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晋国争霸第一步

由于具备良好的社会基础,并且拥有大量的“海龟”,晋国改革开放当年就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社会稳定,农业丰收,商业繁荣。广大人民群众高兴地说:国君的改革开放政策就是好。

秋收结束之后,全国上下一片繁荣景象。晋文公高兴,于是举行国宴,招待辛苦一年的卿大夫们,庆祝改革开放成功。

【丰收了,请客了】

“经始灵台,经之营之……”晋文公的开场白是姜夫人替他起草的,上来就是一篇《诗经·大雅·灵台》,具体翻译免了,大概相当于如今的“改革开放春风吹,神州处处尽芬菲”之类。

晋文公讲话结束,国宴开始,无非就是些山珍海味,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大家放开了裤腰带狂吃狂喝,胥臣带头讲段子,讲得大家哈哈大笑。

正在高兴,突然有人来报。

“主公,周王特使简师父到。”来人通报,简师父,名字听起来好像是周王的姓简的司机,其实不然,此人是周王大夫,名字就叫简师父。

“快请。”晋文公高兴啊,国宴的日子,中央最高领导的特使来到,这一定是好事啊,这说明中央最高领导人都对晋国的改革开放表示赞赏啊。

简师父进来,寒暄一遍,在晋文公对面坐下。按照规矩,中央来的特派员,与地方最高领导属于同样级别,因此晋文公特地为简师父安排了一张与自己平起平坐的桌子。

“特使远来,一路辛苦,来,我先敬三杯,给特使暖暖身子。”晋文公举杯,大夫们也都举杯。

简师父把酒杯举了起来,看看众人,原本应当说几句代表周王慰劳大家之类的话,可是,简师父动了动嘴唇,没有说话,却把酒杯放了下来。就在大家都觉得莫名其妙的时候,简师父带着哭腔说话了:“晋侯,我、我喝不下去啊。”

晋文公一愣,难道周王鞠躬尽瘁了?不像啊,简师父也没有穿丧服啊。

“周王发生了什么事?”晋文公问。

“周王被人赶走了,如今流落在外,特派我来请晋侯出兵护驾啊。”简师父几乎是哭着说,原来是周王下课了。

晋文公一时没有说话,他心中大是失望,原以为是好消息,谁知道是个坏消息。

可是,这真的是个坏消息吗?

狐偃笑了。

在说狐偃为什么笑之前,先简要说说周王是怎么下课的。

【周王的绿帽子】

有一个小国叫滑(在今河南省偃师县),姬姓国家,长期依附郑国。突然有一天不知道什么原因,投靠卫国了。郑文公不高兴了,于是兴师伐滑。

春秋那年头,端的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大国手下有中国,中国手下有小国。大国之间其实很少正面冲突,一般都是拿对方的中等国家出气,弄得中等国家里外不是人;中等国家之间也很少打仗,拿对方的小国出气。

滑就是这么个小国,夹在别的国家当中受夹板气,谁不高兴都来打你。按理说,郑国要是有骨气的话,就该直接找卫国算账。可是一来卫国不好欺负,二来卫国有齐国撑腰,郑国不敢惹。所以,郑国就专找滑国出气。

郑国大军一到,滑国立即投降,宣誓成为郑国的保护国。郑国一撤军,卫国特使又来了,三言两语连威胁带吓唬,滑又赶紧宣布接受卫国的保护。

郑文公很生气,说你这不是耍我们吗?你们还有没有一点信誉啊?其实,郑国这么多年来,在齐国和楚国之间也是这么混的,跟滑国没什么本质区别。

郑文公仗着楚国撑腰,再次出兵讨伐滑国。

那时候卫国和周王室关系好,恳请王室出面,劝郑国撤军。于是,周襄王派特使游丝伯去郑国做和事佬,谁知道郑文公一向对王室不满,不仅不退兵,反而把游丝伯给扣留了。

“我靠!”周襄王火大了,本来你郑国投靠楚国就很过分了,如今还这样无礼,自绝于中央,是可忍孰不可忍?

怎么办?周襄王掰指头算了一下,自己的军队肯定不行,打不过郑国;齐国呢,正处于衰退期,指望不上;晋国呢,内乱刚结束,也指望不上;秦国呢,平时没什么往来,也指望不上。

亲戚朋友靠不上,那就靠邻居吧。

周襄王决定,请狄出兵讨伐郑国。这个狄自然不是北翟,也不知道是哪一块的狄,总之是狄。狄国很高兴啊,这下又有得赚了。

于是,狄国出兵,成功偷袭了郑国的栎,郑国被迫从滑撤军。

周襄王一看,狄还挺好使,正好大老婆死了,干脆从狄娶了个老婆回来,跟赵衰的老婆叫同一个名字:叔隗。

叔隗长得如花似玉,又年轻,周襄王把她立为王后。大臣们纷纷反对,可是没用。

第一部中说到周襄王的弟弟王子带因为勾结北狄攻打襄王,被襄王赶到了齐国。后来襄王出于人道主义,又让他回来了,而且不计前嫌,封为甘公,平时还常常一块吃喝。

甘公原本是个泡妞的高手,再加上在齐国国家大妓院泡了这些年,泡妞的本领已经炉火纯青,三下两下,把叔隗给泡了。

周襄王知道弟弟给自己戴了绿帽,一怒之下废了叔隗的王后,甘公听到风声,逃去了狄,然后从狄借兵攻打周襄王。

周襄王的队伍实在没用,谁来欺负都行。没办法,周襄王仓皇出逃,一直逃到了郑国边境。这一次,郑文公的表现不错,主动派人给周襄王盖房子,送吃送喝送美女,血浓于水在这个时候体现出来了。

那一边,甘公自立为周王,但是不肯住在洛邑,带着叔隗去旁边的温城度蜜月了。

周襄王这个恼火,国家被抢了,老婆也被抢了,越想越觉得自己窝囊。于是,派简师父去晋国请兵,派左鄢父去秦国请兵,一定要抢回国家,抢回老婆。

就这样,简师父来了。

【晋文公第一功】

国宴次日,晋文公召集内阁会议,讨论出兵事宜。

“各位,第一个问题,该不该出兵。”晋文公上来就问。因为事情大家都知道,不用重复。

别人还没有说话,狐偃开口了。这不是他的风格,他的风格是最后说话,可是这一次,他第一个说话了。

“这个问题过去了,直接说第二个问题吧。”狐偃说道。他的话让大家都吃惊,这么大的事情,不讨论就决定了?

“舅舅,为什么?”晋文公问。对他来说,改革开放不到一年,应该稳定压倒一切,外面的事情能不管就不管。

“因为这样的事可遇不可求,老天给我们这样的机会,就是要让我们称霸了。想想看,当年齐桓公靠什么称霸?尊王室以令诸侯啊。还有比这更好的机会吗?这是打着灯笼也找不到的好事,决不能错过。”别看狐偃老头记性不太好了,但是头脑还是那么敏锐清醒。

实际上,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已经有了。

第二个问题,何时出兵?

按惯例,秋冬不出兵,开春之后出兵。

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很快,冬天过去,春天来了。

二月,晋国军队开始调动,预备三月出征。可是,这时出现了新情况。

黄河对岸,秦国军队正在集结。秦国人要干什么?

一打听,晋文公知道了秦国军队集结的目的:勤王。什么是勤王?就是帮助周襄王复位。说来说去,跟晋国一个目标。

“胥臣,你去秦国,阻止他们;狐射姑,你向东走一趟,向沿途国家借路;栾枝,你来督促加快晋军集结。”狐偃给大家分配了工作,应对这一变化。

胥臣渡过黄河,来到了秦国。秦军大营就扎在河边,秦穆公亲自督阵,可见秦国也是非常重视这次行动。

胥臣见过了秦穆公,首先代表晋文公问候了秦穆公及其夫人,然后回顾了秦晋两国之间业已存在的裙带关系,之后介绍了晋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划时代成就,最后,胥臣表示:“周王蒙尘,我们都有义务为周王出头。如今,晋国军队已经整装待发,而且安排了卧底,可以说是胜券在握。出发之前听说秦国大军也到了河边,我家主公派我前来表达敬意,同时派我告诉您,这样的小事我们来办就行了,杀鸡焉用牛刀,就不劳烦您了。到时候见了周王,我们一定代为转达您的美意。”

秦穆公一听,当时就明白了,这是晋国人怕秦国抢了他们的风头,特地来阻止自己。

“几位,你们怎么看?”秦穆公问百里奚等人。

“既然来了,干脆两国合军吧。”百里奚说。他也知道,这样的事情是个机会,不愿意让给晋国人独享。

基本上,从公子絷到公孙枝,没人愿意回去。

胥臣一看,估计这一趟是白跑了,谁也不是傻傻鸟。

“好吧,我们撤。”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秦穆公要撤。

“为什么?”百里奚问。

“晋侯回国也就一年,给他个机会树立威望吧。”秦穆公说。一来秦穆公是个实在人,二来他感觉秦国的国力仍然不足以雄霸天下,这个风头不出也罢。

于是,秦国撤军。

三月十九日,晋国军队正式出发。上下两军改称左右两军,左军晋文公亲自率领,右军狐偃领军。左军直接到周郑边境迎接周襄王,右军进攻温,捉拿甘公和叔隗。

晋国大军一路畅行无阻,右军包围温的当天,城中百姓起义,城门大开,晋军大将魏犨杀进城去,将甘公和叔隗活捉。

现在有个问题:怎样处置这两个人?

魏犨没主意,于是前去请示狐偃。

“主帅,捉住了甘公和叔隗,怎么处置?”魏犨问。

狐偃没说话,好像没听见。

“主帅,捉住了甘公和叔隗,怎么处置?”魏犨又问,心说老头子这耳朵看来不太好使了。

“啊,今天天气不错。”狐偃自言自语。

“老年痴呆?”魏犨差点没说出来,难道狐老头突然老年痴呆了?

魏犨还要问,旁边先轸早已经看出门道来了。

“老魏,别问了。”先轸一边小声说,一边就把魏犨给拉出去了。

魏犨云里雾里,弄不明白,看先轸的样子,他猜到这又是狐老头搞什么玄虚了。

“什么也别问,直接去。”先轸做了一个砍头的动作。

“为什么?没有命令,我怎么敢杀?”

“你不杀,谁杀?给周王去杀?”

“哦。”魏犨恍然大悟,他虽然是个粗人,但绝不傻。

甘公和叔隗虽然该死,但是一个是周王弟弟,一个是前任王后,周王亲自动手很不合适。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交给周王,而是“死于乱军”。

“奶奶的狐老头,装聋作哑都是学问啊。”魏犨感慨,同时也佩服先轸的机敏。

【骗了一块地】

周襄王在晋军护卫下回到伟大首都,之后狐偃来报,说是甘公和叔隗死于乱军之中。周襄王假惺惺感慨几句,说些兄弟手足情、一日夫妻百日恩之类的套话,下令将两人就地葬在温。

按惯例,晋文公这么大功劳,一定要有赏赐。可是,周襄王有些为难,因为当初借狄兵打郑国的时候,就从国库里取了大量金银财宝酬谢。后来甘公借兵打周襄王,基本上就把国库给搬光了。如今要赏赐晋文公了,发现国库里没什么像样的东西,紧急去搜罗了一些,也是有量无质,拿不出手。

可是,拿不出手也只能拿了,周襄王让人把那一堆赏赐品搬出来的时候,连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

晋文公看见那一堆赏赐品,几乎笑出来。

“大王,你看,伟大首都被狄人这么一折腾,国库都空了,这些金银财宝,大王自己留着用吧。我知道大王也不容易,如果需要的话,晋国愿意提供援助。”晋文公不仅不要,反而要援助王室。

周襄王一听,感动得要哭。按理说,王室跟晋国都是武王后裔,比跟绝大多数国家的关系都要近。可是这么多年了,王室对晋国就没有过任何帮助和关怀。如今人家晋国如此无私地帮助王室,比雷锋还要雷锋啊。

惭愧,周襄王感到无比的惭愧。

“不,金银财宝你可以不要,但是,你可以提别的要求,只要能做到的,我一定做。”周襄王无比真诚地说,他真的被感动了。

晋文公想了想,然后说:“那,那我也不要什么实物了,我请求隧葬,希望大王批准。”

什么是隧葬?周朝,王驾崩之后,下葬时棺木先经过隧道,而诸侯下葬,棺材直接落下去。也就是说,王的墓多一个隧道。晋文公申请隧葬,意思就是要求获得王的下葬标准。

“不行,那不等于有了两个王吗?这我不能答应。”周襄王拒绝了。

晋文公会不高兴吗?他心里很高兴。

其实,晋文公很担心周襄王会答应他。隧葬这东西,无非就是把坑挖长一点而已,周王批不批准自己都能干,没什么实际意义。如果周襄王批准了,自己的名声反而不好了。

周襄王断然拒绝了晋文公之后,觉得很不好意思,一方面,自己的赏赐拿不出手,另一方面,人家的请求被断然拒绝。怎么办呢?还有什么可以给的呢?

“这样,我把南阳的阳樊、原、温、攒茅等八个地方给你,你看怎么样?”周襄王想来想去,好像只有土地能够拿得出手。

“这,这不太好吧?”晋文公在心里哈哈大笑,表面上还要假装为难。

“有什么不好?都是自家人。好了,就这么定了。”晋文公越是谦让,周襄王就越是觉得不好意思,觉得要不把这几块地送出去,自己都不好意思继续当这个王。

冲动,周襄王太冲动。

王室的地盘本来就不大了,如今更小了。

晋文公从周襄王那里出来,狐偃已经在那里等着。

“怎样?”狐偃轻声问。

“舅舅,你真行。”晋文公笑着说。

一切,都是狐偃的阴谋诡计。

【巧计收城】

收地,晋文公决定在第一时间收地,以防周襄王反悔。

几块地盘中,原最大,并且,原已经封给了原伯贯。其余几块地盘,从理论上说是没有封出去的,因此都是大夫在管理。从道理上说,原是不应该给晋国的。但是周襄王对原伯贯在抵抗狄人的战斗中的表现很不满意,这才把他的地盘送给了晋国。

由于有了这样的历史原因,原伯贯拒绝把自己的地盘让出去,组织军队守城。

以晋国的军队,攻占原不在话下。不过,晋文公不希望以这样的方式获得周王赠给的地盘。怎么办?赵衰的主意:先把容易的拿下来,最后解决原。

问题就这样解决。

晋文公派出的收地代表团分别前往八大处,结果除了阳樊和原之外,其余六处顺利交接。

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晋国军队包围了阳樊,并且拉开架势,准备攻城。

阳樊大夫仓葛原来还准备抵挡一下,现在晋军真的到了,仓葛立马就知道这是鸡蛋和石头的较量,没得玩。

趁着晋军还没有攻城,仓葛在城头上喊起来了:“晋军听着,我们阳樊人都是夏商周的贵族后裔,每个人跟周王都是亲戚老表。如今你们帮助周王安定王室,却要屠杀周王的亲戚,你们忍心吗?啊?周王的亲戚难道不是你们的亲戚吗?啊?”

晋文公本来就是摆摆架势,没打算真的进攻,听仓葛这么一说,还真有点感动。于是,晋文公下令,围城军队让路,阳樊人愿意留下就留下,不愿意留下,可以自由离开。

大部分阳樊人选择了离开,他们去了王室的地盘轵村,继续做周王的臣民。

现在,只剩下原了。

晋文公决定给原人半年的时间来考虑,晋军回国,秋收之后再来收地。

冬天,晋文公如期率领军队前来收地了。

那么,这半年时间晋国就真的在等待?当然不是。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南阳大地,晋国的种种利民政策,让归顺的七个地方的百姓实实在在尝到了甜头,大家都说“当晋国人就是好”。原的百姓们看在眼里,对晋国的抵触心理一点一点弱化了,并且他们自己心里也明白,晋国并不是对他们没办法,而是手下留情。

根据在原的卧底的第一手情报,原的老百姓其实很愿意投降,只要给他们台阶,他们就能高高兴兴做晋国人。

针对这一情报,狐偃设计了和平解决问题的方案。

晋文公率领晋国大军抵达原城,然后告诉城里人:“我们围城三天,如果你们还不投降,我们就撤军。”

城里人不相信,心说你就吹吧,大老远来一趟,三天就走,骗谁啊?

三天时间,晋军也不攻城,就在城外进行军事演习。三天一到,城里还没有投降,晋文公下令:撤。

有人劝晋文公:根据卧底的情报,城里人再过一两天就投降了,再等等吧。

“诚信啊,如果得到了原却失去了诚信,今后谁还相信我们的话?不能失信于民,撤。”晋文公很坚决,于是,晋国大军收拾收拾,撤军了。

城里的百姓们看了三天军事演习,看得很明白,这样的军队要打原,那真是吃顿饭的工夫就能拿下。如今人家不打我们,而且还这么守信用,这样的国君哪里去找?这样的国家哪里去找?我们不能给脸不要脸啊。不行,我们要投降。

就这样,城里百姓追出来了,浩浩荡荡,一边追一边喊:“我们要投降,我们要投降。”

一直追出去三十里,这才追上晋军。

“信用的力量啊。”晋文公感慨。

后来,晋文公把原伯贯送到了冀,做了一个大地主。而任命赵衰为原大夫,狐毛的儿子狐溱为温大夫。

从那以后,晋国的地盘直达南阳,并且陆续兼并了南阳和原先晋国之间的一些戎狄小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