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年以后,望着凌烟阁上的二十四功臣像,李世民或许会想起高祖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四日那个遥远而闷热的早晨。
那天一早,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进宫面见李渊,时为秦王的李世民率长孙无忌、尉迟敬德、杜如晦、房玄龄、侯君集、程咬金、秦叔宝、段志玄等心腹,埋伏于上朝的必经之路长安玄武门。当李建成和李元吉行至该门附近时,在幽暗中看到前方鬼魅般骑马伫立一人。再及近,望见那伫立者正是秦王李世民!世民直视前方,让唐朝的这个夏天的凌晨恐怖到极点。据史上记载,当时李世民向哥哥太子李建成和弟弟齐王李元吉喊了一句话,至于具体喊的什么已不得而知,但不外乎两种:A:大哥,别走呀!B:呵呵,李建成,你觉得自己还走得了么?!李建成和李元吉见事情不好,欲掉转马头奔逃,但已经晚了。眼疾手快的李世民张弓即射,将哥哥李建成一箭穿喉。随后,李元吉被尉迟敬德追上刺死。是为唐朝乃至中国古代史上最著名的政变:玄武门之变。
当时,在玄武门外,齐王李元吉发现事情有变后,欲先射李世民,但由于太过紧张,哥们儿三次张弓不成。李元吉吓得哆嗦,但李世民却冷静得近乎于冰点了,一箭就把元吉旁边的大哥建成射杀了。当建成感到温热的鲜血溅到脸上时,天亮了,中国历史的进程被李世民那凶狠而准确的一箭搞定。这一箭非常重要。退一步说,如果当时李世民在远距离射击中失手,那结果是很危险的:当时,建成和元吉并未进入玄武门内,若二人逃脱回府,引兵而来,自是一场大战,世民虽然手下多良将,但胜算也未可知。而且当时的情况是,世民伏兵玄武门,人数并不多,在建成被射杀后,于混战中世民还险些被元吉所杀。可见当时的情况瞬息万变。政变发生在凌晨,考虑到当时的天色、距离,李建成仍没逃脱身后的追命之箭,除了李世民有备而来、镇定从容外,也足见其射术之精湛。唐朝的开国皇帝虽是李渊,但江山却是他儿子李世民打下来的,在隋末唐初的征战中,世民每每亲临战场,《酉阳杂俎》在开篇中就披露了世民尤精射术一事:
高祖少神勇。隋末,尝以十二人破草贼号“无端儿”数万。又,龙门战,尽一房箭,中八十人。太宗虬须,尝戏张弓挂矢。好用四羽大笴,长常箭一肤,射洞门阖。
这段记载,文字虽不多,但为我们提供了李世民善射的重要线索。做父亲的李渊箭法就已经很好了,如上所说,在一次作战中他曾射尽了一房箭,击中八十人。射了一房子箭才干掉八十人?不是那么回事儿。这里的“一房”跟你住的房子没什么关系,指的是“一函”,也就是装箭的匣子。按照唐时作战用箭的装法,一匣子箭为一百支。李渊能射中八十人,可以说非常不错了。至于虬须客也就是连鬓胡子的世民,射术更精,平时就喜欢用“四羽大笴,长常箭一肤”。“笴”即箭杆,“肤”则为古时的长度单位,四指宽为一肤。也就是说,世民不用平常箭,而用专门做的长杆的超大号的四羽雕翎箭,一箭射过去就会穿透大门,更别说李建成的脖子了。在古时,这箭可不是好射的,除了眼神好使外,还需要膀臂有力,否则开弓都是个问题;即使能开弓,若拉不满,箭射出去就会软而无力,更别说远距离击中敌人了。再者,需要冷静甚至冷酷的心神,这样才能一箭毙敌。通过《酉阳杂俎》的记载,联系到玄武门之变,可以说李世民当神射手的条件都具备了:眼神好,反应快,膀子有力,心神冷酷。遇到这样的弟弟,玄武门外的太子李建成哪能逃脱!
玄武门之变爆发前,战功赫赫的秦王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的矛盾尖锐至极,互相在父亲李渊那里诋毁对方。在这个问题上,其实谁也不是好鸟,你不要以为李世民像史上记载的那样老实、宽厚,在这个问题上,可能么?!六月四日这天早上,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本是被召进宫的,因为在此之前世民告其兄弟淫乱后宫并欲加害于他。关于玄武门之变,后人议论纷纷,支持者认为,李世民虽用血腥手段干掉了哥哥和弟弟,但是继皇帝位后开创了贞观之治,使开放盛大的唐帝国成为世界中心,创造了千年荣光;而否定者认为,他亲手射杀了哥哥,叫人追杀了弟弟,最后非法取得皇位,是非常可耻的。
历史永远忽略细节。当李世民成功地夺取太子之位,又取得帝位后,关于哥哥李建成的一切,关于他们二人谁是谁非,实际上已不再重要。值得一提的是,《酉阳杂俎》的作者段成式的祖上段志玄,作为李世民的干将,也参加了血腥的玄武门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