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歌坐在报亭窗口, 眼睛望着远处发呆。
一道人影从巷口转过来,方歌的目光锁定到来人身上。那人慢悠悠地逛着街, 几次进入白马街两旁的店面中, 等他走到报亭之时手中已经拎了不少东西。
他走过报亭又退回来,腾出一只手来翻动面前的报纸,几息之后从荷包里抠出几个铜板码到台面上:“来一份最新的《郢都杂报》。”
“不好意思客人, 报纸卖光了。”方歌看着铜板歉意道。
那人又道:“以往的也可。”
“您要以前哪一期的?”
客人压低了声音:“要今年二月三十的。”
两人眼神对上,方歌确认道:“您说笑。”
“那天是我的生辰,怎么会是在说笑?”
“您稍等。”方歌见暗号全部对上, 才去存放往期报纸的柜子中拿出一份夹着信封的报纸转交给对方。
客人牢牢地攥紧报纸,哼着小调走进了不远处的巷子里。他左绕右转, 溜达到天黑才来到公主府后门,确认没人跟踪后闪身进了府中。
将报纸交给公主, 这普通百姓打扮的探子告退离开。
公主打开丢开报纸, 展开传信,从头认真读到尾, 脸色逐渐轻松。
信上许清元对于公主最近的表现大加赞赏, 称她演的很完美, 接下来如果有人对许清元落井下石,公主需继续表现出两人不和的表象,且一定要抓住机会打压自己,不要留情面。
她们之所以要靠此种方式秘密交流,是因为在皇帝还没有大病一场之前的一件小事及两人的一次交谈。
某天公主突然被召进到宫中, 皇帝向女儿传授了许多为君之道,而他着重强调的一点便是要学会御下之术。公主越听越狐疑, 又不敢确定自己的推断是否正确, 只能将皇帝说的话尽可能地记在脑子里, 回去照样学给许清元听。
结合之前皇帝对公主和张闻庭处处透着矛盾的安排,以及在御花园中对自己的警告,许清元在仔细考虑过后,猜测皇帝微妙态度的背后是其至今仍对继位者犹豫不定。
一旦这个想法成型,许清元越想越觉得最近皇帝的所作所为简直就像是在考验两人一般。所以她在最后一次与公主私下见面时慎重地建议她按照皇帝的教导去做,自己可以配合公主演戏,只要能骗过众人得到皇帝的信任,公主的胜算就会大大增加。
看来申国公给皇帝带来的心理阴影实在不小,他饱尝过一个皇帝被权臣压一头的痛苦,不但不愿意自己再受制约,也不愿看到储君再走一遍同样的道路。而偏偏事情就是那么不巧,张闻庭背后有宁中书,公主离不开许清元的扶持,两个继位人选都玩不过自己的支持者。
皇帝的掌控欲远远超出了许清元的想象,他没有局限于自己短短的一生,甚至希望给后代也选择一条他认为正确的道路,让张家可以永永远远地做真正的天下之主,而不是受制于权臣的傀儡。
接下来皇帝病倒及痊愈后的一系列操作更加让许清元肯定了自己的想法。
公主是顺理成章的继承人,皇帝给她选择的登位之路是最正统的道路。天子血脉,辅国理政,登基为帝。如果公主能看透这一点,他便会成为公主最大的后台,而条件则是公主必须学会对自己一直仰赖的许清元进行打压,慢慢学着如何将权力牢牢握在自己手中。
而张闻庭的情况则与公主完全不同。他名不正言不顺,无法轻易越过公主成为皇储。更重要的是宁中书实质上是在操控张闻庭去代替自己争权,如果张闻庭要想打破目前的所有困境,武力是最有效的方式。所以皇帝才会先后让他在禁军和京兆府任职,看来是寄希望于他能把握好机会掌握兵权,以绝对的武力登上帝位。
许清元将以上猜测没有丝毫保留地同公主讲明,公主毫不怀疑地问她接下来应该怎么做。许清元道:“皇上想掌控一切,那就让事情按照他的设计去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您可能会较为轻易地获取以往很难的得到的权力,这样对我们不是很好吗?”
“难道我真的要打压你吗?”公主紧张地问,“我害怕自己做不好,一旦暴露的话我们的计划会不会雪上加霜?”
“嗯,黑脸你会吗?”许清元问。
“这样吗?”公主努力整肃自己的表情,虽然眉眼之间还是透出温柔,但比方才的模样好得多。
“没错,眼神再冷酷一点。”许清元点头,“打压别人的时候就摆出这副表情即可,久而久之便可熟能生巧,不用太担心。”
“好。”清珑认真地点了点头。
光这样似乎还不够。许清元抬眼认真思考片刻,又道:“自今日起你我不要再私下见面了,如果确有必要联系,就在白马街览文亭接头。”
随后她们继续推敲确定下了联系的其他具体细节。两人此次交谈后没几天皇帝随即病倒,公主被叫入宫中侍疾,趁着见不着面,两人都做好了演戏的准备。
清珑将信纸放到手边的烛火上,她想到侍疾时父皇对自己的教导和关怀,有些微失神。
自从她有记忆以来,父皇从来都没有对自己那般重视过,或者说以前的那种重视和现在是完全不一样的,以前是恩宠,如今却是倚重。
病期父皇几乎可以说是在手把手地教她如何做一个君主,与之前截然不同的态度使得公主在心中有过一瞬间的动摇。如果她真心按照父皇所说去做,自己将来便会成为一个坐拥无上权力的一国之君,除了生老病死,几乎再也不用担心其他的任何事。而自己的女儿及其后代会长长久久地统治这片土地。
但这样的意动仅仅只是一闪而过,很快她便想到许清元一直教她的话——世上唯一不会变的就是变化。用永恒不变的方法去治理国家,如同刻舟求剑,最后真正吃亏的还是不肯接受现实变化的一方。
尤其是随着见识的增长,公主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现在她有时候看着父皇牢牢握紧权力不肯松手的样子甚至有些替他感到悲哀。公主在心中告诉自己绝对不可以做父皇那样专权的人,她清楚地明白自己有很多不足,既然如此便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做一个仁君,汇集众人的力量去治理好国家。
跳动的火焰舔上信纸,公主看着它一点点燃烧殆尽,眼神越发坚定。
次日公主穿戴整齐去上朝,她站在百官最前面,仔细聆听着官员们的上书,并努力去思考他们藏在话语里的真实目的。
朝上到一半,都察院的一名监察御史站出来要出言弹劾,百官无不心中祈求今天的倒霉蛋千万不要轮到自己身上。
公主认出那监察御史平日素与宁家亲近,她眼皮微跳,总觉得这人是冲她们来的。
“臣风闻文渊阁大学士许清元豪掷万金于怀杏坊置一豪宅,穷奢极欲不说,许郎中尚且在世,许学士有父别居,是为大不孝。微臣乞求皇上,听臣之言,问许以正朝风。”监察御史执笏禀道。
御座上的皇帝沉声问:“果有此事?”
微信公众号:【玫瑰收藏家呀】推荐免费小说安利!
面对监察御史的弹劾和皇帝的询问,许清元不急不缓地上前一步,回道:“御史一派胡言,请皇上容臣禀明情由。”
“讲。”
“臣搬出府实为让家中怀有身孕的弟媳静心生产,乃应急之策。且此事早已提前得到臣父允准,并非臣不愿尽孝。再则,臣现在怀杏坊的居所不过一民居,价银只千两之数,何来万金豪宅?”许清元看向那名监察御史,“御史大人,若宅子不够万金之数,大人要治我奢靡浪费之罪,还得劳烦您先把下缺的九千两补上再说。”
监察御史吃的就是这碗饭,怎么会被许清元轻易驳倒,他抖擞精神正准备大干一场,却被皇帝的发问声打断,只得闭上了嘴。
皇帝看向一直没有出声的清珑,道:“公主,此事交由你查明。”
“儿臣遵旨。”
事情按照许清元预料的那样,因为她之前风头太盛加之其主张侵害了某些人的利益被针对了。公主知道自己现在应该做的是继续就势佯装打压许清元,她想到昨天的传信内容,心中已有成算。
——
接连喝了三杯香茗的张闻庭却迟迟没有等来宁中书,他站起来又坐回去,最后强逼着自己静心安定下来,并努力将注意力转移到最近发生的事情上面。
因为思考得太过投入,张闻庭连宁中书什么时候来的都没有注意到。等他发觉时,对方正背着手欣赏着客房墙上悬挂的酒楼用作装饰的山水画。
“宁大人,”张闻庭起身行礼,“弹劾许清元的监察御史是您安排的吧?您真的认为公主会在这个节骨眼上对她下狠手?”
宁中书既没承认也没否认,他根本没有就张闻庭的问题做出回答,只是敷衍地轻笑一声,径直问出自己的问题:“你手下的士兵操练得如何?”
即使被如此忽视,张闻庭却不敢发脾气,他忍下气性回道:“比以前是好上许多,但真要上场恐怕还是泄气。”
“时间不多,张公子万不可懈怠。”宁中书转过身,看向张闻庭的眼神中再没有当初的一丝礼敬。
“我……”张闻庭当然也想加快动作,但下面人心不齐,哪有那么好带,必得诱以银钱好处才能换来他们的顺服,所以他这次不单单是想找宁中书了解近日朝中情况的,更是来寻求金钱上的支援。
但这样直白的话以他的身份又怎么好说出口。
得到回答的宁中书似乎根本没有注意到张闻庭的心思,他点点头提步便要离开。
见状,张闻庭实在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忍着羞愧在银钱上求助于人。
宁中书笑眯眯地转过头,满口应允下来。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