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栽了一个跟头

1973年10月6日至26日,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埃及、叙利亚因为领土问题与以色列爆发战争。日本一开始预测以色列军队不出一个星期就能获胜,所以对日本不会有什么影响,没想到事态十分严重。随着战争时间拉长,阿拉伯国家开始把石油当作武器使用,并且发表声明,将减产5%,并提高石油价格,对友好国家保证石油供给,对敌对国家比如美国和荷兰则停止出口。这里的“友好国家”指的是对阿拉伯国家提供军事援助的英国、法国、西班牙、奥地利和非洲国家,日本不在其列。

石油危机一爆发,石油价格在一年内就提高到每桶近12美元,足足涨了4倍,这对许多国家都造成了一次经济冲击。日本是能源进口大国,石油进口占进口总数的75%,中东石油又占石油进口总数的60%,可以想见这场战争给遥远的日本带来了多大的损失。当时,不管是政府还是商人,都抱着不管价格多高也要保证数量的想法,有一些企业负责人,马不停蹄地奔走在石油公司之间,乞求保证石油供给,有的公司甚至愿意以每桶20美元的价格与产油国签订合同。同时,为了保证石油数量,日本政府拼命展开外交活动,想方设法往“友好国家”堆儿里挤。

当时的首相三木武夫作为特使走访阿拉伯国家,再三承认阿拉伯的正义事业,1973年12月,阿拉伯国家就把日本列入了“友好国家”的名单中。但这并不意味着日本可以松一口气,虽然石油数量得到保证,但价格还是问题。

这个时候,日本老百姓都知道经济处在危机中,但谁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任何传言都可能会造成恐慌。1973年11月在大阪发生的“手纸骚动”就是第一起:

某超市像平时一样向家庭主妇分发折价商品的广告宣传单,其中也有手纸。见到这个广告的主妇们开始去超市门口排队,在超市10点钟开始营业前,竟然排了200多人。怎么会有这么多人呢?因为社会氛围非常不安,很多人看见哪里有人排队,即使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也会跟着一起排。超市一开门,主妇们就疯狂地购买手纸,一小时内就把柜台和仓库里的货买光了。接下来,这一热潮扩散到全国,家家都在忙着抢购和囤积,手纸的零售价格很快翻倍,有的地方甚至涨了三四倍。“手纸骚动”一直持续了一个多月才得以平息。不过,人们心中的短缺恐慌丝毫未减,洗涤剂、砂糖、盐、酱油……这些生活用品也被抢购一空,每个人都觉得现在不买以后一定会涨价。

老百姓的不安还蔓延到了提取存款上,同年12月,爱知县的一个小镇发生了一场“提款骚动”。骚动起源是一个女高中生随口说了一句“信用机构作为就业场所,是不太理想的”,这句话被添油加醋,变成了“信用机构非常危险”,在小镇里迅速传播开,两天内有5000人次把存款取光,金额超过14亿日元。尽管政府一再解释这是谣传,然而风波也没有平息。

在商品短缺的恐慌中,老百姓的不安和不满都指向了企业,怀疑企业趁机囤积,等着涨价。这个时候,又发生了“大手批发店”事件。

当时,几位主妇发现自己家附近的一个批发店仓库里洗涤剂堆积如山,怀疑是故意囤积,立即通报给新闻机构。实际上这是正常的库存,但由于调查的差错,导致批发店被认定为“惜售”。于是这家倒霉的批发店成了百姓发泄对企业不满的牺牲品。从此,厂家和批发店都非常留心库存,即使是正常库存也心有余悸。厂家只要有产品出厂,就会立刻送到批发商处,批发商再立刻送往零售店,哪个环节都不敢拖延,这个时期的商品流通速度比从前快了三四倍。

不过民众对企业批判的终极目标还是石油公司。这一边,老百姓被商品短缺和物价上涨搞得焦头烂额,另一边,石油公司就把石油价格上涨的部分转移到了石油制品上。尤其是在1974年以后,老百姓的商品短缺恐慌渐渐平息,日本经济最大的问题就是石油价格过高。

为了安抚民心,政府降低了民用油的价格,提高了工业油的价格。但这一做法完全无视石油公司的利益,使整个石油界都陷入了亏损当中。更重要的是,这次调整造成了民用油和工业油完全失衡的价格体系。日本的工业油消费占石油总消费的六成,所以此举对日本经济产生了很大影响。

因为石油危机,日本经济在1973和1974两年里发生了巨大混乱,物价平均上涨了20%。而石油价格暴涨,进口费用大增,日本的国际收入发生恶化。仅1974年上半年,日本的亏损就有57亿美元之多。这也是日本在战后经济复苏过程中一个漫长的萧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