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瑟·米勒对于林为民的到来可以说是翘首以盼,之前林为民说四月份以后再联系定具体的赴米时间,阿瑟·米勒已经在月初就已经将邀请函寄了出去。
估计过几天应该就会到,林为民才能去办赴米的签证。
林为民和阿瑟·米勒沟通了去米国的细节之前,想着也得跟单位这边提前打个招呼。
在《当代》编辑部,覃朝阳是条退了休的咸鱼,林为民才是顶梁柱,这是公认的事实。
林为民要长时间脱离工作岗位,对于《当代》运行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
一听说林为民打算请两个月的假,老覃同志人都毛了。
“我一个退了休的老同志,你可不能这么坑我啊!”覃朝阳一脸苦相的说道。
“什么叫坑你?老覃同志,这我就得说你几句了。干革命工作,你怎么还能偷奸耍滑呢?
我是编辑部的主编不假,可你也是编辑部的主任啊!
平时我干的多就算了,谁让我年轻呢?可关键时刻你不能掉链子啊!”
覃朝阳被林为民说的哑口无言,作无声的抗议,林为民直接去前楼找蒙伟宰请假。
蒙伟宰听说后,沉默了一会,问道:“非去不可吗?”
“那边儿的朋友已经等了很长时间了,再不去也不合适。”
蒙伟宰点了点头,他对于林为民的作品在米国受到的欢迎有所耳闻。
“那就把工作安排好,走之前提前打招呼。”
“好!”
林为民请下来了假,欣然出了办公室。
蒙伟宰看着他的背影表情惆怅。
没到半天时间,林为民要请假两个月去米国的消息登顶了“国文社热搜榜”第一名,引爆食堂午间茶话会。
同事们纷纷向林为民求证这个消息,林为民只能无奈的承认。
这几年国文社偶尔会有出国的机会,但基本都是领导们去考察、访问,跟大部分小兵们不挨着。
林为民这次的情况跟领导们还不同,听说他是受朋友邀请去的米国。
大家都知道林为民的作品在米国受到了不小的欢迎,这种带有功利色彩的出国反而比那种纯政治或者文化原因出国更让大家羡慕。
人家可是凭实力出的国!
跟上次去香江大家踊跃的让他帮忙带东西不同,这回很少有同事让林为民帮忙代购。
香江跟国内的联系紧密,很多商品大家就算是没用过,但听说过,都说香江的东西好,在能力承受范围之内的自然想代购。
米国跟香江不一样,距离中国太远了,大家连能从米国带什么都不知道,反正媒体上宣传的那些东西林为民肯定是不敢带回来的。
又过了几天,阿瑟·米勒的邀请函寄到了,林为民带着资料去使馆办签证。
老米对于林为民这种文化界名人去米国欢迎还来不及呢,签证办的很顺利。
拿到了签证,林为民赴米的时间也确定了下来。
临走之前,林为民张罗了一顿饭。
四月下旬的燕京,春暖花开。
什刹海小院里的树叶绿莹莹的,几盆盆景也越发的标致,鱼缸的金鱼活蹦乱跳。
曲小伟家的孩子正站在小板凳上扒着鱼缸边向缸内够着金鱼,姚淑芝发现了一把抄起孩子,“不能捞金鱼,多危险啊!”
正在厨房忙碌的刘海燕听见声音,出来照着孩子的屁股就是几巴掌,“让你淘气!让你淘气!”
“哇哇哇!”孩子哭的撕心裂肺。
林为民嗑着瓜子幸灾乐祸,该!让你祸害我的鱼!
其他人丝毫未觉,仍在聊天。
沉寂了许久的什刹海小院今天格外的热闹,大外甥夫妻俩、曲小伟一家、郑国一家、石铁生一家、于华、谟言、汪硕夫妻俩、佟钟贵……
燕京的朋友能来的基本都来了,大家听说林为民要去米国待一段时间,高高兴兴的来送行。
“两个月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足够为民见识资本主义的花花世界了。”曲小伟调侃着。
“为民可千万记着,老米的糖衣可以吃,但炮弹一定得送回去!”郑国附和道。
“哈哈!”众人大笑。
七八个男同志坐在院子里聊天,石铁生坐的是轮椅,林为民一手扶着轮椅的把手,其他人或坐或站,谟言则蹲在汪硕的旁边。
聊天的话题五花八门,除了调侃林为民,大家谈论的最多的话题自然是文学和创作。
石铁生最近刚写完《插队的故事》这篇中篇小说,稿子已经交给了林为民,编辑部审稿通过,预计会在七月份跟读者见面。
前年冬天,林为民带着石铁生去陕西追爱,顺便回了趟陕北他插队的关家庄。
石铁生回到燕京之后就一直想写一部关于他插队时的故事,其实这几年他的作品中陆续都有提过当知青那会儿的事,但写的都不够细,不够让石铁生怀慰。
他终于在酝酿了一年多之后,把这部《插队的故事》写了出来。
《插队的故事》听名字就可以归结到知青文学里去,再往大了说,叫伤痕文学也行。
这年头的知青文学很多内容都是带着强烈的负面情绪和控诉的,再过几年,还会沦落为小黄文。
如梁晓声一般对于知青经历进行歌颂的,并不是特别广泛。
石铁生对于知青经历的描述跟这两者又有些不同,在他的小说里,你看不到那些大喜大悲、热血或是冷漠,如果硬要比的话,林为民觉得他的风格就像是关家庄前的那道清平川,宁静、温暖、淡然。
聊到稿子,于华嘴贱的问起了石铁生稿费的问题。
“千字十八块。”石铁生如实相告。
于华当时瞪大了眼睛,“这么高?”
谟言诧异的看向于华,“你经常去编辑部逛,难道不知道?现在稿酬标准提高了啊!”
“我知道啊,可千字十八块……”
于华的话没说完,因为有点得罪人。
千字十八块也太高了!
于华并非觉得石铁生不应该拿这个数字,只是这个价格和以前对比的变化之大,让他措手不及。
汪硕一脸笑嘻嘻,“这有什么的,我之前给编辑部那篇中篇也千字十五呢!”
说到这里,他朝林为民埋怨道:“大家都是中篇,凭什么铁生比我贵三块?”
于华看着汪硕向林为民开炮,心想千字十五块还嫌少?
“你就知足吧!能发就不错了。先跟你说好,你那篇稿子发完编辑部肯定挨骂,你也好不了,没人给你兜着。”
能被评为痞子文学,不挨骂是不可能的。
林为民做主同意发表汪硕的那篇《顽主》,就已经做好了挨骂的准备。
好在,他马上要去米国,炮火就让老覃一个人先顶着吧。
汪硕撇了撇嘴,他知道林为民说的是实情,心中却不忿,“听那帮吃干饭的叫唤,还不写小说了是怎么着?”
嘴炮这一块儿,硕爷从来没服过谁。
就算是被人按在地上揍的叫爸爸,只要你敢松开他,他立马就能变成爷爷。
大家说着笑着,于华偷偷问谟言,“你那部《红高粱家族》拿的稿费少吧?”
谟言道:“是啊,我去年发的,没赶上涨稿费。”
“那可亏大了!”
于华嘴上这么说着,心里在盘算着。
谟言的《红高粱家族》三十万字,提个千字三块那就是900块钱,比发一部中篇的钱还多。
刚才铁生说他那篇《插队的故事》七万多字,千字十八块钱,那就是一千三四百块钱。
一部七万多字的中篇而已,都快赶上以前发一部长篇的价格了。
这要是再等一两年,稿费再涨涨,那等于是净赚啊!
于华又为自己的拖稿找到了一个光明正大的理由。
院子里闹哄哄的聊天,快到中午的时候,桌子摆到院子当中。
风和日暖,在院子里吃饭是件十足惬意的事。
今天人多,十几口子人一桌坐不开,摆了两桌。
吃饭的时候,大家又跟林为民聊起米国的事。
他一去就是两个月,朋友们还是很关心的。
不过林为民这次去米国跟那帮受邀出访的不一样,说白了,他和阿瑟·米勒是合作伙伴,就跟后世公司老板出国考察一样,合作单位不得好吃好喝的招待着吗?
听林为民说米国那边房子都已经给租好了,大家放下了心。
吃完了午饭,收拾了东西,众人离去。
家里空了下来,林为民也开始送收拾行李。
翌日一早,林为民没有开车,而是打了个出租车。
前两年燕京市进口了一批皇冠出租车,这些出租车,平时只在机场和各大饭店“趴活儿”,林为民是昨天打电话预约的。
一早出租车到了家门口,林为民提着行李上了车。
一路上司机对着林为民一顿神侃,这帮司机平时拉老外的时候很多,自诩见多识广,说起话来也牛气。
这个年代的出租车极少,打个车起步就是五块钱,像林为民今天去机场,跑一趟够普通工人半个月工资的。
所以也造就了出租车司机这个职业的吃香,更何况开的是皇冠呢?
这帮司机上班都得穿西装打领带,在如今属于妥妥儿的金领,有不少人还娶了空姐。
下了车,林为民看着皇冠出租车的背影。
下回回来得换个车了,以前不打车还没注意,开个车跟他么出租车一样,林老师丢不起这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