他想象得还要顺利,只是一个冲锋,吐蕃人便溃不成军,尽被践踏而过,城头虽有敌人放箭、投掷石块,却根本挡不住奔袭的洪流……仅仅半个时辰,唐军已拿下乌海城,俘获吐蕃兵数百,缴获粮食牲畜甚多。

然而薛仁贵却感诧异——这场仗赢得太过顺利了!

固然奇袭战就为了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但吐蕃军也不至于如此不堪吧?就是当初与战斗力远逊于吐蕃的高丽作战,奇袭扶余城也比这艰难得多。唐军进驻大非川的消息应该早就传开了,按理说吐蕃人不至于如此懈怠,况且他们最精良的部队都是身穿犀皮、手持长刀,有的甚至连战马都披甲,而今日交手之敌装备明显不佳,这究竟是何缘故?他赶忙提审俘虏,才知驻守乌海的军队大部分已于数日前开赴大非川与唐军主力对垒。

“哈哈哈……他们出阵反倒省了咱的麻烦。”将校们不禁欢呼,“如今咱们神兵天降陷敌城池、夺敌粮草,不过数日他们必然大乱,到时候两厢夹击,这帮吐蕃人尽是咱们刀下之鬼!”

薛仁贵也笑了,却笑得很勉强,不知为何他总觉心里不太踏实,事情真会如此顺利吗?不管怎样先安排好下步吧。他下令严防戒备,不准骚扰当地牧民,向四周派出探马,又派人快马赶往大非川,联络郭待封、阿史那道真共议破敌之策。

意外果真发生了,当夜便有探马来报,乌海以南出现游弋敌军,大部分是吐谷浑散兵,似乎准备集结起来夺回城邑。薛仁贵不禁蹙眉——唐军此来是为了复立可汗,为何这些吐谷浑人要与自己为敌呢?这些游牧部落的散兵虽然不难对付,纠缠起来却也很麻烦。次日清晨他刚要召集部下商议对策,派往大非川的人突然折回。

薛仁贵听罢禀报勃然大怒——原来他走后郭待封一直不服不忿,叫嚣着也要出战;适逢吐蕃乌海之兵开至大非川,郭待封当即出战,一场拼杀顺利将敌人击退,却也因此骄纵之心更盛,继而竟私自率领五万军队并携带大部分粮草离开大非川,一面追击残敌,一面向乌海进发。路程刚刚过半突遭北面而来的吐蕃骑军袭击,唐军携带辎重对战不利,遂以车结阵自卫;哪知敌人越聚越多,还有附近几支吐谷浑部落助战,渐成围困之势。

“此读书汉,坏我大事啊!”薛仁贵气得顿足大骂——他之所以迂回敌后突袭乌海,正是怕贸然行动陷敌包围,意欲先取冲要之地,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吐蕃大军回援并不可怕,唐军凭借两处冲要相互配合尚可一战,天长日久再请朝廷增派兵将助战也就是了。可是郭待封这么一搅完全打乱了他的部署,十万唐军被分割为三块,五万主力受困于路,他手中仅有这三万先锋军,阿史那道真兵更少,还都要驻守冲要,怎么救应他?

事到如今不解这个围是不行的,且不论五万将士干系重大,一旦郭待封溃败,他和阿史那道真将会逐个被吃掉。大非川乃本阵,又要保护慕容诺曷钵,那边的两万兵是指望不上了,薛仁贵唯有自己领兵去救。

事不宜迟,他立刻提两万多精兵向东回援,只留几千人戍守乌海,防备南来的敌人。不料出城走了不远,便获知探报,前方有一支万余人的吐蕃部队出现,薛仁贵毫不犹豫,立刻下令全军冲锋。狭路相逢勇者胜,先下手为强!

唐军铆足劲头,呼喊着奋勇向前,也不顾迎面飞来多少翎羽,如锐利的尖刀扎入敌人阵中,三两下便将这支部队杀散。可大家还没顾得上歇口气,一阵更猛烈的喊杀声响起,又有一支敌军直接而至——身披犀皮甲、手持弯刀的吐蕃主力军终于出现了。

转眼间又是一场恶斗,喊杀声、兵器声、呼号声、马嘶声乱糟糟搅在一起,把所有人的耳朵都震聋了。薛仁贵所部皆是军中的精锐,武器精良、弓马娴熟;这支吐蕃军也毫不示弱,他们天生驰骋高原、善于骑射,加之铠甲厚实,一时间竟杀得难解难分。刚开始还分得清彼此阵势,继而马队交错已是我中有彼、彼中有我。

弓箭这会儿也派不上用场,两军将士白刃相搏,人人杀得如血瓢一般,冲在最前面的连服色都染得分不清,唯有靠彼此的感觉和语言确定是敌是友。负伤的战马四蹄纵跃,载着各自的勇士冲入敌群,奋战一番后又被砍翻在地,连人带马斩为肉酱。白刃闪过,滚落的头颅被踢得滚来滚去,没有脑袋的尸身仍站立着,朝天狂喷着血雨。受创无数,精疲力竭之人昏沉沉仰倒在血泊中,却兀自狂叫着,不知发泄的是怒火还是痛意,直至被敌人和战友的马蹄践为烂泥。两军将士都挥舞着兵刃在这汪血海里挣命!

薛仁贵无愧“万人敌”之名,他弃了弓箭,一手持刀一手握枪,凭着惊人的膂力和出神入化的马术直突敌群,加之他身边尽是最英勇的护卫,冲向哪里,哪里便是一阵惨嚎,就如割麦子般放倒一大片。但吐蕃武士也不是孬种,即便被砍倒在地爬不起来,仍挣扎着向唐军掷出尖刀;被斩断手臂无法再战,依旧操着沙哑的嗓音向唐军咒骂;有的已经断气还抱着唐军的马腿不放……可面对勇冠天下的薛仁贵,吐蕃军最终还是崩溃了,散兵游勇如捅了马蜂窝般四散奔逃,腿慢的尽被唐军追上斩杀。

不过薛仁贵丝毫没有庆幸感,搏斗虽然已经结束,但撼天动地的喊杀声依旧萦绕在耳畔,他撵着败兵一路向北,追上一座高坡,终于目睹了令他震惊的一幕——碧空如洗,白云飘荡,真有一种令人胸臆畅快的美感。而在美丽天幕下,无数吐蕃和吐谷浑军早已集结起来,黑压压的一眼望不到尽头,他们正背对自己向前汹涌;而在茫茫敌阵之间,几乎看不到几面大唐的旗帜,郭待封的部队犹如汪洋中的一座孤岛,随时都可能被巨浪吞没。

此刻薛仁贵不再暗自咒骂这个违抗军令之人了,他心里迅速盘算起来——救还是不救?瞧这阵势敌人至少有七八万,噶尔钦陵的大军已经回援?还是早就设下诈败圈套?难道自己筹划的战略从一开始就有误?恐怕这些还不是全部,在乌海以南还有游弋的敌人。方才一战固然杀败敌军,我的兵却也伤亡不少,若再以寡敌众卷入这场战斗,即便救出郭待封还能剩几人?到时候又往哪儿逃?撤回大非川路途太远,若撤回乌海依旧会被围困,到时候谁来救我呢?更要紧的是,大非川不能有失,诺曷钵还在那里,一旦这位吐谷浑可汗被敌擒获,朝廷经营河源的计划就再没有希望啦!而且吐蕃还会乘机东进,侵我陇右之地。如何是好?

呜呜呜……呜呜呜……

轰鸣的号角打断了思绪,这是吐蕃军调度的讯号,方才的败军已通报战况,他们就要分兵往这边来了。薛仁贵当即做出决断——走!大非川要紧!

事不宜迟,他立刻拨转马头,下令全军撤退,并派人向乌海守军传达命令,叫他们火速弃城,齐向大非川会合。吐蕃试图追赶,却被薛仁贵几轮箭雨射退了,行出十余里已不见丝毫追兵。但是薛仁贵心里已凉了半截,仗打到这个地步,莫说原先的战略意图,能守住大非川扼住吐蕃的势头就不错了。事态紧急,不容迟缓,他几乎是日夜兼程,向大非川疾行,一路上也遇到几次游弋的零散敌军,这时也管不了吐蕃还是吐谷浑了,乱箭齐发冲击而过。

两天后当薛仁贵回到大营时,阿史那道真早就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他虽没违抗军令,却也没阻拦郭待封,毕竟他也是名将之后,或许还期望着郭待封出出风头,压一压出身低贱的主帅呢!可郭待封走后他只剩两万兵,得知被围又怕失了老营,束手无策急得团团转。薛仁贵也顾不上责备他,立刻下令加设栅栏、挖掘壕沟,防备吐蕃人来犯,为安全起见又命人将诺曷钵护送回鄯州,使之暂离险地;之后他就只能面对一望无垠的大草原,默默祷告天地,希望郭待封能侥幸突围了……

两天后的傍晚,败军终于回来了。

血红的夕阳沉沉欲落,把天边浮云染得殷红,整个草原也笼罩在晚霞之中,绿茵茵的青草此刻都变成了红色,仿佛一汪绝望的血海,凛冽的风再度吹起,自西北而来,直扑薛仁贵的面门。因为困倦和风吹他眼里渗出了朦朦胧胧的泪水,却还是看得清眼前的情景——有一支数十人的骑兵队伍出现在那片血海间,继而越来越近,他们人人带伤披头散发,如丧家犬般死命奔逃,为首的正是郭待封。浩浩荡荡五万大唐健儿就逃回这么几个!

但是令薛仁贵感到震惊的并不是他们,因为就在郭待封身后出现了敌人。铺天盖地、漫山遍野,如黑压压的蝗虫席卷而来,有吐蕃兵也有吐谷浑骑士,少说也有十万人。叫嚣之声惊天动地,锋利的弯刀在夕阳下闪着金光,在一片腾腾杀阵中赫然耸立着首领的白旄麾盖。噶尔钦陵的大军已与乌海残兵会合,齐向大非川杀来!

薛仁贵回头望了一眼那低矮的栅栏和还没完全挖好的壕沟,轻轻叹了口气,随即紧紧鞍韂,摘下弓箭,准备奋力一搏。但是他心里已预料到结果——完了!一败涂地!

二、帝国危局

咸亨元年(公元670年)七月,不幸的消息从鄯州传来,震撼了整个大唐帝国。征讨吐蕃战事不利,郭待封违背薛仁贵军令,擅自率领大军及辎重行进,由于暴露目标行军缓慢,未至乌海便遭吐蕃大军围攻,损兵无数辎重尽失;薛仁贵退保大非川,无奈噶尔钦陵已亲率二十万大军回援,猛攻大非川唐营。唐军虽殊死搏斗,但寡不敌众,几乎全军覆没,薛仁贵、阿史那道真、郭待封三将狼狈逃回鄯州。

消息传来之际,李治尚在万年宫休养,看罢军报脑中一片空白——十万健儿殒命沙场,这不仅是他践祚以来最大的失败,也是大唐建立以来最惨的一场败仗!复立吐谷浑已不可能,西域四镇也夺不回了,如何向祖宗社稷交代?如何向百姓交代?他呆愣片刻,不愿相信这是真的,想从头到尾再看一遍,却觉双眼渐渐模糊,继而头晕眼花,军报上的字已看不清了!

“雉奴,你怎么了?”媚娘正侍奉卧病的母亲,听到消息立刻赶来,一进大殿就见李治手捧战报,踉跄着欲摔倒,忙上前一把搀住。

“朕没事……”李治匆忙揉了揉眼睛,“立刻回长安!”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不能留在岐州了,李治、媚娘立刻传令起驾,将一大堆侍臣、宦官乃至重病的杨夫人都抛下,连卤簿仪仗都没用,只带着少数侍卫火速赶奔西京。回到长安东内正是八月初四日深夜,虽然辛勤赶路甚是劳累,头晕眼花的李治却丝毫没有睡意,连夜晓谕百官,明日破例举行大朝,然后便与媚娘苦苦依偎着,直至天明……

金钟三响,玉罄齐鸣,在京九品以上职事官齐至含元殿。

“万岁、万岁、万万岁……”今日的三呼万岁之声丝毫不响亮,低沉沉的,透着悲怆之感。朝会礼仪严格,官员着装整齐尤为重要,可今日竟有许多人衣冠不整、须发凌乱,连纠察百官的侍御史也无心去管,大家都神情委顿、两眼通红,瞧得出来昨夜谁也没休息好。有几位忧国忧民的老臣已二目莹莹,简直欲落下泪来——泱泱大唐天下共主,立国五十载未尝有此败!

李治也沉痛至极,只略微扬了一下手。而文武百官无一人起身,右相阎立本、左相姜恪、同东西台三品戴至德、郝处俊、张文瓘、李敬玄、左肃机赵仁本、右肃机皇甫公义,以及西台侍郎裴行俭、东台侍郎李义琰、东台舍人来恒、胡元范、王德真,西台舍人徐齐聃、高智周、郭正一等同时向前跪爬几步,叩首道:“臣等无能,以致王师败绩、朝廷蒙羞,恳请陛下降罪。”

这次李治不想再找替罪羊,如此大败谁也顶不了罪:“无干卿等之事……”媚娘一直在旁注视着他,只见他二目低垂浑身颤抖,正想低声劝慰一句,却见李治忽然踉跄着站起来,“你们谁能告诉朕,我朝威震四海攻无不取,两年前还尽收高丽之地,今何以惨败?”

群臣面面相觑,还是保持了一贯的沉默。

“你们都哑巴了吗?”李治真急了,顿足疾呼道,“时至今日别再说那些粉饰之言了,朕要听实话、听真话。今日就算你们指着鼻子骂朕,也无丝毫之过。你们倒是说啊!”

此语落定百官骇然,皇帝如此坦然,看来大家不至于再因言获罪了,那就说吧!一阵短暂的沉默后,竟有十多名官员争相出班,痛陈这些年来的军政过失——

首先,失败源于士兵战斗力下降。大唐定鼎以来所依靠的一直是府兵制,时至今日这一制度已趋于没落。府兵制的施行是要以均田制为依托的。所谓均田就是国家将土地平均分配给百姓,让他们耕种,并为国家提供赋役。这个制度有一先决条件,朝廷必须掌握大量的无主荒地用于分配,自西晋永嘉之乱至隋朝统一,战乱持续三百余年,天下黎庶死于战火者、亡于瘟疫者、流亡他乡者、被俘为奴者难计其数,焦土遍地、荒草漫野,施行均田并不难。然而随着贞观以来的恢复发展,人口越来越多,乾封之际已翻了数倍,国家掌握的无主之地则越来越少。而府兵上战场也不是白干,固然不是所有人都能如薛仁贵一样从农夫变成大将军,但只要奋勇杀敌立下功劳便可授予勋官。

勋官自正二品上柱国至从七品武骑尉,共计十二阶,是有品级而无职掌的荣誉号称,其好处在于勋官按品阶可以获得三十顷至六十亩的田地,并且在犯罪获刑时可酌情减免。但如今用于赏赐的地已快没有了,尤其在关陇地区,天下军府六百三十四,关陇独占两百多,哪有这么多地给勋官分?故而地方州县开始克扣。凡战后朝廷授予的勋官,地方都要进行复核,趁此机会想尽办法予以否认,拒不授田。在籍士兵不畏艰险浴血奋战,辛辛苦苦换来的功劳,地方州县几句话就否了,半点儿好处捞不着,还落了满身伤痛。长此以往谁还愿意上战场?这样组织起来的部队又岂会勇于拼杀?

鉴于府兵无法胜任,国家又不得不募集一部分士兵,如前番渡海征百济,部分士卒便是从山东、河北诸州招募的。庞大的军费开支加重了朝廷负担,而且自显庆以来几乎无一年不征、无一年不战,大唐的东南西北各处边界都羁绊着大量士兵,这也必然导致士兵待遇下降。攻灭高丽之际,屯驻百济的将士因长年未得到抚慰、赏赐而闹情绪,逡巡不前,进而导致刘仁愿被撤职流放,根源便在于此。这些问题叠加在一起,又造成另一个恶果——军纪败坏!

既然授封勋官已没有实际好处,既然从军待遇已不复往昔,逃役又有罪,那士兵该怎么办?很简单,国家不给好处,那就自己创收,抢呗!显庆以来对外征战的将士屡屡烧杀劫掠,几乎成了一群强盗。但统兵的苏定方、契苾何力、刘仁愿、薛仁贵乃至一代军神李,竟无一例外选择了睁一眼闭一眼。因为他们也没法办,既然朝廷用人家打仗,总不能一点儿好处不给吧?可是这等行径严重损害了大唐帝国的声誉。

大非川之役吐蕃之所以能临时组织起大量军队围困郭待封,便是因为那些部众不仅限于吐蕃,绝大部分其实是吐谷浑旧部。此事貌似令人费解,大唐明明是打着为人家复国的旗号来的,而人家为何宁可帮有灭国之仇的吐蕃,也不帮大唐呢?这便是双方军纪差异造成的。大唐的士兵大肆劫掠、欲壑难填,时不时地还要向各部酋长索贿;而吐蕃虽悍然吞并了吐谷浑,但禄东赞很重视对吐谷浑贵族的怀柔,甚至与不少部落首领联姻,加之同为草原游牧民族的情谊,久而久之便亲如一家。左右权衡之下,吐谷浑人宁可不复国,也不愿再遭受唐人的劫掠——这个结果真令华夏之人汗颜!

除了上述种种,军中缺将也是问题。复立吐谷浑、截断噶尔钦陵的战略虽好,但唯有非常之人,才能建非常之功。而自李、苏定方死后,大唐已罕见智勇双全的将领了。薛仁贵纵然是万人敌,在兵法韬略上却差得远,这场仗他看似无辜,但作为主将自率先锋而走,逞一匹夫之勇,却忽视用整体战略,这个奇袭的计划,只不过是当初在扶余城的故技重施。明明吐谷浑可汗就掌握在自己手里,却不知充分利用其号召力,仅在妙算上便远不如李、苏定方。再加上郭待封那等眼高手低、急功近利之人,失败也是可想而知。试问即便薛仁贵、郭待封等人能成功立足乌海,面对接踵而来的钦陵大军和漫山遍野的吐谷浑部众,他们就能应付得来吗?

失败虽不是必然的,但终归有迹可循,如果大唐能在平灭高丽后好好休养几年,养精蓄锐安抚军心,即便不能解决这些隐患,也可适当缓解。而吐蕃偏偏就在这时生衅,不打也得打,或许是大唐前几年的征战太过顺利,连老天都有些看不下去了,必要给唐人一个深刻的教训吧……

以往鸦雀无声的朝堂今日竟变得吵吵嚷嚷、人声鼎沸,宰相群臣争相进言,纷纷说出战败的缘由,似乎所有人都欲把压抑已久的话一股脑都倒出来。麟德以来万马齐喑的状况终于被打破了,只可惜这些逆耳忠言来得太晚,惨败已经铸就。

李治越听越觉触目惊心,不禁喟然叹息——荣耀的封禅大典、征讨高丽的全胜,还有他一心想要修建的明堂,原来这一切都是飘忽忽的美丽虚幻,帝国的种种危机其实早在浮华之下酝酿着,他竟丝毫未察觉。原来自塞言路的后果竟是这般严重!

其实事到如今战败的原因已不重要,无论军制守旧还是军纪败坏都不是一两天就能解决的,一切改革都需要时间,眼下最紧要的是如何应对危机局面,这场惨败之后非但西域四镇难以夺回,只怕吐蕃将乘胜而来大举进犯,该如何应对?国乱思良臣,这时李治想起已经致仕的刘仁轨,亲手下诏请他再度出山,担任陇州(今陕西陇县)刺史,调集兵马捍卫关中;至于薛仁贵、郭待封、阿史那道真三将,无论战败归咎于谁,毕竟近十万人死于疆场,这个责任他们谁也推卸不掉,若不加严惩何以告慰亡灵、安抚军属?李治责令大司宪(御史大夫)乐彦玮到军中按问败状,以槛车押解三人回京。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就在这时司戎少常伯刘审礼上奏,安东又生动荡。因为官居安东都护的薛仁贵出征在外,防务一时松懈,高丽旧将剑牟岑乘机召集旧部叛乱,并拥立高藏的外孙安舜为国王,意欲复国。李治急忙又命高侃接任安东都护,以李谨行为燕山道行军总管,火速去平叛。鉴于安东局势不稳,李治又想起曾经威震百济却被自己流放的刘仁愿,意欲将其召回委以重任;但事不凑巧,此时又逢南疆阳瓜州(今云南巍山)刺史蒙俭作乱,当地酋长杨虔柳、诺览斯举兵响应,昆明、永昌等部蛮人也随之而起,兵锋直指刘仁愿所在姚州。西南蛮人大致有六大部落,其首领称“诏”,故而朝廷将他们统称为南诏,将六大首领都封为州刺史,蒙俭便是其中之一。因吐蕃的势力日渐壮大,南诏渐渐与之交往,此次叛乱明显有响应吐蕃军的意味。李治头疼不已,但南北不能兼顾,此时兵力已捉襟见肘,于是只得派梁积寿、李敬业等地方刺史募兵戡乱,一时间四下火起处处告急,乱得一团糟。

这场朝会自天蒙蒙亮一直进行到正午,好在群臣纷纷献计献策,李治心里略感安慰,正欲宣布散朝,赐百官廊餐,忽闻一阵急促的奔跑声,有个黄衣宦者不顾翊卫阻拦,跌跌撞撞奔上殿来——皇帝百官议事,没有特别征召,宦官怎能随便进来?后宫便有天大的事也不能干扰朝会啊!

李治方欲叱责,却见来者竟是留于万年宫的内侍李君信。只见他衣冠不整、蓬头垢面,明显是快马加鞭连夜从岐州赶回,跑上龙尾道已累得气喘吁吁,脚下一软摔倒在殿上,就势往前爬了几步,悲切切叩首道:“启禀二圣,大驾回转后荣国夫人病势突然加剧,上官奉御全力施救却食水难进,前日二更时……她老人家……娘娘节哀!”

其实自李君信出现那一刻,媚娘已意识到发生了什么,只是无法面对这个事实——怎会这么快?几天前还曾亲手给她喂饭、喂药,还曾看到她的微笑,还曾与她一起诵读《法华经》,怎知岐州一别竟成永诀!

直至李君信磕磕巴巴把话说完,她还怔怔地坐在那里,满朝文武已顾不得这样报丧合不合规矩了,尽数匍匐在地:“娘娘节哀……”

不知不觉间媚娘感到双颊一阵冰凉,泪水也涌了出来,但一向坚强的她立刻捂住口鼻,不愿在大庭广众下哭泣,然而眼泪却似断线珍珠,怎么也止不住。强忍了片刻,只觉李治绵软的手穿过珠帘紧紧揽在她肩上,刹那间她终于控制不住了,就在这庄严的朝堂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撕心裂肺大放悲声……

咸亨元年八月初二,皇后武媚之母、周忠孝公武士彠之妻、荣国夫人杨贞病逝于岐州万年宫,终年九十二岁。人活七十古来稀,杨氏身历隋唐两代,经隋文、隋炀、高祖、太宗、今上五朝之世,最终享一品诰命、食邑一千户,风光无限富贵莫及,连皇帝女婿都对她恭敬有加,这辈子恐怕没什么遗憾的了。而武媚作为女儿,能让母亲如此荣耀富贵,也是问心无愧了。但媚娘还是无比悲痛,不仅因为没能见母亲最后一面,更因为母亲赋予她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是母亲给了她生命,是母亲教她读书、写字、念诗、诵经,把她培养成一个与众不同的女人,是母亲弘农杨氏的血统使她拥有了入宫的机会;而且在她谋夺中宫之位乃至铲除长孙无忌之时,也是母亲替她在外活动,维系着她与许敬宗、崔义玄、李义府、袁公瑜等人的秘密联络;并和千金公主、淮南公主、江国太妃等重要宗亲以及玄奘、法乐、慧威(天台宗七祖,永徽年间曾授朝散大夫)结交,为她铺就了广泛的人脉。正因为这些缘故,媚娘感恩不尽,即便母亲有些偏心,即便在最后几年母亲做了许多不顺她心意的事,甚至还有些令人难以启齿的行为,她还是全部包容了。如今母亲往生,去那个向往已久的极乐世界了,媚娘心里霎时空落落的。

为了安慰媚娘,李治也表现得格外慷慨,下令追赠杨氏为鲁国太夫人,钦赐谥号曰“忠烈”。自古非宫廷女子罕有谥号,而杨氏不但得到谥号,还十分庄严,“忠烈”二字哪里像赐给命妇的?简直是视之为社稷之臣,或许这也是为了表彰当初她在打倒长孙无忌时做的贡献吧。除此之外李治又委任司刑太常伯卢承庆为监护大使,右肃机皇甫公义为副使,前往岐州奉迎夫人棺椁;国家虽在困难之时,但他还是拨出不少内帑,为杨夫人修建坟墓——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杨氏临终遗言,她死后不到文水县与丈夫武士彟合葬,而是回杨家故里,葬于雍州咸阳县她父亲隋朝宰相、郑恭王杨达的坟侧。或许在杨夫人心目中,始终认定自己是高贵的隋朝宗室,相较那个曾给她烦恼的武家,她还是更重视自己娘家。不过也有好事之人揣测,因为她生前与武家关系不佳,戕害前房儿女,又把周国公的封爵弄到外人身上,或许是怕葬于文水会遭武氏族人唾弃!

无论如何这个不合常理的遗嘱媚娘还是遵照执行了,坟墓也修得又快又好,只用了不到六十天,而且李治亲手题写了墓碑,又赐东园秘器,令宰相戴至德持节吊祭,京城九品以上文武官以及诸命妇送至渭水桥,又赐鼓吹仪仗,一切礼仪都依照亲王丧礼的规格。不过国事严峻,加之李治身体欠佳,无法亲自出面,送葬之事都交由媚娘自己操办;武敏之作为周公爵位的继承者,身穿重孝停职守丧。远在相州的燕太妃、越王李贞母子闻知噩耗也很快赶来了,媚娘一见表姐紧紧抱住,姐妹相拥一路唏嘘,直至咸阳下葬。

此时已是九月,秋风瑟瑟,阴云漫天,今岁时气依然不佳,似乎苍天都在替媚娘难过。在寒风中望着母亲的棺椁一点点被埋葬,媚娘肝肠寸断,却又有一丝解脱感,作为女儿她已功德圆满,接下来的日子又该为何事而奔忙?下葬完毕,她向母亲的坟茔郑重叩拜献上祭品,并顺便拜祭了外祖父杨达,正考虑是否停留两日权作守孝,忽有宦官从长安赶来,告诉她一个消息;她闻讯立刻拭去眼泪,登车折返——李治风疾复发,晕倒在宣政殿!

三、以退为进

当媚娘满头大汗赶回长安东内时,众侍臣已将李治移至蓬莱殿,让皇帝平躺休息。尚药奉御上官琮和蒋孝璋,一个针灸、一个配药;李弘、李贤、李显、旭轮乃至才刚五岁的小公主都满面关切地簇拥在病榻前。

听到动静李治微微睁开双眼,见媚娘回来终于长出一口气,挣扎着指了指身边的几案。

媚娘这才注意到,除了药碗,桌上还放着厚厚一大摞奏疏,不知李治是何用意,赶紧拿起观看。第一份是同州(今陕西大荔)刺史的告灾文书,反映州中干旱严重,今岁粮谷难收等状。同州属于京畿之地,一旦缺粮问题严重,媚娘不禁蹙眉,再看第二份,乃是坊州(今陕西黄陵)上奏的,内容大致相同;第三份又是鄜州(今陕西富县)上报的,同样是灾情汇报。媚娘也没耐心细看下去了,索性摊开来数——短短半月之内,天下四十余州上报旱灾,土地干涸颗粒无收,且大半皆在关中!

也难怪李治着急病倒,关中乃是大唐王朝核心,不仅百姓众多,还有许多宫殿、官府、军府,单单一个长安城,皇宫内外多少士兵、宦官、宫女?朝廷百官及其家眷、仆从又有多少?首善之地一旦出现粮荒,必然天下骚动,后果不堪设想!而且单是今年闹灾也罢,去年就是个大荒年,关中诸仓粮秣已然见底,这个大亏空怎么办?眼瞅着快到冬天了,难道叫百姓冻饿而死?先是开国以来最大的一场败仗,紧接着又是开国以来最大的一次灾害,李治焉能不急?

其实李治的身体就像这个貌似强大的帝国一样,早就有些不支了,他的风疾没有根除,振作精神平灭高丽之后已感疲倦,加之去岁以来灾害不断、重臣去世、太子染病,烦心事一件接一件。如今十万大军丧于疆场,吐蕃已开始侵犯凉州之地,高丽旧境也掀起大规模叛乱,又赶上这么场大灾荒,他疲病交加的身躯再也支撑不住了!

媚娘看罢奏疏没有急于表态,只是询问:“陛下感觉如何?”

“朕已无性命之忧,但恐怕无力处置朝政了……”说到这里,李治迷离的目光迅速从媚娘身上移开,才接着道,“如今天下纷纷,朝廷少不得主事之人,该如何是好呢?愁煞朕也。”

如何是好?这个问题有这么难吗?

而今的媚娘已不是当初那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愣头青”,她听了李治的话毫无反应,只是低下头,仔仔细细将那摞奏疏码好,又放回到几案上,反问道:“那陛下有何打算呢?”

李治再也无法回避,他只能将目光又投回媚娘身上——那是一种恳切、爱恋、动人衷肠的目光,也是久违的目光,便如二十多年前他在终南山翠微宫向媚娘求欢时一样!

媚娘几乎动容了,但就在她双唇翕动,话就要出口的那一刻还是生生忍了回去——不行!不能一错再错!这次一定要名正言顺!

两人就这样以温柔的目光互相对视着,但在温柔之下却是无声的较量,是情感的搏斗,是权力的博弈。谁也不肯再张口,谁也不肯让一分,到底看谁先屈服……然而就在这时,一阵咳声打破了僵持。

“咳、咳咳……咳、咳咳……”

蒋孝璋放下药杵,走到咳嗽不止的李弘身旁,为他按摩着后背:“太子殿下,圣上已无大碍,您还是回东宫休息吧。”

“不。”李弘虽然双目凹陷,也一副病恹恹之态,却执意要尽孝,“我待父亲服过药,睡下再走……咳咳咳……”

听着儿子苦痛的咳声,李治的心一阵阵颤动,再也僵持不下去,哀哀恳求道:“媚娘,天下社稷需要你,朕和弘儿需要你。现在大唐只能靠你啦!”这一刻封禅泰山的傲然、平灭高丽的自豪、独理朝政的意气风发乃至天子的尊严都荡然无存,他终于向媚娘服软了,终于亲口说出委托朝政之言!

媚娘获胜了,其实对于这个结果她并不意外,因为这也是李治能做出的唯一选择。她表现得格外淡然,只含含糊糊说了句:“你放心吧。”便拿过药碗一匙一匙喂李治服药,任凭李治以犹疑的目光望着自己,就是不肯明确表态。因为她很清楚,红口白牙的委托还不够,为确保这个胜利,她还有一件重要的事要做……

咸亨元年闰九月朔日,含元殿大朝。李治强打精神,在范云仙、李君信两人搀扶下登殿临朝,皇后也默默无声出现在珠帘后。龙墀下文武百官神色严峻,所有人都低头注视着手中空无一字的笏板,显得忧心忡忡——皇帝的病情已不是秘密,而朝廷的危局亟待解决,虽然谁也不曾私下议论这次朝会的主题是什么,但所有人心照不宣。

然而事态的发展还是超乎所有人意料,宦官宣布朝会开始之后,皇后突然起身,从珠帘后走了出来!

虽说那道稀稀疏疏的帘子从来也不曾真的阻挡住什么,但那毕竟是礼法、是规矩、是不可逾越的鸿沟,而今皇后大大方方迈了出来,第一次毫无避讳地出现在群臣面前。所有人都惊呆了,惊得忘了低头回避,直愣愣看着这个一再突破礼法底线的女人。只见她祎衣俨然、葳蕤闪耀、体态端正、目不斜视,迈着稳健的步子走下龙墀,继而又转过身提起长裙,跪倒在大殿正中,不卑不亢道:“臣妾有事上奏。”

李治同样惊得目瞪口呆——皇后代理政务已是铁定之事,可眼前这一幕却不是他俩私下商量好的,连他也不晓得媚娘要干什么!

好在媚娘不劳他多问,从怀里掏出早就准备好的奏疏双手奉上。范云仙虽也觉诡异,却一向唯皇后之命是从,赶紧接过,当殿宣读:“妾闻‘牝鸡无晨’,主外者男子之道,侍内者妇人之行。妾本劣子,既无异才,又疏懿德,前因圣体欠安,勉参政事,侍君临朝,多有差失。况朝野久有物议,言中宫出身卑微、窃居椒房;妒恨寡恩、外戚嚣然;琴瑟不谐,上下越矩。此虽讪谤之论,亦见众心。三人成虎,众口销金,河溃蚁端,山坏猿穴。盈亏有定,进退当思,与其亡羊后补,何如弭祸未萌?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之乱,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今岁大旱,凡四十州,关中乏粟,黔首惶惶。上观星斗之变,俯究五行之说。荒旱之异,起自庙堂,乾坤不轨,内外失序。风雨不时,政道未康,天下汹汹,咎皆在斯。故妾自请……”读到此处范云仙一阵悚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事先也不知皇后要上奏章,更猜不到皇后会亲笔写下这样的话,不敢再往下念,仓皇望了一眼媚娘。

却见媚娘毫不紧张,从容地朝他点了点头,示意继续下去。范云仙无奈,咽了口唾沫继续读道:“妾自请避位中宫,为母守孝。愿陛下另择兰蕙,以配圣德、以抚众生……臣妾武氏谨上。”

含元殿上顿时哗然——皇后自请废后!这怎么可能呢?

范云仙读罢奏疏,连递交皇帝都忘了,耷拉着手愣在那里,眼泪都快下来了。他追随武媚半辈子,攀附这个女人不惜杀人下毒、阴谋陷害,终于混到四品内侍,宦官里的头把交椅,倘若媚娘被废,他能不跟着倒霉吗?他怎么也想不明白,大风大浪都闯过来了,为何这时媚娘会傻到自己放弃呢?

奴才毕竟是奴才,范云仙确实有些手段,但终究是个不懂政治的宦官。他心急如焚,殊不知满朝文武和皇帝更是惶恐至极!

李治和文武百官不可能接受这个提议,且不论具体原因,就单凭这份奏疏论述的言辞,他们就无法接受——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自董仲舒创儒家天人感应之说,但凡发生大灾异,或是皇帝罪己,或是宰臣辞职,没有皇后承担责任的道理。若是她武皇后负这个责任,岂不表示这几年来一切国家政事都是她做主吗?皇后确实干政了,但远远没达到这个程度,甚至近两年她的权势还有所削弱;就算真达到这个程度,这话也不能明说。一旦皇后承担责任,那就证明在这堂堂含元殿上,上至天子,下到数不清的文武官员都是被女人摆布的傀儡!都是畏惧妇人的懦夫!都是该被儒家史笔钉在耻辱柱上的人!

片刻躁动后是死一般的宁静,郝处俊、裴行俭死死注视着媚娘的背影,虽气恼却也不得不佩服——以退为进,好厉害的女人!

李治更是方寸大乱,他有病在身,也急不得恼不得,唯有瘫坐在龙床上,以求饶一般的眼神苦苦望着她——别这样!朕受不了的。国事纷纷四境不宁,你这时候放弃后位,抛下我这个病恹恹的皇帝,外加一个病怏怏的太子,我可怎么办?你说让我换皇后,可后宫所有嫔妃哪个不叫你管得服服帖帖的?谁敢接你的位子?再说她们谁有你的勇气和智慧?谁似你这般晓得苍生之苦、社稷之重?我要她们何用?就算我昏了头无药可救,肯把你废掉,孩子们能答应吗?我的晚节还要不要啦?媚娘啊媚娘,你这是把我放在火上烤啊!

既然皇后这样得理不让人,把国事全权委托给宰相不就成了?别开玩笑了,自先朝以来经历过无数权力之争的李治怎么可能真心信赖臣下?把权力交给宰相群臣,是叫他们当专权擅政、僭越跋扈的长孙无忌,还是叫他们学媚上欺下、以公肥私的李义府?即便质朴如李,到最后还要提携几个故旧亲信呢!若没有郭待封,何至于大非川之祸?天底下哪有一个纯臣?

李治可怜巴巴,媚娘却不为所动,甚至可说一动不动,就硬生生跪在那里,如一座庄严的塑像——雉奴,对不起!不是我不疼爱你,也不是我非要难为你,实在是不得已。作为丈夫的雉奴温柔体贴、宽宏大度,我喜欢;可作为皇帝的雉奴猜忌成性、反复无常,我憎恶!你的委托和承诺我不敢再相信了,你第一次染病时,我受你之托参理朝政,尽心尽力任劳任怨,不过是做事蛮横一些,错用一个李义府,竟惹出一场废后风波;我逃过一劫与你共同临朝,已不再意气用事,我对每个人都慈眉善目、笑脸相迎,好心好意给大家谋封赏,自认为已足够宽宏,可你又借我怀孕之时重整朝局,弄来这么一帮冤家对头。当初只一个上官仪就差点儿要我命,现在郝处俊、裴行俭这帮人哪个不比那个书呆子厉害?而且你又再度起用刘仁轨,现在除了那个不知好歹的武敏之,哪个算是我的人?我可以帮你,我也乐得再掌权力,但就凭你在后宫随便说句话不行,凭我现在的实力恐怕也不够,今天你必须当着满朝文武表态,我参政的权力是不容置疑的、是永远的、是能决断一切的。我绝不是用完了就赶回后宫当黄脸婆的!

李治满心无奈,他不是不懂媚娘的难处,却更了解媚娘的能力,只要给一汪清水,她便能兴风作浪,把一切权力都揽到手里。这不仅关乎天子的尊严、王朝的体统,更涉及权力递延,如果这样任之发展下去,等他病愈也收不回权力了,只能永远做一个垂拱天子……可是国难当头,不答应媚娘又能怎样?

正在他纠结之时,忽听一声呐喊:“不可!”

众目睽睽之下,同东西台三品李敬玄冲出朝班大声疾呼:“皇后贤淑恭谨,德光兰掖,誉重朝堂,泽及黎庶;且身为东宫之母,身系社稷,素为内外所仰,焉能轻弃椒闱?”真不愧是李治的潜邸心腹,皇帝的心事他最清楚,皇帝的“犹豫病”他也最了解。到这会儿了,形势强过人,无论如何得让李治下这个决心,若不然眼下这关怎么过?天下安危谁负责?

惊雷响过,李治无路可退,终于彻底认命了。他深吸一口气,缓缓道:“不错,中宫之主不能轻易。朕和太子需要皇后,天下社稷也需要皇后。”这句话他说过一遍,这次只是重复,而这次重复是向满朝文武乃至全天下人。君无戏言!

既然皇帝发话,百官也不能不表态了,阎立本、姜恪为首,乃至郝处俊、裴行俭等重臣,无论愿不愿意皇后干政的都出班跪倒:“恳请娘娘以社稷为重,不可轻弃中宫之位。”继而“哗啦啦”一阵响,京畿以上九品职事官全部跪倒附和,那声音响彻含元殿,响彻蓬莱宫,响彻整个天地:

“请娘娘以社稷为重,不可轻弃中宫之位……”

媚娘微微回眸,傲然瞟了一眼满朝文武——很好!这话是你们说的,出于肺腑天人共鉴,我可没逼任何人!

不过弓拉得这么满,她不好轻易作罢,于是又“委委屈屈”道:“非是本宫不念家国黎庶,只因母亲薨逝,心内怆然。圣人曰:‘孝者,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妾自忖平生有亏孝道,何敢罔论社稷之事?愿出家修道为母追福。”这话不仅是托辞,更有揶揄之意——你们不是成天讲儒家礼法吗?好啊,我谨守儒家礼数,去守孝如何?你们李氏不是自诩太上老君后裔吗?好啊,我出家修道行吗?

李治已经彻底泄气了,但觉两眼昏花,头疼得快要炸开了,现在只要皇后肯帮他渡过难关,什么条件都答应。他挣扎着把手一挥道:“出家可以寻替身,孝有大小之分。朕宣布,追赠皇后之父为太尉、太原王,杨氏为太原王妃。此荣誉足以夺情,朕病体堪忧无力主政,即日起三台要务、臣下奏疏劳皇后分忧……”

开唐以来本无异姓封王之事,唯当年逐鹿之际曾封朱粲、罗艺、高开道、杜伏威为王。但那些人都是坐拥一方的枭雄,投降大唐不过是权宜之计,李渊封他们为王也只是虚与委蛇,后来尽皆铲除;再者还有归义的突厥首领,如阿史那思摩等曾封王,但还需赐姓李。至于一般臣下绝无封王之理,就算是功高如李靖、李,亲厚如高士廉、长孙无忌,到死也只是国公。武士彟虽是死后追赠为郡王,却也开了未有之例!而且瞧瞧这封号,固然是为了匹配武氏籍贯,但太原王也不是随便封的,太原是李唐的龙兴之地,宗室近亲都没有封那里的。追封武氏为太原王就等于向天下人公示,武家与李唐皇室荣辱与共,他这个皇帝的一切权力也与皇后共享,这比先前的“二圣临朝”更进一步——至此,李治重整朝政、遏制皇后的努力完全失败!

媚娘重重叩首,无比诚挚道:“圣意如此,妾岂敢违命?”趴倒在地那一刻,她已忍不住露出微笑。

咸亨元年闰九月,武媚以退为进,愈加巩固了自己参政的权力。但与此同时她也肩负了更大的责任,此时的大唐灾情严重、百姓疾苦,西有吐蕃之犯、东有高丽之叛、南有蛮人作乱,迎接她的不仅有掌权的快意,更有巨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