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
听到封禅泰山, 皇后亚献,秦始皇挑了挑眉, 那群儒家博士能答应?
当年他泰山封禅, 那群齐鲁博士可是没少提意见,这不行,那不行的, 搞得他最后不耐烦了贬退诸儒士不用,自己带着文武大臣上泰山。
后世弃法家而用儒家,号称以“仁义”治天下, 这李治竟然能从那群满嘴礼仪秩序的儒家手上钻到空子,让皇后亚献, 确实有点本事。
汉惠帝时期
听到天幕提及刘邦和自己,吕雉嗤笑,她和刘邦的结合本来就是因一个“利”, 哪怕婚后有点感情,也被后来发生的种种消磨殆尽。
和刘邦谈感情,开什么玩笑?不对,应该说和帝王谈感情才是。
一旦坐上那个位置, 还能有几分真心?
后世人竟然嗑这种感情,着实可笑。
但很快,吕雉就笑不出来了, 因为她听到:
【这里给大家解释一下,在古代, 国家的大小典礼,除了亲蚕礼外,其他的和女人都没什么关系。尤其是封禅这种最高规格的隆重大典,根本就没有女人参与的可能。
女皇能参与进去, 并主持亚献(就是第二次献酒),是因为她够聪明。
古代的封禅礼是先祭天,也就是祭昊天上帝;后祭皇地祇。祭天地的同时要祭祀祖先,也就是高宗李治的祖先。
当时群臣讨论封禅礼仪的时候已经达成了共识——唐高祖和唐太宗配享昊天上帝;高祖的太穆皇后,太宗的文德皇后配享皇地祇。
虽然这条是大奸臣许敬宗提出的,但也是比照旧例,并不是和女皇一唱一和。
之前汉光武帝刘秀就是以高太后配享皇地祇,如此阴阳、天地、男女各得其所,获得了后世儒生的好评。
对了,这里的高太后不是吕后,而是薄太后。刘秀以吕后残害三王,专封吕氏家族的人为诸侯王为由,说吕后不配在太庙和高皇帝一起享受祭祀,把吕后迁出太庙,把薄太后迁了进去,并把薄太后上尊号为高太后。
女皇提出既然是太后配享皇地祇,那祭地礼应该由后妃来主持,让公卿主持祭祀皇帝的母亲和祖母像什么话。
说得有理有据,合情合理,所以在李治的同意下,女皇参与了这次的封禅,并且大出风头。】
汉惠帝时期
吕雉周身的气压一下子降低了,她一掌重重打在了桌案上,“好一个刘秀,好一个汉光武帝。”
后世那么多皇帝都没敢动她的牌位,一个东汉的皇帝,还不知道到底是不是刘邦的子孙呢,也配?
吕雉脸色极为难看,冷冷地问左右随侍的宫人,“陛下呢?”
“禀太后,陛下今晚歇在刘美人处。”
吕雉一听,脸色更难看了。
她闭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气,不生气不生气,刘盈是支棱不起来了,就让他多生几个孩子。
反正他现在除了这点,也没其他用处。
【我们继续看书里的内容,锦瑟是在武则天以皇后身份摄政失败的情况下穿过来的。这时的武后并没有气馁,她以爱书为由召集了大批文人学士修书。
修书只是借口,她真正的意图是让这批文人学士参与到朝政之中,为她出谋划策,分割宰相的权力,当时的人称这批学士为“北门学士”。
额,参考的二凤的秦王府十八学士。
不得不说,二凤的成功影响了整个唐朝宗室(狗头)。
锦瑟就是在武后召集文人学士修书之时出现在武后面前的,嗑CP暗戳戳嗑有什么意思呢,当然是找更多的素材,为爱发电制作同人周边,让更多的人一起嗑才有意思。
武则天是一个很爱才的人,而且并不看重出身,从她重用掖廷出身的上官婉儿就能看出。
锦瑟觉得自己虽然和婉儿没得比,但是工作经验杠杠的,而且相对唐朝人来说,她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怎么着都能在女皇面前露脸。】
武周时期
武则天似是没看到上官婉儿苍白的脸一般,若无其事地笑道:“婉儿,看来天幕对你颇为赞赏。”
上官婉儿见状心领神会,忙道:“天幕过誉,婉儿有今日全靠陛下赏识。”
武则天笑了笑,兴趣盎然地望着天幕,“朕倒是好奇她会如何在朕的面前露脸。”
唐太宗时期
成功影响整个唐朝宗室的李世民:“……”并不想要这种影响。
【果不其然,锦瑟的一篇《如何利用舆论》引起了武后的注意。
概括一下就是先立一个好人设,然后做一些好事拉拢民心,人设和民心都有了之后,就可以适当利用舆论达成自己的目的。
武后召见了锦瑟,问她身在后宫,如何拉拢民心,又如何利用舆论?
锦瑟说:天后不是在修书吗?可以制作一份平民也能看懂的报纸,三五日发行一次,上面印一些农桑常识,比如说蝗虫防御、选种护理等;医学常识,常见病如何治疗;还可以印一些写得好的诗作文章、一些娱乐新闻……
总之,百科知识皆可印。
报纸价格价格定得低廉些,最好人人都买得起,既可以开启民智,又能让百姓了解到掌权之人是谁,谁才是心怀百姓的人。
初时还看不出报纸的作用,但时间一长,百姓就会知道出现在报纸上的诗作文章一定很优秀,能上报纸表彰的一定是有才德之人,被报纸批评的一定是奸恶小人。
到时候,天后不就掌握了舆论吗?】
武周时期
武则天目光一亮,有些心动。
随即摇了摇头,这样的报纸造价可不便宜,怎么可能低廉到人人都能买得起的地步?
而且识字的平民少,岂会花钱去看报纸。
唐太宗时期
李世民瞪大眼睛:“这倒是个好办法,但这报纸未免也太贵了,还要三五日发行一次。”要是这样发行下去,没多久就能把国库掏空了。
民部尚书裴矩默默算了算,顿时羡慕道:“后世也太有钱了,这样的报纸居然还要让人人都能买得起。”
这和白送有什么区别!
杜如晦想说后世的书质量那么好,价格……也不算贵,后世似乎人人都能接受。是他们没有后世的钱只能靠签到和用贡献值换取余额才买不起。
那么好的书籍都那么便宜,报纸确实不算什么。
但张了张嘴,没说。越说越羡慕,还说什么。大唐又到不了那种程度。
大秦
秦始皇也在摇头,哪怕有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印书也不容易,更别说还配上插图。活字印刷虽然需要刻的字少,但是排序相当麻烦,那些匠人识字不多,还得找识字人的排序。
雕版印刷就更麻烦,更费时了,雕刻过程错一个字就得重来,一本书用雕版雕出来版片能堆成小山。放置不妥就废了,又要重来。
所以哪怕有纸、有印刷术,也不能随随便便就印书,造价太高昂了。
【古代印书非常昂贵,而且在中唐之前,大多数人看的还是手抄书,印的书很少。
所以武则天虽然觉得锦瑟的法子不错,但还是觉得她太异想天开了。这么昂贵的报纸百姓根本买不起,就算买得起,他们也看不懂。再口语话的字那也是字啊,不识字怎么看?
锦瑟觉得这完全不是问题,不识字可以看图,或者听茶馆里说书先生念啊。一边听一边看,总会认识几个字,日积月累,那就能认识很多字了。
至于昂贵?可以靠广告挣钱,然后低价卖报纸,不就可以平衡开支了吗?
武则天无语地摇头:报价造价都这么高了,居然还想配插图。
她心想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宫女还真是会异想天开,看在那篇舆论文章给了她不少灵感上,武则天赏赐了锦瑟一笔银子。
没能成功混入女皇团队的锦瑟心里拔凉拔凉的。
她觉得自己的主意很好啊,报纸在没有信号的古代真的是最好的传媒工具了。
被打击后的锦瑟跟打了鸡血似的,她一定要把报纸弄出来,让天下百姓都可以看到报纸,将来她的帝后CP、婉平CP等等都靠报纸合体了。
如果她活得久一些,将来还能看到李白王维,李白杜甫……通过报纸以诗会友。
锦瑟越想眼睛越亮,瞬间觉得自己责任重大,拿着武后赏赐的银子就开始捣鼓了起来。】
武则天笑着摇了摇头,一点银子能做什么。
不过传媒是什么?
还有,“婉儿,婉平说的是你和谁啊?”
上官婉儿一脸茫然地摇头。
总觉得天幕这次书中的主角……嗯,有点奇怪。
【锦瑟还真想到了一个降低成本的好办法。既然古代印刷贵,那就用现代的办法啊!
锦瑟想起了家里的老古董——手动油印机,在打印机还没有出现的时候,操作简单、造价便宜的手动油印机是七八十年代的主要印刷工具。
当时下乡的教师们几乎都会这门技艺,锦瑟的爷爷也是当时下乡的教师团之一。后来随着手摇油印机、半自动油印机、高速油印机的出现,这种手动油印机就被淘汰了。
虽然被现代淘汰了,但在雕版印刷术还没普遍使用的唐初,手动油印机绝对是神器,它的主要原理蜡纸印刷可是继毕昇活字印刷术后一次重大的革新,是印刷史上里程碑式的进步。
托念旧爷爷的福,锦瑟还记得这种手动油印机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锦瑟花了好几天功夫,终于刻出了第一版报纸。当然不能跟现代的4开大报比,油印机没那么大,只有A4纸那么大,因为技术不过关,锦瑟也没敢印双面,只印了单面。
一共两张,分了四个板块,文学、农桑、生活百科、朝堂轶事。
报纸呈到女皇面前时,女皇失手打翻了一只茶杯。
她不可思议地看着手上的报纸,女皇是知道锦瑟在捣鼓东西的,可以说锦瑟这些天一直在女皇的眼皮底下,她确定锦瑟这些天没见过任何人,所以这份报纸一个人就可以做出来?
花这么短的时间!
她不知道这还是锦瑟手生,凭着遥远的记忆一点一点摸索出来的。如果熟练,一天就能刻一份样板,样板出来就能直接开印了。】
武周时期
武·真正的女皇·则天坐不住了,她直起身,“油印机?”
比雕版印刷、活字印刷都好用的油印机?
油印的主要原理是蜡纸印刷,武则天瞬间想到了蜡,若是将蜡融了制成纸张,在蜡纸上刻字,确实比在木头上刻字方便。
可是蜡并不沾墨,如何能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