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幸之助在美国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考察,美国这个无拘无束的国家给了他很大冲击。在那里,所有的人都充满自信,即使是地位较低的出租车司机也一点儿不为自己的职业自卑。美国的繁荣富裕程度更是让他吃惊,在别的国家很少见的家用电器,在美国差不多全都普及了。到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的电视机就卖出去700万台,收音机卖了1亿台。
松下幸之助认为美国富裕的原因,一是确保效率,二是确保利益。美国一家只有350名员工的收音机工厂,每个月能生产15万台产品,这种效率让日本望尘莫及。另外,美国工厂不能损害员工利益过苦日子,而是多产多销,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美国公司的专业化也让松下幸之助大开眼界,大多数企业都只生产一种或几种产品,甚至只生产一种产品的几种零件,每个员工的工作都分得清清楚楚。这样一来,不管是人力、财力还是设备都集中在某一方面,效率自然高很多。十几年后,松下公司在纽约开的第一家店铺就采取了美国这种模式。店里只有十几名员工,但有业务联系的零售店将近3000个。送货交给送货公司,收款交给收款公司,广告交给广告公司……
在美国,松下幸之助还注意到一件让他困惑的事情:同样是电视机,里面的零件也都差不多,但有的牌子却要比其他牌子贵好几倍,这是为什么呢?最后他发现,原因在于设计。美国人跟日本人完全不一样,更愿意为设计掏腰包。松下幸之助看准了这一点,回到日本后就成立了设计部。
在美国的公司,经理的工资是普通员工的50多倍,但在日本只有15倍。松下幸之助认为只有有收入差距,不管人在高位还是低位,才会更有干劲。总之,在美国,松下幸之助随时都会遇到新鲜的事情和观念,获得了许多启发。但是,他也并不认为美国的一切就都是好的。他认为,日本应该向美国学习七分,美国也应该向日本学习三分。
离开美国,松下幸之助又开始了为期两个月的欧洲考察,他首先选择的就是荷兰,因为那里有飞利浦公司。虽然美国有不少可以合作的工厂,但他还是想比较一下,看看谁更合适。
在荷兰,松下幸之助发现了一个经济繁荣的原因:荷兰人AA制的意识很强。比如在吃饭时,日本人就算心里想AA,嘴上也会说“我来吧”。但荷兰人不是,他们凡事都计算得非常清楚,所以在做生意时,在数字上一点儿都不含糊。在荷兰时,有人送给松下幸之助一块手表,这块表是有300年历史的古董了,到现在还能走针,实在让他很惊讶。松下幸之助对荷兰这个面积不大、经济却高度发达的国家更加感兴趣了,最后自然是马上拍板决定合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