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20年代,日本爆发了四次危机,分别是1920年的战后危机、关东大地震、1927年的金融危机以及恢复金本位制。
1918年“一战”结束,日本虽然是战胜国,但自身的工业能力很弱,欧美国家的工业水平逐渐恢复,之前日本大量出口货物到美国的局面发生大逆转,日货节节败给欧美货,导致了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雪上加霜的是,1923年,关东大地震发生,东京和横滨的建筑大部分被毁坏,财产损失超过了65亿日元。地震之后,日本政府向美、英等国家借了9亿美元,靠着借来的钱和战争中捞取的储备向各大受灾的财阀发放了13亿日元的救济贷款,不过,最终享受到这一福利的不是受灾财阀,而是铃木商店、久原商社等投资失败的企业。这些经营不善的企业以受灾的名义领救助金来渡过难关,把自己的损失转嫁给了整个国家。
在经济危机中,很多公司把设备和商品抵押给其他公司,却无力偿还债务,导致A公司拖欠B公司债务、B公司又拖欠C公司的恶性循环,社会动荡不安。这时民众又听到银行可能会破产的谣言,全都排队去银行提取现金,而银行的存款根本不够,一大批银行跟着破产。金融危机就这样爆发了。
日本政府这时只能强行整顿,提高银行的最低资本限额,导致日本全国银行总数在3年内少了将近一半,很多大银行吞并了中小银行。这场风暴的最终胜利者有三井、三菱、安田、第一劝银等五大银行,这五大银行的存款合计占全国的1/3还多。
“一战”后,日本内阁的目标之一就是恢复金本位制,也就是以黄金为基准货币。因为要想进行对外贸易,必须拥有稳定的国际货币体制。但这一决策由于一连串的经济危机而推迟,直到1929年“大萧条”爆发后才准备就绪。恢复金本位制之后,日本的国际收支是平衡了,但大部分国民被迫为此承受痛苦。财阀系银行借这个机会大搞美元投机、黄金投机,从而狠狠赚了一笔。之后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揭露和打击财阀的风潮,财阀被推到了社会的对立面。
与财阀地位转变有关的另一个问题是日本民众是否支持战争的问题。日本现代史学家江口圭一认为,“二战”前,日本军部通过退伍军人展开宣传,靠伪装的开战真相煽动民众,让他们相信战争能让日本从“大萧条”中解脱出来。由此可见,一连串的经济危机和收入的两极分化是使民众的战争意识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