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粮税

赵夫子确实借书给他抄写了。

不过在卖掉龙骨车图纸赚到100两后, 他们就买了四书五经中除了《大学》之外的所有印刷本。

难道是还书的时候,不小心还错了?

顾璋疑惑,他从房门口走到窗边的书桌前:“你说哪个?我看看。”

他的书是新的, 而赵夫子的书里面确实有一些笔记和批注。

燕老指了指那一叠纸:“就是这个!”

顾璋打眼一看。

那分明是他抄写的《大学》,不是什么赵夫子的手稿。

他正要说。

院子里嘈杂喧嚣中,突然出现一道高亢急切地呼喊求助:“小石头,你赶紧过来。”

“快来帮爹算算!”

顾大根这一声,就像是石头打进了湖水里,顿时激起千层涟漪。

挤满院子的汉子们, 都跟着喊道:

“对对对,小石头算的快。”

“小石头来帮叔算算, 等会儿叔给你买糖吃。”

亢奋中带着焦急,飞快的语速恨不得就像是落水之人拉住了救命稻草。

秋娘也来敲门:“小石头你赶紧来帮忙, 弄错了不管亏了咱家还是别家的粮食都不好。”

顾璋应道:“好嘞, 马上来。”

说完就往外跑, 还对燕老道:“您就在屋子里歇歇,喝点水,没什么要注意的东西, 您自便。”

“等等……”燕先梅伸手挽留,手还没伸到一半, 顾璋就已经飞快跑到外面去了。

燕先梅扼腕,不过看到桌上的那份手稿, 还是忍不住面露欢喜:“找了这么些天,总算要找到了!”

他重新坐了下来,小心的拿起那一叠手稿, 仔细端详,“姜武, 你说写这个的人会是谁?”

姜武想了想:“应该不是这孩子的夫子,赵夫子我们见过了,只是个普通童生,对农事和气象知之甚少,还不如村中那几位老农。”

燕先梅也想到这一点,“确实不是赵夫子,不过这人恐怕和顾家颇有渊源。”

他那日只看到几个字,根本找不到有用的信息,如果不是姜武注意到永河村,怕是只能去找那混账吴县令开口了。

姜武道:“老爷您别急,我已经打听到,那日我们撞到之人丈母娘家出了大事,回去帮忙收割了,就算小石头这里问不到,咱们也能找到的。”

燕老伸手将窗户推开了点,看着外面热闹不已的场景道:“咱们这次应该是找对人了,这样的收成,说不定就是那位大才指点的。”

他将窗户支起来固定,坐下来边喝水边看院子里的顾璋,“咱们等会儿,不急于一时。”

***

顾璋才跑出来,就被热情的村人包围。

他刚刚在晒谷场算的时候,被大家伙都看在眼里,这会儿都信他,要他帮忙算算家里的地,最少多少才够。

顾璋听到还有些疑惑:“都种了这么多年了,家里的地该留多少麦种应该有定数。”

有村人立马解释:“原来大家伙都是估摸着留,怕不够,还尽量留多一点,但是你家这些不够分啊!”

顾璋看了看搬回家里的粮食。

好像确实不够,他原来种过的小麦,一亩地需要20斤麦种。

按照当下的产量和永河村种植的小麦品种来算,一亩地最少也需要10斤左右的麦种。

他们家交了粮税后,还要给自家地里留种,即使剩下的全部都换出去,也顾不了全村的地。

难怪刚刚抢得那么激烈,他爹和爷爷被人群埋住,连个头都露不出来。

“爹,娘?”顾璋回头,“那要怎么个分法?”

他这话才问出口,还没等到回答,院子里好不容易稳定下来的情绪,又烈火般烧起来。

“顾老,三树,你还记得不,那年抢收最后两天下雨,你收不完麦,我去帮你收的。”

“大根……”

这可是足足几斗粮食差别,谁家都放不下,拼了命也要争取。

毕竟来年就算拼了命的伺候,也不可能增产这么多。

顾璋揉揉耳朵,一个个嗓门太大了,他耳膜都有些嗡嗡的。

秋娘见他揉耳朵,走过来用手帮忙捂住他的耳朵,她皱着眉头喊道:“都别吵,每个人都有!”

院子里安静下来,谁不知道啊?这家是秋娘说了算!

大伙都怕惹了秋娘生气,到头来谁也落不到好。

他们和顾大根、顾三树有情分,和秋娘可没有。

秋娘严肃着脸,指挥道:“先把咱家的搬进去。”

顾大根:“好嘞!”

他直接将他们家需要的几袋,直接背了进去。

谁都没意见。

毕竟没听说过要主家把自己的良种也分出去的道理。

秋娘又道:“村长对我们家小石头有恩,给他也单独留一份。”

“对对,咱要给村长留一份。”顾老爷子也想到这一茬,又分出一份。

有些人有微词,但没人敢说什么,顾方正不论在村里、还是在顾氏宗族中,都还是很有威慑力的。

秋娘道:“剩下的这些,按每家的地多少来分,地多的多点,地少的少些。”

地少的不乐意了:“他们本就地多,又有了好种,明年产量那么多,我们地少的怎么办?”

毕竟谁都知道,剩下这些,是绝对不够每家每户的每一亩地都种满的。

顾璋哼道:“那就不分了,我们自家留着吃,我还想尝尝咱家地里的面粉啥味道呢。”

他回头吆喝:“爹,把粮食搬进去,咱自己留着吃!”

背对着大家的时候,他赶紧冲他爹使眼色。

顾大根会意,也不说话,弯腰抱起一袋就往里走。

“哎哎哎!我也没说不要啊!”

“大根你别搬,怎么当爹的还听儿子的?”

顾大根也不说话,只是埋头搬粮食,但是脸上的笑容却忍不住咧开了嘴角。

他家小石头可出息嘞,前前后后挣了一百多两,这么多钱,他一辈子也挣不到!

还会念书,脑瓜子也聪明,他不听儿子的,难不成还听外人的?

顾璋任性的掀了屋顶,所有人一下子就能接受开窗了。

“好好好!就按秋娘你刚刚说的来。”

“秋娘你快让大根别往里搬了。”

秋娘眉眼都是骄傲的笑意,揉了揉顾璋的耳朵,喊顾大根停下来。

顾璋喊:“保证每个人都有,别挤,粮食已经到了的先来。”

他搬了个小木凳坐在粮食堆旁边,秋娘拿了个农家称粮食的小升子在旁边。

小小的院子里,挤满了全村人家。

没挤进来的,只能在院子外面垫着脚往里看。

有的匆匆赶过来之后,连忙对里面喊:“狗蛋他爹,我把家里的鸡带来了!”

“来了,我家粮食来了!”狗蛋他爹立马喜笑颜开,兴奋冲里面道。

顾璋问了村里地的总亩数,心里就有数了。

来一家,报一家的亩数,分数的分子分母就都有了,再把他家剩下粮食总数一乘,顾璋稍加思索:“3升。”

秋娘便用小升子称出三升,然后收对方三升粮食。

来一个,顾璋报一个。

来一个,顾璋又报一个。

秋娘动作也利索,进度快得很。

眼见着粮食越来越少,那些家里还没把粮食送来的,都有些着急了。

“小石头,你可要好好算,别到最后我们没了!”

“是啊,慢慢算,别给多了。”

秋娘挡在顾璋身前,护短道:“我家小石头算成是啥就是啥,最后要是没了,也只能怪你们自己动作慢了。”

“那刚刚说好的!”那人急得跳脚,心里恨不得把家里臭小子胖揍一顿,怎么这么慢?

秋娘:“我家粮食,想怎么分就怎么分。”

顾璋眼角微弯,笑意便洒了出来,他娘可真霸气。

他顾璋,也是有人护着的小孩了。

听了这番话,原本已经换到了良种的人,还都不想走了。

他们也都算不清楚,自家粮食占村里粮食几成,这个比例在顾家收成里又占多少。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主要是看身边或者怀里的粮食袋子。

“我家比你多两亩地,好像确实多点。”

“你看大柱家地多,他的那袋多大!”

相互比了比,没发现什么问题,许多人也不想走,就守在院子外,想等到最后。

要是最后缺,他们赶紧走,要是最后有多的,说不定还能再分点。

不过许多人,心里都有种隐隐的期盼。

大柱侧头和旁边兄弟说:“你说小石头有没有可能真的算对了?”

“我哪里知道?”

“等着看就知道了。”

大柱双手将良种袋子抱在胸前,乐道:“这要是再学学,去县城当个账房都行,大根以后有儿子养喽。”

顾璋的声音继续响起。

“一升五勺。”

“二升一勺。”

大伙目光都落在他身上,落在粮食袋子上,看着粮食袋子一点点瘪下去。

慢慢地,说话的人都少了。

“二升。”

这是最后一家人了。

瘪掉的粮食袋子被提起来,直接往升子里倒。

当最后一捧麦粒滚落出来,升子正好装满。

全部分完,一粒不剩。

顾家院子为中心,安静片刻后,周围一圈都瞬间热闹了起来,连带出一片低声惊呼。

“小石头脑瓜子可真聪明。”

“居然真的算出来了,还一斗米都不差!”

“这怎么做到的?”

“你说这是赵夫子教的吗?我家臭小子怎么没学会?”

有人朝院子里喊,表达他们的疑问。

顾璋想想那群小萝卜头的屁股,大声回道:“赵夫子没教,春婶你可别回家揍孩子。”

“那你咋会的?”

顾璋反问道:“那春婶买菜买肉卖鸡蛋的时候咋算的?找夫子学的吗?”

村里的男孩都很少在学堂正经学东西,女孩就更不可能了。

春婶立马道:“春婶我可没上过学堂,哪来的钱找夫子哦,自己琢磨琢磨不就会了?”

顾璋摊手:“那不就得了?”

春婶双眸瞪大如铜牛:“都是你自己琢磨的?”

瞬间哗然一片。

顾大根笑容一整天都没消失过,就像是焊死在脸上了一眼,他喊道:“也不是多大事,都别围着了,赶紧回去收拾收拾。”

大柱啧声:“嘚瑟!”

顾璋伸了个懒腰,然后环视一圈,有鸡有蛋有肉有菜,家家户户送的礼,直接堆成了一个小山包。

唯有几只活着的鸡在旁边溜达。

顾璋指着鸡道:“娘,这鸡都自己走出来了,可能是不想活了。”

秋娘回头看正在咯咯哒溜达的鸡,哪有一点不想活的样子?

“我看是你馋了。”秋娘点点儿子的额头。

“嘿嘿。”

秋娘这些日子也习惯了家里时不时有肉,应道:“给你这个小馋猫杀一只。”

顾璋抱住秋娘,脑袋贴过去:“我是小馋猫,那娘你就是大馋猫。”

“讨打。”秋娘作势要打人。

顾璋一溜烟跑到顾大根旁边:“爹!你说是不是?”

顾大根看看儿子,又看看媳妇,笑呵呵道:“听你娘的。”

顾璋大呼:“爷奶,爹娘合起伙来欺负你们最爱的小石头了!”

见众人散了,燕先梅带着姜武从屋子里出来,站在屋门口看着这一幕,燕老眼里染上几缕羡慕。

他侧头对姜武道:“这性子真难得。”

姜武想起家中那些个同龄的男孩,也道:“这个年纪的男娃娃都又倔又要面子,小石头这样……”

姜武试图找一个词来形容顾璋。

他觉得顾璋这样,能主动出面以小孩优势解决问题,还能做龙骨车挣钱的孩子着实聪明,偏偏有能力还不拘着面子,愿意跟父母撒娇,嘴甜哄人开心的,和家里晚辈都不太一样。

姜武想了一会儿,实在没想出一个合适的词,只能勉强拉出一个:“小石头这样淳朴活泼的,确实少见。”

燕先梅突然问道:“你说我收他做学生怎么样?”

姜武没反应过来,他家老爷拒绝了那么多人,他还以为燕老不想收学生。

燕先梅似乎也没想等他回答,迈腿往院子中间走去。

姜武连忙跟上。

还没走出两步。

远处传来“咚咚咚~”敲钟的声音,那是实木摆动,一下下砸在大鼎钟上发出的声音。

这是顾氏一族的鼎钟,但凡钟声响起,就代表有全村人都必须参加的大事。

根据钟声数量的不同,重要程度依次递增。

这次响了五声,代表每家都要派出一个壮劳力。

这种时候,如果不是摔断了腿,不听钟出现,会被宗族惩罚,次数多了甚至会逐出宗族。

毕竟宗族里有事你不出力,那宗族自然也不会庇护你。

顾老爷子对顾大根道:“这是要运粮去县城交粮食税了,大根你赶紧去。”

顾大根点头,赶紧往外跑,走的时候还带上了顾璋。

“我带小石头一起去,他可以帮村长算算,免得又被那些个大人为难。”

宣朝正打仗。

粮税不要银钱,只要粮食。

事情一日不了结,村长这个担责任的人,便一日不能安睡。

故而每每算出了产量,收齐了全村的粮税,未免夜长梦多,出什么岔子,都是当天直接用车拉到县城。

顾方正手里拿着本,吆喝道:“先来的把粮食搬上车。”

丰收过的农家汉一个个也都不吝惜力气,将粮食一袋袋往木质板车上堆。

“绑好了!”

“我这边也好了,可以出发了。”

顾方正忙活了好久,见村里人都来齐了,喊道:“出发!”

顾璋还是第一次跟村里队伍来交粮税。

一辆辆手推车上堆满了粮食,用袋子装好,堆出一个小山包。

出发前,已经将全村的总数,按照石斗称过一遍。

不过顾方正还是不放心,又将书册每家每户的粮税检查一遍,一个个加起来。

看到顾璋在,毫不客气地让他帮忙算一遍。

顾璋就这么坐上了粮车。

车边唯一的位置被村长坐了,他就被他爹放在一包包粮袋上。

顾方正额头上都浮出冷汗。

即使心里知道没任何弄虚作假,但是想到三十板和全村加税三年的惩罚,还是忍不住担心有错。

顾璋见状,也低头帮忙算起来。

路上,他们还遇到了好几个交粮食税的村队。

埋头收麦的永河村人,这才知道,稍远一些的村子,不少都只产了一石,或者一石一斗,劣等地更低。

“老天真是不开眼,竟真的一场雨也不下,我家孩子多,本就收成少,把粮税一交,麦种一留,剩下的换成粗粮都不够吃,这可怎么活?”

那村子的人都面色沉重,边走边诉苦。

也有村子消息灵通,但知道得太晚,那村长叹息道:“要是早些知道,也弄个龙骨车,也不至于减产,幸好咱宁都还有水,要不然恐怕要闹饥荒了。”

即使不是荒年,只是减产了些,对底层的百姓而言,也是沉重的负担。

永河村还算好的氛围,顿时凝重起来。

顾方正认识刚刚的村长,那也是个不错的村长,他感慨道:“如果不是小石头做的龙骨车,咱们村恐怕也有好几户要减产。”

永河村是占了距离水源近的便宜,所以没感觉太大的威胁,只觉得龙骨车方便,省了力气。

这会儿看到稍远一些的村落直接减产,这才陡然有些后怕。

“希望等会粮官别刁难,要不他们明年可难捱了。”

“千万别像那年一样,人牙子都直接进村来收娃娃。”

“真是造孽,那些卖儿卖女的人家,后来年景好了,好像一个都没找回来。”

顾璋面不改色,在末世这种事再常见不过了。

但他看着税本的眼底却划过波澜。

一路上,算了又算,检查了一遍又一遍。

二十里路就这么聊着聊过去了。

才刚刚到,顾璋就听见前面传来呵斥声,“收成就这么点?糊弄鬼呢!”

那村子人家少,又减产了,车比他们轻,走得也快些,估计到了有一会儿了。

顾璋坐在粮食堆上,高度比常人高,一眼就看到了出声的那个人。

连一套正经的官服都没有,站在粮官旁边,这小喽啰脸上的表情却凶神恶煞。

他似乎没长耳朵,对村长的解释权当没听到。

还一脸理直气壮的表情,自顾自地说:

“头两个月衙门去你们那儿探过了,收成没问题,预估的标准是一等田一石三斗到一石四斗,你们怕是想报低产量,好少缴些粮税吧?”

那村长被吓得白了脸,不停摆手解释:“不是不是,万万不敢动这心呐!”

顾璋抬眼望了一圈身着官服的验粮官,神情散漫慵懒。

再收回视线时,眼里染上些似笑非笑的味道,低声嗤笑,“看来那封信是白送了。”

末世那样差的绝境,基地的管理者都是好的,这里这样美的好山好水,竟然选了这种人当一方管理者。

他的眼眸里,藏着些旁人看不懂的情绪。

这时,一双结实有力的温热臂膀,从后面将他抱起来,打断了他的思绪,“小石头别怕。”

***

另一头。

顾老爷子和王氏待在院子里,整理院子里村里人送来的各种吃食和情礼。

顾老爷子透过窗户,觉得燕先梅就跟那财神爷似的散发着金光,不不,银光!

他对王氏道:“你去给人添点水。”

王氏抬头望了一眼,小声:“老头子,你说这老爷怎么在咱家不走了?”

顾老爷子摇头:“我哪知道,反正我知道咱家没啥可图的,全家家当加在一起,也没人一张银票值钱。”

王氏闻言,觉得有道理,她擦擦手:“那我去给他加点水。”

王氏提了一壶灶里温着的水,走进顾璋的屋子。

发现那有钱老爷竟然在看小石头写的字,表情还挺和善,忍不住骄傲道:“我家小石头的字好看吧?”

她虽然不懂,也不认识字,但是她知道,孙子写的肯定是好看的!

小石头写的?姜武刚刚喝一口茶,直接“噗”的一声喷出来。

王氏见燕老一直捧着看,脸上还一副很喜欢的表情,一下子就误会了。

她觉得这人不会想等小石头回来,然后又花钱买这个纸吧?

反正在王氏眼里,都是孙子在纸上写写画画的东西,图和字也没太大差别。

她想到这个可能,打心眼里高兴。

王氏爱攒东西,除了小钱,吃食,连顾璋从小用过的墨纸都攒着舍不得扔。

这会儿她觉得自己简直太聪明了,连忙往外走:“你等着啊,我那里还有,我给你拿来看看,看你喜欢哪个。”

同床共枕了几十年,顾老爷子一耳朵就听懂了王氏的话。

小石头写不要的字都想买?

老爷子放下手中拔了一半的鸡毛,抬头看燕先梅的眼神都有些古怪了。

这年头,一毛不拔的铁公鸡常见,这样憨的冤大头,他老头子可算开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