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谁骗谁?谁能骗谁?

谁为为之?孰令听之?

二世三年,这是胡亥人生的最后一年,也是大秦的最后一年。

这一年,赵高担任丞相,第一件事就是杀了李斯,除掉他的心腹之患。

接着,章邯带领秦军包围了赵国的巨鹿,楚国上将军项羽带领楚军前去救援。这是决定秦朝命运的一战,也就是后世我们人人都知道的“巨鹿之战”。

章邯和项羽打了几场仗,战况都不利,于是二世派使者去责备他。章邯觉得非常害怕,前方战败,后方又强烈责备,他不知道该怎么办,只好派副手司马欣到咸阳去跟二世解释现在的情况。

司马欣先去见丞相赵高,赵高却置之不理,因为现在秦国最能威胁赵高地位的就是大将章邯,他巴不得章邯吃败仗。而二世皇帝除了赵高,早就谁也不见了,各位想一想,司马欣这个时候该怎么办?

走投无路的司马欣害怕了,决定逃回前线。

赵高听到司马欣跑了,就知道大事不妙了,他是要章邯吃几场败仗,好趁机夺权,并不是要逼反章邯。他派人追司马欣,却追不到了。于是司马欣逃回章邯军中,面见章邯说:“赵高用事于中,将军有功亦诛,无功亦诛。”为什么呢?

章邯如果有功,顺利打败了项羽,铲平了东方六国起义的势力,章邯的功劳就比赵高还大,赵高除了把丞相让给章邯,他还能怎么办?赵高不想把丞相让给章邯,他就只能杀章邯。

如果章邯打了败仗,赵高也一定会杀章邯以谢天下,顺便夺取军权。

这时候项羽与秦军决战,结果秦军大败,走投无路的章邯只好带着秦军投降项羽。六国终于大获全胜,这一刻谁也挽救不了秦朝灭亡的命运了。

赵高知道事情不妙了,他每次都告诉二世,关东六国群盗不足为惧,又拒绝派援军给章邯。如今六国大获全胜,秦军全军覆没,二世皇帝要是知道真相,赵高的项上人头就未必保得住了,因为胡亥也是“以杀治天下”。

如果你是赵高,这一刻你该怎么办?

还是杀,不过不是杀六国,因为赵高杀不了,这次他决定杀二世。

历代史书都劝领袖人物要“亲君子,远小人”,可是大部分的人都做不到,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小人太好用了!只要你能给他权势利禄,你想要他去做任何事,不管那件事再荒谬、再无耻、再违背良心、再困难,他都会去做。你要一百分,小人能排除万难,帮你做到一百二十分,哪个领袖不喜欢这样的部下呢?

如果你用一个君子,只要叫他去做一件不对的事,他立刻就会义正词严地谏劝你。如果你硬逼他做,他就不干了,哪个领袖会喜欢这样的部下呢?

既然小人这么好用,为什么史书还劝你不要用小人呢?因为通过对几千年历史的观察,我们发现小人的欲望会不断膨胀,只要你喂不饱他,他终究要反噬其主。

秦始皇多么相信赵高,连玉玺都交给他保管。等秦始皇一死,赵高怎么对付秦始皇?二世多么相信赵高,信任他到了极点,如今他怎么对付二世?

历史学不讲空话,所有道理都要用实例来验证。

可是赵高要起来作乱,光他一个人不行。因此他想要试验一下群臣,看看如果真的起事,这些人究竟会站在哪一边?

怎么试验呢?这个局,就是我们后世人人熟知的“指鹿为马”。

赵高献上了一头鹿给二世,当着群臣的面,指着那头鹿说:“这是马。”二世听了大笑说:“丞相,你弄错了吧?这明明是鹿,怎么会是一头马呢?”

于是询问左右群臣,有人不说话,有人说是鹿,有人说是马。

你们乍听之下,不觉得赵高这样的计策实在简单幼稚得可笑吗?但各位要明白,计策在乎有用,不在乎难易深浅。幼稚不幼稚无所谓,有用就是好计策。这个计策正因为它幼稚,所以才这么有用。为什么呢?

因为它让所有的人无可回避。

你设下一个太深的计谋,别人可以装看不懂、听不懂。但“指鹿为马”这个计谋,没有人能装不懂,他最多只能闭口不讲话。就这样,赵高就可以试出所有人真正的心意,让人无可回避,可以试出这人到底是会不分是非地逢迎自己,还是熬不住良知,或者是碰到重要关头就不敢讲话,这不就全部试出来了吗?

就用这一条计策,赵高就试出谁可能是他的支持者、谁是反对者、谁是墙头草,这样就能罗织罪名,一下子就把所有反对他的人统统铲除掉。

使臣早言,皆已诛,安得至今?

这时东方六国诸侯,已经准备进攻秦国,刘邦更是带着数万人攻进了关中的南门——武关,这是前面讲过张良的故事。刘邦不敢贸然进攻咸阳,因为他不知道咸阳的军备到底怎么样。于是聪明的他,派了一个使者私下去见赵高。

刘邦的使者见赵高,要和他谈什么事呢?不管怎样,总之对秦二世都不会是好事。我们按常理推想,他总不可能是代表刘邦来投降秦二世的,对吧?

这一刻刘邦心里想的应该是,当年楚国义帝曾许诺“先入关中者为王”,而如今项羽已大败秦军,他无论如何都要比项羽先进关中。

怎么样能先入关中呢?最好的办法,就是能兵不血刃进入关中。谁能帮助他兵不血刃进入关中呢?这个人选,不就是没有退路的赵高吗?

局势已经糜烂到这个地步,丞相不用负责任吗?丞相如果不用为局势负责任,那前面两个丞相冯去疾、李斯又是怎么死的?

赵高怕二世质问他,索性就说他生病不见二世。赵高不朝见,二世急了,不断派使者来责备赵高,要他尽快解决盗贼的事情。于是赵高害怕了,和女婿咸阳令阎乐以及弟弟赵成合谋,他说:

上不听谏,今事急,欲归祸于吾宗。吾欲易置上,更立公子婴。子婴仁俭,百姓皆载其言。

你看赵高的反应,天下为什么糜烂到这个地步?都是因为“上不听谏”,与我无关。前面二世想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大臣,如今赵高就想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二世,这对君臣简直就是一丘之貉。

赵高这时打算要换掉二世皇帝,重新立公子婴为君。名义上是“子婴仁俭”,实际上是因为这样的人最好控制。

赵高如何杀二世?这场弒君之役,《史记》有着详细的描述:

使郎中令为内应,诈为有大贼,令乐召吏发卒,追劫乐母置高舍。

遣乐将吏卒千余人至望夷宫殿门,缚卫令仆射,曰:“贼入此,何不止?”卫令曰:“周庐设卒甚谨,安得贼敢入宫?”乐遂斩卫令,直将吏入,行射。

郎宦者大惊,或走或格,格者辄死,死者数十人。郎中令与乐俱入,射上幄坐帏。

二世怒,召左右,左右皆惶扰不斗。

“使郎中令为内应,诈为有大贼”,又看到这个“诈”字没有?这是关键词,我们最后会讲。

郎中令谎称有大贼要攻击咸阳宫,于是赵高就命令阎乐带人杀进宫中。特别注意下面这六个字,“劫乐母置高舍”。阎乐是他的女婿,赵高却派人把阎乐的母亲绑架回来关在他家里,这就是人质,让阎乐不敢违背他,只能干到底,这不就是一群小人吗?

阎乐攻入宫中,把负责守卫宫殿的卫令仆射都抓起来问,有大贼杀进宫殿来,你们为什么不阻止?卫令说,我们在宫殿附近都设有岗哨,没有人回报说有贼入宫啊?可怜的卫令,你还跟他讲道理,人家是来跟你讲道理的吗?阎乐连回答都懒得回答,干脆就把卫令给宰了。

这时随侍在宫中的郎官和宦官们,发现阎乐杀了进来,有的人逃跑了,有的人留下来格斗。结果格斗的人全部被杀光,郎中令和阎乐杀入殿上,箭都射到二世宝座的帐幕之上,就知道当时的情况有多危急。

旁有宦者一人,侍不敢去。二世入内,谓曰:“公何不蚤告我?乃至于此!”

宦者曰:“臣不敢言,故得全。使臣蚤言,皆已诛,安得至今?”

二世这时怒召左右护驾,左右全部跑光光,只有一名宦官,“侍不敢去”。你们看看《史记》用字有多妙,不是不愿去,不是不能去,而是“不敢去”。

各位仔细读这段文字。第一,二世称呼这个宦官什么?他称呼这个宦官为“公”!公是尊称,胡亥是天子,居然叫一名宦官为“公”!你就看看到了情势危急的时候,二世悲惨的样子。

第二,二世责问:“何不蚤(早)告我?”情况这么危急,你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呢?还是把责任推给别人。今天到了这个地步,责任统统都是别人的,他自己完全没有责任。

第三,宦官下面回答得更妙。我能活到今天,就是因为我没告诉你真话,前面告诉你真话忠言的人,不是全部被你杀光光了吗?如果我敢说真话,还能活到今天吗?

这是多么讽刺的一刻,胡亥怎么会沦落到这个地步的?汉代有一句俗话:“谁为为之?孰令听之?”事情到了这个状况,是谁造成的?又是谁听任这个事情发展至此的?简单地说就是,情况悲惨到这个地步,到底是谁的责任?不就是二世你自己的责任吗?

你的父亲秦始皇固然施行暴政,但也给你留下了万里江山,留下了百万雄兵,还留下了文武大臣,留下了宗室兄弟。这些能够担当国事的文武大臣,是谁杀的?不就是二世你自己杀光的!这些能够帮助你的宗室兄弟,是谁杀的?还是二世你自己杀光的!

所以秦朝的命脉,是六国断送的吗?当然不是,是胡亥把六国的所有阻碍全部铲平,他这个天子自己断送了秦的命脉!

你杀尽了天下人,最后这一刻终于只剩下你自己了。咎由自取,怪不得别人,胡亥,难道不是吗?

阎乐前即二世数曰:“足下骄恣,诛杀无道,天下共畔足下,足下其自为计。”

二世曰:“丞相可得见否?”

乐曰:“不可。”

二世曰:“吾愿得一郡为王。”弗许。

又曰:“愿为万户侯。”弗许。

曰:“愿与妻子为黔首,比诸公子。”

阎乐曰:“臣受命于丞相,为天下诛足下,足下虽多言,臣不敢报。”

麾其兵进,二世自杀。

你们看看这一段,阎乐称二世什么?他竟然称二世为“足下”!阎乐应该称二世为陛下,其次一等也要称殿下,再次一等也应该称阁下。他所有的尊称都没有,却用了一个对平民的称呼——足下。你就看看在这一刻,阎乐眼中的二世沦落到了什么地位?

二世不愿意辛苦去管理政务,只想尽情享乐。中国有一句话说得最好,乐极然后就会怎么样?生悲。如今二世生悲的时候,终于到了。

阎乐说:“天下共畔(叛)足下,足下其自为计。”“自为计”的意思就是叫他去自杀,可是二世不想死啊!为什么说这个人是个小孩,这不是污蔑他,你们看看这个人的想法能幼稚到什么地步?

二世说,我能不能见丞相?为什么他要见丞相?因为他到这一刻还相信,赵高不会杀他的,这一定是什么事情弄错了,一定是有什么误会。只要他见到赵高,赵高一定能帮他解决问题的,这不就是个小孩幼稚的想法吗?阎乐当然说不可以,因为他知道赵高不想见二世。

二世说,你们不让我做天子,给我一郡当王就可以了。阎乐不答应。

二世说,那我做万户侯就好了。阎乐还是不答应。

二世说,我什么都不要了,你让我跟我的妻子和儿女都去做老百姓,像其他公子一样,好不好呢?不用担心,胡亥,你难道忘了你的兄弟是什么下场吗?像其他公子一样,你以为你会有什么下场?

阎乐说:“臣受命于丞相,为天下诛足下”,你看这句话说得多冠冕堂皇。“足下虽多言,臣不敢报”,阎乐为何敢如此决断?必然是赵高交代过他,二世今日非死不可。

于是二世就这样自杀了,说实话,前后看来二世实在不像有自杀的勇气,“被自杀”的可能性高一点。

谁骗谁?谁能骗谁?

二世自杀后,赵高召集了秦朝所有的大臣和宗室,宣布二世已经伏诛。又说现在六国的土地都丢了,只剩下秦国故地,君主不应该再叫皇帝,只能称王。接下来赵高又宣布,他要立二世哥哥的儿子公子婴为秦王。

公子婴到底是不是二世哥哥的儿子,史学家是有争议的,但细节的考证不是本书的重点。重点是秦朝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以及对我们究竟有何启发。

于是赵高用布衣百姓的礼仪,把二世草草埋葬了,然后命令子婴斋戒沐浴,准备到太庙接受秦王玺。

子婴听见这个消息,真是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赵高立他不过是找一个傀儡而已,赵高连二世都敢杀,何况是他?于是子婴只好趁斋戒的时候,和两个儿子谋划。谋划什么呢?还是杀,子婴准备杀赵高。

怎么杀呢?子婴策划了一个计谋:

我闻赵高乃与楚约,灭秦宗室而王关中。今使我斋见庙,此欲因庙中杀我。我称病不行,丞相必自来,来则杀之。

赵高想骗子婴去太庙里头杀了他,子婴想骗赵高过来斋宫杀了他,这不都还是用“诈”?

最后子婴装病之计果然奏效,赵高前后派了几次使者前来请子婴,子婴都不去太庙。最后赵高只好自己来请,子婴遂刺杀赵高于斋宫,然后再把赵高全族杀个精光。

读到这里,又要问各位问题了。这个问题就是:子婴为什么能成功杀掉赵高?

赵高聪不聪明?赵高太聪明了,他连秦始皇都能骗倒,骗不倒秦始皇,秦始皇怎么会让他掌管玉玺?他连李斯都能骗倒,骗不倒李斯,李斯怎么会跟他合谋?最后连二世也被他骗倒,死在他的手里。

那么论聪明、论阅历,子婴能比得上赵高吗?当然不能。既然子婴样样都比不上赵高,为什么最后是子婴骗倒赵高杀了他,而不是赵高杀了子婴呢?

我告诉各位,很简单,因为再怎么笨的人,被人一再地骗,也会知道那个人是骗子。赵高玩弄骗术这么久,所有人都知道你是骗子,再怎么高明的骗术也没用。

各位如果人生历练稍微丰富一点就会知道,有种人一上门,还没开口,大家就先防备他了。为什么?因为他名声太坏、信用太差,过去的记录实在太糟糕了。

为什么古圣先贤告诉我们,做人首要立信?信用是一个人立身的根本,你如果不建立信用,一上门人家就知道你是来骗人的,你再怎么聪明也无所施展。

子婴为什么能骗倒赵高?不就是赵高自负聪明吗?天下人都知道你在骗人,你还以为你的骗术骗得倒子婴。在赵高眼中,什么叫作仁厚?不就是这个人懦弱、不足为惧吗?所以他对子婴完全没有防备。记不记得前面讲“忍”跟“先”的道理,子婴防备赵高,赵高却不防备他看不起的子婴,结果就是子婴把赵高给打倒了!

秦朝的结局

打倒赵高,是不是就解决了国家的危难呢?当然没有,子婴为秦王不过四十六日,刘邦的军队就杀到咸阳附近的霸上,于是子婴就奉上大秦的符玺投降刘邦。一个多月后,项羽带着诸侯大军到来,杀掉子婴及秦所有的公子宗族。

咸阳的宫室被烧掉,百姓被屠杀、被掳掠,所有的珍宝货财都被诸侯瓜分,连秦的土地也被瓜分为三个国家。这就是秦的末日,就是秦国最后悲惨的命运。最后太史公只写了四个字:

秦竟灭矣。

什么意思?这样强大的秦,有史以来最可怕的国家,竟然就这样灭亡了。

秦国从战国初年商鞅变法之后,就是天下第一强国,所以秦始皇统一了天下。这样的强秦,在秦始皇死了之后三年不到,竟然就被东方一群老百姓给推翻了。秦始皇不是没有防备,他收天下兵,想尽办法让六国没有再起的能力,结果还是轻易被灭亡了。这到底要怪谁?不就怪你秦国自己吗?难道不是秦人自己种下秦国灭亡的命运吗?

在这里,我要再问本书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秦为什么会灭亡?

你们好好认真想一想,秦国为什么会走到这个地步?秦始皇在世时,没有人敢冒犯他的龙威,始皇才死了不过三年,就到了这样的穷途末路,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聪明的各位可以好好想一想,在此提供我的答案给各位做一个参考。

中国传统历史学的训练,强调“原始察终”。秦国是怎么得到天下的呢?前面说过,靠的是诈——欺骗,还有力──杀戮。

秦国靠着欺骗和杀戮取得天下,问题是你以欺骗和杀戮治国,别人也会以欺骗和杀戮回报你。所以孟子才说:“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上位者好利,下位者自然就好利。上位者贪心,下位者就比他更贪心。上位者欺骗下面,下位者就必然用谎言回报上面。上位者肆行杀戮,下位者只要有机可乘,也一定会用杀戮回报你。从秦始皇的故事来看,难道不是这样吗?

二世为什么能即位?因为赵高跟李斯骗了秦始皇,骗了扶苏,骗了天下人。而二世不愿意听自己任何不喜欢的话,所以身边的人只好骗他。阎乐骗称有大贼,才能攻进宫中。二世身边的宦官,更是因为欺骗他才能苟活。上下交相诈,正是秦国的写照。

始皇与二世碰到任何问题,都用杀来解决。始皇杀光六国的军队,再杀六国的百姓还不够,二世连秦国自己的文武大臣、宗室公子都杀,能够帮他统治天下的人统统被杀光光了。试问最后到底还有谁可杀?

到了最后,赵高想骗子婴,子婴想骗赵高;赵高要杀子婴,子婴要杀赵高。秦朝为什么灭亡?就因为迷信“诈”与“力”而灭亡。骗到最后没有人可骗,杀到最后没有人可杀,就等着迎接最悲惨的命运。秦国的故事,已经活生生地告诉了我们这一点。

历史学的第二个功用

前面说过,我认为历史学一共有三个功用,第一个功用是“启发智能”。

可是只有历史学才能启发智慧吗?当然不是,只要你肯用心,天下所有的学问都能启发你的智慧。既然如此,历史学启发的智慧又有何特别之处?

历史学是研究“时”和“变”的学问,因此历史学所启发的当然是“时”和“变”的智慧。因此历史学的第二个功用,便是教人拥有“审时度势”的智慧。

秦朝君臣不聪明吗?他们绝顶聪明。你能说始皇和李斯没有智慧吗?能统一天下的人,怎么可能没有智慧?那为什么始皇会失败,而秦会灭亡呢?

原因很简单,始皇和李斯有智慧,却没有“审时度势”的智慧。统一天下须用诈与力,统一之后就必须改弦更张,才能安定天下。这就是西汉陆贾劝汉高祖的话,马上得天下,难道能够马上治天下吗?也就是贾谊所说的“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时”就是我们所处的环境,借由古人的智慧来启发自己“先时”“治时”的智慧,最起码得能“因时”制宜,一定要避免去做“违时”的事情,我们最终才能获得成功。

《孟子》(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无论聪明才智有多高,只要你做违时的事情,必会落得一败涂地,因为人终究无法和历史作对。

然而“时”虽多变,却有其内在的连续性,不会乱变。这种“时”发展的方向,就叫作“势”。得知大势所趋,方能事半功倍,若逆势而行,纵使个人聪明,力量再大虽可以得意于一时,久了,还是会被历史打倒。而且得意得越久,反扑的力量就越大。只有“审时度势”的智慧,才能帮助我们取得这个时代应有的成功。

历史学的第三个功用

秦国的故事,到此全剧播毕了吗?还没有,《史记》在秦亡之后,又多加了一句作为《秦始皇本纪》的终结。

后五年,天下定于汉。

各位读到这句,应该会觉得奇怪。秦的故事,不是应该到“秦竟灭矣”就结束了吗?为什么太史公最后还要多加这句?

这就是这本书中最后想和各位谈的,中国传统的史法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两句话,牵涉到中国古代的一个大题目。

在《孟子》的首篇中,记载了孟子见梁襄王的一段问答:

“天下恶乎定?”

吾对曰:“定于一。”

“孰能一之?”

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黑暗只是暂时的,人类的历史终究要走向光明

什么人能够一统天下呢?孟子说,只有不嗜杀人者才能一统天下。注意,不是“不杀人”,是“不嗜杀人”。在战国初年,孟子信誓旦旦地做出了这样的预言,认为只有不以杀人为乐的人,最后才能够一统天下。

这里我要问各位,最后统一天下的是谁?秦始皇。

秦国不嗜杀人吗?秦始皇不嗜杀人吗?

秦在七国中最嗜杀人,始皇在秦国历代君王中最嗜杀人。

那么在一般人来看,孟子的预言岂不是完全不准吗?怎么会是最嗜杀的人,能够统一天下呢?这个命题如果不能解决,我们就会开始质疑,孟子你不是乱讲话吗?儒家的思想在这一个预言上,完全是不准的。

太史公为什么最后要加这句话?就是为了告诉后人,秦始皇虽然统一天下了,可是并没有“定天下”。谁定了天下?汉才定了天下,从汉以后天下才有几百年的安宁生活。

在中国思想上,“一统”和“统一”是完全不同的东西。“一统”是因一而统,是王道的表现;“统一”是因统而一,是霸道的结果。不过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足足可以写一本书,以后有机会再详细讨论。

汉为什么能定天下呢?因为在刘邦跟项羽之间,刘邦最不嗜杀人。所以孟子说错了吗?孟子没有说错。

太史公就是要告诉你这件事情,以诈骗杀戮来统一天下的人,只能得意于一时。最后,终究只有不嗜杀人、能行仁政的人才能安定天下。

《史记》是一本史书,《秦始皇本纪》是《史记》的名篇,太史公最后这句就是要告诉各位,不要因为秦国统一天下了,就觉得历史最后会走向黑暗。黑暗只是暂时的,人类的历史终究要走向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