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回来不久,把从异世界带回来的人员安排妥当,给他们提供了新的身份后。

时间大概过去一年。

在一个平平无奇的下午。

内陆的某家二手书店,一位客人在书架上淘书的时候,看到有本名为《海风》的杂志创刊号。

封面上一句标语引起了他对这本杂志的兴趣。

【清惠之风,同于天德。】

看来这个杂志的创办者似乎有某种理念,希望通过这本刊物向世人传达,用刊登的内容来寄托着某种志向。

作为创刊号,第一篇文章自然是创刊词。

创刊词通常即在创刊号上,用来说明刊物创办的宗旨和内容方向的文章。

而在这本杂志的创刊词里,其中就写到这本刊物命名为《海风》,是指希望从海上刮来的清风,能够驱散在大地深处的陈旧腐朽气息。

看到这么番话后,不免更加引发了该客人对这本杂志内容的好奇,于是他继续往后翻去……

无独有偶的是,与此同时,在雨之国的某座高塔建筑中。

一名红发青年正在阅读着一本同名的杂志,只不过他手中这本从崭新程度来看,是在近期出版的。

此时,他的注意力正停留在其中一篇阐述有关民族、民权、民生三个方面理念的文章上。

……

《海风》这本杂志是在大半年前由藻月所主导创办并发行的刊物。

虽然当初是因为听说织田作想要成为作家的理想,然后想到现实历史中的作者本人和朋友创办过杂志,所以就随口提议。

但后来想了想,她也确实需要创办个刊物去激发人们意识形态上的更新,为推动将来全社会的改革作前提,于是就还是着手去筹备了。

如创刊词中所言,它的创办目的仅仅是单纯想用来传递新的思想,引导人们对自身及社会展开思考,以激起向传统发起挑战的杂志,并非作商业用途,因此印刷的数量也不算多。

在水之国这边大概就是免费派发到各个单位办公室,还有政府开办的学校图书馆里。

而剩余有多的刊物,就和其他图书一起直接捐赠给了内陆那边的机构,然后分发到一些公共图书馆或者乡镇地区的学校中。

因为没怎么大张旗鼓进行宣传,所以初时没引起多少关注。

只不过还是犹如火种一样,为那些原本就对世界存在质疑的人带来了启发。

经过半年左右的发酵后,在封底所留下的联络地址中,开始陆续收到一些来自内陆那边的稿件。

令藻月惊喜的是,这些来稿之中不乏具备相当学识和见地的人。

然后在这半年的来稿里,筛选出比较亮眼的文学作品和具备相当水平的文章后,大概一个月前,杂志开始发行第二期。

与第一期里藻月和织田作两人几乎承担了大部分内容相比,第二期由于多了不少外界的投稿,上面所刊登的文章类型也明显变得多样起来。

或许由于目前市面上的报纸、杂志,普遍只是仅仅用来传达咨询,所刊登散文和文章内容大部分也都是单纯抒情为主,鲜少针对时事政策进行深入分析和点评的,更别提那种抨击性的讽刺文章。

当然,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这些报刊为避免招惹麻烦,因此把有潜在风险的敏感性文章给筛了下去不予刊登。

只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迟早会有人对几百年来的制度产生出质疑,想要争取更多属于民众的权益,追求更加先进的社会管理模式。

而如今,《海风》这本杂志就为这些人提供了探讨的平台。

虽然当前这本杂志的影响力还只是限于小范围人群,但是随着从中得到启发的人越来越多,一场思想启蒙运动也开始处在萌芽阶段。

正如创刊词中所言,这股风将越刮越大,终将要把那如同阴影一样笼罩在这个世界前路上的腐朽气息驱散,令所有人耳目一新。

至于与《海风》这本杂志密切相关的另一位人员,织田作之助如今正居住在水之国沿岸的一座海岛上。

水之国的领土是由一座主岛和围绕在主岛周边的各岛屿所组成,这些岛屿上也生活着不少土著居民。

而织田作目前居住的这座岛则和此前用来种植甘蔗,并建有厂区用来生产糖浆和朗姆酒的岛接近。

摆渡的话大概二十分钟可以到另一个岛上。

此时,织田作正坐在书桌前。

在几个小孩去了学校上课的白天时间里,他通常便是在二楼的房间里,开始进行着写作。

《雨》作为他第一篇创作的文章,在来到这个世界后,由于没有了过往身份的限制和顾忌,织田作可以直接用本人身份进行公开发表,于是便开始往藻月所提供的刊物名单,尝试进行投稿。

很幸运的是他初次投稿的过程很顺利,向第一家报刊投稿后,稿件就被选中进行刊登了。

善于从生活中那些常见景色里挖掘出人们不常注意到的细微之处,还有摄影般的独特视角,这些特点让织田作很快就以作家身份,给读者留下印象。

而且正如藻月当初所预料的那般,大概是曾经在黑暗中前行的那份过往,织田作的文字所营造出来的氛围,更容易引起忍者们的共鸣。

前段时候他的短篇合集出版后不久,藻月就注意到村里的忍者们差不多人手一本。

这本短篇集不光在水之国这边很有人气,在内陆那边销量也很高。

织田作目前的创作是以短篇为主,除此以外,在藻月的邀请和提议下,他观看电影和其他文学作品后,就观后感受所写下的一些评论文章,则被收录在《海风》里。

改行成为作家后,一切都发展得相当顺利,这些都给织田作带来了信心,鼓励了他继续在这方面进行发展。

或许因为现在积累了一定创作经验,前段时间他在再次看回自己第一篇文章后,忽然感到许多地方仍待补充,有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而且结尾部分其实还有能再往下写,继续挖掘的空间。

在总结出这些不足的地方后,织田作就有了想在原来基础上重新写过的冲动,再加上由于此前创作都是短篇,他这次想尝试写一部中长篇的创作。

稿纸上写下了“青春的悖论”几个字作为标题,织田作整理好思路,笔尖在稿纸上滑动,发出沙沙的响声。

书桌前方窗口所正对的远方海面上,隐约能看到有条轨道。在乘客不多的非繁忙时段,通常每隔四十五分钟,便会有辆列车从海面上行驶而过。

为了让岛与岛之间人员来往更加方便,促进海岛上的经济发展。在去年参与制作的那部电影票房收益到账后,藻月就开始计划在面积较大、居住人员较多的几个附属岛屿之间,修建一条海上列车路线,把它们衔接起来。

海上列车的技术在海贼世界那边已经很成熟。

设计好路线准备好材料后,经过五个月左右的建造,海上列车一期工程顺利完工,今年夏天时,连接邻近岛屿的这段正式开通并投入使用。

在上下班繁忙时段,列车班次将压缩到每隔十五分钟一班,而在平时非繁忙时段,则是根据客流量进行调整,班次间隔最长不会超过四十五分钟。

能在海上行驶的列车,这在忍界可以说是首屈一指,因此很快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别说内陆那边,连水之国这边的当地人都感觉很稀奇,因此吸引了许多游客专程为此而来。

在不时传来的鸣笛声中,织田作一直在书桌前伏案写作到午后一点多,然后才开始吃午饭。

午饭过后,稍作休息,大概下午三四点时,便开始准备晚上出摊经营关东煮的食材,还有晚饭材料。

等到傍晚六点,几个孩子放学回来,在一起吃完了晚饭,他便到海边经营小店。

自从列车开通后,就有更多这个岛上的居民去往邻岛的工厂去打工。

以往只能依靠船只过渡时,前往邻岛至少需要二十分钟,而且撞上暴风雨天气的话,渡船还暂停服务。

如今有了海上列车后,海上列车即使暴风雨天气中,也能正常发车,而且五分钟不到就能抵达邻岛。

这么一来,自然也就多了到邻岛营生的人。

其实织田作现在的稿费收入已经足够支出,但当初奈奈小姐曾说他适合经营这样的摊子,而刚开始的时候,他也一时间还没考虑好写作之余的工作。

于是就干脆依照奈奈小姐的建议,去经营关东煮店。

渐渐的,他开始明白对方当初那番话的意思。

每个人身上都有着各自的故事,在顾客的牢骚中,他也由此接触到不同形态的人生。

即便如今稿费已经足够开支,但织田作也还是继续去出摊营业。

这一天也不例外。

傍晚时分。

“我回来了!”

好几道声音异口同声的从玄关传来。

放学回来的孩子们在放下书包后,便过来帮忙家务。

孩子当中年纪最大的幸介,原本在横滨的时候,梦想是长大后加入当地港口组织。

龙头战争中,当时城市里的几大地下组织为了争夺巨额遗产,纷纷派出组织里的武装力量进行全面厮杀。

当然,遗产只是□□,本质上是他们都早就彼此互不顺眼,想把竞争的势力排除,以实现在横滨地区一家独大。

这场动乱持续了整整一个月,整个城市彻底乱套。

即使是在白天,街上也随时爆发木仓战,一不注意就随时可能死于流弹。

然而这样混乱的局面,政府却迟迟没有介入进行有效镇压。

一个月时间,足够原本相信政府的人从希望到失望,再到彻底的绝望。

最后,这场风波能够平息下来,仅仅因为其中一个组织脱颖而出成为胜利者,接着迅速打击和吞并了竞争的组织,彻底掌管了横滨地区的地下势力,而不是因为政府插手干预。

这样的现实足以使价值观扭曲。

在孩子看来,港口组织才是能够有效维护地区安稳的势力,所以他梦想加入港口组织。

尽管织田作不希望看到孩子踏入灰色地带,然后渐渐在道德良心的考验下陷入彷徨和迷茫,但事实也确实是这样,港口组织通过绝对的武装力量,有效的保障了城市的稳定。

港口组织的存在有其必要性,因为他们的国家事实上主权并非完整,所以政府有意容许黑帮存在,把那些官方不方便出面处理的事,都转由地下势力去负责。

不过在来到这边后,幸介的志愿开始发生改变。

梦想的中心仍然是围绕希望自身能够贡献力量,去保护和平和安稳的前提下,只不过从希望加入极道组织,变成希望成为这个国家的军事人员。

……

至于在雾隐村的办公室里。

《海风》第二期印制出来已经有一个月,此时藻月正在看这本刊物的反馈情况。

有封来自雨之国的信引起她的注意。