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 一箭双雕 如宋石头所料,百货……

如宋石头所料, 百货批发城的前期招商确实不太顺利。

这时候的宣传手段有限,报纸是主要的媒介,可报纸又有一定的地域局限性。

就比如严城所在的京市日报, 在京市算是很有影响力的报纸了。可要在上面发布招商信息的话,它的流通区域也就在京市本地。

除了京市, 其他的省市根本就不会知道这个消息。

如果是重量级的新闻消息, 其他地区的报纸还可能会转载,可像宋石头发的这种招商信息, 除非你去挨家找报纸花钱刊登,否则根本就不可能有报纸主动刊登。

可全北方这么大,有无数个省市,想要每个地方的报纸都刊登上京市批发城的招商消息, 就像是是撒下一张网,想把整个大海里的鱼都捞起来…

这工作量庞大的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

可知名度打不出去, 就招不来商,也就没人过来批货。

虽然秦绵绵投进批发城的货, 已经足够能支应门面了。可他们想要的是辐射全北方, 等着口口相传传到位,这速度宣传速度可就太慢了,远远达不到他们的期望值。

当宋石头苦着脸去找秦绵绵时,秦绵绵正在学校收拾东西。

她刚刚已经毕业了。

虽然这四年她不是每天都在学校, 但长期积攒下来的东西也不少,看到宋石头来,秦绵绵高兴的不行。

“正好宋叔你来了, 能帮我把这些东西先带回家,回头我就轻车简从了!”

“绵绵,你这就要走了?那咱们就真分开了, 以后是不是都见不到了?想见你只能去电影院了?”

孙向荣看着秦绵绵,眼泪巴巴不舍道。

“怎么会呢,孙姐!咱们都在京市,想见的话随时都能见到!”秦绵绵连忙安慰她,心里也有些伤感。

临近毕业,所有人都有了去向。现在国家包分配工作,他们京大这些学生更是优先分配好工作。

想要回原籍的可以回原籍,回去之后估计也是当地最好的单位。

想留在京市的,有老师推荐也不是大问题。只不过京市人才济济,不一定能分配到和心意的单位而已。

秦绵绵一早已经被京市电影厂定下来了,档案关系就直接转到了电影厂,不用再分配。

孙向荣被分配到报社,尹胜男被分配到广播台。

李文倩和沈梦选择回老家,而宁楚娇因为上学时候的学习成绩一般,也分不到什么好单位。

原本她并不担心,毕竟她家有关系。可谁知这次她爷爷直接办了病退,她爸也被调去了清闲单位。

上头关于宁家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于是她爷爷原来那些老关系对她家都避之唯恐不及,想找人帮宁楚娇安排工作都找不到,只能由着学校按成绩把宁楚娇分配到了工厂的宣传科。

对旁人来说,这也许是一个还不错的工作,但对宁楚娇这种心高气傲、恨不得一毕业就能进政府部门的天之骄女来说,那简直就是灭顶的打击。

不过她哭了闹了也没用,学校是不吃她这套的,一切都按成绩来。

她家里就算是吃这套也没能力帮她了,只能由着她去工厂报到。

尹胜男和孙向荣的工作都还不错,因为孙向荣的老公还没有毕业,所以孙向荣是肯定不能回老家的,干脆就想留在京市闯一闯。

只不过她去单位办手续才短短一天,就得了个下马威。

孙向荣回来就跟她们几个讲,她这报社的风气怕是有点儿…排新排外。

她们报社很讲究论资排辈,她虽然年纪大,可她是刚去的新人,自然也不会给她派什么有价值的新闻采访,只能靠自己一点点往上熬了。

于是这几天孙向荣就有些蔫头耷脑,对马上就要参加工作的事,也没有多高兴。

如今见秦绵绵要把东西搬走,心情更是低落,难免就有几分不舍。

刚刚宋石头在搬东西的时候,已经把招商的困难跟秦绵绵说了。

从自己面对的困境,再联想到孙向荣的困境…秦绵绵一拍掌,突然想出了一个一箭双雕的好办法,不禁连连夸自己聪明。

“宋叔,你先把我的行李运回家里,这事我已经想出解决办法了,回头告诉你去安排!”

宋石头一听秦绵绵怎么说,立马满血复活。只要绵绵说有办法,那就一定没问题!然后就欢欢喜喜的把东西都搬走了。

秦绵绵又对孙向荣说:“孙姐,你尽管去报社报道,回头我自有办法让报社领导重视你。”

孙向荣见秦绵绵笃定的样子,还以为秦绵绵在安慰她呢,也没太把这事放在心上,就去单位报道了。

孙向荣所在的报社是家小报,既不像京市日报那样是京市的名片,又不像工人日报那样有专门的受众群体。

它只是一个偏生活化的小报刊,并不如京市的其他几家报社日子好过。

于是报社里论资排辈的现象就更严重,因为资历深的记者编辑,手里的资源人脉更多,能约到更有名气人的采访。

而新来的人没什么资源人脉,就只能先去打杂去吧。

孙向荣现在就是这个打杂的。

报社里几乎什么杂事都推给她做,再加上她年纪大了,大家更是没有顾忌的使唤她,连打扫卫生这样的活现在也都给她干了。

孙向荣心中有气,她辛辛苦苦学了四年的大学课程,结果到这儿来干上打扫卫生的活了。

可也没办法,在单位和在学校可不一样,一切都要按照规矩来办。

孙向荣只能认认真真的打扫卫生,尽量在干完活之后,能得到些本职工作相关的活。

这天主编把所有人叫到一起开会,脸色不愉,整个会议室的气氛都很低沉。

“我说过咱们报纸的定位和其他报纸不一样,咱们没有各工厂、机关单位的订报量,只能凭着内容吸引群众购买,所以有吸引力的内容就格外重要!

我们要去采访那些受人关注的人和事,而不是随大流的跟着别的报纸的脚步,这样我们的报纸才有销量!”

主编操着一口地道的京片子,说起话来气势十足。所有人都溜溜的,没有一个敢提出异议。

见所有人都低着头,不敢与他对视,主编更是气愤!这一个个没胆的玩意儿,怎么可能做出别具一格,让人眼前一亮的新闻!

他气的直接脱口而出,“我让你们去找人牵线搭桥,采访现在最知名的那几个电影明星,你们找到没有?

不敢说找到秦绵绵祁影这样的,你找到余伯年也行啊!再不济赵冬梅、孙玉霞,哪个我都不挑啊!

只要把他们的照片往头版头条一放,配上我们的采访,这销量不就来了吗?”

底下人的头更低了,连看都不敢看主编一眼,大家心说:

就你这小报纸,人家这些人凭什么接受你的采访啊?大报纸都不一定有这样的资格呢,你也真敢想!

还秦绵绵?秦绵绵认识你是谁呀?

主编见这一滩死水,更是气得不行,胸口不断起伏,差点就要拍桌子。

孙向荣坐在最边缘的角落里,看到所有人都低着头不说话,主编又气的差点爆体而亡的样子,忍不住颤颤巍巍的举起手,小小声道,

“主,主编。也许我能采访到秦绵绵…”

听了这话,所有人一起抬头盯向孙向荣。

这新人为了出头真是什么都敢说,也不怕闪了舌头!

让一向天不怕地不怕的孙向荣,紧张的把手又放了下来…

这些眼神儿直勾勾的可太吓人了!

主编眯着眼打量了她一会儿,才终于想起来这人是谁。

“哦,你是新来的小项吧!新人口气不要那么大,你不知道这水有多深,还拿在学校那一套过来是行不通的。我听说你卫生好像打扫的不错,就先打扫卫生吧。”

然后直接宣布散会,抬腿就走。

孙向荣…

这也太不把我当盘菜了吧!怪不得你们报社越办越完,就这识人的能力还有工作态度,不黄都怪了!

还有,她想告诉这个脑子不好使,脾气还挺大的主编一声,她姓孙,不姓项!

你可以叫我小孙、老孙、或是孙姐,大妹子也成,但你不能给我改了姓!

报社之间总是有沟通交流,信息传递也是挺快的。

这边听说秦绵绵向好些报社都发出邀请,请他们参加一个什么活动。那边黄主编确认了好几遍,确实是没人邀请他呀!

“主编,别的报社的话,您也就姑且听听吧。咱们报社的知名度确实不如人家,像秦绵绵这样的名人想不起咱们也是正常的。

这几年她可是拒绝了咱们报社的无数次采访邀约,跟咱们报社一像是没有什么交集的,不邀请咱们也是正常。”

这话虽然是安慰的话,但句句都像刀子一样,插进黄主编的心里。

正当他已经被伤的体无完肤,心灰意冷时,就听办公室的电话响了起来。他心情低落地接起电话,

“喂,参考日报。”

“你好,请问是黄主编吗?我是秦绵绵。我想邀请您过两天参加一个剪彩活动,也不知您有没有时间。”

黄主编的心情犹如坐过山车,刚刚经历了最低谷,现在一下飙到了最上空。

“秦…秦绵绵?”

他有些不相信的反问,就听秦绵绵独特的声音脆声道,

“是的,我是秦绵绵。”

黄主编一下就清醒了,立马高声道,

“有的有的,我有时间,我哪天都有时间。”

电话那头传来了秦绵绵的笑声,“好的。稍后我会把时间地点告诉您。不过我这边有个小小的请求,也不知道黄主编能不能答应。”

“有什么要求秦同志就尽管指导,我们报社一定全力以赴。”

黄主编立马说。

虽然他不知道秦绵绵为什么邀请他,但只要这次他出现在秦绵绵的邀请之中,他们报社就算是挤进京市有名的报社之列了,说明他们报社是有发展前景的!

别说秦绵绵提一个要求,就是提一百个要求,他也会贯彻执行的。

“黄主编言重了,谈不上什么指导工作,只是我听说你们报社有一个叫孙向荣的新人,她是我的大学同学。

我知道她的个人能力非常强,足以胜任采访工作。所以我希望那天的时候能由她代表你们报社,到剪彩仪式现场,做一个现场报道。

之后我也会配合给你们报社一个单独的采访,当然,是在孙向荣采访我的前提下。”

秦绵绵的话就像是有魔力一样,让黄主编现在晕涛涛的,好像飘在空中似的。

他连忙答应下来,“好的,可以,没问题!我这就去办!”

心里却恨不得立马把所有人都叫过来问一遍,秦绵绵嘴里这个孙向荣到底是谁?他们单位有这么一号人物吗?他怎么都不知道?

可一定要把这尊大佛给供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