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了几代之后,到了周厉王时,因为天子的倒行逆施,造成诸侯众叛亲离,周室出现了严重的内乱。国家内乱,外患多半随之而来,西戎立刻起兵反周。历史告诉我们,没有实力去维持的理想,终究只是空想。
周厉王无道,诸侯或叛之,西戎反王室,灭犬丘、大骆之族。周宣王即位,乃以秦仲为大夫,诛西戎,西戎杀秦仲。
当初周王为了维持和西戎间的和平,在面对申侯威胁时,只好乖乖退让。如今周室衰微,西戎立刻就发兵进攻。讽刺的是,最先被西戎消灭的就是那个“申骆重婚,西戎皆服”的大骆一族。存活下来的,反而是当年分出去的附庸非子一族。
周宣王
厉王的儿子宣王即位后,为了解决西戎的问题,立刻任命非子的后代秦仲为大夫。秦人几代努力了这么久,现在也只不过是个大夫。大夫的地位有多高呢?按西周的规矩,贵族由上到下可以分为天子、诸侯、大夫和士四个等级,大夫在封建等级中排倒数第二位,只比士高一级。从这里就可以知道,秦人此前虽然拥有自己的一小块土地,但是地位极低,连大夫都不是。
西周是个重视“礼”的时代,因此在当时担任大夫,需要有和身份相配的车马和礼乐器。《毛诗序》说“秦仲始大,有车马礼乐侍御之好焉”,正是说明此时秦人的统治者才开始进入文明社会。
如果不是因为嫡系的大骆一族被灭,其实非子一族的秦仲也不会有成为大夫的机会。升官晋爵固然是好事,但请各位在秦仲的“大夫”头衔前面加上“炮灰”两个字,秦人不过是“炮灰大夫”而已。为什么呢?因为天下的美差没有白捡的,周宣王任命秦仲为大夫的目的,就是要他率领秦人去进攻西戎。
问题是,西戎哪有那么好攻?结果秦仲就这样死在战场上,被西戎给杀了。
秦仲……有子五人,其长者曰庄公。周宣王乃召庄公昆弟五人,与兵七千人,使伐西戎,破之。
秦仲死了,留下了五个儿子。年纪最大的儿子叫庄公,周宣王就把庄公兄弟五人叫来,你猜猜宣王想做什么?是安慰他们,还是赏赐他们呢?都不是,是借兵给他们,命令他们再去伐西戎。
如前所述,秦人的祖先由于在商周更迭时赌错边,选择了帮助商纣,结果全族被流放到西边去当炮灰。他们经过了几百年的努力,希望取得周王的信任,可是到关键的时候,周王还是让他们到西边去当炮灰。为什么呢?因为周人心中,根本就不真正相信他们,更不在乎秦人的死活。
不管再怎么努力,不管再怎么讨好,都改变不了炮灰的命运。如果你是秦人,请问你该怎么办?
秦人的选择是,奋战!
遭遇了这样的境遇,世上有很多人想必都会灰心丧气,甚至自暴自弃。但秦人最了不起的地方,就在于他们永不放弃的奋斗精神。环境越艰难,秦人奋斗的意志就越坚强,这个氏族只能用“百折不挠”来形容。
秦人从头到尾都清楚,自己的命运不能仰赖任何人的恩赐,只能靠自己杀出一条路。而这一次他们上下奋战,最后终于把西戎给打败了。
于是复予秦仲后,及其先大骆地犬丘并有之,为西垂大夫。
因为他们赶走西戎,立下了大功,于是宣王“复予秦仲后,及其先大骆地犬丘并有之,为西垂大夫”。《史记》中的这段文字,透露了两个讯息:
第一,因为秦人先破西戎,所以宣王才愿意让他们继承秦仲的大夫爵位。换句话说,如果他们没有办法破西戎,那么这一族的下场会是如何?我说他们被周人当成炮灰看,半点没有冤枉人。
第二,表面上看来,周王不但把原有的土地还给了他们,还把大骆一族的土地也赐给了他们,真是王恩浩荡啊!但仔细一想,这些土地从何而来?不就是靠秦人自己血战,从西戎手中抢回来的吗?
秦人从不仰赖别人的恩赐,他们的命运只能靠自己的双手争取。
从历史上无数的事例来看,成功人物最重要的共同特质,就是“百折不挠”。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就随时有可能卷土重来。这样的氏族,这样的人,往往才是最可怕的。
秦人这次虽然成为“西垂大夫”,但请各位在封号前帮他们再加两个字。没错,他们仍然是“炮灰西垂大夫”。
一九八○年出土于山东滕州的“不其簋”,铭文记载了周宣王派虢季子白率军战胜猃狁,虢季子白在班师回朝后又命不其率兵追击败退的猃狁,再次取得胜利。现代学者通过考证,认为铭文中的不其就是秦庄公。倘若这样的结论可信(也有学者对此持反对意见),那么可以看出秦人如何在周人的要求下,不断与戎狄进行血战,以求得一席生存之地。
庄公……生子三人,其长男世父。世父曰:“戎杀我大父仲,我非杀戎王则不敢入邑。”遂将击戎,让其弟襄公。
庄公生了三个儿子,长男叫世父。按宗法,世父本来是法定的继承人,将来会继承父亲的爵位和土地。但这时世父却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
世父说:“我的祖父秦仲被西戎杀了,如果我不能杀了戎王为祖父报仇,我就终生再也不回秦邑。”所以世父就带领着军队去进攻西戎,而把继承人的位置让给弟弟襄公。
我希望各位借此好好看看,秦人的本性到底是什么?一个原本可以坐上族长宝座的人,宁可不要安享权力富贵,而选择了孤军杀进西戎报仇,这是血性多么强烈的一族!这又是多么可怕的一族!
当然,各位光读这一段,未必会产生和我一样的强烈感受。我们不妨拿时代相近的另一个人来做比较。在《史记•郑世家》中,记载了这么一段故事:
郑桓公友者,周厉王少子而宣王庶弟也。宣王立二十二年,友初封于郑。……幽王以为司徒。……为司徒一岁,幽王以褒后故,王室治多邪,诸侯或畔之。
郑桓公名叫姬友,是周厉王的小儿子,周宣王的弟弟,周幽王的叔父。宣王把他封在郑这个地方,使他拥有自己的领地成为诸侯。而幽王更任命他为司徒,司徒仅次于三公,是周的“三有司”之一,可以说是位高权重。这个人在当了一年司徒之后,发现幽王因为宠信褒姒,政治倒行逆施,诸侯纷纷背叛王室。
如果你是郑桓公,面对这样的局势,请问你该怎么办?
身为血缘最近的王室宗亲,身为天下有数的诸侯,身为位高权重的大臣,在国和家都处于风雨飘摇的危殆之时,你该怎么办?
于是桓公问太史伯曰:“王室多故,予安逃死乎?”
郑桓公跑去问太史:“王室的祸患事故这么多,我要逃到哪里才能免于一死?”
秦人的子孙在最困苦最艰难的时候,仍然不忘记雪耻,要用血性去跟他的敌人拼斗到最后一刻。周人的子孙安享荣华富贵数百年,到国家有危难的时候,所想的第一件事不是如何匡扶国家,而是要逃到哪里去才能使自己免于一死!
如果只是拿世父和桓公两个人相比,或许会觉得桓公实在比世父聪明。但如果秦人和周人个个皆是如此,各位不用占卜,也可以看出这两族未来的命运。
谁将兴?谁将衰?谁将成?谁将败?太史公说读历史是为了“稽其兴坏成败之理”,为什么秦国必能崛起,为什么西周必然衰亡,各位从这里就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更讽刺的是,那个一心拼命的世父最后没死,在一次战败被俘后,又被戎人放回秦国。而那个一心想逃跑的郑桓公姬友,后来却在西戎、犬戎入侵王畿时措手不及,结果被杀掉了。拼命的未必会死,想逃的却先死了,历史有时就是这么讽刺。
从历史来看,决定人生成败的不过就是两样东西,第一是运气,第二是自我要求。什么是运气?往大的方面来说,生在什么时代是运气,生在什么国家是运气,生在什么家庭还是运气。往小的方面来说,有时即使是早上出门决定往左边走或右边走,后来你的人生可能就完全不一样,因为某个方向可能遇到一个你从来没有想象过的人,或碰到一件你从来没有想象过的好事。甚至有时你早出门或晚出门五分钟,你就可能因此而接到或错过一个电话,就可能改变你的一生。运气对每个人的人生来说,就是这么重要。
当然,各位可能会问,既然运气这么重要,我为什么还要努力呢?这是因为运气不可测,世上没有人能控制运气,我们所能控制的只有“自我要求”。什么是“自我要求”呢?就是你真心希望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注意,是“真心”希望,不是做白日梦时想想而已。必须要真的不断奋斗,努力准备,让自己具备足够的条件。等到条件具备之后,就等待机会的来临,然后紧紧地抓住它。
秦人就是这样一个氏族,他们奋战不懈,不断地在等待改变命运的机会。即使在他们全族到了沦为炮灰的最悲惨时刻,他们也没有灰心丧气,仍然在不断努力。而接下来,秦人即将迎来一次千载难逢的良机。
(襄公)七年春,周幽王用褒姒废太子,立褒姒子为适,数欺诸侯,诸侯叛之。西戎犬戎与申侯伐周,杀幽王郦山下。
西周末年,周幽王宠信褒姒,希望立褒姒为王后,同时立褒姒的儿子伯服为太子。问题是,幽王本来已经有王后和太子了,他的王后是申侯的女儿,太子名叫宜臼。为了立伯服为太子,幽王毅然废掉原来的王后和太子,这又是一次自坏宗法的行为。
但宜臼不甘心被废,于是他请外祖父申侯帮忙。各位是否觉得这个情节似曾相识?不过这次申侯没有拿西戎来要挟幽王,因为他直接勾结西戎、犬戎一起进攻,结果把幽王、伯服还有那个来不及跑掉的郑桓公都给杀掉了,西戎、犬戎还占领了位于今天陕西中部的西周京畿之地。于是宜臼即位成为平王后,只好将周室东迁到洛邑。这就是各位过去念历史时所熟知的,从西周到东周的巨大变局。
但是各位以前的历史课本,恐怕并没有清楚地说明一个问题。为什么周室不过迁个都城,天下诸侯就会从此分崩离析?周天子的权威就会从此荡然无存?
原因很简单,还是因为宗法。在西周时代,要维持天下封建秩序的稳定,最重要的就是宗法,而宗法的核心就是嫡庶。按照宗法,宜臼是嫡长子,即使是周天子也不应该废嫡立庶。就维护宗法的这一点来说,幽王当然是错的,宜臼才是正统的继承人。
但问题在于,太子宜臼面对父王的败坏宗法,他的解决办法居然是勾结外族,让外族来杀害自己的父亲和弟弟!这样一个害死父亲和弟弟的人,又怎么配当天下的共主!
可能有人会说,勾结西戎、犬戎的是申侯,又不是宜臼,怎能算在他头上?但别人杀了你的父亲和弟弟,你不但不为他们报仇,反而被杀父仇人拥立为王,说你不是共谋,又有谁相信呢?
所以天下的诸侯,在这一刻陷入了两难的困境。你不拥护平王,就是不拥护宗法嫡庶秩序。你拥护平王,就是拥护一个勾结外族弑父的不孝子。那么请问你该怎么办?
既不能对抗,又不愿拥护,诸侯更深深不齿这位新王,因此只有对天子视若无睹。这就是到了东周以后,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封建秩序逐渐崩溃,局势再也不可挽回的关键。
其实当时还有人做出了第三种选择,就是另立新王。根据《竹书纪年》的记载,当时有诸侯拥立了另一位王子余臣为王,但后来就被一力拥戴宜臼的晋文侯给杀了。各位可以看看,平王登基后,没有发动拥戴自己的诸侯去讨伐西戎、犬戎来为幽王报仇,他的同伙反而是先对付自己人。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心中清楚,真正能威胁王位的究竟是谁!
虽然天下诸侯对平王极为不齿,但也有几个不要脸的国家,为了自己的利益来拥护这位不义的周王。哪些国家呢?前面说过想逃跑的郑桓公的郑国是一个,杀掉王子余臣的晋国是一个,《国语•周语》中就说:“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可见他们确实出了大力。
而除了晋、郑之外,还有一个氏族紧紧地抓住了这次良机,那就是秦人。
而秦襄公将兵救周,战甚力,有功。周避犬戎难,东徙洛邑,襄公以兵送周平王。平王封襄公为诸侯,赐之岐以西之地。
秦襄公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良机,立刻出兵拥戴周平王。平王为了酬谢他的大功,于是将岐以西的土地封赏给秦人,让秦襄公成为诸侯。从附庸、大夫、西垂大夫到诸侯,秦人一共奋斗了两百多年,付出了无数的艰辛,到这一刻才终于拥有自己的国家,拿回了他们在商朝原有的地位,真是可喜可贺。
但依照前面的惯例,请各位在秦人的“诸侯”前面再加两个字。再加哪两个字呢?没错,就是“炮灰诸侯”。为什么呢?秦人可以建国,但土地在哪里?平王赐给他们的是“岐以西之地”,而那些土地现在全在犬戎跟西戎的手里。
(平王)曰:“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与誓,封爵之。襄公于是始国,与诸侯通使聘享之礼,……祠上帝西。
所以周平王开的根本是一张空头支票,平王跟秦襄公说“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言下之意就是你的土地自己去拿,如果攻克不了戎人,你就没有那些土地。
为什么平王这么做?原因很简单,因为在周人心中,秦人始终是炮灰。把秦国留在那里跟西戎、犬戎斗,如果能打败西戎、犬戎,秦国就替周人除去外患;如果被西戎、犬戎打败了,秦国灭亡了,周人也没什么好损失的。
但事情总有两面,就看你怎么看。对周人来说,炮灰诸侯就是“炮灰”;但对秦人来说,炮灰诸侯仍是“诸侯”。秦人心愿得偿,终于成为诸侯,他们立刻迫不及待地和其他国家发展外交关系。因为秦人相信,只要有自己的国家,就有无穷的希望。
在《秦始皇:诈与力的极致》中我曾说过,看一个人的本性要看两端。也就是在成功之后,他第一件事会做什么?以及绝望的时候,他又会做什么?那么在这里,请各位合上书,好好想一想:
如果你是秦襄公,在秦人终于有了自己的国家,并获得列国承认之后,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秦襄公做的第一件事,在当时极为惊世骇俗,他居然在西祭祀上帝。
各位大概会觉得奇怪,为什么祭祀上帝会惊世骇俗?因为在西周,什么地位的人祭祀什么神祇有严格的规定,绝对不可以违反,否则就是“僭越”。依当时的礼制,只有天子可以祭祀上帝,诸侯只能祭祀境内山川之神。而秦襄公不过是一个新立国的小诸侯,他竟然就敢冒犯天子的权威,自行祭祀上帝!
秦襄公这样的行为,被后人斥责为“僭端见矣”,也就是从此看出秦人有僭越之心。这话讲得对不对?讲得很对,但还不够。我们应该接着再问,秦襄公为什么要甘冒天下之大不韪这么做?
天下没有人敢说,自己的话百分之百正确,当然我也不例外。特别是在上古史的范畴中,总是存在各种各样的说法,往往因为证据的不足,谁也驳不倒谁。我也只能从各种说法中,找一个比较合理的来进行叙述。虽不敢说一定正确,但可以向各位保证,我写的东西必有根据。不过偶尔我也会有一些看法,并没有史料上的根据,只是个人的推想,这时我就会在书中写“以下是我个人的意见”,只是给大家做个参考。
以下是我个人的意见。
为什么秦襄公要像天子一样祭祀上帝?因为秦人的先祖,自从商朝末年因为战败,被流放到西方来抵御戎狄开始,到现在已经两百多年了。他们一路奋战,从纯粹炮灰,变成炮灰附庸、炮灰大夫、炮灰西垂大夫,到现在的炮灰诸侯,足足忍受了两百多年的苦难,才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国家。在这一刻秦襄公正是要对天立誓,秦国再也不要让别人来决定自己的命运,从现在开始秦人的命运只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终有一天,秦国要成为天下的主人!
如何证明这一点呢?在本书的最后一章,我将再给各位一个证据。
秦人在建国的那一刻,居然就敢怀抱着并吞天下的野心,这样的国家该有多么可怕!太史公对此下了这样一个结语:
君子惧焉!
君子见一叶落便知萧瑟之秋天终将到来,履霜就可明白寒冬之坚冰必会出现。看到秦人这样宁为玉碎的血性,这样勇武善战的本事,这样百折不挠的毅力,还有这样可惧可怖的野心,史学家在此刻就已经明白,这个天下终将因秦国的崛起,而陷入一场血与火的风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