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震惊了,它从他身上看到了一个陌生的、史诗般的中国:绝不向蛮族求和,也不以重金收买他们撤兵。是唐太宗扭转了形势,战胜他们,使他们害怕中国。
——(法)勒内·格鲁塞《草原帝国》
贞观四年(630),阳春三月。
全世界部落酋长写给李世民的信便有了一个统一的落款:皇帝天可汗。
这是对大唐皇帝的称呼,这是对世界之王的称呼。
李世民接受天可汗的叫法不久,李靖等人就带着颉利和其他战俘回到了长安。他没有见颉利,而是把阿史那思摩叫来,李世民很喜欢这个人。当其他人都抛弃颉利的时候,只有他一个人紧紧追随颉利,直到被抓的那一刻。
李世民宣布,拜阿史那思摩为右修武大将军。
四月,顺天楼下,锣鼓喧天,李世民在楼上引见了颉利。
今天的颉利,哭得非常带劲,他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只等李世民数落完毕,脑袋搬家。李世民让其他人都安静下来,清了清嗓子,开始指责:
“颉利,你承继父兄之业,纵欲而致亡,这是第一;
“你多次与我大唐结盟,却屡次背叛合约,这是第二;
“你恃强好战,致使哀鸿遍野,百姓苦痛,这是第三;
“你蹂我庄稼,掠我子女,支离家庭,迫使骨肉分离,这是第四;
“我宽容你的罪过,让你好好治理,你却迟迟不来拜会,这是第五。
“这五条,每一条都足以治你死罪,你还有什么话要说?”
颉利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是磕头流泪。
颉利已经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开始抽搐,伏在地上抬不起头。接着,李世民表情松弛了下来,他看着颉利,口气忽然变得平和,“但是,从便桥之盟以后,你不再举国来侵,所以,朕饶你不死!”
颉利听罢,竟感动得不知所措。
他学着汉人,用头朝着地面狠狠砸去,在众人的注目下大谢而退。
很显然,李世民在给颉利找台阶下,不举国来侵成了颉利唯一一个拿得出手的免死理由,这台阶给的,绝对拉风。颉利下去以后,没有再被看守,而是被安排着坐在了宴会上,成了长安的官员。他死都没有想到,自己没死已经算是一件非常离谱的事情了,现在还能坐在宴席上喝酒吃肉。
这个世界果然神奇。
这个世界的确神奇,颉利擦干眼泪,清楚地看到有人坐在李世民不远处,神情淡然,李世民和他的老婆观音婢对那人恭敬有加。
这个人他见过,那是李渊。
是的,就是李渊,看他那张长满褶子的婆婆脸就知道,这一定就是当年在突厥面前装孙子的那家伙。
李渊听观音婢说了几句话,被李世民夫妇敬了几回酒,便指着颉利笑了起来。
颉利大惊,太变态了,别是这三个奶头的家伙想要洒家的命!
但这回,他惊错了。因为李渊没想报仇,只是想找回点儿胜利的感觉,补偿一下自己。为此,他指着颉利,让李世民安排他跳支舞。天可汗发话,“太上皇想看颉利跳舞。”李世民他爹都让跳了,那就跳吧!
颉利跳舞中……
李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指着这满满宾客和四方酋长,大声道:“唉,这汉高祖被困白登山,大仇八百年没人给报,竟然让我儿给报了!大唐江山托付得人,我是再也不必担忧了!”汉高祖刘三爷被困白登山的时候,围困他的就是匈奴,而唐人普遍认为,突厥就是匈奴的后裔。
看着颉利起舞,李渊很得意(或者说是变态)地呵呵笑了起来。
看完舞蹈后,李渊兴致未尽,为了表示庆祝,他脑门儿锃亮地跑到朝堂上,拉来十几个重臣,加上诸王、贵妃等众人,齐齐于凌烟阁集合。他再度大置酒宴,搞起了庆功宴。李世民把颉利收了,他为此高兴得睡不着觉。
由此可知,李渊当时大仇得报的感觉该是多么的爽。
酒酣,李渊弹起了他心爱的琵琶。
【悲伤的事】
伴随琵琶声,有一美人,起舞翩翩,姿态优美,身形矫健。大臣瞅准这个当口,纷纷趁机上前来拜李渊。
跳舞的这个人正是李世民,为了哄老爸开心,他决定亲自为大家献上一支舞蹈。据说爷俩的配合很默契,让大家饱了一回眼福。在过了六点就是天黑的古代,通常只有小偷和打更的才会子夜不眠,而庆功宴一直开到了子夜才渐渐散去。
其实,李世民这会儿悲喜交集。
别看他满面欢喜,其实从骊山回来他就得知了一个很坏的消息——杜如晦生了一场大病,三月底就去世了。
杜如晦身体不好,这大家都知道。
他生病那会儿,李世民专程让太子李承乾到杜如晦家照料。
后来加紧回京,政务不忙的时候,他自己也多次亲自前往杜如晦家中探视。杜如晦真的很苦,他什么苦都吃完了,什么功都立下了,四方来贺的时候,他却死了。李世民很不愿杜如晦这么早就离开人世,但死亡,总是无法阻止的事情。
杜如晦死后,每有西域等地进奉的好东西,李世民都会想起他来,派人送到他的家中。
本以为时间一久,自然而然也就忘了,可李世民却耍起了小孩子脾气。
别忘了,如晦死了,玄龄还活着。
每当看到房玄龄活生生地站在那里跟自己讲话,李世民都感觉似乎少了点什么,很是难过。更特别的是,大事一旦决议不下,李世民就感慨一番,甚至落泪。杜如晦此人沉敏果断,大有长者风范,他的判断力无人质疑,他这么一走,在接下来的政务里面,李世民要找谁决断啊?
【安置突厥】
东突厥灭亡后,突厥人一部分逃到了漠北,一部分逃到了西域,但投奔唐朝的最多。粗粗一算就有十几万口,如何安置这些人成为了当务之急。李世民征求百官意见,群臣纷纷进言。
当然,对于这样的大事,朝中人也有不同的意见,这些意见有的大致相同,有的则大相径庭。
朝中多半人士认为:
北狄自古就是中国的祸害,我们认为应该把突厥人迁徙到河南附近居住,让他们的部落全部支离散开,散居在河南各个州县。然后,朝廷派人教给他们耕种、纺织。到了最后,他们自然而然就会成为当地人。
塞北之地无人,则可万世太平矣!
中书侍郎颜师古则认为:
臣以为,突厥、铁勒从上古以来都不是中原的臣属,陛下既然有能力让他们称臣,就不如把他们安置在更靠近草原的河北,分立酋长,让各酋长分别领导自己的部落。
如此,就可以永远永远没有后患了。
礼部侍郎李百药同志认为:
虽然说突厥算是一个国家,但他们各有各的部落,很不团结。我觉得应该把他们全部拆开,各个酋长领导各个部落,每个部落占那么一块地,相互制约,相互牵动。纵使让阿史那氏继续当君长,也只允许他引领本部落。让所有部落都不能对大唐构成威胁,这才是我们的目的。
我建议要继续在定襄设置都护府,这才是安定边疆的长法!
夏州都督窦静认为:
戎狄的性子有如禽兽,用法律刑罚都不能制约,教育也教育不出来。更何况,人皆有首丘之情。他们根本就不愿意待在中原,把他们留在南边对谁都没有好处。一旦他们闹出动乱,侵我长安,后果不堪设想。
如果让他们成为王侯,把宗室之女嫁给他们,分割土地,离分部落,就可以使之权力变弱,势力分解。这样的话,他们就永远是没有能力和大唐抗衡的藩属,永镇边塞,可保无虞。
魏徵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突厥一直以抢劫为业,中原百姓恨之入骨。现在,突厥灭亡,陛下不忍杀降。我认为应该让他们回归故土,而不能把他们留在中原。戎狄很讨厌,弱的时候就降附,强的时候就叛乱,几百年来都是如此。现在的降者有十多万人,几年之后,他们的人口就会成倍增长。如在中原,必为心腹之患,到时候后悔莫及。晋朝初年,胡人杂居中国,郭钦、江统皆劝武帝驱之塞外,武帝不从。二十年后,胡人所居之地频起叛乱,最后裂土成国,前车之鉴就在眼前。
请陛下明鉴!
而温彦博认为:
我觉得把他们安排在河南、河北并不好,因为有违物性,根本不是长法。臣以为不如学习一下汉朝建武年间朝廷安排匈奴的做法,这种做法是,让部落全部存续,依照旧俗,回到塞下。王者心存万物,天高地远,厚德载物,不舍秋毫。现在突厥穷困而投降我朝,我们怎么就能冷眼相看呢?孔子说“有教无类”,不管什么人都可以也应该受到教育。
如果救其死亡,授以生业,教之礼仪,数年之后,皆成我民。到时候再选酋长,让他们为大唐效力,他们畏威怀德,大唐何患之有?
……
先不要往下看,自己想想谁的观点好,谁的观点差,想好了给自己一个答复。
沉默三分钟……
一……二……三。
好了,现在开始讨论。
首先,朝中多数人员所思甚好,就是有点大脑集体短路,他们一贯的主张就是:塞外无人,则可无患。
可我们知道,有草原和河流,漠北的人自然而然会往那里去的。今日把突厥人口搬走,明日塞外依然还会有人。而这里的这个人,可以是东斯拉夫人,也可以是超级赛亚人,游牧民族多的是,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其次,李百药、颜师古等人的意见都提到把突厥人安置在河北,或者说距离草原更近的地方。把地皮和人分割开来,用以分散突厥部落的实力。这么干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让他们互相不服,互不顺眼,自己乱套。
但对于草原民族来说,一旦离开大唐的势力范围,你管不管得着还得另说着。那个时候,阿史那可以卷土重来,麦当娜也可以席卷漠北,他们会横扫多个部落,成为新一代的戎狄头子。
窦静是个粗人,说话口无遮拦,但话糙理不糙,他的计谋很是不错。可是,用和亲的方法笼络人心,对人可以,对颉利他们,还真够戗。
至于魏徵同志,引经据典,用古时候的故事对教化的方法提出了反对,却并未给出解决方案。
于是,李世民想到了温彦博。
也许很多人会觉得他的观点不靠谱,竟然想到用慈悲心来感化突厥。
这不是妇人之仁吗?
但温彦博所说的,就是李世民想说的。
戎狄,不修文化的戎狄,他们为什么要来抢东西?抢了东西还脸不红心不跳,打了败仗也不觉得害臊。
温彦博认为,人都是可以教化的。
让他们融入大唐,成为我华夏一员,知礼节,懂时务,才是安定万世的长久之法。试想,有了产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有了教育,羞耻感便立在了突厥人的心头,未来谁还会干那种自己没有就去抢的勾当?人都是向前赶着走,往回逼不退的。一个野蛮的民族,只能被文明的民族同化;一个曾经文明的民族,不会永远堕落。
李世民赞同温彦博的看法,兼容并蓄,让突厥依然保持自己的民族性格,同时不失文明之修养,再好不过!
就这么办!
贞观四年(630)四月底,突厥十几万人被安排到了塞下。
这是一片东自幽州(东北辽宁),西至灵州(宁夏附近)的广袤土地,有着丰富的资源和十分具有北域风情的风光。
随后,李世民将突利的故所划分为四个州,又把颉利的故所划为六个州,左置定襄都督府,右置云中都督府。所谓都护,都为总揽,护为带兵守护,都护府是大唐管理少数民族地域的重要机关,都护是教化子民、处理事务的主要人员。
五月,李世民又干了一件大事,他把突利安排成了顺州都督。
李世民同志年轻的时候(他现在也不大)曾经和突利同志拜过把子,如今突利成了顺州的都督,李世民恩威并施:
“你是我哥,我是你弟,朕有话直说。
“你的祖先投靠隋朝,隋朝把他立为大可汗,掌控整个北域,后来你爸始毕却成了隋朝的边患。这可是天理难容的事情。所以,今日,你们才会亡乱至此。
“你一定很奇怪为什么让你当都督,而不立你为可汗,其实就是这个原因。从今往后,你成了大唐都督,一定要遵纪守法,不可再行掳掠抢劫之事。”
言罢,李世民用眼睛正对突利的眼神,呵呵笑道:
“这不单单是为了中原的安定,也是为了保全你们宗族。”
【腾讯微博】
李渊: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天空为什么这么宽广,因为他站在了小渊渊的肩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