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国称霸两年之后,穆公过世了,葬在雍城。
三十九年,缪公卒,葬雍。从死者百七十七人,秦之良臣……亦在从死之中。秦人哀之,为作歌黄鸟之诗。
称霸当然是一件好事,不过前面提过,秦人的性格遇到顺境就容易出事,因为他们这时会做出一些愚不可及的事。什么事呢?穆公死前,居然要求秦国的大臣们为他殉葬!
穆公开出的殉葬名单多达一百七十七人,其中就包括好几位优秀的大臣。到今天我们也不知道,秦穆公为什么会做出这样一个昏庸的决定。因为这个决定,带来了秦国国势巨大的中衰。
《诗经·秦风》收录的《黄鸟》
当时的秦人特地为这些殉葬的优秀大臣,作了《黄鸟》这首诗歌,里面说:“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什么意思呢?“苍天啊苍天,为何让我们秦国的好人死得一个不剩。如果我们能用自己赎他的命,情愿一百条命换他一个!”各位从《黄鸟》就可以看出,当时秦人们的悲痛和不解。
秦人如此,那外国人又如何评价这件事呢?太史公特地转引了一段《左传》的评语:
君子曰:“秦缪公广地益国,东服强晋,西霸戎夷,然不为诸侯盟主,亦宜哉。死而弃民,收其良臣而从死。且先王崩,尚犹遗德垂法,况夺之善人良臣百姓所哀者乎?是以知秦不能复东征也。”
秦穆公以西方偏僻的秦国,居然能够开疆拓土,东边击败超强晋国,西边吞并西戎诸国,这是多么伟大的事业!可是君子说:“这样的人当不上诸侯的盟主,实在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为什么呢?因为他“收其良臣而从死”,这不就是遗弃老百姓的作为吗?穆公的死,已经是秦国的损失了,结果他居然还要秦国优秀的臣子们陪着他一起死,这不更是老百姓的损失吗?
君子又说:“过去有德的先王过世,不是留下了恩惠和贡献,就是留下了足以垂法后世的制度给百姓。结果穆公居然把善人良臣们夺走,让百姓深深为之感到悲哀。从这一点就可以知道,秦国不可能再次东征了。”
这位预言秦国不能再东征的君子,相传是《左传》的作者左丘明,他是春秋晚期的鲁国人。他的预言对不对呢?至少在春秋时代,这个君子的预言没有说错。但是他万万没有料想到,战国时的秦国居然峰回路转,又迎来了一番新的天地。
但无论左丘明的预言是否准确,他给秦穆公的历史评价却留了下来。什么是历史评价?这世上充满着各式各样的不平等,但只有一件事是平等的,那就是所有人都会死亡。不论你是帝王将相还是贩夫走卒,不论你是圣贤英雄还是大奸巨恶,终究有一天要死,没有人逃得过。到了那一天,你什么也带不走,可是留下的就永远留下了。你的历史评价,就是看你到底留下了什么样的东西给后人。
秦穆公为秦国带来了霸业,也为秦国带来了长期的衰弱和祸乱。在史家看来,这和他“死而弃民”的作为是脱不了关系的。下面我将节选一些史事,帮助各位了解接下来秦国国势的变化。
康公 元年,秦师败。
二年,秦伐晋,取武城。
四年,晋伐秦,取少梁。
六年,秦伐晋,取羁马。战于河曲,大败晋军。
穆公死后,太子康公继位,此时秦晋双方连年相伐,还算互有胜负。但事实上,因为没有良臣的辅佐,秦康公奢侈无度而又好大喜功。除了和晋国不断开战外,根据《韩非子》的记载,他还“筑台三年”,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大兴土木。可以看出此时晋国国力已经恢复,而秦国国势却日渐衰微。
共公 二年,晋赵穿弑其君灵公。
三年,楚庄王强,北兵至洛,问周鼎。
康公的儿子共公在位时,晋的大夫赵穿弑杀了晋君,强敌晋国又爆发内乱,秦国暂时得以喘息。但国际局势牵一发而动全身,晋国衰弱,就再也没有国家能抑制南方超强大国——楚国。于是楚国大举北进,直逼周都洛阳,楚庄王志得意满,对周天子派来的使者询问九鼎之轻重。
在先秦时代,中国人把九鼎当成是正统王权的象征,楚庄王这么问,恐怕是打算将九鼎运回楚国的都城去。我们今天有一个成语叫“问鼎中原”,就从楚庄王而来。但在周王使者的据理力争下,庄王知道时机还不成熟,最后退兵回楚。
桓公 十年,楚庄王服郑,北败晋兵于河上。
二十六年,晋率诸侯伐秦,秦军败走。
共公生桓公,此时的天下大势已由晋楚争霸逐渐转变为楚国独强,楚庄王成为天下霸主,打败了晋国。但秦国这时连被楚国打败的晋国都抵挡不了,相较于康公时期的秦晋互有胜负,秦军面对率领诸侯联军伐秦的晋国,只能败走。
景公
十八年,晋悼公强,数会诸侯,率以伐秦,败秦军。
桓公生景公(有的记载写作僖公),此时晋国又生弑君内乱,于是秦国得以短暂击败晋国。但等晋国恢复稳定后,又数次率领诸国进攻秦国,秦国都是大败。此时基本上都是晋国进攻秦国,秦国却没有能力进攻晋国。秦国的国势日渐衰微,穆公的遗业已经快被秦国人吃老本吃光了。
一九七七年在陕西省凤翔县发掘了秦公一号大墓,学者普遍认为是秦景公的墓葬。这个墓葬是迄今所发掘的中国规模最大的墓葬,葬具的等级亦为同时代之最;墓内的人殉多达一百八十六人,是自西周以来所发现人殉最多的墓葬。从这里来看,秦国在外患频仍的同时,国君仍然不改穷奢极欲,人殉的习俗更是变本加厉。
不过各位读到现在,应该已经很熟悉秦国和晋国间的恩怨情仇了,也不难看出来两国的胜负规律。晋强秦弱,当晋国内乱时,秦国就会占据优势;但如果晋国统一稳定,基本上就是晋国压倒秦国的局面。
本来按这样发展下去,秦国终究不会是晋国的对手,但为何最后居然是秦国统一天下呢?因为晋国分裂了,而且这一次是永久地分裂。
哀公
十五年,晋公室卑而六卿强,欲内相攻,是以久秦晋不相攻。
三十一年,吴王阖闾与伍子胥伐楚,……吴遂入郢。楚大夫申包胥来告急,七日不食,日夜哭泣。于是秦乃发五百乘救楚,败吴师。
晋国虽强,但实际上已是智、范、中行、韩、赵、魏六家大夫架空了晋君,掌握了国政。而这六家大夫为了决定谁才是晋国真正的主人,展开了激烈而残酷的内斗。正因如此,晋国无暇对外发动战争。
那么南方的超强楚国呢?就在秦哀公三十一年,发生了出乎天下人意料的一件大事。天下最强的国家楚国,居然被它旁边新崛起的吴国给打败,连国都郢城都被吴国攻破了。
伍子胥像
吴国为什么会发动这场伐楚之役?就是因为伍子胥这个人。伍子胥原本是楚国人,昏君楚平王杀了他全家,所以他就跑到吴国去,想办法帮助吴国壮大,然后借吴兵报仇。楚国在这之前因为弑君和内乱,早已外强中干。伍子胥熟悉楚国内情,于是吴兵一路势如破竹,打下了楚国的首都。连楚王的尸体,都被伍子胥从墓里拖出来鞭尸,眼看楚国已经面临亡国的危机。
那么楚国究竟被吴国灭亡了没有?没有。因为楚国除了昏君外,还有忠臣。楚国的大夫申包胥前去向秦国告急,于是秦哀公出动了五百辆战车去救楚国,这才挽救了楚国的命运。
秦国为什么要救楚国?其实秦哀公原本不想救楚,但传说申包胥在秦国的宫殿旁哭了七天七夜,眼睛中连血都哭出来了。秦哀公叹了口气,他说:“楚国虽然无道,竟然能够有这样忠心的臣子,又怎么能让它灭亡呢?”他终于被申包胥感动,决定发兵救楚。
秦哀公啊,你为楚国忠心的臣子而感动。你可想过,如果有一天秦国要灭亡了,也能有这么忠心的臣子吗?答案是“没有”。因为忠心的臣子,早已被你的子孙自己杀了个精光。不过,这是后来的故事了。
各位可能会问,秦哀公有没有因为帮助楚国复国,而重振秦国的声威呢?史书上对此缺乏详细的记载,但从他的谥号“哀”来看,恐怕情况好不到哪里去。谥号是中国古代对人一生所做的最后评断,通常有美谥的,未必是真的很好(人死为大嘛,后人总得帮他说点好话);但有恶谥的,基本上情况都是真的很糟,不是国家动乱就是准备亡国。
惠公 元年,孔子行鲁相事。
悼公 九年,吴强,陵中国。
十三年,孔子以悼公十二年卒。
厉共公
二十四年,晋乱,杀智伯,分其国与赵、韩、魏。
哀公的太子夷公早死,因此继位者是孙子惠公,而后则是惠公的儿子悼公,悼公的儿子厉共公(有的记载写作剌龚公或厉公)。在他们的时代,天下大势的变化主要有两方面:
在南方,吴国在打败了楚国和越国后,很快就向北方发展,中原诸国面对强吴都只能避其锋芒。但就在新兴的吴国与老牌的晋国争夺中原盟主之际,在吴国背后的越国,那个深受吴王信赖的越国,忽然背叛进攻了吴国。后来的发展就如各位所熟知的,越国灭了强吴,成为新的南方霸主。
在北方,晋国的纷乱依旧。六家大夫的混战愈演愈烈,先是智氏和赵氏联合打败了范氏和中行氏,两家失败后只好潜逃出国。然后智氏降服了魏氏和韩氏,三家合力准备消灭赵氏。
本来按这种智氏一家独大的局面发展下去,晋国应该最后会变成智国。但历史的发展出人意料,就在智伯快要成功灭赵时,赵氏秘密派出使者,联络了不甘心屈居智氏之下的韩、魏,三家联合偷袭了智伯。智伯就这样被消灭掉了,成为千古笑话。于是最后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了晋国,史称“三家分晋”。
《史记•秦本纪》除了记载秦之大事,还记载天下大事,相信各位都已熟悉这样的体例。但《史记》在秦惠公时忽然记载了一条“元年,孔子行鲁相事”,在悼公时又忽然记了一条“孔子以悼公十二年卒”,但孔子一辈子根本没去过秦国,他当官或逝世又关秦国什么事?《史记•秦本纪》为什么要记孔子?
因为在太史公看来,孔子不但是足以影响天下的人物,甚至是足以改变中国历史的人物,所以必须大书特书。其实不仅是《史记•秦本纪》如此,如果各位通读《史记》全书,就会发现孔子这个人物在《史记》里,只能用“神出鬼没”四个字来形容。许多和孔子半点关系也没有的纪传中,就会突然出现孔子的记事和言语。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太史公心中可谓念念不忘孔子。
而在上面介绍的这些史事中,对秦国的命运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三家分晋”。因为当时在北方能维持中原诸国联盟于不坠的,主要就是晋国的强大实力。晋国不但南边抵御楚国北上,西边更挡住了秦国东进的门户,让秦国无法进入中原。如果晋国一直强大下去,秦国是根本没有机会取得天下的。
可是秦国的天运来了,晋国居然被三家大夫瓜分了。晋国一分为三之后,秦国最大的威胁自此不复存在,这不是上天赐给秦国的最佳良机吗?
东进是秦国长久以来的心愿,此时晋国已被三分,楚国元气未复,越国鞭长莫及,齐国也被权臣田氏所乱,天下再无人能阻挡秦国。如果你是秦国的国君,面对这样历史的良机,请问你会怎么办?
我想大部分的朋友都应该会回答:东进!立刻东进!不管是联合他国还是秦国自己来,绝不能错失这个千载难逢的良机!事实上,厉共公时代也频繁地对外用兵,可惜的是秦国终究没有完成东进中原的心愿。为什么呢?因为后来的秦国自己也爆发了长达七世的内乱。
厉共公卒,子躁公立。
躁公卒,立其弟怀公。
厉共公的儿子是躁公,但躁公死后继承君位的却不是他的儿子,而是他的弟弟怀公。从前面的秦史来看,秦人是以立子为常态,为什么此时却立弟而不立子呢?史书没有详细的记载,作为历史学者也不能瞎掰。但从日后秦孝公所说的“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国家内忧”来看,里面举例的简公、出子都是被权臣废立,恐怕躁公这次的立弟和后来一样另有内情。
怀公四年,庶长晁与大臣围怀公,怀公自杀。怀公太子曰昭子,早死,大臣乃立太子昭子之子,是为灵公。
灵公卒,子献公不得立,立灵公季父悼子,是为简公。
(简公)卒,子惠公立。
惠公卒,出子立。
怀公即位才四年,就被庶长晁联合大臣们逼迫围困,庶长是秦国掌握军政大权的大臣,怀公因此而自杀,大臣们又立怀公的孙子灵公为君。等灵公死后,大臣们又赶走灵公的太子,改立灵公的叔父简公为君。简公之后传给惠公,惠公死后,大臣们立他一岁的儿子出子为君(有的记载写作秦少主或秦小主)。结果在两年之后,出子就被杀了。
出子二年,庶长改迎灵公之子献公于河西而立之。杀出子及其母,沈之渊旁。
这一年,灵公的太子献公从外面回来了。根据《吕氏春秋》记载,本来派去抓献公的军队居然哗变跟随他,于是大臣们决定迎回献公。至于出子和他的母亲,就被大臣们杀了,然后丢到深潭之中。
从厉共公到出子,秦国一共七位国君,都在大臣们的操纵和玩弄之中。各位就可以知道为什么前面会说,权臣废立君王在秦国是老戏码,屡见不鲜。
秦以往者数易君,君臣乖乱,故晋复强,夺秦河西地。
国家内乱不绝,就必然会招来外患。于是继承晋国精华部分的强邻魏国,又把黄河以西的地区给夺了回去(但有的学者认为这发生在简公时期)。三家分晋,原本是历史赐给秦国的大好良机,结果秦国自己内乱,让魏国有时间重新强大起来,白白错失了这个机会。
什么是人生最大的遗憾?那就是有一天当你心中真正想要的东西出现在你的眼前,似乎伸手就可触及,但你就是得不到它。为什么呢?因为你没准备好,你的条件不够。
想要把握住机会,就必须在平时蓄积自己的实力,把一个个条件都准备好。这样等上天赐予的机会来临时,才能紧紧地抓住。机会,永远只属于有准备的人。
献公元年,止从死。
秦献公在外流浪多年,而他登基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决定废止以人殉葬的制度,再也不要让人殉葬了。为什么献公会做出这个决定呢?我想这应该和穆公有关吧!秦穆公临死前,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造成了秦国十几世的衰微和内乱,如今献公终于决定,要改正这个天大的错误。
而中国传统中,特别是儒家,把人命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因此对于献公“止从死”的命令,史家才会在此大书特书,用来褒扬他的仁德之举。
二年,城栎阳。
二十一年,与晋战于石门。
二十三年,与魏、晋战少梁……
献公是位极为勇武的君主,他面对强大的魏国,直接将国都迁到东方前线的栎阳(位于今天陕西省东部),选择直接面对强敌血战。
事实上,秦国的前几任国君都曾对魏国开战,但都无法夺回河西。尤其是秦惠公时代,根据《吴子》的记载,秦国曾发动数十万大军,企图一口气夺回河西,结果却被吴起以士兵五万、战车五百辆、骑兵三千击败。因此献公在位期间,虽然屡次取得胜利,但秦国元气未复,魏国国力远在秦国之上。因此魏国越战越强,秦国却是越战越弱。
二十四年,献公卒,子孝公立,年已二十一岁矣。
献公奋战了一生,虽然保住秦国不亡,但却无法从魏国手上取回河西之地。等他死后,秦国迎来了一位足以扭转秦国命运的伟大君王,他就是秦孝公。秦孝公继位时才二十一岁,和今天的许多大学生差不多年纪,而他面临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局面呢?
孝公元年,河山以东强国六,与齐威、楚宣、魏惠、燕悼、韩哀、赵成侯并,淮泗之间小国十余。……周室微,诸侯力政,争相并。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翟遇之。
当时天下除了秦国之外,还有齐国、楚国、魏国、燕国、韩国、赵国六大强国,这七个国家也就是后来的战国七雄。而此时在淮河和泗水之间,还有十几个小国分布在那里。
这时候周王室早已衰微,诸侯“以力为政”。什么叫“以力为政”?也就是治政最重要的目的,不是追求国际的和平,不是追求百姓的富裕,而是追求让自己的军事力量更加强大。为什么要追求力量强大?就为了接下来这三个字,“争相并”。这是一个所有的强国都在虎视眈眈,希望吞并其他国家的时代。要在这个时代活下来,只有让自己不断强大下去,直到成为天下最强的国家。
但秦国经历了几世内乱,国家元气大伤,内政、军事都已衰落,怎么和别国争?
内乱还不算糟,秦国当时处在中国最偏僻的西边角落,所有的国际会议和国际盟约都一概不能参加,根本得不到任何国际上的援助。为什么呢?因为所有的诸侯都把秦国当成夷狄来看待,认为他们只是蛮族,没有资格跟这些中原文明国家一起会盟。
外交困境还不算最糟,最糟的是秦国的邻国正是战国初期的天下第一强国魏国,魏国此时对秦国一步步地鲸吞蚕食,想要兼并秦国而后快。
国家连年内乱,内政军事贫弱,外交孤立无援,强邻虎视眈眈,在天下的几个大国之中,秦国可以说是一个最穷最弱、处境最糟的国家。在这一刻,如果你是秦孝公,请问你该怎么办?
其实从历史来看,办法有很多种,只看你愿不愿意选择。
你可以选择托庇其他的强国,让秦国变成强国的附庸,让它来保护你的同时,也让它来主宰你的命运,这是过去陈国、蔡国等所选择的道路。这样的道路固然可以一时苟安,但国家的命运就只能看强国的脸色,你的资源将任由强国压榨,你的人民将被强国送上战场当作炮灰,请问你愿不愿意?
你可以选择像郑国一样,自以为可以利用外交机巧,玩弄几大强国于股掌之上。但强国不是白痴,在人类历史上,弱国玩弄强国,最终必将引火自焚,请问你愿不愿意?
你可以选择继续醉生梦死下去,反正你秦国“僻在雍州”,谁会管你?只要六国忙着自己“争相并”,你秦国大可继续苟安下去,专心追求自己小小的幸福就好。后来秦的子孙二世皇帝胡亥,就选择了这样的道路,直到敌人杀到门口才惊慌失措,请问你愿不愿意?
还有一个方法,秦国不是处于外交困境吗?那你可以花大价钱去收买那十几个小国,让它们和你建立邦交,这样国际能见度不就提高了吗?秦国不就突破外交困境了吗?你觉得这个方法怎么样?请问你愿不愿意?
国际社会是最现实的,永远是被强国所操纵的。小国再多,也不可能违逆大国的意志。你没有足够强大的力量,人家为什么要正视你?你没有利用的价值,别的国家为什么要帮你?难道有一天魏国大军兵临城下时,淮泗的十几个小国能来救你吗?没有强大的实力,所有的机巧都终将归于泡影。
那么秦孝公会怎么选择呢?他选择了一个最笨的也是最好的方法,那就是“自强”!秦人始终相信,只有自强才是拯救自己最好的方法!
自己没有力量,一心只想依赖别人,该做的事情不做,该解决的问题不解决,局势就能转危为安吗?不想办法让自己更加强大,而天天想着只要和哪个强国关系好,靠它保护我们,我们就可以安然无恙,天下有这么好的事情吗?强国出卖弱国,强国欺骗弱国,这种事在历史上还少见吗?国家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不论要和别人竞争还是合作,没有实力都不可能。要别人平等看待你,就看你能不能自强。
各位看到这里可能会说,说了半天不就是自强吗?这样的道理很简单,我早就懂了,真是老生常谈。
嗯,有这样的自信是好事。如果真的懂了,那我想请教各位,如果你想要自强,想要真正改变自己,第一步应该从何开始?
合上书,不要偷看我的答案,否则不过就只是自欺而已。请认真地想,等确定想出或想不出答案后,再往下读。
每个人都有梦想,但梦想有理想跟妄想之分,它们的差别在哪里呢?如果你不但有一个目标,而且你还知道该如何一步一步地去完成那个目标,知道第一步该怎么做,下一步又该怎么做,有步骤有计划地离目标越来越近,这就叫作理想。如果你只有目标,可是完全不知道第一步该怎么做,也不知道要如何一步步达到这个目标,就只是每天坐着空想如果那个东西给我该有多好,那就叫作妄想。
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人怀抱的究竟是理想还是妄想,从他的第一步怎么做就可以清楚地知道。
自强的第一步是什么呢?从历史来看,自强的第一步就是“不自欺”。
你想要自强,让自己一天比一天更加强大,当然就得改变你自己。想要改变自己,就必须先正视自己,知道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在哪里,缺点和短处在哪里。这样才能知道自己要往哪个方向发展才能事半功倍,自己又有哪些毛病非得改变不可。
正视自己的缺点,矫正自己的毛病,是一件极为痛苦的事。曾子每日三省吾身一辈子,到临死前才说了真话:“‘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但没有这样的苦,成就不了曾子这个人。
如果不这么做,你永远改变不了你自己。人最可怕的事就是自欺,秦始皇就是被自欺害了一辈子,秦二世也被自欺害了一辈子。孔子说:“困而不学,斯为下矣。”一个人如果到了困窘的时候,还不愿意认真学习来改变自己,这种人是最下等的,因为他永远没有希望。
《史记·秦本纪》记载的秦孝公“求贤令”
遇到环境的不如意,你可以选择不自欺,这种选择的过程十分痛苦,但结局充满希望。你也可以选择自欺,这种选择的过程十分快乐,但结局没有希望。请问,你该如何选择?
那么秦孝公是怎么选择的呢?我们来看看下面这段记载。
孝公于是布惠,振孤寡,招战士,明功赏。下令国中曰:“昔我缪公自岐雍之间,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广地千里,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后世开业,甚光美。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徙治栎阳,且欲东伐,复缪公之故地,修缪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布惠,振孤寡,招战士,明功赏”都是做实事,也是对国内施予恩德,用来凝聚人心,但这样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秦孝公下了一道命令,后来的人称它为“求贤令”。
“求贤令”的内容是什么呢?孝公开宗明义先举出秦穆公的功业来,说他“东平晋乱”“西霸戎翟”“天子致伯,诸侯毕贺”,这正是与秦国目前窘境的强烈对照,也是孝公一心想达成的目标。
“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孝公这段话谈的全是秦国最丢脸的事。为什么会丢掉领土?为什么诸侯都看不起你秦国?这全都是秦国自找的,是秦国的先君把国家搞得内忧外患又不图自强。常人掩过尚且不及,哪有可能把自己祖先的丑事公告天下。而秦孝公居然原原本本地写在“求贤令”之中,让天下所有的人都知道。
“认错”听起来似乎很简单,但历史上绝大多数的统治者根本做不到这一点。前面说过,即使一个普通人,要当着所有人的面承认自己的过错都已经够难的了,何况是一个国家的统治者。更何况是要写成文字,对天下人承认自己的过错。自古以来,能做到这件事情的人实在不多。
每次我阅读许多世界领袖的传记,常觉得很感慨。这些人在他们的一生中都建立了轰轰烈烈的功业,但也常犯下许多巨大的过错。我往往会想,如果这些领袖在临终的那一刻,肯在遗嘱中诚实地说一句“我错了”,这可以带给后来的年轻人多么大的启发和警示呀!
认错是所有道德成立的基础,因为世界上根本没有完人,如果死不认错,那所有的道德都只能沦为自欺。我们从小都读过一句话“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能改”,下面一句接什么?“善莫大焉”。善——莫——大——焉!
世上没有比认错更重要的品德,只有改过才是拯救自己最好的方法。
秦孝公接下来追念自己的父亲,献公毕生为了秦国而奋战,最后的遗愿就是要东伐来恢复穆公的霸业。因此他布告天下,有任何人能够出“奇计”来使秦国强大,不惜给予他高官厚禄,甚至裂土分封。在古代,裂土分封要比高官厚禄更加难得,因为高官厚禄最多及身而止,但裂土分封却可以传之子孙,各位就能想见孝公的赏格有多么高。君子谢人以质,小人谢人以文,如果只是靠嘴上说说,而不肯拿出实质的东西来,谁会帮你出死力?
而这段话中,最值得注意的就是“奇计”二字。各位可能会想,为什么非要“奇计”不可?难道正常的办法就不能强秦吗?正常的办法,当然也可以强秦。问题是正常的办法你会用,别人也会用,你的国家在进步,别人的国家也在进步。如果你的国家已经是穷国、弱国,用正常的办法如何赶上别人?没有“奇计”如何超越别人?
孝公颁布这道“求贤令”,结果是什么呢?
卫鞅闻是令下,西入秦。
结果卫鞅来了。卫鞅是谁?他又叫公孙鞅,另外还有一个后人熟知的姓名叫商鞅。这个人不但改变了秦国的命运,也改变了天下的命运,甚至于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
等等,一个人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姓?其实卫、公孙和商都不是他的姓,而是他的氏。先秦时代,姓是代表你的血缘从何而来,祖先和血缘不变,姓就不变。但同一个姓下会分为很多的氏,氏则随着环境而分化、变动。商鞅原本是卫国的公族,所以最早叫他卫鞅、公孙鞅,后来他在秦国功劳很大,秦国把商这个地方封给他,他就以封地为氏,所以改叫商鞅。其实卫国公室姓姬,所以商鞅当然姓姬,卫、公孙和商都只是他的氏,姬才是他的姓。
卫鞅原本是卫国人,后来他到了天下第一强国魏国,在魏国的宰相身边做侍从小官,宰相非常欣赏他。后来宰相生了重病,魏王前来探病,问宰相说:“如果你不幸死了,你觉得谁能继任你做宰相呢?”宰相回答魏王:“我身边有一个人叫卫鞅,这个人年纪虽轻却有奇才,让他来继任我做宰相,希望王上把全国国政都交给他。”
魏王听了以后,一句话也不说。为什么呢?因为他心中很不以为然。他希望宰相推荐的是一个德高望重、资历深厚的人,不然至少要有具体的政绩和事业,是能够让大家满意的人。结果宰相竟然推荐他自己身边一个根本还没有什么成就的年轻人,叫魏王怎么用?
宰相看到魏王的反应,知道他心中的想法。于是宰相立刻屏退左右,然后对魏王说:“如果你不能用卫鞅,那就马上杀了他,绝不能让他离开魏国。”魏王听了之后满口答应,转头就走。宰相立刻把卫鞅找过来,对他说:“我建议魏王用你做宰相,魏王不听,我接着建议魏王杀了你,他答应了,你赶快逃走吧,不然就要被抓住了。”
为什么宰相要建议魏王杀了卫鞅?因为这样的奇才一旦为敌国所用,就会是魏国的灾难。他既然要杀卫鞅,为何又劝卫鞅逃走?现代人可能不明白,这是古代的文化传统。宰相前面对魏王讲的话是为国家尽公心,后面对卫鞅讲的话是对个人尽私义。如果他不对魏王提出建议,就是对国家不忠;可是如果他不劝卫鞅逃走,那就是出卖信任他的卫鞅,就是不义。身为君子,公私必须分明;身为宰相,必须先公后私,所以他先劝魏王杀,再劝卫鞅逃。忠义不能两全,这是他不得已的做法,至于卫鞅能不能逃生,那是天意。
卫鞅听到宰相这么说,他逃了没有呢?他没有逃。卫鞅说:“不必担心,魏王既然没有听你的话用我,那就不会听你的话杀我。”卫鞅的预测果然正确,魏王没有拿他怎么样。因为魏王出门后就对左右说:“宰相病成这样,真令人悲哀啊!居然要我把全国国政都交给公孙鞅,实在是太荒谬了!”言下之意,就是宰相病糊涂了,说的都是糊涂话!
可是即使魏王没有拿他怎么样,卫鞅也知道,他在魏国已经很难有大的发展了,最后只好离开魏国。因为魏王既然认定宰相的话错了,以后就不可能再给卫鞅出头的机会,他也就无法在魏国发挥所长。君王永远是正确的,错的只能是宰相和卫鞅,不是吗?
以前在课本中读到商鞅入秦变法,大家都熟知这个故事,似乎一切都理所当然。在这里,我要再请各位思考一个问题。
卫鞅决定离开天下第一强国魏国,是因为魏国不能用他。但此时天下还有很多国家可以去,以卫鞅的才华,就算在齐国、楚国受到重用都不难。为什么他那些国家都不去,却决定到西边那个最穷、最弱、最没有希望的秦国去呢?
卫鞅为什么要去秦国?用现代人的观念来比喻,如果你是举世最好的国际法和政治学专家,就算美国不用你,你也可以去欧洲、去中国、去日本、去澳大利亚,一样可以享受荣华富贵,又何必要往非洲跑呢?
原因有很多,每个人都有智慧,都不难想出好的答案。在这里,我只提供太史公的答案给各位做个参考,那就是“卫鞅闻是令下,西入秦”。真正打动卫鞅之心让他决定入秦的,正是孝公这道“求贤令”!
真正的人才,其实想要的只是一个出头的机会,一个能够让他发挥所长的舞台而已。但这样的舞台,只有一个真心想用人才的领导者才能给他。
只有真正想要自强的国君,才能重用一个外国来的年轻人,才能重用一个没有关系、没有背景,可是能帮助他的国家真正变强大的人。但我们要如何判断哪个领导者是真心想要自强的呢?你去问哪个领导者,他都会告诉你,他真的想自强。难道会有领导者跟你说,他不想自强,只想混日子,国家一天天衰落也没关系吗?但是“自强”二字,说起来很容易,做到却很难。
自强的第一步就是“不自欺”,当时天下的国君中,只有秦孝公能做到不自欺。何以见得?从这道不怕自揭秦国丑事的“求贤令”,就可以知道他的求变之心。所以卫鞅才觉得秦国有希望,秦国是真心想要自强。
“不强人,便是恕。不自恕,便是强。”历史告诉我们,只有不自欺不自恕的领导者,才能真正聚集起自强强国的人才。而自欺自恕的领导者,身边终究只能聚集一群同样自欺欺人的奴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