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统计局靠不住
当吴三桂把全国这只盘子全掀起来的时候,战争已经接近了尾声。
当康熙坐在这口鼎沸的油锅上的时候,锅灶下的薪柴已经烧尽。
啥意思呢?
这个事……还让大清的豫亲王多铎来告诉你吧。
话说多铎未翘辫子之时,率剿匪小分队进入南京,消灭了南明弘光伪政权,缴获了大批的战利品。等到清点这些战利品的时候,多铎哭了。
他哭什么呢?
多铎发现,在他的战利品中,有一桩可怕的物事,此物事称之为“黄册”,计有170万本之多,总重量超过4,000,000公斤。当时多铎如临大敌,绕着这座小山转了两个圈子,伸手把刚刚投降的南明户部尚书钱谦益叫过来:老钱,这是啥玩意儿啊?
这个……钱谦益上前翻了一下,报告道:这个是大明户部统计局的统计报表。
统计报表?当时多铎愣住了:你们明朝……就有统计局了吗?
有。钱谦益肯定地告诉多铎:明朝的人口统计制度,还是由太祖制订的,很严厉的,老百姓敢虚报瞒报,一律充军。
多铎点头:嗯,统计局的同志们很负责任嘛,现在你们的人口统计到了哪一年了?
等我看一看……钱谦益捧起一本黄册,看了看:崇祯二十四年。
不错,已经统计到了崇祯二十四……多铎突然醒悟:哪一年?
钱谦益满脸苦瓜相,看着多铎,不吭声。
多铎道:老钱,你丫一个破大明,今年就已经散板完蛋了,这才不过是崇祯十七年。可你们统计局的真狠,居然连后七年的数据都已经统计出来了……
钱谦益哭了:老多,统计局的工作……虽说撒谎冒泡、瞎话连篇,但还是要正面肯定的嘛,至少前些年的数据统计,还是靠谱的……
那么大明统计局同志们的工作,到底有多靠谱呢?
有一本书,叫《1368—1953年中国人口研究》,乃何炳棣教授所著。该教授推翻了史学上的“中国人口直到清朝才过亿”的说法,依据明朝的统计数据得出结论,早在明朝,人口峰值就已经接近了二亿。
这个意思是说,当李自成崛起草莽,流寇四方的时候,那时候大明人口差不多有两个亿。
那么,等到吴三桂继承李自成的遗志,再接再厉地开闹之时,中国的人口还有多少呢?
这个不清楚。
但是有一个数字却是能够说明问题。当三藩战乱平息,中国经济进入高增长的时候,增长到了康熙三十九年,人口终于恢复到了1.5个亿。
照这么推算的话,当吴三桂开闹的时候,中国的人口数目,差不多也就是一个亿。
也就是说,中国起码有一半的人,被李自成和张献忠给砍了。
大灾大乱,人口减半。
人口减半,这就意味着中国当时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已经全部“就业”了,整个社会呈现的是地广人稀,人民群众急于安居乐业的欣欣向荣景象。
吴三桂偏要挑这时候闹事,这岂不是找抽?
而康熙之所以要干掉吴三桂,就是因为他知道这时候的人心所向。倘若吴三桂再年轻上一二十岁的话,凭他的威望与实力,也未必不能够成鱼翻身,放翻康熙。奈何吴三桂年轻时候就没琢磨过这事,现在被刀子架到脖子上,狗急跳墙,拼死一搏,最多不过是把康熙扔到了沸腾的油锅里。
现在,康熙的任务是:他必须要在吴三桂的死命一搏之前顶住,别被炸熟。
只要他顶住,顶到吴三桂蒙主宠召、驾鹤西游的时候,他就赢了。
顶住啊,康熙!
2.物极必反
却说王辅臣被莫洛逼反,却激怒了一个人。
是谁呢?
甘肃提督张勇。
说起张勇这个人,他和王辅臣本是铁哥们儿,都是由吴三桂一手培养起来的梯队干部。因为成绩突出,表现优秀,所以和王辅臣一道来镇守甘凉。前者,有汪士荣携了吴三桂的密信前来,命令两人立即起兵响应,却被王辅臣翻了老面皮,一根索子捆了,送到了康熙处砍头。这件事让张勇大为光火,破口大骂王辅臣曰:日你亲娘,你个王辅臣真不是个东西!
王辅臣当时诧异地问:老张,你丫凭什么骂我?
张勇骂道:日你娘老王,那汪士荣是带了两封信来的,一封给你,一封给我。你既然绑了他送往京城,就应该告诉我一声。可你这么个搞法,这不是摆明了是说我和汪士荣合谋反叛吗?
这个……王辅臣道:人我已经送往京师了,怎么着,你不服是不是?你不服就去北京城再把人劫回来的,小样的,谅你也没这个胆!
你……你个王八蛋王辅臣!张勇差点没活活气死。
书中暗表,这时候的张勇,已经起了反心。为什么呢?因为他无法忍受王辅臣的辱弄。最要命的是,王辅臣把汪士荣带来的信给康熙送去,就算是他张勇再无反心,康熙也会疑心他的。
所以这一对好兄弟,从此就成了死生冤家,这一辈子,不打个头破血流、家破人亡,那是决计不肯罢休的。
如果王辅臣不反,那张勇铁定是要反的——因为这两人已经不可能尿到一个壶里去。
但是王辅臣却突然反了。
可想而知,这事给了张勇多么大的刺激!
当时张勇就想:好你个王辅臣,人也是你,鬼也是你。假充忠君诬我为贼的是你,撕破脸皮真正做贼的,还是你!像这样两面三刀、口是心非、阳奉阴违、当面称兄弟背后插刀子的歹毒小人,那是决计不可以靠近的。
于是张勇义无反顾地站到了王辅臣的对立面,因为他不敢和王辅臣站在一起。
除了张勇之外,同为吴三桂昔日部将的总兵孙思克、西宁总兵官王进宝,他们和张勇关系不错,不忿王辅臣如此玩弄张勇,也和张勇站在了一起。
除了这哥仨儿,还有一个宁夏总兵官陈福未叛。
突然之间发现这哥四个,康熙两眼一亮,犹如黑暗之中看到了光明,忍不住流下了热泪,曰:谢天谢地,这一次朕手里总算也有几个人了!
话音未落,宁夏城中突然火起,王辅臣派出的一支敌后武工队杀入城中,不由分说,逮到宁夏总兵陈福,咔嚓一声,把他的脑袋砍了下来。
陈福被杀,康熙趁此良机,急忙将西宁总兵官王进宝升到陈福的位置上了,出任映西提督。这样一来,就又空出了一个西宁总兵的位子。
于是康熙从谏如流,曰:张勇张爱卿,你有没有合适的人才,给朕推荐一下?
有。张勇就推荐了自家兄弟赵良栋。
由是,张勇、王进宝与赵良栋这河西三汉将,又称河西三套马车,隆重登上历史的舞台。
有句话叫“物极必反“。
什么叫物极必反?
王辅臣响应吴三桂,一下子将康熙挤入了历史的死角,这个就叫物极,也是康熙没咒念了的意思。
可正是因为王辅臣本人与张勇之间的■龁,结果他的反叛,反倒把张勇等人挤到了康熙的身边,让康熙绝处逢生,这个就叫必反。
3.打一场现代化的高科技战争
到了康熙十三年底,21岁的青年康熙和64岁的老头吴三桂,在中国的三个战场上同时打了起来。
左翼东部战场,由小耿耿精忠负责,以福建、浙江和江西和康熙大闹。
右翼西部战场,由王辅臣负责,以甘肃、陕西为战场。
正面的中部战场,位于全国的中心湖北,由吴三桂亲自带队,其主力人马不少于二十万人,另有联军“猓猓”兵三千,云、贵之间的苗族兄弟和壮族兄弟都跑来替吴三桂助战,此外还有大象五十只,总之是杀气腾腾。正所谓黑云压城城欲摧,北京城中的大小官吏们,无不是惶惶不可终日。
这其中,最害怕的就是兵部的官员们了。
每天天一亮,康熙就来到兵部,召集官员们开会,说:逆贼吴三桂心若虺蛇,行同枭獍,负恩谋叛,倡乱害民。你们这些当领导的,就不知道想想办法,快把这个坏老头干掉?
晨会完了,就是午会。在午会上,康熙发言指出:吴三桂反复乱常,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为一时之叛首,实万世之罪魁。行即悬首藁街,以泄神人之愤……你们这些白吃饭的官员们,就不说快点把他给朕干掉?
午会结束,就是晚会。在晚会上,康熙痛斥吴三桂:吴三桂以枭獍之资,怀狙诈之计,阴图不轨,自启衅端……煽惑奸宄,荼毒生灵,极恶穷凶,神人共愤!你们这些白吃饭的家伙。为什么不快一点把吴三桂给朕捉来,让朕将他碎尸万段?
总之,康熙一天到晚都在催促兵部,快点将吴三桂拿下。
可兵部哪有这本事?
正在为难之际,突然之间耳边一声大喝:信耶稣,得永生,你丫忏悔吧!
众人大骇,急速钻入桌底,探头出来一看,却原来是康熙的洋哥们儿,欧洲传教士南怀仁。这厮每天在朝廷上到处乱蹿,恃仗着自己和康熙关系铁,逮住人就强迫人家信耶稣。大学士明珠悻悻地从桌子底下钻出来,骂道:老南,你这个进化不彻底的原始人,满身的猴毛还没褪尽……人吓人,会吓死人的,你知道不知道?
南怀仁充满激情地道:主啊,饶恕这些可怜的羔羊吧!
明珠道:老南,我问你个事儿,你丫漂洋过海……嗯,我是说,你们西夷,有没有什么厉害的法术,能够把吴三桂那老头,砰的一家伙,给灭掉?
南怀仁笑道:有。当然有。
明珠大喜:快说。是何法术?
南怀仁道:大炮!
大炮?明珠眨了眨眼,已经飞奔了出去:陛下,陛下,臣有个好主意,你看咱们立即发展科学技术,跟吴三桂打一场现代化的战争如何?
康熙道:科学技术这东西,是个好东西。不过呢,这东西朕一个人玩玩就行了,别让老百姓跟着瞎掺和了,老百姓就是给朕打义工的……再者说了,吴三桂这已经打到了长江边上,你才想起来发展科学技术,是不是迟了点呢?
不迟,不迟。明珠建议道:依臣所奏,咱们这么一个搞法:先派由干部家属组成的公费采购团,去澳门聘请洋鬼子的工程技术人员,同时购买十几尊现成的西洋火炮。然后呢,再分别在扬州和河南,开办两个大大的制造厂,咱们自主研制,自主开发,自主生产,百分之百国产化,陛下你看咋样?
康熙说:……你这个主意,朕琢磨还行。要不咱们就试一试吧!
是日也,河南、扬州两家制造厂正式挂牌开业,鞭炮声震耳欲聋,响彻云霄,结果不幸被吴三桂的女婿夏国相听到了。
夏国相曰:我们的战士,要时刻做好准备,打一场现代化的信息战争。
说完这句话,夏国相就留了部将镇守长沙,自己带着大军,浩浩荡荡地向着扬州奔来,要接管扬州制造厂。行至途中,正遇清军安亲王岳乐统兵前来,二十门大炮,炮口上扎着红绸彩花,森森的炮口正对准夏国相:
夏国相,你有种就钻炮筒里试一试!
4.泥溪夜战
话说这许多年来,夏国相在吴军中的地位稳步上升,已经晋级到了中央委员的级别,手下尽多百战骁将。有一位总兵高大节,游击作风端的严重,此人惯爱声东击西,以少击多,打仗的时候最喜以小股游击队,干掉敌人的主力人马。此番见安亲王岳乐架着大炮来到,高大节大喜,曰:老夏,我有一个好主意。你看现在战火纷飞,水陆道路不通,那个清军岳乐弄了好多的人扛着大炮往前跑,那一天得吃多少粮食?依我之意,莫不如我们立即放弃南昌,引诱清军入城,然后咱们再从外边一围,饿不死清兵才怪!
夏国相大喜,曰:好,咱们就这么干。
于是夏国相急速退军,放弃了南昌。岳乐一见大喜,扛着大炮就奔南昌来了。还没到地方,又有一个简亲王喇布,这厮原本兵驻九江,突然发现南昌空虚,早已抢先一步,冲进了南昌,并立即给康熙写信:启奏陛下,臣费了老鼻子力气了,终于收复南昌……
正写着信,岳乐气冲冲地来了,骂道:喇布,你脑子进水了吗?你兵在九江,与我互成救应之势,就可以扼制住夏国相。可你倒好,突然也跑南昌来了。你现在看看城外,夏国相的游击队到处乱窜。好好的一盘活棋被你搞死了,咱们现在能不能活着出南昌,都是两可之事,你还在这里邀功请赏呢!
喇布听了道:……搁你的意思,让我再回九江?
岳乐道:算了,你就留在南昌城等死吧,我自己率人回攻九江。
于是岳乐抬了大炮出城,急匆匆向前赶路。走到了螺子山,此山左扼山岭,右阻溪河,地势极险。岳乐正在惊心不动之际,突听一声号炮,一支伏兵杀出,却是高大节将自己的部队化整为零,由部将李雄飞率领的千把来号人。
就见李雄飞骑在马上,大喊大叫道:岳乐,快点把炮放下,饶你不死!
岳乐上前看了看,说:这么几个人就敢出来闹事?左右,与我移炮向前。
大炮轰隆隆地推了出来,李雄飞见此情形,大笑道:岳乐,你快点开炮,老子回去睡觉了!
游击队哗啦一声撤退了,岳乐犯了愁,说:这破炮,好生的笨重!你好不容易搬过来,可人家说不定已经绕到你后面去了,这时候你即使是再想掉转炮口,也来不及了,咋办呢?
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大家扛着这二十门重炮,点起火把,午夜狂奔,运气好的话,跑到天亮,说不定会逃离险境。
于是清军扛起重炮,点起火把,在荒山野岭里深一脚浅一脚的暴走起来。正暴走之间,黑暗中突听号炮响起,就听弓弦之声不绝于耳,利箭破空之声嗖嗖响起,清军的队伍里发出了凄惨的叫声,被射得满地乱爬。
这黑灯瞎火的,根本不知道伏兵在什么地方,更不知道对方有多少人。岳乐咬了牙,逼迫士兵不理会伏兵袭击,闭着眼睛继续暴走。
正走之间,前面又是一声号炮,突然之间火把无数,遮蔽星野,只见夏国相的部将吴用华手持大刀,拦在前方:岳乐,你丫到处乱跑什么?快点下马叫爷爷!
这时候岳乐环顾左右,发现手下的士兵不是屁股上插着摇摇晃晃的翎箭,就是脑壳上淌着血,那二十门重炮早就丢在了不知什么地方。当下岳乐道:大家好,大家不要看着我……我的意思是说,你们自己的刀够不够快?要是足够快的话,咱们各人抹各人的脖子,别让人家费事了,行不?
岳乐身边的人面面相觑,说道:这个抹脖子嘛,我倒觉得不急。你看这溪水根本就不深,莫不如咱们立即渡溪而走,也未必不是一条活路。
岳乐大喜,曰:那咱们就不理他们。大家快点把裤子脱下来,装泥土进去,然后填塞溪水……
于是清军纷纷脱下裤子,扎住裤腿当麻袋,往里边装泥土,往溪水里边丢。这工夫,夏国相手下的三员大将,当先的是韩大任,后面追上来的是李雄飞,前面冲过来的是吴用华,哥仨抡起大刀,噼里啪啦只管照着清军狂砍。而清军这时候也铁了心,你爱砍不砍,还手是决计不肯的,只管匆忙地往裤子里装泥土……
说起这一夜的混战,高大节这边的游击队,满打满算也只不过三千人,与清军的人数比例,大概是一比十,也就是说清军大概有三万人马左右。奈何此时深更半夜,游击队是以有心算无心,清军连还手的心思都没有,一任游击队横切竖砍,生生地被砍了两万来人。
岳乐还剩下一万来人,冲过溪河,头也不回地战略转移了。
5.渡江战役
夏国相派出的三支游击队,李雄飞、韩大任和吴用华三人狂砍了一夜清军,然后兴冲冲地回来报到。
高大节说:泥溪之战,吴用华最辛苦,排在首功,韩大任最轻松,排在最后。
此言一出,韩大任登时就火了,出来跟大家说:有这么办事的吗?你们说说有这么办事的吗?我狂砍了一夜的清兵,砍得手臂都脱臼了,却连个首功也没混上,高大节你欺负人……我去找我舅舅说理去。
韩大任的舅舅又是谁呢?
就是那位唱山歌的胡国柱。
韩大任去了长沙。找到胡国柱:舅舅,高大节欺负我……
胡国柱就说:孩子,别人欺负你,咱们不怕。咱们把他高大节撤职,让你来玩就是了。
于是使者到达军中,命令高大节立即交出兵权。
当时高大节很是惊讶,解释说:现在泥溪之战刚刚结束,岳乐逃到了鄱阳湖,正要乘勇追击……
使者打断了他的话:你追个头追,也不撒泡尿照照你自己是个什么玩意儿!人家韩将军是胡驸马的外甥,追不追都是人家的事儿,你跟着瞎搅和什么?
高大节无奈,只好交出兵权,打包走人。
那边夏国相却不知道高大节已经被撤职了,还在不停地派人送信:快快快,老高,你直取九江,我奔鄙阳湖,咱们把江南的清军一勺烩了……
高大节被催得没办法,只好写封信给夏国相:老夏,你自己玩吧,我已经被人家撤职查办了……
收到来信,夏国相登时糊涂了:咋回事啊这是?这边正好端端地打着仗,怎么把人家给撤职查办了?
这时候夏国相接到消息,得知韩大任已经渡江北上了,当时夏国相气得拿头就往椅子上撞:这个韩大任,他是自己不想活了,你想死就自己找个水坑一头栽进去就是了,何必要拖着这么多人呢?
再说韩大任到了江边,笑道: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诸位,咱们直捣北京城,与诸君痛饮耳。
部将吴用华摇头:老韩,我琢磨这事,不对头啊!九江这是什么地方?这是数省的咽喉之地,清兵又不缺心眼,怎么可能放弃呢?可别是清军另有计谋……
韩大任笑道:老吴,不是我说你,你的被迫害妄想狂病症,越来越严重了,真的应该去看医生了。
当下韩大任不理睬吴用华相劝,只管掏出银子来,命士兵四处求购氏船,价钱要公道,不可强买强卖。果然买到了许多条船。撑船的一水憨厚渔民。于是韩大任率众登船,甫到中流,突然之间听到一声呼哨,就见所有撑船的船家,齐刷刷地头下脚上,跃入水中。
韩大任笑道:你看这些百姓,你跑什么跑呢?我们是义军,肯定会付劳务费的……一言未讫,就听哗啦一声,只见江面上的所有船只,齐刷刷的碎裂为木片,众人惊呼声中,已经悉数落入江中。
这时候就听芦苇丛中突然荡出来一条小船,船上一人,羽扇纶巾,曼声吟道:醒握杀人剑,醉卧美人膝,夜夜思君不见君,这事都怪你……不好意思,某乃大清水师提督杨捷是也,迎接来迟,万勿见怪。
韩部将士两万多人马,此时全都浸泡在冰冷的江水里,半数不会水的已经成了尸体顺流直下;还有半数会水的人,一边拼了命的扑腾,一边哭喊救命。
杨捷笑道:不好意思,这个命是不能救的,不但不能救,还要杀了你们……当然,如果你们现在举手投降,那就另当别论了。
水里的人全都举起了手:我们投降……咕嘟嘟……这一举手,全都沉了下去,灌了一肚皮的冷水。
杨捷见状,笑道:说老实话,我是真的挺佩服你的。你们买的船,都是用米汤将木片拼起来的,这种假冒伪劣的水货你们也敢买,出的价钱还老高。身为消费者却没有识假辨伪的能力,你们要吃大亏的啊……
清军水师的战船从芦苇丛中冲出来,士兵们各自提了鱼叉,开始狂戳落水的士兵来。霎时间江水染红,殷红色的巨浪中,但见韩大任紧闭着眼睛,夹杂在死尸之中顺流而下,逃之夭夭。
6.游击队包围正规军
韩大任侥幸生还。两万部众全军覆没。
得知此事,胡国柱勃然大怒,就命人把正在反省期间的高大节叫来,训斥道:老高,别唧唧歪歪地苦着这么一张脸。把你撤职查办,给你办学习班,这还不是为了你好?没查出问题来,这不正好证明你是个靠得住的好干部嘛……不过你到底能不能靠得住,咱们还得两说着看。要不这么着吧,我给你两万人马,再看一看你的工作表现,如何?
还能如何?
于是高大节灰溜溜地带了两万人马,出门到处去找清兵的麻烦。
这时候清兵统帅岳乐,正和简亲王喇布合兵,再加上江西总督董卫国,三人凑足了十万人马,正在围攻南昌。
可怜那座南昌城,此时城中只有不足两千人,守是不可能守得住的。于是这些士兵每天就在城楼上载歌载舞,搞得岳乐一惊一乍,正不知如何是好,突听韩大任渡江全军覆没,高大节又来了。
当时岳乐就说:坏菜了!这个高大节,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军事天才,要是没有他,战争现在应该就结束了。可是有了这个家伙,诸位,我的意思是,咱们抓紧时间掉头吧,能跑多快就跑多快。
岳乐的话,惹得清将明阿勃然大怒:王爷,你丫什么毛病?这世上哪有长敌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道理?那高大节再怎么说也不是三头六臂,怕他何来?
岳乐说:我不是害怕他,我只是建议见了他逃得快一点……
明阿怒不可遇:少来了,王爷!让我提本部兵马出战,定然斩得高大节首级来见。
岳乐说:老阿,不是我不提醒你,这样拿鸡蛋碰石头……你想我能让你一个人去吗?可如果大家都陪着你去死,你又与心何忍呢?
明阿气得仰天长叹:王爷,你是泥溪一战,中了高大节的奸计,被他打得脑子短路了。别害怕,这次你听我的,我肯定让王爷打败高大节,再把面子捞回来。
岳乐说:你越这么说,我就是越觉得咱们这次有点悬。传令下去,三军慢慢走,慢慢走,能走得多慢,就走多慢。
于是清军大队人马迎战高大节,却是行速极尽缓慢。
这一日正行之间,忽然有侦察兵飞马来报:报,那高大节只带了两万人,正奔新昌去了。
当下岳乐精神一振,大叫道:三军听令,即刻给我狂奔,不跑到新昌,不可以停下来!
明阿大惊:王爷,你又发什么神经?前面走得比蜗牛还慢,现在却冲得比兔子还快了?
岳乐道:你丫知道个屁啊!前面慢走,是为了养兵力,现在疾行,是为了争夺必争之要地。
于是大军疾行,跑了一天一夜,终于跑到了新昌,敲开老百姓的家门,问道:老乡,你不要怕,我们就是想跟你打听打听,听说了高大节的贼兵了吗?
你问高大节啊!那老百姓从被窝里爬出来,揉着惺忪睡眼道:前天他们就过了大觉寺,往北边走了。
岳乐一琢磨:高大节已经走了?走了好……传令三军:安营扎寨,夜晚要小心提防,打起精神……
于是清军就安营扎寨,倒头大睡了起来。睡到第二天早晨,清将明阿爬起来,左右看看:好好奇怪啊,怎么这里满山遍野,都插着花花绿绿的战旗,旗上还绣着一个高字?
高?
高大节?
哇……十万清兵齐声声发出一声惨呼:糟了,又被高大节的游击队给包围了!
7.血战高觉寺
话说清兵十万大军,正歇息在新昌高觉寺,一觉醒来,发现已经被高大节的两万名游击队包围了。
只听山中号炮响起,就见那两万名游击队,一共分成十几路,人数最多的不过两千人,最少的是高大节自己带的人马,连他算在里边也只不过二百人。这十几路人马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呐喊之声,不由分说。从各个角度抢入清兵大营。
可怜这十万清军,整整跑了一天一夜的山路,此时正值个个骨软酥麻,睡得迷迷糊糊之际,耳听得杀声四起,惨叫一声:谁把我的鞋子穿走了……还给我,那是我的短裤……正自纷抢短裤之际,游击队已经蜂拥而入,不由分说,手中的刀枪照清兵的屁股蛋子上就戳。
整个清兵大营,霎时间一片混乱,无数人捂着屁股,赤裸着身体,向着四面八方到处乱窜。这时候最镇定的要数着统帅岳乐了,他稳坐中军帐,传令各部接应。可这时候谁还顾得谁?游击队和没穿衣服的清兵混杂在一起,整个战场就像是被开水浇透了的蚂蚁窝。说不尽的混乱。
这时候混乱之中,突然冲出来两百骑兵,领头的,正是满脸晦气的高大节:岳乐,你穿好衣服没有?我可不等你了,自己进来了。
岳乐说:你们看看,都怪明阿乱惹事。我早就说过的,千万别碰这个高大节,这厮很野蛮的。
岳乐掉头就走,清军全线崩溃。
十几路游击队满山遍野,到处乱窜,高声呐喊。
岳乐逃到个安生之地,吩咐一声不吭的明阿:别这么拉着一张脸了。赶紧,去抢占交通要道,要不然咱们一个人也回不去了!
明阿怒吼一声,返身杀了出来,去抢占交通要道。不一会儿,有人拼死冲了回来:报告,明阿将军正冲之际,不幸遭遇到了高大节的二百人,被高大节把脑袋切掉了。明阿所率的5000人马,都已投降高大节,这时候正在追杀咱们呢。
岳乐摇头道:听我的没错,这个高大节不死,大清铁定要完蛋。
于是岳乐落荒而走,后面无数已经投降却急于立功的清兵疯狂追杀上来,追得岳乐一口气逃出二十多里地。听不见后面的追杀声了,再清点兵员人数,发现逃出来的还不到三万人。
8.宰了你姑父
康熙十四年四月。64岁的吴三桂亲征松滋,二十万大军直逼长江。
夏国相、胡国柱、郭壮图、卫朴四大女婿齐至帐下,齐齐高呼: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岳父,你丫别磨唧了,快点下命令吧!
渡江之役,由此而始。
每个历史学家研究到这里的时候,都会跳起来,把脑袋往墙壁上咕咚咕咚地重力撞击上百八十下,曰:倘若吴三桂挥师渡江,康熙那边铁定就江湖除名,没得混了。
可是吴三桂,最终却没有渡江。
为啥呢?
因为有人阻止了吴三桂。
这人是谁呢?
这人名字叫王熙,乃大清兵部尚书。自打吴三桂起兵以来,王熙就得了哆嗦的毛病,只要一见到康熙,就害怕得全身直哆嗦。因为康熙总是揪住他,连打带骂,强迫他立即摆平吴三桂。
可王熙哪来的这本事?
可他是兵部尚书,连个64岁的老头都摆不平,那康熙还养着他干什么?
所以这王熙的脑袋,在他的脖子上多搁一天,他就算是侥幸一天。
如何在康熙盛怒之下,摘掉自己脑袋之前,摆平吴三桂呢?
王熙茶不思,饭不想,每天就琢磨这件事。这天他退了朝,出了宫门,也不上轿,心里想着这个问题。耷拉着脑袋往前走,谁跟他说话,他也不言语。就这么走啊走,想啊想,忽然之间砰的一声,王熙诧异的一摸眉骨,摸到了满手的鲜血。再扭头一看,只见一个衣衫华丽的小孩子正撒腿狂奔,逃到不远的一扇府门前,躲藏到在石狮子后面,又向他掷出一块石头。
当下王熙气得险些没疯掉:这他妈的谁家的孩子,真是有妈生没爹养,怎么拿石头乱丢人……正骂着。大门里忽然冲出来一个奶妈,怒视王熙:你个不长眼睛的奴才,竟然敢骂和硕公主家的世子,你是不是活腻歪了?
王熙怒不可遇:这孩子拿石头打人……
就打你又怎么了?奶妈怒道:和硕公主的世子,打死你也活该!
没错,你说得没错!王熙突然心平气和起来,掉转头,如飞也似地奔跑了起来,看得那奶妈直眨巴眼睛:这个人好奇怪,一听和硕公主的名头,魂都吓飞了,逃得比兔子还要快……
这时候王熙已经飞奔入宫:陛下,陛下,我想到好办法了,我知道怎么摆平吴三桂了……
康熙也从宫里疾冲了出来了,一把揪住他:王爱卿,你真的有办法,快说出来给朕听听!
王熙喘着粗气道:这么着,咱们这么着,先这么着,然后再那么着……
康熙:怎么着?
王熙:就是这么着……
康熙:到底怎么着?
王熙:就是……陛下,你看咱们把你姑父宰了如何?
康熙:宰朕姑父……
王熙:没错,就是宰了你姑父!
9.打断骨头连着筋
次日,康熙升殿,只见他胸有成竹,笑盈盈地看着满朝文武:诸位爱卿,你们可想到了摆平吴三桂的法子?
众臣摇头:陛下,臣等智商极低,都是残障人士。
康熙哈哈大笑起来:没错,你们就是一些智障人士,连这么点小事都弄不明白。朕跟你们说,朕有一条妙计,只要施展出来,管叫吴三桂魂迷意乱、气阻神昏,甚至说不定当场中风,就此死掉。
众臣大喜:陛下,是什么妙计?陛下快说。
康熙笑道:你们看,朕宰了自己的姑父如何?
宰姑父……众臣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少顷,大学士明珠上前一步:陛下,太宗计生下女儿20个,也就说,陛下有至少20个姑父,再加上你姑姑的情人、男朋友……臣的意思是问,陛下是打算把所有的姑父统统宰掉吗?
康熙:……朕为啥要杀这么多的姑父?
明珠:是陛下你要杀的啊!
康熙:……诸位爱卿,你们都会错意了。朕的意思是,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此时尚在宫中,他是朕小姑和硕公主的驸马,也就是朕姑父。朕的意思是说,如果朕宰了他,这会不会影响到吴三桂的心理?
这个……众臣迟疑不决:应该会有影响吧。
要不咱们就试试?
当下康熙立即拍板:杀敌一万,自损八千。杀了他儿子,宰了我姑父,这可真是打落牙齿和血吞,打断骨头连着筋……御林军出动,杀气腾腾地冲入了和硕公主的府邸。
话说那吴应熊,只是因为和小公主感情太深,恩恩爱爱,拒绝了返回云南参加这起大叛乱,与父亲吴三桂彻底地脱离了父子关系。这些日子以来,他足不出户,每天躲在府中,与小公主亲亲热热地抱在一起,耳鬓厮磨,软语温柔。
小公主:熊熊,你到底爱不爱我?
吴应熊:爱,贼拉拉地爱,死拉拉地爱!
小公主:到底有多么爱我嘛?
吴应熊:你问我爱你有多深,月亮代表我的心:你问我爱你有几分,打断骨头连着筋……
两厢里正肉麻间。御林军已经蜂拥而入:拿下!
不由分说,当场倒拖了吴应熊就走。
和硕公主大骇:你们是什么人?谁允许你们闯进来的?
御林军不理睬她,拖了吴应熊只管走。小公主冲上前去,还要理论一番,不提防被御林军看到了她与吴应熊生的儿子,当场又一挥手:拿下……还有两个孩子,一并拖出去砍了。
和硕公主吓得哭天抢地,抱着两个不会走路的孩子,光着两脚逃出了府,御林军在后面穷追不舍。眼看着小公主冲入了皇宫:陛下,额娘,你们在哪里?快来救我……她冲入康熙的寝宫,找不到康熙:又冲入孝庄老太太的寝宫:额娘,额娘啊!你孙子要杀我儿子了,快救救我……
没有回应,偌大的皇宫,死一样的静寂。
霎时间,小公主的一颗心,沉入了黑暗的深渊。
现在她才明白过来,在这艘华丽的帝王之舟上,从来就容不下第二个人。
何况是她!
10.门外之狼
当和硕公主失魂落魄,披散着头发,光着两只脚站在禁宫里恸哭的时候,在一扇窗子里,两双眼睛正一眨不眨地望着她。
年轻人康熙的眼睛。
老太太孝庄的眼睛。
康熙:祖母,这就是你说的帝王霸业吗?
孝庄:没错!爹娘不管,儿子不顾,泯灭心里最后一点良知,绝去心里的最后一丝人性,剩下来的,就是万古狂歌的帝王伟业!
康熙:……可朕觉得,并不怎么好玩。
孝庄:连你都觉得不好玩,更何况别人?
康熙:比如说吴三桂……
孝庄:没错,比如说吴三桂。这是人世间稀有的好男人,人群中罕见的大丈夫。他至情,至性,有着一身惊人的艺业,怀着一颗保国安民的雄心,他从未伤害过一个不应该伤害的人。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之所以有这么多的人愿意跟随他,就是因为这样的男人,让人信服,让人信赖。
康熙笑了:可是汉人都说他是汉奸。
孝庄:说吴三桂是汉奸的,有两种人。
康熙:哪两种人?
孝庄:一种是现在已经成为了大汉奸的人,另一种是迟早会成为汉奸的人。
康熙:……这又是个什么说法?
孝庄:不妨拿我们清兵比作饿狼,大中国就是一座四处漏风漏雨的大宅子。这时候风雨交加、电闪雷鸣,饿狼嗥叫着从森林中蹿出来,向这座宅子冲过来。吴三桂奋起斩将刀,威风凛凛地独立在门前,奋力搏杀,保护着宅子里边那些人们的安全。可是他又哪里知道,这宅子里的人,净是些邪恶阴毒之辈。当吴三桂为了保护他们浴血群狼的时候,那些人却发出了邪恶的怪笑,他们扑向了吴三桂的家人,屠杀他的家人,虐杀他的父亲,轮暴他的妻子,而后还要在后面砍杀他。你说吴三桂在这种情形下,还能怎么办?
康熙:那他也不应该……把饿狼放进来……
孝庄:把饿狼放进来的人,不是吴三桂,而是李自成。吴三桂保家卫国,保的是谁的家?是李自成的家:卫的是谁的国?是李自成的国。可李自成又是拿什么回报吴三桂的?
康熙:……可是民族大义……
孝庄:一个以伤害保家卫国的将士妻女为乐事的民族,又哪来的义?更何谈什么大义?
康熙:……可朕还是觉得……
孝庄:你再想一想,试想有一天,一群疯狂的男人突然冲入你的家中,屠杀你的家人,轮暴你家中的女性,还在追杀你。这时候门外有一群外国人跑了过来,想要制止这一恶行,你会不会拔刀对着门外的人,大喝一声:屋子里的那些人都是和我同一个民族的,我要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保护他们轮暴我妻子女儿的权力,你们外国人管不着!
康熙:朕又没发神经,当然不会这样做!
孝庄:没错,你不会,别人也不会,任何人也不会,可这正是吴三桂的选择。他们又凭什么骂吴三桂?
康熙:可不管怎么说……
孝庄:你凭什么不管?你有什么资格只要求于吴三桂替你流血卖命,却不管他的家人死活?
康熙:因为朕是皇帝啊!
孝庄:没错,你是皇帝,可别人是皇帝吗?他们又凭什么不管?
康熙:那是因为……
孝庄:那是因为,骂吴三桂的人,都以为自己是康熙:可实际上康熙只有你一个,他们不过是另一个吴三桂而已。
康熙:朕明白了。这种不正常的思想,就是我们帝王霸业的根基。
孝庄:没错!你听着孩子,是与非,黑与白,这种认知并不复杂,非常简单。可是许多人却活一辈子也弄不明白,那只是因为他们脑子里充满了糊涂的帝王思想,总是无意识地把自己想象为帝王,无限制地苛求于别人。等到有一天,他被人放在吴三桂的位置上时,才发现这种游戏并不好玩。可等到那时候,一切都晚了。任何人处在吴三桂的位置上,都不可能有其他选择。可是他们却仍然无休无止地谩骂吴三桂,这种怪异的思维,就是我们能够在这里的原因。
康熙:祖母,你是说现在吗?
孝庄:没错,就是现在。
康熙黯然,半晌才道:我们有办法让这一切结束吗?
孝庄:孩子,想想洪承畴是如何平定江南的吧!你可以驯服猛虎,骑在虎背上,但你不可能让这只老虎吃草。你处在皇权思维严重的国民之中,最多可以让自己成为帝王,却无法把他们改变成正常的人。
否则,你就是吴三桂!
明白了!
11.战场上的明星
朝廷正式发布通告,诏告天下,吴三桂的宝贝儿子吴应熊,已经被砍了脑袋。
消息传来时,吴三桂正在饮酒,听到消息,他的手激烈地颤抖起来,放下酒杯,老泪纵横,哭道:今日真是势成骑虎啊!
他说对了。
这可怜的老头,他一辈子都骑在虎背上。
最早的时候是崇祯,不停地把他往虎背上推:然后是李自成,强行将他拖到了虎背上:现在又是康熙。
他只是一个正常人,可是生活在一个扭曲观念盛行的不正常时代,这就让他显得极不正常。
正如兵部尚书王熙所料,杀掉吴应熊,对吴三桂心理上造成了无可修复的创伤,战场形势急转直下。
这时候,康熙把图海叫到了御座前。
图海,姓马佳氏,满洲正黄旗人。初任笔贴式加员外郎,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文化人。到了康熙二年,这个文化人却统帅了四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杀往川北,大搞人海战术,生生地将李自成的最后余党郝摇旗、李来享等逼得举火自焚。再后来蒙古察哈尔布尔尼闹事,又是图海赶了去,把布尔尼打得哇哇直哭。于是图海的文武全才,让他成为朝中最受瞩目的军事明星。
当吴三桂开闹的时候,军事明星图海被任命为户部尚书,主要的工作是为前线的糊涂蛋们筹款筹饷。但是筹来筹去,康熙就受不了了,把图海叫来,说:老图,朕琢磨这事了。别人因为干不了筹粮这活,所以让他们去打仗,让你老图来筹粮:可直到今天朕才发现,原来那帮人不唯是筹不来钱粮,仗也是打不了的,只有一个胡吃海喝的本事。与其让你辛辛苦苦弄来粮食喂这群废物,那还不如直接派你老图出马,一举将吴三桂摆平算了。老图,你有没有信心?
图海笑道:我还以为什么大不了的事呢,原来就是摆平吴三桂啊!这事,太简单了,你看我把吴三桂摆平了给你看……说罢,掉头就走。
康熙急忙拉住图海:老图先别走。咱们别把事说得太容易,要不然的话,太容易把事情办成了,老百姓们就不会服咱们,咱们这么整……
康熙十五年(1676年)二月二十六日,康熙正式接见图海,拿了一大堆旧瓶子、破罐子,统统赏给图海。然后,又举行隆重的出征仪式,搞得轰轰烈烈,这才让图海离京奔赴前线。
图海这次出马,带的是满清从关外蒙古各部落抽调来的人马,超过十万之众。这是康熙砂锅捣蒜最后一槌子买卖,赢了就赢了,赢不了,他立即会丢下龙椅,重返原始森林,做一个快乐的原始人。
全看图海的本事了。
十万大军正不紧不慢地走路之际,就见前方侦察兵一串接一串地冲过来:报告,可不得了了!王辅臣命部下总兵陈甲率一万五千人,进犯灵州:另有万余人进犯通渭县,渭县城池已经失守,守将下落不明:还有还有……宁夏已经落入王辅臣之手!
图海听了,顿时大急:这个王辅臣,怎么闹得这么欢实呢?大家快点想想法子,咱们是先去求灵州呢,还是救宁夏?还是干脆分兵,一部分救灵州,一部分救宁夏呢?
正在议论纷纷,莫知所从,这时候外边突然传令兵报告:报告,外边来了个人递求职简历,想找份工作。
当时图海火就大了:谁呀这是?求职找工作跑到战场上来了,不是有人才市场吗?问问外边来的混球,这边工作就一桩,摆平平凉城。问问他有没有这个本事,没有就快点滚蛋!
传令兵出去问过,回来说:外边来的人说了,别的工作,他还真干不了,这辈子就会摆平王辅臣。
有这事?图海大惊,就让来人进来。
进来的是一个少年书生,丰神如玉,一袭长衫。图海斜眼看着他:叫啥名啊?
书生笑道:小可周培公是也。
图海问:你说你能摆平平凉城?
周培公笑道:你别听别人瞎掰,我哪有这本事!
图海气结:可你刚才明明说……
周培公笑道:我刚才只是说,我能够摆平王辅臣而已。
图海:如何一个摆平法?
周培公笑道:看看这个王辅臣,这厮不是明摆着脑子进水吗?他在平凉才有多少人马?如今四外派兵,热闹倒是热闹了,可如果咱们带了十万大军包抄他的平凉,你说情形会是个什么样?
图海大喜:小周你说得没错……你来求职,有什么具体要求没有?
周培公:等到了时候,我自会告诉你。
12.仁义之师不攻城
却说那王辅臣,自打他被莫洛逼反以来,就始终待在平凉不挪窝。事实上他应该主动出击,向吴三桂靠拢,可是他偏不。战史研究专家对他的表现大惑不解,好多年过去,才有人回过味来:原来,这王辅臣,他反叛得不情不愿。
原本陕甘一带,反叛的应该是张勇,镇压的应该是王辅臣。谁知道捣估过来,捣估过去,现在竟然捣估成了张勇天天琢磨着镇压王辅臣。这事张勇倒没什么意见,反正他选择的就是收拾王辅臣,可是王辅臣心里却是别扭得厉害。
郁闷!
就守在平凉不挪窝了。
这时候图海的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来了,将平凉围了个水泄不通。
王辅臣登城,举起一只脚,斜着眼睛,看着城外密麻麻的清军营垒,轻蔑地说:这是什么能耐?姑且缓死,稍迟些日子,叫他一切都尽了。
目空一切,一至于此。
图海升帐,清将们顿时嚷嚷起来:大帅,还等什么?快点冲过去把城墙推倒,咱们冲进去屠城,打完了仗还得回家收土豆,地里的农活全都耽误了……
图海笑眯眯地道:咱们是啥人啊?
众将答曰:是活人,是男人,是两条腿的人……
不对!图海大吼道:咱们是仁义之师,仁义之师,哪有跟人家动刀子动枪的?咱们不攻城,就在城外玩。
仁义之师就不攻城?众将昏了头,只好在城外待着。这时候图海骑了马,环城巡视,突然发现城外有一座高冈,冈上满是王辅臣的叛兵,正居高临下,冲着图海嗖嗖射箭。
图海大惊,就问:这座高冈,叫啥名啊?
众人答曰:此冈名为卧虎冈。
图海说:夫卧虎冈者,卧着老虎的山冈也。咱们是仁义之师,焉有让老虎卧在城外山冈上的道理?
传令三军,不惜一切代价,拿下卧虎冈。
说起这座卧虎岗冈,实际上叫卧虎墩,位于平凉城北,登临纵目,可以俯视平凉全城。而且此处关系紧要,是平凉通往西北饷道的咽喉所在,王辅臣派在这座山上的守兵,就有一万多人马。
可是图海这里,却有十万大军。
哇哈哈,图海驱赶着十万大军:快,咱们是仁义之师,仁义之师,当然要拿下卧虎冈……十万大军呐喊着,向卧虎冈杀来。
哇呱呱,卧虎冈上的叛军,步兵在前,骑兵在后,布列火器盾牌,居高临下的冲了下来。霎时间清军被打得哭天抢地,死伤无数。
清军顶不住卧虎冈上的冲势,掉头想逃跑,这时候图海带着督战队来了:咱们是仁义之师,仁义之师不带后退的。
后退的清军,被督战队切下来一大堆脑袋,脑袋上都缠了白布条,这就表示是逃兵,等到战争结束,论功行赏,逃兵的家属,是得不到抚恤的。而硬着头皮往上冲,被敌军杀死的人,家里就能得到一张抚恤证书。
所以清兵们无奈,为了替家里人挣到一纸抚恤证书,只好转过身来,硬着头皮再往山冈上冲。
短兵相接,白刃相格,整个山坡上都是黑压压掐在一起的人。
战场缓慢向山坡上移。
山上的骑兵俯冲而下,清军仰面跌倒,一边放声号啕着,一边抱住马蹄子,张嘴就是吭哧一口。
宁死不退。
冲下来的骑兵,连人带马都活活让清兵给咬死,山坡上的死人死马,堆积如小山。
清兵继续仰攻。
山上弹丸激射,密如雨点,打得清兵噼里啪啦满地跳动。
跳动着也要往上进攻,攻上去,朝廷给一纸抚恤证书,不像大明这边,你在前面进攻,他们在后面轮暴你家里的女人。
从早晨激战到中午,清兵终于攻到了山顶。山顶上的叛军吼叫着扑过来,双方抱在一起,咬耳朵,抠阴裳,什么招丢人现眼就用什么招,管用就行。
此战,究竟死了多少人,清廷例来有一个决不吐口的习惯,战报上只字不提。但估计起来,双方拼死三万人,应该是一个保守数字。
拿下卧虎冈,图海爬上来一看,乐了!这地方好啊,从这里居高临下,把平凉城里的风景看得清清楚楚。来人,与我把外国的红衣大炮统统拖上来。咱们是仁义之师,仁义之师最喜欢干的,就是炮轰平凉城!
13.你妈的大奖状
西洋买来的火炮硬是有效,轰轰几炮下去,就见平凉城里屋倒墙塌,老百姓们哭爹喊妈,到处乱跑,一片末日来临的凄惶景象。看得图海咯咯直乐:咱们是仁义之师!仁义之师,就是要轰老百姓的!
一边轰着炮,图海下了山冈,把周培公叫过来:现在我们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小周,你说下一步的工作如何开展?
周培公笑道:现在你应该马上派能员一名,快马直奔荆州。
图海:去荆州……干啥?
周培公道:你派的人到达荆州之后,就去小石街找一个孙老太太,要给她一个大大的奖状,以朝廷的名义旌表孙老太太。
图海:……你等等,我脑子全被你说乱了,这个孙老太太,又是啥人呢?
周培关:那孙老太太不是别人,正是我的娘亲。
图海:你娘的……到底啥意思啊,你明说出来好不好?
周培公:咱们这么说吧,你可知道王辅臣为什么趴在平凉城,死活就是不肯挪窝?
图海:不是说过他缺心眼吗?
周培公:他不是缺心眼,而是因为他压根不想反,只是被莫洛所逼,万般无奈。而且这些天来,他每天都在犹豫不决,举棋不定,一心想投降,却找不到个由头。
图海:真的假的?小周你可别瞎说!
周培公:这事怎么可能瞎说?这话可是城里的参将黄九畴、布政使龚荣遇他们两个跟我说的。现在他们每天都在做王辅臣的思想工作,劝他快一点投降。
图海:……那,你说的这俩人,在哪里?
周培公:在城里啊。
图海:他们在城里,你在城外,你又是怎么知道的呢?
周培公:他们送信出来给我,信上说的啊。
图海:有这事?快点把信拿出来。
周培公把信拿出来,却是比指甲盖大不了多少的一张纸,皱皱巴巴,上面写的字,比蚂蚁还要小。也亏周培公眼力好,居然把这些字看清楚了。
这张纸,却是封在一枚蜡丸里,由城中参将黄九畴,用弓箭秘密射出城来的。
图海拿起这张纸,对着阳光仔细地看了看,果然不错,信中所书,正如周培公所说。
图海放下信:周培公,你的意思是……
周培公:我的意思是,我现在即刻进城,面见王辅臣,说服他立即投降。可这种事,细节上微妙得很,也许成功,但不成功的可能性也不小。所以我此行只有一个要求,如果我死了,就请朝廷无论如何也要发给我妈一个大奖状,旌表她老人家在守寡的人生道路上,越走越远。
图海沉吟了一下:周培公,现在我授予你为大清远征军参议道的官衔,代表我立即入城。无论成功与否,你妈的大奖状,我保证给你办到!
14.舌灿莲花
周培公仍然是一袭白色的长衫,背着两只手,慢悠悠地向城前走去。几个大嗓门的士兵躲在他身后,用尽了力气冲着城上吼:城上的人,别开枪,别扔石头,这是我们派出来的谈判使者,快坠下来只筐子让他上去……
喊了好长时间,这期间城上的兄弟不时冲着周培公射箭,还好,他们只是吓唬吓唬周培公。终于,一只西北的大土筐从上面坠了下来,周培公爬了上去,冲那几个喊话的士兵挥挥手道:挥手自兹去,儿女共沾巾,拜拜了您呐!
这书呆子,有够酸腐。
周培公被带到王辅臣面前。
王辅臣冷眼看着他问:来找我有事?
周培公:……也没啥事,就是进来瞧瞧。
王辅臣:你个书呆子,这杀人如麻的战场,是那么好玩的地方吗?推出去斩了。
两排如狼似虎的卫士冲上前来,拖了周培公就走。周培公也不吭声,只是嘻嘻地笑个不停。
王辅臣看得纳闷:这个书呆子,不会是心眼不够用吧?一挥手,命人放了周培公:你笑什么?
周培公道:我笑,是因为我来的时候和图海有约定,如果我死在平凉城,他就负责去朝廷替我妈要个旌表。我妈她守寡一辈子,就盼着能弄个大奖状,眼看她老人家的心愿就要满足了,你说我能不高兴吗?
王辅臣冷声道:你这个信使,是不是真的缺心眼?
周培公笑道:我的心眼是不太够用,但好歹也比你多一点。至少我死之后,我妈妈还能落得个大奖状。可如果你死了呢?你的家人怎么办?
王辅臣腾的一声站了起来:我家人……
没错。周培公冷声道:王辅臣,你是吴三桂身边的人,应该比我更清楚他的情况。今年他多大了?65了。拜托,就算是他撑足了力气往下活,可还能再活几天?这么老迈的年纪还要在战场上奔来跑去,稍不留神摔一个大马趴,啪唧一声,就再也甭想爬起来了。到时候他一死,叛军中一多半的人就会立即投降,剩下来的人,又能够撑多久?
王辅臣坐了下来,冷冰冰地道:至少,我们能比你多活几天,这就够了!
周培公笑了:王辅臣,那么你的家人呢?
王辅道:我家人……
周培公上前一步:别犹豫了,王辅臣。我不信你不清楚,吴三桂和康熙这两人的年龄放在这里,谁输谁赢,就算是用脚头想,也能够想得明白。你越是快一点投降,对康熙来说的作用就越大,效果就越好。等到最后别人都降了,就你老兄一个人垫背,那可就冤透了!
王辅臣又站起来:如果你能……
周培公上前一步:我能,但这需要我们共同配合。
15.活活睡死的人
城上又放了一只筐。
筐里坐着俩人。
周培公和王辅臣的参将黄九畴。
图海大喜,飞也似地迎了上来:小周,王辅臣答应投降了?
周培公笑道:我能活着回来,这还不够吗?
图海又问:那王辅臣,他有什么条件?
周培公道:他的条件低到了不能再低,就是等他投降之后,务请朝廷不要追究他的家人和跟随他的满城将士百姓。
图海道:没问题。这点小事,我可以做主。
周培公摇头:不。你做不了主。
图海大声道:我怎么就做不了主?
周培公道:这件事,必须要由皇上他自己来做主。
图海点了点头:小周,有你的,果然是会办事的人啊。这事让皇上自己点了头,金口玉言,以后就算是皇帝反口不认账,王辅臣也怪不到咱们头上来。
当下有快马飞驰北京城:报,陕西叛将王辅臣强烈要求投降,请陛下恩准他的条件。
什么条件?康熙从宫里飞奔而出,拿过文书一看,当场掷于地上:不行,这种投降条件,我决不答应!
当下众臣大惊:陛下,那王辅臣……他开的条件真的不算高,只不过是不追究他的家人和部下……
康熙骂道:你们是不是昏了头,连这种条件也敢答应?
众臣:……那……依陛下的意思……
康熙:依我的意思,不唯是不追究王辅臣的家人和部将,就连王辅臣本人,也不予追究!你们不想想,我们在战场上,有几个能打仗的人?王辅臣若降,还指望着他来替我们打仗呢。岂有一个追究之理?
众臣:……也对。
然而康熙还是失算了。
就在王辅臣接受了投降条件之后,平凉突然有急报传来:报,降将王辅臣昨夜一觉,活活睡死了……
这大活人还有一个睡死的道理?
16.奇怪的国家
史载,王辅臣投降之后,康熙非但不予追究,反而升官加爵。可是王辅臣却出其不意地睡死了,让康熙大为错愕。
康熙才不信人会睡死,就派了刑部高手离京,奔赴平凉侦破此案。未几,几名侦探回来,报告说:此案查得明白,王辅臣的确是睡得太死,再也没有醒过来……另一种可能是,他在熟睡中做了一个可怕的梦,把自己吓死了!
不可能!
康熙知道王辅臣为人是极其精细的,再仔细询问,得知王辅臣临睡死之前,曾召集众将,将库府的门打开,将里边的金银取出,分装成大小不一的小包,多的有几百两,少的也有几十两,最后还剩下一万两,全部又放回去。
然后王辅臣对众人说:你们随我很久,东西南北奔走,犯霜露,冒矢石,受了很多苦。现在我即与你们分别,你们各自远走高飞吧!
说完这番话,他依据每个人功劳的大小,各分了一包银子,说:你们愿意归田的就归田,愿意入伍的,就投别的军镇,谁也不要说曾在我这干过。
当时众将齐齐地大哭。
王辅臣也大哭,催促他们说:快走,你们快走!我的事,我一个人承担,不连累你们。从今天起,我们就永别了!
这么看起来,王辅臣明摆着是避罪自杀,以保护家人部将。可是他用了什么办法,连最高明的侦探都查不明白呢?
这个事,据一本《广阳杂记》上说,王辅臣的死,还真不是自杀,因为自杀是很容易验查出来的。但他也不是平白无故睡死的,他的死因,另有奥妙。
那么,王辅臣到底是怎么死的呢?
原来,王辅臣自打投降之后,就将库府中的账目全部烧毁,以免被人追查出问题来。然后他从汉中去了西安,到了西安之后,他照旧同门下人饮酒。喝到半夜,他突然老泪纵横,对大家说道:我王辅臣起于行伍,虽然身在杀人如麻的战场上,可是我生平秉持一个信念,那就是善有善报,一辈子不招人,不惹人,与人为善。可是这世道却奇怪了,不管我怎么善待别人,却是越善待就越是无法让人满意,最终事情闹到这种地步,真是让我越想越不明白。
王辅臣说:我怎么也想不清楚,我在吴三桂帐下,镇守边关,保家卫国,这到底错在哪儿了?这世上的人,口口声声骂吴三桂是汉奸,却也不想想:如果你正在保家卫国,老婆女儿却被后方的人按倒轮暴,那么你会怎么办?你会不会拿着刀枪,保护那些正在轮暴你妻子女儿的人,让他们尽情地蹂躏你的妻女吗?倘这样做,你还算是人吗?
王辅臣接着说:你们自己死也不肯做的事,却强迫别人去做,你们到底是些什么怪人啊?这是一个奇怪的国家,这是一些奇怪的人!在这个怪地方,诚善待人,忠心报国的人,是落不得一个好下场的。大丈夫与其骈首僇于刑场,何如自己死去!可用刀自刎、用绳自缢、用药毒死,都会留下痕迹,将连累你们。我已想好,待我喝得极醉,不省人事,你们捆住我手脚,用一张纸蒙着我的脸,再用冷水噗之便立死,跟病死的完全一样。你们就以“痰厥暴死”报告,可保无事。
门人放声大哭,坚决不肯。王辅臣大怒,痛骂他们之后,欲拔剑自刎,门人这才被迫同意,依从了王辅臣的法子行事。等王辅臣死后,大家就以“痰厥暴死”的结果上报。
这件事,康熙死活不肯相信,但查到最后,始终无法找到疑点,只好马虎过去了。
17.豹子头林冲
平凉归降,陕甘局势急转直下。只不过一夜之间,所有的叛乱全部迎刃而解,厮杀成一团的士兵们全都放下了刀枪,蹲在老百姓家门口摆起小摊,做起了小买卖。
战争的中心,迅速转移到了江西。
江西是靖南王耿精忠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地盘。清兵重点打击的目标,是耿精忠帐下头号大杀手曾养性。这个曾养性名气极大,很有可能是他的名字比较招惹人,麋集在江西的清兵只要听了他的名字,就会不远万里地跑来打他。
几路清兵在副都统穆赫林的率领下,从处州出发,向着白水的地方移动,寻找曾养性的主力决战。走着走着,到了白水洋,突然和耿精忠部将镇海都督林冲遭遇。
这个林冲,绰号也叫豹子头,跟《水浒传》中的豹子头林冲有得一拼,打仗很凶的。
豹子头林冲遭遇到清兵之后,不慌不忙,立即扎下十三座大营,轮番上前挑战。清兵不由分说冲上来,双方厮杀成一团,从午时打到下午酉时,双方兀自厮杀着,看不出谁输谁赢。
这时候清军副统领穆赫林组织了一支干部敢死队,清一色统领级别的猛将,由穆赫林亲自带队,大家疯了一样地冲入豹子头林冲的第一座营盘,乱砍乱剁起来。后面的清兵趁势涌入。豹子头林冲招架不住,只好全线撤退。
穆赫林穷追不舍,一口气追到仙居城下,正逢曾养性给豹子头林冲派来了一千援军。于是林冲退入城中,继续坚守。但不久城池就被清兵攻破,林冲夺路而走。刚刚冲出西门,就听两厢里杀声四起,左右各一支伏兵,冲杀而来,将林冲的兵马冲得稀里哗啦,彻底覆没。
曾养性大怒,就在台州附近,南至长石岭,北至三江,绵延数十里的地带连屯二十五营,深沟高垒,暗伏炮火地雷,等清兵入圈套。奈何清兵极是古怪,放前面的地雷火炮埋伏圈不钻,竟然从后面突然冒了出来。曾养性大惊,只好掉头飞走。
正当耿精忠上火的时候,台湾的郑经突然斜刺里杀出,将耿精忠差不多所有的女人全部抓住,押上了船,让她们去台湾帮郑经生儿育女去了。
郑经这么个稿法,是讨厌耿精忠不尊大明旗号,乱臣贼子,当然是要诛之的了。
最闹心的是,连续几年战争,福建的经济已经彻底破产。耿精忠这边吃没得吃,喝没得喝,士兵一概没有饷银发放。领工资的时候,就指定一个地方,让士兵去那里枪杀一番。这时候的耿精忠是进退失据,又恰好接到了康熙要求他立即投降的书信,信中说:只要他耿精忠投降,此前的事儿,既往不咎。
不咎?不咎就好。
于是耿精忠飞也似地举手投降。
摆平了耿精忠,清军的目光,转向了吴三桂。
是时候了,吴三桂闹得时间太久了,也该消停了。
18.名将陨落
吴三桂手下最优秀的战将高大节的死,使得这场战争彻底失去了悬念。
高大节是活活气死的。
气死高大节的,当然是胡国柱的外甥韩大任。
说起这个韩大任来,也是吴三桂手下一名杰出的军事将领,但他比高大节还差着那么一点点,所以最不服高大节的,就是他了。
也许韩大任的想法是,只要搞死高大节,那么吴三桂这边,最能打的要数着他了,这岂不是让他尽可能地大显身手吗?
但从后面的战况发展来看,好像又不是这么一回事。
不管怎么说,反正是韩大任自打渡江战役失败,只身逃回之后,就对自己的舅舅胡国柱说:舅舅啊,你知道我为啥失败吗?都是高大节使的坏!
胡国柱问:高大节是怎么使的坏呢?
韩大任说:谁知道,反正那家伙鬼点子特别的多,他坑害了你,你自己也是有苦难言。
是这样吗?胡国柱摇头,表示不信。之前他听了韩大任的话,已经错过一次,现在他学得乖了。
可是韩大任和高大节不和的事情,却被清兵派来的侦察员打探到了,就跑回去告诉清兵统帅,安亲王岳乐。岳乐听了大喜,急忙替韩大任找了点证据,指控高大节说:韩大任之失败。就是高大节故意使的坏。其实高大节早就知道清兵在江上有埋伏,可是他偏偏不告诉韩大任……
清军的侦察兵潜入各地,开始散布这个谣言。很快,消息就传到了胡国柱的耳朵里,胡国柱还是半信半疑,心想我可不能再冤枉人家高大节了,上次的事情,虽然人家老高嘴上没说什么,可心里肯定是不痛快。要不,这一次我策略一点,想个委婉的办法?
啥办法最委婉呢?
写封信如何?
于是胡国柱就给高大节写了封信,大意是:老高,人家都说,韩大任上次失败的事件,是你搞的鬼。我觉得吧,不大可能,你说是不是?要真不是你干的,你告诉我一声。就算是你干的,那也是过去的事情了,只要好好表现,戴罪立功,我也未必非要追究你,你说是不是?
高大节收到这封信后,当场就哇的一声,气得吐了一口鲜血。旁边的人吓坏了,急忙上前扶住他。
高大节说:我不行了,我真有可能被这伙怪人活活气死。快扶着我,看看附近有没有个地方,先落一下脚。
大家说:附近就是吉安城,清军的简亲王喇布和希尔根在守城……
高大节说:没关系,你们扶我进城,喇布他们不敢惹我的。
游击队员们扶着高大节直奔吉安城而来,城中的简亲王喇布和希尔根听说来的人是高大节,当下丝毫也不犹豫,掉头冲出北门,率几万清兵,没命也似地逃了。
高大节进了吉安城,就活活气死在了城里。
于是韩大任兴冲冲赶到,接管了吉安城。
19.草包将军
简亲王喇布逃得远远的,忽然听说高大节已经活活气死,现在守吉安城的是韩大任,顿时大喜。拉着江西总督董卫国,双方又凑足了十万人众,号称二十万人,杀气腾腾地冲到吉安城下,将小小的吉安城围困了起来。
听说清兵来到,韩大任大喜,急忙冲上城楼,向下一看,顿时一阵眼晕。
直到这时候,他可能才真正知道高大节的军事天才。此前他在高大节的帐下,视这十万清兵如无物,高大节最喜欢用小股游击队击溃十多万的清军正规军。以前看着高大节这么干,觉得挺容易的一件事,可现在轮到自己,韩大任才突然醒悟过来,原来自己只不过是一个草包。
也只有草包,才会把别人的天才看得一钱不值。
草包这东西,哪都没毛病,就是见不得真章。
现在韩大任终于见到真章了。
就见他跌跌撞撞地下了城楼,回到府中,关上门,闷头喝起酒来。此后他就一直躲在屋子里,一个人喝闷酒,再也不肯出来见人。
吴三桂得知吉安城被围,急遣大将马宝、陶继志和王绪率了九千人赶来增援。到了附近,马宝先派人混进城里,到处找韩大任,通报援兵的消息。可是韩大任却躲起来,死活就是不肯见人。最后使者火冒三丈,进冲入韩大任的府中,才把他堵在一间小屋子里。
韩大任没办法,只好躲在屋角,问:啥事啊,非要找我?
使者说:马总兵让我告诉你,他的援兵已经到了,此时只要我们里应外合,就可大破清兵。
韩大任却突然冒出来一句:马总兵?你说马宝是吧,他不是已经投降了清军了吗?
使者大气:是谁造的谣,你又是听谁说的?
韩大任突然气壮起来:你这么大声干什么?是不是心虚了?怎么着,你能投降清兵,却不允许别人说吗?
这就是草包的典型表现,举凡草包,在蛮不讲理胡搅蛮缠的时候,精神头特别的足。
使者气得咬牙切齿,就说:你这个人……明说吧,马总兵早就料到你不成气候,所以在我来的时候,特意让我告诉你两个字。
韩大任:两个啥字?
使者:棒槌!
韩大任:棒槌?这又是啥意思?
有关马宝让使者带给韩大任的“棒槌”这个词,没有一本古书对此作出解释,没人弄得清这是什么意思。听起来好像是只要能够说出棒槌这两个字,就知道你是否投降了清兵,所以这应该是吴三桂与部将们暗中约定的口令。这口令应该是每天一换,投降了清兵的人,就肯定说不出来。
可再往细里想一想,当时的战场那么庞大,有的人没有投降,却远在千里:还有的人像韩大任这样,被清兵重重围困,这种口令,根本就送不过去。
所以这个棒槌暗号,很是古怪。
古怪归古怪,可是韩大任听了棒槌之后,果然就不再纠缠了,就说道:要不这样好了?马宝真要是来吉安的话,你让他明天到城下边来,脱了盔甲衣帽,让我亲自验看,证实无误之后,咱们再说。
使者无奈,只好摇头退出。
这使者本事大得怕人,不知他用了什么办法,居然又混出城去,去向马宝汇报。当时马宝就哭了,说:操你娘的,让老子站在城墙下脱了衣服让你验看,老子要是有这本事,早就成了活神仙了!
韩大任所要求于马宝的,正是典型的草包要求。
凡是草包,都会向别人提出神仙也做不到的要求,至于他们自己,就能躲就躲,反正你是指望不上他们。
20.定点清除
次日,马宝果然驱动人马,向着吉安城吵吵嚷嚷地杀来了。他不是高大节,不敢和清兵硬碰硬,就兜了个圈子。结果和吉安城隔江相望。
隔江相望也没得关系,只要这时候吉安城中一声号炮,韩大任带人杀出,两厢里会合,说不定还会有机会的。要知道,吉安城中,韩大任有着超过四万的兵力啊!可是马宝满怀希望地看着那座吉安城,却是越看越恐惧。
只见吉安城上,偃旗息鼓,悄静无声,宛如一座鬼城,竟然看不到一个人影。马宝心里害怕,就吩咐士兵大喊大叫,指望城墙上有喘气的答应一声。可是没见到城头上有人影,反倒把清兵给招来了。
却说清兵们虽然怕死了高大节的游击战术,但是高大节一去,他们顿时胆气豪壮,不由分说就奔着马宝冲过来。马宝这边连兵带将,不过九千人,哪敢招惹数量足足十万的清兵?当即掉头就走,被清兵追得屁滚尿流。
只有到了这时候,人们才会突然意识到高大节的分量,有他在,一个人足以将十万清兵吓得落荒而走。这么优秀的军事将领。在吴三桂这边居然受不到应有的重视,生生将他气死,等到人们后悔的时候,已经为时太晚。
吉安属于战略重点,倘若失守,将对整个战局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可吴三桂这边,只有一些暮气沉沉的老员工,有本事出来开打的人,却再也找不到一个。吴三桂心急如焚,却只能坐以待毙,眼看局势一天天的恶化下去。
眨眼工夫,吉安就已经被清军包围了两百多天。
这差不多有一年的工夫,城中的粮食已经全都吃光,士兵们开始成帮结伙地捕捉老百姓下锅。但是韩大任,却仍然躲藏在小黑屋里,说什么就是不肯出来。
在韩大任的潜意识里,这间小黑屋,就是他妈妈的子宫,他的表现在心理学上有一个专业名词,叫做人格倒缩。
什么叫人格倒缩呢?
就是指人格与心理不够成熟的人,当遭遇到麻烦的时候,想到的不是如何解决,而是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后退的欲念,退缩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在这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莫过于母亲的子宫了。
韩大任的人格大幅退缩,为这场战争带来了悲剧性的后果。这时候城中的士兵正三五成群地猎杀老百姓,洗巴洗巴直接下锅,而一个神秘人,却在四处寻找韩大任。
这个人,名字有可能叫孙旭,但是他来到韩大任这里的时候,却是自称王怀明。
听听这个名字,王者,怀念大明,这明摆着又是天地会来捣乱的。
这个孙旭兼王怀明,是来投奔韩大任求职的,这在当时又有个说法,叫做幕客。可是自打谋上这份差事之后,老板就失踪了,现在眼看情形越来越危险,于是王怀明就挖地三尺,到处去寻找韩大任。
终于找到了韩大任,王怀明就说:小韩,我有一个主意,可以挽回败局。
什么主意?韩大任缩在角落里问道。
王怀明说:你看我们出城逃跑如何?
韩大任:逃跑……能逃得了吗?
王怀明大抱大揽:你放心,听我的没错,都包在我身上……不由分说,强拉着韩大任出来,凑足了城里的残兵,扛着几门炮,打开南门,大家就稀里哗啦地走了出去。出去之后也没看到有人拦截,于是大家渡过白鹭洲,这时候王怀明吩咐道:听我号令,把大炮都架起来,向着清兵开炮!
轰轰轰……大炮响了起来。
这时候清兵们正在大营里睡觉,被大炮轰响,顿时哭喊着爬起来,向着四面八方飞逃。
王怀明对韩大任说:看到了吧,这就是清军的战斗力,不堪一击。
韩大任说:……那咱们……快跑!
于是韩大任的败兵匆匆逃离,而清军的简亲王喇布则逃到安全的地方,悻悻地喘口粗气:哎呀妈哟,刚才可真是惊险……
这时候忽然有康熙的命令下达:简亲王喇布听令,韩大任为吴三桂阵营中的重要人物,现命令你不惜一切代价,务必要捉拿他归案。
喇布接到命令,连连摇头:这仗,打得不对头啊。高大节那么厉害,反倒不重要:这个韩大任明摆着是个人格倒退的窝囊废,却居然是个重要人物。
没办法,那就追击吧。
于是喇布和董卫国带了十万号人马,就开始了追杀韩大任的漫漫行程。
正式开始追杀的第一天,是康熙十六年三月二十一日。
可眨眼间工夫,就追到了九月重阳节。
途中,韩大任先后逃往宁都、乐安、万安、泰和、兴国宝石砦、永丰与庐陵之间,复奔阆川洞,白扬坳……不管韩大任逃到哪儿,厚道的喇布就追到哪儿。韩大任如惊弓之鸟,不敢交战,喇布实际上心里也是怕怕,不过是靠了人多给自己壮胆而已。
两支军队一追一逃,终于抵达了江西老虎洞。
于是幕客王怀明,带着吓破了胆的韩大任登高临远。
21.负资产的累赘
坐在老虎洞的制高点上,王怀明说:小韩,对眼下的国际形势,你有什么看法?
韩大任:……没有。
王怀明一笑:情况是这个样子的。如果广东结连福建,平凉精角汉中,天下事尚未有定,我们还有所为。现如今,王辅臣倒戈,耿精忠投降,尚之信口称起兵,却从未派出过一兵一卒。这时候的战争态势,已经是一目了然,没有了广东,则湖南腹背受敌。失去了平凉,则汉中摇动,四川坐以待毙,此安危存亡之机,不可不察也。
韩大任:嗯,到底是啥意思呢?
王怀明:我的意思是说……咱们彻底完蛋了。
韩大任:这还用得着你说?我早就知道。
王怀明:你……
说不明白,韩大任的军队就在老虎洞驻扎了下来,转眼工夫又住了几个月。到了康熙十七年正月初二,兵营里的兄弟们正沉浸在节日的喜悦之中,不提防喇布昏头胀脑地从山野中突然冒了出来。十万清兵人数太多,只管闭着眼睛往前走,结果一脚踩进了韩大任的大营。前面的清兵有心掉头逃,奈何被后面的人用力一推,就一下子推进了韩大任的营中。
霎时间鸡飞狗跳,哭声震天,韩营中有六千多人被清兵活活踩死,营寨也不晓得被谁一把火给烧了,总兵与副将级别的领导干部三百多名被裹挟在清兵大队人马之中,稀里糊涂地跟着清兵走了。
这时候韩大任终于彻底崩溃了。
他说,我投降。
四万大军,不战而降,让康熙捡了个大元宝,而吴三桂却惊得目瞪口呆。
想当年,吴三桂自辽东起家的时候,也只不过是四万人马。
可现在,四万人马交给韩大任,却是除了逃跑,就是投降。
这四万人马,自从落在韩大任手中,非但没有发挥出丝毫的作用,反而成为吴三桂方面的负资产,真是让人不知说什么好。
22.不祥之兆
韩大任带给吴三桂的,是彻底的分崩离析。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叛逃,吴三桂考虑,必须要找到一个有效的法子,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什么法子最有效呢?
登基称帝如何?
这个登基称帝,听起来怪异离奇,却是最符合国人心思的。一旦他登基为帝,在国人的心中就有了强大的法统性,像李自成,称帝之后虽然失败,可是李自成的夫人高桂英,临到这时候仍然是享受着“皇后级别”的待遇,幸福地活到了九十多岁。
所以这个基,是一定要登的:这个帝,是一定要称的。
吴三桂的登基称帝,看起来分明是在扯淡,实际上却是有深意的。
这个深意,就是他知道自己马上就会死掉。他活着,是一杆大旗,许多人扎在这杆旗下吃饭。可他死了之后,这些人怎么办?
必须要为这些善于吃饭的人们,再立起一杆大旗来。
假以时日,说不定在这杆大旗之下,真的会出现一个天才的人物,这也是说不定的事儿。
康熙十七年三月一日,67岁的吴三桂正式宣布他在衡州登基了。
先在市郊南狱之麓筑一坛,置办御用仪仗,卤簿一应必用之物。
然后是宫殿的选址,现在修筑宫殿,无论如何也是来不及了,那就征用民房吧。还有就是宫殿必须是黄色的,可民房什么怪颜色都有,偏偏就是没有黄色,怎么办?
好办,涂上一层黄漆就是了。
三月一日这天,吴三桂头戴翼善冠,身穿大红衣,骑着马,出宫至郊外,登坛,行衮冕礼。正行礼间,忽然东北方向一道黑气,冷森森地突然泛起,宛如一条巨大的黑色巨蟒,突然弥升于高空。众人大骇之际,就听得高天中炸雷一个接一个响起,那情形就像有人在高空的云端上向着地面发射大炮;继而是暴雨如注,浇得参加登基仪式的官员百姓及宾客们统统成了落汤鸡。
众人纷纷走避,抱头鼠窜,只有吴三桂骑在马上,一动也不动。
女婿夏国相吓坏了:陛下,陛下你没事吧……
吴三桂抬了一下手:嘘,你听!
夏国相倾耳一听,登时色变,
高天的云际深处,竟然有一个飘忽不定的歌声,断断续续,隐隐约约地响起。声音似人而非人,非人又类于人,分明是一种不是人的什么东西,正在努力发出一种能够让人听得懂的声音……
细听空中那诡异的歌声,唱得却是:横也是两年,竖也是两年。
夏国相满脸的茫然:这歌声……啥意思呢?
吴三桂低声告诉他:这歌声,唱的是咱们的年号,昭武的昭字。
没错,昭武的“昭”字,横竖都是两笔。
此外,这个“昭武”年号确实是大大的有问题。“昭”字是刀口架在斜日上,而“武”字是止戈之意。也就是说,吴三桂建立的这个短命王朝,最多不过是两年的折腾头。
23.长沙大战
得知吴三桂已经在衡州称帝,康熙当时就疯了一样,在皇宫里左右冲撞,见人就打。
他是皇帝,太知道吴三桂这么个搞法的用意了。
吴三桂是在戏弄他。
所以必须要打掉吴三桂。
越快越好。
长沙大战,就此爆发。
长沙大战,双方计有二十万兵力投入战斗。当时从湖南到江西,到处都是行军的部队,有清军,也有吴三桂的人马,大家行色匆匆,经常是清军刚刚走过,吴三桂的军队就到了。双方在行军路线上有着密切的默契,二十万大军在这么小的地方争相赶路,竟然没有一次相互遭遇过。这表明大家都有意识地让开对方,急什么,到了长沙再打也不迟。
吴三桂抵达长沙之后,就有一个使者梁质人,前来求救兵。吴三桂对他说:你既然来了,就先别急着走。隔日你看朕是如何大败清军,等你回去后,告诉东方诸豪杰。
第二天,梁质人陪同吴三桂走上谯楼,放眼一看,霎时间梁质人魂飞魄散。
只见城楼下面,是密麻麻蚂蚁窝一样的清军大营。这时候清军统帅岳乐扎营于长沙东,官山的后面,并于城北铁佛寺后面布阵,至城西南,成半圆形,分兵十九路,绵延数十里。
而吴三桂的人马,则在城西布阵,结营岳麓山,横亘数十里,军容之盛,为近古所未见!
观看了军容,就听吴三桂吩咐道:传旨,取朕的斩将刀来,朕要亲自下场,斩岳乐的头让尔等一观。
众人大骇,急忙拦住道:陛下不可,千金之躯,不可涉险……要不,咱们派大将王绪出场好了。
大将王绪,就是跟马宝一块去救韩大任的那一位。
王绪救不得韩大任,这事真的不怪王绪,因为韩大任已经人格退缩回到了母亲的子宫里,除了韩大任的亲妈,没人能把他再揪出来的。
大战开始了,就见王绪身披雪白的银甲,胯下一匹白玉胭脂千里霜,率了士兵五千人,直捣入清兵大营之中。
清兵大营中,却是悄寂无声,也不见有任何骚动。
众将心平气和地等,等了好久,却仍然不见清兵大营有任何响动。王绪这几千人,竟尔似泥牛入海,一去不回了。
众人惊心不已,偷看吴三桂脸色,见吴三桂形容淡定,这才平静下来。
继续等,又等了好久,清兵大营里,仍然是没有任何声音。不唯是王绪神秘地失踪了,就连大营里的清兵,好像也都消失了。
再看吴三桂脸色,见他神色如常,大家放下心来,再继续等下去。
等啊等,等啊等,足足等了快一个时辰,却仍然不闻杀入清兵大营的王绪有任何动静。
众人再拿眼睛看吴三桂,只见他全身颤抖,站了起来,说了句:完了,王绪已经完了……
众人眼前齐齐一黑,同时呻吟了一声。
完了!
随着这声绝望的哀叹落定,清兵大营之中,突然火枪之声震耳欲聋,鼓声急如骤雨,白刃排空,涛翻雪舞,呼声动天地。只见清骑兵纷纷坠马,王绪和他的将士突然之间出现,奋力冲突,锐不可当,清兵大营之中,无人敢撄其锋。
霎时间吴三桂欣喜若狂,一屁股跌坐下去:给朕杀啊!
吴三桂的女婿夏国相、侄儿吴应正、徒有虚名的大将马宝等人蜂拥而出,前去接应王绪。与此同时,清兵大营也突然响起巨大的鼓声,十万士兵齐齐地呐喊起来。
24.衡州战火
夏国相,马宝与吴应正三人抢到王绪面前,齐齐地转身,向自己的大营返身杀回。清兵放箭狂飞,只听吴应正惨叫一声,同时被几支箭贯穿,竟然将他射得从马背上飞跌了出去。夏国相转身力战,狂砍清兵,将吴应正救起回营。
就听身后犹如山洪崩泻,怒峰倾塌,清兵们怒吼着追杀了上来。
突听一声奇怪的笛声,就见城楼下面,山冈之后,卷起了漫天的烟尘。那烟尘来势疾速,顷刻间捣入了清兵大队之中,但听得惊天动地的惨叫之声,就见四十只长鼻子大象,威风凛凛,怒气冲冲,只管拿了巨大的脚掌,狂踩趴在地下的清兵。
这时候的清兵,再要不大溃,那就实在说不过去了。
于是清兵十数万人哭喊着逃命,吴三桂这边同样是十数万人,呐喊着追杀。正杀得痛快,却突听晴天一声霹雳,就见大雨如注,浇得士兵们两眼迷离,压根看不清楚眼前的物事。
传令收兵。
清兵吃了这个大亏,再也不敢招惹吴三桂。难怪这老头偌大年纪了还要瞎折腾,这天底下,真的找不到他的对手啊。
康熙听说了这事,气得破口大骂,骂过之后传旨:三军戴罪立功,务须剿灭吴三桂。待事平之日,从重议罪。
继续拼凑人马,把关外蒙古兄弟的战马都拉来,把平凉的降兵降将统统调到长沙,眨眼工夫,清兵这边又凑足了十几万,再接着来,务须累死吴三桂。
这次清兵旗开得胜,进入湖南东部与东南部,连夺茶陵、攸兴等十二座县城:又在东北部夺了平江、湘阴。然后打听到吴三桂已经御驾回衡州了,于是十数万清兵黑压压地杀奔衡州而来。
清军大队人马中,跑在最前面的,是都统宜理布、统领哈克三。这兄弟二人带了一万人马,狂奔到永兴北六十里的盐沙岭,冲入了一条峡谷。正在飞快跑步之间,突听前方和后方的高空上,响起了一片呐喊之声,就见滚木擂石,轰然落下,将盐沙岭山谷内的出口和进口,统统封闭了。
清兵都统宜理布和统领哈克三傻了眼,只好把刀子一丢,脖子一伸:你砸,砸吧……巨石从山坡上轰隆隆地滚落下来,谷中清兵全部成为尸体。
后面赶来的清兵见状,掉头就走,就听身后杀声震天,大将马宝统兵追杀而来,一直将清兵追回到永兴。
到了晚上,马宝在永兴城下扎了营,清兵们这才松了一口气,赶紧找个地方,躺下来休息休息。
可不曾想,大家刚刚睡着,就听得刀风四起,杀声连天。原来那天杀的马宝马大哥,这厮明明已经扎好了营寨,却没有进营去睡觉,而是率众偷偷摸摸地摸到清兵这边来了。这招实在是太缺德了,难过的清兵们一边抱着大哭,一边拼命地继续狂逃。
接连两次失利,康熙知道后气得半死,当即派了刑部侦探出来,将一大堆清兵的领导统统捆了,带往京城砍头。可是走到半路,康熙又下达了新的圣旨:这些窝囊废现在还不能杀,虽然他们都是窝囊废,可如果把他们都杀了,清军这边连个带兵的也找不到了。
戴罪杀敌,秋后算账。
入夜,康熙坐在月亮下面,苦苦地哀求着:老天爷呀,你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这吴三桂已经67了,他怎么还不死啊?求求老天帮兄弟个忙,快点搞死吴三桂吧。
他不死,康熙必死。
事情就是这么的残酷。
25.友好的战区
在清廷这边的历史上,始终是捷报频传的。
之所以弄出这么多的捷报来,那是因为清兵败得太惨,赢家哪来的那么多捷报?赢家只要赢一次就足够了。
只有输家才老是赢个不停。
在战场上,战局始终是呈一面倒的态势,吴三桂这边占据上风。
但是清军却始终有着最大的优势,那就是康熙比吴三桂年轻。
所以清兵打得不过是黏糊仗,无非不过是拖延时日,指望着拖到吴三桂蹬腿咽气。而且,他们也没有理由失望。
对这件事,看得最明白不过的,莫过于康熙本人了。
康熙十七年九月,清兵于岳州城下集结兵力达七万人,备船数百只,军需堆如小山,粮饷也充足。可是清将却拒绝与吴三桂交火,只是大打宣传战,天天搞出数不清的传单瞎忽悠。
这时候吴三桂方面粮食吃紧,就派了二十多条船,赴湘阴取粮米和火药。沿途但见江面上密密麻麻,布满了清军的战船。吴三桂这边的船只从清军中穿过去,双方还相互打招呼:老乡,问一声,去湘阴的路怎么走?于是清军热情地为吴军指明道路,吴军这边道一声谢,摇着小破船慢悠悠地去了。
这件事被人密告到康熙面前,康熙气得直骂娘。
查!
追查发现,吴军的船只,穿越的是清副都统德业立和提督周卜世的防区。这俩家伙拥有战船一百三十只,硬是按兵不敢动,任吴军在他们的防区中自由出入,运输粮米火药,而且清军还自愿充当向导……
真是太不像话了。
杀……杀不得,现在是用人之际,先批评一下,一切都等吴三桂咽气再说。
到了康熙十八年正月,岳州的吴军自己放弃城池走了。好几天之后,清军发现吴军没有出来运输米粮,进城去一问,才知道吴军已走。于是大家欢天喜地地进去,立即写奏章报大捷。
关于收复岳州之后,康熙的答复,藏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棺中的《三藩档案》案字1682号、1679号上是这样记载的:
恢复岳州城知道了,兵部知道。
从这个批复上,我们能够感觉到康熙的怒气,他已经是忍无可忍了。
实际上康熙的愤怒,纯粹是扯淡的事儿。要知道,他自己不是吴三桂的对手,只能靠比拼年龄,可别人谁又对付得了吴三桂?
没人能够对付得了吴三桂。
除了狗。
实际上,吴三桂是被一条狗打败的。
26.欲言又止的狗
岳州城中的吴军突然撤走,起因是一条狗。
事实上不唯是岳州,此时吴军正在全线收缩:所有的重要人物,如夏国相,如胡国柱,如马宝,如大将吴国贵等,都在偃旗息鼓、马不停蹄地赶往岳州,去处理那条狗引发的乱子。
关于这条狗,在一本叫做《东华录》的书上有记载。但这条狗叫啥名字,是什么品种,是谁养的,这件事却是语焉不详,没人弄得清楚。
事情是这个样子:康熙十七年八月里的一天,吴三桂正坐在座位上,读一本书,书名不详。读着读着,他就觉得小腹有点不舒服,起身就去了厕所。等回来之后,却发现一条狗正安详地坐在椅子上,爪子里捧着吴三桂刚才读的那本书,很是认真地看着。
见吴三桂过来,狗把爪子里的书放下,转过狗头,似乎想对吴三桂说句什么。
如果那条狗真要是说了句什么,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是那条狗却是一副欲言又止的神态,让吴三桂眼睛一晕,身体一个踉跄,就一动也不动了。
内侍见状大惊,急忙上前扶住吴三桂。再看这条狗,正慢慢地站起来,用极有深意的目光看了看吴三桂,脸上挂着一种奇怪的冷笑,不紧不慢地走开了。
吴三桂正式中风了,他口不能张,也不能合;眼睛不能闭,也不能睁;手不能抬,脚不能动,彻底成了一个植物人。
然后他又添了一个拉肚子的怪毛病。
明摆着,吴三桂的生理机能彻底崩溃了。
然后他就死了。
戎马生涯一生,这老头,活得也够有劲的。
衡州方面,秘密封锁了吴三桂死亡的消息,并派使者将所有的重要人物统统叫回。这期间,衡州大门关闭,秘不发丧,每天照旧给吴三桂进奉衣食,一如平时。直到八月二十一日,所有人突然全体撤退,烧毁营盘,单只留下衡州一座空城,城中百姓才恍然大悟。
失去了吴三桂,吴军阵营霎时间兵败如山倒。
27.说话算数才怪
张勇、孙思克与赵良栋这河西三套马车,杀出了平凉,杀入了江南,汇入到了追杀吴三桂残余的滚滚洪流之中。
吴三桂帐下大将马宝,本事虽然一般般,但名头却是极大,所以他第一个被康熙盯上了。
康熙亲自写了书信给马宝,说:投降吧,你要是投降了,只有加官晋爵的,决计不会秋后算账。皇帝金口玉言,说话算数。
写给马宝这封信,后来被康熙自己收回去撕掉了,可是负责任的史官却从康熙的垃圾筒里找到了几页残片。所以现在有本《明清史料》,上面只有这封信的只言片语,总之就是让马宝相信朝廷,相信他康熙的意思。
那么马宝应该不应该相信呢?
应该不应该不好说,但马宝确实是正式宣布投降了。
马宝出降的那一天,非常招摇,他身穿幅巾深衣,坐在八人抬的轿子上,逢人就说:我不出去的话,一定会有很多人受到连累。现在我不惜一死,是为了救一方百姓。
总之,很是悲壮的。
投降之后,他被押送到楚雄,清提督桑格亲自出城迎接,表示恭敬之意。马宝很高兴,于是就进了城,和桑格一起喝酒。正喝着,康熙圣旨来到了。
这一次的圣旨,共分为两页。
头一页上说:朕答应过马宝,说只要他肯投降,就既往不咎,不计前嫌。朕说话,那是天之口,是金口玉言,是绝对算数的。
第二页上,就两个字:才怪!
把这两页纸凑在一起,康熙是在说:我身为皇帝,说话算数……才怪!
马宝被判凌迟之酷刑。
受刑的时候,刽子手不紧不慢地切割马宝身上的肌肉,马宝却始终是一声也不吭,最后割至洞胸,马宝大叫一声,这才死去。
马宝的头颅,被割下来示众,妻子女儿统统没入官籍,分配到妓院接待四方宾客。
28.花落花飘飞
吴三桂阵营之中,脑子最糊涂的,莫过于胡国柱:但死得最明白的,却也是他。
胡国柱和王绪逃到云南的云龙以南,清兵在后面追赶而来。于是胡国柱召开紧急会议,所有的幕客参谋统统到场,问道:眼下大势已去,大家有什么好办法,快说出来听听。
幕客王愈扩笑道:君侯不见落花吗?或缤纷于捆席之上,或狼藉于泥土之中
胡国柱大喜,曰:说得是,说得是!先生爱我,敢不受命。
于是胡国柱悬梁自尽。
他死后,吴部大将王绪,还有一个李匡,这哥俩儿替胡国柱办理了丧事,然后把全部的财产分发给将士们,说:你们此去,自谋生路吧!
架起薪柴,下伏火药,上面有一张小桌子,王绪和李匡两人爬上去,开始喝酒,吩咐士兵道:点头……慢着。
王绪说:我有两个最宠爱的女人,跟了我一辈子。现在我顾不了她们了,麻烦你们谁过去告诉她们一声,让她们快点走吧。
有士兵跑过去传话,少顷回来,报告道:你的两个女人都已经自缢了。
王绪很是纳闷,说:这事,好像跟她们没啥关系吧?她们也非死不可吗?
点火!
霎时间烈火熊熊,王绪和李匡在火焰中纵情高歌:啊朋友再见,啊朋友再见,再见吧再见吧再见吧……轰的一声巨响,火药爆炸,歌声消散于冲天的浓烟之中。
胡国柱、王绪死后,吴三桂的另一个女婿夏国相在广南宣布投降。
是日斩首。
29.名花凋零
康熙二十年九月。河西悍将赵良栋率兵一万,抵达昆明城下。
他发现了一件极为奇怪、极为奇怪的事情。
昆明城下,已经驻扎了将近十万的清兵,但却无一兵一卒攻城;相反,士兵们天天蹲在城下掷般子赌博,而将领们则是不停地向康熙打报告,报告了一个又一个莫名其妙的大捷。
最离奇的是,昆明城压根就没被围住,昆明湖上的运粮船,每天来来往往,川流不息。赵良栋诧异地过去一看,才发现封锁昆明湖的,都是吴三桂那边投降的士兵。此时康熙有命,要以毒攻毒,用吴军攻吴军,一则可以减少八旗士兵的死亡率,二则可以让吴军自相残杀。
问题是,吴军自己也不傻啊。
所以这攻城之事,就撂在了这里,没人管也没人问。
赵良栋来到之后,就参加了清军领导干部会议。在会议上,他建议立即展开攻击,遭到了清军统领章泰的否决。于是赵良栋说:章泰,你少跟我装孙子。别人怕你满洲兵,我赵良栋可从来不把你放在眼里。老子今日就要进入昆明,你爱来不来。
章泰恼羞成怒,知道自己虽然是满洲人,但此时在康熙的心目中,绝对比不过赵良栋,只好咬牙认瘪,驱动大军向着昆明城冲了过来。
兵临城下,城中一部分守城的将士,突然发起了兵乱,想要捉住吴三桂的孙子吴世墙,献给清兵。乱兵冲入宫中,吴世墙立即穿上全套的皇帝龙袍,登临大殿,照自己脖子上吭哧就是一刀。没死!那就再照喉管来一刀,血流如注,吴世璠扑倒于血泊之中,时年十六岁。
于是清军入城。入城之前,章泰和赵良栋联合发布命令:不许抢,不许抢,不许……枪啊!
清军冲入昆明城中,疯了一样地抡起女人来。
吴三桂的爱妃八面观音,被统领蔡毓荣抢走。
吴三桂的爱妃四面观音,被清军都统穆占抢走。
有的史书上说,赵良栋自己没有枪。
但另有书本记载,老赵是性情中人,面对城中如此之多的美少女,岂有一个不抢之理?
赵良栋抢走了吴三桂的又一个爱妃,名叫莲儿。
莲儿是江南有名的才女,不知什么时候被吴三桂抱走,此时落到了赵良栋的手中。赵良栋心花怒放,立即向莲儿求欢。
莲儿说:
弱柳飘今日,名花异去年。
君王不得见,妾命薄如烟。
赵良栋登时就傻了,嗫嗫地道:我老赵……是个粗人,不会吟诗。
莲儿回答说:
国事今何若,侬心自糜他。
君王不得见,妾命薄如花。
赵良栋汗如雨下:莲儿,你答应我,答应了我……我以后保证跟你一块学读书……
莲儿回答说:
故国难回首,深宫归未能。
君王不得见,妾命薄如冰。
赵良栋尴尬地搔头皮:莲儿,你就明说吧,你答应不答应和我睡……答应不答应?再问,莲儿却是一声也不吭,赵良栋诧异地凑前一看,莲儿此时已经死了。
当时赵良栋大放号啕,拿脑袋咚咚地撞墙,手下人拼命劝说他,可老赵就一句话:别劝我,谁也别劝我,谁要想劝我也行,你给我把莲儿叫醒……
谁有本事把死人叫醒?
由是赵良栋性情中人之名不胫而走,盖住了张勇,压倒了王进宝。
30.落幕时季
康熙传令:给朕把吴三桂从地下挖出来。戮尸!
但是这条命令,最终也未能如愿执行。
因为吴三桂的尸体,不明缘故地失踪了。清军挖开了吴三桂的墓,发现里边却是空的:有的墓倒是不空,但里边埋着的死人,怎么瞧也不应该是吴三桂。
那两年,云南地头上,到处都是挖坟的清兵。挖出来也不知多少具尸骨,但经过刑部检验,却没有一具是吴三桂的。
那么吴三桂的尸体哪里去了呢?
没人知道,也没有人关心这事。
另一个不解之谜。就是陈圆圆的下落,这时候她应该是陈老太太了。与吴三桂那不翼而飞的尸体不同的是,几乎每本古书上都有着陈老太太的下落,但每一本的记载,都和其他书本完全不一样。
那么陈圆圆的下落,究竟是如何呢?
人们只知道,当吴三桂起兵之后,陈圆圆就悄然出走了。去了什么地方,这事可就没人清楚了。但是在贵州岑巩县水尾乡马家寨,却有一座陈圆圆的墓,而且马家寨虽然叫做马家寨,寨子里的居民,却统统姓吴。
他们说:他们是吴三桂的后人,奉祖上之命,为陈圆圆守墓。
可这事的真实性……让考古学家们伤脑筋去吧,我们继续往下说正事。
正事就是,康熙终于成功地顶住了吴三桂为他带来的空前压力,以绝世帝王的英姿,挺立于历史的潮头。此后,再也没有什么力量能够撼动得了他。
康熙说:红尘呀滚滚,聚散呀纷纷,何不潇洒走一回!
传旨:朕以前说过,凡是降将,一个不杀,一个不抓,而且统统加官晋爵。现在,是朕履行诺言的时候了。
朕说话,那是绝对算数的。
才怪!
福建耿精忠及部下八名总兵官,凌迟,妻子女儿进入性服务行业工作。
等到这道命令执行的时候,又发现了一桩怪事,原来耿精忠的老婆女儿,早就被郑经给掳到台湾去了。真是说不清这对于耿精忠来说,到底是个好消息,还是个坏消息。
广西尚之信,这厮的“痔疮”犯了。康熙深表同情,赐白绫一条,命其自尽,其妻子即日安排在妓院上班。
看到对耿精忠、尚之信的处理,才知道王辅臣此人的智慧。
王辅臣高就高在他设法让自己正常死掉,避免让康熙再产生仇恨心理。所以王辅臣虽然身死,但是妻子儿女得以保全。
首犯惩治完了,还有二十万之众的降兵呢?
统统发配西伯利亚!
二十万降兵,从此踏上了漫漫的风雪历程。现在他们才突然醒悟过来,当初他们追随吴三桂,是一点错也没有的。他们名义是为了吴三桂的帝王霸业而战,实际上却是在为自己的命运而抗争。如果说他们真的有什么错,那就是他们没有能够坚持下来,因为自己的软弱而投降康熙。这一选择不唯是带来了吴三桂的失败,同样也带来了他们自己的失败。
当年吴三桂在世的时候,保护着他们,所以他们才会有机会投降康熙,并反过来攻杀吴三桂。
而现在,他们才发现,这世上唯一愿意保护他们,甚至为了他们不惜让自己身败名裂的,只有吴三桂。
可是他们已经逼死了他。
这情景,一如大明覆亡之初。
无话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