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自打进了六月, 老太君就会时不时的把二老夫人和三老夫人一起叫过来问一问八爷和九爷的婚事。

一开始老太君还打算亲自过问八爷的婚事,但她到底年老了,不好总出门, 最后便议定由二老夫人出门走动相看,最后再由老太君来把关。

二老夫人看了几户人家都觉得不满意。

有那门第高的,她嫌人家姑娘性子骄纵了些。

那门第不高,性格好的姑娘, 她又嫌人家父兄名声不显。

那等门第不错, 长的也好, 性格也好的姑娘,她又嫌人家妆匣太薄。

起初,还有不少人看在安国公府的面子上愿意给八爷说媒, 但二老夫人挑剔的名声传出去后, 过来给八爷说媒的人就说了许多。

倒是九爷的婚事进展很顺利,三老夫人最终看中的是四姑母的夫婿,四姑丈的外甥女—由姐儿。

由姐儿的母亲胡氏是四姑丈的亲妹妹, 她嫁到京城靳家后生了一子一女。

后来由于她夫婿变心, 胡氏便和他和离, 带着儿女回到了娘家居住。

她和她的孩子性情都较为温顺, 因此倒和四姑母相处的不错。

此次三老夫人想为九爷相看婚事,无论是她还是四姑母都没想道要把由姐儿说给九爷的。

是三老爷去胡家做客时,在前院看到了由姐儿的弟弟峰哥儿。

他觉得峰哥儿的学问很好, 在前院和他聊了两句后,听他说起他还有个姐姐。

三老爷就动了要和他家结亲的心思。

他回来时就和三老夫人说了一下此事。

三老夫人是知道胡氏的情况的, 她初听时就有些不愿意, 说胡氏是和离过的女子。

三老爷自幼跟在老太君身边长大, 对这些妇人间的刻板观念向来是嗤之以鼻的。

他就说三老夫人:“和离的人家里也有好人, 不和离的人家里也有坏人。你怎么也以异样的眼光去看待别人了。”

三老夫人见他曲解她的意思,忙解释道:“倒也不是说我带着偏心看人。只是大家总说这样和离过的人家出来的孩子都有些古怪,我担心的是这姑娘的性子不好。”

三老爷想了想道:“我瞧着峰哥儿那个孩子性情聪颖,说话行事都很不错。将来必有一番成就。我们还在时,咱们还能依附着公府过活,可一旦我们走了,老六和老九他们和公府的关系就又远了一层了。咱们总得为他们找个依仗才行。”

“可就算找依仗也不用找个十几岁的孩子吧。”三老夫人迟疑的问道。

三老爷闻言就对她道:“你懂什么。咱们现在还年轻力壮的,估摸着还能再撑个二十多年,等到了那个时候峰哥儿正是年轻力壮的时候,咱们的孙子也是正需要帮助的时候。那时不就指望上他了吗?”

三老夫人听到三老爷如此说,果然有些动摇。

三老爷继续道:“我也想了一下,你看的那些人家虽好,可是他们到底有自己的家族,到时绝不会全心来帮咱们的孙子。可峰哥儿就不一样了,她母亲已经和父亲和离,他父族的人又不甚管他,全赖四妹妹的公公和我们四妹夫一心扶持,他和他母亲方才能有安生日子过。将来他不必会偏心父族。这是其一。其二则是,我们和四妹妹本就是姻亲,若是说了四妹夫的外甥女,那就是亲上加亲了。两家定了亲事后,我们就能名正言顺的帮助峰哥儿了,这样自小的恩情最是让人铭记。等峰哥儿长大后,想起咱们对他们恩情,自也会全心全意的帮助咱们的孙子。这样岂不是两全其美。”

三老爷越说越觉得这门亲事很好。

三老夫人也被他说动了心肠。

她琢磨了一下,觉得三老爷说的很有道理。

三老爷想给老九说的这门亲事,虽然名声不显,但却很是实惠。

他们公府的门第已经极高了,就算从他们这样的世家贵族中再说一个旁枝所出的女儿,也不过是旁枝与旁枝之间的联姻罢了。

那些旁支也多是依附着嫡脉过日子的人,正经有本事的人没几个。

将来说不得还要让她们老九去为岳丈家奔走。

可要是说了由姐儿就不一样了,峰哥儿现在虽然看着不显,可等他取中进士后做官了,所能带给老九的好处,可比那些旁支多多了。

三老爷和三老夫人私下嘀咕了半天,觉得这门亲事着实不错。

第二日,三老夫人就来找老太君说了此事。

老太君听说她想聘四姑丈的外甥女为媳后先是愣了一下。随后她稍一思考就明白了三老爷夫妇想为九爷说这门亲事的用意。

“你们很好。”老太君眼含欣慰的对三老夫人道:“老六和老九他们由你和你夫婿看着,我也能放心了。”

“这些都是老爷的主意,我也不过是照做罢了。”三老夫人闻言忙道。

老太君闻言就笑道:“你也不用过于自谦了,你能听进去你们老爷的话,更是难得。”

三老夫人见连老太君如此有谋略的人都觉得她这门婚事好,自是更加的心安。

她得了老太君的准话后,就请了媒人去四姑母那里提亲。

四姑母和胡氏听媒人说三老夫人要为九爷聘由姐儿为媳后,差点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等媒人走后,胡氏才问四姑母:“嫂嫂,我没有听错吧。李家三嫂嫂要聘我们家由姐儿为媳。”

胡氏一向是跟着四姑母一起叫三老夫人为三嫂嫂的。

四姑母此时已经反应过来了,她高兴的对胡氏道:“是呀,这可是件大喜事。不过刚刚我觉得咱们女方还是要矜持一下,所以没有立刻给媒人答复,而是说等商量过家里老爷后再给答复。你说我们大概要什么时候去找三嫂比较好?”

四姑母已经在想她们要什么时候同三老夫人回话了。

可胡氏还觉得有些不可置信,她没有回答四姑母的话,而是继续对四姑母道:“那可是公府呀,我们家出身这么普通,哪里配得上让公府过来求亲了?可别是媒人弄错了吧?”

四姑母闻言就笑道:“自古以来都是高门嫁女,低门娶妇。我三哥三嫂既派了人来提亲,定是看中了外甥女的模样品性。她们都不觉得你们家门第普通,妹妹又何苦妄自菲薄呢?”

听自家嫂嫂如此说,胡氏就道:“我就是担心我们家门第配不上公府门第。两家门不当户不对的,倒是让孩子受委屈。”

四姑母闻言就笑道:“旁的人我不知道,但我三哥三嫂的性情我是了解的。他们都是那性情和善,最是怜贫惜弱的人,必是不会委屈外甥女的。”

胡氏原有许多的担心,但被四姑母这么一劝,再一细想,竟觉得这是门极好的亲事。

既两家都有心思结亲,那九爷和靳氏由姐儿的婚事很快就定下来了。

由姐儿和公府少爷订亲的消息传到她父家后,自是惹得那一干人等心生不满。

由姐儿的大伯母靳大夫人自听到婚讯后,心里就有些不自在。

晚间临睡时,她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觉。

要问靳大夫人对于她前二弟妹胡氏及其孩子们是什么感觉,同情肯定是有的,但更多的还是漠然。

特别是眼见着胡氏的儿子比她儿子读书要好,女儿也比她的女儿要更美丽的时候,她其实是有些嫉妒的。

所以当温氏出现后,靳大夫人其实是有些乐于她去破坏胡氏的家庭的。

所以她明知靳二爷在外面养了外室,也明知温氏在外怀了孩子,她还是帮着大家一起瞒着胡氏。

直到靳老爷子过世,靳二爷再也没了顾忌,胡氏才发现靳二爷在外面做下的那些丑事。

初始的时候胡氏是想过挽回靳二爷的,所以她任由女儿由姐儿去找了靳大夫人,希望靳大大爷夫妇作为哥嫂能够劝一劝靳二爷。

但靳大夫人怎么肯应承,由姐儿对着她哭的时候,她在那惺惺作态道:“我们之前完全不知道这回事,等到知道的时候,那温氏连孩子都生了。我和你大伯也不是没劝过你父亲的,可你父亲的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他向来听不进去别人劝啊。”

由姐儿当时年纪小,没看懂靳大夫人眼中的幸灾乐祸,她见靳大夫人不愿去管自家的闲事只好失望的走了。

胡氏听女儿说完靳大夫人的话后,就知道发现靳家压根没有人愿意帮她们。

她只好接受靳二爷的条件同他和离,但她也同靳二爷要了一座宅子,并且要求他把她的嫁妆都还给她。

靳二爷在这一点上倒没有和胡氏很纠结,他很想打发走胡氏同温氏双宿双飞,便非常爽快的同意了胡氏的要求。

胡氏又说要把儿女带回娘家照看,这次靳二爷有些犹豫,但温氏却巴不得胡氏能把前头两个孩子带走以免她们留在自己身边碍眼,便催着靳二爷答应了胡氏。

胡氏得了宅子又把儿女带回来了,果然便不再和她闹了。

她把儿女们带回娘家后便待在家里万事不理,只一心教养儿女们。

她儿子峰哥儿很是争气,读书很是刻苦,不过十一岁就考中的秀才。

彼时胡老爷子还未去世,见外孙十一岁就中了秀才十分的高兴,亲自去了正阳学院,找了正阳学院的何院长。

这位何院长在正阳书院十分的有名,他收学生不看家世只看资质,但凡他看中的学生,哪怕倒贴钱他也愿意教。

经他手出来的学生,全都考上了进士。

何先生的名声渐起,有些人甚至从杨南找来只为投到何先生名下。

何先生却也不是谁都见的,非得让那些学生把文章先给他看一遍,他看了满意才会再亲自和这些学生面谈。

胡老爷子通过正阳书院的好友将外孙的文章递到了何先生的书桌前。

何先生看完便说要看一看峰哥儿。

胡老爷子欣喜若狂,他和儿子一起亲自送外孙去了何先生家。

何先生把峰哥儿叫进书房里聊了一个时辰,出来便说要收峰哥儿为学生。

因为他的每一个学生都能中进士,所以他但凡收一个学生都会引得众人侧目。

峰哥儿的名字在士林间很快的流传开来,他的身世也广为人知。

靳家的事也渐渐被人扒了出来,然后大家都嘲笑起来靳老夫人和靳二爷等人。

原来靳二爷和胡氏和离后虽娶了温氏,但温氏生的两个儿子都不成器,两人如今都八九岁了连三字经都没念完,温氏只顾宠溺儿子们,靳二爷每每要管时她总拦着不让。

她的两个儿子也越发的不爱读书了。

至于靳大爷和靳大夫人的儿子就更别提了,他们夫妇生了三个女儿后方得一个儿子,她儿子如今也二十余岁了,但是做什么都不成。

如靳家这样的人家,如果下一代没有子孙能读出功名来,那么等靳大爷辞官后,靳家就要从京城的社交圈消失了。

可靳家偏偏把会读书的子孙赶跑了,留下的几个都不会读书。

京城中的人可不得嘲笑他们吗?

而靳老夫人和靳大爷得知峰哥儿做了何先生的学生后,自是十分的懊悔。

他们有想过把这个孙子/侄子再接回靳家的,但峰哥儿此时已经懂事,明白了靳家人是如何把他母亲和他们姐弟扫地出门后,自是不肯再回去。

况他又有何先生护着,靳家人也拿他没办法,只好由他去了。

此次过后,靳老夫人仍是觉得痛心,时不时的派人送些吃食穿用过去胡府。

她都一个老太太了四姑母和胡氏也不和她计较,便也接了。但她们也只接靳老太太的东西,靳家其他人的东西则一概不接。

而如靳大爷和靳大夫人这等又远一些的亲眷,则是拉拢不成,反生怨恨。

他们虽说明面上也做出了一幅关心峰哥儿的模样,可从心里来看,他们是巴不得峰哥儿倒霉的。

岂料不仅峰哥儿没倒霉,就连他们原本以为婚事不太好寻的由姐儿都要嫁到公府去了。

靳家人听了消息,自觉自己没法从这桩婚事中得到好处,自是不得安枕。

靳大夫人第二日起床时,眼睛下方一片青黑。

她让丫鬟拿脂粉给她遮一遮后,就带着人去了靳老夫人那里。

她过去的时候,靳老夫人正在跟温氏发脾气。

靳大夫人站在廊下没有立刻进去,而是躲在了侧厅。

想到靳老夫人这个婆婆,靳大夫人忍不住讽刺一笑。

胡氏是个嘴笨口拙又老实的性子,一向不得靳老夫人喜欢。

而温氏却既会讨巧逗靳老夫人开心,又知道买东西打点靳家的人。

她初嫁进来时,靳老夫人不知道多喜欢她了。

眼看着峰哥儿越来越有出息,而温氏生的两个孩子又不争气后,靳老夫人对温氏的态度就完全变了。

这几年动辄都要出言讽刺她一番。

靳大夫人知道,靳老夫人后悔的肠子都青了。

可再后悔又有什么用了,当初峰哥儿还未满一岁,她们母子就急匆匆的把胡氏母子赶出了家门。这么些年也没看顾过人家。

如今人家一朝得势,就巴巴的想要凑过去,人家理你们才怪。

况且若说以前你们还可以借着是孩子们祖母和伯父的面子去胡府闹腾一下。

可人家现在有公府撑腰,你们敢去闹才怪。

想到她夫婿靳大爷昨日又想上胡府去攀亲,又担心胡府的人直接把他赶出来时那犹犹豫豫的模样。

靳大夫人忍不住在心内冷笑。

胡氏见女儿由姐儿和公府九爷的婚事落定后,靳家的人都没过来闹一闹,颇觉疑惑。

她就问四姑母:“嫂嫂,他们府上的人怎么没来提把我们由姐儿接回去待嫁的事呀?”

“那他们要是来接由姐儿,你会同意吗?”四姑母问胡氏。

她一说起这个,胡氏就恨得牙痒痒。

“肯定不会。”胡氏斩钉截铁的道:“当初我们还未和离时,由姐儿去求她祖母和大伯母,想要让她们去劝一劝她那不成器的父亲。她们那些人是怎么对她的,我可都记得清清楚楚的。”

“那不就得了。”四姑母闻言就道:“昔年峰哥儿拜入何先生门下后,他们不也来过一次。那时候咱们可是直接把他们给赶出去了的。他们估摸着是想着再来也是没意思了吧。”

“话虽这么说,可依照他们家那样势利的性子,就算明知会被我们赶走,应该也会过来占占便宜才是啊。”胡氏就道。

“那是以前你们还没和公府结亲。咱们这样的人家和他们靳家都是差不多的人家,所以他们来闹一闹也无所谓。可公府岂是容他们放肆的地方,他们知道你们既和公府成了亲家,那么公府一定会庇护你们之后,自是不敢来闹了。”四姑母笑着对胡氏道。

胡氏闻言沉默了片刻。

她之前只是觉得女儿嫁到公府后,不用受苦了,所以才十分喜悦。

可直到今日,听四姑母说完这些话后,她才明白女儿嫁到公府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那些以往欺负过她们的人,再也不敢随意欺负她们了。

这么一想,胡氏的眼眶忍不住红了。

四姑母自也是知道她受了许多委屈的。

她看到胡氏这样,忍不住多说了几句:“公府的老太君是我的嫡母,她是个最为中正平和的性子,从不刻意为难人。外甥女嫁进去后只要好生孝顺婆母,安心相夫教子就行了。其余的事情切莫掺和。”

“我明白的。”胡氏闻言忙道:“我会和由姐儿好好说说的。”

九爷的婚事定下来后,不止三老爷夫妇高兴,就连老太君也着实喜欢了一通。

特别是在四姑母带着胡氏及由姐儿姐弟来了一趟国公府后,她见胡氏是个温顺的性子,峰哥儿也是一幅清朗中正之相自是心中满意。

再一看由姐儿,虽她身世令人叹息,可她目光清正,说话温婉,一看就是个想的开的好孩子。

老太君就更满意这门亲事了。

她私下里跟魏若道:“以后孩子们嫁娶,一定要按照你三婶婶的思路来。一定不能单看家世,女孩的品格才是最重要的。”

魏若也觉得三老夫人结的这门亲事好,自然满口答应。

等到晚上回香芜院后,她见李浩淼正拿着一叠文章在看,便问他在看些什么。

李浩淼笑道:“这是那靳家少爷的文章,三叔前儿个拿给我的。我看他这文章写的着实不错,便想拿给儿子们看看。”

魏若见连李浩淼都夸起了那峰哥儿的学问,便从李浩淼手中拿过一页纸。

她还未看内容,但是看那一手字就忍不住赞叹道:“这笔字写的可真好。”

“是呀。”李浩淼也接话道:“不说别的,光说这笔字,就值得孩子们好好学学了。”

魏若闻言就想到了毅哥儿的那手字。

她就对李浩淼道:“恒哥儿的功课倒也还好,可毅哥儿就有些马虎了。公爷如果有时间,不如再带着毅哥儿磨一磨他的性子。”

对于毅哥儿的教养,李浩淼却有不同的看法。

他就对魏若道:“于功课上确实要好好磨练一下他的耐心,但其他方面就算了吧。他是一个天性就较为冲动的孩子,这样的孩子要是放到陈家那样的书香世家,自是自小就被长辈盯着,严格管教方能成正途,可对咱们这样的武将之家来说,他这样的性子却不一定是一件坏事。行军打仗靠的就是个勇字,若是太过磨蹭,反不能成事。”

魏若听完他说的话后,若有所思。

半响,她许是觉得李浩淼说的话极有道理,便笑道:“他们男孩儿的教养问题,还是要侯爷多操心。”

李浩淼很喜欢魏若这样,既能反驳他不对的意见,又能听进去他与她不同的观点。

他摸了摸她的脑袋后,拿着那叠文章去了前院,想要和儿子们好好谈一谈。

九爷的婚事能定下来本是一件阖家欢喜的大事,可有一个人却因此不开心了。

这个人就是二老夫人。

她本就是个事事都喜欢与人争强的性子,如今见三老夫人的儿子比自己的儿子先定下亲事,自然心中不甚喜欢。

于是二老夫人就加快了给八爷相看婚事的步伐,想要尽快将儿子的婚事定下来。

她如此急躁,自然也影响到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八爷。

八爷自知道母亲在为自己相看亲事后,心内的那丝愁绪就被勾了起来。

若说谈婚论嫁为何会勾起他的愁绪,就要提到倩姐儿了。

倩姐儿自来京城后,每日里除了去中医院读书,余者一概不理会。

六夫人担心她每日只顾着读书闷坏了身子,便经常带着她出去走动。

又因为她和四夫人及七夫人的关系比旁的妯娌亲密些,她便经常带着倩姐儿过去四夫人和七夫人那里玩。

这一来二去的不免就和八爷碰上了,八爷是个性情豁达的人,他见倩姐儿每每过来都沉默着不说话,便总想逗她一逗。

倩姐儿一开始并不喜欢八爷这样的性格,觉得他略有些轻佻,但毕竟这里是八爷家,因此纵使不喜欢,她也不得不勉强和八爷说话。

她以为自己没表露出对八爷的厌烦,但八爷哪里看不出来。

他不仅没生气反而觉得倩姐儿很有意思,和那些京城的闺秀完全不一样。

他越发的喜欢找倩姐儿说话了。

不过倩姐儿毕竟还要去中医院读书,八爷也只有休息日才能见上她一面。

渐渐的,八爷就有些不满足了,他虽要每日练武,但每三天可以提前一个时辰下课。

他便忖度着倩姐儿下课的时间,时常拉着九爷一起去中医院门口的书店淘书。

恰好倩姐儿每日下课后也总会来书店看看有没有新到的书,因此几人就在书店里碰上了。

倩姐儿原本见他言语轻佻只以为他是个不爱读书的武夫,哪知道他竟然还来逛书店,并且他挑的书也很合她的口味。

这么一番下来,倩姐儿对八爷的态度不免和气了一些。

八爷察觉到她态度的变化十分的激动,情窦初开的他并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因为倩姐儿态度的变化而心生喜悦。

可他本能的想要让倩姐儿更欣赏他。

他开始认真的学习他以前不喜欢的那些之乎者也的课,还特意拿着倩姐儿喜欢看的书和先生请教。

国公府有自己的族学,虽比不上那些书香世家家中开办的族学,但应对八爷的问题是绰绰有余了。

八爷回去后把先生说的话背一遍,隔几日便会同倩姐儿讨论一番。

倩姐儿是真心的喜爱读书,她见八爷和她谈论起学问时虽有些生搬硬套之嫌,可能听得出他是下了苦功夫去死背那些文字的。

倩姐儿觉得八爷学问虽一般,但态度很好,因此每每八爷和她讨论这些,她都会耐心的和八爷沟通。

如此差不多过了一年,两人之间的关系比之一年前亲密了不少。

八爷和倩姐儿接触的越多,就越喜欢她。且他从六夫人那里得知了倩姐儿的遭遇后对她又是怜惜又是敬佩。

他怜惜倩姐儿幼年丧父,自小被欺负着长大,又敬佩她在如此艰难的成长环境中仍自立好学。

不知不觉间,他对她已情根深种。

二老夫人彼时也有一堆的事,只以为他是忽然对读书感了兴趣,便也没有多留意他。

而九爷虽然隐隐从八爷的态度中感受到了他对倩姐儿的不同,但他和八爷同样的年纪,不仅不觉得八爷这样的行为不好,还羡慕他在少年时期就遇见心爱之人。

因此九爷不仅不揭穿八爷,反而刻意替他制造机会遇见倩姐儿。

六夫人虽觉得八爷和倩姐儿以及九爷走动的稍有些频繁。

可她观倩姐儿并无情窦初开之态,且八爷和九爷无论哪个提前倩姐儿时都是一片豁达,便也没有多做怀疑。

魏若倒是在一次家宴时看见八爷盯着倩姐儿看,可她后来再看就见八爷已经转过头去和九爷说话了,她疑心自己看错了便也没有怀疑。

也因此八爷对倩姐儿的心思被瞒的很好。

他本想等自己再大一些,就去同父母说让她们去三老夫人家求娶倩姐儿。

哪想到二老夫人相看了一圈的人家都没想到倩姐儿。

思及此,八爷就有些睡不着觉了。

第二日早起后,他躺在床上愣愣的出了会儿神后,打算起身去二老夫人那里。

他要向母亲禀明自己的心意。

八爷走进二老夫人的院子里后,就直奔二老夫人的房间而去。

哪想到廊下守着的那个小丫鬟却拦住了八爷,说是姨太太来了,正在房里和二老夫人说话。

他姨母这么一大早过来做什么,八爷颇为的好奇。

他想了想,走到了侧厅,靠在侧厅的墙壁上听里面人说话。

从这里是可以听到里面人说话的声音的。

八爷靠在那里听了一会儿后,脸色铁青。

他母亲竟然想绕过他祖母,给他和他姨母家的表妹订亲。

她们居然连两家的庚帖都偷偷的换了。

八爷想不明白为什么母亲会忽然改换主意,为他聘了姨母家的表妹。

八爷尚且年少,自有些沉不住气。

他越过丫鬟们闯进里间后就说自己才不要娶姨母家的表妹,他想娶的人是三婶婶家的倩姐儿。

二老夫人被他气的不行。

偏偏八爷说完那些话后,自觉已经得罪了母亲,便赶在二老夫人让人来捉他前溜走了。

跑出去的时候,八爷还在想,此事该如何收场。

母亲的性子极为顽固,除了祖母能让她改变主意外,其余任何人都拿她没办法。

等等,祖母。

思及老太君,八爷眼前一亮。

他拔腿就去了国公府。

八爷这几个小的,来公府是来惯了的。

公府的人看到是他,自然不会拦他。

八爷一路畅通无阻的往里走,待到快走到老君堂时,他忽然停下了脚步。

祖母现在年纪大了,她前段时间又总是生病,她老人家之前已经因为父亲的事情生过一次气了,万一被气到了该怎么办?

这么一想,八爷就犹豫不定的站在原地。

他不想因此事让祖母生气,可若是让他遵照母命迎娶姨母家的表妹,他也是万万不会同意的。

想到倩姐儿偶尔一笑时,那如春花般灿烂的笑颜,八爷的心中就是一痛。

他转身去了香芜院。

八爷来到香芜院的时候,魏若和李浩淼刚用完早膳。

李浩淼正准备去前院。

听到八爷过来,李浩淼原以为八爷是来找他的,便让人把他请到了侧厅。

哪想到八爷听到李浩淼问他找他是为了何事,却说他是来找嫂嫂的。

来找若若?

“你找你二嫂是什么事?”李浩淼十分的疑惑。

听到李浩淼这么问,八爷胀红了脸颊。

他本不欲对哥哥说这些,可他知道自己若是不告诉这个哥哥来找嫂嫂是为了什么。

哥哥是不会让他见嫂嫂的。

八爷牙一咬对李浩淼道:“我是来找嫂嫂说我的婚事的。”

李浩淼闻言先是惊讶了一瞬,随后他略一思忖就知道八爷为何来找魏若了。

想必是二老夫人为他寻的人家,他觉得不满意,所以想来找祖母求救。

可他又担心贸然告诉祖母此事会气到祖母,所以便先来找若若这个嫂嫂通通气。

思及此,李浩淼就对八爷道:“既如此,我让你嫂嫂过来见你一见。有什么事你只管同她说就是了。”

八爷闻言就松了一口气。

李浩淼又去找魏若,他对魏若道:“八弟是来和你说他的亲事的,待会儿不管他说什么,你都先答应下来,若是有拿不定主意的,先去告诉母亲。这事要先瞒着祖母。”

魏若听完此事后,和李浩淼想的一样,以为是二老夫人给八爷寻的亲事让他不满意。

可她听到八爷说他要迎娶倩姐儿后,手上的茶杯险些没能拿稳。

“你和倩姐儿私定终身了?”魏若听完后问八爷。

八爷本就没同倩姐儿表明心意,自然连连摇头道:“并没有,这些事情只是我私下的念头。她一心只想着读书,哪里有功夫想这些。”

听到八爷说两人并没有私定终身,魏若很明显松了口气。

没私定终身就好。

“那这话你可有跟你母亲说过?”魏若面色凝重的问八爷。

八爷面色通红的道:“已经说过了。”

听到八爷说,二老夫人已经知道了此事后,魏若的神色严肃了起来。

她是知道二老夫人的性子的,她那个人遇到事情所秉持的态度,向来都是她和她家的孩子没错,错的是别人。

此次虽是八爷顶撞了二老夫人,可二老夫人却不会责怪八爷,只会把错处都算在倩姐儿身上,说不得她还会因此怨恨上三婶婶和六弟妹。

这么一想,魏若就有些坐不住了。

她觉得她虽是国公府的主母,可此事涉及长辈,已不是她一个晚辈能插手解决的了。

魏若见八爷面色惶惶的坐在那里,倒也没怪罪他冒失。

二老夫人本就是个很混乱的人,她们这些与她关系又远了一层的人自是能不受她影响。

可如三爷、四爷和八爷他们与她是母子,自免不了会受她影响。

三爷和四爷都已经大了,也各自娶妻生子,有了自己的定力了。

可八爷却尚且年少,他日夜受二老夫人的影响,会变的浮躁些也很正常。

魏若想了想对八爷道:“此事还是要知会你二哥和你大伯母一下,毕竟事涉二婶婶,或许连三婶婶都要被牵扯进来,已不是你我能私下解决的了。”

八爷听魏若说会影响到三婶婶,这才觉得自己刚刚在母亲面前有些冒进了。

他又羞又愧的对魏若道:“我也没脸去和二哥及大伯母说,烦请嫂嫂帮我和他们说一下。”

他如今不过才十几岁,魏若是很能理解他觉得自己做错事不敢和尊长说的心情的。

但她还是提醒了八爷一句:“你还未成婚时,遇事自可以冒失。可等到成婚后,你有了需要保护的人之后,就要学会稳重了。”

八爷闻言若有所思。

因着八爷骤然来访,李浩淼并未立刻去前院,而是在里间等候。

魏若转身进了里间后,就同他说了八爷所来为了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