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〇章 永不结束的战争

晋军摆好了阵势,随后拆除了营门和栅栏,晋楚两军正式对垒了。

伯州犁对晋军的阵势感到很吃惊,他知道形势有些不妙了。

“大王,晋军要集中优势兵力来攻击中军了,赶快通知左右两军向中军靠拢。”伯州犁提出紧急建议。

可是,晚了,因为晋国人已经开始冲锋了。

既然如此,只能死战了。

【斗箭】

先看看晋军新军与楚军右军的对抗。

郤犨根本没有准备跟楚军硬拼,而楚军也没有想要跟晋军死磕。因此,两军以接触战的方式进行战斗,基本上是第一排的士兵打打停停,后排士兵呐喊助威。

晋国人的策略成功。

再看看晋军上军与楚军左军的战斗。

毕竟是双方主力部队,战斗远比右军要激烈得多。不过,晋军保持了阵形,楚军也并不凌乱。基本上,两军势均力敌。

总的来说,这边的战斗很有序,双方伤亡都不大。那么,有序到什么程度呢?

栾针是栾书的二儿子,因为作战勇猛,此次出任晋厉公的车右。自然,晋厉公不会冲锋在前,因此还比较悠闲。突然,栾针想起一件事来。

“主公,从前我出访楚国,子重问我晋军的勇武体现在哪里,我说是好以众整(军容整肃)和好以暇(从容不迫)。如今两国交兵,使节不能来往,不能说是军容整肃;说话不算数,不能算是从容不迫。我请求派人去给子重敬酒。”栾针说。

厉公一听,这主意挺好,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当即让人倒了一杯酒,派了一名算是战地使者的给子重送过去。

“哎,拜托拜托,酒来了啊,让个道让个道。”使者就像赶菜市场一样,一路喊一路走,大老远从中军来到了上军。

晋军和楚军看见有人端酒上来,纷纷让路,然后在一边看热闹。

使者顺利来到了子重的面前,这时候大家都不打仗了,看看要发生什么。

“我们国君缺乏人手,所以栾针这样的废材也要给国君当车右了。没办法,不能亲自前来,只能派我来为将军敬酒。”使者说完,把酒敬了上去。

子重接过了酒,恍然大悟:“栾针当初在楚国说过晋军好整以暇,一定是为了这句话给我送酒的,他记性真好。麻烦你回去替我致谢,有机会我再请他喝酒。”

子重说完,把酒一饮而尽。

酒都敬了,还打什么?

之后晋楚两军基本上就跟演京戏一样了。

栾针的这杯酒,到底是真的卖弄风度,还是要瓦解敌人斗志呢?

晋国人,有的时候真的说不清。

总之,楚军的左右两军很休闲。

可是,中军就惨大了。

晋军排山倒海一般压了过来,人数上占据绝对优势。就算楚军中军都是精锐,可是人家晋军也都是精锐啊。

如果说左右两军打的是友谊赛,中军绝对是淘汰赛了。

楚共王见到形势不妙,坚持不退,拼命擂鼓。要说起来,春秋时期的国君不仅常常亲自上阵,而且常常冲锋在前,而楚国国君尤其神勇。

在楚共王的带领下,楚军中军士气大振,竟然抵挡住了晋军的攻击,尽管非常吃力。

魏锜是一员猛将,也是冲锋在前,他猛地看见楚共王亲自擂鼓,突然想起自己的梦来,于是抽出一支箭,瞄准了楚共王。

楚共王正在擂鼓,一抬头,发现一支箭正向自己飞来,想要躲,已经来不及了,之后就觉得眼前一黑,右眼就什么也看不到了。

魏锜的箭准准地射进了楚共王的眼睛,好在距离过长力量不大,否则当场就会要命。

楚共王大叫一声,一把把箭从眼睛里拔了出来,箭头带着自己的眼珠。见到大王受伤,卫士们急忙上来搀扶。楚共王忍着痛,大叫:“养由基,养由基。”

养由基就在旁边,急忙过来。

“给你两支箭,替我杀了射我的人。”共王急了。

把箭给了养由基,共王掉转车头,到后面包扎伤口。

战前,养由基的箭都被共王没收了,因此这段时间真是干着急使不上劲,如今拿到了两支箭,急忙忙要找射伤共王的人。

“谁射的?是谁?”养由基问身边的士兵,可是兵荒马乱的,谁注意了?没人知道。

养由基正在着急,那一边目标自动出现了。

“我射中了,我射中了楚王,哈哈哈哈。”魏锜手舞足蹈,大声喊叫,他生怕大家不知道。他很高兴,他好像已经看见卿的宝座在向自己招手。

可是他显然忘了,楚国还有一个叫养由基的。

慢镜头开始了。

养由基的箭搭上了弓,拉开弓,松手,箭慢慢地飘了出去,笔直地向前飞,箭尾的羽毛在颤动。终于,箭飞到了目的地,“噗”的一声,一个脖子被刺穿。

喊叫声戛然而止,脖子弯了下来,于是我们可以看到脸。啊,原来是魏锜。

魏锜趴在了自己的箭囊上,一动不动。

他终于还是没有能够当上卿,尽管他离卿已经是无限的近。不过,能死在养由基的箭下,那绝对是个勇士的光荣。就像养由基,他最终也死在敌人的箭下,那是天下第一神射手最伟大的归宿。

养由基追上了楚共王,把剩下的一支箭还给了共王。

共王用一只眼看看他,因为他只剩下一只眼了。

“你的箭还给你。”共王收下了自己的箭,然后把养由基的箭囊递给了他。

从那以后,养由基得了个“养一箭”的绰号。

【放生】

共王受伤,楚军终于抵挡不住了。

楚军中军崩了,但是并没有溃,而是一边抵抗一边后撤,这就是楚军,决不逃命的楚军。

晋军精锐已经突入楚军的阵地,一个身穿红色盔甲的晋军将军十分扎眼,这个人非常勇猛,冲在最前。

楚共王一步步后撤,而红甲将军率领着一队晋军精锐已经冲倒了眼前。共王的亲兵们紧张起来,他们知道晋国人喜欢擒贼先擒王的打法,共王已经非常危险。

然而,令楚国人吃惊的是,当红甲将军冲近的时候,他一定会跳下车,脱下头盔。这样反复三次,共王终于看出名堂来了,于是他取下自己的弓,派工尹襄给红甲将军送过去:“这个红甲将军看见我就下车,一定是个君子,把这个送给他,看看他是不是受伤了。”

工尹襄把弓拿去送给了红甲将军,并且转达了共王的问候,红甲将军怎么说?这么说:“托大王的威灵,外臣能够随国君作战。对大王的问候我不敢当。我并没有受伤,多谢大王的关心。军务在身,请使者转达我的敬意。”说完,红甲将军对着使者肃拜三次。

太有风度了,实在是太有风度了,风度好得简直令人嫉妒。

谁啊?郤至。

“哼。”远远地,有人冷笑了一声。

楚军还在拼命抵抗,郑国军队则早早崩溃掉了。

韩厥还是那么勇猛,他知道什么地方该出头,什么地方该掩盖锋芒。韩厥率领的兵力恰好对着郑军,于是一通冲锋,把郑军打得丢盔弃甲,郑成公没命一般狂逃。

大概是觉得跑得太快没面子,或者到时候不好交代,郑成公命令御者放慢逃命的速度。

“将军,郑伯慢下来了,一定是他跑不动了,围上去活捉他吧。”韩厥的车右提出建议。

“算了,记得当年非要捉齐侯,结果弄得大家灰头土脸。算了,别捉人家国君了,得罪一个国家的人可不是好事。”韩厥多聪明的人,他才不会再干这样的蠢事。

于是,韩厥的部队停止追击了。

随后,郤至的部队也追了上来,并且超过了韩厥的部队。

“前面是郑伯,抓住他吧。”郤至的车右也这样建议。

“算了,捉住国君是不吉利的。”郤至也拒绝了。于是,郤至的部队也停止了追击。

“哼。”远处,一个人冷笑了一声。

要不是养由基和潘党的神箭让晋军心存忌惮,楚军的大败基本上就无法避免。还好,尽管损失不小,楚军并没有崩溃。

到了天快黑的时候,晋楚两军都收兵回营了。

计点损失,楚军这边左右两军损失很小,中军伤亡被俘计两千多人,其中,共王的弟弟公子筏被晋军活捉,而郑军全部溃散。

晋军方面,伤亡千余人,基本没有人被俘,大将魏锜战死。

总体来说,是晋军小胜的局面。

【子反死了】

强国之间的战争,实力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哪一边取胜的决心更大。

“大王,是打,还是撤?”子反请示共王。

“打。”楚共王没有犹豫,尽管受了伤,他也不肯逃跑。

于是,子反下令,三军整顿车甲,准备明天再战。

楚国人要继续打下去的消息传到了晋军这里,晋国人真是有点害怕了,楚王都瞎了一只眼还要打,那就是只要不死就要跟你拼到底啊。面对这样的对手,谁不怕?

晋国人没有打还是撤的选择,他们没有理由不打下去。可是,他们还是盼望楚国人自己撤退,免得两败俱伤。

“这样,我们也作出要歼灭他们的姿态,他们一定害怕。”苗贲皇提出建议,他知道楚国人这时候在想什么。

你横,我比你还横。

苗贲皇传达晋厉公的命令:“全体修缮兵器战车,晚上好好休息,明天一早攻击楚军,活捉楚共王。”

发布命令之后,苗贲皇悄悄地命令晋军放松对俘虏的看管。果然,有几个俘虏趁机逃跑了。

逃跑的俘虏回到楚军大营,立即被带去见楚共王,因为共王想知道对方的动作。

“大王,晋国人明早就要来攻击我们,还说不捉住您就不收兵。”逃回来的俘虏汇报。

楚共王心里打鼓了,要是晋国人铁了心跟楚国干到底,还真的麻烦。不说别的,就说自己这眼睛,虽说不致命,但再这么熬下去,发炎化脓要命那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快请子反。”共王要跟子反商量一下。

为什么请子反不请子重?因为共王喜欢子反,不喜欢子重。所以子反作为司马反而指挥中军,子重作为令尹只能率领上军。

没过多久,派去请子反的人回报:“报告大王,子反将军喝得大醉,正睡着呢。”

共王皱了皱眉头,他并没有太生气。因为要战斗的话需要有人出谋划策,要逃跑的话并不需要,只要一个字:快。

“看来老天是要楚国失败啊。通知三军立即收拾行囊,轻装撤退,快。”共王没有犹豫,子反来不来都会这样决断。

《左传》曰:“乃宵遁。”

楚军连夜后撤,想想看,当晚也就是一个小月牙,黑灯瞎火,走得辛苦。

子反到天亮才醒过来。

“啊,该战斗了。”子反从床上滚了下来,站起身,就要冲出帐篷。

“将军,咱们已经撤到瑕了。”谷阳说。谷阳是子反的仆人,一个宦官,一直跟着子反,是子反最信任的人。

“撤了?我怎么不知道?难道,我睡了一晚上?你昨晚给我喝的是酒?”子反大吃一惊,一连串的问题问出来。

原来,昨晚子反下了准备战斗的命令之后回到帐篷,谷阳献上了一壶水。子反喝了一口,说:“这是酒啊。”

“不是酒,是水,不过喝起来有点酒。”谷阳挺会说话,不过他也是好心,想让子反喝一点酒好睡个好觉。

“不是酒?”子反犹豫了一下,他知道那是酒,可是又宁愿相信谷阳说的不是酒,最终,他咕噜咕噜一口气把一壶酒喝了个精光。

好酒,真是好酒。喝完之后,子反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那,大王来找过我吗?”子反问。

“撤军之前来找过,没叫醒你。”谷阳不敢撒谎。

“唉。”子反叹了一口气,阵前醉酒,那可是死罪。子反抽出刀来,自言自语:“我是中军主将,这一仗就是败在了中军。就算不醉,我也该死了。”

子反举起刀来,就要自杀。

正在这个时候,楚共王派人来了。

“大王有令,本次出征,是大王亲自坐镇,失利的责任大王承担,与子反将军无关。”原来,楚共王是生怕子反想不开,派人来特赦他。

“不,如果大王让我死,那是我的光荣。我的部队是最先败退的,责任当然是我的。”子反不是一个不敢承担责任的人。

共王的使者走了,子反的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共王对自己这样宽容,实在令自己惭愧。即便共王不追究自己,自己就不该自觉一点吗?

就在子反进行激烈思想斗争的时候,子重派人来了。来干什么?

“子重将军让我给你带话,当初成得臣的故事你应该知道吧?何去何从,自己看着办吧。”得,子重的话等于让子反自杀。

“唉。”子反又叹了一口气,他决定自杀,因为他感到惭愧。

刀起,刀落,血溅当场。

共王的亲叔叔就这样自杀了,楚国人以刚烈著称,就是指子反这样的人。

子反倒下的时候,共王的第二个特使又来了,因为共王担心子反想不开,再次来赦免子反。

可惜,晚了。

【战争总结】

来总结一下鄢陵之战。

首先,这是一次晋楚双方都尽了全力的战争。

晋国出动了晋厉公、七个卿和四军;楚国出动了楚共王、子重、子反和三军。双方作战地鄢陵在荥阳以南,说明晋军是跨过荥阳,主动寻找楚军作战,而楚军也是同样的想法。

其次,这次战争双方都没有表现出很高的战略战术素养,没有出现狐偃、先轸和楚庄王这样出色的战略战术家。因此,这场战争注定不会成为经典战例。

第三,双方阵容中的叛徒都很出彩,基本上,他们都能看到双方的优劣长短,应该说,不论是苗贲皇还是伯州犁,都是精英,而把这样的精英给了对方,绝对是各自国家的损失。

第四,双方都有各自表现出色的人物。晋国这边,郤至风头出足,不仅晋军的整个战术部署和打法都是他的意图,他本人还弄了一身红甲,像个明星一样前冲后突。不仅像明星,郤至还卖弄了风度,连楚共王都赞扬他。而楚国这边的头号明星无疑是养由基,往常人们称他养叔,这一战下来,得了个绰号“养一箭”,端的是楚国人爱晋国人怕,扬名立万,成为中国历史第一神箭手。要是放在现在,奥运会射箭金牌别人就根本不要想了,连靶子都给你射穿。

第五,双方的内部矛盾在战争期间被压制。楚国方面,子重和子反是仇人,但是楚共王在,子重、子反没有发生正面冲突。晋国方面,尽管栾书、士燮和三郤之间意见并不统一,但是晋厉公在,内部矛盾也没有爆发。设想一下,如果楚军没有共王而晋军没有厉公,这次战争会乱到什么程度?

但是,战争期间没有爆发的内部矛盾在战争结束后立即爆发,子重借题发挥,逼死了子反。那么,晋国这边呢?

第六,晋楚两军实际上实力相当,正面作战的情况下,也就是大打小输赢,谁也没有把握战胜对手。

我们还是先把这次战争的结尾交代一下。

晋军在第二天早上发现楚军已经撤了,于是皆大欢喜。因为楚军撤得,匆忙,辎重粮食等都来不及带走,晋军就在楚军大营足足吃了三天。

楚军撤走之后的第二天,齐军、卫军、宋军、鲁军都到了,晋厉公一看,好嘛,仗打完了,你们也来了。

不过,鲁军最终没有能够与晋军会合,因为鲁国权臣宣伯暗中派人对郤犨说鲁成公是故意磨蹭,等到晋楚两军决战之后再看风使舵的。其实呢,明摆着个个诸侯都这样的,不过郤犨收了宣伯的贿赂,因此拒绝鲁军前来会合。

“这帮该死的来锦上添花来了,不能便宜他们。”晋厉公下令晋国军队凯旋回国,留下随后赶来的下军佐荀罂统帅诸侯军队攻打郑国。

联军的实力实在太差,也许他们也觉得很无聊,也许他们觉得晋国人派个下军佐来领导自己太没面子,要知道齐国和卫国都是国君带队,宋国是华元领军,结果要在你晋国老六的领导下打仗,心情怎么会爽?

总之,联军的军事行动很不成功,打郑国打不动,于是屁股一歪,打到陈国去了。打了一通陈国没什么成果,屁股再歪一歪,转蔡国去了。在蔡国转了一圈,屁股再歪一歪,又来到了郑国颍上。

郑国的子罕看透了联军这点把戏,他们并不想打仗,可是又不敢就这么回去,因此四处转悠。

“转,转你们个头啊。”子罕也没客气,率领郑军精锐半夜袭击了联军,结果打得联军抱头鼠窜。得,这回也不用不好意思了,联军直接跑回国了。

鲁成公原本还有些忐忑不安,听说联军被郑国打得丢盔弃甲,不禁暗自庆幸。

【士燮父子】

对外战争获胜了,内部的斗争就会更加激烈。

“主公,您这么年轻,而我们都没有什么才能,我们为什么获得这么大的胜利呢?主公一定要戒骄戒躁啊。《周书》说了:天命不会一成不变。也就是说只有有德的人才能享受天命。”晋军回国的时候,士燮对晋厉公这样说。

晋厉公瞥了他一眼,没有说话。

栾书也瞥了他一眼。

三郤瞥了他三眼。

就连士匄也瞥了父亲一眼。

士燮暗暗地叹了一口气,不再说话了。

从晋文公称霸开始到现在,晋国的强势人物按照顺序分别是:狐偃、先轸、赵盾、郤缺、荀林父、士会、郤克、栾书。

同样按照这个顺序,狐家首先从晋国逃亡,在晋国政坛消失;随后,先家惨遭灭门;再随后,赵家惨遭灭门。按照这个顺序,下一个难道就是郤家?如果这是一个诅咒,上面的七家是不是都无法逃避?

晋国的卿,没有一个死在楚国人的车前,却纷纷倒在晋国人的刀下。什么是权力斗争?这就是权力斗争。

权力斗争,远比战争要残酷得多。

权力斗争,就是一场永不结束的战争。

《第三部·晋楚争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