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大阪的日本知名设计团队“graf”和设计师户田佑希利在2012年9月共同提出了一个创意,就是用黄铜铸造技术生产一些以苹果、洋葱等果蔬为原型的实用小物,尽量逼真地再现原型,同时充分发挥实用功能,这就是他们创作的“cut piece”系列。
“cut piece”系列中的仿真苹果采用1/3个苹果的造型,高8厘米,长和宽各为4.5厘米。120度的开角很容易和打开的书本吻合,所以可以用作镇纸和立体书签。如果你想跟着菜谱学做饭,它就是解放双手的最佳选择。而仿真洋葱做成的是切片形状,高8厘米,长7厘米,厚1厘米,由三个可拆卸的环形物扣在一起组成,像一层层剥落的洋葱瓣一样。这是专门用来做锅垫的,三个不同大小的洋葱瓣适用于不同尺寸的锅子……不过这些小物并不便宜,售价均为10260日元一个(合616元人民币)。
价格如此之高,产品工艺自然是马虎不得的。据“graf”的负责人服部滋树介绍,这些产品都出自富山县高冈的工匠之手。正如景德镇被誉为中国的“瓷都”一样,高冈也以手工铜器闻名日本。高冈生产了日本90%以上的铜器,包括几乎全部的佛具产品。
高冈最早被世人了解是在奈良时代(710~784年),《万叶集》的编纂者之一大伴家持曾在此担任国家官吏,并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诗歌,现在高冈车站还有大伴家持的铜像。到了江户时代,统治者在这里建造了铸造工厂,并招聘来自铸造业发祥地——河内丹南的金森弥右卫门等7名优秀工匠。铸造工厂的规模越来越大,高冈也渐渐发展为生产铜器和漆器的工业化城市。一开始,早期的铸造厂只是生产锅、茶具等日用品,以及锄头、铁锹等农业器具。明治时代颁布“废刀令”之后,一些造刀匠失去了工作,不得不加入铜器生产的行业中。这些刀匠有成熟的审美观,在他们的影响下,铸造厂的产品也从日用品发展为美术工艺品。“二战”期间,由于生铜匮乏,高冈开始用铝生产军用飞机零部件,因此在战后,高冈的铝工业也得到了发展。
“graf”苹果镇纸与洋葱锅垫
“cut piece”系列仿真苹果
“cut piece”系列洋葱切片
中心市街地、高冈古城公园、金屋町……在高冈的每个街头几乎都可以看到铜像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人们心中的高冈地标——高冈大佛。大佛位于JR高冈车站附近,步行10钟就能走到。它与奈良、镰仓大佛并称为日本三大佛像,同时也是指定的城市文化财产。大佛高15.85米,重65吨,无论是锻造还是着色,全部由高冈的工匠们亲手制作,耗时30年才得以完成。所以可以说,高冈大佛集结了高冈铜器工匠的精粹,它既是高冈市的象征,也是市民们的骄傲。
除了铜器、漆器、铝之外,高冈还有许多工厂加工黄铜、锡等金属。比如以前作为高冈铜器分包公司的黄铜制造商“Futagami”和锡加工工厂“能作”至今仍在运营。高冈所有的工厂基本上都保留了传统的制作工艺,生产过程确实比现代工艺更花费时间,但更能体现工匠的技艺。他们采取分工作业的方式,有专人负责熔铜、炼炉、形状分解以及细部钻刻等,因此一件产品需要经过许多工匠之手才能完成。高冈是一个极具手工制作能量的城市,工匠们虽然分属不同的领域,但都有高涨的制作热情和精湛的技艺,其中60岁以上的资深老工匠占比高达28%。所以在高冈制作出来的每一件工艺品线条都极其优美,完全感受不到金属的坚硬质感。
不过,现在的高冈也面临着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20世纪末的泡沫经济影响了日本的各行各业,高冈的工艺品也没能幸免。1990年之后,铜器销售量不断下滑,到了2003年,营业额只达到最高销售纪录的一半。另外,老工匠过多就意味着新鲜血液不足,当地的许多年轻人不愿意重复老一辈单调的生活。因此,高冈的存续出现了危机,很多人开始担心这里的未来。
为了振兴高冈的工艺产业,高冈设计工艺中心推出了“传统工艺产业技术人员培养计划”,面向全日本招收想要从事工艺生产行业的人,为他们提供为期一至两年的金工或漆工方面的培训。根据专业和课时的不同,培训费用也不一样,其中课时最多的是为期两年的“基础课程”与“研究课程”,每周四下午6点到9点学习3个小时,一年共上28次课,总学费为36000日元(合2160元人民币),国家还会为他们提供培训补助金。此外,2010年,富山大学和高冈传统产业青年会还联合成立了“创意党”。“创意党”并不是一个党派,而只是一个团体。不过这个团体可谓一个成功的产学合作的案例,富山大学艺术文化学院的学生与高冈工匠一起,使用传统技艺生产有创意的产品。这个团体凝聚了许多热爱工艺的学生,有些人在毕业后就成了高冈的工匠。他们每年会举行一次产品展示会,同时也会带着自己的作品参加全国其他展会。从1986年开始,高冈每年举办“高冈手工艺品设计大赛”,作为工艺产业新动向的信息基地,面向全国募集作品,展品多达上千件。
从2011年开始,高冈商工会和高冈市政府等相关部门还实施了“高冈工艺品展览游计划”,允许普通民众、厂商、设计师等前来工厂内部参观,近距离观摩工匠的工作过程,在专业人士的讲解下体验不同的制作工序。此外,工匠的优秀作品还会在“高冈工艺品市场街”上展出。
《遗留下的历史触感》
有些人说,这些东西代表邪恶,你就应该烧了,应该扔了。其实,这些东西是日本人遗留下来的,还有一个就是中国军队打胜了日本人时所缴获的一些战利品,如钢盔、服装、帽子等等。这对于我们解放军后来的发展是非常有借鉴意义的。比如说钢盔,其实解放军第一款正式配发的钢盔是80式钢盔,它其实就是借鉴了日本“二战”时期90式钢盔的样子。对比一下就会发现,形状、样子、大小都非常相似,这其实就是一个展品、藏品。当你真正穿戴起来使用的时候,才能判断它的设计是否方便,是否人性化。
比如日军的一个靴子,它的牛皮底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铁钉。而我们的国军和共军“二战”时候使用的是布鞋,是草鞋。在野外条件下作战的时候,鞋对单兵作战的实力来说是影响很大的。日本人设计的这双鞋不仅结实,而且布满了铁钉,防滑性能非常好。走在山区、草地、山路上是得心应手,对士兵的保护也是非常好的。“二战”期间“鬼子”的可装37发子弹的子弹盒也是使用牛皮来制作的,工艺都很不错。到了战争末期,随着经济、军工产业的衰败,已经没有钱拿皮来做子弹盒,也没有时间做得那么细了。材质也越来越差,慢慢就使用帆布、挂浆这些材料,后来索性就用帆布来制作。其中也可以反映出军工产业的衰败。
日军给每个士兵会发一本书。书不大,跟我们熟知的《毛主席语录》差不多。这本小书是《步兵操典》,它里面写的都是怎么开枪、怎么立正、怎么稍息;或者进攻应该用什么队形,防御应该用什么队形;挖一个掩体应该怎么挖、挖多高多深,都是有标准的。国民党军队也有这样一本书,也叫《步兵操典》,但训练上完全大打折扣,不如日本单兵。日本人比较一根筋,说一不二,书上怎么写,他就怎么练。中国人老想差不多行了,干吗那么认真啊。大家都是这么想,所以一步一步下来我方的单兵训练效果就差了很多。这其中也有一定的经济影响,有句话说:“神枪手都是子弹喂出来的。”有钱的话,单兵随便打,肯定能练出来。若每年就打十发二十发子弹,能跟天天打枪的人比吗?绝对不可能。经济跟训练上,双方一个硬一个软,都会对单兵的训练产生很大的影响,最后导致不但武器不如人家,单兵的作战训练也不如人家。
“单兵装备”这个词,听着挺唬人的,其实就是日常作战训练所需要的东西。抛开衣服帽子鞋这些,首先得有个腰带和水壶。还得有一个小背包,可以装一些杂物和食品,这是最基本的配置。美国人拍了一部电影《硫磺岛来信》,里面也比较考究,但它犯了一个特别致命的错误。
电影里有个叫栗林的中将,他在剧中系了条腰带。那条腰带叫“略刀带”,首先当然是有裤腰带的作用,其次它上面有钩或者环,用来挂日本军刀。栗林中将把这个腰带系在了衣服外面,当成武装带使用,错误地使用了这个刀带,这是非常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军工对于单兵来讲,最重要的就是武器和装备生产,由军工行业来负责。《鬼子来了》是一部道具上很考究的电影,但里面也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里面军官使用的是士官的刀。姜文演的马大三被斩首时,他们用了一把95式士官刀,
这个是完全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日军每个级别都有象征性的装备,军官就是要穿军官的衣服、戴军官的帽子、使用军官的刀。士官要使用士官的刀,士兵只能使用刺刀而不是日本刀。现在充斥银屏的几乎全都是“抗日神剧”,我觉得丑化侵略者的文艺作品可以有,法国人也拍了有名的《虎口脱险》,把德国人都拍得跟蠢猪一样,这是一种喜剧形式。而现在很多的抗战剧和电影以正剧这样反映历史,我觉得反而是扭曲了很多历史真相。
——李科
军品收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