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李斯的选择

始皇三十七年十月,行出游会稽,并海上,北抵琅邪。丞相斯、中车府令赵高兼行符玺令事,皆从。始皇有二十余子,长子扶苏以数直谏上,上使监兵上郡,蒙恬为将。少子胡亥爱,请从,上许之,余子莫从。

这是秦始皇一生的最后一次出游,这一次出游改变了李斯的命运,也改变了秦朝的命运。我们先大致分析一下当时始皇身边群臣的背景。

始皇当时有两个丞相,左丞相是李斯,右丞相是冯去疾。冯去疾的背景十分特殊,他的祖上叫冯亭,是韩国上党(今山西省东南部)的郡守。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秦国攻打上党,韩王打算割让上党求和。但冯亭非但坚决不听从韩王的命令,反而带领上党十七城投降赵国。冯亭为何这么做?因为他知道秦国对上党志在必得,希望赵秦相争,让韩国得以从中获利。我在《帝国崛起:王道、霸道与强道的取舍》一书中说过,这是“移祸江东”的毒计。

冯亭此举引发了赵国和秦国的长平大战,此战最后以赵国惨败告终。被赵国封为华阳君的冯亭,也和赵国统帅赵括一起战死在长平。照这样看来,冯亭应该算是秦国的敌人才对,但说来也奇怪,冯亭的子孙在秦灭六国后却受到重用,如冯毋择封武信侯,冯去疾为右丞相,冯劫为将军。

可能是因为这个缘故,始皇对李斯的信任远在冯去疾之上。后人在史书中时常看见李斯在秦国发挥的重要作用,却很少看到冯去疾的表现。这一次巡游,始皇也决定带李斯同行,而命令冯去疾留守。

《蓝田县志》中记载的秦玺拓印二款,上刻“受命于天 既寿永昌”

虎符

此外,当时另一个最得始皇信任的人是中车府令赵高。怎么知道始皇最信任他呢?因为始皇把发兵的虎符和掌政的玉玺全都交给赵高来管。

在武将方面,秦灭六国功劳最大的是蒙氏和王氏。秦昭王时,蒙骜从齐国投奔秦国,此后为秦国立下累累战功。到了秦王嬴政即位后,蒙骜故去。此时王氏家族的王翦和他的儿子王贲都受到秦王的重用,父子俩先后消灭了赵国、魏国、楚国和燕国。而王贲攻楚时,蒙骜的儿子蒙武便是他的副将。

蒙武的儿子叫蒙恬、蒙毅,蒙恬曾与王贲一同攻灭齐国,完成了统一大业。而后秦始皇命蒙恬带领三十万大军北伐匈奴,取得了河套以南之地,从此蒙恬就在北方前线防备胡人入侵,一连屯驻了十余年,而王贲的儿子王离便是他的副将。从蒙氏和王氏三代的情况,各位就可以看出两家渊源有多深。

始皇非常信任蒙恬兄弟,不但让蒙恬在外掌握大军,更任命蒙毅为上卿,让他随侍左右作为参谋。因此蒙毅也跟随着始皇参加了这次巡游。本来按这样的情形发展,秦朝有可能不会灭亡,但历史却走向了另外一条道路。

看过始皇的臣子们后,我们再看看他的儿子们。始皇一共有二十几个儿子,但留下姓名的并不多,其中最重要的是长子扶苏和最小的儿子胡亥。始皇一生没有立太子,这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他觉得自己会长生不死,长生不死的人是不需要立太子的。

本来按照继承顺序,最有可能继位的是扶苏。但始皇不喜欢扶苏,扶苏在许多问题上都与始皇意见不合,又数次犯颜直谏。始皇气得将他赶出咸阳,任命他为蒙恬的监军,把他打发到遥远的北方前线去。与此相反的是,始皇非常喜欢最小的儿子胡亥,这次巡游就只带着胡亥去,其他的儿子都不得跟从。

立储乃是国家之根本,根本不确立,国家就要动荡,这在历史上有过无数血淋淋的教训。因此身为国君,绝不能轻易地显露自己对儿子的偏爱。始皇在这一点上犯了大错,以至于后来才会为人所不齿。

其年七月,始皇帝至沙丘,病甚,令赵高为书赐公子扶苏曰:“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书已封,未授使者,始皇崩。

这年七月,始皇到了沙丘(今河北省邢台市平乡县),病得十分严重。他知道自己快不行了,于是命令赵高写诏书,准备送去给长子扶苏。诏书命令扶苏把大军交给蒙恬,然后和运送始皇遗体的车队在咸阳会合,让扶苏主持他的葬礼。在封建宗法时代,主持葬礼的人就是理所当然的继承人,这也代表始皇要传位给扶苏。

在这一刻,始皇做出了正确的决定。但正确的决定是否就能获得好的结果,必须看具体执行的人。历史上有很多时候,做好事未必有好的结果,其关键在于“委之非人”。

始皇这次真的委托错了人,他把这件事交给了赵高。因为赵高是“兼行符玺令事”,必须经过他在诏书上加盖玉玺,才能作为正式诏书发出去。赵高写好了诏书,也盖上了玉玺,却没有交给使者发送出去。为什么呢?因为赵高想等等看,看始皇会不会就在这几天死去,他另有打算。

果然如赵高所料,始皇很快就驾崩了。顺带一提的是,关于始皇驾崩的日期,《史记•秦始皇本纪》说是“七月丙寅”,但后世学者考证出始皇三十七年七月没有丙寅日,八月才有。因此有的学者认为,太史公居然连当年七月没有丙寅日都不知道,如此粗疏,真是一大败笔。

但真是如此吗?我们不妨想想,太史公司马迁是天文历算名家,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太初历”便是由他制定的,他犯下这种错误的可能性有多大?秦汉之际的历法,并不像今人所想的如此有序。许多出土文献上所标示的日期干支,就明显和后世史学家严密推算出来的结果不合,难道这些都要说是古人弄错了?就算退一步说,当年七月确实没有丙寅日,但试想一下,倘若你是史学家,看见前人记下错误的日期,你该怎么办?

改成正确的日期?问题是,你也不知道正确的日期是哪一天。

直接按自己的推测改写?这种做法似乎也好不到哪里去。

那就索性不要记下有问题的日期?失去这条线索,后人就根本无从考证。

因此,最好的做法就是,一方面将前人留下的有问题的日期原封不动地记下来(例如在《秦始皇本纪》中记“七月丙寅”),等待有朝一日能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则适度地表达自己对这个日期的怀疑(例如在《李斯列传》中只记“其年七月”,却不写详细日期),这也就是中国古代史写法中所谓的“疑以传疑”。

书及玺皆在赵高所,独子胡亥、丞相李斯、赵高及幸宦者五六人知始皇崩,余群臣皆莫知也。

秦始皇驾崩了,但他的遗诏和玉玺此时还都在赵高手中。知道皇帝已经驾崩的,只有胡亥、李斯、赵高和在始皇身边服侍他的五六名宦官而已,除此以外别无他人。

隐瞒始皇死讯正是李斯的主意。李斯为何要隐瞒始皇帝的死讯?在《秦始皇本纪》中,说他是因为“恐诸公子及天下有变,乃秘之,不发丧”。

试问:你认为在当时的情形下,李斯的做法是否正确?

当时皇帝在外驾崩,李斯想要避免国家的动荡,从正面来看,这一点无可厚非。问题是,他可以隐瞒天下人,但有一个人他万万不该隐瞒。那个人是谁?那就是帝国的继承人——扶苏!

李斯为什么要选择向扶苏隐瞒?在《李斯列传》中,太史公提供了有别于《秦始皇本纪》的另外一个理由。

李斯以为上在外崩,无真太子,故秘之。置始皇居辒辌车中,百官奏事上食如故,宦者辄从辒辌车中可诸奏事。

注意!这里说的是“无真太子”,而不是“无太子”。按常理推想,始皇决定传位给扶苏,凭李斯和秦始皇的关系,他不可能一点都不知道。而从后面的发展来看,李斯确实知道这一点。但他现在却以“无真太子”为由,选择对扶苏隐瞒这件事,你就可以知道李斯心中其实不希望扶苏继位。

为什么呢?因为扶苏并不喜欢李斯。试想,扶苏过去对始皇的种种作为有诸多不满,甚至不惜数次犯颜直谏。而始皇的种种作为,“斯皆有力焉”!扶苏怎么可能会喜欢李斯?李斯又怎么可能不担心扶苏继位后自己的命运?

李斯为了隐瞒死讯,想出一个办法,那就是将始皇的遗体放在辒辌车中,不让人见到。“辒辌”其实就是“温凉”的意思,相传这是一种百叶窗式的车子,所以冬温而夏凉。李斯让不知情的百官像往常一样上奏,也像往常一样将食物送进车中,由宦官在车中代替始皇批准奏折,吃掉食物。

这样的计策乍听之下很简单,效果却非常好。原因是始皇在世时,百官也只是接受他的命令,已经许久都没有人敢提出质疑。这样的计策能瞒天过海,固然是始皇自己一手所造成的,但李斯懂得趁火打劫,其聪明程度可见一斑。

自以为聪明的李斯却不知道,他的用心已经被人看穿了。

赵高因留所赐扶苏玺书,而谓公子胡亥曰:“上崩,无诏封王诸子而独赐长子书。长子至,即立为皇帝,而子无尺寸之地,为之奈何?”

赵高私自扣留了始皇要赐给扶苏的符玺和诏书,这是因为他一心希望胡亥能当皇帝。赵高曾经当过胡亥的老师,两人关系很好,而他支持胡亥的另一个原因是,扶苏和蒙氏的关系很好,赵高却与蒙氏有深仇。

赵高曾经犯下大罪,当时秦王嬴政命令蒙毅来审讯他。蒙毅铁面无私,判处赵高死刑,同时废去赵高的官爵。然而始皇却因为赵高的办事能力强而赦免了他,还恢复了赵高的官爵。从此之后,赵高对蒙毅怀恨在心,一心想除掉蒙家来报仇。如果始皇尚在,以始皇对蒙氏兄弟的宠信,赵高绝对没有报复的机会。但如今始皇死了,赵高知道他等待已久的机会终于来了。

各位可能会问,那蒙毅呢?他不是跟随在始皇身边巡游天下吗?怎么有机会让赵高实施这样的奸计呢?答案是,蒙毅此时不在始皇的身边。

始皇生病的时候,他命令蒙毅去名山大川进行祈祷,希望自己能够在神力的帮助下康复。蒙毅的离开,到底是始皇的一时糊涂,还是赵高运作的结果,后人已不得而知。事实就是,蒙毅因为不在这里,所以无法阻止赵高的阴谋。

赵高跟公子胡亥说:“皇帝驾崩,没有留下封任何儿子为继承人的诏书,只有诏书赐给长子扶苏。等长子扶苏到了,就会被立为皇帝,你就只能当个庶民,该怎么办才好?”意思就是,等你的哥哥来了,天下马上就会变成他的,而你连一丝一毫的好处都分不到,你难道甘心这样吗?

试问:如果你是胡亥,身为秦始皇最喜欢的儿子,你甘心吗?听到赵高这样说,这一刻你会怎么办?

各位不妨猜猜,胡亥会有什么反应?

胡亥曰:“固也。吾闻之,明君知臣,明父知子。父捐命,不封诸子,何可言者!”

胡亥的第一反应是:确实是这样啊!废封建行郡县,诸公子不封王,只能为庶民,这不是秦朝开国以来就确定下来的国策吗?

在他的心中,当然难免有一些愤慨。所以他才说“何可言者”(还有什么好说的),因为“明君知臣,明父知子”,意思是始皇身为君父却不封立他,遗令就是让哥哥来继位,他又能怎么办?胡亥心中的愤慨,无疑是给了赵高一个可乘之机,于是赵高接着劝说他。

赵高曰:“不然。方今天下之权,存亡在子与高及丞相耳,愿子图之。……”

赵高说:“不是这样的。现在能不能得到天下的大权,不过就在你、我和丞相三人的一念之间而已,希望你好好想想。”为什么是这三个人呢?因为现在赵高是主谋,胡亥是他打算拥立的对象。

但是请问各位:始皇驾崩,目前巡游在外的队伍中,谁是掌握大权的人物?如果赵高的阴谋想要得逞,谁又是最关键的人物?

答案当然就是李斯,李斯担任丞相多年,皇帝在外驾崩,所有的命令不经过他确认,大家是不会相信的。说得更清楚一点,如果李斯反对,那么赵高的阴谋就不可能得逞。因此赵高提出决定此事的三个人中,必然要包括李斯。

李斯身为丞相,地位远在赵高之上。但从赵高说这句话的口气来看,他却将李斯排到自己之后,对李斯何尝有半分尊敬之心?赵高位居人上的意图,已经昭然若揭。

“且夫臣人与见臣于人,制人与见制于人,岂可同日道哉!”

赵高又说:“使人臣服与臣服于人,宰制他人与被人宰制,岂可同日而语!”什么意思呢?扶苏一旦即位,你胡亥的生死祸福就都在你哥哥的一念之间了。你过去这么受始皇帝喜爱,始皇帝出巡谁都不带就只带你。你的哥哥却被远远地打发到北方的苦寒边境去监军,难道你能够确定你哥哥心里没有怨恨吗?如果有一天你的生死祸福都在他的一念之间,而他对你有怨恨,那你会是一个什么结局?

各位认为这不可能吗?难道大家忘了那首非常有名的诗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王家兄弟相残,这种事还少吗?赵高说得对不对?说得太对了!那么胡亥又会做何反应呢?

胡亥曰:“废兄而立弟,是不义也;不奉父诏而畏死,是不孝也;能薄而材谫,强因人之功,是不能也:三者逆德,天下不服,身殆倾危,社稷不血食。”

胡亥的反应却是出人意料的义正词严。他说:“废掉长兄而立幼弟,这是不义;因为惧怕死亡而不服从父亲的遗诏,这是不孝;自己才能浅薄,却依靠别人的帮助而勉强登位,这是无能:这三件事都与道德相悖,天下人是不会服从的,不但会给我自身带来危险,国家也会因此而灭亡。”胡亥说得好不好?说得太好了!从这段话来看,胡亥本来是一个想要尚义尽孝又有自知之明的人,但为什么最后赵高还是说服了他呢?

高曰:“臣闻汤、武杀其主,天下称义焉,不为不忠。卫君杀其父,而卫国载其德,孔子著之,不为不孝。夫大行不小谨,盛德不辞让,乡曲各有宜而百官不同功。故顾小而忘大,后必有害;狐疑犹豫,后必有悔。断而敢行,鬼神避之,后有成功。愿子遂之!”

赵高说:“臣听说商汤和周武王都曾杀死他们的君主,天下人却称颂他们正义,而不说他们是不忠。卫国国君曾杀死他的父亲,而卫国人民记得他的功德,孔子也记录了这件事,而不说他是不孝。为大事就不能拘泥于小节,行盛德就用不着推辞谦让,是非对错在不同的地方和职位就有不同的标准。因顾及小节而忘了大事,日后必有祸害;该下决心时却犹豫多疑,日后必要后悔。只要果断而大胆地行事,连鬼神都会退散,这样才会成功。希望您能按照我说的去做!”

赵高所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呢?他的意思是,只要最后能成功,就算曾经杀害君父,一样会被人所歌颂;如果因为担心名声而不敢行动,最后还是会招来祸害。其实,这不过就是“成王败寇”四个字的托词而已。赵高劝胡亥做的,哪里是什么大行?哪里是什么盛德?也敢和救民于水火的汤武相比?但这就是小人的处世哲学,也是所有野心家用来说服自己的办法。

历史上的功过,是否真的像赵高所说的这样呢?我的答案是:不一定。不过至少在这一刻,用这样的借口来说服年轻的胡亥,那是绝对够的。

胡亥喟然叹曰:“今大行未发,丧礼未终,岂宜以此事干丞相哉!”

胡亥听了赵高的话后,喟然叹息说:“现在驾崩的皇帝还未发丧,丧礼也还未结束,怎么好拿这种事来劝说丞相呢?”各位从这段话就可以看出,胡亥已经心动了,他担心的只是时机的问题而已。

胡亥是坏人吗?其实没有人生来就是坏人,胡亥的反应就和我们绝大多数人一样,永远在道义和利害之间犹豫不决。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什么是“几希”?也就是一念之间而已。胡亥一开始何尝不想做忠臣孝子,但最后他还是向利益屈服了,就是这一念之差,他从此就要踏上一条自我毁灭的道路。

赵高曰:“时乎时乎,间不及谋!赢粮跃马,唯恐后时!”

赵高对胡亥说:“时机啊时机啊,稍纵即逝,等谋划清楚就来不及了。为什么有人带着粮食就赶快跳上马,那是因为担心自己延误了时机!”什么意思呢?就和现在很多劝你投资的人一样,叫你赶快出手、赶快出手,不然就来不及了!

胡亥既然高之言,高曰:“不与丞相谋,恐事不能成,臣请为子与丞相谋之。”

经过赵高百般劝说,胡亥最后终于同意了。接着赵高说出这场阴谋的关键:“如果不与丞相共谋,恐怕这件事就不能成功,因此我希望能够帮您去跟丞相好好地谋划这件事情。”

注意了!各位看看李斯的重要性。如果李斯不答应这件事,这件事绝对办不成,因为别人根本不会相信。李斯是如此关键的人物,因此赵高一定要去说服他。

读到这里,请各位把书合上,好好想一想,如果你是李斯,你是同意还是不同意这件事?

李斯已经是丞相了,富贵极矣,难道赵高能拿出比丞相更好的诱饵给他吗?如果不能,李斯为什么要同意?

想清楚,然后我们再来看看赵高到底是怎么说服李斯的。

高乃谓丞相斯曰:“上崩,赐长子书,与丧会咸阳而立为嗣。书未行,今上崩,未有知者也。所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事将何如?”

赵高对丞相李斯说:“皇帝驾崩,赐给长子扶苏诏书,命令扶苏和运送遗体的车队在咸阳会合,让扶苏主持他的葬礼并成为继承人。这份诏书尚未发出,皇帝就驾崩了,现在没有其他人知道这件事。赐给长子的诏书和符玺都在胡亥手里,如今决定谁为太子,只在您和我的一句话而已,这件事您认为该怎么办?”

是啊!没有人知道始皇死前指定的太子是谁,只有我们几个人知道。李斯前面不是说“无真太子”吗?赵高就是要告诉他,我们两个现在说谁是真太子,谁就是真太子,这是多么大的诱惑啊!

此外,这段话中还有两个特别值得注意的地方:

第一,赵高其实可以直接伪造遗诏,然后对李斯说始皇临终前立胡亥为太子,但他却选择将真话说出来。这就证明了李斯确实知道始皇打算传位给扶苏,所以赵高才不得不说出实情。

第二,赵高特别强调“所赐长子书及符玺”都在胡亥手里。为什么他要这样强调?因为他要让李斯知道,他并不是只有一个人,胡亥已经同意了这件事。

斯曰:“安得亡国之言!此非人臣所当议也!”

李斯的第一个反应是非常惊慌,他说:“怎么能说出这种会让国家灭亡的话!这不是作为人臣应当议论的事情!”

各位看看李斯这个反应,用心去体察他讲这句话的语气和心态。李斯为什么这么惊慌?因为他心中的秘密被人看破了,他根本就不希望扶苏继位!赵高为什么敢于冒灭族的风险来劝说李斯共谋篡位?因为他从李斯向扶苏隐瞒始皇驾崩这件事情上,确定了李斯的异心。

以李斯的聪明,他难道不知道赵高在想什么吗?他当然知道,因为赵高已经把话讲得这么清楚。他也猜得出来,赵高说符玺跟诏书都在胡亥那里,是赵高想改遗诏立胡亥。

如果李斯真是忠心为始皇,现在他就应该立刻把赵高跟胡亥抓起来。可李斯并没有这么做,他只说“此非人臣所当议也”,各位就可以看出他心中的软弱和犹豫。那么赵高会怎么说服李斯呢?

高曰:“君侯自料能孰与蒙恬?功高孰与蒙恬?谋远不失孰与蒙恬?无怨于天下孰与蒙恬?长子旧而信之孰与蒙恬?”

各位应该发现了,这段话中不断出现一个关键人物,那就是蒙恬。赵高为何不断要拿李斯和蒙恬比较?因为蒙恬正是对李斯的丞相地位威胁最大的。蒙恬不但在能力、功劳、谋略上都比李斯更强,而且最重要的是最后那两件事:

“无怨于天下孰与蒙恬?”

秦始皇在世的时候,做了这么多坏事,全部都有你李斯参与,天下人能不怨恨你吗?长子扶苏如果是个一心信奉始皇政策的人也就罢了,但他不是。扶苏上台之后,一定会变更始皇的政策,他不能攻击自己的父亲,就势必要给心存怨恨的天下人一个交代,而你李斯不正是最好的替罪羔羊吗?

“长子旧而信之孰与蒙恬?”

长子扶苏真正信任的人是谁呢?是蒙恬。扶苏在北方边境监军,跟蒙恬的关系那么亲近,等登基为皇帝后,可以想见他一定会重用蒙恬,到时你李斯还能保有今天的权位吗?

斯曰:“此五者皆不及蒙恬,而君责之何深也?”

李斯说:“我在这五件事上都比不上蒙恬,但你为什么要这样苛责我呢?”他的意思是,赵高你明知道我不如蒙恬,又何必明知故问呢?

高曰:“高固内宫之厮役也,幸得以刀笔之文进入秦宫。管事二十余年,未尝见秦免罢丞相功臣有封及二世者也,卒皆以诛亡。”

赵高说:“我不过是一个内宫的仆役,有幸靠着熟悉法律文书而进入秦宫。管事二十多年以来,还没有见过秦国被罢免的丞相或功臣能将自己的封爵传到下一代的,他们最后都被诛杀了。”

好可怕的一句话!这二十余年中,被秦国罢免的丞相或功臣,没有一个人有好下场。就拿李斯所熟知的吕不韦来说,前后担任秦相十三年,权势显赫一时,结果被秦王免相,最后被迫饮鸩毒而死,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因此,赵高就是要告诉李斯,扶苏这么讨厌你,你想要全身而退、安享晚年,这有可能吗?答案是,不可能!

“皇帝二十余子,皆君之所知。长子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即位必用蒙恬为丞相,君侯终不怀通侯之印归于乡里,明矣。”

注意看这一段对扶苏的评价,很多历史剧因为扶苏帮儒生说过话,就以为他喜欢儒家,是个文弱书生,这完全是不正确的。扶苏这个人“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其实是个勇毅善战、文武双全之人。

以扶苏的个性以及他和蒙恬的关系,即位之后一定会用蒙恬担任丞相。一旦用了蒙恬为丞相,李斯想保有爵位而后告老还乡,恐怕也是办不到的了。为什么呢?因为秦国有诛杀大臣的传统,因为扶苏讨厌你,更因为扶苏和蒙恬需要杀你来平息天下的怨恨。

“高受诏教习胡亥,使学以法事数年矣,未尝见过失。慈仁笃厚,轻财重士,辩于心而诎于口,尽礼敬士,秦之诸子未有及此者,可以为嗣。君计而定之。”

各位看赵高多会说话,他先说“皇帝二十余子,皆君之所知”,相对于扶苏的“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年轻的胡亥根本没有拿得出手的表现。赵高说胡亥“未尝见过失”,是因为胡亥根本没有做事经验,不做当然没有过失;说胡亥“辩于心而诎于口”,就知道胡亥的口才很差。既不能做事,又不会说话,扶苏与胡亥两人根本没有可比性。

在这里我要问各位一个问题:李斯是聪明人,既然对始皇的儿子如此熟悉,他当然知道胡亥有多差劲。为什么赵高还敢提出这个人选,而且相信李斯会同意呢?

答案很简单,因为这样的人日后才方便当成傀儡来操纵啊!

郑孝胥(上)和张景惠(下)

我曾听先师爱新觉罗•毓鋆提起,当年伪满洲国的第一任总理郑孝胥,因为坚持要日本人依《日满议定书》从伪满洲国撤兵,最后被日本人毒杀。日本人后来用张景惠为第二任总理,关东军给东京的电报中叙述重用张景惠的理由,只有八个字:“头脑昏庸,才堪大用”。

赵高说服李斯立胡亥的理由也正是如此。只有像这样既缺乏经验又无能的人,日后才不得不样样依赖李斯。这本来是胡亥的缺点,如今却变成莫大的优点。否则,李斯的女儿们既然“悉嫁秦诸公子”,他又何必舍近求远?

而赵高多方暗示胡亥“轻财重士”“尽礼敬士”,正是为了暗示李斯,胡亥是个不吝惜给人名利富贵之人,这是投李斯之所好。所以才说“秦之诸子未有及此者,可以为嗣”,希望李斯好好考虑决定此事。

斯曰:“君其反位!斯奉主之诏,听天之命,何虑之可定也?”

李斯说:“您还是回去吧!我李斯只执行皇帝的遗诏,听从上天的安排,还有什么好考虑决定的呢?”

说得真好啊,但从这一句话我们就可以知道,李斯是清楚始皇遗诏内容的。面对赵高的言语攻势,他竟然躲躲闪闪地回答:“何虑之可定也?”他内心的犹豫不决,也就可想而知了。

高曰:“危可安也,安可危也。安危不定,何以贵圣?”

接下来,赵高说:“表面上危险的事,其实可能是平安的;表面上平安的事,其实可能是危险的。在安危面前如果犹疑不决,又怎么能算圣明之人?”

赵高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呢?“危可安也”,指的是违背遗诏,废扶苏而去蒙恬,现在看起来行险,却能保障日后的安宁;“安可危也”,指的是遵照遗诏,立扶苏而用蒙恬,现在看起来安全,却会造成日后的危险。赵高无疑是在告诉李斯,你个人的安危祸福,如今就在你的一念之间。

是啊,你李斯一向自负圣明,怎么会看不清楚安危之机呢?问题是,你真的看得清楚吗?

斯曰:“斯,上蔡闾巷布衣也,上幸擢为丞相,封为通侯,子孙皆至尊位重禄者,故将以存亡安危属臣也,岂可负哉!……君其勿复言,将令斯得罪。”

李斯说:“我李斯本来只是上蔡街巷中的百姓,承蒙皇帝提拔,被任命为丞相,封为通侯,子孙都得到了高官厚禄,所以皇帝才把国家安危存亡的重任交给我,我又怎么能辜负皇帝呢?……请你不要再说了,否则会让我李斯也跟着犯下大罪。”

等等,李斯你说“故将以存亡安危属臣也”,所以你不只是知道遗诏的内容,始皇根本在临终前就将扶苏托付给你了!

你得到这样的重托,面对意图篡位的赵高,你居然只是要他不要再说了?你觉得赵高听到这种话,真的可能就不再说了吗?他还有退路吗?

高曰:“……方今天下之权命悬于胡亥,高能得志焉……君何见之晚?”

赵高当然不会退缩,他说:“……现在天下的权力和命运都掌握在胡亥手里,而我赵高依附着他将会飞黄腾达……您怎么还没看清楚这个机会呢?”这无疑是在告诉李斯,想要保全富贵,就只能跟着胡亥。

对李斯来说,一边是奉行始皇的遗诏立扶苏,而后他可能会失去丞相地位;一边则是背叛始皇的遗诏立胡亥,而后富贵可能继续得以保全。如果你是李斯,你会怎么选择?

斯曰:“吾闻晋易太子,三世不安;齐桓兄弟争位,身死为戮;纣杀亲戚,不听谏者,国为丘墟,遂危社稷。三者逆天,宗庙不血食。斯其犹人哉,安足为谋!”

李斯说:“我听说晋国换掉太子申生,结果三代不能安宁;齐桓公兄弟争夺王位,结果彼此相残;纣王杀死亲戚,又不听臣下进谏,结果都城被夷为废墟,造成社稷的危难。这三件事都违背天意,最后都落得宗庙无人祭祀。我李斯还是人啊,怎么能参与这种阴谋呢?”

是啊!如果你还是人,就不该这么做。“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李斯啊,你是人还是禽兽,就在这一念之间了。

高曰:“……君听臣之计,即长有封侯,世世称孤,必有乔松之寿,孔、墨之智。今释此而不从,祸及子孙,足以为寒心。善者因祸为福,君何处焉?”

赵高说:“……您听从我的计策,就会长保封侯,并且世代相传,必会得到仙人王子乔、赤松子那样的长寿,大家认为你有孔子、墨子那样的智慧;如果现在不愿听我的话,放弃这个机会,最后必会祸及子孙,将来足以让您心寒。聪明的人懂得转祸为福,您决定要让自己处在哪一种境况里呢?”

是啊,李斯你要让自己处在哪一种境况里呢?当年的你,因为一句“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萌生改变自己命运的想法;而今的赵高又用一句“君何处焉”来质问你,岂不正好问中了你的心?

斯乃仰天而叹,垂泪太息曰:“嗟乎!独遭乱世,既以不能死,安托命哉!”

李斯终于还是屈服了。

各位从李斯的反应就可以发现,他开始斥赵高的话为“亡国之言”,然后说“君其反位”,再到“君其勿复言”,最后到“斯其犹人哉,安足为谋”,语气一次比一次软弱。最后赵高问他:“君何处焉?”这句话对主张“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的李斯来说,是多么有力,而这正是最关键的一击!于是,李斯仰面朝天、垂泪叹息,终于同意参与赵高的阴谋。

这是李斯一生中的第三次叹息,这一次叹息代表李斯已完全屈服在名利之下,更决定了李斯和大秦未来的命运。请各位注意这五个字:“既以不能死”。李斯不但喜欢名利富贵,而且他怕死。大凡爱好名利富贵的人都怕死,因为他要活着才能享受名利富贵的滋味。既然不能死,就只能同意参与这个阴谋了。因为李斯明白,赵高说的完全是真话。

为什么人家敢来说服你?因为人家早就把你的心给摸透了!

于是斯乃听高。高乃报胡亥曰:“臣请奉太子之明命以报丞相,丞相斯敢不奉令!”

于是李斯决定听从赵高的建议,赵高立刻回报胡亥。各位注意赵高说的这句话:“丞相斯敢不奉令!”李斯你敢不奉令吗?你不敢!

你以为你答应跟人合作,人家就会尊重你吗?在赵高的心中,他早就知道李斯是什么货色了。你李斯不要以为自己才高八斗,不要以为自己是丞相,人家早就看透你了,知道你不敢不奉令,所以人家吃定你了。因为在别人眼中,你就是个怕死的窝囊废。而最后的事实也证明,赵高看得一点也没错。

李斯最喜欢的是功名富贵,他绝对不愿意失去它们。因此在这一刻,他终于做出了选择。大凡是人,没有不喜欢功名富贵的。但决定你最后是什么人的,就看你是否能有所不为。中国人常讲的不是“有为有守”,而是“有守有为”,人必须有所守,也就是有所不为,方足以有所为。

如今李斯你为了个人的功名利禄,欺骗出卖了别人。你欺骗的人是谁?你欺骗的不只是天下人,你欺骗的是一生信任、重用你的始皇帝啊!秦始皇可能对不起天下人,但他绝没有对不起李斯你。从这里就可以知道,在李斯这个人的心中,什么感情、什么恩惠都是假的,只有他的富贵才是最重要的!

李斯啊,不管你多么聪明多么有才华,不管你爬到多么高的地位,都不会改变一件事:你根本就是一个小人!不要急,各位很快就可以看到李斯这个聪明人的结局,很快的,很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