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为善,有报吗?

秋,缪公自将伐晋,战于河曲。

这一年秋天,穆公又“自将伐晋”,各位就可以看出这个人有多么勇武好战。晋大秦小,因此秦国不得不跟晋国联姻;秦国跟晋国是邻国,也不得不为了争夺土地发生战争,所以说这两个国家既联合又斗争。本来按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弱小的秦国终究是斗不过强大的晋国的。但就在这一年,晋国爆发了严重的内乱。

晋骊姬作乱,太子申生死新城,重耳、夷吾出奔。

晋献公原来的夫人叫齐姜,生了太子申生。齐姜早死,后来献公又娶了新夫人叫骊姬,骊姬为了让她自己的儿子奚齐能够当上太子,她就计划谋害申生。

怎么谋害呢?骊姬对太子说,她梦见齐姜,要太子赶快去祭祀母亲,并且记得把祭祀后的胙肉送给献公。这一切都是合乎礼制的要求,于是太子照办了。当时献公刚好出宫打猎,太子只好把胙肉留在宫中,骊姬就借机在胙肉中下了毒。

两天后,献公回来了。下人将胙肉献上,献公本来要吃,但骊姬立刻跳出来阻止,说胙肉可能不新鲜了,最好先试试。怎么试呢?先祭地,地立刻隆起。给狗吃,狗立刻死掉。给奴隶吃,奴隶也死了。骊姬马上痛哭说:“太子怎么能这样残忍,父亲老得都快死了,就等不及了吗?居然想要弑父自立!”接着又说:“太子之所以会这样做,不过就是因为我受宠,他害怕奚齐会取代他,我愿意带着奚齐离开晋国,或者不如自杀算了,绝不落入太子手中任他鱼肉。”

献公听了骊姬的话后,十分愤怒。有人劝太子,为什么不说出骊姬下毒的真相?太子回答:“国君已老,寝食没有骊姬就不安,就算我说了真话,只会更惹他生气而已。”又有人劝太子,干脆逃到国外吧!结果太子说:“如果我逃跑,不就证明我确实有罪吗?哪一国会收留这种弑父的不孝子呢?”最后申生就决定自杀了。

读到这里,对《秦始皇:诈与力的极致》有印象的朋友应该马上就会想到,这不又是一个扶苏吗?面对父亲的乱命,不抗争也不逃走,而是选择甘心就死。请问各位,这能叫作孝吗?

他们的行为叫作“愚孝”,听从父亲的乱命,一个让秦朝沦亡,一个让晋国大乱,所以都不是真正的孝。真正的孝是“小杖则受,大杖则走”,子女不是要盲目顺从父母的话,而是要记得“无忝所生”,也就是不要因为自己的行为让父母蒙羞,更不要让父母犯下不可弥补的过错。中国人说“不孝有三”,而第一个不孝就是“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从这个观点来看,扶苏和申生所为其实是不孝。

这样评价申生是不是过于严苛了呢?我们不妨看看,申生有一个弟弟名叫重耳,他又是怎么做的。

献公有八个儿子,其中以太子申生、重耳、夷吾最为贤能,所以都被派到外地守城。如今申生已死,骊姬怕重耳和夷吾找她算账,所以连他们也要除掉。于是骊姬对献公说:“申生下毒的计划,两位公子也是知道的。”重耳、夷吾只好逃回自己的城池,于是献公更觉得他们是畏罪潜逃,派兵进攻两城,后来重耳、夷吾都弃城逃到外国去。

这一位重耳,就是后来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他面对父亲的乱命,最后选择了不服从而逃跑。但正因他的不肯屈从,最后才得以收拾因父亲而大乱的晋国,使之成为天下第一强国,这也就是《易经》中所谓的“干父之蛊”,后面会再详说。

九年,齐桓公会诸侯于葵丘。

晋国内乱,可是天下大势不会等待它,另一个超强大国齐国也不会等它。这一年,齐国在葵丘召开了外交大会,天下诸侯共尊齐桓公为霸主。

晋献公卒,立骊姬子奚齐,其臣里克杀奚齐。荀息立卓子,克又杀卓子及荀息。

晋献公死后,骊姬的儿子奚齐被立为国君。骊姬以为害死太子,逼走两位公子,她的儿子就能安然坐在国君的宝座上,但结果并非如此。因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晋国还有一群各怀野心的大臣。

奚齐登基一个月之后,大臣里克、丕郑立刻联合申生、重耳、夷吾以前的部下,发动政变将奚齐给杀了。另外一个臣子荀息,就再立公子卓子为国君,结果里克又把卓子跟荀息都杀了。你看这君臣杀成一团,晋国已经大乱。

这时里克想迎接公子重耳回来登基,但重耳不敢。这其实也合理,面对一个已经杀掉两个国君的大臣,谁敢贸然回去,焉知他不是第三个?但重耳不做夷吾做,杀头生意总还是有人做的。

夷吾使人请秦,求入晋。

于是里克改迎公子夷吾,而逃亡在外的夷吾觉得有机可乘,不但答应,还立刻派人请求秦国帮忙,派兵送他回国。

请问如果你是秦穆公,面对晋国的内乱和夷吾的请求,这个忙你帮是不帮?

穆公立刻答应帮忙,派百里奚率领军队送夷吾回国。为什么呢?原因不过四个字:“有机可乘。”

于是缪公许之,使百里奚将兵送夷吾。

因为穆公如果能够扶植一个晋国的国君,让他对秦国感恩戴德,将来岂不是对秦国大有好处吗?更何况,夷吾还许诺了实际的利益。

夷吾谓曰:“诚得立,请割晋之河西八城与秦。”

夷吾为了让秦国答应帮助他回去,他就开出条件,假如他能够成为国君,就把原属晋国在黄河以西的八座城池统统割让给秦国。你看夷吾多么大方,八座城池啊,说割让就割让!

当然了,你不让出实际的利益,他国势力怎么会来帮助你?讲得更透彻一点,你不出卖自己的国家,他国怎么会愿意让他的军队为你流血?没有好处人家为什么要来帮你打仗,人家军队是白死的吗?

秦穆公打得好算盘,不过这个夷吾更厉害。

及至,已立,而使丕郑谢秦,背约不与河西城,而杀里克。

等夷吾回到晋国被立为国君后,立刻当场翻脸,决定说话不算话。他悍然撕毁了对秦国的承诺,派丕郑出使秦国跟穆公说,晋国群臣不同意,河西八城一座也不给。说实话,这不是要丕郑去送死吗?

趁丕郑出使不在国内,夷吾接着又以杀害奚齐、卓子和荀息为罪名,诛杀里克。帮助夷吾登基的关键,就是秦国和里克,结果夷吾这人翻脸比翻书还快。

如果你是秦穆公,碰到这样的一个人,你该怎么办?

当年和里克合谋的丕郑,听说夷吾把里克给杀了,非常害怕。因为害死前面两位国君他也有份,就算穆公这次不因晋国背信而杀他,夷吾将来也可能会秋后算账把他杀掉。

丕郑闻之,恐,因与缪公谋曰:“晋人不欲夷吾,实欲重耳。……”缪公许之,使人与丕郑归,……吕、郄等疑丕郑有间,乃言夷吾杀丕郑。

结果出使秦国的丕郑跟穆公说:“晋人其实想要的国君不是夷吾,而是重耳。”言下之意就是希望秦国帮忙改立重耳,他可以在晋国做内应。穆公心中也怨恨夷吾的背约,于是答应丕郑的要求,两人一拍即合。

不过丕郑回国后,夷吾的两位臣子吕甥、郄芮怀疑他必然和秦国勾结了,否则怎能安然回来,就建议夷吾把丕郑给杀了。丕郑死后,他的儿子丕豹就投奔秦国。到了秦国后,各位猜他跟穆公说什么?

丕郑子丕豹奔秦,说缪公曰:“晋君无道,百姓不亲,可伐也。”

丕豹居然说:“晋国国君无道,百姓都不支持,秦国可以去征伐晋国。”丕豹是哪国人?他是晋国人。他为了报自己的家仇,居然要勾结外国去进攻自己的国家,杀戮自己的同胞,真是个赤裸裸的晋奸!

如果你是秦穆公,面对夷吾的背信,看到丕豹带来的机会,请问你会不会出兵攻打晋国?

穆公的答案是,不会。

因为他是明白人,出兵是国之大事,《孙子兵法》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当然不能随便答应。穆公又不是身在深宫不知外事的君王,他都亲自上阵多少次了,打仗是怎么回事,他比谁都清楚。

缪公曰:“百姓苟不便,何故能诛其大臣?能诛其大臣,此其调也。”不听,而阴用豹。

穆公就问了丕豹一个问题:“如果百姓都不支持夷吾,他又怎能铲除这么多大臣而安然无事呢?能够杀掉大臣们而国家居然没有乱,这就证明上下是调和的。”换句话说,秦国无机可乘,根本不能够进攻晋国。

《孙子兵法》说得好:“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一个合格的领袖绝对不能因为情绪而开战,决定是否开战的关键永远只有一个,就是我们能不能打赢?和情绪无关,和仇恨无关。想要成功,就请你永远把理智放在感情之上。

穆公不听丕豹的建议,可是有没有把丕豹赶走呢?有没有从此厌恶这个卖国的小人?没有。他决定“阴用豹”。什么叫“阴用”?就是表面上不听丕豹的计策,实际上暗地里重用这个人。

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秦穆公不是不想进攻晋国,更不是不想报复夷吾,只是时机不对。晋是大国,秦是小国,秦怎么能够在时机不对的时候贸然进攻。他要等待时机,只要时机一到,到时熟悉晋国内情的丕豹就能发挥莫大的作用。历史上凡是大国多半都要收留一堆小国的政治失败者,原因也正在于此。

十二年,齐管仲、隰朋死。

有人可能会觉得奇怪,《史记•秦本纪》为什么要记两个齐国人死掉的事情?这又关秦国什么事?因为本纪体所记载的必然是天下的大事,管仲、隰朋虽是齐国的臣子,但却是齐桓公成就霸业的关键。这两个人活着足以撼动天下,死后足以让天下的局势为之改变,这种人才有资格叫作历史人物,所以《史记•秦本纪》一定要大书特书。

晋旱,来请粟。丕豹说缪公勿与,因其饥而伐之。

就在这一年,晋国发生了严重的旱灾,于是夷吾向秦国求援,希望秦国拿粮食出来帮助他们。

丕豹听到晋国发生饥荒,立刻劝说穆公不但要拒绝援助,还要趁火打劫,派兵进攻晋国。各位看到这里就知道,丕豹心中根本没有晋国百姓的死活,我前面骂丕豹绝对没骂错,他就是个晋奸!

缪公问公孙支,支曰:“饥穰更事耳,不可不与。”问百里奚,奚曰:“夷吾得罪于君,其百姓何罪?”于是用百里奚、公孙支言,卒与之粟。以船漕车转,自雍相望至绛。

兼听则明,穆公也要问问其他大臣。公孙支说:“饥荒跟丰收是常常轮替的事情,还是应该给晋国粮食。”他的言下之意就是,今天晋国发生饥荒,你拒绝帮忙,万一以后我们秦国发生饥荒,那又怎么办呢?其他国家还会来帮我们吗?

百里奚说得更清楚:“夷吾得罪于君,其百姓何罪?”得罪你的是国君夷吾,你真的不给晋国粮食,难道能饿死夷吾吗?自古以来只听说有先饿死老百姓的,难道听说过有先饿死当官的吗?连官都饿不死,何况是君主?你拒绝援助,最后饿死的只有晋国的老百姓,他们又有什么罪?

于是穆公决定听百里奚、公孙支的话,将秦国的粮食拿去援助晋国。秦国到底援助了多少粮食呢?后面这两句话,形容得多么生动,用船和车运输粮食的队伍,从秦都雍城一路连绵不断排到晋都绛城。各位就看看这个运输的队伍有多么长,那里面运载了数量多么惊人的粮食。

请问各位,秦穆公做了一件好事,做好事真的就会有好报吗?

十四年,秦饥,请粟于晋。

后来果然被公孙支这个乌鸦嘴说中了,过了两年,这次就轮到秦国发生大饥荒了。这次换成秦国向晋国请求帮助,希望晋国能拿出粮食来援助他们。

各位猜猜看,晋国君臣会怎么回答?

晋君谋之群臣。虢射曰:“因其饥伐之,可有大功。”晋君从之。

晋君立刻召开会议,他的臣子虢射建议:“这是大好机会,应该趁秦国饥荒时派兵进攻,可以获得大功。”这种趁火打劫的建议,夷吾居然立刻就答应了。真是有什么君主,就有什么臣子,晋国君臣个个想的都是乘人之危,都是一群什么货色?他们所思所言,跟丕豹有什么两样?夷吾、虢射,全是一群恩将仇报的小人。

十五年,兴兵将攻秦。缪公发兵,使丕豹将,自往击之。

第二年晋国发动大军进攻秦国,穆公非常悲愤,他没想到当初的善念,如今会带来这样的结果。于是穆公任命丕豹为将军,同时亲自率军迎战。

这场战争的经过极为传奇,就像后来的淝水之战一样,如果写在小说里面,大家绝对会以为作者胡扯,但却是发生过的史实。

九月壬戌,与晋惠公夷吾合战于韩地。晋君弃其军,与秦争利,还而马。缪公与麾下驰追之,不能得晋君,反为晋军所围。晋击缪公,缪公伤。

九月壬戌这一天,两军在韩地会战。会战开始,晋君就一马当先,弃主力部队于不顾,率领了前锋精锐部队进攻,杀到最前线去跟秦军争利。结果到了前线,发现情况不对,可能会陷入秦军包围,只好立刻撤退。

但就在撤回的时候,晋君骑的马陷进了泥里。看到晋君的马不能动,穆公觉得有机可乘,立刻率领军队冲上前去,要把夷吾给抓回来。结果没抓到夷吾,反而陷入晋军包围之中。晋军攻击穆公,穆公当场受伤,情况已经到了万分危急的时候。

于是岐下食善马者三百人驰冒晋军,晋军解围,遂脱缪公而反生得晋君。

就在眼看着秦国就要完了的时候,突然有三百个悍不畏死的野人杀出来,居然打破了晋军的重重包围。更神奇的是,他们不但解救了穆公,还把夷吾给抓了回来。各位看这场战争是不是极富传奇,穆公莫名其妙就赢了,夷吾莫名其妙就输了。

这三百个扭转战局的野人,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

初,缪公亡善马,岐下野人共得而食之者三百余人,吏逐得,欲法之。缪公曰:“君子不以畜产害人。吾闻食善马肉不饮酒,伤人。”乃皆赐酒而赦之。三百人者闻秦击晋,皆求从,从而见缪公窘,亦皆推锋争死,以报食马之德。

很久以前,穆公不小心丢了一匹好马,结果被住在城郊外的野人抓住吃掉了。参加这场盛宴,分着吃掉马肉的一共有三百多人。也不知道那匹马有多大,居然能供三百多人吃?

负责追查此事的官吏是个厉害角色,居然把三百多人一个不落地全部抓回来,要对他们依法处刑。这时秦穆公说话了,各位知道他说什么吗?他说:“君子怎么能因为畜生去杀害人呢?我听说吃了好马的肉如果不喝酒,对人的身体有害。”于是秦穆公不但释放了这三百多个野人,还送他们酒喝。

后来这三百多个野人听说秦国要跟晋国作战,都来请求跟随穆公参战。等穆公被晋军包围,生命垂危之际,三百多人立刻冲上前去,人人“推锋争死”。什么叫“推锋争死”?前面有兵器,他们不但不害怕,还争先恐后地向前冲,希望为穆公去死。为什么他们如此悍不畏死?就为了回报当年吃了穆公的马肉,穆公不但没有怪罪他们,还把他们全部赦免的恩德。

这场战争如此峰回路转,听起来觉得传奇,但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情呢?其实各位读先秦两汉的书,常常会发现古代的中国人和今天很不一样,他们往往把耻辱看得比生命更重要。古人会觉得我受你的恩德不回报,就是我的耻辱,所以我无论如何都要报恩,甚至不惜拿我的命去拼。先秦两汉有许多人都如此,这就是时代风气。

请问各位,秦穆公做了一件好事,做好事真的就没有好报吗?

历史学不讲空话,每个道理都需要有实际的验证。我从来没有说过,做好事必能得到好报,但至少在穆公这个例子上,就不能说做好事一定没有好报。其实人生在世,有的时候你给人家恩德,你真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会收到善意的回报。这种东西无法量化计算,也未必马上就能看到,可是这种事情在历史上太多太多了。

如果真要找出一个道理来,从历史来看,做好事是否有好报,必须要看你做好事的对象究竟是谁,这也就是知人。同样的事,让某些人来做就是佳话,而让某些人来做就会变成一场笑话。为什么?不过是人不一样罢了。所以做事前必先知人,对坏人做好事,就必须承担可能恩将仇报的风险;而对好人做好事,纵使没有回报也大概不会有害处。

于是缪公虏晋君以归,令于国,齐宿,吾将以晋君祠上帝。周天子闻之,曰“晋我同姓”,为请晋君。夷吾姊亦为缪公夫人,夫人闻之,乃衰跣,曰:“妾兄弟不能相救,以辱君命。”

于是穆公把晋君给抓了回来,他特地斋戒,然后对外宣称,要把晋君给杀了用来祭祀上帝。这一件事传扬出去就不得了了,周天子听说后,立刻派人来求情,说:“晋跟我都是姬姓的国家。”言下之意便是,他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宗亲被秦国杀掉,希望秦国能够赦免晋君。

而秦穆公的夫人,也来为兄弟求情。各位还记得吧?穆公的夫人是从晋国娶回来的公主,也就是夷吾的姐姐。她知道这件事后,立刻披麻赤脚,也就是打扮成服丧之人来见穆公说:“如果连自己的兄弟都不能相救,我以后还有什么脸再继续做你的夫人?”

如果你是秦穆公,好不容易抓到仇人。但外有周王,内有夫人,面对他们的请求,请问你会怎么做?

秦穆公决定听周王和夫人的话,放了夷吾。

缪公曰:“我得晋君以为功,今天子为请,夫人是忧。”乃与晋君盟,许归之。

穆公说:“我自以为得到晋君是大功,结果现在居然惊动天子来求情,还造成了夫人的忧虑。”于是他和晋君立下盟誓后,便放了夷吾回国。

各位认为,秦穆公这件事做得如何?

其实熟悉世事人情的朋友们,应该都能猜到,穆公这么做是必然的。他怎么可能真的杀掉晋君?就算要杀,立刻解决便是,又何必到处公告?

第一,秦穆公如果一时头脑发热,真的把晋君给杀了,接下来问题就大了。晋国是大国,杀了一个夷吾还会有别人即位,新继位者势必要为夷吾报仇,这是晋国的国仇,这是面子问题,他们一定要报仇,你秦国从此便要惹来更大的外患。

第二,天下姬姓的国家有那么多,你杀了夷吾,物伤其类,这不是得罪了天下所有姬姓之国吗?为了逞一时之快,而招致天下之敌,任何有智慧的人都不会做出这种选择。

但问题是,晋君已经抓来了,总不能无故把他放了。否则别人还以为是秦国怕了晋国,这样只会更糟。怎么办呢?不用担心,聪明的人永远会给自己找好台阶下,“天子为请,夫人是忧”正是秦穆公下台的台阶。既给了天子面子,又重新让晋人唤起“秦晋之好”的联姻感情,姬姓之国听到了更会夸奖秦穆公识大体,这岂不是面面俱到。更何况,还有实际的好处。

十一月,归晋君夷吾,夷吾献其河西地,使太子圉为质于秦,秦妻子圉以宗女,是时秦地东至河。

夷吾为了能回国,这次果然乖乖地把河西的土地献给了秦国作为赔礼。为了怕秦国不信,还把自己的太子送到秦国来做人质。秦穆公得到了晋太子这样的人质,也大方地把女儿嫁给了他。因为夷吾割让了河西,秦国的领地大大扩张,东至黄河,国势一时鼎盛。

其实穆公用的计策,一样不是什么新招,不过是“漫天要价,就地还钱”而已,只是这次是用在国家大事之上。如果穆公一开始威胁要割地才放人,列国岂不是将秦国看成绑匪?晋国人看到穆公不敢杀夷吾,必然会讨价还价。可是一开始说要拿夷吾祭祀上帝,最后却放过他,人家必然会说穆公仁厚,晋国做错了事,赔礼也是应该的。下了这一步好棋,面子、里子全都被秦穆公拿到手,各位看看这是何等人物!

十八年,齐桓公卒。

前面说过,在本纪体中如果突然去记一件别国的大事,或突然去记别国的人物,那必然代表那件大事足以影响天下局势,或这个人物的生死足以撼动天下。霸主齐桓公当然是这样的人物,他的死使得天下重新回到无霸主无秩序的状态。更重要的是,晋国、楚国、秦国,甚至更弱的宋国,无不对这个空出来的霸主位置虎视眈眈。

二十年,秦灭梁、芮。

想要争夺霸主,就必须壮大自己的力量;要壮大自己的力量,就必须并吞弱小的势力,不管用什么方式。这一年,秦国一口气灭掉了旁边的两个小国──梁国和芮国。

梁国是什么国家?根据唐代《元和姓纂》记载:“秦仲有功,周平王封其少子康于夏阳,是为梁伯。”如果这样的记载可信的话,那么秦国根本就是灭了自己的同姓之国。

但就算真的是灭同姓之国,在春秋时代这也是常有的事,为什么这里要大书特书?因为天下之事牵一发而动全身,往往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就会带来历史上意想不到的结果。史学家想让你看看,随便灭掉这一个小国,将会给秦国带来什么样的意外。

二十二年,晋公子圉闻晋君病,曰:“梁,我母家也,而秦灭之。我兄弟多,即君百岁后,秦必留我,而晋轻,亦更立他子。”子圉乃亡归晋。二十三年,晋惠公卒,子圉立为君。

各位还记不记得那位到秦国当人质的晋国太子?这一年,他听说父亲生病了,真是心急如焚。看到这里,我想很多人会不由得感叹,这真是一位孝子啊!不过事实可能和各位想的有点差距,因为他心急的不是父亲的健康,而是自己能不能回国继位。

而两年前被秦国灭亡的梁国,正是晋太子母亲的娘家。如今梁国灭亡,换句话说,太子失去了所有从母家那边可能得到的支持和帮助。更糟糕的是,他的兄弟众多。从历史来看,儿子的重要性向来与总数量成反比,因此等晋君死掉之后,未必是他继位。

秦国有晋太子在手,必然以为奇货可居,或许会对晋国百般需索,不肯轻易放太子回国。而晋国的臣子们看到这种情况,必然会轻视这个被秦国宰制的太子,可能就会改立其他兄弟作为新君。到时候,太子岂不是什么都没有了?于是太子决定偷偷逃回晋国去,而且他成功了。

第二年夷吾死了,太子圉顺利地继任国君。问题是,秦穆公非常生气。为什么生气?因为太子圉名义上是人质,实际上穆公对他极好,把女儿都嫁给了他。结果太子圉居然对秦穆公不告而别,甚至连老婆都抛弃了,实在让秦国太丢脸了。

秦国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秦怨圉亡去,乃迎晋公子重耳于楚,而妻以故子圉妻。重耳初谢,后乃受。缪公益礼厚遇之。

圉抛弃秦国,秦国也决定抛弃他。秦穆公从楚国迎回逃亡在外的公子重耳,准备扶植他成为新的晋国国君。但接下来,穆公却做了一件可能会让各位觉得不可思议的事,他决定让被圉抛弃的那位秦国公主再嫁给重耳。

等等,各位此时可能觉得有点怪怪的,我们不妨来推算看看。圉是夷吾的儿子,重耳是夷吾的哥哥,所以圉是重耳的亲侄子。既然圉是重耳的亲侄子,那么圉的夫人当然就是重耳的侄媳了。啊,穆公居然要把重耳的侄媳嫁给他!这种事传出去,重耳还要做人吗?

如果你是重耳,此时此刻碰到秦国这样的要求,请问你会不会接受?

重耳的第一反应是敬谢不敏,绝不答应这样荒唐的提议。但重耳的臣子们却纷纷反对,劝他一定要接受。为什么呢?因为非接受不可啊!

各位不妨想想,重耳都知道的事,穆公会不知道吗?秦国又不是没有其他的公主,为什么穆公一定要这么做?

试问,重耳是第一个被秦国送回扶植的晋国国君吗?当然不是,前面不是还有一个过河拆桥、恩将仇报的夷吾吗?如果你是秦穆公,你会不提防着重蹈覆辙吗?怎么样才能避免这种事呢?

如果把这位公主嫁给重耳,那么重耳和圉间就有了夺妻之恨。中国人向来视杀父之仇和夺妻之恨为不共戴天之仇,这样一来重耳就没有了退路,一定得帮秦国杀掉圉才行。重耳杀了圉,就必然会引起拥护圉的晋国臣子们的疑惧,在这种情况下,重耳就只能更依赖秦国的帮助。这个办法,在后来的中国就叫“投名状”。

而且按《国语》的记载,秦穆公特别重视这位嫁给圉的公主,因为她才华出众。按秦穆公原本的打算,把这个女儿嫁给圉,将来她就是晋国王后,生下的外孙就会是晋国下一任的国君。还有什么人会比女儿跟外孙更亲秦国呢?但穆公没料到,圉居然会抛下他们不管就跑了。

而且从穆公迎接重耳这件事,就知道秦国接下来必然要进攻晋国。进攻晋国若能成功,这个女儿还是能够当上晋国国君的夫人,只是人选从圉变成重耳而已。

重耳不知道穆公的打算吗?他当然知道,问题是他有选择的余地吗?所以他的臣子子余就劝重耳说:“你今天要求人,不论人家提出什么要求,你能不答应吗?不答应的话,人家会为你出力吗?”另一位臣子子犯说得更直接:“你将来连圉的国家都要夺取,何况只是妻子?一切听秦国的就是了。”

于是重耳只好同意这桩婚事,穆公因此大喜。各位注意《史记》这里的用词,不是“厚遇之”,不是“礼厚遇之”,而是“益礼厚遇之”。你就可以看出,穆公因此对重耳已经完全放心,这就是“投名状”的好处。

二十四年春,秦使人告晋大臣,欲入重耳。晋许之,于是使人送重耳。二月,重耳立为晋君,是为文公。文公使人杀子圉,子圉是为怀公。

秦国在第二年就派兵把重耳送回晋国,重耳如愿当上了晋国国君,这就是鼎鼎大名列于春秋五霸的晋文公。根据《国语》记载,晋文公即位后第二天,就立刻把圉给杀了,圉也就是史书上的晋怀公。然后再把秦国公主迎接回来当正室夫人,穆公一石二鸟的计策,到此完全实现。

历史上有很多人都曾相信,当某个人是自己一手扶植起来的时候,那个人将来就一定会毫无保留地听自己的话。秦穆公对晋文公打的也是这个算盘,但事情真的会像秦穆公想的这样发展吗?

宋·李唐《晋文公复国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