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驻扎在甘肃和青海交界处的大斗拔谷,论功行赏的使者刚一到,就迎来了薛万彻、薛万均两兄弟的猛烈炮轰。不知道谁给他们那么大的勇气,那么厚的脸皮,竟然倒打一耙,将所有的罪过都怨到了契苾何力头上。屎盆子毫不留情地扣到了这个突厥族将领的头上,据薛万均说,当初是他主张乘胜追击的,可契苾何力却停军不前。
况且,如果不是他兄弟两个拼命厮杀,他契苾何力有什么能力和资格,站在使者面前叙述自己的功绩?
契苾何力最重要的罪状就是行军之前也不通知薛万均,自己生气,领着军队提前到达现场。
这对高傲的薛万均来说,实在是无法忍受。
实际上,薛万均力主撤兵,如今反戈相向,翻脸不认人,充分证明了他的确不是善类。使者听懂薛万均的话了,那意思就是,这场大获全胜的仗,跟他契苾何力没有半毛钱关系!
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
使者和其他将领都在场,差不多也都被薛万均给气毛了,契苾何力当场发狂,暴跳如雷,指着薛万均破口大骂。骂不解气,于是抽出横刀,要给薛万均来个痛快的。薛大将军见势不妙,慌忙躲到众人身后,远远望着抓狂的契苾何力,嘴里还喋喋不休地嘟囔着自己的委屈。众人拦住疯狮一般想要冲过去跟坏蛋决一死战的契苾何力。
众人都是练家子,三下五除二,将他安定了下来。
使者也是聪明人,见事情不好办,直接回朝复命。
李世民把整个过程了解一遍,知道这又是薛万均使坏,非常生气,想要废了这个颠倒黑白的家伙。等诸位将领回朝以后,李世民就把契苾何力叫来了解情况。他想从契苾何力的描述中找出薛万均诬陷别人的细节,他要亲耳听到别人的控诉。
契苾何力平静地叙述了整个过程,与使者所言没有出入。李世民决定为他做主,准备拿薛万均问罪,并且要免去他的官爵。然而,契苾何力并没有高兴,他谢过李世民,却推辞道:
“不过,陛下不可如此作为。”
“为什么呢?”
契苾何力解释道:
“陛下因为臣的原因解去薛万均的官,臣自然很感激陛下。可是陛下有没有想过,我们胡人,多数还是很无知的,他们会误以为陛下重胡轻汉。况且,如今我虽然和薛万均不和,但终究还是事出有因,万一哪天胡人们纷纷诬告汉族官人,作为他们升职的跳板,朝廷的内斗就会永不停歇了。再说,即便是状告别人能够有这么大的官职去做,胡人也会心生恶念,小瞧汉人,内讧一起,国家不安啊!”
呵呵,这是契苾何力么?
一个被中原人误解的突厥人,竟能如此大度。李世民同意他的看法,为了表示信任,还让他跟到自己身边,负责把守皇宫最重要的关口——玄武门。此外,李世民还把自己的侄女许配给了这个突厥人。就这样,本是一桩抢功的案子,到了现在,被李世民成功转化为了一件美事。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很多人奇怪,作为大总管的李靖为何不为他所信任的契苾何力美言几句?
答案是,李靖自己都保不住自己了。
他哪还顾得了别人?
他被唐军盐泽道行军总管、利州刺史高甑生,一纸诉状告上了法庭,罪名是谋反。李靖要谋反的消息,在李世民看来无疑是不靠谱的。但既然有人质疑,就必须派人查办。就这样,大理寺和监察的人查了几天,愣是一点线索都没有。
按照法律,诬告他人者,以诬告别人的罪名处置。
很多人奇怪高甑生诬告李靖的动机,后来大家明白,这个高甑生,因为延误军情,搞死了不少唐兵。所以李靖拿住他,胖揍了他一顿。大概是因为军情紧急的时候,高甑生在玩儿偷菜,或者在愣神,总之,十万火急的时候,他偏偏不在。但高甑生并不认为自己是错的,反倒是李靖这个闷子,故意对自己那么严格。
为了报屁股被打的大仇,回到朝廷,高甑生编了一通罪名,将李靖谋反的事捅了出去。
反咬别人一口的人,下场都不怎么好。
贞观九年(635)的深秋,高甑生以谋反的罪名被推上断头台,可因为的确有功,得以免死,被流放到了荒蛮之地。
有人劝李世民说:“高甑生可是咱秦王府的功臣,是不是应该对他宽仁一点?可别寒了咱们这帮老臣的心啊!”
李世民道:“高甑生不听李靖节度,又诬告人家谋反,如果这种罪过都可以因为私情而得到宽恕,国法安在?况且,国家从晋阳兴起,一直到现在,功臣那么多,如果都像高甑生一样,以后人人犯法,朕是不是都应该一视同仁?其实,朕对那些有功劳的故人感情很深,但正是因此,才不敢赦免他们!”
生活就是这么让人失望,被诬告之后,李靖回到家中,闭门谢客。
他足不出户,即便是亲戚都难得见上他一面。李世民觉得很对不起他,想让他继续待在朝廷,最起码,穿着日常生活的衣服,随来随走,当个特进也行啊。但李靖拒绝了,理由就是自己太老了,忙不动了。
李世民感觉有些凄凉,总想找机会说说什么,可话说多了,又能解决什么问题呢?这一次,吐谷浑灭亡,李世民重赏了李靖,但也正是这场战役之后,李靖就消失在了众人的视线当中。悄无声息地让人淡忘,对李靖来说,这是最明智的选择。
该到薛万均了。
薛万均是个小气的人,回朝后,虽然挨了罚,但因为功劳不小,被李世民器重。他的命运似乎也该到头了,那日,李世民要游览芙蓉园,薛万均负责监督清理无关人员。等圣驾到来,李世民开始游玩,却发现太监和宫女满院子瞎转悠,根本不把他当回事。
一怒之下,他下了薛万均的狱。
薛万均气量小,此事让他气愤至极,没几天就被气死了。
薛万均的死,让大臣们很吃惊,李世民也被吓了一跳,让薛万均陪葬昭陵。
后来,在一次宴会上,李世民赏赐群臣,等喊到薛万彻(薛万均的弟弟)的时候,习惯性地喊成了“薛万均”。于是他感慨地说,这是薛万均在天有灵,也想跟朕要这赏赐。李世民让人烧掉那张貘皮,权当送给薛万均了。
【亲人们】
近日来,李世民精神状态非常差。
李渊去世几个月了,李世民给李渊发完丧,紧接着吐谷浑开始挑衅,在这几个月里,他的脾气一直都不太好。而且,李靖隐居以后,李世民似乎再也找不到一个可以谈谈兵法的知心人了。
贞观九年(635)九月底,憔悴不堪的李世民,想要自己一个人去李渊的园陵参拜,但就是这样小小的请求,还被众人劝阻了下来。大臣中,不乏有魏徵、马周一类敢戳李世民脊梁骨的直臣,他们都不同意李世民再去哭李渊,因为现在的李世民,已经是皮包骨头,瘦得只剩下一副骨骼了。
唉,一辈子愧对父亲的人啊,就要如此痛苦吗?
也许吧!
小时候,总觉得父亲是一头牛,是一座山,永远不会有倒下的那一天。长大后,陪伴我们的,就只有喧嚣的世界和虚荣的成就,山高路远,却再也等不到那原有的感觉了。在李渊眼中,李世民永远都是个孩子,孩子有什么错,值得那么念念不忘吗?大臣们知道,李世民是想一个人去园陵大哭一场,痛痛快快地哭上几天。
可这不行。
“陛下,调整好状态吧,还有许多事等着我们呢!”
贞观十年(636)正月,刚刚经历过父亲丧事的李世民又迎来了孩子们的离别。他们要么是李世民的骨肉,要么是李世民的兄弟,如今要分派到各地当王。王子,绝对不能,或者说大部分都不能待在京城,该走的总要走。在此之前,李世民对他们的封号进行了相应的变动:
赵王李元景为荆王;
鲁王李元昌为汉王;
郑王李元礼为徐王;
徐王李元嘉为韩王;
荆王李元则为彭王;
滕王李元懿为郑王;
吴王李元轨为霍王;
豳王李元凤为虢王;
陈王李元庆为道王;
魏王李灵夔为燕王;
蜀王李恪为吴王;
越王李泰为魏王;
燕王李祐为齐王;
梁王李愔为蜀王;
郯王李恽为蒋王;
汉王李贞为越王;
申王李慎为纪王。
贞观十年(636)二月,分别任命:
李元景为荆州都督;
李元昌为梁州都督;
李元礼为徐州都督;
李元嘉为潞州都督;
李元则为遂州都督;
李灵夔为幽州都督;
李恪为潭州都督;
李泰为相州都督;
李祐为齐州都督;
李愔为益州都督;
李恽为安州都督;
李贞为扬州都督。
以上变动,引起很多故事,许多故事都改变了历史,让我们一个一个地慢慢欣赏。
诸王即将踏上各自封地的路途,诀别时候,李世民把他们召集起来,“你们兄弟情深义重,我知道你们都想在京师多待一段时间。但大丈夫要以天下为重,不可缠绵于儿女之情。诸子尚可复有,兄弟不可复得,各自相亲相爱,不可重蹈覆辙!”
言罢,啜泣苦闷,泪流不止。
孩子们也都听话,跟李世民道别后,依依不舍地上任去了。
对李承乾来说,其他人的出走无疑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
但有一件事却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李世民四子,魏王李泰被留了下来。李世民特别喜欢这个李泰,和其他孩子依依惜别后,忍不住下了一道命令,让金紫光禄大夫张亮替代李泰去当相州都督。只有李泰留下来,李世民才觉得生活有些滋味,毕竟,这个孩子是他和婢儿最喜欢的。
李泰的母亲是温柔贤惠,颇有风韵的长孙皇后,在他身上,集天地之精华,汇日月之神光。因此,李泰具有李世民的犀利,观音婢的温婉,更加重要的是,这孩子承袭了两人的聪明智慧。
你一定以为李泰是个风流倜傥的帅哥,可你彻底错了。李泰的体形和他爹娘一点儿都不像。他从小就像跟着舅舅长孙无忌混过似的,特别肥胖,腚大腰圆,纯属重量级选手。这个孩子除了脸蛋好看点,其他只能说很对不起观众,尤其是他的肚子,跟怀了孕的妇女似的。因此,本人隆重宣布,以后,李泰的绰号就是李四胖,这很符合他的身份。
李世民很喜欢这个胖嘟嘟的儿子,李四胖也确实很招人喜欢。
李世民自己觉察不出自己哪里做得不对,可大臣们看得清楚。
李承乾是个瘸子,性子古怪,喜欢弄些乱七八糟的非主流装扮。而李泰却不然,他天天用他那一双胖手翻阅大量的古籍,能够过目成诵,会写诗、会弹琴、会唱歌。李泰爱书画,模仿魏晋字帖是当时的一绝,画技也很高超,笔法独到。他交友广泛,兴趣多多,尤其是大家看李四胖那双胖嘟嘟的手,真是有一种上去咬一口的冲动。
诸王外迁的时候,李泰刚满十八岁,却被意外留在了京城。
李世民和观音婢给李泰起了个小名,叫“青雀”,青雀衔命,爱的信使。
在李世民几十个儿子当中,李四胖“宠冠诸王”。
一个不是太子的皇子被宠得如此厉害,未来究竟会发生什么,可想而知。但是,每个人都有为自己喜欢的事物失去理性的时候,为什么皇帝就不能够呢?
这是婢儿最好的孩子,这是李世民的最爱。因为写文章很棒,李世民特意下诏,令李四胖在王府筹建文学馆,招揽各方学士。四胖同学不辱父志,果真在西京大张旗鼓地搞起了文艺事业。四胖同学的文学馆搞得有模有样,李世民有了一种难得的欣慰。可李世民命苦,老天容不得他片刻安慰,随着文学馆的建立,又一番伤感向他袭来。
魏徵要辞职了。
史书上说魏徵有目疾,估计也就是个白内障什么的,反正越老眼神越不好使,已经多次辞官了。
李世民不肯,后来魏徵让步,认为降为散官最好,可李世民还是不同意。魏徵请求得越来越带劲了,拗不过他,不得已,李世民将其征为特进。父亲去世,兄弟和孩子离散,贤臣辞职,给了李世民很大的打击。
不答应吗?
岁月不饶人,何苦呢?
【天涯问答】
李靖:你觉得哪句话形容一个人的长相最狠?
李泰:你瞧你吧,看背影急煞千军万马,转过头吓退百万雄师!
李元吉:大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