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住在木头和纸里的民族

中国文化传到日本后,建筑是影响最深的一个方面,不过日本人并没有全盘照搬,而是有所取舍,把中国建筑里最美的地方不断放大,再跟自己的本土文化相结合。很多人都觉得中日建筑看起来差不多,没什么区别,但其实不同之处有很多。比方说,中国建筑讲究对称性,日本就不讲究;再比方说,中国建筑里如果有木头裸露在外,一定会涂上油漆,而日本人喜欢保持木头的本色。

在住宅建筑上,中日的区别就更大了。造成这种区别的主要原因是气候不同,日本大部分地方夏天又热又潮又漫长,所以传统住宅就高出地面,让四周和上下都保持良好通风。

传统日式住宅都有一个玄关。“玄关”是佛教用语,原意是禅宗寺庙的入口,引申为“禅道入门”,所以在僧侣看来,玄关是非常重要的区域。17世纪时,武士们把玄关搬进了自己的宅邸,往来的富商们看到后,觉得挺酷,也学着在自己的住宅里做一个玄关,渐渐地,玄关得以在一般的民居当中普遍使用。

玄关区隔内和外的空间,涉及一户人家的面子,所以日本人很看重玄关,都会好好地装饰一下,即使是现代的集体公寓也有玄关,只不过有些简化而已。别看玄关面积不大,但规矩可不少,比如,必须先在住宅外面脱去大衣和帽子才能进入玄关;参加完葬礼回来,要在身上撒盐洁身才能进入玄关;要进房间,得先在玄关脱鞋,鞋子要放在边上,不能放在中间,鞋尖还要对齐朝向门口,如此等等。如果是访问传统民宅,还需要在玄关处说清你是谁、从哪里来、要干吗,人家才会让你进去。

日式房间的一个特点就是垂直的空间不太高,有人觉得这是因为日本人长得矮,其实原因并不在于此。中式房间,床是床,地是地,是分开的。但日本人不是,日本人觉得整个房间都是床(这也是为什么他们进屋就要脱鞋的原因),他们睡在榻榻米上,坐在脚后跟上,一来不觉得离天花板很远,二来也不需要离天花板很远。

日式房间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灵活。在中国,我们会把家里划分成睡觉的地方、会客的地方等,但日本不是,只要把被褥收走,睡觉的地方就可以成为会客厅,两不耽误。而且,日本人不喜欢在盖房子时就把空间都隔开,而是在地上安装屏风门的滑轨,根据需要自由分隔。这样做虽然隔音效果不好,但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节省空间。

不过也不要以为日式住宅就是这么随心所欲地建造,工匠们在我们容易忽略掉的地方,都有严格的把控。比如,在玄关脱掉鞋踏上的木板要多高才不会觉得费力;天花板要弯曲多少度才不会有压迫感;屋檐和走廊的宽度是多少,才能让冬天的阳光照进房间,又不让夏天的雨水洒进房间……这些都是很有讲究的。

拉门上铺的和纸是日式住宅的一个重要元素,现代建筑大师隈研吾把这种和纸称为“最薄的墙”,而他本人也是和纸爱好者。在他看来,与和纸相比,混凝土、钢筋、玻璃,都是很庸俗的。

说到和纸,下面讲一个“二战”期间的小故事。为了防止和纸在摩擦时起毛、破损,日本人就把魔芋做成糊,涂在纸上,同样的方法在“二战”时也用到了战场上。战争快结束的时候,日本几乎用光了所有的资源和经费,走投无路时,只好用和纸做气球炸弹。他们调动了日本全国各地的和纸生产商,用魔芋黏合,仔细研究天象,最终向美国发射了9000枚名叫“富号”的和纸气球炸弹,其中有300枚飞越太平洋,炸死了一名女老师和一同出来游玩的5名小学生,还引发了多处火灾。美国人对和纸气球炸弹做了彻底分析,也没搞清楚纸和纸的黏合剂是什么,但他们采取了新闻管制,让日军无法通过媒体确认伤亡情况,还分析了沙包里面的沙砾成分,推断工厂的大致方位,然后连番轰炸。最后,日军因为无从知晓这个武器有没有用,加上工厂被炸后损失惨重,只好终止了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